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注意]
纯固体、纯液体的浓度是常数,改变纯固体、纯 液体的浓度对化学平衡无影响。
应用:
Cl2+H2O HCl+HClO A、为什么氯气不溶于饱和食盐水? B、次氯酸钠中加盐酸会怎样? C、加入NaHCO3 固体,[HClO]变化? D、加H2O ,[HClO]变化?
化学平衡的移动
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化学平衡移动
以mA+ nB
xC + yD为例,反应前投入一定量的A、B
V正>V逆
一定时间 正向移动
V正=V逆
条件改变
V正≠V逆
开始不平衡
平衡1
不平衡
一定时间
V正’=V逆’
平衡2
建立平衡
破坏旧平衡
建立新平衡
定义: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
变化)才能使平衡移动。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演示[实验]
CO(H2O)62++4Cl-
(粉红色)
COCl42-+6H2O △H >0
(蓝色)
现象:
溶液受热颜色变蓝色;
溶液遇冷颜色粉红色。
COCl2溶液颜色的变化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演示[实验] 2NO2(气)
(红棕色)
N2O4(气)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实验数据告诉我们,对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发生变
化的化学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会 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 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演示[补充实验]
高一化学知识点化学平衡中浓度与温度的变化对平衡位置的影响
高一化学知识点化学平衡中浓度与温度的变化对平衡位置的影响高一化学知识点:化学平衡中浓度与温度的变化对平衡位置的影响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系统中,化学反应达到动态平衡时,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浓度与温度的变化会对平衡位置产生影响。
本文将探讨在化学平衡中,浓度与温度的变化对平衡位置的影响。
一、浓度对平衡位置的影响1.浓度的增加对平衡位置的影响当向平衡体系中某一物质的浓度增加时,根据Le Chatelier原理,系统会倾向于通过反应减少该物质的浓度,以达到新的平衡。
具体来说,当某一物质浓度增加时,- 如果该物质是反应物,平衡位置会向生成物方向移动,生成物浓度增加,反应向右方偏移;- 如果该物质是生成物,平衡位置会向反应物方向移动,反应物浓度增加,反应向左方偏移。
2.浓度的减少对平衡位置的影响当向平衡体系中某一物质的浓度减少时,系统会倾向于通过反应增加该物质的浓度,以达到新的平衡。
具体来说,当某一物质浓度减少时,- 如果该物质是反应物,平衡位置会向反应物方向移动,反应物浓度增加,反应向左方偏移;- 如果该物质是生成物,平衡位置会向生成物方向移动,生成物浓度增加,反应向右方偏移。
二、温度对平衡位置的影响1.温度的增加对平衡位置的影响当平衡体系的温度升高时,根据Le Chatelier原理,系统会倾向于通过吸热反应减少温度,以达到新的平衡。
具体来说,当温度升高时, - 对于吸热反应,平衡位置会向生成物方向移动,生成物浓度增加,反应向右方偏移;- 对于放热反应,平衡位置会向反应物方向移动,反应物浓度增加,反应向左方偏移。
2.温度的降低对平衡位置的影响当平衡体系的温度降低时,系统会倾向于通过放热反应增加温度,以达到新的平衡。
具体来说,当温度降低时,- 对于吸热反应,平衡位置会向反应物方向移动,反应物浓度增加,反应向左方偏移;- 对于放热反应,平衡位置会向生成物方向移动,生成物浓度增加,反应向右方偏移。
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CaCO3 CaO+CO2,达平衡 A、为什么在密闭容器中该反应才是可逆反应? B、加入CaCO3平衡如何移动? C、体积不变,充入CO2平衡怎么移动?
