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导学案【精选3篇】

合集下载

统编三年级语文上册-《不懂就要问》导学案

统编三年级语文上册-《不懂就要问》导学案

3*《不懂就要问》导学案深入探究,学习精神师:学习了课文,你有哪些收获?(在一百多年前的封建社会里,孙中山为弄清道理,不怕挨打,敢于向先生提问,他认为“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种勤学好问的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要养成“不懂就要问”的学习习惯。

)[教学板书]3* 不懂就要问略读课文明任务粗略读[教学反思]《不懂就要问》是篇略读课文,教学中我主要以阅读教学为主,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章内涵,学习孙中山不懂就要问、勤奋好学的美好品质。

在朗读指导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在读通的基础上,再结合我的引导读懂文章。

在教师教授了方法之后,学生们通过自读再次感悟,进一步理解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不懂就要问》词语解释【私塾】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一般只有一个教师,采用个别教学法,没有一定的教材和学习年限。

【咿咿呀呀】①指物体转动、摇动或摩擦时的声音,多用于形容桨声与胡琴声。

②指小孩子学话的声音、低哭声;有时也指鸟叫声。

【糊里糊涂】认识模糊,不明事理。

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霎时】极短的时间,片刻。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

形容非常静。

【戒尺】旧时教师对学生施行体罚时所用的木板。

《不懂就要问》教材简说《不懂就要问》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学习时请求先生讲解课文意思的一件事;介绍了他勇于提出问题,主张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的精神。

它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教育性。

目的是通过学生学习,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精神。

它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写人不离开记事,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运用人物的语言和当时的环境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是课文突出的特点。

3《不懂就要问》(导学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3《不懂就要问》(导学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3《不懂就要问》(导学案)一、引入小学三年级是学习知识的重要时期,此时孩子们对外界的吸收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在不断的提高,但是一些不理解的点和问题也随之而来。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学习,我们需要鼓励他们勇于发问,不懂就要问。

二、学习目标1.知道提问的重要性;2.学会正确的提问方式;3.学会与他人交流和分享,共同进步。

三、学习内容1. 为什么要提问人类的认识和发展都是源自于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所以,提问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提问,我们可以更好地获得知识。

一个有问题的人,就有进步的可能。

在学习中,提问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引发思考;•弥补知识漏洞,提高掌握程度;•增强学习动力,促进主动学习;•提高表达能力,增强交流能力。

2. 如何提问正确的提问方式非常重要,它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获得答案的质量和效率。

学会正确的提问方式,我们可以:•理清思路,确保问题准确明了;•缩小范围,避免过于宽泛;•遵守礼仪,尊重回答者的时间和资源;•感谢回答者,不忘感恩之心。

3. 共同进步提问不只是为了自己的学习,也是为了我们的合作和交流。

与他人分享知识和经验,共同进步。

在学习中,我们可以:•借助交流,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对学习有所启发,产生新的想法;•找到共同点,形成共识,增强凝聚力。

四、学习方法通过提问,促进自己的学习和他人的学习,进而形成学习共同体,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我们可以:•勇于提问,不畏困难;•关注问题,思考提问;•吸收其他人的意见,做出自己的判断;•鼓励他人提问,共同进步。

五、学习总结孩子们,掌握正确的提问方式,勇于提出问题,不但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更能促进思想的交流和分享,共同进步。

带着问题去探索,未来的道路会更加清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导学案第1篇】不懂就要问教学要求:1.会认“诵、例”等11个字,掌握“背、圈”这两个多音字,理解“私塾、霎时、戒尺、鸦雀无声”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及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课文。

3.体会遇到问题要积极面对,不懂就要问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孙中山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1.(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他就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

2.师简介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候学习生活的课文。

揭题:不懂就要问。

4.齐读课题,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课文讲谁不懂?哪儿不懂?要问谁?“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二、找“生字伙伴”,评“识字大王”。

1.教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生字伙伴”。

2.合作交流:师:这些生字你认识几个?请“小老师”教同学们读一读,争取把字音读准。

生读生字,相互指正。

3.以小组形式向全班展示学习情况,评选“识字大王”。

4.出示生字词卡片,分组识字竞赛。

三、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想:你读懂了什么?(解决前面的问题及理解“私塾、戒尺、霎时、鸦雀无声”的词义)还有什么不懂的?2.指名分读课文正音。

