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制备技术(精)
]盐酸左氧氟沙星生产工艺
5% Pd/C
3
4
11
F 1. HCl(con.) F O O O NH2 2. 25%aq. NH3 F F O N
NaBH
CO2 N CO2CH2CHMe2
F
3
14
-40oC
F O
NH
(S)-1
12
13
(S)-6
Route II
F Bakers' Yeast F NO2 OCH2COCH3 F O NO2 OH F Pd/C, H2 F O NH2 OH F Ph3P, DEAD PhCO2H
虽然左氧氟沙星上市近20年,且面临多只第四代喹诺酮类新药 (如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吉米沙星)的挑战,但迄今为止仍 屹立于国际市场不倒。左氧氟沙星制剂均已占喹诺酮类药物临 床用药量的“半壁江山”。
2 合成路线评价
• 2.1 拆分法
• 2.2 不对称还原法
• 2.3 手性池法
2.1 拆分法
2.1.1 氧氟沙星拆分
O F CO2H HCl N N O N N N O F
O CO2H N . HCl . H2O
Step 6
(S)-1
(S)-1.HCl
依次将左氧氟沙星(S)-1(18g,0.05mol)、乙醇150mL 和水10mL投入三颈瓶中,加盐酸调节pH至2-3。混合物加 热至80℃反应20分钟,活性碳脱色、热过滤、冷却析晶, 过滤得盐酸左氧氟沙星,收率90%。
4
(S)-15
F KOH NH2 OCOPh F O NH2 OH
(S)-16
F
F F O
(S)-1
F O NH
MeOH
(R)-17
(R)-16
简述左氧氟沙星的工艺原理
简述左氧氟沙星的工艺原理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属于喹诺酮类。
它具有使人们免疫机能提高,并从各种感染中恢复的功效。
左氧氟沙星的工艺原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原料准备、原料配料、反应、分离和纯化、干燥和成品包装。
首先,原料的准备是工艺的第一步,它包括对各种原料进行检查和筛选。
左氧氟沙星的主要原料是左旋环氧丙酮和氟硝西林钠。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原料配料是工艺的第二步,它是将不同的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
这个步骤需要严格控制各种原料的配比,以确保最终产出的药物符合药典规定的质量标准。
接下来是反应步骤,这是制备左氧氟沙星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这一步骤中,配料好的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使得原料中的左旋环氧丙酮和氟硝西林钠发生反应生成左氧氟沙星。
这个反应需要控制反应条件,包括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以确保反应的高效率和产物的高纯度。
反应完成后,接下来是分离和纯化步骤。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将反应产物中的杂质和未反应的原料分离出来,得到纯净的左氧氟沙星。
一般采用各种化学分离技术,如结晶、溶剂萃取、蒸馏等。
通过这些分离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杂质和纯化产物。
分离纯化完成后,接下来是干燥和成品包装步骤。
在这一步骤中,纯净的左氧氟沙星被干燥,去除其中的水分,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保存期限。
干燥完成后,左氧氟沙星被装进适当的包装中,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左氧氟沙星的工艺原理是通过将左旋环氧丙酮和氟硝西林钠进行反应,经过分离和纯化得到左氧氟沙星的过程。
这个工艺需要严格控制各个步骤的条件和要求,以确保最终产出的左氧氟沙星符合药品质量标准。
左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制备技术(精)
一、虞心红教授 64252604左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制备技术●项目简介:左氟沙星(levofloxacin),化学名为(S)-(-)-9-氟-2,3-二氢-3-甲基-10-(4-甲基-1-哌嗪)-7-氧代-7-氢吡啶骈[1,2,3-de][1,4]苯骈嗪-6-羧酸,是第三代氟喹诺酮抗菌药之一,最早由日本第一制药株式会社开发上市。
它的抗菌活性强,抗菌广谱,毒副作用小,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
●所属领域:医药●项目成熟度:小试●合作方式:技术合作、开发二、杨先金副研究员 64253530氟化试剂NFSI的低成本生产工艺●项目简介:在药物和农药分子中引入少氟原子往往能够改变其生理活性,很多药物和农药中都含有氟原子。
药物和农药中20%以上含有氟原子,将氟原子引入药物和农药中通常要用氟化试剂。
