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生产工艺流程
电镀生产工艺流程

电镀生产工艺流程
1.原材料准备:
首先需要准备电镀原材料,包括金属材料需要电镀的零件、电解液、电极等。
2.表面准备:
将待电镀零件进行表面清洗,去除表面的油污、灰尘和氧化物,以便电镀液更好地与表面接触。
清洗方法包括溶剂清洗、酸洗和碱洗等。
3.预处理:
预处理是为了提高电镀层与基材的结合力和均匀性。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活化、脱脂、除锈等。
4.电解液配制:
根据所需的电镀层的性能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电解液,并按照一定的配方和浓度进行调配。
5.电解槽组装:
将电解液倒入电解槽中,并安装电极和待电镀零件。
电极通常是一个导电性好且不会被电解液腐蚀的金属材料,例如铜。
6.电镀:
将电解槽中的电极接通电源,通过电解作用,金属离子在电解液中被氧化,转化为金属原子或金属离子,然后被还原到带电极上,形成金属沉积。
7.定型:
经过一段时间的电镀后,电镀层会逐渐增厚,达到所需的厚度后,将
待电镀零件从电解槽中取出,进行冲洗和干燥。
8.表面处理:
根据实际需求,对电镀层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如抛光、喷漆等,以提
高电镀层的光泽度和装饰性。
9.质检:
对镀件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质量检验、厚度检测、附着力测试等。
10.包装和出厂:
经过质检合格的电镀件,进行包装,以防止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的损坏。
然后出厂销售或使用。
以上是一种常见的电镀生产工艺流程,根据不同的金属材料和要求,
工艺流程可能会有所不同。
各种电镀生产工艺流程

各种电镀生产工艺流程电镀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技术,通过在金属表面沉积一层金属或合金,以达到提高耐腐蚀性、美观性和功能性等目的。
电镀工艺流程因不同的金属和合金而异,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准备阶段在电镀生产流程的准备阶段,需要将工件进行前处理,包括清洁、除锈、除油等,以便在电镀时能够获得良好的附着力和美观度。
清洁一般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如酸洗、打磨、超声波清洗等;除锈通常采用酸洗或喷砂等方法;除油则一般采用化学方法。
二、电镀液的配制在准备阶段完成后,需要配制电镀液。
电镀液的成分和浓度对电镀质量和效果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精确控制。
配制电镀液时,需要根据工艺要求和原材料的成分,计算出所需的各成分的量,并按照比例混合溶解。
配制完成后,需要对电镀液进行检测,确保其成分和浓度符合工艺要求。
三、电镀操作在电镀操作阶段,将工件浸入电镀液中,通过电流的作用,使电镀液中的金属离子在工件表面还原成金属原子,形成一层金属膜。
电镀过程中,需要根据工件的材料、形状、尺寸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电流密度、电镀时间、温度等工艺参数,以保证电镀的质量和效果。
四、后处理阶段电镀完成后,需要进行后处理。
后处理包括水洗、干燥、钝化等步骤。
水洗是为了去除工件表面的残留物和杂质;干燥可以通过自然晾干或烘干等方法使工件表面的水份蒸发;钝化是为了提高工件表面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的能力。
后处理的质量对电镀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
五、检测与包装最后,需要对电镀产品进行检测和包装。
检测包括外观检测、镀层厚度检测、附着力检测等,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包装是为了保护产品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和美观度。