在下列平衡体系3NO2+H2O 则化学平衡
2HNO3+NO中加入O2,
A、向生成HNO3方向进行 B、向左移
C、不移动
实验数据告诉我们,对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发生变
化的化学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会 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 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演示[补充实验]
2NO2(气)
(红棕色)
N2O4(气)
(无色)
现象:A.加压混和气体颜色先深后浅;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结论]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A:增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 动; B:减小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 动。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注意] ①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相等的反应,改变压强对 平衡无影响;
例:对如下平衡 A(气) + B (气)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无影响
V
速
率
V′逆
V正
V正′
V逆
0
(b)
t时间
催化剂同等程度的加快或减慢正、逆反应速率(V正 =V逆);对化学平衡无影响。
催化剂能缩短平衡到达的时间
下列现象可利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有:
1. CO2难溶于饱和的NaHCO3溶液 2. 由H2、I2(g)、 HI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加深 3. 实验室常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 4. 打开雪碧瓶,大量气泡逸出 5. 在醋酸中加入足量NaOH,可使醋酸几乎完全电离
化学平衡中的浓度与反应温度变化
化学平衡中的浓度与反应温度变化化学平衡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速率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在这个状态下,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但并不意味着反应停止,而是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转化速率相等。
化学平衡的形成与反应温度以及浓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当反应物浓度增加时,平衡会向生成物的方向移动,以减少反应物的浓度。
相反,当生成物浓度增加时,平衡会向反应物的方向移动,以减少生成物的浓度。
这是为了维持平衡状态,使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保持稳定。
因此,通过改变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可以控制化学平衡中的物质转化方向。
其次,反应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也是重要的。
根据吉布斯自由能变化的公式,ΔG = ΔH - TΔS,其中ΔG表示自由能变化,ΔH表示焓变化,T表示温度,ΔS表示熵变化。
当温度升高时,反应物的熵变化会增大,从而使ΔS的值变大。
如果焓变化ΔH为负值(放热反应),则ΔG的值会减小,反应会向生成物的方向移动,以减少自由能。
相反,如果焓变化ΔH为正值(吸热反应),则ΔG的值会增大,反应会向反应物的方向移动,以减少自由能。
因此,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可以调节化学平衡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比例。
此外,浓度和反应温度的变化也会相互影响。
在一些反应中,浓度的增加可能会导致温度的升高,从而影响化学平衡。
例如,在酸碱中和反应中,当酸或碱的浓度增加时,反应会放出热量,导致温度升高。
这种温度升高可能会改变反应的平衡位置,使反应向生成物的方向移动。
同样地,当温度升高时,反应的速率也会增加,导致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变化。
因此,浓度和反应温度的变化是相互关联的,需要综合考虑。
总结起来,化学平衡中的浓度与反应温度变化是相互关联的。
通过改变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可以控制化学平衡中物质转化的方向。
同时,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可以调节化学平衡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比例。
浓度和反应温度的变化也会相互影响,需要综合考虑。
化学平衡中的浓度与温度
化学平衡中的浓度与温度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容器中,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速率与产物转化为反应物的速率相等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达到稳定之前,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会发生变化。
浓度和温度是影响化学平衡的重要因素,本文将探讨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及其相关原理。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化学平衡中,浓度对反应的正向和逆向方向均有重要影响。
改变反应物或产物的浓度,将导致平衡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反应的进行。
1. 低浓度下的效应当反应物浓度较低时,根据Le Chatelier原理,系统倾向于发生正向反应以增加产物的浓度。
这是因为在低浓度条件下,反应物的浓度较低,无法达到平衡浓度,因此反应会沿着正向方向进行,直到平衡达到。
