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白蛇传》展示
不同情境中的白蛇传故事线索论述
不同情境中的白蛇传故事线索论述作者:刘燕平来源:《艺术科技》2015年第11期摘要:《白蛇传》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它讲述了修行千年的白蛇精幻化为白娘子(白素贞),携青蛇小青来到杭州西湖,与药店伙计许仙(宣)相遇相恋结姻,后遭和尚法海横加干涉等一系列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
传说中所塑造的白娘子、许仙、法海和小青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富有个性,表达了广大人民对人性解放的渴望。
故事里所保留的涉及地域文化的大量传统习俗,使“白蛇传传说”成为我国民俗文化资源信息中最为丰富的口头遗产之一。
其中所牵涉的故事背景起源及流布线路成为学术界一直研究探索的民俗专题。
本文就这一课题展开探讨论述。
关键词:不同;情境中;白蛇传;故事;线索1 白蛇传传说的起源与流布主脉白蛇传传说始于唐、五代时期,基本成型于南宋,至元代已被文人编成杂剧和话本。
明代冯梦龙编纂的拟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是该传说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文本。
《白蛇传》最初起源于民间发现巨蟒的传闻,并受到唐传奇《白蛇记》的一定影响。
据杭州《净慈寺志》记载,在宋代该寺附近山阴曾出现过巨蟒,并会变女人时常害人。
此外,民间还有法海做了坏事,竟躲在田螺壳里不敢出来的传说,也是这个故事的片断材料。
《白蛇传》还吸收了一些镇江金山寺原有的僧龙斗法传说、《西湖三塔记》中白蛇的故事等。
早期反映人妖不可共居,故事的矛盾主要在许仙与白蛇之间展开。
清代初年《雷峰塔传奇》,减弱了白蛇的妖气,突出了她坚决追求自由爱情的勇敢性格,故事的主要矛盾转变成白蛇与法海之间的矛盾,具有一定的反封建意义。
《白蛇传》传说进入戏曲以后,情节更为丰富,人物性格也更加丰满。
《白蛇传》传说从最初的雏型发展到基本定型,其中既有民间文学自身的流传变化,也接受了说唱、小说、宝卷、戏曲等俗文学的影响。
明清以来,民间的口头文学与各类俗文艺的改编、搬演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使白蛇传最终成为故事、歌谣、宝卷、小说、演义、话本、戏曲、弹词,以及电影、电视、动漫、舞蹈、连环画等各种文艺形式的经典题材。
白蛇传——精选推荐
白蛇传《白蛇传》的传说源远流长,家喻户晓,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其余三个为《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牛郎织女》)。
白蛇传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国民间集体创作的典范。
描述的是一个修炼成人形的蛇精与人的曲折爱情故事。
故事包括篷船借伞,白娘子盗灵芝仙草,水漫金山,断桥,雷峰塔,许仙之子仕林祭塔,法海遂遁身蟹腹以逃死等情节。
表达了人民对男女自由恋爱的赞美向往和对封建势力无理束缚的憎恨。
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
并以此故事为原型拍摄了多部影视剧作和动画片。
据明末《警世通言》记载,传说南宋绍兴年间,有一千年修炼的蛇妖化作美丽女子叫白素贞,及其侍女青青(也称小青、青鱼、青蛇)在杭州西湖遇药店之王主管许宣(或名许仙)邂逅相遇,同舟避雨,一见钟情,白蛇逐生欲念,欲与书生缠绵,乃嫁与他。
遂结为夫妻。
婚后,经历诸多是非,白娘子屡现怪异,许不能堪。
镇江金山寺高僧法海赠许一钵盂,令罩其妻。
白、青被子罩后,显露原形,乃千年成道白蛇、青鱼。
法海遂携钵盂,置雷寺峰前,令人于其上砌成七级宝塔,名曰雷峰,永镇白、青于塔中。
众僧买龛烧化,造一座骨塔,千年不朽,临去世时,亦有诗八句,留以警世,诗曰:祖师度我出红尘,铁树开花始见春。
化化轮回重化化,生生转变再生生。
欲知有色还无色,须识无形却有形。
色即是空空即色,空空色色要分明。
后世根据此传说又添加了一些的情节,使得故事更加平民化,符合大众的口味,得以流转至今,内容大致如下:在宋朝时的镇江市。
白素贞是千年修炼的蛇妖,为了报答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欲报恩,后遇到青蛇精小青,两人结伴。
白素贞施展法力,巧施妙计与许仙相识,并嫁与他。
婚后金山寺和尚法海对许仙讲白素贞乃蛇妖,许仙将信将疑。
后来许仙按法海的办法在端午节让白素贞喝下带有雄黄的酒,白素贞不得不显出原形,却将许仙吓死。
白素贞上天庭盗取仙草灵芝将许仙救活。
法海将许仙骗至金山寺并软禁,白素贞同小青一起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寺,却因此伤害了其他生灵。
江苏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文学 (共计21项) 124JSⅠ-8寒山拾得传说苏州市 125JSⅠ-9花果山传说连云港市 126JSⅠ-10九里山古战场传说徐州市九里区 127JSⅠ-11巫支祁传说洪泽县 128JSⅠ-12水漫泗州城传说洪泽县盱眙县 129JSⅠ-13隋炀帝传说扬州市邗江区 130JSⅠ-14彭祖传说徐州市 131JSⅠ-15徐福传说赣榆县 132JSⅠ-16张道陵传说丰县
发布批次
江苏省人民政府先后批准分命名了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3月24日,第一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23项) 2009年6月20日,第二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12项 ) 2011年6月20日,第三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63项) 2015年10月,第四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245项)
江苏省级非遗名录
第一批 第二批
第三批 第四批
民间文学 (共计7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1 JSⅠ-1白蛇传传说镇江市 2 JSⅠ-2梁祝传说宜兴市 3 JSⅠ-3董永传说东台市,镇江市丹徒区、丹阳市,金坛市 4 JSⅠ-4 《华山畿》和华山畿传说镇江市新区 5 JSⅠ-5韩信传说淮安市淮阴区 6 JSⅠ-6吴歌苏州市,无锡市锡山区、惠山区 7 JSⅠ-7靖江讲经宝卷靖江市 民间音乐
,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制定并实施《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江苏已有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0项,位列全国第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36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24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773项。全省基本建立起国家、省、 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并建立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厅)和传习所(传承基地)513个。 截至2014年上半年,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达2万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4675项名录,省级以上非物质文 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532位,省命名的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292名。
试析“白蛇传”故事白蛇形象的演变
试析“白蛇传”故事白蛇形象的演变作为民间四大传奇的白蛇传,从初具规模的宋代话本《西湖三塔记》到明代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再演变至清代玉花堂主人的《雷峰塔奇传》,描写白蛇精与凡人相恋的白蛇故事已经在民间流传了近千年,其在民间流传期间的演变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
1 “白蛇传”的研究文本确定学术界对于白蛇传的最初版本一般持以下两种观点:一是唐代《太平广记》当中收录的《白蛇记》,二是宋代话本《西湖三塔记》。
简要概括如下:唐代《太平广记》讲述了两个关于白蛇妖女害人的故事:一是唐朝陇西人李黄为一少妇所倾倒,在其家里“一住三日,饮乐无所不至”。
