《刑法总论案例分析》试卷(B)及参考答案_清源论法_法律博客www_fyfz
刑法总论期末测试题(整理打印版)
刑法总论测试题试题11、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其显著特点是( BC )。
A、理论性与实践性最强B、强制性最为严厉C、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为广泛D、保护社会关系的手段更为丰富2、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是( ABD )。
A、对前段的补充B、对前段的限制C、对前段的强调D、对前段的例外3、我国刑法典修订后的施行时间是( C )。
A、1997年3月14日B、1997年7月1日C、1997年10月1日D、1998年1月1日4、我国刑法典分则“侵犯财产罪”一章规定有12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 B )。
A、一般客体B、同类客体C、直接客体D、复杂客体5、构成犯罪的不作为以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义务为前提。
这种特定义务来源于( BCD )。
A、社会公德的要求B、职务上或者业务上的要求C、法律的明文规定D、行为人先行的行为导致的危险状态6、某甲打猎时,发现一头猎物旁边有个小孩在玩耍,他明知自己枪法不好,但打猎心切,于是开了枪,结果猎物没打着却打死了小孩。
某甲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 C )。
A、直接故意B、疏忽大意的过失C、间接故意D、过于自信的过失7、犯罪既遂的类型有( ABCD )。
A、行为犯B、危险犯C、结果犯D、举动犯8、某甲抢劫杀人的行为触犯了两个刑法条文、两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抢劫罪一个罪。
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 A )。
A、想象竞合犯B、法规竞合C、结合犯D、吸收犯9、管制的执行机关是( D )。
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劳改机关D、公安机关10、吴某因犯故意伤害罪、侵占罪,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3年、罚金1万元。
决定执行的刑罚时,应当采取( D )。
A、吸收原则B、限制加重原则和并科原则C、吸收原则和限制加重原则D、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犯罪客体2、犯罪中止3、剥夺政治权利4、数罪并罚5、刑罚执行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简述成立正当防卫应当具备的条件。
哈工程试卷刑法总论案例分析试卷z
《刑法总论案例分析》试卷(B)及参考答案_清源论法_法律博客我这人从不记仇,一般有仇当场我就报了。
没什么事不要找我,有事更不用找我!就算是believe 中间也藏了一个lie!我那么喜欢你,你喜欢我一下会死啊?我又不是人民币,怎么能让人人都喜欢我?《刑法是被告人的大宪章,也是善良公民的大宪章。
——(德)冯·李斯特个人自述:刑法典是刑法学人的圣经,刑法保障人类的自由,只有规范理解刑法,才能激扬生命,实现自由。
——冯军《刑法总论案例分析》试卷(B)及参考答案发表时间:2009-12-16 22:37:00 阅读次数:1200 所属分类:法学教育《刑法总论案例分析》试卷(B)一、案例分析(20分)案情:被告人赵某系三代单传,与杨某结婚后生一女孩,赵某为此深感不满,常常夜不归宿。
赵某两次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均被驳回。
2003年9月16日,赵某同他人的奸情被杨某发觉后,夫妻间开始发生争吵。
当天下午,杨某买回一瓶农药,喝下去后对丈夫赵某说:“我喝农药了。
”赵某说:“喝药了你怎么不去医院?”说罢,带着孩子关上房门到院子里玩。
20分钟后,赵某返回屋内取东西,发现屋内农药味很浓,杨某口吐白沫。
赵某情知不妙,便将女儿放在母亲处,谎称有事外出,与情人私奔外地躲藏。
当晚,赵某的母亲送回孩子时,发现杨某已经死亡。
经法医鉴定“杨某为氧化乐果中毒死亡”。
当天,赵某往家里打证实杨某已中毒死亡,携情人四处躲藏。
此案在审理过程中,对被告人赵某的行为如何定性,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赵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人赵某的行为构成遗弃罪;第三种意见认为:被告人赵某的行为构成(间接)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问题:请用刑法理论全面分析赵某的行为性质。
二、案例分析(20分)案情:陈某与方某、郭某等人共同商议报复许某。
一日,陈某得知许某一人在家,便纠集郭某、李某、张某携带凶器一同前往许某家。
途经方某家门口时,方某的父亲见如此架势,便对其他4人说家里有急事要办,将方某拉回家中,陈某、郭某、李某、张某4人前往许家将许某砍成重伤。
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
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 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无罪推定原则D. 刑罚加重原则答案:D2.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钱包后归还失主D.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答案:C3. 刑法中的“犯罪”是指:A. 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B. 违反行政法规的行为C. 违反刑法规定,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D. 违反民事法律的行为答案:C二、判断题1. 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主观方面。
()答案:正确2. 犯罪预备行为不构成犯罪。
()答案:错误(犯罪预备行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构成犯罪预备罪)3. 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适用死刑。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简述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是什么?答案: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不得定罪处刑。
这一原则的核心是禁止类推适用,确保公民的法律预期性,防止司法擅断。
2. 什么是“犯罪的客观方面”?答案: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外在表现,包括犯罪行为的方式、手段、结果等,它是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之一,用以确定行为是否符合某一犯罪类型的法律特征。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张某因与邻居李某发生争执,一怒之下将李某打成轻伤。
请分析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并说明理由。
答案: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根据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构成故意伤害罪。
张某因争执而故意对李某实施了暴力行为,并造成了李某轻伤,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张某)、犯罪客体(李某的身体权)、犯罪客观方面(实施了伤害行为并造成轻伤结果)以及犯罪主观方面(故意)。
