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生产工艺流程共42页
电镀生产工艺流程

电镀生产工艺流程
1.原材料准备:
首先需要准备电镀原材料,包括金属材料需要电镀的零件、电解液、电极等。
2.表面准备:
将待电镀零件进行表面清洗,去除表面的油污、灰尘和氧化物,以便电镀液更好地与表面接触。
清洗方法包括溶剂清洗、酸洗和碱洗等。
3.预处理:
预处理是为了提高电镀层与基材的结合力和均匀性。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活化、脱脂、除锈等。
4.电解液配制:
根据所需的电镀层的性能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电解液,并按照一定的配方和浓度进行调配。
5.电解槽组装:
将电解液倒入电解槽中,并安装电极和待电镀零件。
电极通常是一个导电性好且不会被电解液腐蚀的金属材料,例如铜。
6.电镀:
将电解槽中的电极接通电源,通过电解作用,金属离子在电解液中被氧化,转化为金属原子或金属离子,然后被还原到带电极上,形成金属沉积。
7.定型:
经过一段时间的电镀后,电镀层会逐渐增厚,达到所需的厚度后,将
待电镀零件从电解槽中取出,进行冲洗和干燥。
8.表面处理:
根据实际需求,对电镀层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如抛光、喷漆等,以提
高电镀层的光泽度和装饰性。
9.质检:
对镀件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质量检验、厚度检测、附着力测试等。
10.包装和出厂:
经过质检合格的电镀件,进行包装,以防止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的损坏。
然后出厂销售或使用。
以上是一种常见的电镀生产工艺流程,根据不同的金属材料和要求,
工艺流程可能会有所不同。
各种电镀生产工艺流程

各种电镀生产工艺流程电镀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技术,通过在金属表面沉积一层金属或合金,以达到提高耐腐蚀性、美观性和功能性等目的。
电镀工艺流程因不同的金属和合金而异,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准备阶段在电镀生产流程的准备阶段,需要将工件进行前处理,包括清洁、除锈、除油等,以便在电镀时能够获得良好的附着力和美观度。
清洁一般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如酸洗、打磨、超声波清洗等;除锈通常采用酸洗或喷砂等方法;除油则一般采用化学方法。
二、电镀液的配制在准备阶段完成后,需要配制电镀液。
电镀液的成分和浓度对电镀质量和效果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精确控制。
配制电镀液时,需要根据工艺要求和原材料的成分,计算出所需的各成分的量,并按照比例混合溶解。
配制完成后,需要对电镀液进行检测,确保其成分和浓度符合工艺要求。
三、电镀操作在电镀操作阶段,将工件浸入电镀液中,通过电流的作用,使电镀液中的金属离子在工件表面还原成金属原子,形成一层金属膜。
电镀过程中,需要根据工件的材料、形状、尺寸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电流密度、电镀时间、温度等工艺参数,以保证电镀的质量和效果。
四、后处理阶段电镀完成后,需要进行后处理。
后处理包括水洗、干燥、钝化等步骤。
水洗是为了去除工件表面的残留物和杂质;干燥可以通过自然晾干或烘干等方法使工件表面的水份蒸发;钝化是为了提高工件表面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的能力。
后处理的质量对电镀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
五、检测与包装最后,需要对电镀产品进行检测和包装。
检测包括外观检测、镀层厚度检测、附着力检测等,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包装是为了保护产品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和美观度。
包装一般采用防震、防潮、防尘等材料,根据不同的产品需求进行定制。
六、废水处理与环保措施在电镀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含有重金属离子和有害物质。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需要对废水进行处理。
废水处理方法包括化学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等,根据废水的成分和浓度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
电镀企业生产工艺流程

电镀企业生产工艺流程
《电镀企业生产工艺流程》
电镀作为一种常用的金属表面处理工艺,在各个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工艺流程,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电镀企业生产工艺流程:
1. 材料准备:首先,电镀企业需要准备好待处理的材料,包括金属基材、镀液和各种辅助材料。
2. 清洗和预处理:将待处理的金属基材进行清洗和预处理,去除表面的油脂、污垢和氧化物,以确保镀层的附着力和光洁度。
3. 酸洗:对金属基材进行酸洗处理,去除表面的氧化层,提高镀层的附着力。
4. 镀液配制:根据产品的要求和镀层的种类,配制不同的镀液,包括酸性镀液、碱性镀液和中性镀液等。
5. 电镀工艺:将经过准备和预处理的金属基材放入镀槽中,通过施加电流和控制镀液的温度、PH值和镀液流动速度,使金
属基材表面镀上一层金属镀层。
6. 定型和后处理:对镀好的产品进行定型处理,以提高镀层的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
同时进行一些后处理工艺,如抛光、涂装等,使产品的表面光洁度和装饰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7. 质量检验:对电镀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包括镀层厚度、光洁度、结合力和耐腐蚀性等指标的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客户的要求和标准。
通过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的工艺流程,电镀企业可以生产出质量稳定、性能优良的电镀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赢得市场的认可和信赖。
电镀企业生产工艺流程