(指导朗读:示范读、指名读、齐读)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同座互相交流后,举手回答。

(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四、学习生字。

1.借助多种识字方法识字。

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字等。

2.写字比赛:教师范写,学习新笔画,引导书空笔顺。

学生练习后,自荐写字,并评奖。

三年级不懂就要问导学案

三年级不懂就要问导学案

三年级不懂就要问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会认“诵、例”等 13 个生字,会写“背、诵”等 13 个字,会写“背诵、照例”等 22 个词语。

2、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说出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

3、积累“摇头晃脑、鸦雀无声”等成语。

二、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1)正确读写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中山不懂就问的学习精神。

2、学习难点(1)体会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并能从中受到启发。

(2)学习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学习方法1、自主识字:通过预习,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认识生字。

2、朗读感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小组合作:通过小组讨论,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四、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课堂学习1、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们会怎么做呢?(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有一位小朋友也遇到了不懂的问题,他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出示生字词:背诵、照例、圈出、段落、练习、糊里糊涂、摇头晃脑、鸦雀无声、厉声、挨打指名读、齐读,正音。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学习第 1 自然段指名读第 1 自然段,思考:孙中山小时候在哪里读书?理解“私塾”的意思。

(2)学习第 2 自然段自由读第 2 自然段,思考:孙中山每天是怎么学习的?理解“照例”“流利”“摇头晃脑”等词语的意思。

指导朗读,读出孙中山背书时的认真和熟练。

(3)学习第 3 自然段默读第 3 自然段,思考:孙中山为什么要向先生提问?理解“糊里糊涂”的意思。

指导朗读,读出孙中山的疑惑。

(4)学习第 4-6 自然段自由读第 4-6 自然段,思考:先生是怎么回答孙中山的?孙中山又是怎么做的?理解“霎时”“厉声”等词语的意思。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导学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导学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导学案导学案课题名称:不懂就要问学段学科:小学语文年级:三年级上册【学习目标】1. 认识并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2. 理解文章的主题,提取文章的中心思想。

3. 通过学习文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养成积极询问问题和求知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题,提取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通过互动讨论培养学生积极询问问题和求知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教案、黑板、粉笔、课文《不懂就要问》的复印件、课堂提问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提示给学生看两张图片:一张是同学在课堂上询问问题的场景,另一张是一个同学不明白的问题。

让学生观察这两张图片,对这两个场景做简单描述。

2. 引导学生思考:在课堂上我们有许多机会提问问题,在我们不知道的事情面前,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二、呈现(10分钟)1. 教师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不懂就要问》。

2.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出示与生词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生词。

3. 教师带领学生读课文并讲解生词词义、生词的造句和生词的用法。

三、讨论(15分钟)1. 教师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位发言代表。

2. 教师以“阅读理解和问题导向”为题,出示问题提问卡片,学生根据卡片的问题进行小组内讨论。

3. 学生代表在小组讨论后,将讨论结果向全班进行汇报。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生的发言思路。

2.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3. 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积极参与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延展(15分钟)1. 教师给学生发放问题提问卡片,要求学生自由提问,课堂上学生提问的问题老师给予回答。

如遇到问题不懂,老师先鼓励学生思考然后再给予提示。

2. 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积极思考,向老师提出问题,充分展示学生的求知欲望。

3.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问题给予回答并引导学生根据回答再次提问。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 《不懂就要问》教案及反思5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 《不懂就要问》教案及反思5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教案及反思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教案及反思精选5篇(一)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本课文,让学生认识到“不懂就要问”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勇于提问的能力和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

2. 学练通过阅读理解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和信息。

教学过程:引入:1. 导入新课,通过观察课文标题、插图等,引发学生对“不懂就要问”的思考和讨论。

2.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标题和插图,猜测课文内容。

展示与感知:1. 师生共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感受课文的意境。

2.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每个问题都有答案和解释的含义。

讲解与练习:1. 让学生按照课文的顺序,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问题,找到正确答案。