因此,张某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论述题论述刑法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答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是指在刑法的适用上,所有公民都应受到同等的法律保护,不论其社会地位、财富、种族或其他个人特征,都不得享有特权或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刑法学总论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总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平等原则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 刑罚预防原则答案:D2. 以下哪种情形不属于正当防卫?A.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B. 为了保护他人合法权益C. 为了保护个人财产D. 为了报复他人答案:D3.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客观方面D. 犯罪动机答案:D4. 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非法占有他人财物C. 捡到钱包后归还失主D. 因疏忽大意造成重大事故答案:C5. 以下哪种情形属于犯罪的既遂?A. 犯罪行为已经开始,但尚未完成B. 犯罪行为已经完成,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C. 犯罪行为已经完成,并且造成了严重后果D. 犯罪行为已经完成,但犯罪人尚未被抓获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作为量刑的从轻或减轻情节?A. 自首B. 立功C. 犯罪未遂D. 犯罪中止答案:ABCD7. 以下哪些属于刑法中的犯罪类型?A. 故意犯罪B. 过失犯罪C. 经济犯罪D. 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答案:AB8. 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共同犯罪?A. 两人以上共同预谋犯罪B. 一人教唆他人犯罪C. 一人帮助他人实施犯罪D. 一人犯罪后,另一人为其隐瞒犯罪事实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9. 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
()答案:√10. 刑罚的种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答案:√11. 犯罪预备行为不构成犯罪。
()答案:×12.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实施,但犯罪人自动放弃犯罪,并且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
()答案:√13.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开始,但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
()答案:√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4. 简述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大学刑法总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刑法总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无罪推定原则D.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答案:C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A. 犯罪客体B. 犯罪客观要件C. 犯罪主体D. 犯罪动机答案:D3.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A. 防卫挑拨B. 防卫过当C. 防卫不适时D. 防卫他人财产答案:A4. 以下哪一项不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A. 管制B. 拘役C. 罚金D. 警告答案:D5.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
以下哪项描述不正确?A. 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的预备阶段B. 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的实行阶段C. 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的完成阶段D. 犯罪中止后,犯罪分子通常会被免除刑事责任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 下列哪些情形可以构成共同犯罪?A. 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B. 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C. 一人教唆他人犯罪D. 一人帮助他人犯罪答案:ACD7.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犯罪?A. 贪污公款B.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C.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D. 未经许可擅自砍伐林木答案:ABCD8. 下列哪些属于刑法中的犯罪阻却事由?A. 正当防卫B. 紧急避险C. 被害人承诺D. 犯罪预备答案:ABC9. 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执行制度包括哪些?A. 缓刑B. 减刑C. 假释D. 罚金答案:ABC10.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导致犯罪的未完成状态?A. 犯罪预备阶段中止B. 犯罪实行阶段被迫停止C. 犯罪实行阶段自动中止D. 犯罪完成阶段被他人阻止答案:ABCD三、简答题11. 简述我国刑法中的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区别。
答案:犯罪预备是指犯罪分子为了实施犯罪,进行了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等预备行为,但尚未着手实行犯罪的情况。
而犯罪未遂则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犯罪的情况。
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
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篇一:刑法总论习题集及答案】class=txt>1、被告人朱某,男,28岁,原系某市大新乡刘家庄村民。
1997年9月25日,同村农民韩某挖菜窖,占了朱某家的地,朱某便找韩某讲理。
韩某不但不认错,反而依仗自己身强体壮,打了朱某。
朱某非常气愤,咽不下这口气,便伺机报复。
同年10月25日,朱某见韩某的10岁男孩在地里干活,便产生了报复韩某男孩的念头,但又怕自己打伤小男孩而犯法,便找来自己13岁的小儿子替父报仇,叫儿子去打韩某的男孩。
小儿子受父亲的怂恿,拿起一把铁锹冲过去,对准韩某男孩的小腿就是一锹,顿时将大动脉血管砍断,流血不止。
邻近的群众见状,急忙将男孩送乡医院抢救,终因留血过多,抢救无效死亡。
问:(1)朱某和他的小儿子是否构成共同犯罪?(1)朱某和他的小儿子不构成共同犯罪。
(2分)原因是他的小儿子13岁,不具备犯罪主体的资格(2)对朱某的行为如何定性?对朱某只能定为间接正犯,朱某教唆自己的小儿子去犯罪,因被教唆人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只相当于教唆人的犯罪工具。
2、被告人郑某,男,53岁,某建筑材料厂更夫。
被告人郑某,多年来工作一直勤勤恳恳,忠于职守,一次因抓窃贼时,手被窃贼砍伤。
此后,郑某在打更时便带一把刀用以防身。
1998年4月10日深夜,郑某听到仓库内有响声,并见仓库内有个黑影,即大声发问:“谁?”对方不应。
这时,郑某便拔出尖刀向仓库内的黑影走去。
盗窃分子突然跃出,向迎面走来的郑某脸部猛击一拳,郑某情急之下,不及招架,便举刀向对方刺了两刀。
然后便奔出仓库,边喊“来人,抓贼!”边跑向宿舍去找人。
人们闻讯赶来发现盗窃分子被刺后已倒地身亡。
郑某见盗窃人已死便持刀去公安机关自首。
问:被告人郑某的行为是构成防卫过当呢,还是正当防卫?并说明理由。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2分)被告人郑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3分)理由是:盗窃分子突然从仓库内跃出,并向郑某猛击一拳,实施暴力侵袭,作为防卫人很难判断对方的强度。