电镀企业生产工艺流程(1)2#电镀线工艺入料—→超声波除油—→水洗—→碱铜—→水洗—→酸铜—→水洗—→焦铜—→水洗—→镀镍—→回收—→水洗—→镀银—→水洗—→镀金—→水洗—→纯水洗—→镀佬—→水洗—→烘干—→出料图2-6 二车间电镀生产线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简介:(1)除油:以NaOH、Na2CO3 为主要原料,清除工件表面油脂;(2)碱铜:以氰化亚铜、氰化钠等为主要原料,在工件表面上镀上一层薄的铜层,以提高抗腐蚀及结合力。
(3)酸铜:以CuSO4.5H2O 为主要原料,在工件上镀上一层光亮金属铜层,以填平底材,加强外观美,同时提高产品的抗腐蚀性。
(4)焦铜:焦磷酸铜、焦磷酸钾,在工件表面镀一层铜。
(5)镀镍:采用硫酸镍、氯化镍、硼酸等原料,目的是使工件表面镀上一层光亮镍,为后工序做底层及抗腐蚀。
(6)镀银:用氰化银钾、氰化钾等为主要原料,在镀件上电镀一层加厚有效银金属材料。
镀银模具比例不高, 主要是部分3D 难脱离件采用镀银模具提高脱模性和寿命。
(7)镀金:以氰化金钾、氰化钠为原料镀金;(8)镀佬:用有机保护剂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以提高工件的抗蚀性及硬度;(9)烘干:以电、煤气为能源,在140℃左右高温烘干产品表面水分。
(2)3#电镀线工艺冷脱除油—→超声波除油—→电解除油—→水洗—→酸电解—→酸活化—→水洗—→冲击镍—→水洗—→碱铜—→水洗—→酸铜—→珍珠镍—→光镍—→哑镍—→回收—→水洗—→黑镍—→回收—→水洗—→镀铬—→水洗—→仿金—→水洗—→钝化—→水洗—→切水—→水洗—→烘干—→品检—→出料图2-7 三车间电镀生产线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简介:(1)除油:以NaOH、Na2CO3、Na3PO4 为主要原料,清除工件表面油脂;(2)冲击镍:以氯化镍、盐酸为主要原材料,镀一镍层,镀冲击镍是指镀镍时先加上一个大于正常镀镍电流的电流,用于清除镀件表面可能存在的氧化膜,防止产生结合力不良。
(3)酸电解:以20%的H2SO4 对工件表面的氧化皮进行预处理。
电镀车间工艺流程图

电镀车间工艺流程图一、引言电镀车间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用于改善金属制品的耐腐蚀性、外观和机械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镀车间的工艺流程图,包括前处理、电镀和后处理等环节。
二、前处理1. 表面清洁在进行电镀之前,需要对金属制品进行表面清洁,以去除油污、灰尘和氧化物等杂质。
常用的清洁方法包括机械清洗、化学清洗和超声波清洗等。
2. 酸洗酸洗是一种常用的前处理方法,用于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和锈蚀物。
通常使用稀硫酸、盐酸或者硝酸进行酸洗,可以有效提高电镀的附着力和光泽度。
3. 除锈对于带有锈蚀的金属制品,需要进行除锈处理。
常用的方法包括机械除锈、化学除锈和电解除锈等。
三、电镀1. 镀层选择根据金属制品的要求和用途,选择适当的电镀材料和镀层类型。
常见的电镀材料包括镀铬、镀镍、镀锌和镀铜等。
2. 预处理在进行电镀之前,需要对金属制品进行预处理,以提高电镀的附着力和平整度。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活化处理、酸洗和中和等。
3. 电镀电镀是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并在金属制品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镀层的过程。
通常使用电解槽进行电镀,其中包含电解液和电极。
四、后处理1. 清洗在电镀完成后,需要对金属制品进行清洗,以去除电解液和其他残留物。
常用的清洗方法包括水洗、酸洗和中和等。
2. 抛光抛光是提高金属制品表面光泽度和平整度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抛光方法包括机械抛光、化学抛光和电解抛光等。
3. 检验对电镀后的金属制品进行检验,以确保镀层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常用的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厚度测量和附着力测试等。
五、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电镀车间工艺流程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1. 穿戴防护服和防护手套,以避免与化学物品接触。
2. 使用通风设备,保持车间空气流通。
3. 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4. 对废液进行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六、总结电镀车间工艺流程图包括前处理、电镀和后处理等环节。
通过表面清洁、酸洗、除锈、电镀、清洗、抛光和检验等步骤,可以获得具有良好附着力、光泽度和耐腐蚀性的电镀层。
电镀企业生产工艺流程