回家后最终化成一股血水。
后其家人打听到白衣美女家中的皂荚树常有大白蛇蟠绕;一个说唐代凤翔节度使的侄子李琯偶遇两个漂亮婢女,最后与一十六七岁穿白衣的姑娘同宿。
第二天回家不久了“脑裂而卒”了。
家人找到其“艳遇”之地,“但见枯槐中有大蛇蟠曲之处”。
宋代《西湖三塔记》讲述了宋孝宗年间临安府奚统制的儿子奚宣赞在西湖边救了一个迷路的女子白卯奴,後来送她还家,被卯奴之母白衣娘子留住半月有馀。
奚宣赞想回家,白衣娘子就要杀他取其心肝。
幸得卯奴救他脱险。
如是者有二。
最後宣赞的叔父奚真人作法命神将捉住三个怪物,最后发现白衣娘子是白蛇,卯奴是乌鸡,老婆婆是獭。
真人把三个怪物压在湖中,造了三个塔镇住。
虽然这是学术界比较权威看法,但是仔细分析来还是颇为不妥的。
《白蛇记》、《西湖三塔记》和《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为雏形的白蛇故事,它们很明显地分成了两个几乎是水火不容的类别:一类的白蛇是让人充满畏惧的可怕妖怪,动不动就剖人心肝或者使人化成血水,而一类则让人可亲可敬,逐渐看不到蛇妖之气。
如果说它们是一脉相承的,那又该怎么看待故事中最主要人物的形象突变?笔者的疑问在顾佳希的《从<夷坚志>看早期白蛇故事》一文中得到了解答。
顾佳希认为“应该分别给下列三类故事以比较明确的界说:即蛇的故事,白蛇故事,《白蛇传》故事。
试论民间文学中的蛇形象
试论民间文学中的蛇形象摘要:蛇与人类的祖先从一开始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历朝历代、各个民族的中,都不乏以蛇为对象来进行讲述的民间故事。
本文从中国民间文学中典型的民间故事入手,深入探讨“蛇”在民间文学中的所象征的形象,挖掘“蛇”一形象在民间文学中的重要意义。
进行民间文学中的蛇形象类型的研究和分析,不仅可以深化对民间的蛇形象有所认识,而且对于人类生活共有的对事物的形态进行更好地再加工创作,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民间文学;蛇;形象;白蛇传正文: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把蛇的体与人的意结合是如此的一个荒诞不真实,但在文学的领域中,蛇的拟人化却真实地存在。
她既美丽又丑陋,既善良又残忍,多种截然对立的性格在她身上汇聚,共依共存。
在艺术世界里,她有着不断变换身份的能力,时而神时而妖时而又以人的面目出现,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
这当中凝聚了人类千百年来的感情体验,埋藏了对其又爱又怕又敬又亲的矛盾心理。
在人类的进化史中,无足而行的蛇曾是人类膜拜的对象,给人类的早期活动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蛇的起源早于人类,它是经历了冰川期的考验而幸存下来的物种。
在芸芸众生的大千世界中,蛇并非是讨人喜欢的,但是从原始时代起,它就同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
蛇在先民眼中实在是一种可怕而又灵异的动物:它来去无踪,水陆两栖,能脱皮蜕变,而且一旦狂怒起来甚至能吞噬人畜,毒杀猛兽;它生活的环境阴暗潮湿,同时它本身分泌出的体液黏滑湿润,触感冰冷,潜伏着的状态是蛇留给人类的比较顽固的印象。
蛇的身体可以盘曲虬结,依势纠缠,在不同的文化中蛇符合了男性对于女性的想象性描述:阴气、纠缠、阴险、恶毒、冰冷等等不同的印象。
而另一方面,蛇又有正面性的象征。
蛇本身是卵生,有蜕皮的生理变化,在原始初民的形象思维里她的这种特质与女性所特有的生殖功能是不谋而合的。
一、阴险、狠毒的蛇形象在民间文学中,一提到蛇,想必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关于它的阴险与狠毒这一形象,在现实中,很多人一想到蛇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感。
民族民间文学概述
民族民间文学概述民族民间文学是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人民生活的文学形式。
它源于古老的民间传说和口头文化。
在中国,民族民间文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中国的民族民间文学,涵盖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作品,如民歌、神话、民间故事、祝福和诅咒语等。
这些作品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口头传承的,是对历史和文化的真实记录和反映。
比如《白蛇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都是中国传统民间文学的优秀代表。
在不同的地区,民族民间文学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
例如,云南和西藏的傣族和藏族民间歌曲,表现出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景仰。
山西和河南的秧歌和踩高跷等民间活动,反映出了当地人民喜庆和工作生活的场景。
在现代社会,虽然被商业化和文化革新所冲击,但民族民间文学仍持续传承与发展。
一些作品通过电影、电视等媒介,得到广泛的展示和传播,使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民族民间文学。
同时,也有一些作家和文化人士将传统的元素融入到他们的作品中,推动着民族民间文学的发展。
总的来说,民族民间文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独具特色,包含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推广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民族民间文学的保护和研究。
在文化交流和多元继承的今天,我们要尊重和保持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价值,避免文化浪费和文化遗失。
我们应该积极开展对民族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和保护工作,为将来的研究和传承奠定良好的基础。
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民族民间文学在当代社会中的角色和发展。
在与现代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中,我们需要思考如何让民族民间文学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可以通过创新传承方式、扩大传播渠道和培养新的创作者等方式,让民族民间文学焕发新的生命力。
总之,民族民间文学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瑰宝,它载有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反映着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我们应该加强对民族民间文学的保护和研究,让它在现代文化中焕发新的光彩。
统编语文五年级《讲民间故事》 含2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猜民间故事,感受独特的魅力
1.同学们,最近我们一直在读民间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开一个民间故
事会好不好?
孙老师想请同学们看看图、读读诗、听听音乐,猜猜其中表现的是什
么故事。
(1)图片
第一幅图(《白蛇传》讲的是许仙和白娘子的爱情故事)
第二幅图(《田螺姑娘》田螺姑娘下凡帮助谢端的故事哪些同学听过?
3.小结:你能理清故事的大结构,每个重要情节都不遗漏,真不简单!不过,只讲清楚大结构能算故事高手吗?
设计意图:
本单元的选文中,《牛郎织女》故事性强,便于讲述。设置了三个梯度:理清大结构、讲清小细节、配上动作表情,帮助学生把故事讲得生动、有吸引力。首先,以复习回忆的方式请学生讲清楚故事的脉络,其实就是帮学生梳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故事四要素,把握起因、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叙事结构,为讲好故事细节热身。
预设5:他们俩都抓住代表性的一处来讲,很好地体现出织女的形象。
别的同学你怎么描述外貌的?
预设6:从哪些方面讲的?和前面同学有什么不同?(容貌、衣着、发饰)
都知道要讲外貌,怎么讲得具体生动呢?像他一样,挑选最有特点的一处纱裙集中讲,也可以选择几处具体讲,总之,织女就要讲出天上仙女的那股子仙气来。
同学们,古代有不少关于美丽女子的介绍,老师借鉴一段来描述织女你们听听:
5.听了这么多,有意思吗?
也很有启发。请同学在刚才的基础上,把别人说得好的细节补充进来,自己再讲一遍这段林中相识情节,争取更加细致有意思,好吗?谁来讲?
绘声绘色!有故事高手的样子了!丰富细节,是不是越丰富越好呢?