刑法总论试题B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刑法爱惜的范围具有普遍性B.刑罚是最严厉的国家强制方式C.刑法具有补充性D.严峻侵害法益的行为都是刑法处惩的对象2.依我国刑法规定,适用爱惜管辖原那么有必然的条件限制,这些条件中不包括()A.所犯之罪必需侵犯了我国国家或公民的利益B.犯法人必需年满18周岁C.所犯之罪按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D.所犯之罪按犯法地的法律也应受惩罚3.我国刑法对国内犯的大体适用原那么是()A.属人管辖原那么B.保护管辖原则C.属地管辖原那么D.普遍管辖原则4.不属于不作为犯法法律性质义务来源的是()A.道德义务B.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C.职务或业务要求的义务D.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5.以下各项中,不属于犯法预备成立条件的是()A.主观上为了犯法B.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C.事实上已经着手实行犯法D.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6.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一起犯法是指二人以上一起()A.故意犯法B.实行犯罪C.犯法既遂D.过失犯罪7.持续犯的特点不包括()A.数次行为具有持续性B.数次行为的性质可以不同C.数次行为必需触犯同一罪名D.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故意8.我国刑罚的一样预防对象不包括()A.已经犯法的人B.具有犯罪危险的人C.可能犯法的人D.犯罪被害人9.以下属于刑罚处置方式的是()A.训诫B.赔偿损失C.赔礼道歉D.罚金1O.我国刑法规定,关于未遂犯()A.应当对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惩罚B.能够对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惩罚C.应当对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惩罚或免去惩罚D.能够对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惩罚或免去惩罚11.我国刑法对犯法进行分类,原那么上是依据犯法的()A.危害程度B.对象C.方式、手腕D.同类法益12.依照我国刑法规定,行贿罪的主观方面是()A.故意B.故意,且具有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C.故意,且具有谋利的目的D.故意,且具有谋取不合法利益的目的13.狭义刑法是指()A.刑法典B.单行刑法C.附属刑法D.专门刑法14.一样以为,罪刑法定原那么的思想基础是()A.民主主义与三权分离B.尊重人权与三权分离C.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D.民主主义与人民意志15.我国《刑法》第12条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A.从头兼从轻原那么B.从旧兼从轻原那么C.从旧兼从头原那么D.从头原那么16.犯法的本质是()A.对社会关系的侵犯B.对标准的侵犯C.对法律标准的侵犯D.对法益的侵犯17.以下关于危害结果的意义的表述中,错误的选项是()A.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B.是区分罪过的标准之一C.是区分犯法形态的标准之一D.是阻碍量刑轻重的因素之一18.依照我国刑法规定,犯法故意能够分为()A.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B.归纳故意与确信故意C.预谋故意与突发故意D.事前故意与事后故意19.特殊一起犯法确实是指()A.集团犯法B.团伙犯法C.犯法集团D.聚众犯法20.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关于累犯()A.应当加重惩罚B.应当从重惩罚C.能够从重惩罚D.能够加重惩罚21.我国刑法规定,关于自首的犯法分子,若是犯法较轻的,()A.能够从轻惩罚B.应当从轻惩罚C.能够免去惩罚D.能够减轻惩罚22.从减刑的方式与成效来看,减刑分为两种情形,其中一种是将无期徒刑减为()A.有期徒刑B.拘役C.管制D.长期徒刑23.关于刑罚的特点,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刑罚只能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制定B.刑罚只能由牢狱执行C.刑罚是一种最严厉的强制方式D.刑罚只能适用于触犯刑律组成犯法的人或单位24.裁决以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折抵刑期的刑种是( )A.无期徒刑B.有期徒刑C.拘役D.管制25.关于剥夺政治权利如何执行问题,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一样要剥夺政治权利,其刑期与主刑一样,同时执行B.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从有期徒刑执行完毕或假释之日起,执行剥夺政治权利附加刑C.被判处拘役的罪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从拘役执行完毕或假释之日起,执行剥夺政治权利附加刑D.被判处管制的罪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附加刑与主刑刑期相等,同时执行26.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管犯了何等严峻的罪,最高能够判处( )A.有期徒刑15年B.无期徒刑C.死刑缓期两年执行D.死刑当即执行27.以下关于从重惩罚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从重惩罚是指应当在犯法所适用刑罚幅度的中线以上判处B.从重惩罚是在法定刑以上判处刑罚C.从重惩罚是指在法定刑的限度之内判处刑罚D.从重惩罚是指一概判处法定最高刑28.在缓刑考验期内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的情形是( )A.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的B.在缓刑考验期内发觉裁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裁决的C.在缓刑考验期内违背有关缓刑的监督治理规定,情节严峻的D.在缓刑考验期内有其他行为的29.朱某因婚外恋产生杀害妻子李某之念。
《刑法学总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刑法学》(北大出版社第三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刑法概说一、单项选择题:1、刑法是(D)的法律。
A.表现最高领导的个人意志B.体现阶级间公平关系C.国家最根本的D.体现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2、刑法的阶级本质是由(A)决定的。
A.国家的阶级本质B.统治阶级的意志C.上层建筑的性质D.领导者的意识3、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除了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广泛性以外,还具有(C)的特点。
A.强制性B.阶级性C.处罚方法的严厉性D.处罚手段的多样性4、我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A)作斗争。
A.一切犯罪行为B.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C.经济犯罪行为D.危害社会治安的行为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的社会保护功能表现为(ABCD)。
A.保卫国家安全、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B.保卫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现代化建设C.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D.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三、名词解释:1、刑法2、刑法体系四、简答论述题:1、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它有什么显著特点?2、刑法总则和分则之间是什么关系?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D)。
A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B 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C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D 罪责刑相适应二、多项选择题:1、罪刑法定化的具体表现是(AB)。
