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分析照出孩子撒谎的原因
学前幼儿说谎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学前幼儿说谎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学前幼儿说谎是一种常见的行为现象,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注意力需求:幼儿往往由于过于渴望得到家长或者老师的关注,因此可能会编造
一些事实来引起他们的注意。
2. 探索欲望:幼儿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对于外界事物抱有浓厚的好奇心,因此他们会以编造事实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探索欲望。
3. 惩罚回避:幼儿可能会因为害怕受到惩罚而选择撒谎来逃避责任,以此来保护自
己不受到负面的结果。
4. 想象能力的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逐渐增强,他们会通过创造性的思维编造故事
来丰富自己的想象世界。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关注引导:家长和教师应该主动关注幼儿的需求,增加他们的自信心,避免因为
忽视而导致幼儿信任心的低落,以减少编造谎言的机会。
2. 规范引导:家长和教师应当明确告诉幼儿撒谎的后果和影响,并在经历过程中给
予适当的批评和引导,让幼儿认识到诚实的重要性。
3. 建立信任关系:家长和教师应当与幼儿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让幼儿感受到自己
被尊重和理解,以此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安全感,降低撒谎的可能性。
4. 激发创造力: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更多的创造性活动和游戏,让幼儿有足够的发挥空间,避免通过编造谎言来满足自己的探索欲望。
5. 示范正确行为:家长和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做出诚实、守信的表率,让幼儿模仿
学习,潜移默化地培养正直的品质。
对于学前幼儿说谎现象,家长和教师要通过积极的引导和正确的方法,让幼儿明白诚
实的重要性,建立良好的家庭和教育环境,以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学前幼儿说谎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学前幼儿说谎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学前幼儿时期,说谎现象是较为常见的行为。
学前幼儿的说谎主要是基于他们的认知发展以及对环境的适应。
以下是学前幼儿说谎现象的成因及对策:1. 虚构想象能力:学前幼儿的虚构想象能力正在发展中,他们常常通过编造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想象力。
这种编造故事有时会涉及谎言,如虚构自己的经历或者发生的事情。
对策:教育者可以引导幼儿使用想象力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鼓励他们用正确的方式来表达。
可以告诉幼儿真实的故事和真相,帮助他们理解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区别。
2. 追求关注和赞扬:幼儿时期,孩子们渴望被关注和赞扬,他们可能会编造故事或说谎来吸引他人的注意。
对策: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教育者应给予幼儿足够的关注和关心,及时表扬和鼓励幼儿的真实行为和努力。
可以帮助幼儿发展积极的交流技巧,让他们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3. 逃避责任和惩罚:有时候,学前幼儿可能会说谎来逃避责任或惩罚。
对策:家长和教育者应建立一个以信任和理解为基础的关系,鼓励幼儿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
家长和教育者也应该制定明确的规则和界限,让幼儿明白自己的责任和后果。
4. 模仿他人行为:学前幼儿处于模仿期,他们会模仿身边成人或其他孩子的行为,包括说谎。
对策:成人应自觉做好榜样,正确引导幼儿正确的言行举止。
对于幼儿的错误行为,家长和教育者可以以身作则地显示正确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让幼儿学会说实话和做正确的事情。
5. 被误导和混淆:有时候,学前幼儿会受到他人的误导或混淆,导致说谎。
对策:家长和教育者应常与幼儿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及时纠正幼儿的误解,并给予正确的信息和指导,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思维观念。
对于学前幼儿的说谎现象,家长和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教育幼儿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家长和教育者的榜样和引领对于幼儿的言行具有重要的影响力,需要为幼儿提供一个积极、健康、正直的成长环境。
幼儿说谎知识点总结大全
幼儿说谎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幼儿为什么会说谎?1. 隐瞒自己的错误:由于害怕承担责任或者受到惩罚,幼儿可能会说谎来掩饰自己的过错。
2. 想要得到好处:幼儿可能会说谎来获得物质奖励或者受到别人的夸奖。
3. 想要避免惩罚:幼儿可能会说谎来避免受到父母或者老师的惩罚。
4. 想要讨好他人:幼儿可能会说谎来讨好别人,或者为了保护别人不受伤害。
5. 想要表现得更好:有时候,幼儿会说谎来掩饰自己的不足,或者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
二、幼儿说谎的表现1. 言语不一致:幼儿说谎时,可能会言语不一致,或者给出不同的版本。
2. 眼神闪烁:当幼儿说谎时,他们可能会避开目光,或者眼神不稳定。
3. 身体语言:幼儿说谎时,可能会面部表情不自然,或者行为紧张。
4. 矛盾之处:幼儿说谎时,如果他们的说辞和现实情况存在矛盾,很可能是在说谎。
三、家长和教育者如何应对幼儿说谎?1.给予正面引导:家长和教育者需要以积极的态度引导幼儿认识到说谎的坏处,帮助他们理解诚实的重要性。
2.倾听和理解:家长和教育者需要倾听和理解幼儿的一切,包括他们为什么要说谎,他们的需求和想法。
3.明确规矩和奖惩制度:家长和教育者需要明确告诉幼儿说谎是不好的行为,并制定相应的规矩和奖惩制度。
4.鼓励诚实行为:家长和教育者需要时刻鼓励和表扬幼儿的诚实行为,让他们明白诚实的价值和意义。
