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泥灌浆技术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06综采工作面黄泥灌浆技术方案

第一节概况

一、工作面基本情况

4106综采工作面是井田4#煤层北面布置的第六个工作面,处于+745水平位置,西邻4105采空区,且留保安煤柱20余米,北部和东部为本矿的实体煤层,工作面长度为200m,推进长度为1542m。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二、地质情况

煤层沉积稳定,结构简单,倾角较平缓,局部地段因受断裂构造的影响,煤层松软破碎,厚度有一定变化,平均厚度为2.7米,是一单斜结构,内生裂隙普遍发育,硬度小,脆度大。顶板为泥岩局部为粉砂岩,厚3.00-5.00m,地质较坚硬,节理不发育,老顶中沙岩节理较发育,有时直接覆盖于煤层之上,属Ⅱ—Ⅲ级顶板。顶板大部分为泥岩,局部为细沙岩。

顶底板特征表

地质情况表

根据“晋煤瓦发【2012】1703号”文,本矿井2012年度瓦斯相对涌出量23.80m3/t,绝对涌出量60.07 m3/min,属高瓦斯矿井。无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煤层具有爆炸性,火焰长度为70mm;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级自燃煤层;最短发火期78天。

第二节黄泥灌浆技术方案

4号煤层属Ⅱ类自燃煤层,煤层自燃火灾主要发生在回采工作面采空区的氧化带,距离工作面切顶线一般20~45m,最大60~70m。其次是回采工作面上、下隅角。设计对4106综采工作面采空区浮煤自燃采用灌浆为主,均压通风、喷阻化剂等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本节主要对黄泥灌浆技术方案进行具体描述。

一、灌浆方案比选

我国煤矿现在使用的灌浆方法有随采随灌和采后灌浆两种,其优缺点如下:

1、随采随灌

优点:工艺简便、省管材、节约打钻费和必要的专门灌浆巷道费用,能和回采工作面喷浆共用管路,改善灌浆效果,该法适用于发火期短的煤层。

缺点:灌浆工作受回采时间和空间限制,一次灌浆时间短,灌浆量小。灌浆工作和回采工作有一定干扰。

2、采后灌浆

优点:安全可靠、灌浆效率高,灌浆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受回采工作限制。

缺点:增加打钻设备费和钻孔施工费用,管材消耗量较大,有时还需增加必要的打钻巷道费用,该法仅适用于发火期较长的

煤层。

考虑到4106综采工作面顺槽长度近1600m,工作面年推进度1300m,煤层自燃发火期较长等特点,为保证防火效果,设计4106综采工作面采用随采随灌与采后灌浆相结合的灌浆方案。先随采随灌及时阻燃(灌浆周期为根据工作面实际推进长度每1-3天进行一次灌浆),然后在回采工作面回采结束后,立即打密闭墙,封闭采空区,根据先期灌浆效果情况再利用预埋管路和打钻孔补灌,确保在采空区四周形成宽20m的泥浆封闭带。矿方要针对每个回采工作面的实际情况,进行专项灌浆设计。

二、灌浆设计

1、灌浆系统选择

我国目前使用的灌浆系统,分为集中灌浆和分散灌浆两大类,其优缺点和适用条件比较见下表:

由于4号煤层平均厚达2.80m,灌浆量较大,生产相对集中,本设计采用集中灌浆系统,在风井工业场地建立一个集中灌浆站为全采区服务。

2、灌浆材料

灌浆材料采用主生产系统工业场地附近的粘土,对粘土要求如下:

(1)颗粒要小于2mm,而且细小颗粒(粘土:≤0.005mm 者应占60%~70%)。

(2)主要物理性能指标

密度为2.4~2.8;

塑性指数为9~11(亚粘土);

胶体混合物(按MgO含量计)为25%~30%;

含砂量为25%~30%(粒径为0.5~0.25mm以下);

容易脱水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3)不含有(或少含有)可燃物。

3、地面制浆工艺流程

采土场(推土机、装载机)→自卸汽车→泥浆搅拌池(搅拌机)→贮浆池(筛子)→泥浆泵→灌浆管(从回风立井下井)。

4、灌浆参数

灌浆周期根据工作面实际推进长度每1-3天进行一次灌浆,每次纯灌浆时间为3-8小时。

(1)日灌浆所需土量

灌浆所需土量主要根据灌浆区容积、采煤方法及地质情况等因素确定。

Q t2=KmLHC

式中:

Q t2——日灌浆所需土量,m3/d;

m——煤层采高,平均2.80m;

L——工作面日推进度,取5.4m/d;

H——灌浆区的倾斜长度,170m;

K——灌浆系数,为灌浆、材料的固体积与需要灌浆的采空区容积之比,取0.1。

C——工作面回采率,取0.93

Q t2=0.1×2.8×5.4×170×0.93=239.05(m3/d)

(2)日灌浆所需实际开采土量

Q t3=αQ t2

式中:

Q t3——日灌浆所需实际开采土量,m3/d;

α——取土系数(考虑土中杂质和开采运输损失,取α=1.1);

Q t2——日灌浆所需土量,239.05m3/d。

Q t3=1.1×Q t2=1.1×239.05=262.96(m3/d)

(3)每日制浆用水量

Q s1=Q t2δ

式中:

Q s1——制备泥浆用水量,m3/d;

δ——泥水比的倒数,根据经验泥水的比取1:3,则δ=3;泥浆密度为γj=1.20;

Q t2——日灌浆所需土量,239.05m3/d

Q s1=Q t2δ=239.05×3=717.15(m3/d)

(4)每日灌浆用水量

Q s2=K s Q s1

式中:

Q s2——灌浆用水量,m3/d;

K s——用于冲洗管路防止堵塞的水量备用系数,取1.10;

Q s2——1.1×717.15=788.87(m3/d)

(5)每日灌浆量

Q j1=Qs1+Qt2

式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