NFSI是一种亲电氟化试剂,氟化过程能够在羰基的邻位引入氟原子,反应收率高。
我们采用水为溶剂的方法合成氟化试剂NFSI,成本低,技术经中试,大试验证。
●所属领域:化工、医药●项目成熟度:产业化●应用前景:本项目在医药和农药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或合作生产。
氟化试剂Selectfluor的低成本生产工艺●项目简介:在药物和农药分子中引入少氟原子往往能够改变其生理活性,很多药物和农药中都含有氟原子。
现存的化合物中有40%含有氟原子,药物和农药中20%以上含有氟原子,将氟原子引入药物和农药中通常要用氟化试剂。
Selectfluor是一种亲电氟化试剂,氟化过程能够在羰基的邻位引入氟原子,反应收率高。
我们采用水为溶剂的方法合成氟化试剂Selectfluor,成本低,技术经中试,大试验证。
●所属领域:化工、医药●项目成熟度:可产业化●应用前景:本项目在医药和农药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或合作生产。
氟化石墨工业生产工艺●项目简介:氟化石墨是制备锂电池的原料,用其做添加剂制成的润滑剂、防水剂属高级产品,产品附加值极高。
左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左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的制备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吕伟,杨朱红,李富志,刘晓光,陈强,周新建,王志华,王伟,吕兰亭,李翠平
申请号:CN200910131332.2
申请日:20090415
公开号:CN101519361A
公开日:
2009090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抗感染药物左旋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的制备方法,是以四氟苯甲酸为原料的合成方法。
其特征在于:(2,3,4,5-四氟苯甲酰)乙酸乙酯与DMFA在一种酰化催化剂的存在下,于甲苯中50-55℃反应1.0-1.5小时后水洗、分去水层。
油层30-35℃滴加L-氨基丙醇,置换反应1.5-2.0小时后,减压回收甲苯至干。
油层中加入适量DMF稀释后滴入有无水氟化钾存在的回流的DMF中,回流反应6小时,回收DMF后加水离心,固体加酸水水解制得左氟羧酸;左氟羧酸与N-甲基哌嗪在DMSO中以三乙胺为缚酸剂于90-110℃反应后,精制可得左氟沙星。
该工艺改进了(2,3,4,5-四氟苯甲酰)乙酸乙酯与DMFA的反应条件,降低了反应温度,减少了反应时间,使该反应中间体左氟酯反应收率提高20%。
申请人: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463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光明路2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左氧氟沙星.尹敏 (2)
报告人:尹敏
目录
1.概述
2.合成路线综 述
3.合成路线选 择
4.总结
5.参考文献
一、概述
1、产品名称、化学结构及理化性质 1.1 产品名称: 中文名:左氧氟沙星 俗名: 化学名:(S)-(-)-9-氟-2,3-二氢-3-甲基-10-(4-甲基-1-哌 嗪基)-7-氧代-7H - 吡啶并[1,2,3-de]-[1,4]苯并恶嗪-6-羧 酸半水合物 英文名:Levofloxacin 1.2 化学结构式、分子式及分子量: 1.2.1化学结构式: 1.2.2分子式:C18H20FN3O4 1.2.3分子量:361
2、从起始原料来说 三氟硝基苯属于第一类危险品:爆炸物质和物品。沸点只有 92°C,其燃点也很低,在使用、储藏和运输过程中都需要釆取妥善 措施,同时文献合成路线的反应步骤较多,副反应较多,试劍用量也 比较大,部分工艺操作复杂,成本较高,收率较低,大规模生产尚有一 定困难。 对于2,3,4,5-四氟苯甲酸来说,显而易见,优势明显,以此为原料 的合成工艺主要原料2,3,4,5-四氧苯甲酸和(S)-(+)-氨基丙醇国内均 有售,方法1的文献总收率提高到39.2%,且工艺稳定,方法2的文献收 率则更高,达到了 52.3%,所以选择以2,3,4,5-四氣苯甲酸为起始原 料合成左氧氟沙星更适宜工业化规模生产。
但该技术路线中仍存在一些缺陷 主要表现为: 一、酰化、胺化、环合阶段反应不完全;
二、环合产品颜色较深,而且颜色无法去除; 三、缩合产品颜色很深,吸光度较差,N-甲基哌嗪的回收率 较低,仅为50%。 以四氟苯甲酰氯为起始原料,与丙二酸二乙酯缩合、部分 水解脱羧、与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缩醛(简写为:DMF-DMA) 缩合、S-(+)-2-氨基丙醇置换、环合、水解后与N-甲基哌嗪缩 合精制得到左氧氟沙星。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生产工艺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生产工艺一、引言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菌药物,用于治疗各类感染疾病。
