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娇百媚:古代仕女画大师作品(4)

合集下载

十大名家画仕女,比比看!

十大名家画仕女,比比看!

十大名家画仕女,比比看!冯超然仕女图1、改琦改琦天女图改琦(1773-1828),清代画家。

改琦喜用兰叶描,仕女衣纹细秀,树石背景简逸,造型纤细,敷色清雅,创立了仕女画新的体格,时人称为“改派”。

改琦瑶姬献寿图改琦仕女图改琦仕女图2、任熊任熊瑶宫秋扇图任熊(1822-1857),清代晚期著名画家,“海派”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

任熊是绘画全才,人物、花卉、山水、翎毛、虫鱼、走兽,无一不精。

任熊的人物画对衣纹的勾画向来十分精彩,铁画银钩,很见功力。

任熊仕女图任熊仕女图(局部)3、任薰任薰麻姑献寿图任薰(1835-1893),任熊的弟弟,任颐、任预均从其习画。

任薰与任熊、任颐时称“三任”,合任预为“四任”,为海上画派代表画家之一。

任薰瑶池霓裳图4、任颐任颐仕女图任颐(1840—1896),即任伯年,清末著名画家。

任颐绘画题材广泛,人物、肖像、山水、花卉、禽鸟无不擅长。

用笔用墨,丰富多变,虚实相间,浓淡相生,富有诗情画意,清新流畅是他的独特风格。

任颐作品任颐作品任颐作品任颐作品5、胡锡珪胡锡珪龙女谈经胡锡珪(1839-1883),最善没骨人物,笔墨生动,时罕其匹。

光绪年间,与吴江陆廉夫、安吉吴昌硕、同里顾若波、顾西津切磋吴门,诗画唱酬,堪称一时风雅。

胡锡珪仕女图胡锡珪仕女图胡锡珪仕女图胡锡珪仕女图6、钱慧安钱慧安仕女图钱慧安(1833-1911),工人物、仕女,细笔干墨,笔意遒劲,神态闲雅,海派代表性画家之一。

钱慧安作品钱慧安作品7、潘振镛潘振镛仕女图潘振镛(1852-1921),其画仕女师法清代画家费丹旭(晓楼),用笔遒劲挺秀,设色淡雅,清丽绝俗。

潘振镛仕女图潘振镛仕女图8、沈心海沈心海作品沈心海(1855-1941),钱慧安入室弟子,擅画、花卉、山水、人物,皆佳妙,尤精仕女。

沈心海作品沈心海作品9、沈燧沈燧作品沈燧(1891-1932),为海派名家潘振镛弟子,工人物。

沈燧作品10、冯超然冯超然作品冯超然(1882-1954),早年精仕女,以唐寅、仇英为法,笔墨醇雅;晚年专攻山水,饶有文徵明秀逸之气。

《四美十二钗古典仕女图珍典》庄彦江杨明大师真迹作品值得收藏

《四美十二钗古典仕女图珍典》庄彦江杨明大师真迹作品值得收藏

《四美十二钗古典仕女图珍典》庄彦江杨明大师真迹作品值得
收藏
《四美十二钗古典仕女图珍典》4幅8平尺一幅21平尺,古典仕女四美十二钗一次性收齐,当代古典仕女画圣手庄彦江中美协杨明倾力创作,共计53平尺古典仕女图超值抢藏。

十二金钗古典仕女艺术表现题材“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中
国历史上的“四美”绝代芳姿世界性名著《红楼梦》灵魂主线,金陵十二衩,各臻其妙,各妙其像以鲜活的形态塑造出中国经典美学仕女艺术群像,其人物所具的代表性,成为美学经典文化符号,更成为千百年来绘画艺术代表性题材!。

18 中国传世名作 唐朝仕女图——《捣练图》(导学案)2022-2023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

18 中国传世名作 唐朝仕女图——《捣练图》(导学案)2022-2023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

18 中国传世名作唐朝仕女图——《捣练图》(导学案)一、作品介绍《捣练图》是中国十分著名的传世名作之一,作于唐代初年,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这幅画是一幅手卷,由三节横轴组成,长达152.8厘米,高约68.5厘米。

作者是唐代著名画家韩干,他的才华被誉为“宗法世家,技能奇峭,所画速成”,因此在唐朝时期被誉为“画圣”。

这幅画采用了工笔画技法,通过精细细腻的线条和色彩,表现了唐代宫廷女子生活中的一幕。

画面中,四个身着华丽服饰的仕女正在一起捣练,她们面带微笑,身姿优美,气氛欢快轻松。

通过细腻的描绘手法,展现了唐代宫廷女子娴静、淑女、典雅的风貌,同时也表现了唐代社会和文化的繁华与昌盛。

二、作品分析1. 色彩运用整幅画使用了丰富的色彩,并且色彩的运用非常协调,让人非常舒适和自然。

而且,画面中的每一个部分都非常细致,每一天的颜色也都是唯一且不同的,这增强了画面的真实感和精细感。

画面的色彩主要是以绿、蓝和红为基础,既有鲜艳的颜色,也有柔和的色调,整幅画面充满了青春、活力和温馨的感觉。

2. 人物描绘画中描绘的四个仕女人物形象非常优美,虽然都身穿华丽的服饰,但是每一个人物的线条和姿态都有所不同,既体现了她们各自的特点,也表现出了各自的性格。

画面中的四个仕女有些微笑,有些低垂着头,画面给人一种细腻和典雅的感觉。

整幅画面展现了唐代宫廷女子的娴静、淑女、典雅的风貌,同时也表现了唐代社会和文化的繁华与昌盛。

3. 空间布局画面中采用了三节横轴的形式,整幅画面由左向右展现,空间分配合理,每一节画卷中的画面都有着明确的主题和构图。

在整个画面中,人物、器物、装饰物等元素在空间上的分布得非常均衡,画面看上去非常和谐。

另外,画面中的背景也非常精细,通过描绘园林,几何柜和窗画等物品,强调了唐代宫廷文化的繁盛态势。

三、教育意义这幅画虽然描绘了唐代女子的生活画面,但是它不仅仅是反映了一般的女子生活。

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唐代宫廷文化的繁盛和成熟,女子的仪态、谐趣等精神氛围更加平和、优雅、含蓄,也为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唐朝仕女图