A 犯罪的法定化B 刑罚的法定化C 犯罪构成的法定化D 量刑的法定化2、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具体表现是(ABD )。
A 定罪上一律平等B 量刑上一律平等C 相同阶级的人适用法律平等D 行刑上一律平等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具体表现是(ABCD)。
A 轻罪轻罚B 重罪重罚C 罪刑相称D 罚当其罪三、填空题:1、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罚。
2、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3、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第二学期刑法总论期末考试题
--第二学期刑法总论期末考试题20XX---20XX第二学期刑法总论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15分)1.刑法第93条规定:“本法所称GJ工作人员,是指GJ 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这属于(B )。
. 司法解释B. 立法解释C. 论理解释D. 学理解释2. 客观上不可能完成的某种犯罪,犯罪分子却自认为能够完成而自动停止犯罪的,( D ).应认为是犯罪未遂B.也应以犯罪未遂论C.不认为是犯罪中止D.应认为是犯罪中止3.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C )。
.有意行为与过失行为B.主行为与次行为C.作为与不作为D.主动行为与被动行为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C )处罚。
.从轻B.减轻C.从轻或者减轻D.减轻或者免除5.某甲在行车中不小心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某乙拖入路边树林。
某乙失血过多死亡。
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 B )的犯罪。
.直接有意B.间接有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6.犯罪既遂是指( C )。
.犯罪结果已经发生B.犯罪行为已经完成C.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D.犯罪人的目的已经实现7.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无期徒刑的条件是( )。
.没有有意犯罪B.确有悔改C.确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现D.确有重大立功表现8.数罪并罚时,管制最高不能超过( C )。
.一年B.二年C.三年D.五年9.某甲被判处无期徒刑,实际执行(B )以后,可以假释。
.五年B.十年C.十五年D.二十年10. 在追诉期间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重新计算。
这在刑法理论上称为(C ).时效继续B.时效中止C.时效中断D.时效延长11. 行为人在实施背叛GJ罪的过程中,其行为方法或行为结果又触犯了其他危害GJ安全罪的,其犯罪形态属于(C ). 想象竞合犯B. 结合犯C. 牵连犯D. 汲取犯12. 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 C ).只能附加适用B.只能独立适用C.可以独立适用D.不能独立适用13. 我国刑法对被判处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采取和数罪并罚原则是( ).汲取原则B.并科原则C.估堆原则D.限制加重原则14.我国通常采纳的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 B ).犯罪行为的次数B.行为符合犯罪构成的个数C.行为人主观上的罪过的个数D.犯罪结果的个数15、林某因犯强奸罪被判有其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有期徒刑从1989年7月1日起执行,对甲实际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间为()、1989年7月1日至1992年6月30日B、1999年7月1日至20XX年6月30日C、1989年7月1日至1999年6月30日D、1989年7月1日至20XX年6月30日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
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刑法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通过对犯罪行为采取刑罚手段进行施加的一门法律学科。
以下关于刑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 刑法是一门实体法B. 刑法是一门公法C. 刑法是指导刑事司法活动的法律规范D. 刑法只涉及对犯罪行为进行制裁的法律规范答案:D. 刑法只涉及对犯罪行为进行制裁的法律规范2. 下列关于刑法的基本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是:A. 法无禁止即许可B. 自由原则C. 法无前后不一D. 罪刑法定原则答案:C. 法无前后不一3. 刑法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的客体要件和犯罪的主体要件。
下列关于犯罪的客体要件的说法,错误的是:A. 犯罪的客体可以是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具有一定社会实在性的主体B. 犯罪的客体可以是具体的个人或者群体C. 被侵害的客体可能是人身权益、财产权益等D. 法定的客体与实定的客体是同义词答案:D. 法定的客体与实定的客体是同义词4. 关于犯罪的主体要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 犯罪主体仅限于自然人B. 刑法规定了犯罪主体的心理要件C. 行为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是成为犯罪主体的前提条件D. 非刑事责任能力人不具备犯罪主体的资格答案:C. 行为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是成为犯罪主体的前提条件5. 刑法规定了多种刑罚的种类和适用情形。
以下关于刑罚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主刑和副刑是刑罚的两种形式B. 科刑和比刑是刑罚的两种形式C. 刑法规定了社会危险性大的犯罪行为应当实施的主刑和副刑D. 刑法规定了轻刑和重刑的适用情形答案:D. 刑法规定了轻刑和重刑的适用情形二、问答题1. 刑法总论研究的是刑法的基本原则、构成要件和刑罚的适用等内容,请简要介绍刑法总论的作用及意义。
答:刑法总论是刑法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刑法总论规定了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犯罪的客体和主体要件、刑罚的适用等,为刑法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
其次,刑法总论对刑法的构成要件进行了界定和分析,明确了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为刑罚的适用提供了依据。
