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
gc方案化疗方案有效率
![gc方案化疗方案有效率](https://img.taocdn.com/s3/m/14eebc1e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3b.png)
gc方案化疗方案有效率【正文】gc方案是指联合使用顺铂(Gemcitabine)和紫杉醇(Cisplatin)两种化疗药物的一种方案。
这种化疗方案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和临床应用效果。
使用gc方案进行化疗的有效率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疾病的类型、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以及个体差异等。
然而,研究表明gc方案在多个肿瘤类型中均表现出较高的治疗有效率。
首先,gc方案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疗效。
一项临床研究报告显示,患有晚期NSCLC的患者在接受gc方案化疗后,部分病例可获得明显疗效,肿瘤缩小甚至完全消失。
这一研究结果证实了gc方案在NSCLC治疗中的有效率。
其次,gc方案也被广泛用于治疗胰腺癌。
胰腺癌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肿瘤,手术切除不易实施,因此化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
研究发现,gc方案化疗在缓解胰腺癌病情、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效果,其有效率高达60%以上。
此外,gc方案还常用于治疗卵巢癌、食管癌、膀胱癌等多种恶性肿瘤。
相应的临床研究显示,gc方案在这些肿瘤类型中的有效率也较高,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gc方案表现出较高的治疗有效率,但其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
因此,在应用gc方案进行化疗时,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调整,并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治疗反应。
总结而言,gc方案作为一种常用的化疗方案,在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表现出了较高的治疗有效率。
然而,在具体使用时,仍需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综合评估和合理调整。
希望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gc方案能够在肿瘤治疗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康复机会。
【文章结束】。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及护理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7676f082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cb.png)
(4)长程治疗:疗程大于3个月。适用于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防和治疗及反复发作、 多器官受累的慢性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溶血性贫血、系统性血管炎、结 节病、大疱性皮肤病等。维持治疗可采每日或隔日给药,停药前亦应逐步过渡到 隔日疗法后逐渐停药。 (5)终身替代治疗:适用于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减退症,并于各种应 激情况下适当增加剂量。
3. 注意事项
1 尽量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情况 2 慎重使用糖皮质激素情况 3 其他注意事项
1 尽量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情况
1.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过敏
2.严重精神病史
3.癫痫
4.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5.新近胃肠吻合术后
6.骨折
7.创伤修复期
8.寻常型银屑病
9.严重高血压
10.严重糖尿病
11.未能控制的感染(如水痘、真菌感 12.活动性肺结核; 染)
• 严重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荨麻疹 /血管性水肿 、 药疹、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光化性皮炎、 剥脱性皮炎
• 自身免疫性疾病 :结缔组织病,疱病 • 血管炎性疾病 :血管炎、脂膜炎 • 与免疫相关的疾病 :白癜风、红皮病
糖皮质激素的适应症
中国药师,2012,15(7):1009-1011
糖皮质激素 的合理使用及护理
1. 糖皮质激素概念及作用 2. 发展及使用现状
1.1 糖皮质激素概念
糖皮质激素(Gc)
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中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主要为 皮质醇,具有调节糖、脂肪、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作用,还具有抑制 免疫应答、抗炎、抗毒、抗休克、非特异性抑制免疫及退热作用。因 为其调节糖代谢的活性最早为人们所认识,所以称其为“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过多时,出现类固醇性糖尿病; 糖皮质激素缺乏时则发生低血糖。
糖皮质激素GC信号传导机制
![糖皮质激素GC信号传导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b8a67acca58da0116c1749a5.png)
糖皮质激素GC信号传导机制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摘要: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 ,GC) 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甾体激素,糖皮质激素具有调节免疫、代谢、渗透压、生长发育等多种生理和药理作用,并参与行为和认知过程的调节。