3. 进行课文的阅读理解练习,包括选择、单词填空、判断等,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拓展与运用:1. 分组讨论,选择一个自己不懂的问题,用自己的话解释给小组成员听。

2. 随堂小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并和同学讨论。

3. 师生共同总结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和体会,并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反思:1.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学生是否达到了理解“不懂就要问”的重要性,有没有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3. 教材选择是否合理:该课文与学生的年龄和实际生活是否切合,是否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4. 是否需要在教学中加入更多的实际活动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教案及反思精选5篇(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综合运用所学词汇,能够用简短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暑假生活。

2. 学习运用简单的过去式来叙述过去的事情。

3. 培养学生爱好读书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运用过去式描述过去的事情。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的要求: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并继续复习和巩固看拼音写句子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孙中山小时候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学习精神。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孙中山思考的问题和他回答同学的那两句话,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中孙中山说的一句话:“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教学思路:首先让学生认识孙中山,向学生简单介绍孙中山的生平事迹,使学生对孙中山有个初步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愿望。

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大致有个初步的印象,再抓重点语句逐段讲解,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的精神。

最后通过总结朗读,加强对课文内容的整体认识,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你从孙中山勤学好问的故事中受到了什么教育?从而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养成“不懂就要问”的好习惯。

教学时要注意把识字教学融于讲读教学之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学词。

而且生字的教学也应有所侧重。

教学用具:孙中山的照片挂图一张、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孙中山是谁吗?(出示孙中山的大幅照片挂图)教师简介孙中山的生平事迹。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板书课题)1、出示字卡“懂(d%ng)”,认识“懂”字,再齐读课题。

2、读题后,你们想知道些什么?(谁不懂向谁询问?问明白了吗?)3、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1)用“1,2,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生字新词,然后借助拼音反复读几遍。

三、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回答: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2、逐段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启发学生评议、订正。

3、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注意听生字的读音,同时看清字形。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与反思第【1】篇〗《不懂就要问》优秀说课稿一、说教学内容小学语文九年制义务教育第四册第六单元第十二课《不懂就要问》第二课时。

二、说教材1、教材的内容、作用和特点:《不懂就要问》是第四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它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学习时请求先生讲解课文意思的一件事;介绍了他勇于提出问题,主张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的精神。

它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教育性。

目的是通过学生学习,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精神。

它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写人不离开记事,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运用人物的语言和当时的环境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是课文突出的特点。

由教材的地位和特点决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

2.教学目标:在思想品德方面: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孙中山小时候勤学好问的精神。

在知识方面: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私塾”、“吓呆”、“鸦雀无声”等词语。

在能力方面: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教学重难点:理解“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句话的道理。

教具准备:小黑板、挂图、录音机、磁带、投影机和投影片。

三、说教法我在设计教学时,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设置了“以读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

教学时,紧紧围绕“读”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使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悟,读有所得,真正尝到读的甜头。

坚持以“启发式”教学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

因此,我从实际情况出发,采用直观演示、动作演示、生动语言、激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自觉地获取知识。

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四、说学法1、看书学习的指导:通过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朗读课文的指导:通过对课文中一些句子进行指导朗读,初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优秀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11个汉字,掌握2个多音字,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使用工具书或根据上下文弄清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和同学交流对这件事的看法。

3、懂得“不懂就要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不懂就要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认识11个汉字,掌握2个多音字,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和同学交流对这件事的看法。

教学难点:懂得“不懂就要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不懂就要问”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你在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不懂的问题?当你遇到不明白的问题的时候都是怎么处理的?学生自由表达。

预设:问家长、问老师、小组讨论、上网学习、查字典等。

2、同学们的学习途径可真多,我想这也正是同学们学习优秀的原因。

可是在很久以前,那时候的小朋友却没有我们这么好的条件。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认识一个人,看看他是怎样学习的。

课件出示:走近人物——孙中山常识提示:孙中山,广东香山人,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

1905年在日本东京组成中国同盟会,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孙中山是怎样学习的呢?让我们听读课文,了解一下。