本文将对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生产工艺进行全面、详细、完整和深入地探讨。
二、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成分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 Hydrochloride),其化学名为(+) -9-(2,3-二氟苯基)氟苯基-6-氟氮杂二环[2,3-d]-1,4-嘧啶-3(2H)-酮的盐酸盐。
三、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生产工艺3.1 原料准备1.左氧氟沙星的制备:根据药典中的配方和制备方法,采用合成工艺将左氧氟沙星合成。
2.辅料的准备:根据药典要求,准备辅料包括生理盐水、无菌水、适量的酸和碱等。
3.2 注射液的制备1.左氧氟沙星的溶解:将合成好的左氧氟沙星溶解于适量的生理盐水中,得到一定浓度的左氧氟沙星溶液。
2.调整pH值:用适量的酸和碱调整左氧氟沙星溶液的pH值,保证其符合要求。
3.灭菌处理:使用高温高压的方法对左氧氟沙星溶液进行灭菌处理。
4.分装:将灭菌后的左氧氟沙星溶液分装至无菌注射器中,每支注射器中含有合适剂量的左氧氟沙星溶液。
5.储存:对分装好的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进行密封和储存,保证其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3 质量控制1.外观检查:对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透明度、色泽等指标。
2.pH值测定:使用专用的pH计仪器对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pH值进行测定,确保其符合规定的范围。
3.杀菌效果检测:通过无菌实验室的培养和检测,测试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杀菌效果。
4.包装完整性检查:对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包装进行检查,确保其密封完好,无破损和漏液。
5.含量测定:使用分析仪器对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中左氧氟沙星的含量进行测定,确保其符合规定的范围。
四、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生产工艺的优化为了提高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4.1 原料采购选择优质的原料供应商,确保从源头上控制原料的质量,避免原料带来的质量问题。
盐酸左氧氟沙星生产工艺
盐酸左氧氟沙星生产工艺引言盐酸左氧氟沙星是一种广谱的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它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能有效地对抗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是当今临床常用的抗生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盐酸左氧氟沙星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反应工艺、产品纯化和成品包装等环节。
原料准备盐酸左氧氟沙星的生产需要以下原料:1.沙星:它是合成盐酸左氧氟沙星的关键中间体。
沙星的合成工艺是将对氟苯甲酸和氟胺嘧啶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合成得到的。
合成过程需要严格的操作条件和催化剂的催化。
2.氢氧化钠:用于调节反应体系的酸碱度和中性化处理。
3.盐酸:用于盐酸化反应,将左氧氟沙星从游离碱态转化为盐酸盐形式。
以上原料在生产工艺中的使用需要符合有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规定,并严格控制其纯度和含量。
反应工艺盐酸左氧氟沙星的生产主要通过以下几个反应步骤完成:1.酸碱中和反应:将沙星与盐酸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反应釜中,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形成盐酸左氧氟沙星。
2.沉淀和脱水:通过加入适量的有机溶剂,将盐酸左氧氟沙星从反应液中分离出来,形成沉淀物。
然后进行脱水处理,将残留在沉淀物中的水分蒸发掉。
3.溶解和结晶:将脱水后的盐酸左氧氟沙星沉淀物加入溶剂中进行溶解,然后通过控制温度和搅拌速度,使溶液中的盐酸左氧氟沙星缓慢结晶出来。
4.过滤和干燥:将结晶的盐酸左氧氟沙星通过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将固体与溶剂分离。
然后将固体通过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去除残留的溶剂。
