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气候(第3课时)精品教案
气候(第3课时)教案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的五种主要的气候类型,掌握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特征。
2、能够运用气温和降水柱状图判读并描述不同的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特征。
3、正确区分我国的夏季风和冬季风,了解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二)过程和方法1、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归纳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通过对我国气候类型和特征的分析,培养学生探讨和论证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的气候特征;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描述不同气候的气候特征;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难点】分析归纳我国的气候特征;分析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准备课件、图文资料五、教学用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和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提问:你知道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哪些吗?亚洲都有哪几种气候?亚洲的气候有什么特征呢?回答: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有9种,亚洲气候的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引导:作为亚洲最大的国家——中国,我们国家的气候怎么样呢?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
(二)新课讲授【板书】中国的气候特征设问:读中国的气候类型分布图,看一下我国共有几种气候类型?其中季风气候有几种?主要分布在哪里?讲解:我国有五种气候类型分别是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相对于世界气候类型来说,中国拥有的气候类型较多样,所以中国气候的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展示:横断山区自然带和农业类型的垂直变化图讲解:我国是多山的国家,高大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使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板书】中国的气候类型小组探究:阅读中国的气候分布图和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来判读不同气候的气温和降水特征,并用合适的语言进行描述。
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第3课时多特殊天气多气象灾害
洪涝
(展示一幅洪涝的图片)
1 .请同学们思考洪涝会带来哪些危害?
引导学生总结:威胁人身安全、破坏基础设施、破坏农业生产等。
(展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2 .看图思考洪涝多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区?
引导学生总结:主要出现在降水集中的夏秋季节和我国东部的平原、盆地地区。
活动:
1 .我们的家乡宿州市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旱涝灾害频发,播放2018年宿州市因暴雨导致的城市内涝视频,以城市内涝为例,让学生探讨,中学生应如何做好防灾减灾?
先播放视频再引导学生总结。
过度:除此以外我国还有哪些特殊天气可能会带来什么危害?
寒潮
教
E
(指导学生理解寒潮的概念、标准、天气现象以及危害)
学 过1.读图2-23,说出寒潮主要影响我国哪些地区?
程引导学生回答: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以及广东、台湾、海南受寒潮影响
较小,大部分地区受寒潮影响较大。
紧接着请同学们思考:这些地区受寒潮影响小的原因是什么?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地势较高);四川盆地(受山脉阻挡);广东、台湾、海南(纬度较低)。
2 .讲解台风、梅雨、沙尘暴的概念、多发时间、影响地区以及它们带来的危害。
情感教育:多难兴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
但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
多难,兴邦。
只要我们对地理环境的认识不断加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终人们在面对灾害天气时就会更加从容。
课
堂
小
结。
《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3课时)
2.1《中国的气候》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中国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的判读,归纳出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并能初步分析其形成原因。
2.通过对中国温度带分布图的判读,知道中国温度带的分布状况,了解它们对自然植被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3.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等温线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温度带图等图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分析总结中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
2.分析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发展经济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地形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从而激发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和难点:中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发、读图分析法、微课展示教学指导:本节内容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困难,特别是对中国气温和降水特征的形成原因、雨带的推移、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需要学生具备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严密的逻辑思维。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能采用设置情境、协作活动、引导探究的“情境—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即创设问题情境、自主(合作)探究、实践应用、总结质疑(见上图),就可以有效调动学生依据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地探究问题。
教学过程2.1《中国的气候》教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的判读,归纳出我国年降水量时空分布的特点,并能初步分析其形成原因。
2.通过对中国干湿区分布图的判读,知道中国干湿地区的分布状况,了解它们对自然植被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的判读,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分析气候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逐步形成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年降水量时空分布的特点,并能初步分析其形成原因。
2.教学难点:有关气候图的判读、干湿地区与人们生产、生活的联系。
教学方法:多媒体、图册、图文结合法、微课。
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教案
初中20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主备教师审核教师授课周次授课时间课题第二节中国的气候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通过对图文资料的分析,归纳出中国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
2.了解中国大陆性特征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
教学重点1.中国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
2.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3.中国大陆性特征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1.中国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
2.夏季风对中国的影响。
教学方法与
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比较法。
教学准备有关地图、景观图片、视频材料。
第3课时课时数3课时
课堂教学实施设计复备内容或集体备课讨论记录(标、增、改、删、调)
一、导入新课(1′)
〖师〗指导学生阅读P41“中国是世界上同纬度冬季最冷的国家”材料,教师设疑:这是为什么呢?(与季风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
〔承转〕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了解我国的又一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
二、讲授新课(25′)
〖师〗〔展示〕多媒体展示课本P40图2-30“中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
〔讲授〕什么是季风?季风是指一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而变化的风。
冬天盛行的风叫冬季风,夏天盛行的风叫夏季风。
那么,我国季风气候的成因是什么呢?