5.身教重要性:家长和教育者需要以身作则,做一个诚实的榜样,让幼儿从自己的行为中学到诚实。
四、如何帮助幼儿树立诚实品格?1.培养责任感: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通过给幼儿一些责任和任务,让他们学会承担责任和面对自己的错误。
2.教育诚实的重要性:家长和教育者需要给幼儿正确的价值观念,让他们明白诚实的重要性,以及说谎所带来的坏处。
3.鼓励分享: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从小培养他们的坦诚和真诚。
4.建立信任关系:家长和教育者需要和幼儿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让他们明白诚实和信任是相辅相成的。
4—6岁幼儿说谎行为表现成因及对策分析
4—6岁幼儿说谎行为表现成因及对策分析4—6岁幼儿时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思维和语言能力都在不断发展,他们渐渐懂得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随着认知和社交能力的提升,一些幼儿也会开始展现出说谎的行为。
说谎虽然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但它却是幼儿认知发展的正常表现。
本文将就4—6岁幼儿说谎行为的成因及对策进行分析。
一、幼儿说谎的成因分析1. 基本认知能力的发展4—6岁的幼儿正处于基本认知能力的发展阶段。
他们开始掌握了识别事物的能力,但对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后果还不甚明了。
在一些情境下,幼儿可能对事实感到困惑,并通过说谎来弥补认知的不足。
2. 情感及社交发展幼儿时期,孩子们对于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仍然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因此他们可能会通过说谎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逃避惩罚或获取更多的关注。
3. 模仿和学习在成长过程中,幼儿会不断模仿和学习周围大人的行为。
如果他们发现家长或者其他亲近的人也常常说谎,那么他们很可能会模仿这种行为。
二、幼儿说谎的对策分析1. 创造真实情境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创造真实的情境来帮助幼儿认识并理解事实。
比如在孩子犯错后,家长不应直接问孩子“你是不是做了某某事”,而是通过真实的情境让孩子主动坦白。
2. 提高情商教育教育幼儿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培养他们积极面对挫折和情感管理能力。
当幼儿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时,他们就不会通过说谎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3. 着重模范示范家长和老师在日常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谎。
因为孩子最容易模仿他们身边的人。
通过家长和老师的示范,让孩子学会用真诚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4. 善于交流当幼儿说谎时,家长和老师不应当做出过激的反应,而应当善于倾听和交流。
了解孩子说谎的原因,然后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
5. 加强信任与尊重孩子说谎往往是因为他们感到不被信任或者不受尊重。
家长和老师需要通过尊重孩子的选择和行为,逐渐增加对他们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家庭和校园氛围。
学生说谎的表现原因和处理方法分析
学生说谎的表现原因和处理方法分析引言诚实是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说谎则是一个人品格的负面表现。
在学生中,有时会出现说谎的现象,这给老师和家长带来了困扰。
学生说谎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为了逃避惩罚,或是为了获得利益。
我们应该认识到说谎的危害,及时找出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帮助学生培养诚实的品质。
一、学生说谎的原因分析1. 逃避惩罚学生说谎的原因之一是为了逃避遭到惩罚。
当学生做了错误的事情或违反了规定,他们可能会为了不受到责罚而选择撒谎。
这是因为他们害怕面对后果,害怕被批评或惩罚,于是便选择说谎来逃避责任。
当一个学生没完成作业却声称已经完成了,他可能是害怕老师的责骂或扣分,于是选择撒谎掩盖自己的过错。
2. 获得利益另一个常见的原因是为了获得利益。
有些学生会撒谎来获得老师或同学的好感,或是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们可能撒谎说自己生病了,以便得到更多的关心和照顾;或者为了获得更高的分数,他们可能利用谎言来欺骗老师。
3. 惯性说谎还有一些学生则是因为养成了说谎的习惯,不自觉地便会编造谎言。
可能因为家庭环境、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形成了说谎的习惯,无论事情大小,都会撒谎来掩盖真相。
二、学生说谎的处理方法1. 理解和关心对于学生说谎的行为,老师和家长应该有一颗理解和关心的心。
要充分理解学生的心理,包容他们的行为,尤其是在逃避惩罚的情况下,要设身处地地去考虑学生的感受和原因。
并且表现出对学生的关怀和理解,不可嘲讽或批评孩子。
2. 沟通和引导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发现学生撒谎时,老师和家长应该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撒谎的原因。
对于逃避惩罚的情况,可以让学生明白错误的严重性,给予合理的惩罚,并与他们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惯性撒谎的情况,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诚实的重要性,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教育。
3. 培养诚实品质老师和家长也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诚实品质。
可以通过教育和榜样示范,引导学生明白诚实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幼儿说谎行为案例分析
幼儿说谎行为案例分析幼儿时期是孩子们心智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的行为举止往往受到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等因素的影响。