唐朝仕女图

中间三人为宫中贵,一人于石上调琴,另两位一
边啜茗,一边侧耳静听琴声。两侧侍者,一人手
端茶托,一人执茶杯。人物神念娴 静端庄。人物
组合有坐有立,疏密得体,富有变化。
周昉是唐代中期驰誉丹青的人物画家之一,擅长描绘“绫罗人物”,即体态丰肥、姿态华 丽的贵族妇女,世称“周家祥”。
从罗面眉簪她此描重出此曾墓 新《
细 劲 流 畅 富 有 韵 律 感 ,
此 画 设 色 浓 丽 ,
弗 利 尔 美 术 馆 藏
唐 周 昉 绢 本 设 色
人 双 陆 图 》族 妇 女 以 棋 戏 消 遣 的 生 活 。
喜 好 。 此 图 粉 本 传 为 周 昉 所 作 ,
, 此 游 艺 始 于 天 竺 , 流 行 于 魏 晋 , 盛 于 隋 唐 , 尤 为 贵 族
掷 骰 行 棋 的 游 艺 。
博 一 样 ,
64.4 X 30.7 CM ""
双 陆

妇 女 浓 丽 丰 肥 之 态 和 细 腻 柔 嫩 的 肌 肤 特 点 都 表 露 无 遗 。
• 《调琴啜茗图》 唐 周昉 绢本设色 75.3 X 28
CM美国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藏

昉, 字景玄, 又字仲朗, 生卒年不详,京兆(今陕西西
安)人。出身贵族家庭,先后官至越州、宣州长史。
工仕女, 初学张萱, 多写贵族妇女, 亦擅肖像, 有兼
得神情之誉。还擅作宗教画,创造有民族风俗的
“水月观音”,人称“周家样”。图中共画五人,
疆 维 吾 尔 自 治 区 博 物 馆 藏
弈 棋 仕 女 图 》 唐 绢 本 设 色 纵
厘 米




绿

它左图描者据同同所贵线 美 《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唐宫仕女图》(全集特大高清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唐宫仕女图》(全集特大高清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唐宫仕女图》(全集特大高清图)张萱周昉唐代作为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代,也是仕女画的繁荣兴盛阶段。

中国古代仕女众生像,“倾国倾城貌,多愁多病身”,唐代仕女画以其端庄华丽,雍容典雅著称,《唐宫仕女图》展示着“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唐代美女众生像。

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莫过于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以及晚唐的《宫乐图》。

它们所表现的贵族妇女生活情调,成为唐代仕女画的主要艺术特征。

张萱、周昉是唐代最具盛名的仕女画大家,驰誉丹青。

张萱在盛唐时画贵族人物最负时誉,不仅能够表现上层社会妇女的姿容情态,而且善于巧妙地刻画出“金井梧桐叶落黄”这种宫女被冷落的凄凉情调。

周昉出身显贵,多画宫廷妇女,其风格为优游闲逸,容貌丰肥,衣榴劲简,色彩柔丽,独树一帜。

虢国夫人游春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是公元752年(天宝十一年),再现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道路为(之)耻骇”的典型环境。

画面描写了一个在行进中的行列,人马疏密有度,以少胜多。

全画共九人骑马,前三骑与后三骑是侍从、侍女和保姆,中间并行二骑为秦国夫人与虢国夫人。

其中四人(包括女孩)穿襦裙、披帛,另外五人都穿男式圆领袍衫。

虢国夫人在画面中部的左侧,她身穿淡青色窄袖上襦,肩搭白色披帛,下着描有金花的红裙,裙下露出绣鞋上面的红色绚履。

秦国夫人居右上首,正面向虢国夫人诉说什么。

捣练图《捣练图》唐代作品,原属圆明园收藏。

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捣练图》卷是一幅工笔重设色画,表现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

这幅长卷式的画画上共刻画了十二个人物形象,按劳动工序分成捣练、织线、熨烫三组场面。

第一组描绘四个人以木杵捣练的情景;第二组画两人,一人坐在地毡上理线,一人坐于凳上缝纫,组成了织线的情景;第三组是几人熨烫的场景,还有一个年少的女孩,淘气地从布底下窜来窜去。

【名画欣赏】张萱仕女图

【名画欣赏】张萱仕女图

张萱的萱的““仕女仕女图图”产生年代:唐朝代表作品:《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张萱,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生卒年不详,开元年间可能任过宫廷画职。

流传下来的著名作品是《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

《捣练图》局部【【名名画欣赏】张萱仕女萱仕女图图他善画人物、仕女。

画仕女尤喜以朱色晕染耳根,画婴儿既得童稚形貌,又有活泼神采。

《捣练图》局部画贵族游乐生活场景,不仅以人物生动和富有韵律的组合见长,还能为花蹊竹榭,点缀皆极妍巧,注意环境和色彩对画面气氛的烘托和渲染。

《捣练图》局部从他曾以“金井梧桐秋叶黄”之句画《长门怨》并且“甚有思致”来看,张萱是有文学修养并巧于构思的。

他的人物画线条工细劲健,色彩富丽匀净。

《捣练图》局部其妇女形象代表着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貌,昉是周仕女画的先导,直接影响晚唐五代的画风。

传世作品有宋徽宗赵佶摹本《捣练图》卷横卷,金箔绢本,宽37厘米,长145.3厘米,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描绘贵族妇女捣练、熨练、缝制的情景。

《虢国夫人游春图》画家以其对实际生活的了解和敏锐的眼光,抓住劳动中富有意味的姿势,如捣练间歇的挽袖,扯绢因用力而使身体微微后仰,缝制中灵巧的理线,小女孩看熨练时和嬉戏、顾盼等细节都增添了该画的生动性,使画面洋溢着有节奏的律动和欢快的情调。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虢国夫人游春图》卷(为宋摹本),绢本,设色,纵51.8厘米,横140.8厘米,描绘杨贵妃之姊虢国夫人乘宫马春游之情景,人马、服饰尽得唐人风致,《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卷后有王铎题跋,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陈红梅写意仕女画赏析:清秀飘逸,千娇百媚