就糖皮质激素受体( GR) 因子在GC信号通路中的地位、组成与分类、作用机制以及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 GC信号传导机制临床应用ABSTRACT:Glucocorticoid (glucocorticoid, GC) is the steroid hormone secreted by the adrenal cortex, glucocorticoid has immune regulation, metabolism, osmotic pressur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a variety of physiolog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and participate in the regulation of behavior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Glucocorticoid receptor (GR) factors in the position in GC signaling pathways, compos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mechanism and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glucocorticoids in clinic.KEYWORDS: glucocorticoid GCsignal conduction mechanismclinical application引言肾上腺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简称为激素)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一种。
糖皮质激素(GC)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救中的临床价值
![糖皮质激素(GC)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救中的临床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04ed19ea9b89680203d82584.png)
征( A R D S ) 的方案 中都提到 G C的应用。甲基泼尼松 制输入 液体 。机械通气 的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 ,氧 龙作 为一种 G C强大抑 炎药物 ,是 临床治疗 A R D S 流量 约 4 ~ 5 L / ai r n ,通 气 频 率 1 6~ 2 0次 / mi n 。呼 的 重要方 法 …,一旦 出现顽 固性低 氧血 症 与休克 时 , 吸末 正压 ( P E E P ) ( 8 . 4±4 . 8 ) o m H, O。在此 基础 上对 照 临 床 上 总会 考 虑 到 应用 甲基 泼 尼 松 龙 ,但 甲基泼 尼 组 不采 用 甲基 泼 尼 松龙 治 疗 ,观 察 组 采用 甲基 泼 尼
激素 ( G C ) 分为观察组 3 0 例和对照组 2 0 例 ,观察组 血清置 一 8 0  ̄ C 冰箱待测。所有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
中男 2 1 例, 女9 例, 年龄3 6~7 9 岁, 平均 ( 6 1 . 9±1 6 . 5) 明进 行操作 。 ( 2 ) 动脉 血气 指标: 记 录两组 患者 治疗 前 、 岁 。A P A C H E Ⅱ评 分 ( 2 1 . 5 5±7 . 1 6 ) 分 。原 发 病 :创 治疗 后 2 4 h 、4 8 h 、7 2 h的 P a O , / F i O , 、O s / O t 。 伤 1 6例 ,感 染 7例 ,重 度 5例 ,其 他 2例 。机 械通 1 . 4 统计 学 处 理 气l 5 例。 对 照组 中男 1 4 例, 女6 例, 年龄 3 3~7 5 岁,
m g / ( k g・ 。
1 . 1 一 般 资料
1 .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 的死亡率 、血清炎性 选取 我 院 2 0 1 0年 1 2月 至 2 0 1 1 年 因子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1 ) 血清炎性 因子指标 :
围手术期糠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
![围手术期糠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54052ac0029bd64783e2ca5.png)
二、糖皮质激素在围术期应用的 适应证
(八)其他
理论上糖皮质激素可减轻患者的全身炎性反应, 改善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可用于体外循环手术、 肝移植手术、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治疗。但仍缺 乏大样本多中心的循证医学证据。麻醉医师应权衡 利弊,决定是否用药。同样,在急性神经根损伤, 有作者根据脊髓手术和动物实验经验,主张立即给 予30 mg/kg甲强龙。此外,在深低温停循环和心 肺复苏中,也有使用大剂量GCs的主张,但尚未有 循证医学的强烈支持。
一、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和生 理、药理作用
(一)作用机制 1. 基因组效应:GCs随血液循环到达靶器官, 通过弥散方式进入靶细胞,与胞质内糖皮质激 素受体(GR)结合,活化的GCs-GR复合体迅 速进入细胞核内,与特异基因的激素反应元件 相结合,促进或抑制靶基因的转录,通过调控 基因产物产生理学效应或毒性反应。任何治疗 剂量反应都与基因组效应有关,从转录翻译到 特定位点起作用,需要1 h或更长时间。
二、糖皮质激素在围术期应用的 适应证
(三)抑制气道高反应性 哮喘和喉水肿患者的处理见下: 1. 哮喘患者的围术期应证
2. GC预防气管拔管后喉头水肿 气管拔管后的喉头水肿常见于气管插管或反 复气管插管损伤以及气管导管过粗,长时间留置 气管导管,采用俯卧位手术等情况。小儿尤其是 婴幼儿上呼吸道口径小,更易因水肿而发生气道 狭窄。
二、糖皮质激素在围术期应用的 适应证
(三)抑制气道高反应性 GC抑制气道高反应性的机制是抑制炎性因子 的释放和炎性细胞的迁移、活化,减轻粘膜水 肿和毛细血管渗漏,抑制β2肾上腺素能受体下 调。麻醉中常见诱发气道高反应状态的危险因 素为:哮喘史,近期有上呼吸道感染,反复气 管插管或拔管,气道手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浅麻醉下气管插管等。原因不明的气道高反应 患者可给予甲强龙20-40 mg或氢化可的松琥珀 酸盐100-200 mg。
浅析药物临床试验存在问题与质量控制措施
![浅析药物临床试验存在问题与质量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ff23acc9ec3d5bbfc0a7407.png)
浅析药物临床试验存在问题与质量控制措施
韩 玉 成都圣诺 科技发 展有 限公 司