在成长过程中,一些幼儿可能会出现说谎的行为。
说谎是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需要及时引起家长和老师的重视。
本文将通过分析幼儿说谎的案例,探讨其原因和解决方法。
案例一,小明说谎。
小明是一名幼儿园的学生,他的家庭环境和成长背景都比较良好。
然而,最近学校老师发现小明经常对一些小事情撒谎,比如说他完成了作业,但实际上并没有做。
老师询问他的时候,他总是支支吾吾,欲言又止。
分析,小明说谎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在家庭中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和认可。
或许是因为家长工作繁忙,缺少陪伴和沟通,导致他在学校中寻求关注和认可的方式就是通过说谎来吸引老师和同学的注意。
解决方法,家长和老师需要多花时间和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和需求。
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关注,让他们感受到家庭和学校的温暖。
同时,要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让他们明白说谎是不正确的做法。
案例二,小红的谎言。
小红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但最近她在学校出现了一些说谎的行为。
比如她偷偷吃了同学的零食,却否认自己做过。
当老师质问她的时候,她总是一副无辜的样子。
分析,小红说谎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她缺乏自控能力,无法克制自己的欲望。
在家庭教育中,可能家长对她的管教不够严格,导致她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解决方法,家长需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教会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同时,要及时发现孩子的错误行为,进行适当的批评和教育,让他们明白做人的道理和行为的后果。
总结,幼儿时期的说谎行为往往是因为家庭教育和环境的原因所导致的。
家长和老师需要共同努力,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教育,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行为观念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和纠正幼儿的说谎行为,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说谎行为原因及对策研究
幼儿说谎行为原因及对策研究
幼儿说谎行为原因及对策研究
一、原因
(一)家庭环境因素
1.父母关系不和谐。
有时候,孩子会听到父母之间的冲突或者争吵。
家中的矛盾现象会让孩子产生害怕、痛苦的感受,也可能给他们一种只要说谎就可以解决一切的错觉。
2.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
家庭经济拮据会让孩子焦虑和恐慌,他们也会感觉到家里的经济状况对他们存在很大的压力。
这就会让孩子隐瞒实情,甚至会去说谎。
3.父母缺乏正确的教育。
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产生缺乏教养和学习概念,他们会因此而形成一种把说谎当成许多解决方法的习惯。
二、对策
(一)家庭环境处理
1.保持家庭和谐。
家庭气氛要舒适,家长要有耐心地引导孩子,以免家庭暴力影响孩子的正常成长。
2.增强家庭经济状况。
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家庭父母应多找找工作,提高家庭收入,以缓解孩子的压力。
3.正确教育孩子。
一方面,应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另一方面,父母要多给孩子有助于增强自信的实践机会,比如开展一些有趣的游戏。
浅谈幼儿说谎行为的成因及对策(精选5篇)
浅谈幼儿说谎行为的成因及对策(精选5篇)第一篇:浅谈幼儿说谎行为的成因及对策浅谈幼儿说谎行为的成因及对策陈杏媚一、问题的提出说谎往往被人们视为一种恶劣的品质问题。
但对于幼儿来说,“说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现就幼儿说谎行为的成因及对策做出探讨。
二、幼儿说谎行为的概念及成因根据心理因素来分析,幼儿说谎大致可分为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两大类。
(一)无意说谎的概念及成因 1.无意说谎的概念从幼儿认知和心理理论能力发展的特点来看,3岁幼儿已有说谎的经验,4岁幼儿开始出现策略性说谎,但这一时期幼儿的说谎行为基本上都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属于无意说谎,常表现为满足愿望的心理、理解性心理错觉和自信心的萌动等。
2.无意说谎的成因(1)满足愿望的心理幼儿有时会把幻想、愿望与现实混合在一起。
他们为了满足某种理需要,常常无意识地和不自觉地“说谎”,这与品德行为无关。
如一幼儿在电视上看到海边的孩子玩得非常开心,就在幼儿园和小朋友绘形绘色地说自己在大海边玩得多么开心,形成一种“美丽的谎言”。
(2)理解性心理错觉幼儿常因认识不足和理解错误产生心理错觉,用想象的情节代替记忆不确切的情节。
于是便出现了“说谎”现象。
例如,有的幼儿在园里做了错事,老师教育说:“你做错事是不对的,以后注意改了,就同样是好孩子。
”幼儿听到“好孩子”这样词语,往往会把它当成“表扬”,回家就高兴地报告给爸爸妈妈,说:“老师今天表扬我了,说我是好孩子!”这种情况就是由于幼儿缺乏经验而产生的理解性心理错觉。
又如,有的幼儿不理解某些概念的真正内涵,往往不自觉地“说谎”。
有的幼儿在家看过爸爸妈妈和朋友打扑克、下象棋,就对老师说:“我会打扑克,也会下象棋。
”其实,他只不过是会模仿大人的样子,并不理解这类活动的真正含义。
(3)自信心的萌动幼儿由于理解问题的简单化和不善于分辨想象与现实,往往不切实际地说“大话”,夸“海口”。
例如,在运动会前挑选小运动员时,教师问:“我们班谁跑得最快?”结果全班幼儿都争着举手说:“我跑得最快!”从另一角度来说,这不但是孩子无意说谎,同时,还是幼儿自信心的萌动时期。
幼儿撒谎的一般特点及其家庭相关因素
幼儿撒谎的一般特点及其家庭相关因素一、本文概述幼儿撒谎是儿童心理发展中一个复杂且值得关注的现象。