〔展示〕多媒体展示“世界政区简图”。
〔讲授〕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位置差异显著。
(海陆因素和纬度因素)
那么,影响我国的季风有哪些呢?。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中国的气候 第3课时 季风气候显著 多特殊天气 多气象灾害 教案
第3课时 季风气候显著 多特殊天气 多气象灾害【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够运用地图归纳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学会归纳气候特征的一般方法。
(2)认识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特殊天气及其造成的危害,了解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初步形成防灾、减灾意识。
(3)学会分析气候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逐步形成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环境意识。
★ 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地利用资源的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1)我国季风气候显著。
(2)我国两种气象灾害:洪涝和干旱。
【教学难点】我国季风气候显著。
【教学方法】读图、析图、比较、讨论、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古诗引入:王之涣在《凉州词》中写道“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意思是玉门关外杨柳不青的原因是由于春风不度所造成的。
那么春风又指的是什么呢?春风为什么不能度过玉门关呢?二、新课学习(一)季风气候显著★多媒体展示:中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
引导学生读图:(1)依据图例,读取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范围。
引导学生在中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上,归纳出我国季风气候区面积广大、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
讲解:这里的季风指的是夏季风,“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的就是夏季风。
“春风不度玉门关”是因为“玉门关”不在季风区。
(2)在图中描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限,看一看它们大致经过的地形区。
(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3)引导学生读出夏季风和冬季风的风向。
(夏季风:偏南风;冬季风:偏北风。
)提问:夏季风和冬季风的风向为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导致夏季风和冬季风的风向不同。
提问:①我国的降水主要是夏季风带来的,还是冬季风带来的?为什么?②为什么我国降水集中在夏季?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夏季风从印度洋和太平洋吹向陆地,带来充足的海洋水汽,使我国夏季湿热多雨。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刘小敏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
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初步学会分析
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
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
4.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5.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
使学生明确气候也
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
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
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难点: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精品资料《中国的气候》教案——第3课时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精品资料《中国的气候》教案第三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知道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主要的气候特征。
2、知道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和划分依据,了解季风气候的特点,以及给我们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二、过程方法通过了解季风气候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点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教学难点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图析文、对比分析、归纳总结课前准备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布图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前面我们了解了我国的气候特征之一是什么?那么我国究竟有哪些气候类型呢?让学生读图P38图2-28,指导学生看图:1.我国东半部大范围地区属于什么气候类型?从南向北依次为哪些气候类型?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气候类型共分为多少种?结合前面的内容,说明了我国气候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
分析理解复杂多样的气候特点的优越性?、地域文化各具特色。
有利于:多种多样的生物的生长——动植物资源多;多种经营,农、林、牧、渔综合发展;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我们这一节课来了解我国气候的第二个特征。
二、新授[板书]:季风气候显著①提问:学校所在地夏季常吹什么方向的风?冬季又常吹什么风?在我国,冬季有来自于北方的冬季风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夏季有来自于南方的温热的夏季风影响我们。
这种冬季风和夏季风交替活动的现象就是季风气候最显著的现象。
我们从冬、夏季风的形成、移动、消失等过程来证明这个气候的特征之二-------季风气候显著;②学生看图P40材料,思考:为什么我国的季风气候显著?显著的季风气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③老师结合投影分析其成因:冬季,在蒙古和西伯利亚形成冷高压中心,强冷气流南下,形成寒冷干燥的冬季风;夏季,在海洋上形成了高气压,来自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湿润空气北上来到内陆,形成了温和湿润的夏季风。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教学案 湘教版
第三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教学案教与学目标: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
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
教与学重点:我国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与影响。
教与学难点:我国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与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
教与学方法:以图析文,合作交流。