对了,抓住故事的重要情节,或者能够凸显人物特点的地方丰富,故事就会生动精彩。
6.伙伴学习
白蛇传传说简介
白蛇传传说简介白蛇传简介白蛇传是白蛇白娘子的故事,白蛇传又名白娘子传奇、雷峰塔传奇等,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它讲述了修行千年的白蛇化为白娘子白素贞,携青蛇小青来到杭州西湖,与药店伙计许仙宣相遇相恋结姻,复遭和尚法海横加干涉等一系列悲欢离合的故事。
2021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白蛇传口头文学”起源于镇江,并以镇江为中心逐步形成相关的“文化空间”。
历代有关白蛇传的传说或话本中一些地名如“针子桥”、“五条巷”、“金山寺”等都为镇江所实有。
“金山寺”、“白龙洞”、“法海洞”等早已成为镇江独有的与《白蛇传》相关的风物遗存。
白蛇传传说肇始于唐五代时期,基本成型于南宋,至迟到元代已被文人编成杂剧和话本。
明代冯梦龙编纂的拟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是该传说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文本。
明清以降至于现当代,民间的口头文学与各类俗文艺的改编、搬演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使白蛇传最终成为故事、歌谣、宝卷、小说、演义、话本、戏曲、弹词,以及电影、电视、动漫、舞蹈、连环画等各种文艺形式的经典题材。
其影响不断扩大,最终流传全国,家喻户晓,并远播日本、朝鲜、越南、印度等许多国家。
民间传说常常出现“多源”现象,白蛇传传说亦然。
民间文学专家认为,镇江、杭州是这一传说的重要流传地。
白蛇传传说流传地区广泛,与梁祝传说、孟姜女传说、牛郎织女传说并列为中华民族流传较广的四大传说。
传承意义白蛇传传说是中国传统民间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所塑造的白娘子、许仙、法海和小青等人物形象,表达了广大人民对人性解放的渴望,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传说中所保留的大量古代传统习俗,使白蛇传成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信息最为丰富的口头遗产之一。
白蛇传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民间文艺的宝库。
它故事奇崛,人物生动丰满,其中的白娘子是中国艺术长廊中一个重要的典型形象。
传说所反映出的南宋以来不同时期的主要社会思想、信仰与价值观及民族深层心理,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中国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及特点
中国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及特点【原创实用版3篇】篇1 目录一、中国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及特点概述1.民间故事及其特点2.故事中的人物及其特点3.人物的特点对民间故事的影响二、故事中的人物及其特点详细分析1.孙悟空:神话中的英雄2.白蛇传:爱情的悲欢离合3.孟姜女:忠贞与苦难的主题4.猪八戒:憨厚与贪吃的代表5.牛郎织女:爱情与家庭的价值篇1正文中国民间故事是一种以口头形式传播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故事。
它们通常围绕着特定的人物展开,展示出丰富的情感和冲突,传达出各种价值观。
这些故事中的角色往往具有独特的性格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孙悟空:神话中的英雄孙悟空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位重要角色,也是《西游记》中的主角之一。
他是一只神猴,后来皈依了佛教,成为了一位强大的斗士。
他具有非凡的智慧和力量,以及不屈不挠的精神,经常为了正义而战。
孙悟空的特点使他成为民间故事中最受欢迎的人物之一。
2.白蛇传:爱情的悲欢离合白蛇传是中国民间四大爱情传说之一,讲述了一条白蛇和一位书生的爱情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白蛇的特点是她的美丽和智慧,以及她对爱情的执着。
她和书生的爱情历经了种种磨难,最终虽然以悲剧收场,但他们的爱情却成为了永恒的传说。
白蛇的特点使她在民间故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3.孟姜女:忠贞与苦难的主题孟姜女是中国民间故事中最著名的忠贞妻子之一。
她的丈夫被征召去修筑长城,她等了一年多才等到丈夫的死讯。
孟姜女带着悲伤和决心,继续完成丈夫的遗志,最终完成了长城。
她的特点使她在民间故事中成为一个代表忠贞和坚韧不拔的象征。
4.猪八戒:憨厚与贪吃的代表猪八戒是《西游记》中的一个人物,他是一个憨厚但贪吃的猪。
他经常犯错,但他的性格很直率,并且非常忠诚于他的朋友。
篇2 目录一、中国民间故事概述1.什么是民间故事2.中国民间故事的地位和影响3.民间故事的人物及特点二、中国民间故事的人物及特点1.嫦娥2.孙悟空3.哪吒4.白蛇传5.牛郎织女6.孟姜女7.梁山伯与祝英台8.阿凡提9.济公10.花木兰篇2正文中国民间故事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口头的方式流传于民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程《口语交际 :讲民间故事》教案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程《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口头文学作品。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这一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学习讲述民间故事的方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感受民间故事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1. 知识点一:民间故事的特点- 民间故事具有鲜明的人物形象。
例如《牛郎织女》中的牛郎,他勤劳善良,对老牛照顾有加,这种形象特点通过故事中的情节如“牛郎每天精心照料老牛,跟它一起睡在牛棚里”等描写得以体现。
- 大多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像《孟姜女哭长城》,从孟姜女的成亲,到丈夫被抓去修长城,再到她千里寻夫,最后哭倒长城,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
- 民间故事往往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主题。
在《田螺姑娘》这个故事里,贫苦而勤劳的青年得到田螺姑娘的帮助,过上幸福的生活,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2. 知识点二:讲述民间故事的要求- 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
比如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像讲述《梁山伯与祝英台》时,从两人相识、同窗共读、分别到最后的化蝶,这样的顺序能让听众更容易理解故事。
- 语言要生动。
可以运用丰富的词汇和描写手法。
例如在讲述《神笔马良》时,描述马良画的东西时可以说“马良拿起神笔,轻轻一挥,那画上的鱼就像活了一样,鳞片闪闪发光,尾巴一摆一摆的,仿佛要从画里游出来”。
- 要适当添加细节。
如讲述《白蛇传》时,在描述白娘子和许仙相遇的场景时,可以增加“那是一个细雨蒙蒙的日子,西湖边的柳树像一个个婀娜多姿的少女,许仙撑着一把油纸伞,漫步在湖边,而白娘子则化为人形,一袭白衣,美得如同仙子下凡,他们的目光在一瞬间交汇,仿佛时间都停止了”这样的细节,使故事更加吸引人。
3. 知识点三:故事的选择- 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民间故事。
因为熟悉的故事,讲述者才能更好地把握故事的情节、人物等。
明清时期的《白蛇传》,断桥和雷峰塔,见证的是不对等的爱情故事
一往情深的白娘子与渣男许仙:明清时期《白蛇传》居然是这样的明清时期的《白蛇传》,断桥和雷峰塔,见证的是不对等的爱情故事《白蛇传》是我国历史上经典的神话传说故事,也是影视改编的大IP。