陈红梅写意仕女画赏析:清秀飘逸,千娇百媚
陈红梅人物画仕女图《吹箫引凤》 陈女士研习国画多年,经过长期积累和沉淀,从而具备扎实深厚的绘画技巧。她用笔张弛有度,线条细劲流畅,尤其擅长 表现女性柔美体态,其五官骨骼比例精准、结构严谨,足以用 “妙至毫巅”来形容。 众所周知,绘画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突出主体物的同时,背景应适当虚化,切不可喧宾夺主。陈女 士正是利用这种构图法则,在画人物旁边那些藤萝、芭蕉、乱石、杂树时,经常寥寥数笔点到即止。看似漫不经心的勾花点 叶,却达到了烘托人物和渲染情境的神奇效果。
陈红梅写意人物画《昭君出塞》 人物画力求人物个性刻画得逼真传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其传神之法,常把对人物性格的表现,寓于环境、气氛、身 段和动态的渲染之中。它用笔工整,刻画细致,色彩典雅,具有很强的装饰意味和极高的审美价值。其中,又以写意仕女画的 历史最为悠久。 陈红梅四尺竖幅人物画仕女图《昭君出塞》,描绘的是昭君出塞的历史典故,昭君是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沉鱼落雁中 落雁就是形容她的,画中的昭君在漫天风雪中依偎着骆驼,全身只露出一副姣好容颜,怀抱着一支琵琶,一身素袍在风中轻轻 摆动,天上飞过几只大雁,与有落雁之称的昭君呼应,也表明了昭君出塞的背景。此画构图饱满,主次分明,笔墨浓淡幅人物画仕女图《昭君出塞》,适合悬挂在书 房、工作室、会所上档次且彰显品位。
陈红梅人物仕女图《玉质禅心》 但归根究底,无论人物画的造型服饰如何千姿百态,都不可忽视“传神”的重要性。东晋顾恺之曾说:“手挥五弦易,目送归 鸿难”,并提出“以形写神”和“迁想妙得”等观点。 在我看来,著名画家陈红梅女士的写意仕女画,便属此类鬼斧神工佳作。
陈红梅国画人物作品《贵妃醉酒》 她不仅笔墨功力精湛,还深谙传神气韵之妙。她所画的仕女多以唐朝为背景,以自己内心的感受和理解,用中国画的表现 形式反映她们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情趣。那些绮年玉貌的佳人,既有几分张萱周昉式的浓丽丰腴,又绝无半点艳俗之感。她们清 婉娴雅、飘逸出尘,或轻颦浅笑,或含情凝睇,或烟视媚行,弹琴、吹箫、赏画、密语……无一不是栩栩欲活,跃然纸上。

美人入画——65幅精美绝伦的中国古代仕女图

美人入画——65幅精美绝伦的中国古代仕女图

美人入画——65幅精美绝伦的中国古代仕女图2014-03-06“美人如画,美人入画”中国古代仕女图《女史箴图》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348.2厘米。

此图依据西晋张华《女史箴》一文而作,原文十二节,所画亦为十二段,现存自“冯媛挡熊”至“女史司箴敢告庶姬”共9段。

《簪花仕女图》纵49厘米,横180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唐宫乐图》纵48.7厘米,横69.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捣练图》唐代画家张萱之作,亦系宋徽宗摹本。

纵51.8厘米,横140.8厘米,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阆苑女仙图卷》五代,阮郜《吹箫图》明,唐寅《仕女图》明,唐寅《四美人图》明,唐寅《芭蕉美人图》明,姜隐立轴绢本设色纵105.1厘米横51.8厘米 (美)私人藏《湘君湘夫人图》明,文徵明立轴纸本设色纵100.8厘米横35.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人物故事图》明,仇英,册页绢本重设色,纵41.1厘米横33.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四季仕女图》明,仇英,纵29.6厘米横300.9厘米 (日)大和文华馆藏《修竹仕女图》明,仇英立轴绢本设色纵88.3厘米横62.2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授徒图》明末清初,陈洪绶立轴绢本设色纵90.4厘米横46厘米 (美)加州大学美术馆藏《对镜观花》明末清初,陈洪绶,纵103.5厘米,横43.5厘米《仕女图》清,陈字屏风绢本设色纵158厘米横45厘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仕女图》清陈字屏风绢本设色纵158厘米横45厘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仕女图》清陈字屏风绢本设色纵158厘米横45厘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朝妆缓步图》清王树毂立轴绢本设色纵83.8厘米横30.1厘米浙江省博物馆藏《仕女图》焦秉贞《历朝贤后故事图》清焦秉贞纵30.6厘米横37.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三娘子图》清康涛立轴绢本没色首都博物馆藏清康涛绢本设色纵120厘米横66厘米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持节仕女图》局部清康涛纸本设色纵135.9厘米横35.9厘米浙江省博物馆藏《孟母断杼教子图》清康涛绢本设色纵88.4厘米横3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双英图》清禹之鼎绢本设色纵136厘米横56厘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乔元之三好图》清禹之鼎卷纸本设色纵36.5厘米横107.1厘米南京博物院藏《莲塘纳凉图》清金廷标轴绢本设色纵56.9厘米横65.1厘米上海博物馆藏《人物册》清黄慎纸本设色纵24.8厘米横24.5厘米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藏《山鬼图》清罗聘纸本设色纵91厘米横35厘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纨扇仕女图》清闵贞纸本墨笔纵113.8 横45.9厘米上海博物馆藏《连生贵子图》清冷枚立轴绢本没色纵95.5厘米横43.5厘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春闺倦读图》清冷枚 75X125厘米,绢本天津博物馆藏《落花独立图》清余集立轴绢本设色纵93.1厘米横34.1厘米南京博物院藏《弄莺图》清王学浩立轴绢本设色纵100.3厘米横39.4厘米无锡市博物馆藏《梧桐仕女图》清王愫纸本设色纵134.6厘米横30.9厘米南京博物院藏《李清照小像》局部清姜壎纸本设色纵115.8厘米横26.7厘米无锡市博物馆藏《梅边吟思图》清顾洛立轴纸本没色纵134.3厘米横33.2厘米南京博物院藏《红楼梦人物图》清改琦纸本墨色纵25.4厘米横19.7厘米南京博物院藏《秋风纨扇图》清改琦绢本设色纵52厘米横37厘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宫娥梳髻图》清改琦立轴纸本设色纵88.2厘米横20.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元机诗意图》清改琦立轴绢本设色纵99厘米横3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扑蝶图》清费以耕绢本设色纵91厘米横38.9厘米浙江省博物馆藏《罗浮梦景图》清费丹旭纸本设色纵143.5厘米横47厘米无锡市博物馆藏《十二金钗图册》清费丹旭绢本设色纵20.3厘米横27.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十二金钗图册》清费丹旭绢本设色纵20.3厘米横27.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月下吹箫图》清费丹旭纸本设色纵136厘米横56厘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芭蕉美人图》清沙馥《梨花仕女图》清沙馥绢本设色纵84厘米横37厘米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四红图》清倪田纸本设色纵122厘米横49.9厘米南京博物院藏《李香君小像》清陈清远绢本设色纵115.5厘米横35.5厘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瑶池霓裳图》清任薰立轴纸本设色纵243.5厘米横122.2厘米天津艺术博物馆藏《仕女》任熏《瑶宫秋扇图》清任熊绢本设色纵99.2厘米横33.6厘米南京博物院藏图文来源:网络。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三《唐宫仕女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三《唐宫仕女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三《唐宫仕女图》《唐宫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唐张萱绢本设色纵52厘米横148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此图描写唐天宝年间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姐姐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及其侍从春天出游的行列。