例如,考虑以下平衡反应:A + B ⇌ C在低浓度下,反应物A和B浓度较低,反应会向正向方向进行,直到产生足够的产物C,达到平衡浓度。
2. 高浓度下的效应当反应物或产物的浓度较高时,系统倾向于发生逆向反应以减少其浓度。
这是因为在高浓度条件下,反应物或产物的浓度已经达到平衡浓度,进一步增加浓度不会影响反应的进行。
以上述反应为例,当A和B的浓度较高时,系统会向逆向方向进行,减少反应物A和B的浓度,直到平衡恢复。
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位置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改变温度,可以改变反应的正向和逆向速率,进而影响化学平衡的位置。
1. 高温下的效应在高温下,反应物的活动能增加,分子碰撞频率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根据Arrhenius理论,反应速率指数与温度成正比。
因此,在高温条件下,正向反应的速率大于逆向反应的速率,平衡位置将向产物一侧移动。
2. 低温下的效应在低温下,反应物的活动能降低,分子碰撞频率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根据Arrhenius理论,反应速率指数与温度成正比。
因此,在低温条件下,逆向反应的速率大于正向反应的速率,平衡位置将向反应物一侧移动。
需要注意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还涉及到反应热力学方面。
化学平衡与浓度温度变化的关联
化学平衡与浓度温度变化的关联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系统中,化学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浓度保持一定比例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过程中,浓度和温度是两个重要的参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浓度对平衡位置的影响在化学平衡中,浓度的变化会对平衡位置产生影响。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当反应系统中某一物质的浓度增加时,平衡位置将朝向反应物一侧移动,以减少浓度的变化。
相反,当反应系统中某一物质的浓度减少时,平衡位置将朝生成物一侧移动,以抵消浓度的变化。
这种浓度变化导致平衡位置的移动称为Le Chatelier's Principle。
浓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在化学平衡中,平衡常数(Kc)是用来描述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浓度比例的一个数值。
当浓度变化时,平衡常数也会发生变化。
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当反应物浓度增加时,平衡常数会减小,反之亦然。
这是因为平衡常数是由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比例所确定的,当浓度变化时,比例也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平衡常数的数值。
温度对平衡位置的影响除了浓度,温度也是调整化学平衡位置的重要因素。
根据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与温度的关系,当温度升高时,平衡位置将朝着吸热反应方向移动,以吸收多余的热量。
相反,当温度降低时,平衡位置将朝着放热反应方向移动,以释放多余的热量。
这种温度变化导致平衡位置的移动是热力学规律的体现。
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在化学反应中,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热力学性质,温度升高时,平衡常数可能增大或减小,具体取决于反应的热力学性质。
一般情况下,当反应是吸热反应时,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当反应是放热反应时,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这种温度变化导致平衡常数的改变在化学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浓度的变化会导致平衡位置的移动,从而影响化学平衡的状态;而温度的变化会改变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进而影响平衡位置和平衡常数。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温度、浓度)
结
论
NO2浓度减小 平衡正向移动 NO2浓度增大 平衡逆向移动
提出假设:其他条件一定时,
温度降低,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活动﹒探究
[ Cu (H2O)4]2+ + 4Br蓝色
[CuBr4]2- + 4H2O
绿色
△H>0
试剂:1mol· L-1 CuSO4 、 1.5mol· L-1 KBr 、 热水 冰水 仪器、用品:烧杯、试管。
绿色
△H>0
标号 1 2
反应条件 室温
(对照实验)
实验现象 蓝绿色
结论
热 水 冷 水
绿 色
蓝 色
平衡右移
平衡左移
3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 响是通过改变化学平衡常 数实现的。
提出推测:
其他条件不变时 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的 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 方向移动。
提出推测:
其他条件不变时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 的浓度, Q < K,平衡正向移动;
减小反应物的浓度或增大生成物 的浓度,Q > K, 平衡逆向移动。
初始浓度/mol· L-1 c0(H2)
A B 0.0100 0.0120 0.0010
平衡转化率/% α(H2)
60.0 54.3 65.3 α(CO2) 60.0 65.2 53.3
c0(CO2)
0.0100 0.0100 0.0120
C
结论: 温度一定时,增大一 种反应物的浓度, 可以提高 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
质疑