大约从去年开始,《白蛇传》IP改编的影视剧迎来了一波新的高潮,先后有《天乩白蛇传》、《白蛇·缘起》以及刚刚完结的鞠婧祎版《新白娘子传奇》几部作品相继播出,据说今年下半年还有另一部《新白》上映。
除了近两年上映的《白蛇传》系列改编作品之外,上世纪90年代还有赵雅芝版《新白娘子传奇》和徐克的《青蛇》等作品。
这些影视作品,共同构成了我们熟知的白蛇故事的基本剧情,以及白娘子的基本人物形象。
赵雅芝版的经典《新白娘子传奇》然而,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神话IP,《白蛇传》里的人物形象实际上是在千余年的流传过程中不断变化的。
早期《白蛇传》从故事到人物形象都跟我们今天熟知的有很大差别。
这一变化的过程笔者之前也曾专门撰文介绍过。
而我们熟知的《新白娘子传奇》里的基本故事情节,实际上是到明清时期才大致定型的。
这个过程里最具代表性的两个作品,当推明代冯梦龙在《三言二拍》里收录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以及清代乾隆年间方成培的《雷峰塔传奇》。
今天,咱就来跟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故事。
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的故事《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收录于明代小说集《三言二拍》,作者冯梦龙。
这个故事的基本情节,和我们现今熟悉的《白蛇传》已经非常接近了。
首先,从人物上说,白蛇故事的主要角色在这里都有出现,主角当然是白蛇妖白娘子和许宣(许仙的原型),主要的配角包括小青和法海以及许宣的姐姐、姐夫(李捕头)。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故事里,小青的真身是个成精的大青鱼,至于青蛇的形象,暂时还是没有的。
雷峰夕照也是西湖名景其次,故事的主要情节。
从情节上来说,《白蛇传》是一个因偶遇而产生的爱情悲剧故事,这个故事的内核在这时就已经具备了。
修行千年而化形的白娘子,在西湖边上遇到了在药房打工的许宣,然后就“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了。
《白蛇传》故事与杭州城市文化
《白蛇传》故事与杭州城市文化作者:陈芳来源:《文学教育》 2012年第13期陈芳内容摘要:《白蛇传》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与杭州有着深刻的渊源。
杭州的名胜古迹、地方风物等成为了白蛇传故事的重要载体,不但对该故事情节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有重要影响;白蛇传故事包含了斑斓繁杂的杭州城市生活内容,富有浪漫色彩的故事透着强烈的现实性,故事展现了杭州的地方风俗、思维习惯、道德传统、价值观,折射出杭州城市文化高雅与世俗兼容并存的特点。
关键词:《白蛇传》故事杭州城市文化《白蛇传》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在中华大地上流传八百余年,成为民间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深得人们的喜爱。
白蛇传故事虽然不是局部地域的文学现象,但它基本上依据了江南城市的地理特点、节日风俗、人文地理来建构故事的时空,打上了鲜明的地域性色彩。
杭州、苏州、镇江等江南城市不但是《白蛇传》故事的主要流播之地,而且构成了整个故事的叙事背景,其中尤以杭州最为突出。
一.杭州与《白蛇传》故事的渊源《白蛇传》故事流传广泛,异文颇多,关于该故事的发源地,目前在学界存在杭州一源说、镇江一源说以及河南汝阳说。
尽管关于此问题还存在争议,但从故事成型后的地域性特点和主要情节分析,杭州一源说更为合理。
明人洪楩所编《清平山堂话本》的《西湖三塔记》一篇,目前被认为是《白蛇传》故事最早的版本。
这篇小说文字简略,但已具备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宋孝宗淳熙年间,临安涌金门有一人,姓奚名宣赞,年方二十余,已婚,一生不好酒色,只喜闲耍。
清明节到西湖观玩,救一迷路女孩卯奴。
卯奴婆婆寻来,感谢宣赞,邀至其家。
见一如花似玉的白衣娘子,不觉心神荡漾。
但此白衣娘子乃一吃人心肝的妖怪,觅得新欢后,便要杀旧人。
幸得卯奴相救,宣赞两次逃离。
宣赞有一叔叔奚真人,在龙虎山学道,望见城西有黑气,特来降妖,妖怪现形:卯奴是乌鸡,婆子是个獭,白衣娘子是条白蛇。
奚真人化缘,造三座石塔,镇三怪于湖内。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
口语交际
讲民间故事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国家, 孕育了无数令人神往的民间故事。其中,最具 有中国特色的是著名的《牛郎织女》《孟姜女》 《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等四大民间 故事。这四大民间故事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民间传说犹如灿烂的星河, 我们要多阅读民间故事,把这一瑰宝传承下去。
阅读民间故事, 感受人物魅力。
中华经典(白蛇传)
在宋朝时的杭州,白素贞是千年修炼的蛇妖,为 了报答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欲报恩。 白素贞施展法力,巧施妙计与许仙相识,并嫁与他。 婚后金山寺和尚法海对许仙讲白素贞乃蛇妖,许仙将 信将疑。后来许仙按法海的办法在端午节让白素贞喝下带有雄黄的 酒,白素贞不得不显出原形,却将许仙吓死。白素贞上天庭盗取仙 草灵芝将许仙救活。法海将许仙骗至金山寺并软禁,白素贞同小青 一起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寺,却因此伤害了其他生灵。白素贞因 为触犯天条,被镇压于雷峰塔下。
中华经典(孟姜女哭长城)
在秦朝,秦始皇开始到处抓夫修长城。有一个叫 万喜良的公子,吓得跳过了旁边一堵垣墙。恰巧赶上 孟姜女。万喜良在孟家藏了些日子,老两口见他一表 人材,举止大方,就商量着招他为婿。小俩口成亲还 不到三天,万喜良就被朝廷抓走修长城了!孟姜女就去寻找丈夫, 手拍着长城,就失声痛哭起来。她哭哇,哭哇。只哭得成千上万的 民工,个个低头掉泪,只哭得日月无光,天昏地暗,只哭得秋风悲 号,海水扬波。正哭,忽然“哗啦啦”一声巨响,长城像天崩地裂 似地一下倒塌了一大段,露出了自己丈夫的尸骨。
民间文学《白蛇传》故事流变及其文学价值
民间文学《白蛇传》故事流变及其文学价值作者:库哪吉•吾斯曼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32期摘要:《白蛇传》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流传久远、人们口耳相传的一部经典传说,不仅具备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故事中人物形象的转变与润色,更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了时代的发展特色。
关键词:女性形象;男女平等;封建思想《白蛇传》的版本不同,故事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与情节发展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系统的探究《白蛇传》的流变,本文根据《魏都赋》、《李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等文学作品中白娘子形象及故事情节的演变,对《白蛇传》的时代特点及文学价值作出探究.一、《白蛇传》故事的历史流传及其演变《白蛇传》最初起源于民间传说,表现为流传在民间的口头文学形式,由于缺少文字记载,没有具体的出处,但大家普遍认为《白蛇传》的历史渊源为《魏都赋》记载的“连眉女”,《魏都赋》记载:“犊子牵黄牛,游息黑山中,时老时少,时好时丑。
后与连眉女结合,俱去,人莫能追。
”后来,民间根据“连眉女”的故事雏形进行改编,以人与白蛇之间的情感为主线,添加情节,使传说中的角色日益丰满,从而形成了流传甚广的民间文学经典《白蛇传》。
(一)民间文学中最早與白蛇有关的故事由于最初《白蛇传》只是一个民间口耳相传的传说,没有实际的文字记载,其具体的表现形式为评说、地方戏等形式,因此普遍认为《太平广记》的《李黄》中所描述的白蛇是文字记录中白蛇的早期形象。
然而,《李黄》篇中勾勒的白蛇是以害人不浅的妖孽形象出现的,不仅毫无人性,而且带着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残暴,与白素贞的温柔善良、端庄大方的形象截然不同。
前后两种白蛇形象较为密切的联系点只在于都是由蛇变化成为人的白衣女子这一点上。