教与学过程:个性化修改一、情景导入:复习提问亚洲的气候特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点出季风气候显著,也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一特征。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学习任务一:1、自主学习:阅读教材35页——37页和图2——22“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解决以下问题:(1)、什么叫季风区?(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哪些山脉?(3)、为什么说季风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2、小组交流:四人一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3、合作探究:(1)探究问题:为什么说我国的季风气候具有很强的大陆性特征?(2)教师点拨:大陆性与海洋性的区别在于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都比较大,由于我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深入亚洲内陆,大部分地区距离海洋较远,因此气候具有较强的大陆性特征。
4、学以致用,拓展延伸:在北回归线附近,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都是沙漠,而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却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二〉学习任务二:1、自主学习:阅读教材38页——41页,解决以下问题:(1)我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哪些?(2)说出寒潮发生的时间,伴随的天气状况及产生的危害?(3)台风发生的时间,伴随的天气状况及产生的危害?并说出我国台风经常登陆的省区?(4)为什么说水旱灾害是中国最大的气候灾害?2、小组交流:四人一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3、合作探究:(1)探究问题:为什么说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方会发生水旱灾害?(2)教师点拨: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由于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比较大,有时夏季风与雨带进退“失常”,再加上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因此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方会发生水旱灾害。
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第3课时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3课时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气候的特征,培养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2.知道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会通过读图分析影响我国的海陆因素.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培养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读图分析,增强读图技能,养成读图、用图的良好习惯.重点读图分析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难点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一、导入新课回顾前面所学的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我国气温冬夏季节有何特点?我国降水时空分布有何规律?我国划分为几个温度带?几个干湿区?(学生讨论回答,教师适时指导总结)这些说明了我国气候的什么特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二、讲授新课教师: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知道了我国气温和干湿状况的空间差异大,这说明我国气候的什么特征呢?学生总结: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由于我国山地较多,地势高低悬殊,更加剧了我国气候的复杂性.教师:读图2.25“横断山区气候和植被的垂直变化示意”.说说我国山地地区气候有何特点.学生读图,阅读左上角的文字,分析讨论.学生:在一些高大的山地地区,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变化.设问:请同学们解释,为什么横断山区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学生:因为横断山区地形复杂,地势垂直高低悬殊.从山下到山顶出现热带森林到高山寒带的不同景观.读图:阅读图2.24“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对照图例中的气候类型,说说我国气候有几种气候类型,各分布在哪些地区.教师指导学生读图,注意我国东部地区的三种气候类型.学生1:我国主要有5种气候类型,东部地区为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由北向南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显著.学生2:除了我国东部地区的季风气候外,我国西北地区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地区分布着高原山地气候.教师总结: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探究活动:学生自主完成教材中的活动,认识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的特点.1.对照图2.24,说出图2.27中四个地方的气候类型名称.学生读图2.24“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结合图例中各气候类型的名称,查找各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漠河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海口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吐鲁番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五道梁属于高原山地气候.2.参考对漠河气候特点的表述,归纳其他三地的气候特点,并填在图2.27中的横线上.学生结合图中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高低,分析出海口的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吐鲁番的气候特点是冬冷夏热,降水稀少;五道梁的气候特点是冬冷夏凉,降水集中在夏季.3.根据漠河和海口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说一说它们各自发展旅游活动的优势.学生:由于漠河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寒冬季节冰封雪飘,漠河可以充分发挥“大冰雪”的资源优势,发展滑雪、冰雕等一系列活动.海口由于全年气温高、降水多,可以借助多水、气温高来开展游泳、划船等项目.过渡: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那么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教师:我国南北跨纬度50多度,会不会影响我国的气候?学生:由于我国跨纬度大,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少,气温越来越低.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首先是纬度因素.教师: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西南离印度洋也较近,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风向有规律改变的风.顾名思义,与什么有关?学生:与季节有关.教师:联系生活中的自身体验,说说我国冬季、夏季各刮什么风.学生:我们这里冬天经常刮偏北风,夏天经常刮偏南风.