但试验结 果在5 m 和 l mg 并未 观察到量 g O 效关 系,同时 由于没 有设定安 慰剂 对照, 致 导 整个试 验无法做 出药物 的有效性判定 。 2 临床试验 质量控 制措施 与探 讨 2 试 验方案的制定与审核。 .1 临 床试 验 应该 有 明确 而详 细 的方 案 。 申 办者 负 责研 究方 案的 设计, 通常需 要咨 询一 位或 多位临 床研 究者 临 床研 究 者作 为申办者 研 究者也可 以负责方 案的 设 计并 实施临 床 研究 。 究方案制定 中必不 可少的 内容包括风 研 药 物临 床试 验 。 是指 在任 何人 体病 人 或 险的识 别 , 试验 的设计 , 建 立对照组和 统计 统 健 康志 愿者进行 的药物 系统性研 究 , 以证 实 方法学 , 统 计分析计划 , 计分析数据集 的定 或揭 示试验药物 的作用、 不良反应 及或试 验药 义 和选择 数据 管理 和数 据可溯 源性 的规 定试 物 的吸收、 分布、 代谢 和排泄 , 以确定试 验药 验 相关 的伦理学 试 验结 束后 的随访 和医疗 措 物的疗 效与安 全性 。 施。 1 药物临 床试 验存 在的问题 2 2 临 床试 睑的 记录 、 告管 理及 质全 . 报 1 1 受试者入选/ 排 除标 准不明确或 控制 。 . 过于严格。 根据 GC , 临床试验数 据适 当的管 理保 P 入选标 准过于笼统 , 研究 者对入 选条件有 。证了数 据的完整性 、 可靠性和准确处 理, 并保 各 自的认识 , 产生 歧义 , 从而 使得本 不应该 入 证 了 据的真实性 。 数 数据 管理包括从试验 开始 选的患者进 入临床试验 , 并导 致各试 验中心 的 到结 束全 过程 中数 据的 收集 、 理、 处 分析 、 保 基线 不一致 。 管和存档 。 申办者对制定适 当的数据管 理系统 入 选标 准过 于严格 , 会造 成受 试 者入 组 承担主要资任 。 困难或 脱落率增加 , 不能按 时完成 临床试 验。 2 3加强培训,进一步贯彻落实G P . Co 如某抗 菌药物治疗 中、 重度呼 吸系统感染 临床 加 强对 临 床研 究 人 员的 业 务素 质、 想 思 Ⅲ期临床试 验 , 人选标 准要求 “ 菌阳性率达 素质、 细 科学作风的培 养, 规范临床研 究组织管 8 % , 实际上 三甲医院痰 液 细菌 检出率 也 理。 0 ” 而 按照G P C 的要求建立健全组织机 构, 明确 不超i o 造成大量受试者脱 落。  ̄ %, A f各部门和 各类人 员的职贵。 切实组织 好G 的 CP 1 2 试验 方案及临床试 验 : ①方案 依 . 学习和宜传, 加强对研 究机构 实施G C 的监 P 从性 : 随机 入组 , 按入选 标准 入组 , 未 未 如年龄 价管理 , 促 使研究机 构认真领会GC 的精 神 P 不在规 定范围内而入组 , 抗生 素试验 规定用 药 并遵循GC 的原 则进行新药研 究, 逐步达 到 P P 前不得 使用 其他 抗 生素但 实际使 用 了抗 生 素 GC 的要求 。 而入 组 , 生化指 标 不符 合要求 而人 组 , 排除 标 24 原 始资料 要完 整 , 验 用药管 理 要 . 试 准中不能用 全身化疗 药 , 仍然将用 过药的患 规范 : 始资 料 大多数 为文 字记 录 , 但 原 有操 作 者 者入组 ; 未完成规 定的检查项 目, 别是最后 的 的签名, 实试 验研究 和数据 的真 实性 , 特 可证 一定 检查项 目缺少, 肝肾功 能和血常 规等未查 ; 如 方 要保持 最原始资料 的完 整和真实 ; 总结报 告和 案修改 未报 伦理委 员会 审批 。 ②数 据溯 源性 : JC 填写的内容同原始资料一致, RF 原始资料是 数据经不起溯 源, 历报 告表 ( ) 病 CRF 与病历记 溯 源 的主要 依据 。 有合格 的 药品储藏 条 件, 药 药品的接 收 、 放和 受试 者 的 发 录不一致 , 检验报告单 与检验 科存根不一 致或 品要清点清 楚 , 不存 在, 录不准 确或 缺 损 , 记 有些 数据 有编 造 还 回要有 详细 的记录 。 嫌 疑。 RF ③C 填写 : 写不良事件 , 不填 不填写合 I 2 5 加强 稽查 和视 察 工作 : 床试 验 中 . 临 并用药和并发疾 病情 况, 失访病 例没 有填 写原 申办者的监 查 比较 多, 但无论 是 申办者 或研究 因, 受试者病 历未记录受试情况 , 不能及时 填写 者 都有趋 利行 为, 这就要加 强不直接 涉及试验 C ; C 审核签名人为研究者, 不是专业 人员的稽 查和 官方的 视察 , RF RF 而 以保证临床试 验 的 负责人 ;C F R 修改不规范 , 意更改C 随 RF a 质量 。 稽查和 视察除 完成规定 的工作项 目,重 1 .3试验对 照设计不合理 点进行打 “ , 假” 可直接面访 或电话 核实受试者 对照的 目 在于屏蔽 干扰因素 , 的 以观察 干 的真实性 , 问是 否真正知情同意 , 否收取试 询 是 预 因素带来的治 疗效应 。 照一般有安慰 剂、 对 验 用药费用 ; 对检查项 目 检验单 ) 行溯 源, ( 进 查 阳性 药物对 照。 临床试 验的 重要 目的之一 , 在 看原始病例 、 R 、 C F 检验 科存根是否一致 , 对缺 于 确定恰 当的 治疗 剂量 , 考察 药物 的量 效 关 损的项 目要细 查, 保受试者 权益和 试验 数据 确 系, 也是临 床试 验 常规 目 之一, 的 因此 临床试 的真实可靠。 验中也有不同剂量组 的对照研究 。 不设 置恰 当 3 结语 的剂量 对照, 会影响恰 当的治 疗剂量 的判断。 开展 药物 临床 试验 不仅有 利于提 高 药物 在某抗高血 压药物的临床试 验中, 其探索性 临 临床研 究水 平, 促进 合理 用药 , 提高 医疗质量 , 床试验阶段, 设5 mg和 l 0 mg 两个剂量 组, 而且 对培 养提 高研 究人 员的伦理 意识 和 科学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a0a4c0490c69ec3d5bb75bc.png)
糖皮质激素作为抗炎药物
下调促炎因子: IL-1β、IL-1α 淋巴毒素β IL-8 IFN-α、IFN-β Mcp2~4 ………. 上调抑制促炎因子:
TGF-β
IL-10、IL-10R IL-1RⅡ
抑制炎症
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
抑制巨噬细胞吞噬和处理抗原的作用 调节淋巴细胞数量和分布的变化
糖皮质激素的生理效应 - 脂肪代谢
—大剂量长期应用会升高血浆胆
固醇,激活四肢皮下的脂酶, 分解的脂肪重新分布在脸、上 胸、颈背、腹及臀部,形成水 牛背、满月脸的向心性肥胖。
糖皮质激素的生理效应 - 水盐代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糖皮质激素的生理效应 - 对钙的影响
糖皮质激素
维生素D2必须转化为1,25-二羟维生D3才能促进 肠对钙的吸收
生理及应激浓度GC的作用由GRH介导 (GRH的Kd为10-8
10-9 M)
病理情况下(如创伤、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危重病人)
GRH减少,靶细胞对GC反应性降低。但临床大剂量GC冲 击治疗往往有效
GR严重减少降至低于正常一半时,须通过GRL才能满足机
体的需要,血浆GC应达到10-6 mol/L数量级,因此须给予 大剂量GC
抗炎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
由于人们逐渐认识到糖皮质激 素具有抗炎、免疫抑制等多方 面的作用,逐渐将其应用到更 广泛的临床领域,而且不断研 发出新的糖皮质激素