前面有三个单骑开道,依次为男装仕女乘黑色马; 中间并列两骑,即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并辔而行,均骑浅黄色骏马,虢国夫人居全画中心位置,秦国夫人侧向着她,二人脸庞丰润,雍容华贵,神情悠闲自若; 最后并列三骑,中间为保姆,一手执缰绳一手搂着怀中小孩,保姆右侧为男装仕女,左侧为红衣少女。

作品表现了贵妇们游春时悠闲从容的欢悦情绪,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上层社会奢侈淫逸的享乐生活。

出游行列成前松后紧组合,统一中有变化,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捣练图》唐张萱绢本设色纵37厘米横147厘米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张萱,生卒年不详,京兆(今陕西西安)人。

唐开元年间任史馆画师。

工画人物,尤擅绘贵族妇女、婴儿、鞍马,名冠当时。

此画描绘宫中妇女捣练的情景。

画卷由右至左展开: 第一组画四个妇女用木杵捣练;第二组画两个妇女同一人坐在地毯上缝纫; 第三组画几个妇女把白练抽直,用熨斗熨平。

三组人物相互呼应,有站有坐,有高有低,构图安排显得错落有致。

尤其是画家很善于捕捉不同人物的姿态神情,甚至通过一些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征。

如捣练者、熨练者、稚气的小女孩都刻画得惟妙惟肖,使作品富有生活情趣。

《簪花仕女图》唐周昉,绢本设色纵46厘米横180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此画描写春夏之交时节一群服饰艳丽的贵族妇女在庭园里嬉戏、赏花的闲逸生活片断。

图中六人,分成三组:右起画二人相对戏犬;中间画二人向左缓缓而行; 左边画近处有一贵妇立于一株花树前,右手捏着一只捕捉来的蝴蝶,侧身回头注视着跑来的小狗和白鹤,又似与远处另一贵妇打招呼。

画中的妇女体态丰硕,面颊圆润,服饰艳丽,但人物终日里在赏花、捕蝶、戏犬、赏鹤中消磨岁月,确实显得百无聊赖,这就真实地反映了贵族妇女奢侈闲逸生活中的苦闷心境。

中国仕女画的巅峰之作——《捣练图》

中国仕女画的巅峰之作——《捣练图》

中国仕女画的巅峰之作——《捣练图》在中国历史上,唐朝姑娘是出了名的穿衣“薄、露、透”,衣服穿在身上像小仙女一样。

唐朝女子热爱美、追求美,每天的生活就是画个美美的妆,做做衣服,想想如何穿的最时尚。

北宋赵佶《摹捣练图》(摹本)全卷绢本37cm×145.3cm新的一天开始了,喊上自己的小姐妹,一起来捣练,捣练又称“捣衣”,就是做衣服。

练是白色的绢,丝绸的一种。

捣练是把生宣捣洗、蒸煮变成熟宣的过程,由于捣熟后的生宣经过打砸会变软,就可以用来做衣服。

唐代著名画家张萱的《捣练图》生动形象的再现了这个场景,《捣练图》可以分为三个环节:捣练、织线、熨烫。

《捣练图》中的仕女右边的四位女子为一组,她们围着一个石臼,拿着木槌捣练,其中那名身着红色上衣配着蓝色长裙的女子正在挽起自己的衣袖,一起想自己就要有漂亮的新衣服穿了,就带领着其他伙伴“撸起袖子加油干”。

你一锤我一锤,提升品位靠穿衣,要想衣服穿的美,先要布料捣的好。

《捣练图》︱捣练中间的两人为一组,一个坐在毡上捋线,另一人坐在板凳上缝纫。

缝纫可是个精细活,这位姑娘全神贯注地盯着线,心想:不乱于心,不困于情,我要把衣服缝精美了,谁也不要来打扰我。

《捣练图》︱织线到最后一个环节了,点上炉子,拉起绸布,我们来熨衣服了。

说到这个环节,不得不提一个工具:熨斗。

它之所以叫熨斗,是因为跟北斗七星的形状相似。

唐朝姑娘们的熨斗就是拿一个铁勺,勺子里边装着炭,来回烘,这是个技术活。

穿在蓝色衣服的少女用蒲扇扇着炉子,还不忘拿起衣袖遮一遮脸,可不能熏坏了我今天的桃花妆。

由两个小姐妹撑着绸布的两端,一个少女撑着中间,穿橘色衣服的姑娘负责拿着熨斗熨烫,还有一个可爱又俏皮的小姑娘来躲在绸布底下好奇地看着这些大姐姐在干什么?《捣练图》︱熨烫《捣练图》局部《捣练图》局部作者张萱用画笔描绘了唐代城市妇女劳动的场景,可惜原画已不存,现流传的宋代宋徽宗的摹本。

这个宋徽宗还“小心机”的在里边画了一幅宋代小品,你能找出来吗?。

油画-名人佳作 林风眠之《古代仕女篇》

油画-名人佳作 林风眠之《古代仕女篇》

油画-名人佳作林风眠之《古代仕女篇》油画-名人佳作林风眠之《古代仕女篇》林风眠林风眠的仕女和裸女,不同于任何古今仕女画和西方式的裸体作品。

他用毛笔宣纸和典雅的色泽,捕捉着一种幻觉,一种可望不可即的美。

如果说古典仕女画多传达压抑和遮蔽着的爱欲,西方裸体多表现张扬着和敞开了的爱欲,林风眠的作品就介于两者之间,表现的是升华了的爱欲,感觉朦胧化了的女性美和肉体美。

感官刺激淡化了,对肌肤质感的描绘转移为对姿致情态和文化气质的塑造。

爱欲的流露敞开了,但又是东方的、中国的、潜意识的。

它有古典仕女的风韵,又有马蒂斯式的轻松优雅;无珠光宝气的华贵,亦无堆粉积脂的香艳;一方面流溢着异性的温馨,又一方面透露出对人欲物欲的厌倦。

并无“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感怀,却可以感觉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老传统的影响。

