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镀生产中污泥的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2024年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及趋势》范文

《2024年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及趋势》范文

《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及趋势》篇一一、引言电镀行业作为重要的金属表面处理产业,每天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这些废水中往往含有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表面活性剂等有害物质。

如果不进行恰当的处理和排放,这些污染物会对环境和生态造成极大的危害。

因此,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成为了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1. 物理法物理法是电镀废水处理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包括沉淀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等。

沉淀法通过向废水中加入化学试剂,使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物后进行分离。

吸附法则利用活性炭、硅藻土等吸附剂对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吸附。

膜分离法则利用特殊膜对废水中的物质进行分离和浓缩。

这些物理方法在电镀废水处理中具有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处理成本较高、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

2. 化学法化学法是电镀废水处理的另一种重要方法,主要包括中和法、氧化还原法、络合沉淀法等。

中和法通过加入酸或碱调节废水的pH值,使重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氧化还原法则利用氧化剂或还原剂将重金属离子转化为低毒或无毒的化合物。

络合沉淀法则利用络合剂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后进行分离。

这些化学方法在处理电镀废水时具有较好的效果,但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试剂和反应条件,避免产生新的污染物质。

3. 生物法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进行生物降解和生物吸附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成本低、环保性好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吸附法等。

这些方法在处理电镀废水时可以有效地去除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同时避免了二次污染的产生。

三、电镀废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1. 综合治理与资源化利用相结合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资源日益紧张,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综合治理与资源化利用相结合。

通过综合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处理方法,将电镀废水中的有用物质进行回收和利用,减少废水的排放量,同时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含镍电镀污泥处置工艺要求

含镍电镀污泥处置工艺要求

稳定化法 方法提要在含镍电镀污泥中加入固化剂(水泥、石灰、大型包胶、粉煤灰等),通过水化反应,生成的各类胶凝性物质能够吸附、包裹和沉淀电镀污泥中的重金属离子,使含镍污泥pH 升高,促使污泥中的重金属离子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盐和氢氧化物等,不容易浸出,达到稳定化的效果。

工艺流程含镍电镀污泥中有回收价值的元素含量较低,无资源综合利用意义时,则进行稳定化处置。

按一定配比将固化剂和含水率80 %左右的含镍电镀污泥放入搅拌器中,经过充分搅拌混合后将两者的混合固体取出进行模具成型或者自然成型后进行养护,当养护后的混合固体达到相应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含水率要求后,进行安全填埋。

稳定化法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稳定化法工艺流程图主要设备混料搅拌器、成型模具等。

控制条件 工艺控制参数如下:——搅拌温度、压力:常温、常压; ——搅拌器转速:20 rpm ~60 rpm ; ——pH :9~14;——养护时间:5 d ~30 d 。

等离子体法方法提要利用等离子火炬,在等离子汽化炉中,缺氧状态下,含镍电镀污泥在等离子和高温1200 ℃左右作用下大分子的有机成分分解成氢、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无机成分则在高温1500 ℃左右熔融形成熔浆,冷却后成玻璃体惰性残渣。

安全填埋含镍电镀污泥 ਜ਼䭽⭥䭰⊑⌕处置工艺要求12将含镍电镀污泥送入干燥炉中,在50 ℃~120 ℃下干燥除去水分后,进入烧结炉,反应温度120 ℃~600 ℃,释放挥发组分;接着在高温炉中焦炭和一氧化碳燃烧产生保持炉温600 ℃~900 ℃下有机成分部分发生裂解反应;然后在900 ℃~1300 ℃下,焦炭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应、难分解有机物的裂解反应,形成小分子可燃气体,无机成分在等离子汽化炉底部1450 ℃~1600 ℃熔融形成熔浆,冷却后成玻璃体惰性物质,制得砂石骨料或加工成岩棉产品。

稳等离子体法工艺流程见图2。

图2 等离子体法工艺流程图主要设备烘干炉、烧结炉、高温炉、等离子体汽化炉、尾气处理系统等。

电镀废水处理的三种主要解决方法

电镀废水处理的三种主要解决方法

电镀废水处理的三种主要解决方法电镀厂(或车间)排放的废水和废液,如镀件漂洗水、废槽液、设备冷却和地面冲洗水等,其水质随生产工艺的不同而不同,一种废水中往往含有不止一种有害成分,如氰化镀镉废水中既含氰又含镉。

