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导引历史与社会(历史部分)
中考复习教案之《历史与社会 我们生活的世界》
中考复习第一轮第一单元历史与社会我们生活的世界( 1 )教学目标:地球仪和地图1.了解地球仪和地图的基本常识 a2.能够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c教学重难点:能够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c教学过程:考点1 了解地球仪地图的主要特点和功能 a一、认识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球体而且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2.地球仪上有经纬网——帮助我们确定地球上某地的位置二、经线和纬线经度从左到右越来越大的,为东经度;经度从左到右越来越小的,为西经度纬度从下到上越来越大的,为北纬度;纬度从上到下越来越大的,为南纬度三、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1.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半球,中国位于北半球。
2.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中国位于东半球。
四、地图的“语言”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1.比例尺⑴含义: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⑵表示形式A、文字式: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50千米。
B、线段式:0 50 100 150 200 250千米1厘米C、数字式:1﹕5000000,1/5000000或五百万分之一。
⑶比例尺大小的比较:跟数学的分式一样,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所以在比较比例尺大小的时候,大家最好将所有比例尺都化成分式。
例:比较下列比例尺的大小,指出最大的和最小的。
A 1/200000B 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20千米C 0 50 100米D 一千万分之一E 1﹕25000⑷用途:例:同等图幅,下列哪个比例尺表示的范围最大,哪个比例尺的地图最详细?A:1/200000 B: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20千米C:0 50 100米 D:一千万分之一 E:1﹕25000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描绘的地理事物越简单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描绘的地理事物越详细2.方向⑴一般定向法:地图上普遍采用的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⑵指向标定向法:在特定条件下使用,但必须标注出方向⑶经纬网定向法:最准确3.图例和注记⑴含义: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图例;对地理事物进行的文字或数字说明叫注记⑵常用的图例符号书P8五、常见地图1.政区图⑴内容:着重表示国家领土范围、行政区划、行政中心等,图上只画境界线、大河、大湖、海岸线和海洋及重要铁路、公路等交通线;⑵类型:世界政区图、大洲政区图、国家政区图和地区政区图2.地形图⑴含义:表示地物、地形平面位置和高程的地图⑵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⑶等高线地形图①等高线是地图上陆地高程相等的连线,等深线是地图上海洋或江湖水深相等的连线②等高线地形图采用等高线和等深线表示地表的实际高度和起伏特征③表示法:等高线较密处为陡坡,较疏处为缓坡,重叠处为峭壁,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呈很小的封闭曲线出为山峰(或洼地、小岛),两条等高线的凸侧互相对称处为鞍部④特征:内容丰富,精度较高⑷分层设色地形图①含义: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底图,然后在不同的等高线、等深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表示地表起伏的形态②表示法:一般用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海洋、河流、湖泊的深度,用绿色、黄色、褐色和白色分别表示平原、丘陵、高原、山脉及高山顶部的积雪和冰川;③特征:立体感强,鲜明易读3、旅游图⑴作用:可以向人们提供旅游项目、旅游景点数量和特征、交通路线、旅游服务设施等信息⑵特点:色彩鲜明、直观易读、印刷精美、装帧考究,被誉为“旅游顾问”、“无声向导”考点2 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c1、选择合适的地图2、巧用地图第一单元历史与社会我们生活的世界( 2 )教学目标:社会调查3.知道社会调查的常用方法 a4.能够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社会调查 c教学重难点:学会设计调查问卷 c教学过程:考点3 知道社会调查的常见方法一、社会调查的含义二、社会调查的步骤和方法1.确定主题和内容2.确定相应的调查方法问卷、访谈、观察或考察、文献资料摘编等3.形成调查的成果考点4 学会设计调查问卷一、问卷调查的特点优点:简便、省时;调查面大、样本多、收效快;由于不署姓名,可以获得开调查会、实地考察、访问等方式不容易获得的某种有价值的资料。
历史与社会_浙教版九年级全册复习提纲大全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对照考纲复习资料(按照书本顺序)--------第三次月考范围一.两极格局的形成:原因,冷战的表现,杜鲁门主义,北约和华约,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
P4—P7,P321、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①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成为世界头号强国;②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推动下,苏联的国际威望有了很大提高,一批人民民主国家也相继诞生;③为了推行称霸全球的战略,美国放弃了战时与苏联的同盟,转而反苏、反共。
两极格局的形成的标志 北约与华约的建立2、冷战:3、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或冷战结束的标志):苏联解体:1991年。
②“冷战”表现①“冷战” 含义: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
开始标志 1946年“铁幕”演说 1947年的杜鲁门主义 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 和冷战的正式开始美苏争霸 (主要形式) “两极”对抗:如杜鲁门主义;建立起柏林墙;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 展开军事竞赛(核竞赛)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 越南战争:20世纪6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约”的建立 时间:1949年4月 为首者: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目的:联合西欧,对抗苏联“北约”的建立 时间:1955年5月为首者: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目的:与美国和西欧抗衡 时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4、北约和华约: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简表名称全称建立时间组成国家性质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 美国为首的西方12个国家军事政治集团华约华沙条约组织1955 苏联为首和7个东欧国家(8个)军事政治集团5、冷战的表现:(1)柏林墙的修建;(2)美苏军备竞赛;(3)古巴导弹危机;(4)美国侵越战争、侵朝战争。