包装一般采用防震、防潮、防尘等材料,根据不同的产品需求进行定制。
六、废水处理与环保措施在电镀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含有重金属离子和有害物质。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需要对废水进行处理。
废水处理方法包括化学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等,根据废水的成分和浓度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
电镀行业工艺流程

电镀行业工艺流程
(1)工件准备
1.检查工件的表面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如有缺陷应进行除锈。
2.检查工件尺寸,注意保持工件尺寸的准确性。
3.清除表面的油污、水分等。
4.用钢丝球将工件上的毛刺等去除干净。
5.如有必要,对工件表面进行喷砂处理。
(2)镀液配制及操作
1.在镀槽内加入适量的镀液(或硫酸铜溶液)和化学稳定剂(如铁粉、氯化亚铁等),再将工件浸没在镀液中,并在工件表
面覆盖上一层保护膜。
如果使用电镀槽,则应采用电镀槽专用槽液。
镀液温度以45~55℃为宜,当温度过高时应适当补水或加
人冷却剂,在镀液中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可防止镀层被腐蚀,如加入硼酸或硫酸铜溶液等。
当镀槽表面出现气泡时应及时将镀槽表面的气泡吹除。
2.根据工件所需镀层的质量和要求选择镀层厚度,一般情况下应选择较薄的镀层。
—— 1 —1 —。
电镀企业生产工艺流程

电镀企业生产工艺流程
《电镀企业生产工艺流程》
电镀作为一种常用的金属表面处理工艺,在各个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工艺流程,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电镀企业生产工艺流程:
1. 材料准备:首先,电镀企业需要准备好待处理的材料,包括金属基材、镀液和各种辅助材料。
2. 清洗和预处理:将待处理的金属基材进行清洗和预处理,去除表面的油脂、污垢和氧化物,以确保镀层的附着力和光洁度。
3. 酸洗:对金属基材进行酸洗处理,去除表面的氧化层,提高镀层的附着力。
4. 镀液配制:根据产品的要求和镀层的种类,配制不同的镀液,包括酸性镀液、碱性镀液和中性镀液等。
5. 电镀工艺:将经过准备和预处理的金属基材放入镀槽中,通过施加电流和控制镀液的温度、PH值和镀液流动速度,使金
属基材表面镀上一层金属镀层。
6. 定型和后处理:对镀好的产品进行定型处理,以提高镀层的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
同时进行一些后处理工艺,如抛光、涂装等,使产品的表面光洁度和装饰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7. 质量检验:对电镀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包括镀层厚度、光洁度、结合力和耐腐蚀性等指标的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客户的要求和标准。
通过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的工艺流程,电镀企业可以生产出质量稳定、性能优良的电镀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赢得市场的认可和信赖。
电镀工艺生产流程资料

电镀工艺生产流程安排在12号厂房内,主要有16个镀种、19项工艺流程,主耍有电镀俗、熬化镀铜、祖化镀银、辄化镀锌、电镀和化学镀擁、钾盐镀锌、猛酸阳极化、草酸阳极化、铜氧化、不锈钢钝化以及电抛光等。
机械抛光产生的粉尘,设迓吸尘室对粉尘有效的吸收,并定期清理吸尘室。
电镀处理全部采用槽边回收和逆流漂洗工艺,减少物料消耗和废水生成量。
现将具有代表性的7个电镀工艺流程分别列出。