1914年,德国化学家弗雷兹· 哈伯进行实验, 将氮气和氢气直接化合来合成氨气。
化学平衡反应取决于反应物浓度和温度
化学平衡反应取决于反应物浓度和温度化学平衡反应是指在反应条件达到某种特定的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反应速率相等的化学反应。
平衡反应的特点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发生净变化,而是处于一种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这种平衡反应的达到与维持,往往是受反应物浓度和温度的影响。
首先, 反应物浓度是影响化学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反应物浓度的改变可以影响平衡反应的方向和速率。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当反应物的浓度增加时,平衡会朝着生成物的方向移动,以减少反应物的浓度。
相反,当反应物的浓度减少时,平衡会朝着反应物的方向移动,以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这是因为平衡反应试图维持各组分之间的相对浓度不变,以达到平衡状态。
其次,温度是影响化学平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根据Arrhenius定律,温度的改变会影响反应速率常数。
在平衡反应中,当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常数会增加,使得反应向生成物的方向偏移。
相反,当温度降低时,反应速率常数会减小,使得反应向反应物的方向偏移。
这是因为平衡反应受温度影响,以保持平衡位置相对稳定。
在控制和优化化学平衡反应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调节反应物浓度和温度。
对于反应物浓度的调节,可以通过改变反应物的摩尔量或浓度来实现。
如果想要促使反应向生成物方向移动,可以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增加反应物的初始浓度,或者添加额外的反应物。
相反,如果想要使反应向反应物方向移动,可以减少反应物的浓度。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降低反应物的初始浓度,或者移除反应物。
对于温度的调节,可以通过改变反应系统的温度来实现。
当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常数增加,反应向生成物方向偏移。
可以通过提高反应系统的温度来促使反应向生成物方向移动。
相反,当温度降低时,反应速率常数减小,反应向反应物方向偏移。
可以通过降低反应系统的温度来促使反应向反应物方向移动。
需要注意的是,调节反应物浓度和温度可能会导致反应系统中其他因素的变化,可能会对反应的平衡位置产生其他影响。
化学平衡的浓度与温度变化
化学平衡的浓度与温度变化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反应速率相等,系统处于稳定状态的情况。
在化学平衡中,浓度与温度是两个重要的变化因素。
本文将探讨浓度与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阐述其原理与应用。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所占的物质量或物质的摩尔数。
在化学平衡中,改变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会使平衡位置发生变化。
1.浓度对平衡位置的影响根据利奥·贝尔赖特原理,增加反应物浓度会使平衡位置向生成物方向移动,而减少反应物浓度则使平衡位置向反应物方向移动。
例如,考虑以下化学平衡反应:A +B ⇌C + D当增加A的浓度时,根据利奥·贝尔赖特原理,平衡位置会向右移动,生成更多的C和D。
反之,减少A的浓度会使平衡位置向左移动,生成更多的反应物A和B。
2.浓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平衡常数(K)是描述平衡体系中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比例的一个数值。
根据平衡常数公式,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的浓度乘积除以反应物的浓度乘积,即K = [C]^c [D]^d / [A]^a [B]^b。
当改变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时,平衡常数也会发生变化。
增加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会使平衡常数减小,而减少浓度则会使平衡常数增大。
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温度是指物体内部分子或原子的平均动能,反映了物体的热度。
在化学平衡中,温度的变化会导致平衡位置的移动,并改变平衡常数的数值。
1.温度对平衡位置的影响根据利奥·贝尔赖特原理,增加温度会使平衡位置向吸热方向移动,而降低温度则使平衡位置向放热方向移动。
例如,考虑以下放热反应的化学平衡:A +B ⇌C + D当增加温度时,根据利奥·贝尔赖特原理,平衡位置会向左移动,生成更多的反应物A和B。
反之,降低温度会使平衡位置向右移动,生成更多的C和D。
2.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温度的变化会对平衡常数产生较大的影响。
根据范·霍夫方程,平衡常数与反应热(ΔH)和温度(T)之间存在着定量关系,即ΔG = ΔH - TΔS,其中ΔG为系统的自由能变化量,ΔS为系统的熵变化量。
《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案例
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案例【案例主题】“引导---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新课改革教学中应用【教学背景】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育观点、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要发生很大的转变,使学生由以前的“学会”到“想学”再到“会学”,“引导--探究”式教学法就是在这种理念下应运而生的,该教学法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钻研,着眼于创造思维水平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它不但重视知识的获取,而且更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水平,在问题的推动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真正表达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