教师:读图2.28“中国的冬季风和夏季风示意”,讨论分析我国冬季和夏季风向及影响情况,把讨论的结果填写在下列表格中:教师:根据讨论结果,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冬季风与夏季风怎样影响我国气温和降水呢?学生1:我国冬季盛行从亚欧大陆吹来的西北季风,寒冷干燥,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使南北温差加大.学生2:夏季盛行从太平洋吹来的东南风和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风,温暖湿润,雨热同期.学生3: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沿海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充足;越往西北内陆,受夏季风影响越小,降水越少.过渡: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除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外,地形对我国气候是不是也有影响呢?教师:我国高大山地阻挡气流,造成山地两侧气候差异明显.我国有很多高大山脉,其气温、降水量的垂直变化造成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的知识或生活体验,举例说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学生1:我国的青藏高原海拔很高,达数千米,随着山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植被随之发生变化,形成了广大的高原山地气候.学生2:前面我们讲的横断山区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说明地势的高低对气候影响很大,进而影响植被的生长分布.教师:由以上分析得出:地形是影响气候的又一重要因素.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使得我国的气候更加复杂多样.探究活动:学生自主完成教材活动,讨论分析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1.有人把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称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阅读图2.29,阿拉伯半岛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纬度相近,但景观差异很大,想想这是什么原因?学生:阿拉伯半岛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处在大体相同的纬度位置上,但气候差别却很大.因为我国背靠世界最大大陆,面临世界最大大洋——太平洋,受海陆因素、太阳辐射、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季风气候.长江中下游地区虽然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但由于受到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成为气候湿润,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阿拉伯半岛则因位于大陆西部,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及东北信风带的影响下,气候炎热干燥,是热带沙漠气候,呈现热带荒漠景观.2.阅读表2.3,分析季风对我国气温的影响.表2.3(1)1月,齐齐哈尔、北京的平均气温,分别比巴黎、纽约低多少?(2)7月,齐齐哈尔、北京的平均气温,分别比巴黎、纽约高多少?(3)齐齐哈尔、北京的气温年较差,分别比巴黎、纽约大多少?(4)归纳季风对我国气温的影响.学生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1)1月齐齐哈尔比巴黎低22.7摄氏度,北京比纽约低3.9摄氏度.(2)7月齐齐哈尔比巴黎高4.4摄氏度,北京比纽约高1.7摄氏度.(3)齐齐哈尔比巴黎的气温年较差大27.1摄氏度,北京比纽约的气温年较差大5.6摄氏度.(4)根据计算的结果可知:由于我国冬夏季风的影响,冬季气温比世界上同纬度的地区冷,夏季比同纬度地区热.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也大.三、课堂小结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差异大,使得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地形复杂多样,高低悬殊,使得我国气候复杂多样.气候特征—⎩⎨⎧复杂多样—⎩⎪⎨⎪⎧跨纬度广—纬度位置地形复杂多样—地形季风气候显著—海陆差异大—海陆位置。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3课时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新版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课时3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1.理解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培养阅读、分析有关等值线分布图的能力。
2.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划分标准,认识其对我国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读图分析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从而体会我国气候类型的多样。
读图分析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从而体会我国气候类型的多样.温故知新:1.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及原因。
2.温度带填图。
3.回顾特殊分界线──秦岭─淮河。
承转过渡:上节课给大家留了思考题,这些植被都对应哪个点呢?(移动图片到对应点)那大家说这些植被的分布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降水,好咱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我国的降水情况。
提问引入:咱们先来看看几个城市的降水情况.根据几个城市的降水量柱状图,同学们觉着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不同:从降水量上看有多有少;相同点:变化趋势相同,夏季多雨。
我们可以看到,我国降水空间分布不均,不同地方降水量差异很大,且时间分布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那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我国的降水会集中在夏季呢?【新课教学】(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气温和降水的差异导致了我国气候的差异。
这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二)师生互动,理解新知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我国气候主要特征——复杂多样(教师)展示“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图,请在图中找出吐鲁番、漠河、海口、五道梁、南京的气候类型。
(学生)吐鲁番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漠河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海口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五道梁的气候类型是高原山地气候,而南京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教师)不同的气候类型有着不同的气候特征,我们如何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呢?下面请同学们完成第39页活动题,请阅读漠河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结合前面我们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从漠河的气温曲线图中,读出当地的最高、最低气温,描述气温的特点.(2)从漠河的降水柱状图中,读出当地最多、最少的降水量月份,描述该地全年降水的特点。