图3・3含給镀银(23道工序)表3.1-2含徹镀银关键工序原料成分及年消耗图37钢件報化镀铜(19道工序)表图3・5铜件精密钝化(20道工序)表3.1-4铜件精密钝化关键工序原料成分及年组成图3-6 钢、铜件电镀傑(18道工序)表3.1-5 电镀傑关键工序原料成分及年组成图3・7俗酸阳极化(19道工序)图3・8铝件硫酸阳极化(17道工序)图3・9钢、铜件电镀辂(17道工序〉表3.1-8电镀锯关键工序原料成分及年组成3.1.4电镀处理工艺手段简介1、化学除油化学除油是利用热碱溶液对油脂的皂化和乳化作用,以除去皂化性油脂;利用表面活性剂的乳化作用,以除去非皂化性油脂。
本项目电镀工序的化学除油应用的是碱液除油。
2、电化学除油电化学除油,是将零件挂在碱性电解液的阴极或阳极上,利用电解时电极的极化作用和产生的大量气体将油污除去的方法。
电极的极化作用,能降低油一溶液界面的表面张力。
电化学除油过程的实质是水的电解,当金属制品做为阴极时,其表面进行的是还原过程,析出的是氢;当金属制品做为阳极时,其表面进行的是氧化过程,析出的是氧。
电极上所析出的氢气或氧气泡,对油膜具有强烈地撕裂作用和对溶液的机械搅拌作用,从而促使油膜更迅速地从零件表面上脱落转变为细小的油珠,加速、加强了除油过程。
析出的氢气或氧气泡,当电接触不良而打火花时,易引起小规模的氢氧反应(鸣爆),导致溶液溅出,危及安全。
要选择低泡表面活性剂(例如水玻璃),以免产生的大量泡沫浮在溶液表面上,阻碍氢气和氧气的顺利溢出。
电镀的工艺(3篇)

第1篇一、电镀工艺的基本原理电镀工艺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在电极表面还原成金属,从而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金属薄膜。
电镀过程中,工件作为阳极,金属离子作为阴极,电解质溶液作为介质。
1. 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是电镀工艺的核心,它含有待镀金属的离子。
根据镀层材料的不同,电解质溶液的种类也有所区别。
2. 阳极:阳极是电镀过程中提供金属离子的电极,通常使用与镀层材料相同的金属或导电材料。
3. 阴极:阴极是电镀过程中沉积金属薄膜的电极,通常使用工件。
4. 外加电源:外加电源提供电镀过程中的电流,促使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
二、电镀工艺流程1. 工件预处理:工件预处理是电镀工艺的第一步,主要包括表面清洗、去油、去锈、去氧化膜等,以确保工件表面干净、平整。
2. 电镀液配制:根据镀层材料的要求,配制相应的电解质溶液。
3. 电镀:将工件放入电解质溶液中,接通电源,使工件成为阴极,阳极接通电源。
在电解过程中,金属离子在工件表面还原成金属,形成镀层。
4. 镀层后处理:镀层后处理包括清洗、干燥、抛光等,以提高镀层的质量和外观。
5. 检验:对镀层进行质量检验,确保镀层厚度、均匀性、结合力等符合要求。
三、电镀工艺分类1. 按镀层材料分类:包括镀锌、镀镍、镀铜、镀银、镀金等。
2. 按镀层用途分类:包括装饰性电镀、功能性电镀、耐磨性电镀、耐腐蚀性电镀等。
3. 按电镀工艺分类:包括酸性电镀、碱性电镀、中性电镀、盐浴电镀等。
四、电镀工艺应用1. 金属制品:电镀工艺广泛应用于金属制品的表面处理,如汽车零部件、自行车、手表、首饰等。
2. 电子产品:电镀工艺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手机、电脑、家电等。
3. 医疗器械:电镀工艺可以提高医疗器械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如手术刀、牙科器械等。
4. 建筑材料:电镀工艺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包括镀锌钢管、镀锌铁丝等。
5. 航空航天:电镀工艺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包括飞机、火箭等零部件的表面处理。
电镀的一般工艺流程

电镀的一般工艺流程电镀是一种将金属沉积在物体表面的工艺,通过电化学方法来实现金属的沉积。
它不仅可以提升物体的外观,还能提高其耐腐蚀性和硬度。
下面将介绍一般的电镀工艺流程。
1. 表面处理:在进行电镀之前,需要对物体表面进行处理。
首先要清洗物体表面,去除油脂、灰尘等杂质,以确保镀层与基材的粘附力。
常用的清洗方法有机械清洗、酸洗和碱洗等。
然后进行除锈处理,以去除铁锈和氧化层,常用的方法有酸洗和机械除锈。