6. 古巴导弹危机漫画:1)图中两个人物分别是谁?左边: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 右边:美国总统肯尼迪.2)扳手腕反映美苏什么态势?优势在哪一方?态势: 美苏争霸,双方力量均势,战争一触即发.优势:美国占优势.3)为何未发生大战? 因为双方力量均势,都拥有核武器,双方不敢轻易动武.7.杜鲁门主义:(1)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全面“冷战”的开始。
2023历史与社会中考总复习配套手册
2023历史与社会中考总复习配套手册第一部分:历史知识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封建制度1.皇帝2.贵族3.庶民•官僚制度1.官员的选拔与管理2.官员的职位与权力2. 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人民的身份1.士农工商2.黑白皮肤•社会阶层1.奴隶2.贵族3.平民3. 中国古代的经济形态•农耕社会1.农业的发展与变革2.农民的生活与命运•商品经济1.贸易与交换2.商人的地位与权力4. 中国古代的文化发展•儒家文化1.孔子及其思想2.礼仪与道德•佛教文化1.佛教的传入与发展2.佛教在中国的影响第二部分:社会知识1. 社会制度与社会变迁•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革1.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2.工业化对社会结构的影响•社会制度的变迁1.封建制度到资本主义制度2.资本主义制度到社会主义制度2. 社会问题与社会调查•手册定义社会问题与社会调查•主要的社会问题1.贫富差距的扩大2.教育不公平3.环境污染与破坏3. 中国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1.公有制与计划经济2.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专政•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1.经济体制改革2.社会制度的调整第三部分:考试技巧1. 历史考试技巧•审题技巧1.注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2.根据题目要求确定答题方向•解题方法1.逐个答题,不放过任何一道题目2.抓住重点,注意答题方法2. 社会考试技巧•答题顺序1.先做自己擅长的题目2.再做自己不太擅长的题目•解题技巧1.仔细阅读题目要求2.运用自己的常识和逻辑进行解答第四部分:综合复习1. 历史知识点复习•重要历史事件的回顾1.中国古代重要事件2.中国近代重要事件•历史人物的复习1.中国古代重要人物2.中国近代重要人物2. 社会知识点复习•政治概念的回顾1.政府与国家2.法律与法治•社会问题的复习1.贫富差距的原因与解决方法2.环境污染的影响与治理方法结语本文对2023历史与社会中考总复习配套手册的内容进行了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涵盖了历史知识、社会知识、考试技巧以及综合复习等方面的内容。
2023年中考历史总复习20个专题知识复习讲义(精华版)
2023年中考历史总复习20个专题知识复习讲义(精华版)本文档为2023年中考历史总复的精华版讲义,共涵盖20个专题知识。
详细内容如下:1. 中国古代史- 夏、商、周三代的特点与变迁- 秦统一中国与秦始皇的政治制度- 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2. 中国的封建社会-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迁- 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宋、元、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3. 世界古代史- 民族迁徙与文化交流- 古埃及与古希腊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罗马帝国的兴衰与其对世界的影响4. 近代中国史- 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辛亥革命与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五四运动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5. 世界近代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其对世界的影响- 二战与冷战时期的国际形势- 战后世界的重建与国际组织的建立6. 当代中国史- 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革命-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7. 世界当代史- 当代世界的经济发展与全球化- 当代世界的政治格局与国际问题- 文化多样性与全球化冲突的挑战8. 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的政治体制与全面依法治国9. 中国的军事制度与国防建设- 中国的国防政策与军队建设- 中国的军事思想与军事战略- 当代中国的国际安全与军事合作10. 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对外交往- 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与外交原则- 中国的地区与全球合作与竞争- 中国与世界的友好交往与互利合作11. 宗教与哲学- 中国的传统宗教与哲学思想- 世界主要宗教与哲学思想12. 科学与文化- 科技革命与生活方式的变迁- 世界的科技与文化交流- 现代中国的科学与文化发展13. 经济与生活-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经济发展- 中国农业与工业的发展与特点- 中国的城镇化与人口问题14. 社会变革与社会问题- 社会变革与社会结构的变动- 当代与矛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文明建设15.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观念- 中国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全球环境问题与国际合作16. 历史文化名城与遗产-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与考古遗址- 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与遗产保护- 旅游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17. 中国历史名人与事件-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与事件18. 世界历史名人与事件- 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与事件19. 历史与文化的评价与鉴赏- 历史与文化的主观评价- 文化遗产的价值与鉴赏20. 历史文化知识的应用与拓展- 历史与文化知识的应用与拓展- 研究历史的意义与方法本文档将有助于同学们对2023年中考历史考试的总复。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复习导引. 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复习导引. 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
一、历史与社会
1、了解历史概况:
(1)掌握历史概况:了解中国历史发展概况,掌握近代以来
的历史重大事件,如清末革命、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等。
(2)掌握历史重要人物:了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及其所做的
贡献,如林则徐、孙中山、黄兴、鲁迅等。
(3)掌握历史重要事件:了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
如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等。
2、了解社会概况:
(1)掌握社会发展概况:了解中国社会发展概况,掌握社会
发展的历史进程,如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建设等。
(2)掌握社会学知识:了解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如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分层、社会规范等。