大学刑法总论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刑法总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罪刑法定C. 罪责刑相适应D. 刑罚个别化答案:D2.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A.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B. 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进行防卫C. 对正在进行的暴力犯罪进行防卫D. 对正在进行的盗窃行为进行防卫答案:A3. 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A. 犯罪客体B. 犯罪客观方面C. 犯罪主体D. 犯罪动机答案:D4.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多少岁?A. 14岁B. 16岁C. 18岁D. 20岁答案:B5. 以下哪种情形下,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A. 醉酒后犯罪B. 又聋又哑的人犯罪C. 盲人犯罪D. 精神障碍的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犯罪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下列哪些情形可以构成犯罪中止?A. 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B. 行为人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C. 行为人由于他人阻止而放弃犯罪D. 行为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犯罪答案:A B7.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共同犯罪?A. 两人以上共同直接参与犯罪行为B. 两人以上事前通谋,但只有一人实施犯罪C. 两人以上事前无通谋,但在犯罪过程中形成共同犯罪故意D. 一人教唆他人犯罪,但被教唆人未实施犯罪答案:A B C8. 下列哪些因素可以作为量刑的从轻或者减轻情节?A. 自首B. 犯罪中止C. 犯罪预备D. 犯罪未遂答案:A B C D9. 我国刑法对于累犯的处罚有哪些规定?A. 应当从重处罚B. 可以酌情从轻处罚C. 不适用缓刑D. 不适用假释答案:A C D10. 下列哪些行为可以构成立功?A. 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B. 提供重要线索,从而侦破其他案件C. 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D. 犯罪后自首并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1. 犯罪预备行为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这种行为不构成犯罪。
刑法总论的试题及答案
刑法总论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罪责自负原则D. 罪责相容原则答案:D2. 以下哪项不属于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素?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动机D. 犯罪结果答案:C3.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过失致人死亡C. 盗窃他人财物D. 捡到钱包后归还失主答案:D4. 刑法中关于犯罪的主观方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故意犯罪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B. 过失犯罪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C. 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D. 犯罪的主观方面仅指故意答案:C5. 以下哪种刑罚属于主刑?A. 罚金B. 剥夺政治权利C. 有期徒刑D. 缓刑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属于刑法中的犯罪主体?A. 自然人B. 法人C. 国家机关D. 其他组织答案:A、B、D2. 刑法中的犯罪客体是指?A. 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B. 犯罪行为所侵犯的法律关系C. 犯罪行为所侵犯的个人权利D. 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公共秩序答案:A、D3. 以下哪些属于刑法中的犯罪结果?A. 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害B. 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失C. 犯罪行为造成的社会影响D. 犯罪行为造成的法律后果答案:A、B、C4. 刑法中的犯罪主观方面包括哪些?A. 故意B. 过失C. 间接故意D. 间接过失答案:A、B5. 刑法中规定的主刑包括哪些?A. 有期徒刑B. 无期徒刑C. 死刑D. 罚金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刑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责自负原则和罪责相容原则。
2. 什么是犯罪构成?答案:犯罪构成是指犯罪的法律特征,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
3. 刑法中如何界定犯罪的主观方面?答案: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时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
刑法总论-习题及答案附考试要点
试题3一、单项选择题试题1-20为单项选择题。
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的字母填入答题表中,不答或答错均不得分(本题共30分,每题1.5分)1、万某于1996年12月2日,因投机倒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期3年,万某未上诉。
1997年10月1日新刑法生效后,万某以新刑法中取消投机倒把罪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要求依新刑法改判其无罪,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对万某的申诉法院应支持,因按刑法从旧兼从轻原则,万某应无罪。
B、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但可以对其减刑。
C、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因新刑法对已经生效的判决不具有溯及力。
D、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还应撤销其缓刑,改判实刑,因其不服管理2、韩国公民金某曾在印度、缅甸、泰国等国多次进行国际贩毒犯罪活动,并曾被其所属国韩国通缉。
某日,金某到我国境内旅游被拘捕,金某即以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也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犯罪为由提出抗议。
我国依法可以对李某采取下列措施:()。
A、无权进行刑事追诉,应当立即驱逐出境B、因其是国际犯罪,应交国际法院制裁C、可以对其进行刑事追诉,依据是对国际犯罪的普遍管辖权D、可以对其进行追诉,但审判要有韩国、印度、缅甸、泰国等国的共同参与3、王某14岁生日那天,邀集几个朋友到一饭馆吃饭。
饭后回家途中,王某看到一行人手拿一个提包,即掏出随身携带的弹簧刀将持包人刺伤把包抢走,包内有手提电话1部(价值7600元)、现金6000余元。
则王某14岁生日那天的行为()。
A.构成抢劫罪B.构成盗窃罪C.不构成犯罪D.负有限的刑事责任4、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一新生婴儿啼哭不止,甲为了止住其哭闹,遂将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并将棉被盖住婴儿头部。
半小时后,甲再查看时,发现该婴儿已无呼吸,该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
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婴儿系俯卧使口、鼻受压迫,窒息而亡。
甲对婴儿的死亡结果有何种主观罪过?()A.间接故意B.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5、杨某在踢足球时一脚将球踢出场外,打碎足球场旁居民楼上刘家阳台上的玻璃窗,玻璃掉下时又碰上楼下李下的花盆,花盆随之落下,刚好砸到从楼下走过的吴老太的头上,致其重伤,问,杨某的行为在刑法学上认为是()A、疏忽大意的过失B、过于自信的过失C、无罪过事件D、情节显著轻微,不认为是犯罪6、李二憨一日到邻村赴宴时醉酒,回家途中遇本村痴呆女孩傻姑,因酒乱性,将其奸淫,酒醒后后悔不已,到乡派出所投案,对李二憨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A、李二憨是由于醉酒乱性才奸淫傻姑的,这种行为并不是他的本意,也不是他所能控制的,其主观心态不是犯罪故意,因此他的行只是一般违法,不应当认为是犯罪。
刑法总论参考答案
刑法总则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2.B3.A4.D 5C解析:我国刑法第12条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从旧兼从轻原则。