(二)两宋时期《白蛇传》传说的进一步发展在两宋时期,《白蛇传》已经逐步有口头文学转变为文字记载的话本形式,期间最具有代表性的话本集是明代编著的《清平山堂话本》中描写白蛇传说的《西湖三塔记》。
《西湖三塔记》在一定程度上为后世流传的白蛇传故事提供了基础的蓝本,不仅明确了《白蛇传》故事主线发生的时间(南宋清明时节),还定准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江苏镇江、杭州西湖),故事情节相较于《李黄》又有了进一步发展。
【doc】《白蛇传》与镇江风俗
《白蛇传》与镇江风俗2009年2月神州民俗总第108期《白蛇传》与镇江风俗陆沅昕(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四大民间传说是中国民间传说的瑰宝,人仙恋的《牛郎织女》,哭倒长城的《孟姜女》,化蝶成双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人妖恋的《白蛇传》,都是千古爱情绝唱.千百年来,随着朝代的不断更替和更多传统文艺手段的出现,它们分别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更是在吴越地区广泛流传.其中的《白蛇传》更是家喻户晓,杭州,苏州,镇江都出现了关于白蛇与许仙的爱情传说,影响最深的要数镇江.关键词:民间传说;白蛇传;镇江;蛇崇拜;端午节《自蛇传》是脍炙人口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它的流传范围相对固定,主要集中在江浙的杭州,苏州和镇江这三地.正是有这样固定的范畴,《白蛇传》中的故事才能在这些地方得到很好的传承,尤其是镇江,整个传说都比较客观的反映了古镇江人民的生活习性,特别是白蛇现行吓死许仙的端午,给后世镇江人民多了很多纪念的方式,本文将故事中整个与镇江地区有关的习俗发展和传承做一论述.一,《白蛇传》的演变过程和故事梗概在中国古代,人们常常将传说称为"轶闻","传闻","趣闻" 等."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出现了几种民间传说的定义,概括起来即认为民间传说是人民群众口头创作,传播,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地方古迹,自然风物,社会习俗相关的故事.又根据目前我国传说学理论研究进展,这一定义又被加以充实并表述为:民间传说是围绕客观实在物,运用文学表现手法和历史表达方式构建出来的,具有审美意味的散文体口头叙事文学.I本身又具有历史性和地方性的特点,它的流传往往有个中心点.一般民间传说所共有的四大特征有口头性,集体性,传承性,变异性.口头性是民间传说的显着特征,因此,同一个传说由不同的人来讲述,在情节和人物上可能会有某些出入.即便是同一个人讲述同一个传说,这一次讲述的和上一次或下一次的也可能会有所不同,讲述者主要是凭借自己的记忆力加以叙述.因此就造成了同一个传说有不同的源头.《白蛇传》被誉为民间文学的《红楼梦》,也有人称之为"自学".《白蛇传》故事肇于唐,五代,基本成型于南宋时期的杭州.最早的成型故事记载于冯梦龙的《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又据史学家探源考证,《白蛇传》的故事起源于北宋时期,发源地在今河南鹤壁黑山之麓,淇河之滨的许家沟,黑山又名为金山.为什么白蛇的故事在杭州和镇江流传比较广泛呢?有学者认为其背景应与社会动荡有关——时当金人南侵, 汴京失守,徽,钦二帝蒙尘,康王赵构在相州(今安阳)募军,特别是汤阴籍抗金名将岳飞亲率子弟兵勤王,并多年驻守,练兵,征战于江浙一带;再加河南黎庶随宋军南迁,那末"大兵"与"小民"们随身将一些原本发生在中原地区的传说故事传播到南方也自是情理中事了.早在魏晋时期,左思在《魏都赋》中记载了"连眉配犊子"的爱情故事:"犊子套黄牛,游息黑山中.后与连眉女结合,惧去,人莫能追."日后来这一故事在中原地区衍化为"白蛇闹许仙的故事",故事主人公也由"连眉女"演变为白蛇.白蛇的故事经过几千年的口头传播,内容与细节越来越丰富,形式也多样化,小说,歌剧,歌仔戏,漫画,戏曲等方式演绎.原来的故事到白素贞被镇压在雷锋塔下就结束了,后来又有版本有白蛇产子,白蛇之子中状元,祭塔救母的大团圆结局.现代,有根据《白蛇传》拍成的台湾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基本是按照已经形成的故事加以改编.比如自蛇儿子与凤凰山狐妖胡媚娘的恋情,最后法海也得到成仙的内容都是再加情节.不过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角度来看,这样的结局非常符合中国人"和"的心态.除此之外,日本也将《白蛇传》拍成了电影,法国汉学家儒莲曾将其翻译成法文.由此看来,《自蛇传》也深受国外人士的喜爱.虽然这个传说在各地的差异很大,但一般离不开以下几个情节:(1)白蛇带着青蛇变化成女子来到人间;(2)游西湖,乘船与许仙邂逅成亲;(3)法海离间他们夫妻感情,端午节喝雄黄酒,白蛇现原形,吓死许仙;(4)盗仙草救许仙;(5)许仙被藏在金山寺,自蛇水漫金山;(6)白蛇生子,被镇雷锋塔下;(7)白蛇之子祭塔,小青打败法海,救出白蛇.删二,《白蛇传》与镇江风俗说到镇江也许有人不很熟悉,但《白蛇传》中的"水漫金山"却耳熟能详,正因为如此人们才走进孕育着这个美丽的"人妖恋"故事的城市.镇江,是一座山水城市.滨临长江,群山环抱,峰峦起伏,金山在古代屹立江心,直到清末才与镇江陆地相连.古金山形式称雄,比焦山更为出名,因此镇江的山水成为龙蛇的窟宅,成为一51—《白蛇传》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一)蛇崇拜与《白蛇传》在镇江的流传蛇,在中国被视为初民时代最强有力的图腾之一,并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原生物——龙的前身,这就是所谓的"龙蛇同源"说.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具有人首蛇身的蛇神为数不少.《山海经》中的"贰负神","烛阴","相柳","延维","山神"等等这些古代大神,都是"人头蛇身".另外还有共工《山海经?大荒西经》郭璞注引《归藏?启筮篇》说"共工人面蛇身朱发".当然, 人首蛇身之蛇神最为着名的即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神女娲和伏羲.王逸《楚辞?天问注》"女娲人头蛇身";《山海经?大荒西经》郭璞注云女娲"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由此可见,女娲是一位人首蛇身的女神.《帝王世纪》云"燧人之世……生伏羲……人首蛇身",伏羲也是一位人首蛇身的神人.女娲,伏羲均为人首蛇身之神的证据还有:东汉王延寿所作的《鲁灵光殿赋》云: "伏羲鳞身,女娲蛇躯",曹植《女娲画赞》"或云二皇,人首蛇形",《列子?黄帝篇》"庖牺氏,女娲氏……蛇身人面",《拾遗记》载"观一神,蛇身人面……示禹Jill,之图,列于金版之上.……蛇身之神,即羲皇也".H吱娲,伏羲是太古神话中的着名蛇神,他们是人类文明的肇始者,女娲有造人,补天,置婚姻,作笙簧等功绩, 而伏羲则有作八卦,制嫁娶,结网,作瑟等伟业.他们的丰功伟绩值得世人敬仰.这些功勋卓着的大神为何具有独特的形体一人首蛇身?这当然是远古先民蛇图腾崇拜的一种体现.镇江的土着居民是崇蛇的荆蛮族人,也就是古代的越族,是百越民族的一种,是同今天我国西南边疆的一些少数民族同源的,周朝统治者把他们贬称为"荆蛮".民族学家论证古代的越族是一个崇蛇的民族,蛇是他们的图腾对象,"断发文身"是他们企图将自己的身躯装饰成蛇躯一样以求保护的意向体现. 在商朝末期,西方周部落的泰伯,虞仲俩兄弟率领了部分族人南下长江,首先来到了镇江一带,与土着荆蛮人共同生活,他们也同样断发文身,但是他们带来了先进的华夏文化,促进了这一地区由原始公社制末期向奴隶制社会的过渡.古代镇江地区曾经也一度有个崇犬的徐夷民族侵入,但是依然没有改变镇江土着人对蛇图腾的崇拜.随着蛇图腾逐渐升华为龙图腾,又有"龙蛇同源"的说法,因此现在去镇江可以看到,在镇江西郊的狗王庙的香火远不及龙王庙的旺盛.所以白蛇传的故事产生和流传在镇江,是有古老的民俗心理根底的.古镇江对蛇的崇拜还体现在一些民间故事里,如"秦始皇凿丹徒龙目湖","刘裕伤蛇获药","白龙山的传说"等等都体现了远古先民的图腾信仰.又据考证,甚至"镇江"的名字都与此信仰有关,宋徽宗政和三年才正式改为镇江府,在此之前镇江叫"润州",由于镇江先有了个金山龙王的爵号,才有了后来镇江之名.说明唐宋时期崇蛇之风依然盛行,而白蛇传的故事也萌芽在这一阶段.在唐朝时期又出现了白蛇中被看作是恶和尚的法海,而真正的他在历史上究竟是怎样的人?为什么被编到民间传说里? (二)法海其人法海是白蛇传故事里让人深恶痛绝的一个角色,一个和尚,不在庙里安心念经,为了私欲而去拆散人间夫妻,犯了佛家四戒中的嗔戒,但不同版本给了他不同的结局,最为广泛的结一52一局是法海被小青追杀,最终躲进了螃蟹壳里,除非螃蟹绝种,否则永世不得出来.但是法海其人究竟是怎样的呢?民间传说的口头性又给这个人物带上了神秘性.在金山寺西jE的山腰处有一个洞,现名"法海洞",原名"头陀岩"或"裴公洞".