另外,一般的镀液中常含有有机添加剂。

以下电镀厂污水处理方案,了解下该如何处理电镀厂污水。

在电镀和金属加工行业的废水中,锌的主要来源是电镀或酸洗拖泥带水。

通过金属洗涤过程将污染物转移到洗涤水中。

酸洗工序是先将金属(锌或铜)浸入强酸中,以除去表面的氧化物,然后将其浸入含有强铬酸的光亮剂中,使其增光。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盐酸、锌、铜等重金属离子和有机光亮剂等,其毒害程度较高,有些有毒物质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作用,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对电镀废水必须认真回收利用,以达到消除或减少电镀废水对环境的污染。

化学反应过程将一种化学药剂投入电镀废水中,使废水中的污染物氧化,还原化学反应或产生混凝,再与水中分离,使废水净化后排放,达到排放标准。

针对含污染物的废水,可采用不同的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例如:在含氰废水中投加氧化剂(氰化镀铜、镉、银、合金等)(可选择次氯酸钠、漂粉、漂白精、氯等);在含铬废水中投加还原剂(可选择亚硫酸氢钠、水合肼、硫酸亚铁等);在碱性锌酸盐镀锌废水中投加混凝剂(可选择亚硫酸氢钠、水合肼、硫酸亚铁等);在酸、碱废水中投加中和药剂等。

通过沉淀、气浮、过滤等固液分离措施,从废水中分离出金属氢氧化物,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分离出的污泥可根据其特性,进行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理,防止二次污染。

化学方法处理电镀废水属于传统的处理方法,处理效果稳定,成本较低(约每米3分水处理0.2——0.5元),操作管理方便,但处理后产生的污泥需妥善处置,对无回收利用价值的电镀废水,宜采用化学方法处理。

离子化交换法电镀废水用离子交换法处理,需要根据水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处理工艺,废水中的金属离子通过阳树脂交换去除,阴离子通过阴树脂交换去除。

电镀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电镀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电镀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电镀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方法,也是一种污染环境的生产过程。

电镀污水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等,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必须对电镀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本文将介绍电镀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

一、电镀污水的主要污染物1. 重金属离子:电镀过程中使用的金属离子,如镍、铬、锡等,会随废水排放,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2. 有机物:电镀液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有机酸、复合酸等,对水质造成污染。

3. 其他污染物:电镀过程中可能还会产生氨氮、氰化物等有害物质,对水体造成进一步污染。

二、电镀污水处理工艺流程1. 预处理:电镀污水在进入处理系统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包括除油、除渣等工序,以减少后续处理过程中的负担。

2. 中和处理:电镀污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中和处理工艺。

中和处理主要是通过加入中和剂,调节污水的酸碱度,使金属离子和有机物以不易溶解的形式沉淀下来,从而实现去除。

3. 沉淀处理:经过中和处理后,污水中的沉淀物质会沉淀到底部,形成污泥。

污泥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需要进行进一步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氧化处理:经过沉淀处理后,还会有少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残留在水中。

这时,可以采用氧化处理方法,如臭氧氧化、高级氧化等,将有机物氧化成无害物质,进一步减少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含量。

5. 活性炭吸附处理:氧化处理后,污水中可能还会有少量的有机物残留。

这时,可以采用活性炭吸附的方法,将残留的有机物吸附到活性炭上,从而达到去除有机物的目的。

6. 膜分离处理:经过以上处理后,电镀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已经大大减少。

为了进一步提高水质,可以采用膜分离方法,如微滤、超滤等,将残留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去除,使污水的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7. 消毒处理:经过膜分离处理后,电镀污水中的大部分有害物质已经去除。

为了确保排放水体的环境安全,还需要进行消毒处理,如高效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等,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确保排放水体的安全。

电镀废水处理方法

电镀废水处理方法

电镀废水处理方法摘要:一、电镀废水概述二、电镀废水处理方法1.物理方法2.化学方法3.生物方法三、各类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四、电镀废水处理发展趋势五、结论正文:电镀废水处理方法一、电镀废水概述电镀废水是指在电镀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

这类废水具有较高的化学需氧量、重金属含量和有机物含量,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对电镀废水进行有效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二、电镀废水处理方法1.物理方法物理方法主要通过吸附、沉淀、膜分离等手段对电镀废水进行处理。

其中,吸附法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沉淀法通过加入化学沉淀剂使重金属离子转化为沉淀物,从而实现去除;膜分离技术则通过筛选作用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分离出来。

2.化学方法化学方法主要包括中和法、氧化还原法、混凝沉淀法等。

中和法适用于处理酸性和碱性废水,通过加入中和剂调节废水的pH值,使重金属离子转化为沉淀物;氧化还原法通过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将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或低毒物质;混凝沉淀法通过加入混凝剂使废水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成大颗粒,便于后续沉淀和分离。