由数据决定?AIGC的价值观和伦理问题
![由数据决定?AIGC的价值观和伦理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21b2370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e0.png)
由数据决定?AIGC的价值观和伦理问题一、本文概述随着和大数据技术的迅速发展,GC(生成内容)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正逐渐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然而,随着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和影响力的日益增强,GC所引发的价值观和伦理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探讨GC的价值观和伦理问题,分析其在生成内容过程中的决策机制,以及这些决策如何受到数据的影响。
我们将首先概述GC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然后深入探讨其价值观和伦理问题的内涵,最后提出相应的思考和建议。
我们将关注GC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道德责任,如何确保生成内容的真实性、公正性和透明度,以及如何在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充分发挥其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优势。
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我们希望能够为GC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数据驱动决策的优势与挑战客观性:数据提供了一个客观、量化的视角,能够减少主观偏见和情感因素的影响,使得决策更加科学和可靠。
预测性: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未来的趋势和结果,为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效率性:数据驱动的决策过程往往是自动化的,可以大大提高决策的速度和效率。
优化性:数据可以揭示不同决策方案的效果差异,为优化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数据质量问题:数据可能存在不准确、不完整、有偏差等问题,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决策的质量和效果。
数据偏见问题:数据可能反映了某种社会偏见或歧视,如果直接使用这些数据进行决策,可能会导致不公平的结果。
隐私和安全问题:在使用数据进行决策时,可能会涉及到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这些信息不被滥用。
伦理和道德问题:数据驱动的决策可能会引发一些伦理和道德问题,例如,是否应该使用敏感数据进行决策,如何平衡数据的使用和保护等。
数据驱动决策具有很多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决策的公正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三、AIGC中的价值观冲突在和大数据的时代,GC(生成内容)技术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创新,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价值观冲突。
糖皮质激素及治疗PPT课件
![糖皮质激素及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43d3434431b90d6c85c7a9.png)
A
可使用
(1-3月)
尚无资料证明存在危险性
甲泼尼龙
无资料
A
现有资料显示,激素类药物在妊娠最初3个月时用药的安全性存在争论,临床研究结 果有矛盾
有荟萃分析显示全身用药可导致少量但与用药明显相关的口腔裂发生 虽然存在可疑致畸危险性,但应考虑孕妇疾病状态,权衡孕妇和胎儿利弊用药
正常人群口腔裂的发生率低:1/1000, 发生率略有增加,对整体畸形发生率影响很小 妊娠12周后上颚发育结束,之后用药是安全的
20
1
能
√
1
1
1
中效糖皮质激素( t1/2 = 12-36h )
泼尼松
3.5
5
0.8
能
×
0.05
0.8
4
泼尼松龙
4
5
0.8
能
甲泼尼龙
5
4
0.8
能
长效糖皮质激素( t1/2 > 36h )
地塞米松 20-30 0.75
0
否
倍他米松 20-30 0.6
0
否
√
2.2
0.8
4
√
11.9
0.5
5
√
7.1
√
5.4
疗程
• 冲击治疗:疗程小于5天。适用于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如暴发型感染、过敏性
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狼疮性脑病等。可迅速停药,大部分情况下不可在 短时间内重复冲击治疗。
• 短程治疗:疗程小于1个月。适用于感染或变态反应类疾病,如剥脱性皮炎、
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等。需逐渐减量至停药。
• 中程治疗:疗程小于3个月。适用于病程较长且多器官受累性疾病,如风湿热等。
糖皮质激素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糖皮质激素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c88ffea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d.png)
糖皮质激素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一、引言糖皮质激素(GC)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效应的激素,主要由肾上腺皮质分泌。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广泛,其在多种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近年来,糖皮质激素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糖皮质激素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二、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1. 免疫调节作用: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能够抑制多种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功能,降低炎症反应。