最后进行活化处理,使基材表面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的方法有酸洗和活化剂处理。
2. 镀液配制:根据所需的镀层材料和性能要求,配制合适的镀液。
镀液是由金属盐和其他添加剂组成的溶液,可以提供金属离子和形成镀层所需的条件。
不同的镀液适用于不同的金属镀层,常用的镀液有镀铜、镀镍、镀铬等。
3. 预处理:在将物体浸入镀液之前,需要进行一些预处理步骤。
首先是激活处理,将物体浸入活化液中,以去除表面的氧化物,提高镀液的附着力。
然后是敏化处理,将物体浸入敏化液中,使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敏化层,以促进镀液中金属离子的沉积。
最后是引入处理,将物体缓慢地浸入镀液中,避免产生气泡和颗粒。
4. 电镀过程:在进行电镀时,将物体作为阴极,将金属盐溶液作为阳极,通过外加电流的作用,使金属离子从阳极迁移到阴极上,形成金属镀层。
电镀过程中需要控制镀液的温度、电流密度和时间等参数,以获得理想的镀层厚度和质量。
5. 后处理:在完成电镀后,还需要进行一些后处理步骤。
首先是冲洗,将镀层表面的残留镀液和杂质冲洗掉,以防止镀层腐蚀或变色。
然后是烘干,将物体放入烘干设备中,使其完全干燥。
最后是抛光,通过机械或化学方法,对镀层进行抛光处理,以获得光滑、亮丽的表面。
电镀的一般工艺流程包括表面处理、镀液配制、预处理、电镀过程和后处理。
每个步骤都非常重要,需要严格控制各项参数,以确保获得理想的镀层效果。
电镀工艺的应用广泛,可以用于改善产品的外观和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电镀工艺流程

电镀工艺流程一、引言电镀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表面处理工艺,主要用于增加金属的耐腐蚀性、提高美观性、改变导电性、增强耐磨性等功能。
电镀工艺流程涉及多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二、电镀工艺流程1. 前处理前处理是电镀工艺流程的第一步,主要包括表面清洁、除油、除锈、除氧化皮等步骤。
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让基材表面干净、平滑,以便后续的电镀操作。
2. 镀前处理镀前处理主要包括浸蚀、活化和预镀等步骤。
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基材表面的活性,为电镀做好准备。
3. 电镀电镀是工艺流程的核心步骤,主要通过电解的方式在基材表面沉积一层金属。
电镀溶液、电流密度、电镀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电镀层的质量和性能。
4. 后处理后处理主要包括清洗、钝化、烘干等步骤。
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去除电镀后残留在表面的杂质,提高电镀层的耐腐蚀性和美观性。
5. 检验检验是电镀工艺流程的最后一步,主要通过外观检查、厚度测量、耐腐蚀性测试等手段来检验电镀层的质量和性能。
三、电镀工艺流程的注意事项1.电镀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电镀溶液的组成和浓度,以确保电镀层的质量和性能。
2.电镀过程中需要控制电流密度和电镀时间,以避免电镀层出现缺陷。
3.在进行电镀操作前,需要对基材进行充分的前处理和镀前处理,以确保基材表面的活性和清洁度。
4.电镀后需要进行后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提高电镀层的耐腐蚀性。
5.在整个电镀工艺流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四、结论电镀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步骤的参数和操作,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通过合理的前处理、镀前处理、电镀、后处理和检验,可以得到高质量的电镀层,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和美观性。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产品要求和电镀材料,灵活调整和优化电镀工艺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成分