第一个说法,法海是唐朝宰相裴休的儿子裴头陀,先是在江西庐山出家,后到金山修行.一日在菜地挖土时挖出了二十两黄金,随后大兴土木,修建了金山寺.第二个说法,是裴头陀来到金山驱赶了一条白蟒,并在地上拾到了黄金,成了金山寺的开山祖师.第三个说法就比较复杂,因为裴头陀不是主角.大家知道江苏以长江划分为苏南和苏北,过去交通不发达,只有靠船只往来南北两岸.有位日U马娘的苏北女香客,遇到船难没死,认为是菩萨保佑,于是许愿要在金山盖一座像样的庙宇.老百姓很开心,但是当地官绅却认为江南地段怎么能让江北人来建?都不愿意伸出援手.马娘遭到了冷遇,决定独自建庙,等寺庙建好了,她却穷了.当地官绅向朝廷奏了一本说金山是他们所造,请求选派有道高僧来管理.于是皇帝选派了当朝裴宰相的儿子出家,赐法号"法海".他和当地官绅逼得马娘跳江,还用绳子捆起马娘的尸首,绕着金山山脚拖了十八转,这样马娘的鬼魂就打下十八层地狱,永远不再投生了.噤四个说法传说中的法海并非历史上的法海,历史上的法海不在金山寺,而是在镇江的鹤林寺,是一个俗名叫张文允的丹阳人(唐朝时期镇江曾被称为丹阳).第五个说法,法海是西天的一只乌龟所幻化,在如来佛莲座下偷听经文,学到了些本事,趁如来佛打盹时偷下三件宝——金钵,袈裟和青龙禅杖,来到金山寺害死寺里的主持,自己做起了方丈.171民间传说的来源万万千,对于法海的传说估计还有很多,等待我们去挖掘.不过总体来看,法海这个形象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基本不是个善类,即使他有拾金建庙的崇高作为,但他拆散许仙和白素贞家庭的恶劣行为已经掩盖了他的丰功.台湾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法海也与许仙夫妻一同升天成仙,估计看到这个结局有很多人不满,法海那么可恶也能修成正果?笔者有两点不成熟的观点:一是此剧编剧有可能对这个民间传说做过很多研究,发现法海也有正面的说法,于是好坏参半,写出此结局;二是先不管法海和白娘子前世有何恩怨,其实单看法海镇压自娘子在雷锋塔下并没有错,白娘子没有履行当年在真武大帝前所发下的毒誓,违反了天条,法海也是遵天行事,所以他除妖有功,修得了正果.如果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他就是封建统治者镇压百姓的化身,有功就升,无功则免.(三)端午节白蛇传的故事跌宕起伏,高潮不断,"端午现原形吓死许仙,白娘子昆仑盗仙草",这段也是老百姓们津津乐道的情节, 体现了白娘子对许仙的用情至深.一提到端午节,人们普遍都会想到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但是在吴越故地流传着端午习俗源于伍子胥.伍子胥帮助吴王夫差建立了伟业后,由于处处给夫差谏言, 失去了夫差对他的欢心,最后落到被逼自杀的地步.伍子胥死后夫差还将他的尸体"盛以鸱夷蛮器之,投之于江中".吴地老百姓十分怀念伍子胥,因此每于五月端五,都要在江边等处进行龙舟竞渡,来纪念他.2009年2月神州民俗总第108期试论学院绘画的裂变性石海彬(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浙江金华321004)摘要:随着学院绘画的发展,现代艺术呈现出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改革,像在学院绘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写实绘画; 一种可能是被彻底地推翻,像先锋艺术的发展.文章论述了学院绘画发展的两种可能性,也就是学院绘画的裂变性.关键词:学院绘画;裂变性;反叛学院绘画是指产生于16世纪的意大利,以古典主义绘画理论为支撑的,以美术学院为创作主体的绘画创作.学院绘画创造了人类文化的结晶,它以经典性,科学的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支撑把艺术推向了人类的高峰.但同时学院绘画严谨的规范对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作用,自现代艺术产生以来学院绘画被冠以"落后","保守"等字样.在后现代背景下的今天,学院绘画的价值又重新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从不同角度审视着学院绘画的价值.一件事物发展成熟之后要想获得更多的进步,通常呈现出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改革,像在学院绘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写实绘画;一种可能是被彻底的推翻,像先锋艺术的发展.但无论那种可能性都不可能逃避传统对新生事物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学院绘画就没有现代艺术,它为现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反叛的温床,现代艺术的发展是学院绘画裂变性的体现.一,学院绘画与写实性现代艺术学院绘画是写实性现代艺术的基础.时代是发展的,人们的观念也是发展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观念,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和人们的审美标准也在发生变化.无论人们的观念怎么江南人对划龙舟的传说也很多,有的认为是越王勾践非常欣赏伍子胥,听到伍子胥身亡的消息才发起了一项水上运动; 还有古书认为夫差是为了取悦西施而发明了划龙舟.不过,经过很多学者专家的考证,端午习俗还是源于古代的图腾崇拜. 古代的江南是一片水乡,大部分百姓以渔猎为生,他们生活离不开水,而在水里又常常会碰到蛇,因此对蛇产生了一种敬畏心理,慢慢地转为成对蛇的图腾崇拜,随着时间的转移和外来文化的侵蚀,他们又将蛇神化为龙.前面提过古江南人有"断发文身"的习俗,是因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像龙子,故不见伤害."㈣龙舟竞渡和向江湖之中投掷粽子之类的祀品习俗,是对龙图腾崇拜的产物.端午除了划龙舟还要吃粽子,喝雄黄酒,挂绿色菖蒲,艾蒿辟邪祛毒,白娘子就是因为喝了雄黄酒而现出原形的.喝雄黄酒,挂菖蒲,艾蒿是为了驱五毒,"五毒"是指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种毒虫.属于吴越地区一部分的镇江人除了会遵循传统做些民俗事项(然而对于白娘子和小青这两特殊的"蛇仙"镇江人会把她们排除在五毒之外),还会在端午节这天到金山寺山脚下的白娘子和小青塑像前焚香朝拜,并且在这一天镇江的药铺免费供应汤药,书场说一天《白蛇传》,剧场演一天的《白蛇传》,这种风俗一直延续到今.三,结语《白蛇传》作为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历经千年流传,从口头相传到话本,再到戏文,到戏剧舞台,不愧为我国民间文学的一部经典.它的传说之所以发源于镇江民间,这与镇江古老的民俗和特殊的地理环境是分不开的.它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和袒露的真情也是值得我们去探索.参考文献f11刘守华,陈建宪.民间文学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马紫晨.白蛇传故事研究现状及其本源试析U1.中州今古,2002,(2).[31黄景春.民俗文化-民间传说[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4]袁益梅.白蛇传故事的文化渊源卟殷都学刊,2003, (1).[51镇江市民间文艺研究会镇江民间故事【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2.[6】张丹.白蛇传传说和镇江Ⅱ】.中华遗产,2007,(5).【7】胡银仿.中国民间爱情故事二【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1.[81蔡利民.苏州民俗【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 【91赵清阁.白蛇传[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56.作者简介:陆沅昕(1983一),女,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俗社会学.一53—。
白蛇传趣谈
冯梦龙先生在原著小说中对于白娘子的描述,与电视剧情节有一定的 差异:
1、白娘子是结过婚的:“奴家是白三班白殿直之妹,嫁了张官人,不幸 亡过了,见葬在这雷岭。”而电视剧中的白娘子还是姑娘。
2、小青原本是条大青鱼,而电视剧中却是一条青蛇。