(3)掌握社会现象:了解社会中的现象,如贫富差距、社会
不公、社会流动等。
二、思想品德
1、了解伦理道德概念:
(1)掌握伦理道德概念:掌握伦理道德的基本概念,如善恶、正义、合理、公平、公正、责任、自由、尊重、团结、友谊等。
(2)掌握伦理道德原则:掌握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如自尊
自重、尊老爱幼、重视他人、尊重他人。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计划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xx复习计划一、复习目标:1.以课本为依托,紧扣知识要点和历史课程标准,夯实基础,强化主干。
2.掌握并熟悉历史基础知识,准确再认和再现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引导学生形成必要的历史认识。
3.认识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构建整体的历史观,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能力,提高理解和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内容:八年级下册五、六、七单元,九年级一、五单元。
三:复习思路与具体安排:根据时间,按照三个阶段复习。
第一阶段:全面复习(2月16日——4月调考)此阶段是学生全面了解书本知识点的时期,所以非常重要,这一时期关键要做的就是依据教材逐章逐节进行全面复习,梳理基础知识,让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复习过程力争做到系统和全面。
同时训练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在教材中找出考点的能力,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熟悉程度,提高答题速度。
针对我校学生实际,采取的主要复习方式为“练、评、讲”。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周全球性的震荡1课时第二周开辟新的发展道路1课时民族复兴的新道路1课时万众一心的抗日战争1课时第三周新中国的诞生1课时《走向现代世界》单元检测1课时第四周《走向现代世界》单元检测讲评1课时战后世界新格局1课时共和国的风雨历程1课时第五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课时第六周时代主题与当代中国1课时《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单元检测1课时《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单元检测讲评1课时第七周生活在国际社会1课时综合测试1课时第八周四月调考模拟训练3课时第二阶段:专题复习(4月调考——5月20日左右)通过前一阶段的复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基础知识,但知识体系还不够完整,不够清晰,所以这一阶段要做的就是将所有知识点进行归类整理成专题,进行系统性的专题复习了。
例如:可将中国近现代史划分为三个专题:列强侵华史(1840-1945年);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1840-1949年);社会主义建设史(1949-至今)。
世界近现代史划分为五个专题:资本主义政治发展史(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9世纪50-6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20世纪20-30年代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形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两次工业革命前后经济发展;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二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国际关系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的霸权政策和美苏争霸、世界格局新变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俄国十月革命、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世界科技发展史(三次科技革命)。
历史与社会的中考复习讲解
历史与社会的中考复习讲解《历史与社会》是国家根底教育改革中一门极其重要的综合人文社会学科课程,由于从形式到内容都是新的,因此在教学上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的要求。
莲花中学作为福田区首批惟一参与课改的实验学校,为了切实落实新课程理念,三年来我们老师在教学中摸索着前进,不断寻求适宜的教法与学法。
面对《历史与社会》一改以往历史、地理等的副科地位,成为中考科目的新情况,我们这些参加课改的老师在资料匮乏、毫无经验可鉴的困难中开始了该科中考复习方法的探索。
在实践的根底上,我认为《历史与社会》的中考复习工作可以分以下四个阶段进行。
过去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较为完整,新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了历史课程的性质,即初中历史课程的目标不是培养专门的史学人才,而应表达“义务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性、根底性和开展性,防止课程化、成人化倾向”,不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的专业性,而是构建了主题式的课程体系。
但学生学了三年,学了很多内容;且要面临中考。
大多数学生乍一回忆起来,大脑一片散乱,犹如满目树叶,不见枝干。
怎么复习?无从下手。
所以复习的首要任务是:教师帮助学生初中三年所学内容,落实每个知识点,提纲挈领,理清线索,使树叶归于枝干。
考试内容共分五局部:《我们在社会中成长》、《我们身边的经济、政治与文化》、《我们的区域》、《中国历史与文化》与《世界历史与文化》。
内容繁多,涉及面广,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根底知识,构建简单知识体系呢?以中国近代史为例,根据考纲上的知识点,我们归纳出这样的线索:这样梳理知识,使学生一目了然,而且理清线索后,一些综合性的试题学生很容易归纳出来,如近代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为说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救中国?更重要的是学生举一反三,把考点的内容也理出了线索,如中国现代史,分“新中国的成立及稳固”──“社会主义建立的时期(失误)”──“社会主义建立新时期(改革开放)”三局部。
世界史:古代局部包含四大文明古国及西方文明的起源。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复习学习教案
第一课 中国(zhōnɡ ɡuó)抗日战争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kāishǐ) 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全民族的抗战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8页/共48页
第二十九页,共49页。
第二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àofā)与扩大
第29页/共48页
第三十页,共49页。
第一(dìyī)课时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2月 12日, 清帝退 位,清 朝覆亡
孙 中 山 在 辛 亥革命 (Xīnhà i G émì ng)中的 作用
对 辛 亥 革 命 (Xīnhà i G émì ng)的评 价(以 肯定其 积极意 义为主 )
第13页/共48页
第十四页,共49页。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独
揽大权的措施
失败,宣告闪电战的破产 问题
第32页/共48页
第三十三页,共49页。