中国气候第三课时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三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读图认识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特征及其分布。
2、学会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3、知道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4、知道我国是个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明确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根据课标要求,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地图。
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以问题推动学生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逐步形成区域地理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读图分析,增强学生的读图技能,养成读图、用图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绘制中国轮廓地图备用。
六、学情分析七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习了世界的气候,对于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各种气候的特征、气候的分布情况、影响气候的要素都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由于七年级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对一地气候形成原因分析较片面。
通过对中国气候的学习,学生对一地气候的形成原因一定会分析的更加透彻。
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回顾前面所学的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
我国气温冬夏季节有何特点?我国降水时空分布有何规律?我国划分为几个温度带?几个干湿区?(学生讨论回答,教师适时指导总结)这些说明了我国气候的什么特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二)新课学习1. PPT展示“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图”,了解我国的气候类型,知道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
请同学们看PPT上中国气候分布图回答问题。
①.我国有哪几种气候类型?②.试述五种主要气候的特点分别怎样?③. 各种气候分布有怎样的特点?教师小结:由于我国不同地方气温和降水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将其组合起来,就形成了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
2.学生看PPT小结中国各种气候分布情况。
(各学习小组讨论小结)3.教师用PPT展示各种气候的分布情况,加深学生影响。
初二地理 10《中国气候》第三课时
④、夏季风的进退也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
⑤、季风气候的显著特征是:雨热同期、大陆性强。 2、阅读 P42-44, “多特殊天气部分” ,回答: ①、我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 ②、梅雨出现的时间是 是 、 ,地区是 、 、 。 等。 地区;台风带来的恶劣天气
生:自学中的疑惑
省等位于非季风区。
三、展示反馈(以组展示本节学习成果,亮出你的精彩! ) 四、拓展检测:<学以致用,提升自我,你最聪明!>
理解 P4 5 活动配图,完成要求①②③(你最棒! )
;容”部分,回答: ①、洪涝灾害发生频繁的原因之一是降水集中在 季,而且是我国东部 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 ②、 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 气候灾害,不仅发生在降水稀少的 地区,东部季风区亦常出现。
生:自学中的收获
一、 自主学习(用心研读教材 P39-45,按要求完成以下内容。你 能行! ) ㈠ 自学指导: (一读, 细读课文, 把你获得的新知在文中作批注! ) (二读, 结合下列知识, 补充批注、 互动并合书填写! )
1、阅读 P39“季风气候显著”部分,回答: ①、 部的 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二。 (特征之一呢?) 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 风。 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 。 的推移。南方雨季开 ;夏季风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 ②、我国季风区内,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 ③、季风的影响是导致 海向西北内陆逐渐 始 成 ,比北方雨季 灾害。
初
二
年级 地理科
自学探究 学案
第三节 中国的气候(三)
师:教学设计
(收获)
主备:郭春萍
时间 :10 月 22 日
学习内容: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重点 :我国的季风气候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第2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3课时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第3课时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材借助气候类型分布图、示意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等,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完成从特征到成因的学习,加强学生对气候特征及影响要素的分析能力,并渗透“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教学理念。
教材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的角度,分析了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并且通过分析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强化学生对季风气候这一重点和难点的认知,在分析中使学生体会到地理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学生在七年级学习世界地理的时候已经学习了世界的气候类型及分布、气候特征的相关知识。
学习本节内容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但教学时也不可以忽视,重要知识点要仔细讲解、强调,并且注意学生分析能力的提高和体会地理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教学重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利用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判断气候类型的特点;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一、导入新课活动导入:多媒体展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三条有关地理现象的俗语,让同学们猜一猜各反映了哪一个地方的哪一种气候类型,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一)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1.学生阅读教材P 38图2.24“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完成以下任务:(1)我国分布有哪几种气候类型?分析我国东部和西部气候类型的差异。
(2)归纳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3)找出图中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提示:(1)我国有五种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东部地区自北向南依次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西北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南的青藏高原分布着高原山地气候。