若行为时的法律与现行刑法都认为是犯罪,并且按现行刑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行为时的法律处理,即刑法没有溯及力;但是如果现行刑法处刑较轻,则应适用现行刑法。
刑法第12条规定的“处刑较轻”是指现行刑法对某种犯罪规定的刑罚即法定刑比修订前刑法轻。
法定刑较轻是指法定最高刑较轻;如果法定最高刑相同,则指法定最低刑较轻。
如果刑法规定的某一犯罪只有一个法定刑幅度,法定最高刑或者最低刑是指具体犯罪行为应当适用的法定刑幅度的最高刑或者最低刑。
按照行为时的法律属于一罪,按照现行刑法属于二罪,或者相反的,要通过罪数的考虑判断追诉期限以及现行刑法是否“处罚较轻”。
据此,对甲的上述罪行,只应按照现行刑法对其寻衅滋事罪予以追诉。
故答案为C。
6.C7.D8.A9.C 10.D 11.D 12.D 13. A 14.B 15.B 16.D 17.C 18.D 19.A 20.C21.B 22.A 23.D 24.B 25.B 26.D 27.C 28.C 29.B 30.A二、多项选择题1.BC2.ABCD3.ABCD4.AC5. ABCD6.AB7.ACD8.ABC9.ABC 10. ABC 11.AD 12.AB13.ABC 14.ABC 15.ACD 16.ABCD 17.AD 18. BC 19.BC 20.ABC三、简答题1.刑法的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2. 缓刑适用条件:(1)对象条件:可以缓刑的对象:原判刑期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
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
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罪责自负原则C. 罪刑相适应原则D. 罪行法定原则答案:D2. 下列哪一项不是刑法的效力范围?A. 空间效力B. 时间效力C. 人员效力D. 地域效力答案:D3.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过失伤害C. 正当防卫D. 故意毁坏财物答案:C4. 刑法中规定的刑罚种类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管制B. 拘役C. 有期徒刑D. 罚款答案:D5. 下列哪一项不是刑罚执行的制度?A. 缓刑B. 减刑C. 假释D. 罚金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些?A. 罪刑法定原则B. 罪责自负原则C. 罪刑相适应原则D. 罪行法定原则E. 罪责并罚原则答案:ABC2. 刑法的效力范围包括以下哪些?A. 空间效力B. 时间效力C. 人员效力D. 地域效力E. 行为效力答案:ABC3.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些行为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过失伤害C. 正当防卫D. 故意毁坏财物E. 非法拘禁答案:AE4. 刑法中规定的刑罚种类包括以下哪些?A. 管制B. 拘役C. 有期徒刑D. 罚款E. 死刑答案:ABCE5. 下列哪些是刑罚执行的制度?A. 缓刑B. 减刑C. 假释D. 罚金E. 没收财产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罪责自负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
(对)2. 刑法的空间效力仅指国内效力。
(错)3.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均不构成犯罪。
(对)4. 罚金和没收财产都属于刑罚的种类。
(对)5. 刑罚执行的制度包括缓刑、减刑和假释。
(对)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刑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罪责自负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
2. 刑法的空间效力和时间效力分别指什么?答案:刑法的空间效力指的是刑法在国家领土范围内的适用效力;时间效力指的是刑法在时间上的适用效力,包括从何时开始适用以及何时终止适用。
刑法各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法各论期末试题及答案一、案例分析题案例:甲因情绪失控连续数次用棍棒殴打对方乙致其死亡。
乙被殴打后出现严重的内脏损伤,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最终死亡。
甲对自己的行为表示悔过并积极赔偿乙的家属。
问题1:甲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为什么?问题2:如果甲的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那么应当以何罪名追究甲的刑事责任?问题3:对于甲的行为,是否可以适用刑法例外包庇情节,减轻其刑罚?参考答案:问题1: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在这个案例中,甲出于愤怒情绪,采取连续多次殴打乙的行为,致使乙死亡。
甲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乙的死亡,但依然故意实施暴力行为,并造成了乙最终的死亡结果。
因此,甲的行为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
问题2:如果甲的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可以以故意伤害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在本案中,虽然甲的行为致使乙死亡,但甲并未事先预料到乙的死亡结果,也没有明知杀人的主观故意。
因此,不能认定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但是,甲的殴打行为明显存在明知伤害他人的主观故意,致使乙出现严重内脏损伤,最终死亡。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对于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多人轻伤的情形,应以故意伤害罪追究刑事责任。
因此,甲可以被追究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
问题3: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第三款规定,对于下列情况,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立功查明案件重要情节或者违法行为;二、立功有关人员扭转案件发展方向;三、立功有关人员为了案件调查和审判提供的重要侦查线索;四、态度认真悔过,积极赔偿受害人损失;五、自纠错误、并协助检察机关、审判机关查明案件真相;六、其它能够减轻其刑事责任的情节。
根据本案情况分析,甲的行为已经导致乙的死亡,情节严重。
然而,甲对自己的行为表示悔过,并积极赔偿乙的家属,表现出认错态度及善意的补救行为。
因此,在量刑阶段可以考虑适用刑法例外包庇情节,适当减轻甲的刑罚。
《刑法总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刑法总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某甲与某乙投宿同一旅馆同一房间,某甲得知乙是一家大公司的采购员,携带一笔巨款, 准备进货。
于是晚上某甲便机请乙%听装饮料(内掺有安眠药),乙服后很快就错昏睡不醒, 某甲便乘机将某乙携带现金的皮包扭开,拿走左货现金15000元。
甲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B.诈骗罪C.抢夺罪D.抢劫罪2.甲、乙二人某天晚上携带凶器潜入商店准备进行抢劫,但在进店后发现值班人员睡着了,两人就在没有使用凶器的情况下取得大量商品。
甲乙的行为构成()0A.盗窃罪B.抢劫罪C.抢劫罪预备和盗窃罪D.抢夺罪3.甲偷乙的自行车被乙当场抓住,甲为挣脱逃跑而将乙打成重伤。
甲的行为构成()oA.抢劫罪B.故意伤害罪C.抢劫罪和故意伤害罪D.抢夺罪和故意伤害罪4.甲自己饮洒过量醉倒在路旁,乙从此经过,见有机可乘,就将甲身上的钱掏疋,钱包内有现金850元。
甲的行为构成()。
A.抢劫罪B.抢夺罪C.盗窃罪D.抢劫罪和盗窃罪5.甲系某宾馆服务员,在上班期间,经常乘客人不在房间之机,窜入房内以旅客的名义偷打国内、国际长途电话。
甲的行为构成()。
A.贪污罪B.盗窃罪C.侵占罪D.不构成犯罪6.王某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话线数额不大,但造成了严重后果。