不妨说,这是林风眠创造的融古今中外为一体的女性美。

林风眠《游园》彩墨画67x65cm 20世纪50年代林风眠庭院秋色林风眠(1900-1991)?庭院秋色67 × 67 cm?26 3/8 × 26 3 /8 in款识:林风眠。

钤印:林风眠印说明:林风眠擅长描写仕女人物以及有房子的风景画,这幅作品则是二者兼具。

忧郁的仕女、茂密的树木、特征鲜明的江南建筑、层叠的山峦,所有这些具有中国典型特征的要素被林风眠描绘成具有诗意的效果。

浓郁的色彩中又具有西方绘画的影子。

他笔下的仕女形象具有“符号化”的特质,是他探索独特的绘画风格的结果,从中彰显了中国女子的阴柔之美。

林风眠花园中的两个秀女林风眠《古典仕女》36x36 cm 纸本彩墨镜片1963年作林风眠《古典仕女》36x36 cm 纸本彩墨镜片1963年作此幅《古典仕女》看出林风眠他吸收了西方印象主义以后的现代绘画的营养,与中国传统水墨和境界相结合,并融入了个人的人生经历,在古装人物和戏曲人物仍在先前风格的基础上推进,出现了以泼墨为主的画法,用笔变化较多的风格以及全以细笔中锋勾勒人物景物结构轮廓,再染以淡墨淡色的古装与戏曲人物在画法上更近传统,仍保持着单纯明快的一贯作风,绝不类同于任何一个古、近画家。

古画集锦 中国古代仕女图

古画集锦 中国古代仕女图

古画集锦中国古代仕女图古画是指古代的绘画作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艺术的瑰宝。

从美术史的角度讲,1840年以前的国画我们都统称为古画。

清出浴图康涛立轴绢本设色纵120厘米横66厘米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此图以杨贵妃出浴为题。

图中杨贵妃的云鬓松挽,身披罗纱。

两个小宫女端着香露,跟随其后。

人物用笔工整细致,有院体之风。

线条多用铁线描,流畅圆润,飘逸不凡。

敷色十分讲究,体现出不同衣料的质感。

人物造型准确,虽用笔细致,却无媚俗之感。

仕女图焦秉贞册页绢本设色纵30.2厘米横21.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图为梧桐树下,芙蕖出水,绿叶如盖,湖山春色中,美女乘船悠游,良辰美景,其乐融融豳风图吴求册页绢本设色纵26.5厘米横23.6厘米南京博物院藏“豳风”是指今陕西及邻近地区的民风民俗,作者据此画出了很多具有生活气息的作品。

《八月剥枣》是其中之一,此图写几位农妇正在打枣的情景,人物有老有少,姿势有动有静,情趣盎然。

漫清游图陈枚绢本设色纵37厘米横31.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月曼清游图》册描绘的是宫廷嫔妃们一年12个月的深宫生活:正月“寒夜探梅”、二月“杨柳荡千”、三月“闲亭对弈”、四月“庭院观花”、五月“水阁梳妆”、六月“碧池采莲”、七月“桐荫乞巧”、八月“琼台玩月”、九月“重阳赏菊”、十月“文窗刺绣”、十一月“围炉博古”、十二月“踏雪寻诗”。

此幅图为“寒夜探梅”。

描绘了宫女们随其女主人在庭院内外的游赏活动。

千秋绝艳图(部分)佚名长卷绢本设色纵29.5厘米横667.5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此卷在6米多长的画面上,绘写了近70位古代仕女形象,包括从秦汉到明代各个朝代中比较著名、见诸于史实或传说并在社会或历史上有一定影响的女性,所以称作“千秋绝艳”图。

画中女子采用工笔重彩写出,多用铁线描钩勒衣纹。

服饰敷彩妍丽鲜明。

每个人物都手持或配有最能代表和体现她们身份的配物,或琵琶,或花蓝,或笔硕纸墨,或书卷,或铜镜等,并在右上方,各题有七言绝句一首。

中国古代名画之《挥扇仕女图》(高清大图值得收藏)

中国古代名画之《挥扇仕女图》(高清大图值得收藏)

中国古代名画之《挥扇仕⼥图》(⾼清⼤图值得收藏)
【名画国⼦监】是《⽼连环画》在⽺年新推出的栏⽬,每天介绍⼀副世界名画,以飨读者,提⾼⼤家的鉴赏范畴,以
画会友,如有不妥之处还请⽅家指正。

祝⼤家⽺年吉祥!
——《⽼连环画》编辑部敬上。

作者周昉,⼜名景⽞,字仲朗。

京兆(今陕西西安)⼈。

出⾝于仕宦之家,官⾄宣州长史。


年学张萱,擅画肖像、佛像,其画风为“⾐裳简劲,彩⾊柔丽,以丰厚为体。

”亦长于⽂辞。

周昉
是继张萱之后以表现贵族妇⼥著称的画家。

《挥扇仕⼥图》是⼀幅描写唐代宫廷妇⼥⽣活的佳作。

全卷所画⼈物共计⼗三⼈,分为五个⾃
然段落。

引⾸清⾼宗弘历题“猗兰清画”四字。

周昉《簪花仕女图》

周昉《簪花仕女图》

周昉《簪花仕女图》《簪花仕女图》是唐代画家周昉所绘,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

除了唯一性之外,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也很高,是典型的唐代仕女画标本型作品,能代表唐代现实主义风格的绘画作品。

这种仕女画风格在当时画坛上颇为流行,极大地影响了唐末乃至以后各朝代的仕女画坛和佛教艺术。

该作展现了极为浓郁的时代特色和民族气息,是中国传统绘画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

周昉《簪花仕女图》局部之:仙鹤《簪花仕女图》没有花园庭院的背景,只绘了5位仕女和一名侍者。

她们那高髻簪花、晕淡眉目,露胸披纱、丰颐厚体的风貌,突出反映了中唐仕女形象的时代特征。

几位仕女,乍看近似,实际各有特点,不但服装、体态,连眉目、表情也不相同。

周昉还借小狗、鹤、花枝和蝴蝶,表现人物的不同嗜好和性格,卷首与卷尾中的仕女均作回首顾盼宠物的姿态,将通卷的人物活动收拢归一,成为一个完整的画卷。

《簪花仕女图》中描写几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女春夏之交赏花游园的情景,向人们展示了这几位仕女在幽静而空旷的庭园中,以白鹤、蝴蝶取乐的闲适生活。