以上反应工艺需要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搅拌条件下进行,以确保产物的质量和产量。
产品纯化盐酸左氧氟沙星在反应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杂质,对产品的纯度和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提高盐酸左氧氟沙星的纯度,通常需要进行以下纯化步骤:1.结晶分离:通过适当的溶剂和结晶条件,使杂质与盐酸左氧氟沙星分离出来,从而提高产物的纯度。
2.洗涤:用适量的溶剂对结晶体进行洗涤,去除残留的杂质和溶剂。
3.干燥:将洗涤后的结晶体通过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去除残留的溶剂,使产物更加纯净。
左氧氟沙星的生产工艺设计
专业课程设计(2)任务书一、设计时间2011年6月20日-2011年7月1日(第18和19周)二、设计题目左氧氟沙星的生产工艺设计三、设计条件1、产品规格:纯度99.5%2、生产能力:50公斤/ 批或60公斤/ 批3、收率:每个工段收率都为90%四、设计任务1、从前两周所给目标化合物设计的合成线路中选择一条成熟的路线(即可以工业化生产的路线)确定生产方法。
2、进行工艺流程设计,说明工艺基本原理和流程简述3、进行第一工段的物料衡算、能量衡算。
4、主要设备选型说明,填写设备一览表。
5、绘制相应的工艺流程图(包括方框流程图和PID流程图)。
五、设计要求每个学生要全面认真地完成课程设计所规定的设计内容,要认真复习教材内容,查阅有关设计规范、手册等资料,独立按时完成任务;要正确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来分析和解决课程设计中的问题;要正确掌握课程设计的设计方法和计算方法,方案设计要正确,步骤要清楚、简练、正确;设计说明书、计算书要求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书写整洁,图纸表达内容完整、清楚、规范。
六、课程设计进度安排七、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本课程设计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5级记分制。
评分的主要依据为:说明书和图纸的质量,独立完成设计的工作能力。
八、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化工设计概论》,侯文顺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2.《化工工艺设计》,丁浩主编,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3.《化工工艺设计手册》,上海医药设计院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1年目录一,概述 (4)1产品名称,化学结构及理化性质 (4)2,产品质量标准,包装规格及储存 (4)3,产品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 (5)4,产品生产的工艺沿革 (5)二,工艺流程设计及工艺流程 (6)1,工艺流程设计 (6)2,反应原理及理论解释 (7)3,工艺流程操作简述 (7)三,物料衡算 (8)四,PID流程图 (9)五,总结 (10)一、概述1、产品名称、化学结构及理化性质(1) 产品名称:中文名:左氧氟沙星俗名:化学名:(S)-(-)-9-氟-2,3-二氢-3-甲基-10-(4-甲基-1-哌嗪基)-7-氧代-7H - 吡啶并[1,2,3-de]-[1,4]苯并恶嗪-6-羧酸半水合物英文名:Levofloxacin(2) 化学结构式、分子式及分子量:①化学结构式:②分子式:C18H20FN3O4③分子量:361(3) 理化性质:左旋氧氟沙星(levofloxacin,1)化学名为(S)-(-)-9-氟-2,3-二氢-3-甲基-10-[4-甲基-1-哌嗪基]-7-氧代-7-氢吡啶并[1,2,3-de][1,4]苯并恶嗪-6-羧酸,为淡黄色结晶性粉末。
左氧氟沙星绿色合成工艺
左氧氟沙星绿色合成工艺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抗菌药物,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性病、皮肤病等等。
它的合成有很多方法,本文将着重介绍左氧氟沙星绿色合成工艺的相关研究。
左氧氟沙星的绿色合成技术是一种使用有机合成反应工艺,它具有有机合成反应高效和低成本的优势,目前已经广泛用于生产左氧氟沙星。
其主要由Fmoc-N-(p-toluenesulfonyl)-D-valyl-Osu (Fmoc-D-Val-Ts)与2,6-dinitro-4-trifluoromethylbenzoic (DNTB)进行合成。
其合成反应主要由 base-catalyzed Mitsunobu 应负责。
在这一催化反应中,先将Fmoc-D-Val-Ts与DNTB以一定摩尔比进行混合,然后添加一小定量的一种钠反应,以及一小定量的1-vinylpyrrolidinone(1-VP),最后添加一小定量的三氯甲烷作为催化剂,并在常压及低温条件下反应24小时。