铬酸 硫酸 CrO3 氧化作用 b.提供酸性介质 c.使苯环引入磺酸基,增强亲水性 三价铬 Cr3+ CrO3的还原产物 含量 5~15g/L H2SO4 a.蚀刻作用
『 整面亲水 』Wetting
• 成分: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 • 作用原理:整面剂中的表面活性剂组分可以定向 均匀地排列在胶件的表面,使表面可以与粗化液 充分均匀地接触,从而提高粗化的效率和均匀性; 同时整面剂中的有机溶剂可以起到消除胶件中部 分残余应力的作用。 • 粗化均匀和应力减小都会增加镀层的结合度。
anode activation solvent
硫酸镍 NiSO4 氯化镍 NiCl2 硼酸 H3BO3 适量 3.5-4.5 55±2℃ 2-10A/dm2
缓冲剂 buffer solvent 添加剂 addictive pH 温度 temperature 阴极电流密度
原理: 化学镀---在无电流通过(无外界动力)时借助 还原剂在同一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作用,从而 使金属离子还原沉积在胶件表面上的一种镀覆 方法。
NaH2PO2 2+ Ni Pd
Ni
化学镍
硫酸镍 NiSO4
主 要 成 份
柠檬酸钠 Na3Cit
次磷酸钠 NaH2PO2
氯化铵 NH4Cl
氨水
NH3H2O
影 温度 响 时间 因 素 Cr3+量
在塑料热变形温度下,粗化温度越高,粗化效率 越大,其镀层金属与塑料的结合力就越好。 过长,会造成过蚀;过短,起不到浸蚀成孔的作用
Cr3+量太大会影响粗化效果,要求Cr3+ ≤15g/L
蚀刻作用
under-pickeld
correctly pickled
over-pickled
『 焦铜 』Pyto Cu Plating
作用:加镀一层0.5 um左右的焦铜用以提高镀层的 导电能力,其次可减少化学镍层的烧焦
成分:
焦磷酸铜 Cu2P2O4 焦磷酸钾 K4P2O4 复磷酸
主盐 络合离子 调整pH
焦铜
『 光铜 』Acid copper
光铜----酸性光亮铜
作用----ABS塑料和镀层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差 异很大,酸铜层可以缓和温度急速变化而 造成的应力作用。
原理
皂化作用 乳化作用
适用范围
一般的塑料,如ABS、 改性聚苯乙烯
酸性 除油 有机 溶剂 除油
有机或无机酸 利用酸的强氧化性 来破坏有机物,从 表面活性剂 而达到除油的效果 汽油 煤油 丙酮 四氯化碳 甲苯
可以同时除去油污 和薄的金属氧化层
利用有机溶剂的溶 可除去塑料制件表 解作用对表面油污 面的石蜡、蜂蜡、 进行溶解 脂肪等有机污垢
Cl Cl
-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Cl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 化学镍 』Electroless Nickel
目的:使塑料制品表面金属化。
电镀生产工艺流程
Electroplating process
主讲:赵燕华
概述
电 镀 塑胶电镀 使不导电的塑胶基体覆上一层
--
五金电镀--在金属基体上直接进行电镀
导电金属膜后进行电镀
●前处理 通过化学反应在塑胶表面涂覆一层薄金 属膜层,为之后的电镀提供导电媒介 ●电镀 通过电化学反应使被镀工件表面沉积上致 密而平整的金属层
光镍
封 水 预 口 洗 浸 镍
光 铬
水洗
133#----137#
113# 114# 115# 118# 119# 120# 121#122#123#124#126# 127#-------132#
94# 93#92 #91 #90 #8 #88 #87 #86 #85 #84 #83 #82# 81# 80# 79# 78# 77# 76# 75# 74# 73# 72# 71# 70#-68# 67#66#65# 64#-62# 61#
活水 化洗
光铜Ⅱ
光铜Ⅰ
活 水 化 洗
焦 铜
活 化
水 洗 脱解
走完后机所用时间? 产品从上机到出机所用时间?