注意:在听的时候,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画出新鲜感的词句。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有新鲜感的词语。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1、课文中有很多生字,有些还比较难,不知道在朗读的过程中你都认识了吗?谁可以带大家领读一下?2、出示生字指名领读。

3、去掉拼音,小组同学进行“你指我认”的活动。

4、重点认读“段、练、戒、厉、楚”等生字。

6、开火车读准字音,也可以开火车组词。

7、刚才在听读和自读课文时,你画出了多少有新鲜感的词语,跟本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吧!8、老师找到了这些词语,请你谈谈自己的认识,你可以说一下词语的意思或者是造个句子。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模板(精推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模板(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模板(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模板第【1】篇〗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不怕先生的惩罚,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情,赞扬了孙中山认真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学情分析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也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略读课文。

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什么样的课文是略读课文和怎样学习略读课文,使学生明确这一类课文的学习要求,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

教学建议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要尽量放手,多给学生朗读、思考、质疑、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无论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是对语言的体会和品味,都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尽量由学生自己得出答案和结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1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

【过程与方法】独立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孙中山小时候勤学好问的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11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难点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准备教师:关于孙中山的相关资料及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了解孙中山的生平经历,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切入课文1、同学们,在学习上你们有哪些好习惯?(学生畅所欲言)2、我国有许多科学家、伟人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孙中山就是其中的一个(出示孙中山的照片,交流资料)。

孙中山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跟他从小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是分不开的,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板书课题,指出“*”,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标识吗?带有这个标识的课文叫略读课文。

略读课文,我们应该怎样学呢?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略读课文可以读得粗略一些,了解课文大意即可。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导学案
(2)抓住“糊里糊涂”理解不懂就要问的重要性;抓住“壮着胆子”体会孙中山大胆提问的好习惯。
(3)抓住“吓呆了”“霎时”“鸦雀无声”来体会同学们被吓坏了的情景。感受孙中山的勇敢。
(4)抓住“厉声”体会先生的严厉,明确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先自己动脑思考然后再问。
4.分角色朗读课文,表现出人物说话时的勇气。
(1)理解重点句: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2)理解重点句:孙中山想:这 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3)出示重点句: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2)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1.认读生字时,指导学生读好生字:“诵”的读音是平舌音;“楚”的读音是翘舌音,在“清楚”一词中读轻音;读准多音字“背、圈”。
2.在理解词语的意思时,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来理解。如,寻找近义词来理解“霎时”;“鸦雀无声”可以运用表演法来理解;“私塾”可以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3*《不懂就要问》导学案
课题
不懂.正确认读10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背、圈”。
2.默读课文。积累有新鲜感的词语。
3.能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孙中山明知会挨打,还要向先生提问的原因。学习边读边思考。
4.知道不懂就问是人的美德,更是学习的良好习惯。
3.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
1.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不懂就问的事情。
2.加上一些表示心情的词语,写一写当时问话的过程。
3.读一读自己写的内容。
4.读一读课文,把自己认为有新鲜感的词语摘抄下来。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导学案第1篇】课文内容分析:《不懂就要问》是本单元围绕“学习生活”主题编排的第三篇课文,是本套教材编排的第一篇略读课文。

课题序号旁的星号,提示学生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不同,略读课文需把从精读课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迁移运用,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

课题下方的学习提示,明确了本课主要学习的内容,“默读课文”提示阅读的方式,“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来下和同学交流”提示了阅读的内容和指向。

课后两个泡泡,提示了略读课文的两个学习方法,要引导学生关注并按要求进行。

与精读课文相比,略读课文对学生自学的要求有所提高,理解的深度则有所下降,《不懂就要问》就是一篇课文内容简单易懂的记叙文,9个自然段,讲述了少年孙中山在私塾学习时,因为不明白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壮着胆子向先生提问的故事。

课文配的两幅插图与故事内容相对应,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写的是私塾里上学的事,当时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先生的教学形式都具有时代色彩,与现在学校上课的情景相差甚远。