反应后,再用水稀释,沉淀反应的产物,通过滤液来回收及纯化产物,经过几步分离合成左氧氟沙星工艺完成。
研究表明,这种绿色合成工艺的步骤简单,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反应率较高,可以有效抑制副反应,有效改善产品纯度,这是一种成本低、质量高的工艺。
左氧氟沙星绿色合成工艺可以有效减少和优化有机合成反应所产生的有毒废气、废液,从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在反应过程中,可以使用大量的有机醇作为反应介质,以节约能源和减少有害废气。
目前,该绿色反应工艺已成功地用于左氧氟沙星的合成,并在国内外产品投入市场。
因此,左氧氟沙星绿色合成工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绿色合成是一个概念,其中包括了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环境,使用安全而有效的催化剂以及大量使用可回收及可再利用的副产物等。
未来,绿色合成工艺将继续发展,为制药和化学原料的生产提供更安全、高效、低成本的合成方法。
综上所述,左氧氟沙星绿色合成工艺是一种具有高有效性、低成本、可控性好、安全性高的合成工艺,未来其发展前景广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左氧氟沙星的合成工艺
姓名: 韩秀娇 班级:硕1502班
主Hale Waihona Puke 内容1 左氧氟沙星的简介 2 左氧氟沙星的合成工艺 3 总结
左氧氟沙星的性质
• 1 本品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具有广谱抗菌作用,抗菌作用强,对多数肠杆 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 和流感嗜血杆菌、嗜肺军团菌、淋病奈瑟菌等革兰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和肺炎支原体 但是对厌氧菌和场球菌的作用较差。
左氧氟沙星的合成工艺—手性引入法6
左氧氟沙星的合成工艺拆分法左氧氟沙星的合成工艺立体选择法左氧氟沙星的合成工艺手性引入法1左氧氟沙星的合成工艺手性引入法2左氧氟沙星的合成工艺手性引入法2左氧氟沙星的合成工艺手性引入法4左氧氟沙星的合成工艺手性引入法3左氧氟沙星的合成工艺手性引入法5左氧氟沙星的合成工艺手性引入法6放映结束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2 左氧氟沙星的分子结构:
•
左氧氟沙星的合成工艺—拆分法
左氧氟沙星的合成工艺—立体选择法
左氧氟沙星的合成工艺—手性引入法1
左氧氟沙星的合成工艺—手性引入法2
左氧氟沙星的合成工艺—手性引入法2
左氧氟沙星的合成工艺—手性引入法4
左氧氟沙星的合成工艺—手性引入法3
左氧氟沙星的合成工艺—手性引入法5
一种左氧氟沙星或氧氟沙星的合成方法[发明专利]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015.01.14C N 104277052A (21)申请号 201410407437.7(22)申请日 2014.08.19C07D 498/06(2006.01)(71)申请人天方药业有限公司地址463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光明路2号(72)发明人杨秋燕 王俊臣 石庆东 刘沛刘晓光 马占波 闫冬成 安勇田丰月 李凯峰 王学勤 李翠萍李云霞 王丽 年倍蕾(74)专利代理机构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代理人时立新 郭丽娜(54)发明名称一种左氧氟沙星或氧氟沙星的合成方法(57)摘要本发明属于化合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左氧氟沙星或氧氟沙星的合成方法。
该方法是将左氧氟羧酸酯或氧氟羧酸酯与有机碱、水、N-甲基哌嗪共同加入容器中反应,分别对应生成左氧氟沙星或氧氟沙星。
本发明左氧氟羧酸酯或氧氟羧酸酯为起始原料,把原有合成工艺涉及的两步操作合二为一,采用一步反应制备而成左氧氟沙星或氧氟沙星,缩短了生产工艺,减少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反应效率。
(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10)申请公布号CN 104277052 A1.