电镀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电镀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前处理、电镀和后处理三个主要环节。
前处理阶段是为了提高工件表面的质量和电镀效果,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清洗:将工件放入清洗槽中进行机械清洗或化学清洗,以去除表面的油污、灰尘等杂质。
2. 酸洗:将工件放入酸洗槽中进行酸洗处理,主要目的是去除表面的锈蚀、氧化层以及金属铁污染物。
3. 除锈:对于部分需要除锈的工件,可以通过机械、化学或电化学除锈的方法进行处理,以去除表面的锈斑和锈蚀。
4. 钝化:将经过酸洗或除锈处理的工件通入钝化槽中进行钝化处理,主要目的是形成一层保护膜,保护工件表面不受腐蚀。
电镀阶段是将经过前处理的工件放入电镀槽中进行电镀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阴极电镀:在电解槽中放入阴极,将经过前处理的工件作为阳极,通过电流的作用,将阳极金属溶解,形成金属离子,然后在阴极上还原成金属沉积。
2. 电镀处理: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电镀液,例如铜、镍、铬等,将工件分别放入对应的电镀槽中进行电镀。
电镀液中含有金属离子,通过电流的作用,将金属沉积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金属膜。
3. 电解除镀:对于需要去除电镀层的部分工件,可以将其放入电解槽中进行电解除镀处理,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颗粒,并与镀层分离。
后处理阶段是对电镀好的工件进行清洗和保护,以提高外观和耐腐蚀性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清洗:将电镀好的工件放入清洗槽中进行清洗,去除电镀液残留和其他污染物。
2. 洗涤:将工件放入洗涤槽中进行洗涤,使用合适的洗涤剂进行清洁,保证工件的外观质量。
3. 干燥:将洗涤后的工件放入烘干设备中进行烘干,以去除工件表面的水分,避免锈蚀。
4. 封装:对于一些精密部件或需要保护的工件,可以进行封装处理,使用耐腐蚀的封装材料进行包装,保护工件的外观和质量。
5. 检验:对于电镀好的工件,进行外观检验和性能测试,确保工件的质量符合要求。
总的来说,电镀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前处理、电镀和后处理三个环节,通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将工件的表面质量提高,并增加一层保护层,从而达到提高工件耐腐蚀性能和美观度的目的。
电镀生产工艺流程(1)

粗化
ABS塑料是A(丙烯腈)、B(丁二烯)、S(苯 乙烯)三元共聚而成。用于电镀的是ABS的接枝 聚合物,其内部结构树脂相A和S组分是共聚构型, 而橡胶状的B组分则以球形分散于S-A构形之中。
丙烯腈 Acrylonitrile
丁二烯 Butadiene
苯乙烯 Styrene
电镀生产工艺流程(1)
• 含有六价铬—剧毒
电镀生产工艺流程(1)
粗化
• 目的
1.使塑料制件表面具有微观粗槽,从而增大了镀层与塑 料的接触面,以增加它和金属的粘接力;
2.使塑料制件表面具有亲水性,以便制件表面进行均匀 吸附。
• 成分
铬酸 CrO3 氧化作用 硫酸 H2SO4 a.蚀刻作用 b.提供酸性介质 c.使苯环引入磺酸基,增强亲水性 三价铬 Cr3+ CrO3的还原产物 含量 5~15g/L
解作用对表面油污 面的石蜡、蜂蜡、
进行溶解
脂肪等有机污垢
电镀生产工艺流程(1)
『 整面亲水 』Wetting
• 成分: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 • 作用原理:整面剂中的表面活性剂组分可以定向
均匀地排列在胶件的表面,使表面可以与粗化液 充分均匀地接触,从而提高粗化的效率和均匀性; 同时整面剂中的有机溶剂可以起到消除胶件中部 分残余应力的作用。 • 粗化均匀和应力减小都会增加镀层的结合度。
起落臂时间 45s 静止时间 10s、15s、20s、25s
水 洗酸 2# 3# 4# 浸
钯 水
四
联
水
洗
碱 解
水 洗
酸 解
1# 2# 3# 4# 胶
胶
三联水洗
1# 2# 3#
化学镍前 水洗
电镀生产工艺流程

电镀生产工艺流程
《电镀生产工艺流程》
电镀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工艺,通过在金属制品表面沉积一层金属或合金来改变其表面性质和外观。
电镀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准备工作、清洗处理、化学镀液配制、镀层制备、后处理和检验等步骤。
首先是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好需要进行电镀的金属制品、设备和工具等。
清洗处理是为了去除金属表面的油污、脏物和氧化层,以提高镀层与基材的结合力。
清洗处理一般包含碱洗、酸洗和水洗等步骤。
化学镀液的配制尤为关键,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镀液,根据镀件材质和要求进行合理的镀液配制,以确保镀层质量。
镀层制备是将镀件放入镀液中进行电解,通过阳极和阴极的反应,将金属溶解并沉积在基材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镀层。
后处理主要是对电镀完成的制品进行各种加工工艺,包括清洗、抛光、烘干、烧结等,以增强镀层的光泽、硬度和耐腐蚀性。
最后是检验工作,主要是对电镀制品的外观和性能进行检测,如测量镀层厚度、检查表面光洁度、硬度和耐腐蚀性等。
只有通过严格的检验,才能确保电镀制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在整个电镀生产工艺流程中,各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确保每一个步骤都符合技术标准和要求,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电镀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