太平洋战场:美国(měi ɡuó)—日本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shì jiè dà zhàn)发展为真正的世界 大战(shì jiè dà zhàn) 珍珠港事件 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美国对珍珠港事件的 反应
1 1 月 1 1日 ,德国 签署( qiānsh ǔ)停战 协定, 宣布投 降,一 战 结束
第6页/共48页
第七页,共49页。
凡尔赛体系(tǐxì)下的“和平”
( 战 后 ( zhà n h òu) 欧洲国 际关系 的新体 系)
巴 黎 和 会 的 概况( 各国地 位不平 等,利 益诉求 不同) 四国的 打算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国共为什么要合作?为什么能合作 ?合作的标志?合作的成果?) 工农武装割据 红军(Hóngjūn)长征与遵义会议
2024年部编历史中考复习框架(含详细步骤)
2024年部编历史中考复习框架(含详细步骤)2024年部编历史中考复习框架(含详细步骤)一、复习目标与要求1. 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理解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和重要历史事件。
2. 培养历史思维能力,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增强历史意识,认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复习内容与重点1. 中国古代史: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 中国近现代史: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等历史事件和人物。
3. 世界历史:古希腊、罗马、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等历史事件和人物。
三、复习步骤与方法第一步:梳理历史线索1. 以时间为线索,梳理历史发展的主要阶段和重要历史事件。
2. 分析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理解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
第二步:重点历史事件与人物的学习1. 对重点历史事件进行详细学习,包括事件背景、过程、影响等。
2. 对重要历史人物进行学习,包括人物生平、主要事迹、历史评价等。
第三步:历史知识的巩固与运用1. 采用多样化学习方法,如阅读教材、观看历史纪录片、参加历史讲座等,巩固历史知识。
2. 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第四步:模拟测试与反思1. 定期进行历史模拟测试,检验复习效果。
2. 分析测试中的错误,查漏补缺,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四、复习时间安排1.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确保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充足的复习时间。
2. 根据个人学习情况,适当调整复习进度,保证复习效果。
五、注意事项1. 注重历史素养的培养,提高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敏感度。
2. 关注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拓宽知识面。
3. 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积极面对复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通过以上复习框架和步骤,相信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备战2024年的历史中考,取得优异成绩。
初中社会中考知识点整理2024年版
初中社会中考知识点整理2024年版一、中国历史1.古代文明: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成就,如商周时期的甲骨文、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秦始皇的统一六国、汉唐的盛世局面等。
2.封建社会:了解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制度,包括分封制、郡县制、科举制等,以及封建社会的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成就,如唐诗宋词元曲等。
3.近代史:了解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和抗争史,包括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以及中国在抗争中的觉醒和进步,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
4.现代史:了解中国现代的发展历程,包括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等,以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
二、世界历史1.古代文明:了解古代埃及、希腊、罗马等文明的兴起和衰落,以及古代人类的科技和文化成就,如金字塔、雅典卫城等。
2.封建社会:了解欧洲的封建制度和中世纪的宗教文化,以及封建社会的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成就,如基督教文化、骑士制度等。
3.近代史:了解世界近代史的历程,包括文艺复兴、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等,以及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如法国大革命等。
4.现代史:了解世界现代史的历程,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等,以及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关系的演变,如欧盟的成立等。
三、地理1.中国地理:了解中国的地理环境、气候类型、自然资源等,以及中国的主要城市和地区的特点和发展状况。
2.世界地理:了解世界的地理环境、气候类型、自然资源等,以及世界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特色和发展状况。
3.环境保护: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措施。
四、政治1.中国政治:了解中国的政治体制、宪法和法律体系等,以及中国的主要政治制度和实践,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
2.国际政治:了解国际政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以及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事件和趋势,如全球化、多极化等。
3.公民权利与义务: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教案(复习导引)
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教案(复习导引)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教案(复习导引)专题一:我们生活的世界(一):地球仪和地图P1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了解地球仪上的两极、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东西半球的划分,了解地球仪上的赤道、纬线、纬度、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划分,了解经线、纬线表示的方向,经纬网及其作用。
2、学会制作小型地球仪。
3、知道地图是地理事物缩小在平面上的图形,了解地图的三要素,了解常用的地图类型及作用,学会使用常用的地图。
4、学会绘制简单平面示意图。
教材内容:1、知道地球仪、地图的主要特点和功能(a)第二单元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第一单元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 2、能够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c)第一单元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地球仪上的经纬网的认识学生比较容易搞混,尤其是东西半球,东经西经的划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强调。