“虽然她们逗犬、拈花、戏鹤、扑蝶,侍女持扇相从,看上去悠闲自得,但是透过外表神情,可以发现她们的精神生活却不无寂寞空虚之感。

作品从当时社会的现实生活出发,将现实生活中的贵族妇女,画得雍容华贵,画出一种闲适无聊的生活本质,表现出娇、奢、雅、逸的气息和女性柔软、温腻、动人的姿态,赋予作品鲜明的时代感。

作品渲染的快乐而又略带懒散的情绪和气氛,正是恰当地层示了属于那个时代整个贵族有闲阶级的时代气氛;在表面华丽雍容的物质繁华背后,隐藏着人物内心深深的凄寂和幽怨。

周昉《簪花仕女图》局部之:小狗周昉《簪花仕女图》局部之:小狗周昉《簪花仕女图》人物第一位:牡丹仕女画面开始婷婷而立的是一个贵族妇女,体态丰硕,发髻高大,上插牡丹花一枝,髻前饰玉步摇,那珍珠在不停地摇晃。

她头上的髻发和短鬓,茸茸地分披在丰满的额前和耳边,显得青春焕发。

她圆润的而庞,浮起了淡薄的红晕;瓜子形的黛画短眉,浓淡适宜地斜峙在粉额之前,眉间金色花子的点饰如豆般大小,朱唇小到恰好与整个而庞隐隐相称,她侧身作向右倾斜的姿势,外披紫色纱罩衫,衫上的龟背纹尚隐约可辨。

纨扇秋风张大千·精品仕女·百幅

纨扇秋风张大千·精品仕女·百幅

纨扇秋风张大千·精品仕女·百幅纨扇秋风嫣然意张大千仕女画百幅精品(按作品年代排序)仕女画是张大千绘画作品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其成就很少有人能超越。

他的艺术特点和成功之处就是画出了人物瞬间的面部表情和内心活动。

他笔下的仕女既有古代仕女画的遗风,又有着时代气息,姿态风韵、颇有个性。

张大千的仕女画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三十年代以前,张大千仕女画的风格主要是继承了清末任伯年、费丹旭等人物画的传统,人物造型纤柔细弱,形象略带病态的清秀。

三十年代,张大千开始转而向明代的唐寅、吴伟、张风等人的仕女画作品学习。

张大千学习唐伯虎的侍女画主要是吸收唐伯虎的“三白法”。

这个时期他的仕女画人物造型温婉娴静,清雅小巧,风格灵秀;衣纹则是以淡墨写意法勾勒,用笔轻快简洁。

四十年代,张大千带领弟子到敦煌石窟,用了两年六个月的时间,精心临摹了大量的壁画,这些临摹作品汲取了六朝至隋唐人物画的艺术精神和创作技法,此时张大千创作的仕女画,风格主要吸收北齐壁画的那种非常挺健的线描;造型上汲取盛唐侍女的雍容华贵,娇媚高傲,健康秀美;设色受佛教造像及藻井图案的影响,并参考了藏传佛教施用矿物质颜料的技艺。

整个画风有了非常大的转变,而且逐渐定型,形成自己的风格。

这一时期是张大千仕女画创作的黄金时期,对于他最终形成自己工笔重彩的人物画风格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张大千国画 1928年作红衣仕女张大千国画 1933年作春醒图张大千国画 1934年作弄玉吹箫图张大千国画 1934年作鹦鹉面前不敢言张大千国画 1929年作游春仕女张大千国画 1930年代扑蝶图/张大千、于非闇合写张大千国画 1930年作仕女图张大千国画 1933年作嫦娥奔月张大千国画 1934年作罗浮旧梦最销魂张大千国画 1934年作梅花仕女张大千国画 1935年作嫦娥图张大千国画 1935年作手执芙蓉归去来张大千国画 1935年作苏小妹观书张大千国画 1935年作天女散花图张大千国画 1936年作飞琼女张大千国画 1938年作散花图张大千国画 1938年作纨扇秋风/张大千、于非厂、溥儒合写张大千国画 1938年作纨扇仕女张大千国画 1939年作立尽梧桐影张大千国画 1939年作纨扇仕女张大千国画 1940年作欧阳修词意张大千国画 1940年作仕女图张大千国画 1942年作神女采芝图张大千国画 1943年作仙女散花张大千国画 1944年作白描仕女图张大千国画 1944年作仿敦煌壁画张大千国画 1944年作仿敦煌莫高窟唐人笔天女散花图张大千国画 1944年作仿宋人仕女图张大千国画 1944年作金城玉女张大千国画 1944年作金城玉女张大千国画 1944年作莲花仙子张大千国画 1944年作南国清歌入破时张大千国画 1944年作蟠桃献寿张大千国画 1944年作青城玉女张大千国画 1944年作仕女图张大千国画 1944年作双美图张大千国画 1944年作唐妆仕女图张大千国画 1944年作题笺图张大千国画 1944年作纨扇仕女张大千国画 1944年作掩卷仕女张大千国画 1944年作竹荫仕女张大千国画 1945年作芭蕉仕女张大千国画 1945年作芭蕉仕女图张大千国画 1945年作果洛蕃女礼佛图张大千国画 1945年作蕉荫仕女图张大千国画 1945年作旅獒图张大千国画 1945年作明妃出塞图张大千国画 1945年作南国清歌入破时张大千国画 1945年作仕女。

杂谈千娇百媚--------中国古代那些仕女画大师(四)

杂谈千娇百媚--------中国古代那些仕女画大师(四)