3.生物方法生物方法主要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对电镀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降解。

常用的生物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滤池法等。

这些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费用低、能有效去除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等优点。

但生物方法对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浓度有一定要求,不适用于高浓度废水的处理。

三、各类处理方法的优缺点1.物理方法:优点:操作简便、设备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较好;缺点:对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去除不彻底,易造成二次污染。

2.化学方法:优点:处理效果较好,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缺点:运行费用较高,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3.生物方法:优点:处理效果好、运行费用低、能有效去除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缺点:对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浓度有一定要求,不适用于高浓度废水的处理。

四、电镀废水处理发展趋势1.集成处理技术:将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相结合,实现废水的高效处理。

电镀含油废水处理工艺

电镀含油废水处理工艺

电镀含油废水处理工艺一、引言电镀行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废水。

这些废水含有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和油脂等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对电镀含油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电镀含油废水处理工艺,旨在提高废水处理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二、工艺流程1. 预处理在预处理阶段,首先通过物理方法将废水中的大颗粒固体和油脂进行分离。

常用的物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和气浮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大部分悬浮物和油脂。

2.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阶段主要利用化学药剂对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进行去除。

常用的化学药剂包括氢氧化钠、硫酸、氯化钙等。

通过调节pH值,使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再通过沉淀法将其去除。

同时,有机物也会在化学处理过程中被氧化分解。

3.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阶段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去除。

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在活性污泥法中,微生物在曝气池中生长繁殖,通过吸附和降解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生物膜法则是在反应器中培养微生物膜,通过膜的吸附和降解作用去除有机物。

4. 深度处理深度处理阶段主要对经过生物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以满足排放标准。

常用的深度处理方法包括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重金属离子和细菌等污染物。

三、结论电镀含油废水处理工艺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通过预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等步骤,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各种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同时,该工艺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处理效率高等优点,适用于大规模的电镀含油废水处理。

通过推广和应用该工艺,可以降低电镀行业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简介

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简介

电镀废水处理技术我国的工业迅速发展,电镀类企业为社会经济的进步奠定了基础,工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废水排放问题。

1电镀废水来源1)前处理除油酸洗工序:前处理废水再电镀废水中很大比重,在前处理表面时除油会产生碱性废水(可能含有机溶剂),除锈会产生酸洗废水;2)镀件的清洗水:电镀生产线有很多清洗槽,带来了大量废水。

清洗废水的成分和镀液配方的成分基本一致,有重金属离子和添加剂以及络合剂。

3)废电镀液:电镀槽中的镀液经过长时间使用可能会出现变质,成分配比失调等现象,所以镀液也要更换和补充,就产生了高浓度废水。

成分和清洗水相似,电镀金属原料,还原剂,络合剂,光亮剂等等。

4)跑、冒、滴、漏的各种槽液和排水:由于电镀槽渗漏或是操作不当导致的污染。

5)设备水:只经过高温,没有污染。

2电镀废水排放标准《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自2013年7月1日起,新建企业执行表2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根据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在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或环境容量较小、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发生严重环境污染问题而需要采取特别保护措施的地区,应严格控制企业的污染物排放行为,在上述地区的企业执行表3规定的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部分地区会要求执行各地的地方标准。

3电镀废水分类及处理方法1)含磷废水电镀废水中含磷物质有:磷酸、磷酸盐、次亚磷酸盐、亚磷酸、焦磷酸盐、植酸等,正磷酸盐比较容易除去,非正磷酸盐和有机磷酸盐则较难除去。

一般采取分类处理的方法,将含有正磷酸盐的废水分到前处理废水,非正磷酸盐的废水分到络合废水(含络合物的废水)。

次磷酸根不能和金属离子形成难溶性沉淀,传统方法是使用芬顿法氧化或是双氧水强氧化成正价态的磷,再进行化学沉淀。

现在有公司针对次亚磷酸盐针对性地开发了次亚磷去除剂,能够通过均相共沉淀技术,与水中的次亚磷酸盐结合生成不溶性沉淀,无需转化为正磷,把总磷处理至0.5mg/L以下,目前已广泛应用在塑料电镀以及五金化学镀废水处理中。

电镀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

电镀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

电镀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摘要:随着我国机械制造业的迅猛发展,所使用的金属材料保护方式也随之增多。

电镀,作为机械制造业材料保护的重要工序,所产生的废水中不仅含有危害较大的六价铬等重金属离子,还含有氰化合物、酸性物质、碱性物质、防银变色剂、增光增亮剂等多种毒性物质,这些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有极大的危害。