2、地图的比例尺和地图的方向也有难度,大小比例尺可以通过更多的实例来说明。
3、教学拓展——环球旅行,更好的认识地球仪。
4、绘制学校的平面图,也可以让学生绘制家里的平面图,以及自己家附近环境的平面图,强调地图的三要素。
教时安排:3课时复习过程:考点1、知道地球仪、地图的主要特点和功能(a)(2课时)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比如把地球做成一个模型,然后我们就可以把“地球”尽收眼底,这个模型叫做地球仪。
(发地球仪)通过地球仪,我们可以知道整个地球表面的情况,可以知道自己处在地球上哪个位置,要认识地球仪,从认识经线和纬线开始。
1、经线和纬线定义: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也称子午线。
(南北两极,地轴,是否真的存在?)赤道: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
纬线:与赤道平行的线。
(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线,认识他们的形状,指出南北两极,赤道,00经线和1800经线;地球仪上识别:南、北极点;赤道;经线、纬线)经纬线的特点:(长度特点、指示方向)(1)经线是半个地球的大圆,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约为2万千米。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教案范文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教案范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增长能力经验。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教案1一、概况1.悠久的历史(1)广东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是韶关的“马坝人”,距今约12.9 万年,该远古人类化石的发现有力证明了珠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样,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发祥地。
(2)佛山的西樵山古石器遗址是我国华南地区至今发现的一处石器时代大型开采石材和制造石器的场所。
在珠江和长江三角洲发现的多个遗址中,都发现贝壳,因此称为贝丘文化遗址。
通过对贝丘文化遗址的了解,有助于了解我国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农耕渔猎文化。
(3)广东的手工业丰富多样,主要有冶铁业、陶瓷业、酿酒业、榨糖业、制葵业(新会是的葵乡)等;粤绣、佛山剪纸、广东象牙雕等是广东民间工艺的瑰宝,其中粤绣、湘绣、苏绣、蜀绣并称为全国“四大名绣”。
2.三大民系(1)广府民系:广府民系主要由古越族与中原汉族融合而成,方言是粤语。
(2)潮汕民系:方言是潮语(是由闽语和古越语融合而成),明清时期潮汕方言成为独立次方言。
(3)客家民系:方言是客家话(是在中原古汉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同时也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
3.建制沿革:秦统一岭南后,设三大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今广东大部分地区属南海郡管辖。
北宋时,广东的名称出现。
“广东省”作为地方行政建制称谓,是从清朝开始4.建筑工程(1)灵渠是世界上第一条船闸式人工航道运河,是秦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
(2)客家围龙屋是我国经典民居之一。
(3)开平碉楼是中国第35 项载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也是广东的首个世界遗产项目。
(4)广州陈家祠是集岭南历代建筑艺术之大成的典型代表。
二、古代广东1.秦:属南海郡,郡治在今广州(当时称番禺)。
2.汉:汉武帝时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从广州出发。
历史与社会中考总复习学习手册
《历史与社会中考总复习学习手册》是一本著名的教育参考书,它汇集了历史和社会
知识,并且有着详尽的总结性内容,是中考复习的必备资料。
该书收录了各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重大事件,涵盖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现代政治经济等内容,清晰的图表、详实的注解,让读者深入理解历史,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洞悉历史变迁的规律性。
此外,该书还给出了社会学、文化学、经济学、政治学等方面的重要内容,梳理了近现代以来历史发展的重要历史事件,提供了社会发展变化的宏观视角,为读者提供了更深入的社会认识。
另外,该书还针对中考中出现的重要考点,提供了系统的总结,以及复习时的针对性
技巧和方法,帮助考生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总之,《历史与社会中考总复习学习手册》是一本综合性强、内容丰富的参考书,对
中考复习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是考生复习中不可或缺的教材。
历史与社会中考总复习学习手册2023
历史与社会中考总复习学习手册2023
一、历史与社会
1、历史与社会概述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涵盖历史、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文化学等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历史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政治制度及其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文化发展规律等,以及分析社会现象和历史事件的能力。
2、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要点
(1)历史发展规律:历史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历史发
展的规律可以分为三类:发展趋势规律、发展节点规律和发展因素规律。
(2)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规律可
以分为三类:社会结构规律、社会运动规律和社会变迁规律。
(3)政治制度及其发展规律:政治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
的政治组织形式及其运作规则,它决定了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政治结构、政治运行方式和政治发展趋势。
(4)经济发展规律:经济发展是指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经济
运行的演变过程,它的规律可以分为三类:经济发展趋势规律、经济发展模式规律和经济发展因素规律。
(5)文化发展规律:文化发展是指文化结构和文化活动的演变过程,它的规律可以分为三类:。
初中学业考试复习导引
初中学业考试复习导引第一篇历史与社会专题一(复习导引第2页至第15页)一1-9:DADBB,CCAB10.(1)比例尺(2)南,西南(3)乙;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区域范围越小,地理事物越详细。
二1-13:DCCDC,CAACB,ADC14.(1)浙江省西藏自治区东海(2)黄河长江青海四川(3)渤海黄海辽宁山东图上位置略(4)略(5)太平洋台湾海峡15.(1)各拉丹冬雪峰6300 东(2)湖北上游(3)洞庭湖鄱阳湖(4)防洪、灌溉、旅游、航运等。
(5)植树造林等水土保持工作。
16.(1)河口水力(2)汾河渭河(3)增加原因:因为黄河中游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含沙量大增。
治理措施: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进行植树造林等水土保持工作17.(1)东部地区经济发达,高等教育发达;西部地区面积广阔,资源丰富(2)东部地区应对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援;西部地区应充分发挥其资源与能源上的优势,积极与东部地区合作。