撒谎行为的出现标志着幼儿开始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如理解谎言的概念、掌握一定的社交技巧以及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然而,过度的或习惯性的撒谎行为则可能反映出幼儿内心的焦虑、恐惧或道德观念的缺失。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撒谎的一般特点,并分析其与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等家庭相关因素之间的关联。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相关因素,家长和教育者可以更加有效地引导幼儿建立健康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幼儿撒谎行为的一般特点无意识撒谎:幼儿期的孩子由于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有时可能无法准确区分真实和虚构,导致无意识地说出与事实不符的话。
这种撒谎行为并非出于故意,而是由于幼儿的认知发展尚未成熟。
想象与现实的混淆:幼儿常常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在描述事情时可能会将想象和真实经历混淆在一起,从而产生撒谎的现象。
例如,孩子可能会夸大自己的经历或描述一些并未实际发生的事情,但这并非出于欺骗的意图。
为了逃避惩罚或获得奖励: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开始逐渐理解行为后果,有时为了逃避惩罚或获得奖励,他们可能会故意撒谎。
这种撒谎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即通过欺骗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模仿成人的行为: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可能会模仿成人的行为,包括撒谎。
如果家长或其他成人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撒谎的行为,孩子很可能会模仿并学会这种行为。
情绪驱动的撒谎:幼儿有时会因为情绪的影响而撒谎。
例如,当孩子感到害怕、焦虑或不安时,他们可能会通过撒谎来寻求安慰或逃避现实。
孩子也可能因为嫉妒、愤怒等负面情绪而撒谎。
了解幼儿撒谎行为的一般特点对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孩子的撒谎行为,从而引导孩子健康发展。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也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树立良好的榜样,避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撒谎的行为。
三、家庭因素对幼儿撒谎行为的影响家庭环境对于幼儿的成长和行为塑造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幼儿说谎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引导方法
幼儿说谎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引导方法谎言是人类共同的行为,而对于幼儿的谎言行为,却是家长最容易忽视的部分。
幼儿时期是心智发展的关键时期,了解幼儿为什么会说谎,如何引导幼儿正确的认知、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则是教育工作者、家长的共同使命。
本文通过对谎言行为的形成原因、引导方法的总结,探讨幼儿说谎的心理学机制和操作方法。
同时,以具体的案例分析为基础,提出一些相应的引导策略,旨在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幼儿说谎以及如何引导幼儿建立健康、积极的人格品质。
二、幼儿说谎的形成原因1. 独立性增强对真实性的认识不确定问题随着幼儿的年龄增长,其独立性增强,自我认知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同时,幼儿对真实性的认知能力仍不确定,他们缺乏直观、客观的评价标准,难以区分真实和虚假的信息,容易把幻想和现实混为一谈,因此他们的谎言并非达成某一目的,而是用来满足内心的幻想或刺激。
同时,幼儿还不了解谎言的后果,认为撒谎不会有任何伤害。
例如,3岁的小明在学校玩具室里打破了一个小汽车,他因为不想承担责任,所以对着老师撒了一个大谎。
当老师问他小汽车是怎么坏的时候,他支吾了半天,最后还是发明了一个故事来掩饰自己的谎言行为。
2. 恐惧心理导致谎言的产生幼儿在学习、生活中容易受到惩罚或者不喜欢的事情上的抗拒,这时候往往会产生一种恐惧心理,而谎言是他们获得自由、避免惩罚和降低对挫折的惧怕的一种手段。
他们往往会用谎言来替换真相,达到一些目的。
例如,5岁的小林,因为不喜欢吃菜,每次妈妈让他吃菜,他总是说自己吃够了。
可是每次妈妈看到碗里的菜都是一样的,小林吃了几口就不动了,妈妈问他是不是没吃,但每次小林都会坚定地说已经吃过了,为了达到他自己的需求,就选择撒谎。
3. 模仿成人的谎言行为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对于父母、家长、教师这样的权威人物容易产生模仿和模拟行为的想法。
当他们在模仿中意识到对方说的话或者行为不是100%真实,或者在玩具、游戏中可以做出自己想要的结果时候,容易产生“谎言”这个行为。
4—6岁幼儿说谎行为表现成因及对策分析
4—6岁幼儿说谎行为表现成因及对策分析4-6岁幼儿的说谎行为表现出现的一些成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幼儿的认知发展:在这个年龄段,幼儿开始逐渐理解了事实和虚构之间的差别,他们开始有了想象力,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求。
他们可能会说谎来满足自己的期望或逃避责任。
2. 成为焦点的欲望:幼儿通常希望成为别人的关注和赞赏的焦点,因此他们可能会说谎以吸引他人的注意。
3. 害怕受到责备或惩罚:幼儿可能会害怕承认自己的错误,或害怕面对父母、老师或其他成人的批评,因此会说谎以逃避责任或惩罚。
4. 模仿他人的行为:幼儿常常模仿和学习他人的行为,如果他们看到父母或其他主要成人在某种情况下撒谎,他们可能会模仿并采用同样的行为。
对于幼儿说谎行为的对策分析如下:1. 引导幼儿诚实:父母和教师应该给予幼儿正面且明确的诚实行为的期望,并以身作则地展示诚实的行为。
需要提醒幼儿说实话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2. 建立积极的沟通和信任关系:父母和教师应该与幼儿建立积极且亲近的关系,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基础。
通过与幼儿进行日常对话和富有启发性的问答,可以帮助他们理解真相和虚构之间的差别。
3. 提供理解和支持:对于幼儿所述的谎言,父母和教师应该保持冷静,而不是过分责备或惩罚幼儿,因为这可能会加强幼儿说谎的行为。