教师需引导学生关注具有新鲜感的词句,如跟学习有关的词语“私塾”“戒尺”“挨打”,描写课堂上学生读书的词语“咿咿呀呀”“摇头晃脑”,还有虽语言通俗却蕴含道理的孙中山所说的话“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通过自主阅读感悟,同伴交流碰撞,将语文要素落实到实处。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经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自主阅读、概括提炼、质疑提问等方面都有所提高,在交流时也有了较好的表达意识,且在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上,也因经过《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的学习,学生对如何关注新鲜感的词句有所感悟,这均是学生学习略读课文的有力保障。

但因为是第一篇略读课文,学生第一次进行全篇的自主学习,故,教师还是需要在本课的教学中,时刻注意方法上的引导。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通用9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通用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学习他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会本课“要、先、思、很、少、讲、于、气”9个生字,认识四个偏旁。

教学重点: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

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理解为什么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批评的危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融入情境,以疑促学。

1.小朋友们,谁知道孙中山先生?你给大家介绍一下好吗?(同学们交流有关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2.今天我们来学习孙中山先生小时侯的故事,叫“不懂就要问”(板书课题)3.看到这个题目,小朋友们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课文里是讲谁不懂?哪儿不懂?要问谁?“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鼓励学生在朗读中寻找答案。

二、尝试学习,识字读文1. 自由读课文,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 教师范读课文,交流: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3.小组合作学习。

(各组选一段尝试自学)学习任务:a.用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读准字音。

b.用好办法记住生字的字形,并给它们找找朋友(组词)。

c.先画出带有生字的句子逐句读一读,再把这段话连起来读正确、读流利。

d.合作方式:组长组织大家围绕上述任务学习、交流。

明确分工各负其职,人人做好当小老师的准备。

如:可以一人负责教生字的读音,一人负责介绍识记生字的方法并组词,一人负责领读带有生字的句子,一人负责指导朗读整段话。

e.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三、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一)练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巩固复习生字新词,会听写字词。

(三)做课后作业练习第3题,看拼音写句子。

二、教学重点、难点看拼音写句子,完成课后练习3,提高拼读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练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老师进行朗读指导。

(1)课文中的问句和感叹句,要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读出不同的语气。

如“这样胡里胡涂地背,有什么用呢?”这句话反映了孙中山认为胡里胡涂背没有用这一看法,要用反问表示肯定的语气;“不怕挨打吗?”这句话是那个同学不明白孙中山怎么敢问的,要读出疑问的语气;“你会背了吗?”是先生厉声问的,要读出严肃、生气的语气;又如“请您给我讲讲吧!”应读得稍重些,表示出恳求、期待的语气。

(2)第三段是一个长句,要读出课堂上当时紧张的气氛。

可按下面的停顿和重音来读。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二)巩固复习生字新词。

(出示小黑板)1.比一比,组词语。

列()孙()通()例()孔()诵()提()厉()堂()题()历()党()2.给下面的字加部首组成生字,再组词语。

董()________昭()________卷()________木()________ 3.填空组词语。

弄清()摇头()胡里()连连()壮着()()无声4.从下面的词语中各找出两组近义词和反义词填空。

照样认真糊涂详细马虎仔细明白照例近义词:()——()()——()反义词:()——()()——()5.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看拼音写句子。

(1)心里拼读,对齐拼音写汉字,默读句子。

(2)指名读拼音写出两句话,纠正错的,再齐读。

(三)听写本课生字词。

(四)作业。

1.把听写中的错词各改三遍。

2.写课堂练习题。

3.熟读课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导学案第【2】篇〗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不懂就要问导学案》

《不懂就要问导学案》

《不懂就要问》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不懂就要问”的重要性和意义;2. 学会主动提问,勇于表达自己的疑惑;3. 培养良好的进修习惯,勇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4. 提高自主进修能力,积极参与教室互动。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不懂就要问”?2. 为什么要提倡“不懂就要问”?3. 如何有效地提问?4. 如何处理他人提问?三、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一个生动的故事或案例,让学生感受到“不懂就要问”对进修的重要性,并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进修a. 介绍什么是“不懂就要问”,并诠释其意义和价值;b. 分析为什么要提倡“不懂就要问”,引导学生认识到主动提问的重要性;c. 提供有效地提问技巧,如明确问题、清晰表达、耐心倾听等;d.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处理他人提问,包括尊重他人、耐心解答、鼓励互相进修等。