18.(1)夏理由:风向偏南,由海洋吹向陆地(2)季风区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联系: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是根据受夏季风影响是否明显来划分的。
(3)A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丰沛,冬夏风向更替明显。
B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稀少,冬夏风向更替不明显。
19.(1)一青藏高原(2)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3)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4)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5)A 因为此处为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
三1-10:ACBBC,CAABB11.(1)非洲北美洲南美洲亚洲欧洲(2)苏伊士运河(3)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2.(1)太湖大平原(2)水稻小麦原因:因为太湖流域夏季高温多雨,土壤肥沃,适于水稻生长;而美国大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适于旱作农业。
(3)言之有理即可。
如太湖流域人们喜食米饭和美国人常吃面包就是受两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的影响。
2024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教案
2024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理解复习并掌握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基本概念、重要事件和人物。
理解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影响和意义。
技能与应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和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释。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和社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历史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和结果。
社会现象的特征、发展趋势和影响。
教学难点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长远影响。
社会现象的多元解释和分析方法。
三、教学过程知识回顾与梳理通过PPT展示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大纲,引导学生回顾重点知识。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知识梳理,然后向全班汇报。
重点难点讲解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用案例分析和图表展示等方式进行深入讲解。
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
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设计历史情境,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或社会角色,模拟历史事件或社会现象。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的背景和过程。
课堂讨论与辩论选择具有争议的历史事件或社会现象,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辩论。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分析和评价能力。
知识应用与实践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视频、音频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结合历史文物、图片等实物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课堂练习,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作业布置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提交。
中考历史与社会第一轮复习教案最新范文
中考历史与社会第一轮复习教案最新范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增长能力经验。
感谢您的中考历史与社会第一轮复习教案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中考历史与社会第一轮复习教案1教学目标能力目标:1.了解和掌握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相对稳定;2.掌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3.掌握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4.掌握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
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通过对《国家工业复兴法》的讨论、分析,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危机以及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历程有较辩证和全面的认识。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教学重难点重点: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难点:经济危机中一些经济方面的知识;罗斯福新政的一些内容。
教学工具多媒体工具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会议?各有何作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这给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出示课件(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对稳定的时期)二、繁荣及其崩溃(1)这一时期经济增长迅速快的表现是什么?师:这一时期的经济可以用“繁荣”来形容了。
这一切使资产阶级得意忘形,认为资本主义取得了“永久的稳定”当年就任美国总统的胡佛说:“他将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一只鸡,家家有一辆汽车”话音落下不久,爆发了历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1)原因师讲解:①销毁商品的原因:垄断资本家要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我们传承的文明一、历史上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1.在汉代,人们把玉门关、阳关以西,包括今天新疆以及更远的地区称为西域2.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3.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目的是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4.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汉朝与西域各国从此建立起有好关系,交往日趋频繁5.张骞出使西域后,各国商人、使者东来西往,开通了一条从长安往西,通往中亚、西亚,直达欧洲的交通大道,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丝绸之路6.丝绸之路的作用: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丝绸之路沟通了亚欧两大洲,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7.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管辖天山南北的西域事务。