2. 抗应激作用:糖皮质激素能够提高机体对各种应激源的抵抗力,减轻应激反应。
3. 代谢作用:糖皮质激素能够促进蛋白质分解、脂肪分解和糖异生,增加血糖浓度。
4. 血液系统作用:糖皮质激素能够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增加红细胞、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
5. 脑功能作用:糖皮质激素对脑功能具有广泛影响,包括调节神经递质、影响神经元存活和再生等。
三、糖皮质激素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作用1. 抑郁症:糖皮质激素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尚存在争议。
一方面,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血浆中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往往升高,且糖皮质激素受体功能异常;另一方面,部分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治疗能够缓解重性抑郁症患者的症状。
因此,糖皮质激素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2. 焦虑症:糖皮质激素对焦虑症的治疗作用尚不明确。
有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治疗能够减轻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的焦虑症状。
然而,糖皮质激素治疗也可能导致焦虑症状加重,特别是在长期使用高剂量糖皮质激素的情况下。
因此,糖皮质激素在焦虑症治疗中的应用需谨慎。
3. 精神分裂症:糖皮质激素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作用尚存在争议。
部分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治疗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
然而,糖皮质激素治疗也可能加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
因此,糖皮质激素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需个体化考虑。
4. 双相情感障碍:糖皮质激素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化学性吸入性损伤中应用
![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化学性吸入性损伤中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d9c4e01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0f.png)
2014年中毒与应急救援论坛论文集化学性吸入性损伤是指人体吸入化学气体后对呼吸道所致的化学性损伤。
在治疗由热力和(或)烟雾引起的吸入性损伤中,一般并不强调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rd ,GC )的应用[1-3],而在治疗由化学气体引起的吸入性损伤中,GC 的合理应用对病情的预后至关重要。
但在临床实际使用GC 过程中,对其所强调的“早期、足量、短程”原则,往往难以准确掌握。
本文拟通过搜集我院20年来收治的116例不同程度化学性吸入性损伤病例,对使用GC 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以便为验证GC 在治疗化学性吸入性损伤中的作用及探索合理使用GC 的时机、剂量和疗程提供依据。
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性81例,女性35例,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36岁。
引起吸入性损伤的化学物主要为硫酸二甲酯、氯气、有机氟、氨、溴等化学气体,根据国家有关诊断标准分类[4],其中轻度50例,中度27例,重度39例(见表1)。
病人入院后均立即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病情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防治感染、雾化吸入、营养支持等综合疗法,并根据呼吸系统损伤程度立即静脉使用GC 。
为便于本组病例总结、统计,GC 使用剂量按照0.75mg 地塞米松相当于4mg 甲基氢化泼尼松(甲强龙)、20mg 氢化考的松、5mg 强的松计算,将GC 统一换算为相当于地塞米松的剂量进行分析。
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化学性吸入性损伤中的应用闻建范,王洁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上海200041摘要: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化学性吸入性损伤中的作用及合理使用原则。
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化学性吸入性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统计轻度、中度和重度损伤病例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时机、剂量和疗程。
结果116例病人中除2例重度损伤死亡外,其余病人均治愈。
根据病情分类,轻度损伤病人使用糖皮质激素平均疗程为4d (±1.2d )、平均使用剂量为地塞米松53mg ;中度损伤病人使用平均疗程为6d (±1.5d )、平均使用剂量为114mg ;重度损伤病人使用平均疗程为10d (±2.4d ),平均使用剂量为229mg 。
药品使用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药品使用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e28c24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d1.png)
药品使用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引言药品使用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剂量错误、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
这份文档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帮助您正确使用药品,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问题1:剂量错误问题描述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错误地使用药品剂量,例如过量使用或使用不足。