一种左氧氟沙星或氧氟沙星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左氧氟羧酸酯或氧氟羧酸酯与有机碱、水、N-甲基哌嗪共同加入容器中反应,分别对应生成左氧氟沙星或氧氟沙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氧氟沙星或氧氟沙星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碱为吡啶、DMF、DMSO、氨水、N-甲基哌嗪、三乙胺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左氧氟沙星或氧氟沙星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在50~200℃下进行,反应时间是5~15小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左氧氟沙星或氧氟沙星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在80~120℃下进行,反应时间是8~12小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虞心红教授 64252604左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制备技术●项目简介:左氟沙星(levofloxacin),化学名为(S)-(-)-9-氟-2,3-二氢-3-甲基-10-(4-甲基-1-哌嗪)-7-氧代-7-氢吡啶骈[1,2,3-de][1,4]苯骈嗪-6-羧酸,是第三代氟喹诺酮抗菌药之一,最早由日本第一制药株式会社开发上市。
它的抗菌活性强,抗菌广谱,毒副作用小,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
●所属领域:医药●项目成熟度:小试●合作方式:技术合作、开发二、杨先金副研究员 64253530氟化试剂NFSI的低成本生产工艺●项目简介:在药物和农药分子中引入少氟原子往往能够改变其生理活性,很多药物和农药中都含有氟原子。
药物和农药中20%以上含有氟原子,将氟原子引入药物和农药中通常要用氟化试剂。
NFSI是一种亲电氟化试剂,氟化过程能够在羰基的邻位引入氟原子,反应收率高。
我们采用水为溶剂的方法合成氟化试剂NFSI,成本低,技术经中试,大试验证。
●所属领域:化工、医药●项目成熟度:产业化●应用前景:本项目在医药和农药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或合作生产。
氟化试剂Selectfluor的低成本生产工艺●项目简介:在药物和农药分子中引入少氟原子往往能够改变其生理活性,很多药物和农药中都含有氟原子。
现存的化合物中有40%含有氟原子,药物和农药中20%以上含有氟原子,将氟原子引入药物和农药中通常要用氟化试剂。
Selectfluor是一种亲电氟化试剂,氟化过程能够在羰基的邻位引入氟原子,反应收率高。
我们采用水为溶剂的方法合成氟化试剂Selectfluor,成本低,技术经中试,大试验证。
●所属领域:化工、医药●项目成熟度:可产业化●应用前景:本项目在医药和农药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或合作生产。
氟化石墨工业生产工艺●项目简介:氟化石墨是制备锂电池的原料,用其做添加剂制成的润滑剂、防水剂属高级产品,产品附加值极高。
目前国内氟化石墨的普遍合成方法为低温合成工艺,技术还不成熟,与国外差距很大。
在实验室试验成功的基础上,经一年多的中试放大试验,目前已经拿出权威部门认证的合格产品,并获得氟化石墨生产技术知识产权。
●所属领域:化工●技术要点:项目经过小试、中试和小规模生产验证,可产业化。
●应用前景:目前主要用于高能锂电池电极材料、固体润滑剂、防水材料等。
国内尚无规模生产企业,国内外市场容量每年1000吨以上,按照年产500吨计算,可形成年销售额10亿人民币以上。
●投资效益分析:项目规划总投资1000万,达年产500吨的生产能力,产品利润率200%以上,两年回收成本。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已申请专利。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或合作生产。
氟化石油焦工业生产工艺●项目简介:氟化石油焦是制备锂电池的原料,产品附加值极高。
目前国内氟化石油焦的普遍合成方法为低温合成工艺,技术还不成熟,与国外差距很大。
在实验室试验成功的基础上,经一年多的中试放大试验,目前已经拿出权威部门认证的合格产品,并获得氟化石油焦生产技术知识产权。
●所属领域:化工●技术要点:项目经过小试、中试和小规模生产验证,可产业化。
●应用前景:目前主要用于高能锂电池电极材料、防水材料等。
国内尚无规模生产企业,国内外市场容量每年1000吨以上,按照年产500吨计算,可形成年销售额10亿人民币以上。
●投资效益分析:项目规划总投资1000万,达年产500吨的生产能力,产品利润率100%以上,两年回收成本。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已申请专利。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或合作生产。
氟化炭黑工业生产工艺●项目简介:氟化碳黑是制备锂电池的原料,产品附加值极高。
目前国内氟化炭黑的普遍合成方法为低温合成工艺,技术还不成熟,与国外差距很大。
在实验室试验成功的基础上,经一年多的中试放大试验,目前已经拿出权威部门认证的合格产品,并获得氟化炭黑生产技术知识产权。
●所属领域:化工●技术要点:项目经过小试、中试和小规模生产验证,可产业化。
●应用前景:目前主要用于润滑、防水材料等。
国内尚无规模生产企业,国内外市场容量每年100吨以上,按照年产100吨计算,可形成年销售额1亿人民币以上。
●投资效益分析:项目规划总投资1000万,达年产100吨的生产能力,产品利润率100%以上,两年回收成本。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已申请专利。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或合作生产。