3. 实践a. 设计一个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疑惑和问题,并互相解答;b. 在教室上设置提问环节,鼓励学生积极提问,老师和同砚共同解答;c. 指挥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不懂就要问”的重要性。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强调“不懂就要问”对进修的积极影响,并鼓励学生在进修和生活中勇于提问,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导学反思1. 学生反思:学生可以通过填写反思表格或写下进修心得体会,总结自己在进修中的收获和不足;2. 教师反思: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听取反馈意见,评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并对今后的教学做出调整和改进。

五、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外积极提问,勇于探索未知领域;2. 组织学生参与讨论、辩论等活动,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3. 引导学生主动向老师请教,建立良好的师生干系,增进进修的深入和发展。

六、课后作业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写一篇进修日记或心得体会;2. 提出一个自己遇到的问题,并用“不懂就要问”的原则去解决;3. 观察身边的人如何提问和回答问题,总结有效的提问和解答技巧。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第1篇】一、激情引趣,步入课题。

1.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或图片,了解孙中山。

2.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孙中山的那么多故事,现在老师和大家一起看看孙中山小时候是怎样学习的?不懂就问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自主识字。

1.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用喜欢的方法解决。

生:我分析字的意思,认识“诵”。

背“诵”要说话,所以“诵”是言字旁。

“拿”,人要用手“拿”,所以“拿”的上面是“人”下面是“手”。

生:我用的方法认识“既”字。

生:“原”字我不会,我问了我的好朋友王书羽了。

师:同学们将以前学过的识字方法都用上了,非常好。

2.同桌合用一本书读课文,相互检查正音。

[点评:此方法既是让同桌相互对课文朗读水平的检查、正音的过程,也是在逐渐培养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学生的学习习惯的过程。

]3.检查反馈。

(1)小组内开火车读课文,组长汇报读书的情况。

(2)课文“擂台赛”。

小组向小组挑战,将课文读给同学们听。

[点评:通过各种形式的课文朗读后,让学生进行课文“擂台”赛,可以很好地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同学们体验到了挑战的刺激性。

](3)感知课文大意。

师:刚才同学们都认真地读了课文,现在请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先自言自语地说,再同桌交流,后指名说。

)三、细读课文,悟情明意。

1.范读课文,生评出师读得好的自然段。

生:老师,你读的第一自然段我喜欢。

因为你把那时候上课的情况读出来了。

生:老师,你读的第二、三自然段我喜欢。

给人感觉孙中山提问时,真叫人害怕。

2.(1)自读第一自然段,小组内互相质疑、解疑。

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

(2)班内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生:“私塾”是什么意思?生:我查过字典,字典上指旧时私人设立的.教学的地方。

3.(1)读第二、三自然段,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质疑、解疑。

生:不明白“照例”是什么意思。

师:可以读读第一自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的要求: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并继续复习和巩固看拼音写句子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孙中山小时候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学习精神。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孙中山思考的问题和他回答同学的那两句话,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中孙中山说的一句话:“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教学思路:首先让学生认识孙中山,向学生简单介绍孙中山的生平事迹,使学生对孙中山有个初步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愿望。

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大致有个初步的印象,再抓重点语句逐段讲解,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的精神。

最后通过总结朗读,加强对课文内容的整体认识,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你从孙中山勤学好问的故事中受到了什么教育?从而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养成“不懂就要问”的好习惯。

教学时要注意把识字教学融于讲读教学之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学词。

而且生字的教学也应有所侧重。

教学用具:孙中山的照片挂图一张、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孙中山是谁吗?(出示孙中山的大幅照片挂图)教师简介孙中山的生平事迹。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板书课题)1.出示字卡“懂(d%ng)”,认识“懂”字,再齐读课题。

2.读题后,你们想知道些什么?(谁不懂向谁询问?问明白了吗?)3.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1)用“1 2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生字新词,然后借助拼音反复读几遍。

三、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回答: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2.逐段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启发学生评议、订正。

3.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注意听生字的读音,同时看清字形。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1.孙中山小时候在哪里读书?(私塾)2.教师简介“私塾”:是旧时私人设立的教学处所。