解决方法- 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确保了解正确的剂量和用法。
- 如果有任何疑问,应咨询医生或药师,以确保正确使用药品剂量。
- 使用药物时,可以使用剂量器或药品包装上的刻度线来测量准确的剂量。
问题2:不良反应问题描述使用药品时,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例如过敏反应、恶心、头痛等。
解决方法- 在使用新药之前,先了解可能的不良反应并向医生咨询。
-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药品,并咨询医生。
- 在使用药品期间,注意观察自身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及时向医生汇报。
问题3:药物相互作用问题描述某些药物可能会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药效减弱或增强,甚至产生危险的副作用。
解决方法- 在使用药品之前,告知医生或药师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补充剂。
- 如果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应咨询医生或药师,了解药物之间是否会发生相互作用。
- 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改用药方案,除非得到医生的指导。
结论正确使用药品是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关键。
在使用药品过程中,要注意剂量的准确性、不良反应的观察和药物相互作用的防范。
如果遇到任何问题或疑问,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以确保正确有效地使用药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疑问,请咨询医生或药师。
审评中心关于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或临床评价过程中常见问题答疑汇总
![审评中心关于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或临床评价过程中常见问题答疑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23ce28b5ef7ba0d4b733b16.png)
审评中心关于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或临床评价过程中常见问题答疑汇总搜集时间段:2017-11-02~2020-12-10内容来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网站目录1.关于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检测结果不一致样本的确认2.关于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对比试剂/方法的选择3.如何统计体外诊断试剂定量检测产品临床试验数据4.关于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入组病例样本的常见问题5.选择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机构除法规要求资质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6.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使用的试剂批次是否必须为检验批次,是否必须使用同一批次7.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答疑专栏(一)8.体外诊断试剂在进行临床试验时,如采用测序方法作为对比方法,针对测序方法应提供哪些临床资料9.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答疑专栏(二)10.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报资料中临床伦理文件的提交应注意哪些事项11.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答疑专栏(三)12.《需进行临床试验审批的第三类医疗器械目录》中的产品是否可以用境外临床试验资料进行申报?临床试验是否还需在中国境内进行审批13.试剂盒说明书中的参考值涉及不同的年龄分布,应怎样进行临床试验样本选择14.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中能否使用冻存样本15.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中如采用核酸序列测定、GC-MS/MS等实验室检测参考方法作为对比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是否可以委托测试16.如何解决流行性感冒病毒检测试剂临床试验中H5N1亚型病例难以获得的问题17.水胶体敷料临床豁免情况不包括哪些18.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中,能否采用境外已上市同类产品作为对比试剂19.与免临床目录描述不一致,还可以免临床吗20.在符合许可变更的前提下,如计划增加在线使用碳酸氢钠B干粉型号,何种情形时不需要提供临床评价文件21.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报告附件具体包括哪些资料?有何要求22.临床试验中是否可以进行阳性判断值/参考区间的调整23.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中对比结果不一致的样本,其确认结果能否纳入一致性统计24.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体外诊断试剂是否需要完成注册检验才可以开展临床评价25.临床试验方案在试验过程中经多次修订,提交产品注册时,是否需提交历次试验方案、伦理委员会意见、知情同意书26.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评价对比试剂的校准和质控应注意什么27.临床试验是否需使用申报产品的所有型号规格28.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中对产品说明书的关注点有哪些1.关于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检测结果不一致样本的确认2017-11-0213:56临床试验方案中应明确试验用体外诊断试剂和对比试剂检测结果不一致样本的判定依据,对临床试验中判定为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样本应采用“金标准”或其他合理的方法进行复核,方案中应明确用于复核的“金标准”或方法。