王某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B.破坏公用电讯设施罪C.盗窃罪和破坏公用电讯设施罪D.危害公共安全罪7.盗窃由单位已盖好印章的空白转帐支票,并冒充签发支票单位的人员向商店骗购大量货物的,应定()。
A.盗窃罪B.票据诈骗罪C.盗窃罪和票据诈骗罪D.诈骗罪&甲盗窃了某单位印鉴齐全的空白转帐支票,自己不到商店使用。
于是甲找到邻居乙,对乙说:捡到一张支票,请乙帮忙去商店买些高级音响,并许诺给乙一台录象机。
乙跑到商场签发单位的人员骗购了大量高档音响。
乙的行为属于()。
A.盗窃罪B.盗窃共犯C.票据诈骗罪D.票据诈骗罪的共犯9.甲、乙二人为了游玩,多次偷开汽车并将其遗弃,严重扰乱工作、生产秩序并造成严重损失,甲乙的行为构成()。
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2
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2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 无罪推定原则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答案:C2. 以下哪项不属于刑法的适用范围?A. 刑事责任B. 民事责任C. 行政责任D. 刑事处罚答案:B3. 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主观方面B. 客观方面C. 犯罪动机D. 犯罪结果答案:C4. 以下哪项不是刑罚的种类?A. 罚金B. 拘役C. 有期徒刑D. 罚款答案:D5. 以下哪项不属于自首的法定条件?A. 主动投案B. 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C. 犯罪后逃跑D. 接受司法机关的讯问答案:C6. 以下哪项不属于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A. 存在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B. 防卫行为与不法侵害相适应C. 防卫行为超出必要限度D. 防卫行为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个人合法权益答案:C7. 以下哪项不属于犯罪预备?A. 准备工具B. 制造条件C. 犯罪既遂D. 组织人员答案:C8. 以下哪项不属于犯罪中止?A. 犯罪行为已经着手实行B. 犯罪行为尚未完成C. 犯罪行为已经完成D. 犯罪行为主动停止答案:C9. 以下哪项不属于犯罪未遂?A. 犯罪行为已经着手实行B. 犯罪行为尚未完成C. 犯罪行为已经完成D. 犯罪行为未达到预期目的答案:C10. 以下哪项不属于数罪并罚的原则?A. 并科原则B. 限制加重原则C. 吸收原则D. 单一原则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刑法规定的从重处罚情节?A. 累犯B. 教唆未成年人犯罪C. 犯罪后逃跑D. 自首答案:A, B2. 以下哪些是刑法规定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情节?A. 自首B. 立功C. 犯罪未遂D. 犯罪中止答案:A, B, C, D3. 以下哪些是刑法规定的免予刑事处罚的情节?A. 犯罪情节轻微B. 犯罪后自首C. 犯罪后立功D. 犯罪后逃跑答案:A, B, 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
刑法总论试题B
刑法总论试题B一、概念题(共20分,每题4分)1、刑法规范2、紧急避险3、不纯正的不作为犯4、犯罪预备形态5、任意的共犯二、简答题(共40分,每题10分)1、简述自然人成为犯罪主体应当具备的条件2、简述刑法的机能3、简述牵连犯的成立条件4、简述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联系与区别三、论述题(共40分,每题20分)1、试论自动停止重复侵害行为的性质2、试论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2004级刑法Ⅰ试题(B)2004-2005第一学期答案评分要点一、概念题(共20分,每题4分)1、刑法规范,就是由国家制定与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禁止人们实施犯罪、命令人们履行义务以免犯罪或者指示司法人员如何定罪量刑的法律规范。
2、紧急避险是指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损害较小的合法权益,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3、不纯正的不作为犯是指根据刑法规定可以以作为方式构成,也可以以不作为方式构成的犯罪。
4、犯罪预备形态:行为人开始为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停止下来的犯罪停止形态。
5、任意的共犯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一人或者两人以上均可构成的犯罪,在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犯罪时所成立的共同犯罪。
二、简答题(共40分,每题10分)1、简述自然人成为犯罪主体应当具备的条件(1)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1分)(2)达到了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1分)我国对人的刑事责任年龄作了如下区分:(4分)A、无刑事责任时期,B、相对刑事责任时期,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只对故意杀人、故意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负刑事责任C、减轻刑事责任时期,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
D、满16周岁,完全刑事责任时期(3)具备了刑事责任能力(2分)对刑事责任能力的具体分析(2分)2、简述刑法的机能刑法的机能也就是刑法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
(1分)可以分为本体论机能与价值论机能:从本体论的角度,可以分为促进机能和限制机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2、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发表时间:2009-12-16 22:37:00 阅读次数:1200 所属分类:法学教育
《刑法总论案例分析》试卷(B)
一、案例分析(20分)案情:被告人赵某系三代单传,与杨某结婚后生一女孩,赵某为此深感不满,常常夜不归宿。赵某两次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均被驳回。2003年9月16日,赵某同他人的奸情被杨某发觉后,夫妻间开始发生争吵。当天下午,杨某买回一瓶农药,喝下去后对丈夫赵某说:“我喝农药了。”赵某说:“喝药了你怎么不去医院?”说罢,带着孩子关上房门到院子里玩。20分钟后,赵某返回屋内取东西,发现屋内农药味很浓,杨某口吐白沫。赵某情知不妙,便将女儿放在母亲处,谎称有事外出,与情人私奔外地躲藏。当晚,赵某的母亲送回孩子时,发现杨某已经死亡。经法医鉴定“杨某为氧化乐果中毒死亡”。当天,赵某往家里打电话证实杨某已中毒死亡,携情人四处躲藏。此案在审理过程中,对被告人赵某的行为如何定性,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赵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人赵某的行为构成遗弃罪;第三种意见认为:被告人赵某的行为构成(间接)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问题:请用刑法理论全面分析赵某的行为性质。
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人赵某的行为构成遗弃罪。理由是:其一,赵某与杨某是夫妻关系,赵某对杨某具有婚姻法规定的扶养义务,属于遗弃罪的主体。婚姻法规定的“扶养”,既包括物质和经济上的养育,也包括生活上的照顾与护理。杨某服毒后口吐白沫,应认定为生活不能自理。在此情形之下,赵某对妻子弃之不理,客观上属遗弃行为。
问题:请用刑法理论全面分析邓玉娇的行为性质和可能承担的刑事责任。
相关法条:1、刑法第20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问题:请用刑法理论全面分析陈某与刘某的行为性质以及可能承担的刑事责任。