杂谈千娇百媚--------中国古代那些仕女画大师(四)此图是盛唐一幅重要的风俗画。

画面表现宫中夕3女加工绢丝的场面。

全图十二个人物,共分三组:起首是捣丝,中间是理丝、缝合,最后是把绢拉直、熨平。

画中人物有坐有站,有高有低,动作联系自然合理,富有一种节奏感。

人物全神贯注,仿佛惟有捣丝之声可闻。

《捣练图》张萱·局部若干细节描写也十分精微生动,生活气息甚浓。

妇女形象均为丰颊硕体,服饰艳丽。

线条匀细,转折不大,富有弹性。

设色柔丽,以重彩渲染,给人以活泼明快的感觉,体现了盛唐以后仕女人物画的典型风格。

此画传为宋徽宗赵佶所摹。

《簪花仕女图》周防·局部周防,生卒年不详,活动在代宗李豫和德宗李适时期(780~804)。

字仲朗,又字景玄,唐京兆(今陕西长安)人。

出身子贵族,官至越州、宣州长史。

他生性勤学不倦,好属文,能书,尤擅绘画。

擅画贵族人物肖像及佛道图像,尤以仕女画为突出,时誉满京师。

传世作品有《挥扇仕女图》《簪花仕女图》《调琴啜茗图》。

《簪花仕女图》周防·局部此画展现了唐代宫廷嫔妃骄奢闲适生活的一个侧面。

全图分为“戏犬”、“慢步”、“看花”、“采花”四个情节。

图卷右起是一位身披紫色纱衫的贵妇,手执拂尘侧身转首逗着一只摇尾吐舌的小狗。

另一贵妇则肩披白纱,身着罗裙,右手挑起纱衫,左手招弄小狗。

两人形成响应。

另一贵妇凝视着手中的小花,似在沉思。

其身后站着一个手执长柄团扇的侍女,低眉顺眼。

《簪花仕女图》周防·局部再向前又一贵妇手里捏着一只蝴蝶,回首望着悠闲的白鹤。

远处还有一位身披自纱的贵妇,娉婷而来。

整个构图远近高低,错落有致。

人物形象则丰腴肥硕,神态安闲。

勾线劲细流畅,风姿毕现。

设色富艳浓丽,显出肌肤的质感和服饰的轻薄。

以写实的表现手法传达出雍容的情致。

此图的衬景如玉兰、仙鹤、拂葆狗也反映了当时花卉。

《挥扇仕女图》周防·局部这是一幅描写唐代宫廷妇女生活的佳作。

全卷所画人物共计十三人,分为五个自然段落。

《千娇百媚》—海上名家华三川工笔仕女画欣赏

《千娇百媚》—海上名家华三川工笔仕女画欣赏

《千娇百媚》—海上名家华三川工笔仕女画欣赏
华三川(1930-2004)浙江镇海人,现当代杰出的工笔人物画家,曾担任中国美协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专业画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在他的60年艺术生涯中,勤奋耕耘,勇攀高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变革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工笔人物画领域里独树一帜,引人注目。

华三川的工笔仕女画,有盛唐张萱、周昉的华贵、富丽、细腻至臻的遗风; 有吴门画派的清秀、恬静和典雅;有陈老莲的凝重和质朴;也有海派四任的风韵。

华先生的画在色彩上继承了传统工笔人物画的技法,也融会吸收了西洋水彩画的表现技巧,中西合璧相得益彰。

从艺术样式来看,华三川开了'新仕女画'或'新美人画'的先河,他笔下的仕女或美女,以其曲雅和恬静、灵秀和质朴的艺术品格,摆脱了旧式仕女画过于华丽和甜腻的习俗,有一种超然脱俗的凝重之同和优雅飘逸的灵动之气。

唐伯虎仕女人物画,千年罕见

唐伯虎仕女人物画,千年罕见

唐伯虎仕女人物画,千年罕见《王蜀宫妓图》轴,明,唐寅作《嫦娥执桂图》明唐寅纸本设色纵135.3厘米横58.4厘米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唐寅的仕女画法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线条细劲,设色妍丽。

一种笔墨流动,挥洒自如。

画中嫦娥,用清丽圆细的笔触描绘其脸、手和胸。

而衣裙、披肩、腰带多以飘举方折之笔出之,这种方圆兼施的笔法,增强了这位少妇轻移莲步的动态美。

设色浅淡,年久有褪,益见清雅。

唐寅仕女图镜心唐寅仕女镜架唐寅仕女立轴唐寅 1515年作对奕图唐寅人物立轴唐寅(款)观梅图立轴唐寅(款)采药图立轴唐寅(款)二十四孝之反哺图立轴唐寅嫦娥唐寅铁拐李唐寅人物镜心唐寅 1510年作山水人物立轴唐寅人物立轴唐寅养狮图立轴唐寅仕女立轴《秋风纨扇图》明唐寅纸本水墨纵77.1厘米横39.3厘米上海博物馆藏画家用遒劲飞舞的线条,表现了生动的形象,刻画了一位体态丰盈,举止安详,头部勾勒精工的富贵人家之少妇。

画家在画脸、手和胸的部位,宛如北宋李公麟圆细流丽之笔,而衣裙、腰带、披肩多以南宋李唐飘举方折之笔,这种方圆兼施的笔法,增强了这位少妇的动态美和形体美。

虽然用水墨描写,却有丰富的色感,在艺术上有独特之处。

画上钤有多方收藏印章。

《牡丹仕女图》明唐寅纸本设色纵125.9厘米横57.8厘米上海博物馆藏唐寅是一个饱尝了世态炎凉滋味的画家,同时又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江南才子,但仕途落魄。

二十九岁时因为科场舞弊案被无辜牵连,蒙冤入狱。

他遭此打击,再也无心为吏。

许多昔日向他求诗乞画的座上客,转而将他视若路人。

图中玉立一高髻簪花女子,右手持扇,左手拈花,体态丰盈,举止安详,头部勾勒精工,晕染匀称,是富贵人家之少妇形象。

李端端交椅圖《临韩熙载夜宴图》明唐寅绢本设色纵30.8厘米横547.8厘米重庆市博物馆藏画家晚年信奉佛教,取号六如居士,日趋消沉。

他的《桃花庵歌》有“别人笑我成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在他的自题的七言绝句中有:“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此图为唐寅临摹五代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五代名士韩熙载故意耽于声色以避后主李煜的召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娇百媚:古代仕女画大师作品(4)《妆靓仕女图》苏汉臣团扇绢本设色纵25.2厘米横26.7厘米(美)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苏汉臣(1094—1172),开封(今属河南)人,北宋宣和年间画院待诏。

南宋绍兴年间复职,孝宗隆兴初因画佛像称旨,补承信郎,师刘宗古,工画道释人物,尤擅画婴孩。

传世作品有《货郎图》《秋庭婴戏图》《杂技戏孩图》等。

图中画一正在梳妆打扮的仕女,其面部形象通过镜面表现出来,仕女的神情娴静而略带忧伤。

又以零落的桃花,几竿新竹以及水仙衬托出人物的心境。

画面清丽,用色柔美,体现了作者敷色鲜润的特点。

苏汉臣是两宋之际的著名宫廷画家,以人物画见长,此图的构图以及人物特征都体现了南宋特色,大约作于十二世纪中期。

《杨贵妃上马图》团扇绢本设色纵25厘米横26.3厘米(美)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多为画家偏好的画题。