依据上述新课程理念,本人在本学期的第三周教研活动中尝试着用“引导---探究”式教学法讲了《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一节。
【案例】一、课前活动:(一)、分析教材:本节的教学内容是高中新课改必修4教材第二单元第二节《化学平衡》中的一局部。
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是中学化学中所涉及的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知识的中心,对很多知识的学习起到指导作用。
本节在掌握化学平衡的建立和平衡状态的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为下节归纳总结出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奠定基础。
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对解决化工生产中存有的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分析学生(学习需要分析)在《化学平衡》的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可逆过程(反应)及其特征,理解任何可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都是有限度的,并在此基础上掌握了溶解平衡和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及特征,对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以有准确理解——化学平衡是建立在一定条件下的,当条件改变是平衡也将发生变化。
在此基础上学习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时机成熟,但结合本班学生(理科普通班)的实际情况和《外界条件对平衡影响》内容的知识量本节只学习其中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三)、分析教学目标1、知识与水平: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规律;通过浓度和温度的改变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分析使学生理解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原因。
化学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浓度温度和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化学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浓度温度和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浓度、温度和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化学平衡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在化学反应中,浓度、温度和压力是影响平衡位置和平衡转移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浓度、温度和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浓度是指单位体积中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
浓度的变化可以通过添加或移除反应物或生成物来实现。
浓度的增加或减少可以影响反应速率以及平衡位置。
1. 影响平衡位置:当浓度增加时,平衡位置将移向生成物一侧,以减少浓度差。
这是由于平衡位置的移动使得生成物的浓度增加,而反应物的浓度减少。
同样地,当浓度减少时,平衡位置将移向反应物一侧。
2. 影响反应速率: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当反应物浓度增加时,反应速率将增加。
这是因为增加反应物浓度会增加反应物之间的碰撞频率,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温度是指物体内部分子和原子的平均动能。
温度的变化可以通过加热或冷却反应系统来实现。
温度的改变会对化学反应的平衡位置和速率产生影响。
1. 影响平衡位置:温度升高时,平衡位置将移向吸热反应的生成物一侧。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使得反应物分子的动能增加,反应向吸热反应的生成物方向进行,以吸收多余的热量。
反之,温度降低则平衡位置移向放热反应的生成物一侧。
2. 影响反应速率:温度升高会增加反应物分子的平均动能,从而增加反应物之间的碰撞频率,加快反应速率。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使得反应物分子的动能增加,使得更多的反应物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来克服活化能,从而发生更多的有效碰撞。
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压力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力的大小。
在气相反应中,压力的变化会影响气体的分子碰撞频率,进而对平衡位置和平衡转移产生影响。
1. 影响平衡位置:对于气体反应,增加压力会使平衡位置移向分子数较少的一侧,这是为了抵消压力增加引起的分子碰撞频率增加。
降低压力会使平衡位置移向分子数较多的一侧。
高一化学知识点化学平衡中浓度与温度的关系
高一化学知识点化学平衡中浓度与温度的关系高一化学知识点:化学平衡中浓度与温度的关系化学平衡是指当一个化学反应达到一定条件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停止变化,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浓度变化与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即浓度的变化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来调节。