四、案例分析(20分)案情:被告人王某犯抢劫罪和盗窃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三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5000元。刑罚执行过程中,公安机关发现王某还有故意伤害他人致重伤的行为未受到追究,遂由检察机关再次提起公诉,要求追究其犯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被告人赵某的行为具备故意杀人罪的主客观要件,应负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但本案毕竟不能等同于积极的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情节较轻”的故意杀人罪,应该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法定刑判处刑罚,并根据案情酌情从轻处罚。(5分)
三、答:本案中对陈某是否应对其不知情的刘某所盗窃的1500元承担刑事责任,存在两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陈某虽然事先与他人商议过共同盗窃,但刘某盗窃时,陈某主观上并不知情,且没有实施共同的盗窃行为,不应对刘某所盗窃的1500元人民币承担刑事责任,只应对其事后所盗窃的500元承担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有关盗窃数额的规定,陈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2、方某的行为也不属于犯罪未遂,因为方某停止犯罪是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其还未着手实施犯罪,虽然停止犯罪的原因是意志以外的原因,但由于不是发生在犯罪实行阶段,不能认定为犯罪未遂。(3分)
3、方某的行为构成犯罪既遂。在共同犯罪中,实行“一人既遂,全部既遂”、“部分行为承担全部责任”的归责原则,虽然方某自己后来没有参与实施犯罪,而仅仅参与犯罪的预谋,但根据共谋共同正犯的理论,方某的行为也要对许某的重伤负责。因此,方某的行为仍然构成了故意伤害罪的犯罪既遂。(5分)
因此,我赞同方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重伤),而且是犯罪既遂的观点。但由于方某本身最后没有参与犯罪的实施,在共同犯罪中处于次要作用,应该认定为从犯,而且这种情况属于共同犯罪中的共犯脱离关系,应该酌情从轻处罚。(4分)
注:在本题中,除了根据共同犯罪的归责原则而认定方某的行为构成犯罪既遂外,如果还能说出方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从犯,需要按照从犯的处罚原则,而且还能结合共犯脱离关系理论进行回答,适当加分。
第三种意见认为:被告人赵某的行为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
我赞同第三种意见,理由如下:第一,从客观方面讲,故意杀人既可表现为积极作为的形式,也可以表现为消极不作为的形式。(5分)
注:在本题中,如果能够结合遗弃罪与故意杀人罪之间的区别、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理论进行回答,适当加分。
二、答:1、方某的行为不属于犯罪中止,因为中止必须是行为人基于自己的意志而停止犯罪的实施,并且还要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出现,在共同犯罪中,不仅行为人要自动中止犯罪,还需要劝说其他共同犯罪人停止犯罪,而本案中的方某不去犯罪的原因不是基于自己的主观意志,而是其父亲把他拉住,而且,方某在自己不去犯罪的情况下,也没有劝说其他共同犯罪人停止犯罪。(5分)
不作为形式的故意杀人以行为人对防止被害人的死亡负有特定的义务为前提。本案被告人赵某与被害人杨某系夫妻关系,有法定的相互扶助的义务,被害人杨某因被告人与情妇通奸被发现而一气之下喝剧毒农药。被告人赵某作为杨某的丈夫,对防止杨的死亡负有特定的救助义务,却置这种义务于不顾,对杨的死亡放任不管,以致失去抢救时机,造成杨某中毒死亡的后果,这是一种以消极不作为表现出来的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间接故意。(10分)
二、案例分析(20分)案情:陈某与方某、郭某等人共同商议报复许某。一日,陈某得知许某一人在家,便纠集郭某、李某、张某携带凶器一同前往许某家。途经方某家门口时,方某的父亲见如此架势,便对其他4人说家里有急事要办,将方某拉回家中,陈某、郭某、李某、张某4人前往许家将许某砍成重伤。第一种观点认为,方某的行为系犯罪中止;第二种观点认为,方某的行为系犯罪未遂;第三种观点认为,方某的行为系犯罪既遂;第四种观点认为方某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问题:请分别为以上四种观点说明理由,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刑法总论案例分析》试卷(B)及参考答案_清源论法_法律博客www_fyfz.txt-两个人同时犯了错,站出来承担的那一方叫宽容,另一方欠下的债,早晚都要还。-不爱就不爱,别他妈的说我们合不来。《
刑法是被告人的大宪章,也是善良公民的大宪章。——(德)冯·李斯特
三、案例分析(20分)案情:陈某与刘某系个体户张某小吃店的小工,2002年陈某与刘某均向张某提出离开小吃店的想法,但都被张某拒绝。一天中午,陈某便与刘某商议,决定趁张某不注意时将张某的财物盗走,然后两人一起离开。下午张某在里屋休息,张某的妻子李某外出,陈某在外面洗碗,刘某进屋加佐料,这时刘某发现了李某外出时放在抽屉里的柜子钥匙,于是便打开柜子,将里面的人民币1500元盗走。之后刘某来到屋外,对陈某称其已经偷了张某的钱,陈某听后,又到里屋,将柜子里剩余的500元盗走。之后两人逃到一旅馆里进行分赃,陈某分到1000元。(在福建省,盗窃罪成立的数额是1500元)
个人自述:刑法典是刑法学人的圣经,刑法保障人类的自由,只有规范理解刑法,才能激扬生命,实现自由。——冯军
《刑法总论案例分析》试卷(B)及参考答案
第二,从理论上讲,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是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统一。本案中被告人赵某在认识方面明知自己不救助已服毒的妻子,她就可能发生死亡的结果,在意志方面表现为对杨的死亡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虽然赵某不像直接故意杀人那样积极追求杨某死亡结果的发生,但他作为杨某丈夫,在此特定情形之下不阻止死亡结果的发生,具有间接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主观心理。(10分)
参考答案
一、答: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赵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理由是(1)杨某之死,是其自己服毒的结果,与赵某置之不理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同时,杨某不是年轻、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无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其服毒自杀并无法律明文规定的救助义务。(2)杨某自杀虽与赵某同他人通奸有一定关联,但两者并不存在直接必然的因果关系,故而赵某也不具有刑法上先行行为引起的救助义务。
4、方某的不属于犯罪预备,虽然方某是在犯罪预备阶段由于其父亲的制止而没有进一步实施犯罪,表面上看起来符合犯罪预备。但由于方某是参与故意伤害的共同犯罪,不能承担预备犯的刑事责任,而是要与其他共同犯罪人承担犯罪既遂的刑事责任。(3分)
问题:请用刑法理论全面分析王某的三个罪应该如何处理?
五、案例分析(20分)
案情:邓玉娇者,荆州巴东人也,美而烈,以修脚为业。一夕,浣纱于室,野三关镇吏黄德智、邓贵大、邓某相携寻欢不遇,见玉娇,遂破门而入,欲强狎焉。玉娇严词斥之,邓贵大怒,鞭面以币,曰:吾辈多金,岂惧汝不从哉。玉娇不顾,贵大愈怒,乃按其于卧塌,强起,复按之,三者相视而笑。玉娇羞愤,遂操细刃刺之,三创而毙,德智复犯,玉娇又刺之,重创,邓者大惧,不敢前。玉娇乃投刃自首于官。——摘自《史记·烈女邓玉娇列传》(网络版)
3、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刑法总论案例分析》试卷(B)
第二种意见认为,陈某事先与他人共谋盗窃,虽然刘某盗窃时其不知情,但在刘某盗窃后,其又进屋里进行盗窃,而且事后进行了分赃,应认定陈某构成盗窃罪且盗窃数额为2000元。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即陈某应对其不知情的刘某的盗窃行为承担责任。陈某和刘某的行为成立共同犯罪,所谓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成立共同犯罪须犯罪主体为两个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主观上具有共同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共同的犯罪行为。而所谓共同犯罪行为是指各行为人的行为均指向共同的犯罪且各行为人的行为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