相反,应该提供理解和支持,了解幼儿说谎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 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培养道德价值观: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去感受诚实和诚信的重要性,让他们理解说谎的后果和对他人的伤害。
可以通过故事、情景模拟和讨论等方式,引导幼儿正确树立道德价值观。
对于4-6岁幼儿的说谎行为,家长和教师应该理解其成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引导和教育幼儿,帮助他们建立诚实、负责任的行为习惯。
儿童说谎现象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
儿童说谎现象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儿童说谎现象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引言:儿童说谎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之一。
在儿童的认知发展和心理成长过程中,说谎是他们探索和理解社会世界的一种方式。
然而,过多和频繁的说谎行为可能对儿童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理解儿童说谎的心理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教育对策是非常重要的。
一、儿童说谎的心理原因1. 测试边界:儿童通过说谎来观察和测试成人的反应。
这是他们探索行为边界和社会规则的一种尝试。
2. 避免惩罚:儿童有时会说谎以避免承担责任和惩罚。
他们担心父母或老师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愤怒或失望。
3. 寻求赞扬:有些儿童会说谎以获得成人的赞赏和关注。
他们希望通过虚构的故事来吸引他人的注意。
4. 考验信任:儿童可能通过说谎来测试他人是否相信自己。
这是他们在建立人际关系和互相信任的过程中的一种尝试。
二、儿童说谎的影响1. 信任问题:频繁的说谎会破坏儿童与他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包括父母、老师和同伴。
他们可能因为一直不被相信而感到孤立和不愉快。
2. 发展问题:过多的说谎行为可能影响儿童的道德发展和认知能力。
他们可能因为无法区分事实和欺骗而感到困惑,甚至开始形成不诚实的习惯。
三、教育对策1. 建立坦诚与信任的关系:与儿童建立坦诚和信任的关系是防止他们说谎的关键。
父母和教育者应该给予儿童足够的关注和理解,让他们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事,他们都可以诚实地与成人交流。
2. 建立明确的规则:制定明确的规则和责任是培养儿童诚实行为的重要一环。
父母和教育者应该与儿童一起制定家庭和学校规则,并明确表达对诚实行为的重视。
3. 培养良好的价值观:通过教育和培养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可以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和判断力。
父母和教育者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儿童道德发展的榜样。
4. 赞赏诚实行为:当儿童表现出诚实行为时,父母和教育者应该给予积极的赞扬和奖励。
这样可以增强儿童的自信心,让他们了解诚实行为是受欢迎和受尊重的。
5. 教授处理问题的技巧:父母和教育者应该教导儿童如何应对问题和面对困难。
小学教育案例说谎分析(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
小明在班级中表现良好,成绩优异,但近段时间,班主任发现小明在课堂上多次撒谎。
起初,班主任并没有在意,认为这只是孩子顽皮、天真的一种表现。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明撒谎的次数越来越多,谎言的内容也越来越离奇。
为了深入了解小明的心理和行为,班主任决定进行一次深入的分析。
二、案例分析1. 小明说谎的原因(1)逃避惩罚:小明在课堂上经常因为不遵守纪律而受到老师的批评。
为了逃避惩罚,他选择了说谎,试图为自己辩解。
(2)追求关注:小明发现,每当他说谎时,老师和同学们都会对他的谎言产生好奇和关注。
这种关注让他感到满足,因此他逐渐养成说谎的习惯。
(3)家庭教育缺失:小明的父母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陪伴他。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他的期望过高,导致小明在心理上承受很大压力。
为了减轻压力,他选择说谎来逃避现实。
2. 小明说谎的表现(1)夸大事实:小明在课堂上经常夸大自己在家中的表现,如“我帮妈妈打扫了房间”、“我帮爸爸修了自行车”等。
(2)编造谎言:小明编造了一些离奇的谎言,如“我家的狗狗会说话”、“我昨天晚上看到了外星人”等。
(3)掩盖错误:小明在犯了错误后,为了掩盖自己的过错,会选择说谎来逃避责任。
三、教育措施1. 建立信任关系:班主任要主动与小明沟通交流,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建立信任关系。
通过倾听,让小明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从而减少说谎的动机。
2. 激发内在动机:班主任要关注小明的兴趣爱好,鼓励他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发挥特长。
通过激发内在动机,让小明在课堂上保持良好的表现,减少说谎的机会。
3. 强化正面行为:班主任要对小明在课堂上遵守纪律、认真听讲等正面行为给予表扬和鼓励。
通过强化正面行为,让小明认识到说谎的负面后果,从而改正说谎的习惯。
4. 家庭教育指导:班主任要与小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小明的成长。
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给予孩子适当的关爱和支持,避免过高期望给孩子带来的压力。
学生撒谎的原因及对策
学生撒谎的原因及对策《学生撒谎的原因及对策》咱今天就来唠唠学生撒谎这事儿。
这在学校里啊,可不算啥新鲜事儿,但背后的原因呢,那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一、学生撒谎的原因(一)怕挨骂受罚学生在学校里或者家里要是犯了错,那心里可害怕了。
比如说,考试没考好,作业没完成,这时候啊,他们就会想,要是告诉爸爸妈妈或者老师实情,那不得挨一顿骂,说不定还得受罚呢。
就像我以前教过的一个小娃子,他数学考试就考了个位数,他知道他爸妈对他成绩要求高啊,回家就撒谎说试卷还没发下来。
其实他就是怕他爸妈知道了会很生气,揍他一顿或者罚他不许看电视啥的。
这孩子心里头就是想逃避这个可能到来的惩罚,所以才选择撒谎。
(二)想要获得关注有些学生啊,在学校里或者家里感觉自己被忽视了。
比如说家里兄弟姐妹多,或者在学校里老师总是关注那些成绩好的同学。
这时候他们就会想办法让自己变得“特别”一点。