电镀污泥作为电镀废水经处理后产生的絮凝沉淀物,由于其成分复杂、含有大量重金属、处理成本高等一直备受环保者的关注。

当前,电镀污泥处理技术包括固化稳化法、热处理法、材料化法、火法、湿法、火法-湿法组合、生物法等。

近年来一些新工艺研究也有一些进展,例如,电镀污泥烧制陶粒技术、硫酸浸出-萃取-反萃工艺、重选-氨法浸出工艺等。

本文主要介绍了各种处理方法的现状,并对电镀污泥处理技术的最新研究方向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电镀污泥;无害化处理;综合利用引言目前,中国大多数含铜和镍的污泥仍处于安全处置阶段,最常用的处置方法是将其固化并安全填埋。

铜、镍、铬及其化合物等重金属是建设国民经济的重要金属资源,其品位要比一般的天然矿物高得多,只能在安全的垃圾填埋场中处置,造成大量资源浪费。

因此,合理利用含铜和镍的污泥不仅应消除其环境危害,而且还应强调合理和有效利用宝贵资源。

特别是,在资源日益稀缺的情况下,这对于我国的可持续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1电镀污泥的性质及危害电镀废液在处理时一般都是通过投加相关的还原剂、中和剂和絮凝剂等将其中的重金属转化为相应的氢氧化物后沉淀,所以电镀污泥中的化学组分不断增多,导致金属化合物在组分中较分散而含量降低。

陈永松等对12种来源不同的电镀污泥的基本理化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电镀污泥的pH值为6.70~9.70,水分的质量分数为75%~90%,灰分的质量分数超过76%,二者相对较高;电镀污泥组分分布不均匀,属于结晶度比较低的复杂混合体系。

刘燕研究发现,一般电镀污泥的含水率在75%~80%,铬、铁、镍、铜及锌的化合物含量为0.5%~3.0%(以氧化物计),石膏(硫酸钙)含量为8%~10%,其他水溶性盐类和杂质含量约为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电镀生产中污泥的处理方法
我国电镀厂点多、小而分散,生产技术落后。

目前,用化学沉淀法处理电镀废水是最为简单有效的方法,为大多数电镀厂所采用,产泥率一般为2.2×10-3左右。

按照对电镀废水处理方式的不同,可将电镀污泥分为混合污泥和分质污泥两大类:前者是将不同种类的电镀废水混合在一起进行处理而形成的污泥;后者是将不同种类的电镀废水分别处理而形成的污泥,如含铬污泥、含铜污泥、含镍污泥、含锌污泥等。

根据电镀废水处理的条件不同,电镀污泥主要分为铬系污泥和非铬系污泥两种:前者除含铬外尚含铁、锌、镍、铜等金属的氢氧化物,而后者不含铬,主要成分则为铁、锌、镍、铜等金属的氢氧化物。

但实际上大多数电镀小企业的废水经过处理后得到的多是混合污泥。

目前针对电镀污泥的治理和资源化利用也是以混合污泥为主要对象。

固化/稳定化技术通过投加常见的固化剂如水泥、沥青、玻璃、水玻璃等,与污泥加以混合进行固化,使污泥内的有害物质封闭在固化体内不被浸出,从而达到解除污染的目的。

水泥是最为常见的固化剂之一,通过加入水泥使之与污泥混合,在室温下电镀工业废水的特点是废水量大、成分复杂COD高、重金属含量高,如不经处理任意排放,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

太原市目前共有电镀企业60余家,由于各企业所镀金属种类不同,镀液配方不同,以及镀件清洗方法的差异,造成排出废水中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也各不相同,电镀废水处理基本上都是采用末端处理,即“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方法。

因此,电镀废水处理的目的,就是要使废水中的几种在电镀过程中使用过的重金属浓度降下来,达到有关排放标准。

电镀废水处理的同时将形成大量的电镀污泥,这些电镀污泥如果处置不当将造成更严重、更长远的二次污染,这正是我们面临的问题之一。

针对电镀生产工艺过程中所产生废水的性质和特点,对不同的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水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一般来说,电镀废水普遍采用酸碱中和、絮凝沉淀法进行处理,对含有铬、镍等金属的废水,用过量的碱液与其进行离子反应形成氢氧化物沉淀,通过自然沉降或滤床使之与水分离。

对含锌的电镀废水,在PH值约为8.5时进行沉淀,因为,氢氧化锌属于两性化合物,酸性或过碱性均可使之溶解。

由以上这些方法处理电镀废水后形成的沉淀物,我们称之为电镀污泥。

电镀污泥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电镀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含有有害重金属,它具有易积累、不稳定、易流失等特点,如不加以妥善处理,任意堆放,则将引起严重的二次污染。