一般只有一个教师,采用个别教学的方法,没有一定的教材和学习年限。

3.那时候的私塾是怎样上课的呢?画出有关词语。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念——熟读——背诵(不讲)]出示字卡,认识“诵”字。

4.现在学校的老师是怎样上课的?5.讨论:你认为是现在的学习方法好还是过去那种“只背不讲”的做法好?为什么?6.过渡:孙中山对私塾这种只管会背,从来不讲书里意思的做法是怎样对待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1.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理清私塾上课的情形。

2.导语过渡。

孙中山是怎样对待私塾这种只背不讲的做法的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孙中山每天到私塾以后是怎样学习的?有哪些词语能表现他学习的情景。

2.出示字卡,认识“照”、“例”两个生字。

3.“照例”是什么意思?(按照平常的做法,课文指每天都是这样。

)“流利”一词说明了什么?(说明孙中山学习非常用心,是个勤奋学习的孩子。

)4.先生听后,有什么反应?这又说明了什么?表现“先生”动作的词语有哪些?5.小结:孙中山每次都是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他读书认真,功课完成得很好,老师也相当满意。

接着,先生又开始教课了,先生是怎样教课的呢?画出有关句子。

6.认识“圈”、“段”两个生字。

7.结合上堂课所讲的板书内容帮助建立“前后照应”的知识概念。

上堂课我们通过学习第一自然段,知道了私塾上课的情形,这一自然段中哪句话又提到了这一内容?(这就叫做“前后照应”。

)8.孙中山为什么壮着胆子向先生提问?当时他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孙中山不满足于只能够流利地背诵,要求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9.指导朗读。

读孙中山的话时要读出那种渴求知识而又紧张不安的心情。

10.过渡:当孙中山壮着胆子向先生提出请求时,同学们表现得怎么样?请看课文第三自然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导学案第2篇】学情分析:二年级小学生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识字的能力,他们能借助拼音自己朗读课文,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也能读出句子的语气。

但课文所写内容与当代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要引导学生了解简单的背景知识。

知识与能力:能识记8个生字;正确书写6个生字。

积累8个词语。

过程与方法:正确朗读课文,想想为什么孙中山明知会挨打,还要向老师提问。

学习边读边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不懂就问是人的美德,更是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

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

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懂得不懂就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写有相关句子或段落的字条,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小朋友,现在我们每天坐在学校里学知识。

但是古时候,人们把学校不叫学校,你们知道叫什么吗?板书:私塾师:想知道那时候孩子们在私塾里是怎样读书的吗?1、出示第二小节,学生自由读。

(1)这段话中有个生字宝宝,师指:诵(上面有拼音),集体拼读。

谁记准它的样子了,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方法。

(诵,可以采用熟字换部首的方法识记。

)在书写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右上角最后一笔点不能忘。

)我们写写这个字好吗?(田字格指导书写。

)(2)私塾里读书的情景怎么样,谁读给大家听?(3)他读得很传神,大家学着他的样子齐读一遍。

(4)简单交流读后的感受。

师补充、小结:那时候的私塾老师一般都比较严厉,谁不听话或不认真读书,还会挨老师戒尺的打。

上课时,学生大多不敢向老师提出问题。

2、出示课文第一节: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

集体读。

过渡:可是,孙中山却敢于不懂就问。

揭示课题:不懂就问(“懂”用红色和黄色粉笔书写)师:指“懂”,谁做小老师领大家认这个新朋友?过渡:孙中山怎么敢问老师呢?我们马上翻开课本,探个究竟,好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自学建议:(1)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孙中山为什么要向先生提问?怎样提问的?提问后,同学和先生有什么反应?后来怎样?2、学生自读。

(师巡视,督促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

)3、学习生字:段、糊、涂、但、厉、详(1)这6个生字宝宝就藏在课文中,你都认识了吗?我们开小火车认读好吗?(2)出示:厉这个生字宝宝还有个孪生兄弟,出示“历”,你发现他们的秘密了吗?(3)出示:糊谁能在这些生字宝宝中为“糊”找个好朋友?男生读“糊涂”(涂,轻声)引出“糊里糊涂”(涂,扬声)女生读,集体读。