气相色谱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气相色谱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1a94d42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41.png)
气相色谱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一、概述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简称GC)是一种高效、灵敏且应用广泛的分离分析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分配系数的差异,当两相做相对运动时,这些物质随流动相一起运动,并在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从而使各组分达到分离的目的。
在气相色谱法中,流动相通常为惰性气体,如氮气、氦气等,而固定相则可以是固体或液体,根据分析需求进行选择。
药物分析是气相色谱法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药物作为一类特殊的化学物质,其纯度、组成和含量对于药物的质量和疗效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气相色谱法凭借其高分离效能、高灵敏度以及良好的选择性,在药物分析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气相色谱法,可以对药物进行定性分析,确定其化学成分;也可以进行定量分析,准确测定药物中各组分的含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气相色谱法也在不断发展完善。
通过与质谱技术(MS)联用,形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不仅可以实现药物的定性分析,还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结构分析和代谢研究。
新型的检测器、色谱柱以及样品前处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也进一步拓展了气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范围。
气相色谱法作为一种强大的分离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气相色谱法将在未来的药物分析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1. 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及发展历程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异,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物质随流动相移动,在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使各组分得到分离,从而达到分析的目的。
其固定相一般是一种具有吸附活性的固体或是涂覆在惰性载体上的液体,流动相则是一种惰性气体,样品通过进样口被引入色谱柱,并在流动相携带下沿色谱柱向前移动。
由于不同物质与固定相的作用力不同,它们在色谱柱中的移动速度也会有所差异,从而实现分离。
儿科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儿科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4d10cd2c1c708a1284a44b9.png)
5 3
儿科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魏 梅1 张少莉2 ) 宁煤总医院汝箕沟医院 平罗 7 ( 宁夏青铜峡市大坝市卫生院 青铜峡 7 5 3 4 0 4 5 1 6 0 0 2. 1.
D e a r t m e n t o fp e d i a t r i c s c l i n i c a lm e d i c a t i o ne x i s t e n c eq u e s t i o na n ds o l u t i o nm e a s u r e p W e iM e i Z h a n h a o l i gS : , , A b s t r a c t P r e s e n t l a r em o r ea n dm o r em a n o rt h ey o u n h i l dp a t i e n t sd r u st ea n dt h ev a r i e t b u to nc l i n i c a la e a r s y yf gc g y p y p p s o m em e d i c a t i o ns e c u r i t r o b l e mi nt h ed e a r t m e n to fp e d i a t r i c s . T h i sa r t i c l e i nt h ea n a l s i sd e a r t m e n to fp e d i a t r i c sc l i n i c a lm e d i yp p y p , f r o mr a i s e dt h ed e a r t m e n to fp e d i a t r i c sc l i n i c a ln u r s e sm e d i c a t i o n c a t i o ne x i s t e n c eq u e s t i o na n di n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f o u n d a t i o n p s t a t e -o f -a r t a n dt h es c i e n c ea l i e sd r u sa n dt a k e sm e d i c i n ea f t e rn u r s i n oo b s e r v e t w oa s e c t s t op r o o s e t h es o l u t i o nc l i n i c a l p p g gt p p n u r s i n e d i c a t i o ne f f e c t i v ea c t i o n . gm :U K e w o r d s n d e r t h ed e a r t m e n to fp e d i a t r i c s C l i n i c a lm e d i c a t i o n S a f em e d i c a t i o n S o l u t i o n p 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C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