(2)两大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3)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到秦岭—淮河一线。
2.探究活动:学生分组完成教材P39“活动”,认识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
【配套K12】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教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教案湘教版课题备课时间第 6 周星期教学内容中国的气候第 3 课时备课组长签名主备人教研组长签名个性化备课季风气候显著知识知道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主要的气候特征。
教技能了解季风气候的特点,以及给过程知道季风区域非季风区的界线和划分依据,学与方我们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法目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自然意识。
态度标价值观知道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主要的气候特征。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知道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主要的气候特征。
一、新课导人: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再加上降水的年际变化也较大,此得出我国冬季干燥,夏季多雨,大陆性强的气候特点。
归纳起来,一是说明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二是具有大陆性的特点。
二、自学自测:出示多媒体,请学生认真阅读《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气候区,西北地区大多是气候、青藏地区是独特的气候,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特征。
教 2、有利条件:气候,使我国的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
3、我国季风气候区就是指能收到影响的区域。
4、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学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
5、南方雨季,北方雨季。
6、如果夏季风推进迟缓,则会导致“”,如果推进迅速,则会出现过“”。
7、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一线。
自测中发现不能独立完成的小组内进行讨论解决。
程三、讨论答疑。
1、什么是季风?顾名思义,与什么有关?联系生活实际冬、夏各刮什么风?冬季风夏季风风向偏北偏南性质干冷暖湿范围大部分 1 〔提问〕从刚才的演示中可以看出夏季风并没有影响到整个中国,原因是什么?〔讲授〕夏季风经过长途跋涉后,又被重重高山阻挡,只好望山兴叹,就此止步了。
所以夏季风的活动范围局限于我国东部、东南部地区。
人们根据夏季风活动的范围,把它能到达的地区叫做季风区;无法到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
《中国的气候》第3课时的教学设计
《中国的气候》第3课时的教学设计设计者:佛山华英学校地理科组梁健玲一、教材分析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二。
本来,气候的知识就比较抽象,所以这部分教材是中国地理的难点所在。
而且季风气候又与后面学习的资源、区域等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这部分教材同时也是中国地理的重点所在。
笔者认为,要攻克难点,关键是化抽象为形象,所以利用图片、视频和Flash动画演示是最直观的教学手段。
而要讲清重点,则可以从日常生活入手,深入浅出,把知识融入生活,让学生学起来倍感亲切和实用。
二、学生分析学生在初一的时候就学习过季风气候的相关知识,已经有一定的基础。
到了初二,他们的自尊心强、好奇心强、好胜心也强,在一些问题上有着个人独特的看法。
因此,笔者设计的“互问互答”和“招募2007佛山旅游文化节义务导游”环节,就是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让学生在互问互答中善于思考,乐于“发现”,在学以致用中掌握有效学习的方法,真正成为课堂中“学习”的主体。
三、教学目标(一) 知识目标1、了解季风的知识(发源地、风向、性质、成因)。
2、掌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范围。
3、夏季风进退对我国降水影响。
(二)能力目标①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对比学习”、“以图忆文”等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目标体会生活当中处处有地理,处处有学问。
在生活中学习,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季风的知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范围。
2、难点:夏季风进退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六、教学流程图。
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课件地理八年级上册(完整版)3
有的年份夏季风强,有的 年份夏季风弱
季风气候显著
比较中国长江以南地区与非洲、西亚同纬度地区的气候,议一议中国季风气候的主要优缺点。
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夏季高温, 空气湿度大,大都十分闷热; 降水集中于夏季,而且年际变 化大,极易造成旱涝灾害……
在世界北纬15 °~30°的纬度带 上,不少地区是沙漠,我国处 于这一纬度带上的长江以南地 区却是“鱼米之乡”……
季风气候显著
气象站名称
齐齐哈尔 巴黎
纬度
47°23′N 48°58′N
海拔
146米 65米
1月平均气温
-19.2℃ 3.5 ℃
7月平均气温 气温年较差
22.8 ℃ 18.4 ℃
42.0 ℃ 14.9 ℃
表现一
我国气温的年变 化和日变化较大
表现二
与世界同纬度地 区相比,冬季气 温偏低,夏季气 温偏高
祝你学业有成
2024年5月1日星期三10时24分3秒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进
退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总结
华北、东北 7—8月
北 开始迟 方 结束早 雨 季 雨季短
9月 江淮流域
6—7月 南部沿海地区
南 开始早 方 结束迟 雨
4—5月 10月
季 雨季长
夏季风强
雨带推进迅速,在北 方滞留时间长,形成 北涝南旱。
夏季风弱
雨带推进迟缓,久久 徘徊在南方,形成南 涝北旱。
夏季风与雨带 进退失常
1.古人说:“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这里: A.不受夏季风影响 C.年降水量稀少
2.下列界线中,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是: A.一月0°C等温线
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2.2-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教学设计(湘教版八年级上)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本节课标内容要求】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及原因、对农业的影响【本节教材内容分析】季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雨带移动与雨季【本节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了解季风的知识(发源地、风向、性质、成因)。
2、掌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范围。
3、夏季风进退对我国降水影响。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生活当中处处有地理,处处有学问。