有个小女孩,她有个特别优秀的姐姐,每次姐姐都能得到表扬。
她呢,就撒谎说自己在学校被老师选去参加什么重要的比赛了,其实根本就没这回事儿。
她就是想让爸爸妈妈也像关注姐姐一样关注自己,想从大人那儿得到那种赞赏和喜爱的眼神。
(三)模仿大人或者同伴孩子们的眼睛可尖了,耳朵也灵着呢。
他们周围的大人或者同伴要是有撒谎的行为,他们就很容易跟着学。
我就听说过这么个事儿,有个班级里,有个调皮的小男孩经常撒谎说自己生病不舒服,这样就可以不用参加体育课了。
其他一些孩子看到他这样做能逃避体育课,自己也跟着撒谎。
而且啊,如果家里的大人有时候为了一些小事撒谎,比如说不想接某个电话就说自己不在家之类的,孩子看到了,就会觉得撒谎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也开始撒谎。
二、针对学生撒谎的对策(一)建立信任和宽容的氛围咱当老师或者家长的啊,得让孩子知道,不管他们做了什么,只要说实话,都不会受到过于严厉的惩罚。
要给他们一种信任的感觉,就像我班上有个孩子打破了教室的玻璃,他战战兢兢地来告诉我,我当时就跟他说:“你能来告诉我,这就很勇敢,虽然你做错了事,但是老师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浅析幼儿撒谎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幼儿撒谎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摘要:幼儿撒谎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如果放任幼儿的撒谎行为,对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等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分析幼儿产生撒谎行为的现状与原因,提出缓解幼儿撒谎行为的策略,以达到缓解幼儿撒谎行为的目的。
关键词:幼儿撒谎行为教育一、幼儿撒谎行为的概述所谓撒谎,就是指故意说谎话,又称之为谎言、谎话,往往通过人们的肢体和口头语言等方式传播出来。
幼儿撒谎行为分为两种:(一):是用自己的某些肢体动作来创造出,一种不真实的虚幻的假象来让人相信;(二):是说话的人用欺骗的方法,把自己知道和了解的事情说成错误的不真实的,从而让人对这一事物造成不正确的想法和看法。
说谎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特点,表现为有意歪曲实际情况,极力让人对事实或事件造成不正确的印象.而幼儿正处于懵懂时期,往往他们说出来的谎话是没有经过思考没有深思熟虑有一些是在表现自己有一些是在引起关注而有一些更可以称之为“善意的谎言”,所以幼儿撒谎行为是指幼儿通过肢体和器官有意或者无意的传达出不真实或不存在的话,来达成自己的某种愿望和要求幼儿撒谎行为具有普遍性和个别性。
二、幼儿撒谎行为的原因(一)幼儿自身心理发育不成熟从客观方面来讲,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会对幼儿的撒谎行为造成影响。
从主观方面来看,幼儿自身心理发育不够成熟也会影响其撒谎行为。
3-6岁幼儿正是心理发展的黄金时期,幼儿喜欢模仿成年人的言语、行为和动作,但无法辨别言语和行为的好坏,只知道一味的模仿。
同时追求物质享受造就国民攀比心理的滋生,幼儿受到周围环境影响,会不自觉地学会攀比,幼儿园内攣比的行为和语言屡见不鲜,对幼儿的价值观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在认知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看待事情不够全面,不能理解撒谎所带来的坏处,只能看到眼前利益并暂时逃避责任,却无法理解撒谎过后带来更多的后遗症。
(二)家庭环境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对幼儿影响较为巨大,尤其是刚上幼儿园的幼儿,其还未进人社会进入学校,大部分时间都是与家长一同度过,处在家庭的包围圈中。
4—6岁幼儿说谎行为表现成因及对策分析
4—6岁幼儿说谎行为表现成因及对策分析幼儿时期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长阶段,也是学习诚实和诚信的关键时期。
有时候幼儿会出现说谎的行为,这让家长和老师都感到困惑和焦虑。
本文将分析4-6岁幼儿说谎的成因及对策,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
一、成因分析1. 想要避免惩罚有时候幼儿会因为害怕受到惩罚而说谎。
孩子做错了事情,父母问起时,他们会编造一个谎言来掩饰自己的错误,以此来避免被惩罚。
2. 想要得到更多的关注有些幼儿因为渴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赞扬,所以会说谎来吸引别人的注意。
他们可能会编造一些令人费解的故事,希望能够引起家长和老师的关注和赞扬。
3. 学习他人的行为孩子的行为往往受到他人的影响,特别是家庭和学校环境。
如果家庭或学校存在着说谎的现象,孩子可能会模仿他人的行为,而说谎成为一种习惯。
4. 想要逃避责任有时候孩子会因为不愿意承担责任而说谎。
他们可能会说自己的作业丢了,其实是懒惰没有做等等。
二、对策分析1. 父母和老师的言传身教父母和老师是孩子言行的重要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直接影响。
父母和老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谎,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通过言传身教来教育孩子诚实和诚信。
2. 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倾听他们的心声,不要轻易忽视孩子的话语。
如果孩子编造了谎言,首先要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编造谎言的原因,为孩子提供一个倾诉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3. 着重奖励诚实行为对于孩子的诚实行为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让孩子知道诚实的重要性。
当孩子表现出诚实的行为时,要给予积极的奖励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诚实带来的积极反馈,从而形成诚实的习惯。
4. 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会产生相应的后果。
当孩子犯错时,要引导他们勇于承担责任,让他们意识到说谎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从而懂得承担自己的责任。
5. 沟通交流,建立信任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建立信任的关系,让孩子能够倾诉自己的内心世界。
如何有效识别幼儿的说谎行为?
如何有效识别幼儿的说谎行为?