本文将探讨化学平衡中浓度与温度的关系,并阐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容器中的反应物开始反应后,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生成物浓度逐渐增加,直到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达到一定的比例时,反应速率变为零,此时反应达到平衡。
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但不代表反应停止。
在平衡状态下,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仍在以相同的速率进行。
二、化学平衡中浓度与温度的关系1. Le Chatelier原理Le Chatelier原理指出,当一个系统在平衡状态下遭受到外界的扰动时,该系统将调整自身以消除扰动并恢复平衡。
其中,温度是一种重要的外界扰动因素,对化学平衡有着显著影响。
2. 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平衡常数(Keq)描述了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比例关系。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温度的改变会影响平衡常数的大小。
根据反应的热力学性质,当反应为吸热反应时,增加温度将增大平衡常数;当反应为放热反应时,增加温度将减小平衡常数。
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受温度影响的规律由Arrhenius方程描述。
Arrhenius 方程表明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成指数关系。
一般来说,提高温度可以增加反应速率,因为分子具有更高的能量,更容易发生有效碰撞。
4. 浓度与温度的动态平衡浓度与温度的关系是在浓度对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的影响之间产生的。
当浓度变化引起平衡偏离时,系统将调整温度以重新达到平衡状态。
这表明浓度的变化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来调节,以重新建立平衡。
三、浓度与温度关系的实际应用浓度与温度的关系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1. 工业反应控制:通过调节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和温度,可以实现在工业生产中所需的化学反应条件,提高产品产率和质量。
化学平衡的移动规律浓度温度压力的变化
化学平衡的移动规律浓度温度压力的变化化学平衡的移动规律——浓度、温度、压力的变化化学平衡是指在反应物和产物之间,反应物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浓度、温度和压力这三个因素都会对反应方向和反应速率产生影响。
本文将探讨浓度、温度和压力变化对化学平衡的移动规律,以揭示化学平衡的动态特性。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改变反应物或产物的浓度,可以影响化学平衡的位置。
根据Le Chatelier定律,当浓度增加时,平衡将向浓度较低的一侧移动,以消除浓度差异。
相反,当浓度降低时,平衡将向浓度较高的一侧移动。
这个规律可以用以下几个例子来说明。
1. 反应物浓度增加导致正向移动考虑以下反应:N₂(g) + 3H₂(g) ⇌ 2NH₃(g)当氮气和氢气的浓度增加时,根据Le Chatelier定律,平衡会向消耗氮气和氢气的方向移动,也即正向移动。
这将导致产生更多的氨气。
2. 反应物浓度降低导致逆向移动考虑以下反应:2SO₂(g) + O₂(g) ⇌ 2SO₃(g)当二氧化硫和氧气的浓度降低时,根据Le Chatelier定律,平衡会向补充二氧化硫和氧气的方向移动,也即逆向移动。
这将减少二氧化硫三氧化物的生成量。
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改变温度也可以改变化学平衡的位置。
具体来说,改变温度可以影响反应物和产物的反应速率,从而改变平衡位置。
以下是几个例子来说明温度的影响:1. 温度升高引起正向移动考虑以下反应:2NO₂(g) ⇌ N₂O₄(g)当温度升高时,根据Le Chatelier定律,平衡会向吸热方向移动,即向产物N₂O₄的生成方向移动。
这将导致N₂O₄的生成量增加。
2. 温度降低导致逆向移动考虑以下反应:H₂(g) + I₂(g) ⇌ 2HI(g)当温度降低时,根据Le Chatelier定律,平衡会向放热方向移动,即向反应物H₂和I₂的生成方向移动。
这将减少HI的生成量。
三、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改变压力,特别是在涉及气体的反应中,也可以改变平衡位置。
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一、化学平衡的移动 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如果改变 浓度 、 压强 、 温度 等反应条件,原来的平衡状态会被破坏, 化学平衡会发生移动.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的质 量分数也就随着改变,从而在一段时间后达 到 新的平衡状态 ,这种由原平衡状态向新平衡状态 的变化过程,就是 化学平衡的移动 .以上过程可归 纳如下:
, 正
v”正 = v”逆
v正
v逆
0
v正= v逆
V
’ 逆
平衡状态 Ⅰ
t1
t2
平衡状态Ⅱ
t(s)
1、浓度的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结论: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①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 平衡向正向移动
②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 平衡向逆向移动
实验2-7
已知NO2与N2O4存在如下平衡:
2NO2(g)
某条件下的化学平衡―条―件―改―变→平衡破坏一―定―时 ――间→后新条件 下的新化学平衡.