3、最大的差别,就是电视剧设置了一个报恩情节:白娘子到许宣身边时 为了报恩,而在书中,白娘子完全是祸害许宣,法海则是救人于水火一 个好人。 这是由于本故事是借于清代话本《义妖传》等书某些方面的不断修改润 饰,而逐渐形成了现在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中的情节,也就是说该 剧的主体情节是古已有之。《新白娘子传奇》中所采用的情节最终定型 于清乾隆年间,又加了川剧《白蛇传》等戏曲剧本的影响,并不是台视 的全盘改编。
清中叶以后,一些剧本又将青儿改变为与白蛇一起在四川峨眉山修 炼成仙的青蛇。田汉的京剧剧本和其他许多地方戏剧体《白蛇传》 都遵循这一路子。现代又有《青蛇传》专写青儿救白素贞之事。
真正的小青其实是一条雄性的大青鱼,既不是蛇,更不是美女(应 该是美男),是因为了跟从白蛇修炼而化身为女子。
许仙,字汉文,是中国古 代汉族民间爱情传说《白蛇传》 中的男主角。白娘子之夫,于 西湖偶遇白蛇而心生爱恋,二 人皆为伉俪后开药堂造福百姓, 后由于法海从中作梗而使得夫 妻拆散,许仙心灰意冷之下出 家金山寺苦修十余载。后其子 许士林中举后救母,许仙也与 其回家团聚,最后得意飞升成 仙。
而民间对此故事多有修改,增添了不少情节,至今大致故事是: 在宋朝时的镇江市。白素贞是千年修炼的蛇妖,为了报答书生许仙 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欲报恩,后遇到青蛇精小青,两人结伴。 白素贞施展法力,巧施妙计与许仙相识,并嫁与他。婚后金山寺和 尚法海对许仙讲白素贞乃蛇妖,许仙将信将疑。后来许仙按法海的 办法在端午节让白素贞喝下带有雄黄的酒,白素贞不得不显出原形, 却将许仙吓死。白素贞上天庭盗取仙草灵芝将许仙救活。法海将许 仙骗至金山寺并软禁,白素贞同小青一起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寺, 却因此伤害了其他生灵。白素贞因为触犯天条,在生下孩子后被法 海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后白素贞的儿子长大得中状元,到 塔前祭母,将母亲救出,全家团聚。还有可爱的小青也找到了相公。
白蛇传:“三位一体”合力建构的经典
“ 四大 民问 传 说 ” 的 提 法 由来 已 久 、 约定 俗 成 并 得 到 了人 民群 众 和学 界 的一 致 认 同 。2 0 0 5 年 被誉 为 “ 四大 民间传 说 之 一 ” 的 白蛇 传 经 江苏 镇 江 和 浙 江 杭 州 两 市 联 合 申 报 被 列 人 第 一 批 国家级非 物质文化遗 产名 录下“ 民间 文 学 类 ”
全 独 立 封 闭 的 系统 , 而是 一 个 极 具 包 容 性 的开
上, 董上德将 白蛇传称为集体共享型故事 。
“ 情 节 类 型 是 一 种 普 遍 的社 会 现 象 和 人 生 经 验 的 总结 , 有 固定 的叙 事 逻 辑 , 因此 是把 握 小
放体系。它和其他文艺样式特别是戏剧 曲艺等 重要 的俗 文艺 之 间有着 密 不 可分 的双 向互 补互
@
一
白蛇 传 : ■ ● 0 “ 三 _ I l 位 1 - _ ' ・ - , _ - 一 0 - I 体 " 合 口/ 力 J 建 构 的 经 典
高 艳 芳
摘 要 : 白蛇 传是 在 漫长 历 史 岁月 中形成 的经典 作 品. 民 间故事 和话 本《 西湖 三塔 记> 提 了 7 蛇传 的“ 本 事” 、 母『 本原 型和情 节类 型 ; 《 白娘 子永镇 雷峰塔》 则 体现 了通俗 文学 对 民问 文学在 叙 事方 式 和 叙事 内容 等方 面的雅 化升 格 , 蕴含 了文 以载 道的 教化 色彩 ; 具 有时代 特 色和 反思精 神的 当代 文 人书 t I 作, 以及 时代 人物 对 白蛇传 故 事 的评 述 , 赋 予 了作 品新的 内涵 , 增 强 了故事 的号 召力 与影响力 , 促进 了 故事 的传承发 展 。因此 , 白蛇传是 民间文学 、 通俗 文学和 文人 文 学“ 三位 一体” 合 力构建 的经典 关键 词 : 白蛇传 ; “ 三位 一体 ” ; 经典
《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优质示范课课件
等级 ☆☆☆ ☆☆☆ ☆☆☆ ☆☆☆ ☆☆☆
课程导入 交际要求 交际方法 交际演练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
交际要求 把故事讲得生动、有吸引力
交际方法
1.尊重故事原意,合理想象 2.复述语言口语化 3.以故事中人物的口吻讲述 4.丰富故事的细节 5.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课程导入 交际要求 交际方法 交际演练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讲民间故事
口语交际
课程导入
交际要求 交际方法 交际演练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猎人海力布》 《神笔马良》
今天我们 就召开一场民间 《牛郎织女》 故事会,把自己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喜爱的故事分享 给大家听,一起 来感受民间故事 的独特魅力。
《白蛇传》
课程导入 交际要求 交际方法 交际演练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3.推选小组代表在班级分享小组讨论成果,教师相机指导、点拨。
课程导入 交际要求 交际方法 交际演练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将句子写
探究活动 《狼和小羊》两个版本有什么不同? 得更加口语化。
一只狼看见小羊在 狼来到小溪边,看见小羊在那儿喝水。狼非
河边饮水,想找借口把 常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说:“你把我喝的水
探究任务
班级民间故事会:讲民间故事,评最佳讲述人。
过程安排
1.上报故事内容,将讲不同故事的同学分在一组,每组3至4人。 2.组员先自行准备,可以将故事的主要内容用关键词的形式记在小卡片上 作提示。 3.轮流讲故事。每人讲故事的时间控制在3分钟左右,长故事可节选片段 展示。 4.请小组里其他同学认真倾听。重点听一听是否讲清楚了故事的主要情节 和关键的细节,动作、表情等是否恰当。同学讲完以后,没听清楚的地方, 可以提出疑问。对不合理的地方,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5.小组成员轮讲一遍后,每组选出一位同学在全班做展示,教师和其他同 学相机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调查背景及意义
说法一:源于唐传奇《白蛇 《白蛇传》在中国广为流传, 记》;一说源于《西湖三塔 开始时是以口头传播,后来民 《白蛇传》传说源远流长,家 记》。到明代冯梦龙的《白娘 间以评话、说书、弹词等多种 喻户晓,是中国四大汉族民间 子永镇雷峰塔》(《警世通 形式出现,又逐渐演变成戏剧 爱情传说之一(其余三个为 言》),故事已初步定型。 表演。后来又有了小说,民国 《梁山伯祝英台》《孟姜女》 说法二:据说《白蛇传》乃是 之后,还有歌剧、歌仔戏、漫 《牛郎织女》)。白蛇传在清 起源于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 画等方式演绎。到了现代也有 代成熟盛行,是中国民间集体 发源地在河南汤阴黑山之麓、 根据《白蛇传》拍成的电影, 创作的典范。 淇河之滨的许家沟村。 编排成的现代舞,新编的小说 说法三:《白蛇传》的传说, 等。 一说认为同印度教有关。
李潆萱 戴晓彤 陆肖李 陈梓偲 刘师爽 王艺 10 月 17 日 10 月 18 10 月 26 11 月 10 11 月 14 11 月 22 12 月 1 日— 12 月 1 日— 12月11日 前 日 — — 10 日 — — 11 日 — — 11 日 — — 11 日 — — 11 — 12 月 15 —12月7日 月25日 月7日 月13日 月21日 月30日 日
探寻《白蛇传》中 白素贞形象在戏剧影视 的体现
民间文学第四小组
小组成员
组长:刘师爽 组员:陈梓偲 戴晓彤 李潆萱 莫小凤 陆肖李 王艺 王梦楠 吴思梦 赵嘉钰
展示目录
一、调查背景及意义 二、调查方法与思维 三、调查结果整理与分析 四、组员风采之田野调查感想 五、选题论文 六、参考文献 七、附录
王艺
注 意 事 项
大家搜集 整理好后 题目不易 好后上传 传至群共 过多,要 至群共享 享 , 大 家 有针对性 一起提建 议
利用选修 课时间分 发问卷, 注意发卷 态度,注 意按原数 回收
分析要仔细, 切忌出现差 错,分析角 度急求多元 化
七
7.2调查问卷