『除油』
• 作用:
除去制件表面的污垢,促使粗化均匀,提高镀层结合力
• 塑料制件表面除油通常分三类:
碱性除油√
酸性除油
有机溶剂除油
分类
碱性 除油
成分
碳酸钠 磷酸钠 氢氧化钠 表面活性剂 乳化剂
起落臂时间 45s 静止时间 10s、15s、20s、25s
水
洗 酸
2# 3# 4#
浸
钯 水
碱 酸 四 联 水洗解 水 解 洗 1# 2# 3# 4# 胶 胶
三联水洗
1# 2# 3#
化学镍前 水洗
化学镍 洗 洗
7# 6# 5# 4# 3#
水水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粗化
ABS塑料是A(丙烯腈)、B(丁二烯)、S(苯 乙烯)三元共聚而成。用于电镀的是ABS的接枝聚 合物,其内部结构树脂相A和S组分是共聚构型, 而橡胶状的B组分则以球形分散于S-A构形之中。
丙烯腈 Acrylonitrile 丁二烯 Butadiene 苯乙烯 Styrene
蚀刻作用
当ABS在铬酸与硫酸混合液中腐蚀粗化时,橡胶相B 组分优先被铬酸蚀刻溶解,树脂相A溶解速度相当慢,树 脂相S几乎不溶解,致使连续的树脂相表面留下大量均匀 的微小孔穴。这些孔穴是金属镀层与塑料表面产生结合力 的主要因素。
粗化不够
塑胶表面依旧有很亮的 光泽;后续沉积上化学 镍后表层十分光亮; 结合力不好
正常粗化
塑胶表面有少许光泽; 后续沉积上化学镍后表 层有适度光泽; 结合力好
粗化过度
塑胶表面完全失去光泽; 后续沉积上化学镍后表层 呈深黑色,无光泽; 结合力不好
使非离子分子极化
ABS塑料表面的A-S高聚物中,有许多 “挂”在碳链上的苯环,在这些苯环上可以 通过亲电取代反应引进某些活性基团。 粗化液中高浓度H2SO4在加热的条件下, 使苯环引入了磺酸基。磺酸基、羧基的引入 极大的提高了塑料表面的亲水性。
----填平作用
光铜
成份
硫酸铜 CuSO4 主盐
硫酸
光剂 阳极 温度
H2SO4
增加导电能力,改善镀层结晶
活化剂,光亮剂
氯离子 Cl-
开缸剂、载体剂、走位剂、润湿剂 含磷铜阳极 25℃
光铜
镀镍
• 根据镀层功能性选择; • 防腐装饰性镀层,既要求厚度,又要求耐 蚀性,故需在铜层上加厚镀层镍; • 镍分半光镍全、光镍、封口镍和珍珠镍; • 含硫量低的半光镍电位正,含硫高的光镍 电位负,形成一个电池组,使腐蚀方向由 纵向变成横向发展,让半光镍受到保护, 使整个体系的耐蚀性提高、镀层硬度提高。
『 解胶 』 Acid act/Alkali act
inclusion of colloidal palladium with tin protection colloid in the caverns
目的:
胶态钯活化后的零件,其表面吸附的是胶态钯微粒,它 并没有催化活性,而必须把它周围吸附的Sn2+水解胶层 除去露出钯粒子,为此要进行解胶处理。
金属钯以微胶粒形态分散于溶液中,Sn离子则 能包围住金属钯微粒胶粒而使其稳定分散,形 成胶体溶液,从而能使胶件表面吸附上一层胶 体钯粒子 ,经后续解胶后,钯粒子成为化学镀 的催化活性中心。 氯化钯 氯化亚锡 盐酸 PdCl2 SnCl2 HCl
成份
钯水
ClClSn2+ Sn2+
ClSn
2+
Cl Cl
定义:通过某种物质(水合肼)的还原作用使毒 性很强的六价铬还原为微毒的三价铬,以 防止其毒化后工序钯水中的活性钯,即
Cr6+
N 2 H4 · H2O
Cr3+
主要成分:盐酸3-5% 水合肼0.02-0.03% 水合肼过少时起不
到还原作用,过多时会使挂具上镍
『 钯水 』 Pd colloid
钯水--对ABS塑胶素材进行敏化和活化
半光镍、光镍、封口镍以及珍珠镍 Hull槽试片
镀镍工艺
• • • • • 酸铜+ 酸铜+ 酸铜+ 酸铜+ 酸铜+ 半光镍+光镍 半光镍+光镍+封口镍 半光镍+珍珠镍 半光镍+光镍+珍珠镍 半光镍+光镍+封口镍 +光铬 +光铬 +光铬 +光铬 +黑铬
其中各成分及电镀条件如下:
主盐 main salt 阳极活化剂
温度
38℃
化学镍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化学镍
电镀部分 electro-plating
光铬 封口镍 光镍 0.1~ 1 µ m 1- µ m 8-15 µ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