从此,新疆等地区正式归入西汉的版图。
8.西域都护府设立的意义:保障了东西商路的畅通,加强了中原地区与西域广大地区的交流,以及对西域地区的管理。
9.明成祖时,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为了宣扬国威,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10.郑和船队从江苏刘家港出发,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11.郑和下西洋的意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助于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12.郑和下西洋最终被终止的原因: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发展海外贸易,远航花费巨大,劳民伤财,无益于国计民生13.新航路开辟的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的一些航海家相信地圆学说,掌握了丰富的航海知识和技术,希望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14.哥伦布船队发现了今天被称为美洲的大陆。
他致死认为美洲是印度15.1487-1488年,迪亚士船队沿非洲海岸南下,发现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16. 1497-1498年,达·迦马沿迪亚士的航线继续前行,到达印度17. 麦哲伦率船队横渡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绕过非洲,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新航路开辟地图18.新航路开辟的积极作用:①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②为各大陆之间人们的迁徙提供了方便,促进了不同地区人民的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③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④促进了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
19.总之,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由相对分散走向整体20.新航路开辟的负面影响:①欧洲殖民者对美洲、非洲和亚洲进行殖民扩张,掠夺土地和财富。
②残酷屠杀印第安人民,古老的印第安文明遭受毁灭性打击。
③把黑人贩卖到美洲充当奴隶,黑奴生活十分悲惨。
21. 总之,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殖民者开始了殖民掠夺的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地区长期的落后与贫穷二、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文明1.宋元时期,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达到顶峰。
2.火药武器应于战争,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巨大转折点。
3.隋唐时期,人们受刻制印章等的启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并广泛应用。
4.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元代科学家王祯发明了转轮排字盘,方便检字。
6.战国时期,发明了指南仪器,宋朝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发明了罗盘针,普遍用于远洋导航。
7.元代劳动妇女黄道婆在海南岛学会了棉纺织技术,并传授给松江的乡亲,使松江成为“衣被天下”的棉纺织中心。
8.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蒸汽时代)工业革命的新阶段(电气时代)开始时期18 世纪 60代 19 世纪后半期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代表性成就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蒸汽机汽车、飞机(莱特兄弟)、三.历史上重要的事件与人物(中国)1.儒家创始人孔子。
他主张仁的思想,“仁”就是要求统治者关心和爱护百姓。
他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
2.在教育思想上,孔子广开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3.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主张实行仁政,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准则。
4.儒家思想自汉代以后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5.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
老子主张无为,要求人们顺应自然。
6.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
7.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墨子主张非攻,反对战争,主张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墨子还主张兼爱,就是爱一切人,视人如己,互相友爱。
8.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提出法治思想,主张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用严酷的刑罚镇压人们的反抗,以维护国家的统治。
9.兵家鼻祖是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他著有《孙子兵法》,其名言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武的后代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10.百家争鸣的影响:在百家争鸣中,各派不仅阐述自己的主张,还相互争论和批判,彼此吸收合理的成分,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1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最后灭掉齐国,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结束了分裂局面。
12.秦始皇的功绩:①政治方面: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地方推行郡县制,由中央直接管辖。
②经济方面:以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为标准样式,统一全国货币,规定了统一的度量衡制度,其影响是:有效地促进了各地的经济交流。
③交通方面:大修驰道,统一车轨,从此车辆在全国畅行无阻。
其影响是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
④文化方面:统一文字,以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标准文字。
影响: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