在生活中学习,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因为季节不同而风向发生变化的风叫季风。
由于大陆相对海洋增温快,所以在夏天的时候,大陆相对海洋温度更高,那风就从海洋吹向陆地,称之为夏季风。
而在冬天的时候,大陆相对海洋温度很快降低,那风就从陆地吹向海洋,我们称之为是冬季风。
二、新授1、读图2—30“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
思考:?可以看到,夏季风停止前进的地方就是一些山脉,他们分别是什么山脉?(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一线)正是由于这一些高大山脉的阻挡,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使得夏季风难以到达西北内陆地区,基本不受夏季风的影响,所以以这一系列的山脉为界,把我国分为了东北的季风区和西北的非季风区。
③、“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
”其中的春风就是夏季风,而玉门是西北甘肃省的玉门市。
真正受季风影响比较显著的区域就是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2、正是由于季风的影响,使得在时间上,季风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而冬季降水较少。
那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带来的,还是由冬季风带来的?(夏季风)3、为什么说季风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因为我国各地产生降水的水汽主要由夏季风从海洋上空吹来,所以各地的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受季风影响明显的夏秋季节,而冬春季节降水较少;这样就产生了降水的季节变化;又由于各地每年受夏季风影响的强弱不同,就产生了降水的年际变化;再加上夏季风对不同地区影响的时间早晚和强弱都不同,因而形成了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均。
中国气候公开课教案
第三节中国的气候
1、了解我国气温的主要特征。
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等温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我国的气温分布特征及其原因
教学难点:气温等值线图分析和判读。
【教学过程】
导入:回顾旧知
1、气候的基本要素
2、气温的影响因素
一、我国气温的分布与温度带
(1)课件展示《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图》和《中国七月平均气温图》
要求学生根据等温线图探究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
2
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课堂演练:
1、分别说出图中A 、B 两地的气温值可能分布的范围。
(2)说出图中C 地附近等温线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形成原因。
板书设计:
第三节 中国的气候 一、中国的气温分布
冬季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小;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大 二、中国温度带划分和耕作制度 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气候》教学方案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图文资料的分析,归纳出中国的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两个主要特征,学会归纳气候特征的一般方法。
2.学会分析气候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逐步形成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环境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对图文资料的分析,归纳出中国的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两个主要特征,学会归纳气候特征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分析气候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逐步形成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环境意识。
三、教学策略
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和“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标准”指向十分明确:一是能运用气候资料,包括地图(如气温、降水量分布图),气候直方图、气候统计资料、示意图等,归纳出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含气温和降水特征);二是能简单分析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三是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本节中专指气象灾害)多发的国家。
按照“标准”要求,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抓住了三条线索:第一是气候复杂多样,我国可划分为5个温度带、4类干湿地区,还有青藏高原面积广大的高山高原气候;第二是季风气候显著,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向北依次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第三是多特殊天气和气象灾害,包括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特殊天气和洪涝、干旱等主要气象灾害。
课时分配上分为4个课时。
此为第3课时。
在教学策略上,通过《凉州词》中的“春风不度玉门关”作为引入,引导学生思考春风指的是什么?春风为什么不能度过玉门关呢?从而引出正文内容。
首先读图学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以及季风区的范围和非季风区的范围,以及冬夏季风的来源。
继而列表总结季风区和非季风的区别,并据此呼应引入中的“春风”的概念。
接着通过示意图来分析冬夏季风的成因。
最后通过雨带的位置关系来分析季风对中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
四、教学流程
1.下列盆地位于季风区的是()
A. 准噶尔盆地
B. 四川盆地
C. 柴达木盆地
D. 塔里木盆地
2.下列关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是非季风区
B.季风区降水少,非季风区降水多
C.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显著,降水丰富
D.非季风区夏季风也能到达,大多数地区比较湿润
3.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
A.秦岭—淮河
B.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C.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D.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
4.关于夏季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B.受夏季风的影响,通常,南方雨季比北方雨季长
C.夏季风不稳定可能会导致我国旱涝灾害频繁
D.夏季风带来的降水多集中在6~8月
答案:B;C;D;D
六、课程小结
七、板书设计
四、季风气候显著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划分标准:是否受到夏季风的影响
2.季风的形成原因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地形因素
3.夏季风的影响
(1)夏季风的进退影响中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
(2)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
八、课后作业
查阅资料,统计家乡所在地最近十年来出现的气象灾害,以及所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