9、您更倾向于将白素贞称作:( ) 白素贞 B、白娘子 C、白蛇 10、您对白素贞的态度是?( ) 喜欢 B、讨厌 C、同情 D、钦佩 E、其他 11、白素贞给您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可多选]( ) 美丽大方 B、妖艳风情 C、贤良淑德 D、敢爱敢恨 F、为祸人 《白蛇传》传说及影视改编调查问卷 间 G、其他 12、您对许仙的看法?[可多选]( ) 1、您的性别是?( ) 负心汉 B、痴情种 C、懦弱 D、情有可原 F、其他 男 B、女 13、您对法海的看法是?[可多选]( ) 2、您的年级和专业(年龄和职业)是? 正义的化身 B、爱情的破坏者 C、顽固的卫道者 D、称职的捉妖 3、中国四大民间传说分别是? 者E、其他 4、您是否清楚《白蛇传》传说是从何时开始流传于世的( ) 14、您对这个故事的态度和人物的感觉受到影视改编的影响吗?( ) A、唐代 B、宋代 C、明清 D、民国 E、现当 A、是 B、不是 C、有一部分原因是 代 15、请列举您所知道的有关《白蛇传》传说的影视作品或扮演者: 5、您是如何知道《白蛇传》故事的?[可多选]( ) 16、您认为最适合扮演白素贞的女演员是谁?[可多选]( ) 影视 B、戏曲 C、书籍 D、听故事 赵雅芝 B、王祖贤 C、刘涛 D、黄圣依 E、刘诗诗 F、其他 E、其他 17 、您对当今影视作品中法海喜欢白娘子这类颠覆情节的看法是? ( ) 6、您是从《新白娘子传奇》(赵雅芝版)得知这个故事的 A 、新颖刺激,我喜欢 B 、对传统经典的侮辱 C 、无所谓 D、其 ( ) 他 A、是 B、不是 18、您认为《白蛇传》故事是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华传统女性美德或者 7、您喜欢《白蛇传》这个民间传说吗?( ) 中华传统婚姻爱情观?( ) A、喜欢 B、不喜欢 C、无所谓 A、是 B、不是 C、不清楚,不了解 8、《白蛇传》中您最喜欢或欣赏的人物是:( ) (非常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来协助我们的调查,祝您生活学习愉快!) A、白素贞 B、许仙 C、小青 D、法海 By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小组
1.2调查意义
1.3调查范围
校内学生、校外公职人员、琴台大剧院
二
调查方法与思维
2.1调查流程
资料 搜集 整理
问卷 制定 修改
数据 整理 分析
论文撰写 制作PPT
实地 访谈
结果 分析 整合
二
调查方法与思维
2.2调查方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2.1资料搜集
19846字的文字信息,搜集到9篇含金量较高的论文和5个相关的视频材料。
三
调查结果整理与分析
3.2调查问卷整理与分析
3.2.1问卷发放情况
问卷
准备200份 校内170份 收回160份 校外30份 收回30份 有效问卷190份 有效率95%
3.2.2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校内学生:男生共25人,女生135人。遍布中文、数统、物理、体教、 特教、地理、学前、旅游管理、财务会计、化学、英语等专业。 校外人士:男16人,女14人。
五
选题论文展示
《白蛇传》中白素贞形象在影视剧中的演变及思考
(赵嘉钰、戴晓彤) 探究《白蛇传》中白素贞在影视剧中的形象,我们首先要以史实为依据 来探究这一形象的历史演绎,并在此基础上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学术界对于白蛇传的最初版本一般持以下两种观点:一是唐代《太平广 记》当中收录的《白蛇记》;二是宋代话本《西湖三塔记》。唐代《太平广记》 讲述了两个关于白蛇妖女害人的故事,而宋代《西湖三塔记》也讲述的是白 蛇害人的故事。另外,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上也有很多跟蛇相关的故事,比如 大家熟知的女娲便是蛇。出于对蛇的敬畏,在中华民族也形成了一定的蛇图 腾。民俗中端午喝雄黄酒,小孩要在胳膊和脚踝上系上花绳子来驱蛇。可见, 蛇在人们的心目中多是以恶的形象出现的,与此相关的蛇传说中,也以蛇妖 害人的故事居多。在民间传说的一步步改变的过程中,白蛇由最初的害人变 成了具有美好品质的象征,在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有了彻底的 转变。白娘子不但貌美,心灵也美,也不害人性命反而一往情深。冯梦龙的 话本一出,人们在冯梦龙白蛇传故事的基础上又不断演绎,增加了端午、盗 草、水斗、断桥、得第、佛圆等情节,奠定了后世白蛇故事的基调。
六
参考文献
6.1文献书籍
(1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8) )裴香玉 .白娘子形象演变及其原因探析.[M].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92-94. ( 2)《“白蛇传说”在影视作品中的改编》【作者】 (9) 《青蛇》(2005) 李碧华 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杨等华;【机构】 上海大学文学院; ( 3)《 <白蛇传 >故事在影视中的改编研究 ——戏剧影视叙事学系列研究之一》【作者】 (10) 李夏 .论白蛇形象之演变及文化底蕴 [J]. 民族文学研究,2012年第2期. 聂焱; 【导师】 姚宝瑄; 【作者基本信息】 山西大学, 戏剧与影视学, , 硕士 (11)陈云发 .蛇妖·蛇精·蛇仙——试论白蛇形象从邪魅到人格美的升华 [J].2013 当代戏 ( )杨新磊《白蛇传的二十三个影视版本及其多维探究》,刊于《文学艺术研究》 2012年 剧4 ,1994 年第5期. 1 月18 日 (12) 王澄霞 .《白蛇传》的文化内涵和白娘子形象的现代阐释[J].扬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 ( 5)《“白蛇传”故事的白蛇形象演变研究——兼论白素贞身份变化的一种可能解释》. 1期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黄晓鋆(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广东广州 5 ,1997 1 0 4 2 0 (13)穆欣欣.从妖到人——论中国戏曲中白娘子艺术形象的转变 [J].戏曲艺术 年第 3) ( 期6)《圣洁的爱神:白素贞》业者心得 蒋文端 ( 7)黄晓鋆 .“白蛇传”故事的白蛇形象演变研究——兼论白素贞身份变化的一种可能解 (14) 王蕾.“白蛇传说”在影视作品中的改编 [D].湖南师范大学,2014 释 .[M].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 (15) 李陨 .白蛇传故事嬗变研究 [D],首都师范大学,2002
七
任 务 分 工
人 员 名 单 时 间
附录
资料搜集, 资料整理 搜 集 各 种 与汇合 改编成影 视作品的 民间故事 全 王梦楠 组 吴思梦 成 员 1. 问 卷 的 制订与修 改 2. 访 谈 同 时进行 1.莫小凤 李潆萱 2.刘师爽 陈梓偲 分 发 问 卷
全 组 成 员
7.1任务分工表
问卷数据 论 的整理和 文 统计 的 撰 写 陈梓偲 赵嘉钰 陆肖李 戴晓彤 PPT制作 视 频 拍 摄 PPT讲解 与剪辑
三
调查结果整理与分析
一般看《白蛇传》什么年龄群体居多? 答:一般中老年比较多,青年人嘛,都喜欢看电影、电视剧。 《白蛇传》上座率就是受欢迎程度怎么样? 答:还可以吧,估计是因为经典的原因。但无论怎样都超越不了1984年的记录,据说观众达7亿 多人次,创了建国以来戏曲电影观众上座率的最高记录。 《白蛇传》哪种戏剧表现形式比较受欢迎? 答:楚剧、川剧、傣剧、滇剧、赣剧、河北梆子等形式都有,要说最好的还是国粹——京剧。 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花旦蒋文端您熟悉吗? 答:这个我知道,她主演的《白蛇传》我看过,是粤剧。 您认为白娘子深受古今百姓喜爱的原因是? 答:太经典了,白娘子所传递出的美和高尚的品德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您如何看待这个形象和这个传说呢? 答:白蛇嘛,温柔贤惠,不能单纯地说它是人或妖,它有着人的思想和情感,它尽其所能守护 婚姻和爱情,这一点我一直蛮欣赏的,后来我反复看电视剧也是出于这个原因。这个传说,我 觉得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不能断。
三
调查结果整理与分析
3.1访谈记录整理与分析
3.1.1访谈主题:戏剧《白蛇传》的受欢迎程度以及剧中白素贞的形象
3.1.2访谈内容:
3.1.3分析评价: 喜爱《白蛇传》戏剧形式的年龄层多集中在中老年人群,青少年人群更喜 欢电视、电影这种媒体展现方式,因为京剧与青少年的审美口味距离较远,里 面涉及的历史文化知识较多,条条框框太多,太过复杂,青少年喜欢追求简单、 轻松的娱乐方式,所以较为喜爱电视、电影等形式。其实无论是戏剧演员还是 影视演员,只要能切身体会到这种情感的传递,便足以展现好每一个举手投足, 终能使人物轻车就熟,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