识别幼儿的说谎行为需要家长和老师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
1.观察孩子的非语言行为
幼儿在说谎时,通常会表现出一些非语言行为,如目光闪烁、避免目光接触、脸红、结巴等。
家长和老师需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这些非语言行为,以便及时发现孩子在说谎。
2.了解孩子的背景和经历
家长和老师需要了解孩子的背景和经历,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为。
如果孩子在某个时间段内突然出现说谎行为,可能与他们的经历有关,需要进一步了解情况。
3.建立信任关系
家长和老师需要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让孩子感到被关心和支持。
这样,孩子更有可能说出实话,即使他们可能会因为错误行为而受到惩罚。
4.适度惩罚
当孩子承认错误时,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
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承认错误是正确的做法,从而减少说谎的倾向。
同时,对于经常说谎的孩子,也需要适度惩罚,以帮助他们认识到说谎的错误性。
5.引导孩子承认错误
当发现孩子在说谎时,家长和老师需要耐心引导孩子承认错误。
可以问孩子:“你是不是做了什么事情不敢告诉我?”或者“你觉得说出来会有什么后果?”等,以引导孩子说出实话。
总之,识别幼儿的说谎行为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细心观察和耐心引导。
通过建立信任关系、了解孩子的背景和经历、适度惩罚、引导孩子承认错误等方法,可以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识别孩子的说谎行为,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学前幼儿说谎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学前幼儿说谎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学前幼儿阶段的孩子处于认知和社交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言行举止往往受到外界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
在这一阶段,很多孩子会表现出说谎的现象,这往往令家长和老师感到困惑和苦恼。
那么,学前幼儿说谎的成因是什么?又该如何应对和解决呢?接下来,我们将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一、学前幼儿说谎的成因1. 自我保护学前幼儿说谎的一个常见原因是为了自我保护。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可能会因为害怕受到惩罚或者被责怪而选择说谎,以避免不利的后果。
比如在犯错后,他们可能会隐瞒事实,编造谎言来掩饰自己的过失。
2. 模仿他人除了自我保护外,学前幼儿还可能通过模仿他人的说谎行为来学会说谎。
在家庭或者学校的环境中,如果孩子长时间接触到有说谎习惯的人,他们也会受到影响,产生说谎的行为。
3. 想要得到关注有时候,孩子会通过编造谎言来引起家长或者老师的关注。
他们可能觉得自己被忽视了,为了吸引关注而说谎。
这样的行为往往源于他们对家庭和社交环境的情感需求。
4. 发展中的认知能力学前幼儿的认知能力还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他们可能会混淆现实与想象,难以分辨事实和虚构。
有时候,他们说谎并不是出于恶意,而是因为无法准确理解和表达真相。
二、对策与解决方法1. 父母和老师的引导父母和老师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和面对错误,建立开诚布公的家庭氛围和诚信道德观念。
面对孩子的说谎行为,应当及时纠正并进行沟通,让孩子明白说谎的后果和伤害。
2. 培养孩子的自信孩子的自信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和选择。
要想减少孩子说谎的现象,就需要从根本上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敢于面对错误,勇于承担责任,而不是通过说谎来逃避。
3. 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的建立是孩子成长中的重要环节。
家长和老师应该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明白诚信与诚实的重要性,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4. 营造良好的社交环境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和教育的主要场所,良好的社交环境对于孩子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简述幼儿说谎的原因
简述幼儿说谎的原因幼儿说谎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来简述幼儿说谎的原因。
幼儿说谎的原因:1、无意说谎及原因:无意说谎是幼儿时期的一个正常的心里现象,它主要就是由于孩子记忆,想象,联想,判断上出现错误而说出与事实不符的话,这类说谎是无意识和不自觉的行为,这种说谎与品质毫无关系,因而不能称为真正的说谎,具体可分为三个方面:(1)想象与现实混淆,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造成的判断性失误,人的大脑皮层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而幼儿的大脑皮层发展不够完善造成其判断思维能力不稳定。
(2)表达能力限制引起的说谎,由于幼儿词汇量有限,在用词方便存在很大的困难,常常词不达意,被误认为是说谎。
(3)理解能力的限制引起的说谎,幼儿由于思维水平的限制,理解能力差,如果家长和教师提问孩子问题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孩子年龄的特点,可能造成孩子不理解被动说谎。
2、有意说谎及其原因:有意说谎表现为否认错误,虚夸成绩和有意欺骗等表现形式,它是人们为表达某种目的或满足某种欲望而有意做的,从幼儿认知心理理论哪里发展的特点来看,有意说谎在幼儿5岁时开始萌芽,并带有相当的目的性,如果这时成人不正确引导,将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造成有意说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自身因素。
1、开脱责任逃避惩罚,幼儿的这类说谎往往是恐惧心理所致,由于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做错了事情或有什么过失时,为了开脱责任避免惩罚因而说谎。
2、取悦大人,得到奖励,得到更多的爱,幼儿有时想取悦于家长和老师,往往会出现有意说谎现象,幼儿的这类说谎多于成人的教育不当有关,作为教师应当注意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交流情况,家园配合,正确把握对幼儿的期望,及时批评和教育。