【摘要】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GC)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
临床医师都很熟悉并在日常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各自的激素用药习惯。
同时,不合理使用激素的现象却极为普遍。
本文总结了GC临床使用存在的问题,面对诸多问题临床应该怎么正确合理的选用,本文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从GC的种类和临床选择、剂量划分与疗程选择、减量法的应用、选用后的注意事项等一一展开,以求为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使用;剂量;疗程
1GC临床使用存在的问题
1.1无指征滥用
对无GC应用适应证甚至有禁忌证者用药。
1.2有指征惧用
对有临床适应证者因担心副作用而畏惧用药,或在用药剂量方面过于保守。
1.3使用方法及疗程安排不合理
对药物特性认识不足,以致不能选择正确的使用方法、确定治疗时间。
1.4种类和剂量选择错误
对不同GC间的区别缺乏了解,造成对药物种类以及剂量的选择不当。
1.5使用过程中忽略药物副作用
由于GC类似物是用途广泛的强效抗炎因子,所以在药理学中的应用几乎涉及医学的每一个领域。
2如何选用GC
2.1GC的种类和临床选择
全身性GC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各种GC的主要结构相同,区别在于不同位点的基团。
不同基团不仅影响活性,同时也改变了药代动力学的性质。
了解不同种类的GC,更应了解其疗效及安全性的差异,以实现规范化的个体化安全应用。
GC种类繁多,可根据半衰期不同分成短效、中效和长效三种。
短效:生物半衰期6~12h,如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几乎无HPA抑制作用,但抗炎活性弱且类盐皮质激素作用大;
中效:生物半衰期12~36h,如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起效迅速抗炎活性强,且对HPA轴抑制作用弱,长期服用安全性高。
长效:生物半衰期>36h,如地塞米松、倍他米松在48~72h。
对HPA轴作用强且持久,但抗炎活性强,适用于短期治疗及其他GC反应不佳或无效的患者;
短效激素对HPA的危害较轻,但其抗炎效力弱,作用时间短,也不适宜于治疗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主要用其作为: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替代治疗。
中效糖皮质激素以抗炎作用强和对HPA轴抑制时间短等特点在治疗各种疾病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用于哮喘的控制、严重哮喘的紧急治疗和风湿性疾病的长期治疗。
长效激素的抗炎效力强,作用时间长,但对HPA的抑制较严重,不适宜长疗程用药,只可作为临时性用药。
例如抗过敏常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而治疗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狼疮肾炎等,如用地塞米松无论是注射还是口服均不合理,如果病情严重或不能口服,则应该静脉注射甲泼尼龙,而不是地塞米松。
临床上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选用中效激素,其中最常用的是泼尼松。
泼尼松是前体药,进入体内后需在肝脏代谢为泼尼松龙才能发挥其生物活性。
因此,对于肝功能正常者,可选用泼尼松;而肝功能严重受损害者,则需选用泼尼松龙或甲泼尼龙。
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果需要静脉注射激素,则应选用甲泼尼龙。
为了减少自身免疫性疾病使用激素的远期不良反应,以及降低日后激素减药的难度,应纠正这种不恰当的用药习惯。
2.2GC剂量划分与疗程选择
2.2.1激素剂量划分
2.2.1.1小剂量:相当于泼尼松15mg/d以下。
激素占GC受体的50%以下,完全通过基因效应发挥作用而不良反应趋于零。
多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的维持治疗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替代疗法。
2.2.1.2中剂量:相当于泼尼松15~30mg/d。
激素占GC受体的50%~100%,基因效应呈显著的剂量依赖性,不良反应也随剂量与时间的增长而加大。
大多数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病和过敏性疾病的起始治疗剂量都会选择中剂量。
2.2.1.3大剂量:相当于泼尼松30~100mg/d。
由于激素受体的饱和度增加,剂量依赖性越来越小,当达到100mg/d时几乎全部受体都被结合,Gc的基因效应达到最大值。
但大剂量应用激素不良反应严重,不能长期使用。
重症自身免
疫性疾病、急性重症感染、肾上腺危象、急性过敏反应和器官移植起始剂量,经常中、短期应用大剂量激素。
2.2.1.4超大剂量:相当于泼尼松剂量>100mg/d。
激素与激素受体全部结合,增加剂量后通过非基因效应增加疗效。
因为对血糖、血压等生理指标影响巨大,只能短期应用。
2.2.1.5冲击治疗:相当于泼尼松剂量>500mg/d。
一般静脉给药,多为甲泼尼龙1g/d,连用3~5d后减量至1mg/Kg.d,非基因效应可能起更大作用,应特别注意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引起感染、高血压、高血糖和类固醇性肌炎等不良反应。
2.2.2疗程的选择
不同疾病应用激素治疗的目的不同所以疗程不一,原则上时间愈短愈好。
小剂量激素治疗的剂量与糖皮质激素的生理分泌量接近,且完全通过基因效应发挥作用而不良反应最小,因此可以长期维持治疗。
中、大剂量的疗程一般不超过8~10周。
超大剂量的疗程多在1周左右,冲击治疗为3—5d,随后逐渐递减激素用量,直至小剂量维持或停药。
2.3激素减量法
2.3.1激素的减量一般应遵循“先快后慢”“先大后小”的原则,如冲击治疗可直接减量到0. 5-1m g.kg-1.d-1;初始治疗剂量为60mg.d-1,可直接减量至40mg.d-1,然后每1~2周减原剂量的10%或5mg,当剂量<7.5mg.d-1后可维持相对时间长一些,小剂量激素治疗不良反应少可长期维持使用。
2.3.2短期用激素治疗的病人(如应激),遇到激素反指征时,如创伤、应激、过敏、全身性病毒感染或精神症状出现时,应用2~5mg.d-1后,可以立即将激素撒除。
对大剂量激素治疗超过5d以上的病人,通常在4周内可以平稳地将激素撤除。
隔日减药法主要适用于那些撤药困难的病人,临床在减GC过程中,为避免出现撤药综合征,能够平稳地减药,往往采用隔日减药法。
3结语
总之GC药物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使用时应遵循“全病程管理”的“4P”
模式:预防性、预测性、个体化、参与性等原则尽量择生物半衰期短、无盐皮质激素活性、对HPA轴抑制作用最小的GC。
最大程度发挥其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