氟化试剂BAST(Deoxofluor)的低成本生产工艺●项目简介:BAST(Deoxofluor)是一种亲电氟化试剂,氟化过程能够在羰基的邻位引入氟原子,反应收率高。
我们采用水为溶剂的方法合成氟化试剂BAST(Deoxofluor),成本低,技术经中试,大试验证。
●所属领域:化工、医药●项目成熟度:可产业化●应用前景:本项目在医药和农药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或合作生产。
氟化试剂Selectfluor的低成本生产工艺●项目简介:Selectfluor是一种亲电氟化试剂,氟化过程能够在羰基的邻位引入氟原子,反应收率高。
我们采用水为溶剂的方法合成氟化试剂Selectfluor,成本低,技术经中试,大试验证。
●所属领域:化工、医药●项目成熟度:可产业化●应用前景:本项目在医药和农药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或合作生产。
三、陈卫东助理研究员64251386新型芳香含氟药物中间体2,4-二氟-3-羟基苯乙酮产品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简介:含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杀菌谱广、毒副作用小、结构简单、给药方便、价格适中使得该类药物被不加限制的广泛使用,细菌的耐药性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全球许多国家关注的热点。
2,4-二氟-3-羟基苯乙酮是制备新一代喹诺酮类抗菌药Garenoxacin的起始原料。
目前国内未见有任何单位进行过相关的开发研究,而国外[如J. Med. Chem. EN; 42, 1999, 329-332]则是采用2,6-二氟苯酚为原料,而且反应过程中还需用剧毒的氰化钠、硫酸二甲酯、碘甲烷及碘为原料,硝化过程有异构体,分离困难,成本高,生产过程中危险性高。
因此,开发一条反应路线较短、工业化过程简单、安全成本较低的2,4-二氟-3-羟基苯乙酮合成路线对于采用该中间体制备的最终新型喹诺酮类药物的市场推广极为必要。
●所属领域:化工行业●技术要点:项目经过小试、中试和小规模生产验证,可产业化。
本项目采用生产其他氟化物的副产品---3,4,5-三氟硝基苯为原料,设计了一条全新的合成路线,经甲氧基化得2,6-二氟-4-硝基苯甲醚,还原得到3,5-二氟-4-甲氧基苯胺,溴化得3,5-二氟-2-溴-4-甲氧基苯胺,脱氨基成3-溴-2,6-二氟苯甲醚,在非质子极性溶剂中格氏与醋酐反应得2,4-二氟-3-甲氧基苯乙酮,最后一步脱甲基得目标产物2,4-二氟-3-羟基苯甲酮。
在反应工艺第一步采用廉价的甲醇钠直接与3,4,5-三氟硝基苯进行取代反应一步得到甲氧基化产物,缩短了工艺降低了成本;第二步采用加氢还原,在常压活低压下进行,减少了铁粉还原造成的污染,提高了中间体的纯度和反应收率;采用氰化亚铜法上氰基,避开了剧毒的氰化钠工艺,减少了工艺操作过程中的不安全性;最后氰基水解成酸及甲氧基脱甲基成羟基步骤采用一步法直接在氢溴酸反应就得到了最终产物,大大降低了水解过程中废酸的产生,增强了该产品的环境互容性。
●应用前景:2,4-二氟-3-羟基苯乙酮是新一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Garenoxacin等的必备原料。
根据国际上的发展趋势,国内医药界人士估计1-2年后,其需求量将快速增长,并将促使我国现有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尽早升级换代。
目前在世界上已有15个含氟喹诺酮类药物上市,1988年全球含氟喹诺酮类药物销售额仅为1.04亿美元,1992年达到22亿美元,2000年上升到80亿美元,目前国际市场上含氟喹诺酮类药物约占抗感染药物市场份额的20%,年增长速度保持在5-8%,2006年全球销售额将达到110-120亿美元。
在我国医药市场中,抗感染药物的销售额始终居于首位,年销售额约为300多亿元,约占全国药品市场的30%左右。
而在目前抗感染药物市场中,含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上的用量已超过青霉素类,成为第二大抗菌药物。
●投资效益分析:目前,以2,6-二氟苯酚为原料制备2,4-二氟-3-羟基苯腈的价格约为15000人民币/公斤,导致最终药物的价格很高难以短时间内推广,而采用本项目中的全新工艺起始原料制备2,4-二氟-3-羟基苯乙酮的价格可降至5000人民币/公斤,原料价格的降低可导致最终药物价格的大幅降低,大大加快了该药的市场推广速度。
目前,其成本仅为2500人民币/公斤左右,通过工艺优化目标成本将降至1500人民币/公斤。
生产规模按照最初上市4吨/年计算,其产值为2000万元人民币,利税可达800万元人民币/年。
另一方面该中间体的开发成功可推动国内对该系列新药开发速度,缩短了国产含氟喹诺酮类药物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已申请专利。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或合作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