实验2-6
在试管中加入 5mL 0.005mol/L FeCl3溶液和5mL 0.01mol/L KSCN溶液振荡溶液呈红色,在这个反应体系中
存在下述平衡 : Fe3++3SCN-
将上述溶液均分置于两支试管中
浓度变化
正、逆反应速 率的变化
正、逆反应速率 的相对大小
平衡移动方向
增大反应 物浓度
V正增大
V正>V逆 正反应方向
减小反应 物浓度
V正减小
V正<V逆 逆反应方向
增大生成 物浓度
V逆增大
V正<V逆 逆反应方向
减小生成 物浓度
V逆减小
V正>V逆 正反应方向
用速度-时间图分析平衡移动
高中化学浓度、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浓度、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解析高中对化学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一般介绍浓度、温度、压强三种条件,归纳起来就是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平衡系统的条件(如浓度、温度、压强)之一,平衡将向减弱这个改变的方向移动。
[1]其中浓度学生最容易掌握;温度也只是在与化学反应速率同时出现时,学生容易因平衡移动的原因而出现无法正确判断化学反应速率,问题也不大;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对于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由于增大压强可以是压缩体积,也可以是充入某种惰性气体(通常没有说明增大压强是指通过压缩体积),学生对于前者基本可以解决。
但对于后者往往无法理解而经常出错。
这是因为学生还没有从本质上理解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对于一个可逆反应aA(g)+ bB = cC(g)+ dD (g)平衡常数可定量描述为:Kc=([C]c*[D]d)/([A]a*[B]b)[2] (1)([A]、[B]、[C]、[D]为A、B、C、D平衡时的物质的量浓度)或Kp=(pc(C)*pd(D))/(pa(A)*pb(B))[3] (2)(p(A)、p(B)、p(C)、p(D)为A、B、C、D平衡时的分压强)因此,增大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本质上就看它是否对反应体系的各物质的浓度或分压强产生影响,如何影响。
如果不影响,当然平稳就不移动;如果使Qc<Kc、Qp<Kp,平衡则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否则就相反。
应用这个原理就可以分别从物质的压强、浓度和体积这三个不同的角度对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作出正确的解答。
一、压强:增大压强,平衡向气态物质系数减少的方向移动;减少压强,平衡向气态物质系数增大的方向移动。
其原理为:增大或减少压强的过程中对反应中的任一气体效果相同,分压强增大或减少相同的倍数,设增大或减少压强是任一气体的分压强变为原来的n倍,那么根据(2)式可得:Qp=Kp*n(c+d-a-b)所以有:(1)当n<1, c+d-a-b>0时,气体分压强减少,Qp<Kp,平衡向正反应方向,即气体体积系数增大的方向移动。
化学化学平衡实验题浓度与温度对平衡的影响
化学化学平衡实验题浓度与温度对平衡的影响化学平衡实验题:浓度与温度对平衡的影响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改变溶液浓度和温度的条件,探究它们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进一步了解浓度和温度变化对平衡常数的影响。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包括试剂、仪器器材等。
2. 根据所要研究的化学反应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案。
例如,可以选择酸碱中和反应、气体溶解度反应或其他能够观察到浓度和温度对平衡的影响的反应。
3. 在试剂室准确称取所需的化学物质,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反应体系的构建。
4. 在一系列实验条件下,例如改变反应物浓度或改变反应体系的温度,进行多组实验。
5.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实验条件、反应时间和观察结果等重要数据。
6. 根据数据分析,比较不同浓度或温度条件下反应体系的平衡浓度,并计算平衡常数。
7. 结合实验结果,进行数据解释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当改变反应物浓度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体系的平衡位置会发生改变。
在某些情况下,提高反应物浓度会推动反应向生成物方向移动,使生成物浓度增加。
2. 改变反应体系的温度,会对平衡产生显著影响。
温度升高会促进可逆反应的正向反应,使得生成物浓度增加,而温度降低则会促进反向反应。
3. 在一定范围内,平衡常数Kc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符合Le Chatelier原理。
实验讨论:在本实验中,我们发现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
改变浓度和温度条件可以改变反应体系的平衡位置和平衡浓度,进而影响平衡常数Kc 的大小。
这一实验结果与化学平衡的基本原理相符。
结论:本实验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验证了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在实验条件下,我们发现改变浓度和温度可以改变反应体系的平衡位置,并进一步影响平衡常数的大小。
这一实验结果揭示了化学平衡的基本规律,对于理解和应用化学平衡的概念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无。
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浓度和温度是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浓度指化学反应中的物质的数量相对于反应溶液总体积的比例。
温度则指反应溶液的热能。
浓度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1.浓度改变会使平衡向浓度减小的方向移动。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当影响其中一反应物的浓度变化时,平衡会有所改变以减小这种变化。
如果其中一反应物的浓度增加,平衡会向生成物的方向移动,以减小反应物的浓度。
相反,如果其中一反应物的浓度减小,平衡会向反应物的方向移动,以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2.浓度对速率常数的影响。
速率常数是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浓度增加会导致速率常数增加,因为有更多的反应物分子可供反应。
相反,浓度减小则会导致速率常数减小。
温度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1.温度改变会改变平衡体系的平衡常数。
根据平衡常数计算公式,平衡常数与温度呈指数关系。
增加温度会导致平衡常数增加,反应向生成物的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会导致平衡常数减小,反应向反应物的方向移动。
2.温度改变会影响反应的速率。
根据反应速率理论,温度的增加会加快反应速率。
这是因为温度增加使物质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能够提供更多的能量以克服活化能,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相反,降低温度会导致反应速率减慢。
总结起来,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可以归纳为:浓度改变影响平衡位置,而温度改变影响平衡常数和反应速率。