(4)我们比赛,看谁把这六个字都能认准(卡片抽读)。

4、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到课文中,看看大家还认得他吗?好,大家课文读得很流利,我看哪位有心的小朋友边读边思考这些问题了(指“自读提示”)。

三、细读课文,深入了解1、师:孙中山为什么要向先生提问?生稍作思考,然后交流。

师:糊里糊涂是什么意思?如果不糊里糊涂呢?(学习反义词)师:于是,他就(等学生接下去)?生交流,师出示句子: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们背的这段课文是什么意思?请您为我们讲讲吧!”指名读。

孙中山怎么问老师的?“壮着胆子”问是怎么问呢?谁来壮着胆子问一问?(指名读)师:不错,你犹豫了一下,鼓足勇气读下去了。

谁再来?好,你提问时态度很诚恳,很尊重先生。

我们一起来提问一次,好吗?你壮着胆子问老师时心情怎么样?(体会孙中山此时紧张的心情)为什么紧张?(初步感受孙中山明知可能会挨打,但仍然勇敢地向老师提出问题的可贵精神。

)2、当他提出自己的问题后,老师和同学又是怎样的呢?再读课文4~7节。

师:谁来说说同学们是怎么做的?学生交流。

师:“摇头晃脑念书”是怎么念?出示:冬冬爱写诗,作诗时摇头晃脑,真像()。

指名填写。

“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是什么样子的?谁来描述?出示:教室里鸦雀无声,连一根针()。

指名填写。

谁能给“霎时”找个意思相近的朋友?过渡:老师真的打孙中山了?为什么?生交流,师出示:孙中山说着,就把那篇课文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你为什么要重读“一字不漏”?(体会孙中山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好学生,因此,老师没有用戒尺打他。

)3、分角色朗读课文2—5节。

过渡:既然孙中也怕挨打,那他为什么还要向老师提问呢?读课文第6、7节。

学生交流后出示句子: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①男女生轮读句子。

②齐读句子。

③交流感悟。

四、小结、拓展不懂就问是人的美德,更是学习的良好习惯。

你平时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是怎么做的?拓展作业:课后了解孙中山的其他故事。

板书设计:不懂就问孙中山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依据课标和教材内容,结合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预设了四个目标。

课堂上,我围绕目标,参考教学设计,将教学分四个环节实施。

第一步,我针对孩子对“私塾”比较陌生,借助学校这个话题引出“私塾”,让学生知道旧时的私塾就是现在的学校,学生对私塾的好奇心被勾起,我趁机让他们学习课文第二节,了解私塾,然后自然引出课题。

学生学习兴趣较高,似乎身临私塾,学习效果特别好。

第二步,我让学生轻声读课文,学习剩下的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第三步,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深入了解”,这一环节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我在指导学生读熟、读好句子的基础上,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指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来理解、感受孙中山明知可能会挨老师的打,但仍然勇敢地向老师提出问题的可贵精神。

最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自己遇到问题是怎么做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向孙中山学习。

出乎意料的是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明显进步,这就使我节省了预计用来指导朗读的时间。

但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还很欠缺。

这一点在往后的课堂上我要激发学生的思索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

利用孩子“好问”这一心理特征,引导他们在读书过程中提出种。

种问题,并通过反复阅读,力求自己进行解决。

另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也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还得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引导。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导学案第3篇】一、教学目标(一)练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巩固复习生字新词,会听写字词。

(三)做课后作业练习第3题,看拼音写句子。

二、教学重点、难点看拼音写句子,完成课后练习3,提高拼读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练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老师进行朗读指导。

(1)课文中的问句和感叹句,要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读出不同的语气。

如“这样胡里胡涂地背,有什么用呢?”这句话反映了孙中山认为胡里胡涂背没有用这一看法,要用反问表示肯定的语气;“不怕挨打吗?”这句话是那个同学不明白孙中山怎么敢问的,要读出疑问的语气;“你会背了吗?”是先生厉声问的,要读出严肃、生气的语气;又如“请您给我讲讲吧!”应读得稍重些,表示出恳求、期待的语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