据统计太原市电镀行业年产污泥约2000t目前还没有一个科学安全的处置方法,其中很大一部分电镀污泥,通过自行转移处理或雇请私人进行填埋处置或随环卫垃圾一起排放,由于电镀污泥中含有一定数量的难以降解的有害重金属,如果污泥随处堆放,其直接后果是,污泥中的铜、镍、锌、铬这些重金属在雨水淋溶作用下,将沿着污泥-土壤-农作物-人体的路径迁移,并可能引起地表水、土壤、地下水的次生污染,甚至危及生物链,造成严重的危害。

国内外的许多重金属污染事件,我们应当引以为戒,切勿重蹈覆辙。

电镀污泥资源化
作为电镀废水处理后形成的“终态物”——电镀污泥,虽然它本身含有有害物质,这些污泥经过适当方式的处理后,原来的有害物质将转化为有用物质,仍然可以继续为我们服务,我们可以把电镀污泥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1)目前,有一定可行性的资源化途径主要有:将污泥中的部分重金属转化出来,从而加以利用。

从经济角度来看,它是一项经济收益率低、不成规模效益,生产成本稍高,但它极具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投入、高成本的公益服务产业,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对之加以鼓励和扶持。

(2)对含有不同重金属的污泥分别利用,如含铬电镀污泥可通过铁析、水洗、脱水、粉碎等过程制成铁铬红,铁铬红再经过调漆、砂磨制成铁红底漆,用于黑色金属表面的打底防锈。

针对电镀污泥的特性,也可以考虑对其进行综合利用,如:用作混凝土的骨料、制水泥、将其掺入粘土制砖等。

随着国家对固体废物排放的标准越来越严,电镀厂必须对其所产生的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

由于电镀污泥中含有一些重金属,如直接填埋,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也浪费了资源,若能很好的回收利用,从中提取有用元素,可以变废为宝。

广东某废物处理中心处理电镀污泥的方法是先焚烧预处理,焚烧后的污泥减容减量都能达90%以上,焚烧渣中有用金属含量得到浓集。

目前该中心堆积焚烧后的电镀污泥渣数量较多。

本文通过试验找到一种有效的化学浸出工艺,
从电镀污泥焚烧渣中综合回收
Cu、Ni,同时使所产生废渣达到无害化处置。

处理电镀污泥的几种方法
电镀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国内外应用实践表明,经传统的浓缩和脱水工艺处理后,污泥的含水率不可能达到60%以下,经济的机械脱水泥饼含水率为75%左右。

如此高的水分,给电镀污泥的处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特别是在酸浸回收重金属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硫酸,导致处理成本明显增加,此外,还有一些电镀污泥中重金属的含量很低,用常见的处理工艺处理根本无效益可言。

(1)经焚烧预处理后,电镀污泥的体积和重量都能大幅度的减小,从而使污泥渣中的重金属含量提高,有利于进行回收利用。

(2)在焚烧过程中,温度控制适当时,不会影响重金属的浸出,但温度不能控制过高,否则重金属的浸出率明显降低。

综合减量及重金属浸出率两方面的要求,适宜的焚烧温度应为600℃。

热处理技术
电镀污泥的热处理主要是一个深度氧化和熔融的过程,通过热处理可以使电镀污泥中某些剧毒成分毒性降低,从而达到治理的目的。

热处理最主要的是焚烧法,其可以大幅度减少电镀污泥的体积,降低污泥对环境的危害,近年一些学者在焚烧减容的基础上对焚烧渣的资源化利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但由于这种方法能耗较高,对焚烧设备和条件有一定要求,一般的小电镀厂家难以承受巨额的处理费用,所以这种处理方法很难得到推广。

污泥铁氧体化处理由于电镀污泥是电镀废水投加铁盐后调pH及投加絮凝剂后发生沉淀的产物,故电镀污泥中一般含有大量的铁离子,尤其在含Cr废水污泥中,采用适当的技术可使其变成复合铁氧体,电镀污泥中的铁离子以及其它多种金属离子被束缚在反尖晶石面型立方结构的四氧化三铁晶格格点上,其晶体结构稳定,达到了消除二次污染的目的。

发展前景
电镀污泥的成分和性质十分复杂,其有效处理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前通行的固化污染源的做法,,存在着再次污染环境的危险。

因此,必须积极开发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电镀污泥处理方法,,这其中尤以电镀污泥资源化利用的
进展最为迅速。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