这些影响可以通过化学平衡常数和速率常数的计算和实验测量来预测和研究。
理解这些影响对于控制和优化化学反应过程非常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新课程教学案例
(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案例主题】
“引导---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新课改革教学中应用
【教学背景】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要发生很大的转变,使学生由以前的“学会”到“想学”再到“会学”,“引导--探究”式教学法就是在这种理念下应运而生的,该教学法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钻研,着眼于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取,而且更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问题的推动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
依据上述新课程理念,本人在本学期的第三周教研活动中尝试着用“引导---探究”式教学法讲了《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一节。
【案例】
一、课前活动:
(一)、分析教材:本节的教学内容是高中新课改必修4教材第二单元第二节《化学平衡》中的一部分。
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是中学化学中所涉及的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知识的中心,对很多知识的学习起到指导作用。
本节在掌握化学平衡的建立和平衡状态的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为下节归纳总结出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奠定基础。
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对解决化工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分析学生(学习需要分析)
在《化学平衡》的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可逆过程(反应)及其特征,了解任何可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都是有限度的,并在此基础上掌握了溶解平衡和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及特征,对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以有正确认识——化学平衡是建立在一定条件下的,当条件改变是平衡也将发生变化。
在此基础上学习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时机成熟,但结合本班学生(理科普通班)的实际情况和《外界条件对平衡影响》内容的知识量本节只学习其中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三)、分析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规律;通过浓度和温度的改变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分析使学生理解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先利用已掌握浓度(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对本节教材设定的实验进行分析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可能会出现的实验现象进行科学猜想,再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去验证科学猜想是否成立,从而得到浓度(温度)的改变对化学平衡影响的规律,然后通过对速率-时间的图象分析使学生理解平衡移动具体原因,最后可以联系实际生产让学生理解学习该理论的意义,使学生了解理论学习对生产实际有指导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应用化学理论解决一些相应的化工问题的同时,体会化学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四)、确定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教学难点:浓度或温度改变引起平衡移动的原因
(五)、确定教学思路
提出问题——科学猜想——实验验证——得出规律——图象分析——实际应用→反思提高。
(六)、教学准备
1、图象分析投影课件
2、实验准备(学生分18组)
药品:0.1mol/L K
2Cr
2
O
7
溶液、浓硫酸、6mol/L NaOH溶液、0.0005mol/L FeCl
3
溶液、0.01mol/L KSCN溶液、饱和FeCl
3
溶液、1mol/L KSCN溶液、0.01mol/L NaOH 溶液。
仪器(每组):试管(6支)、NO
2
平衡球(1个)、50ml 烧杯(2个)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引导---探究”式教学法的尝试,体会到“引导---探究”式教学法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几点值得注意:
一、要十分重视科学猜想这一教学环节,这是因为,科学猜想是研究自然科学的一种广泛应用的思想方法,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然,科学猜想不是毫无根据的幻想,也不是胡思乱想,而是学生在原有知识、原有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猜想是否正确,要靠实验来验证,被实验肯定的猜想,就是实验规律;被实验否定的猜想,可能就是错误的,或与本研究的课题不相吻合,应该放弃,应当重新提出新的猜想,再用实验来检验。
二、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探究活动,这是因为,探究活动是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
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自觉、主动地和教师、教材、同学、教具相互作用,通过语言、动作进行信息交流,学生间进行自我调节,形成了一种和谐亲密、积极参与的教学氛围,营造一个思维活跃、鼓励创新的学习环境。
在探究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在开放、发散中涨落,在求异、探索中又趋于有序,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三、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反思活动,这是因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得到提高,从而更有力的指导生产实践。
因此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前面的探究活动给予科学的归纳和系统的总结,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牢固地掌握知识,提高知识技能,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生有了探索真理的钥匙,有利于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
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并且能深化知识,用于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到学有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