⑤思想方面:为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的影响:虽然巩固了中央集权,但也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体现了秦始皇的暴政,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⑥边疆治理方面:一是北击匈奴修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二是南征越族开灵渠,北击匈奴修长城的影响:防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巩固了边防,南征越族开灵渠的影响:促进了南方边疆的开发和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开拓了疆土。
13.秦始皇的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14.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5.汉武帝在政治方面颁布“推恩令,大大削弱了诸侯王原来的封地和势力;加强监察制度,对各级官员进行监督。
这些措施加强了皇帝的权威,有利于中央集权。
16.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思想上实行“大一统”,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太学,地方设官学。
17.“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18.汉武帝派卫青和霍去病反击匈奴,基本解除汉朝北部边患,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与西域各国建立起友好关系,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
18.唐太宗重视君民关系,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君臣关系处理得当,善于用人和纳谏,重用直臣魏征,沿袭和完善了隋代的三省六部和科举制;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影响:这些做法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正确,有利于人才选拔,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
19.经济方面:唐太宗重视农业生产,减免租赋,减少力役,不误农时。
影响:有利于经济恢复和发展,促进社会安定,增强了国力。
20.民族关系方面:唐太宗一改自古以来的贵中华,贱敌夷的观念,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被尊称为“天可汗”,影响:促进了民族关系的融洽。
21.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国力增强,被史学家誉为“贞观之治”。
2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废除鲜卑族的旧俗,主动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禁止在朝廷上使用鲜卑语及其他各族语言,统一使用汉语;官员和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礼法,等等。
2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鲜卑族人积极学习和吸收中原汉族地区先进的文化,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24.1206年,铁木真被推为大汉,尊称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
后来,忽必烈继汗位,于1271年建立了元朝。
次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25.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元朝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26.清朝对国家统一的贡献:①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清朝侧重采取怀柔政策。
如,修建避暑山庄,成为清统治者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政务中心。
②清朝初期的宗教领袖由清朝皇帝赐予“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的封号。
1271年,清朝政府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和达赖与班禅共同治理西藏,加强了西藏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③清朝雍正时期,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沿用明成祖时的改土归流的管理方法,并开始大规模推行。
④改土归流加强了中央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
⑤粉碎了准噶尔贵族的分裂势力。
⑥平定了天山南路的回部贵族叛乱。
27.上述①至⑥点的意义:清朝的这些措施维护了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及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28.我国古代社会自秦统一后主要王朝更替或并存的顺序:秦朝--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朝--明朝--清朝2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民族国家是秦朝。
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完成国家统一的封建王朝有:秦、西晋、隋、元。
四、历史上重要事件与人物(外国)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代表封建势力的国王与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议会之间的矛盾与斗争。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克伦威尔。
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等法令来限制王权,此后,英国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一直沿用到今天。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5.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英国殖民者对北美殖民地的盘剥。
6.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华盛顿(美国第一任总统)7.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把北美人民的反抗斗争推向了高潮。
8.1775年,莱克星顿的枪声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9.1776年7月4日,通过了《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10.1777年,美国军队在萨拉托架重创英军(萨拉托加大捷大捷),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11.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确定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
12.美国独立战争既是民族独立战争,又资产阶级革命。
13.1789年7月14日,法国起义群众攻占了巴士底狱14.攻占巴士底狱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
7月14成为法国国庆纪念日。
攻占巴士底狱后,法国颁布了《人权宣言》15.罗伯斯庇尔是法国大革命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16.法国大革命的意义:法国大革命结束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也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是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