(2)、成人影响、家长说谎,幼儿模仿,有些幼儿说谎,往往与家长的影响有关,家长是幼儿心目中的权威人物,如果在孩子面前说了谎,就会使孩子产生说谎也没什么的错觉,教师,父母言语上的误导,我们常说,敢于承认错误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孩子认为只要承认错误就能得到表扬。
学生说谎的表现原因和处理方法分析
学生说谎的表现原因和处理方法分析学生说谎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会产生负面影响。
家长和老师既要关注孩子说谎的表现,也需要了解其原因以及如何处理。
一、学生说谎的表现1. 虚构事实学生编造了一个自己从未经历过的故事或事件,并将其当作真实的经历。
2. 拒绝承认错误学生在犯错后,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是毅然决然地否认。
3. 篡改事实学生选择性地记忆、改变事实,并且试图让别人相信这些事实是真实的。
4. 钻法律空子学生想方设法通过法律空子来逃避责任。
1. 缺乏责任感有些学生可能缺乏对自己的责任感,对于自己的错误和行为不负责任。
2. 缺乏自信一些学生可能缺乏自信,为了保护自己,他们可能选择说谎。
3. 逃避责任学生可能会当事后懊悔的情况下,选择说谎来躲避责任。
4. 追求利益学生可能会说谎是为了追求某些利益,比如想要得到认可或获得奖励。
1. 了解原因首先了解造成学生说谎的原因是非常重要的。
仔细听学生的话,了解他们内心的感受和动机,对于处理学生说谎问题非常有帮助。
2. 传递正确信息学生经常说谎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说真话可以带来多大的益处。
生活中的一些情境中,比如学生再班级中发挥不好,老师经常会给予指导,这时候我们可以和他们说说,转变他们的想法和态度。
3. 建立信任建立信任可以帮助孩子变得更加诚实,教育孩子不能通过欺骗来解决问题,而要严格按照学校规定执行。
4. 做出正确而严肃的反应一旦发现孩子撒谎,家长需要关注到情况严重性,可以做出一些惩罚性措施,以让孩子知道撒谎的错误性,而这些措施也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总之,在处理学生说谎问题时,我们需要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尽可能了解他们的想法和疑虑,并为他们提供正确而富有启发性的信息。
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处理孩子撒谎的问题,将使他们成为一个更加诚实和负责任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么分析照出孩子撒谎的原因
《菜根谭》中说:“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
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一个人的思想、品格、言行,都要发自内心,
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不能为了某种功利目的而矫揉造作,掩盖自己的真
实面目,扭曲自己的本性。
做人首先要诚实,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不能靠矫饰伪装
过日子。
靠矫饰伪装、戴假面具过日子的人,不仅令人憎恶,自己也活得
很累。
因为他们时时提防假面具被人揭掉,或者受良心的谴责,经常处于
紧张戒备的状态,很难获得心理上的轻松、安宁与平衡。
诚实有巨大的人格感召力。
一个人没有半点虚假隐瞒的东西,说话诚
实、做事诚实、内心诚实,就会令人信服。
因此,诚实可以消除隔阂,化
解矛盾,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团结。
诚实也是做人的基本品德,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就要培养这种品
德。
诚实是一切德行的基础。
一个人连诚实都做不到,其他的品德就都谈
不上。
但诚实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由家庭、老师和社会共同培养出来的。
特别是孩子的父母,对培养孩子的诚实、不说谎骗人更负有直接的责任,
来不得半点马虎。
说谎的习惯大多数是从小养成的。
那么,家长该怎样纠正小孩撒谎的
坏习惯.培养他诚实、坦率的品格呢?
有序的生活习惯(泉州家教) 一、找出孩子说谎的真实原因孩子说谎时,家长往往会恼火,这对解决问题是没有帮助的。
只有找出孩子说谎的真实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进行有效的“管治”。
那么,
孩子说谎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想象与现实混淆
这大多发生在比较小的孩子身上。
他们常会将想象与现实混淆在一起,明明是自己的愿望,却说得像真的一样。
如将幼儿园的东西带回家,
说:“这是我的!”其实,他并不是有意“说谎.,而是以为玩过的就是自
己的。
(二)“虚荣心”作怪
很多孩子为了能“赢”,而在游戏或学习中“撒谎”。
明明知道规则,却偏偏违反,还装作无辜的样子说“不知道”。
再如上,为了与同伴攀比,
没有的东西却说“我家也有,可好玩了”。
(三)取悦长辈
孩子做事时不仅想做好,很大程度上也想让父母、老师高兴,从而得到更多奖励。
成功难度较大时,为了不让父母、老师失望,只好‘·说谎”,
如“这次考试成绩还没有出来”、“考得还可以”等。
(四)逃避惩罚
“要真说了我不及格,这个月的零用钱就没有了。
”这些都是孩子真实而又天真的想法,而“说谎”有时还真能躲过“一劫,’1
(五)获得“自由”
孩子看动画片正在兴头上,父母开始催促:“该写作业了1”于是孩子
顺口说:“写完了。
”因为说‘不想做”往往不被接受,而随口一个谎话
倒容易搪塞过去。
(六)引起对自己的关注
孩子很多时候不会表达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可能用一些“谎话”来表达。
“豆妈,我一个人很怕黑!”—其实只是想让母亲陪他。
“爸爸,我
这里疼。
”—其实是想和父亲亲近一下对孩子的说l荒现象,不同年龄的孩子,含义不同,成人要善于合理分
析,找出孩子说谎的动机与原因。
这样才可以让孩子知道你不仅关心他们
的行为,更关注他们的需求。
二、要了解孩子的需要
孩子愿做什么,能做什么,希望得到什么,你一定要了解。
了解了孩子的心理与能力,然后让他去做。
在做的过程中,你要帮助他去发现问
题,克服困难,让他将事情做成功,而得到奖励。
要消除他说谎的动机,
鼓励他诚实地去做。
三、进行积极的暗示
暗示有两种,一种是正的暗示。
比如,有两个小孩在一起,一个是诚实的,另一个是喜欢说谎的,你要对那1、诚实的小孩嘉许,奖励他,便那个说谎
的小孩感动,走上诚实之道;另一中牛是反的暗示。
比如,你的,}该跑来报售」尔-T牢时,你要信任他,不要说“真的吗?你不要骗我呀!”之类的话。
如果
你这样说,泊列、孩的心灵上,就会种下做说谎的种子。
我们必须应用正的暗
示去感动孩子。
下要用反的暗示去舞发-咳说谎的动机。
面对孩子的谎言,父母最好放下“训斥和惩罚”这个不利的武器,它只会让孩子内心深受折磨,进而加倍地运用撒谎这个工具、很快升级为谎
言大师。
所以,比较好的做法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理解他的行为
让孩子知道,即便他说了流,父母仍旧是爱他的,给他认错的机会。
如果
孩子鼓起勇气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父母应在第一时间内表扬他,相信
他仍旧是个好孩子。
被爱和信任鼓舞着的孩子会找到努力的方向。
但对多次撤谎的孩子,可以用适当的惩罚手段,要让他知道必须为此承担责任、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