此团扇画玄宗骑在马上,回顾杨贵妃,四宫女正扶持贵妃上马。

杨贵妃的娇柔体态,带有宋人审美意蕴。

宫殿庭院以界画形式画之,有院体画风。

《杨贵妃上马图》钱选长卷纸本设色纵29.5厘米横117厘米(美)弗利尔美术馆藏元代绘画的复古之风早在元初“吴兴八俊”之一钱选的作品中已经较为充分地表现出来了,这包括人物服饰、构图特点、设色及取材等几个方面。

此卷绘唐玄宗与贵妃杨玉环上马的情形。

玄宗骑照夜白,侧面望着贵妃,贵妃旁有两侍女协助。

图中共绘十四人,皆着唐装,人物身形饱满,姿态、动作各不相同,形象刻画细微、生动。

衣纹线描工整,连绵转折,顿挫有力,皆为游丝描。

敷色虽艳丽而又雅洁清润,画人物不着背景,也是受唐代绘画的影响所致。

《男女侍图》壁画纵125厘米横140厘米河北宣化县辽张世卿墓张世卿墓建于辽天庆六年(1116),墓主曾官辽右班殿直检校国子祭酒。

墓室规模和壁画与庆陵不相上下,保存基本完好。

壁画内容多为日常生活起居、歌舞行乐及四时之景。

这幅壁画中,二男二女四个侍者似在恭侯主人起身洗濑,手中持长帛、团扇、水盆等物,以大色块的渲染和细利的线条结合,富有很强的装饰意味。

《明妃出塞图》宫素然长卷纸本水墨纵30.2厘米横160.2厘米(日)大阪市立美术馆藏关于此图的作者及时代,学界颇有争议。

此画的构图与人物造型与张踽的《文姬归汉图》极为相似,图中绘西汉元帝时宫女王嫱(字昭君)远嫁匈奴呼韩邪单子,与随从行出塞外的情形。

寒风迎面,景色荒凉,人物形象刻画极为真实生动,笔墨技巧纯熟,线条勾画细致流畅,以淡墨稍染衣褶、马体,粗笔淡墨,几笔便写出塞外苍茫萧瑟的环境特点。

人、犬、马的动作体现出风之肆虐呼啸,也反衬出王昭君镇静、从容的精神面貌,是一件难得的传世佳作。

《文姬归汉图》张踽长卷绢本设色纵29厘米横129厘米吉林省博物馆藏张踽,金代画家。

生平不详。

传世作品有《文姬归汉图》。

此卷画东汉末年文学家蔡邕之女文姬归汉的故事。

重点突出归汉的行旅场面,不加配景。

人骑疏密错落,互相呼应,真切描绘出长途跋涉的气氛和朔风凛冽的塞外环境,并以众人护面避风之态与文姬挺立的身躯与坚定的面容相对比,衬托出她急切的心理状态和坚强的性格。

笔墨遒劲简练,富于变化,有吴道子遗风。

设色浅淡丰富,典雅和谐,被学界认为是“稀世珍宝”。

题款“祗应司张踽画”。

踽,字迹不清,郭沫若审定为“踽”,祗应司为金章宗泰和元年(1201)设置,则知张踽后于张硅。

《西夏王妃供养图》壁画尺寸不详甘肃敦煌莫高窟409窟西夏时,党项族统治者与回鹘人同信佛教,交往频繁。

当时沙州(敦煌)虽在西夏政权统治之下,但回鹘人到莫高窟造奉佛像并绘制他们的供养像,亦是自然的事。

这副壁画中所绘的两个回鹘贵族妇女,体态丰韵,头顶高冠,手持瑞花,有唐朝风韵。

画面线条清晰,色彩妍丽,以粉线勾画五官,而头发却以留白绘出。

风格独特,装饰意味浓厚。

《杜秋娘图》(部分)周朗长卷纸本设色纵32.5厘米横285.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以唐杜牧所作《杜秋娘诗》为题,图中杜秋娘唐装高髻长裙,手执排箫独立凝思,其面容丰满端庄,衣带飘拂,婀娜多姿。

画家用浓墨重染发髻,衬托出白晰的面容。

衣纹用笔细劲飘颇有唐人遗韵,也较好地表现了这位歌舞伎的丰姿与惆怅的周朗,生卒年不详,字朗伯,号冰壶画隐。

元顺帝时人。

擅画马,亦工仕女画。

《杜秋娘图》是他仅见的传世之作。

《宫中图》杜堇长卷绢本设色尺寸不详上海博物馆藏杜堇,生卒年不详。

初姓陆,字惧男,号古狂、柽居、青霞亭长等。

镇江(今属江苏)人,后移居北京。

成化年间(1465—1487)进士。

擅诗文,工书画,人物、山水、花鸟无所不能,尤精白描人物。

传世作品有《竹林七贤图》《梅下横琴图》《宫中图》等此长卷似摹自南唐周文矩的《宫中图》,又汇进了作者自己的创作笔法。

图中描绘了后宫之中嫔妃们的日常生活。

她们或自弹自唱,或听乐人演奏,或由画师对人写照,或以蹴鞠、槌球为乐。

全卷人物众多,场面宏大,堪称巨制。

人物以淡墨作铁线描,流畅宛转,工中带写,面部皆以传统“三白”技法晕染,设色清淡。

背景以写意笔法绘出,以勾线点笔写出不同场景。

作者同时也注重人物内心的刻画,在较为简疏纵逸的笔法间,将人物或自我沉醉,或心事重重,或强颜欢笑,或安详闲适,或愉悦欢欣的心境表现出来,可谓是宫中生活的百态图。

《琵琶美人图》吴伟立轴纸本水墨纵124.5厘米横61.2厘米(美)印地安那波里斯美术馆藏画中一位手抱琵琶的女子,侧面低首,神情幽怨哀愁。

画家用近白描的简略笔墨勾画出人物形象,衣饰线条转折流畅,似行云流水,仅在某些局部以淡墨略加渲染。

画面无任何背景,主体突出,简洁明快。

画幅上有孙一元、黄姬水等三人题的诗跋,称“江夏兹图,允为神品”。

《春庭行乐图》立轴绢本设色纵129.1厘米横65.4厘米南京博物院藏此图描绘的是宫廷嫔妃在春天里消磨时光的行乐图,为典型的“院画”风格。

所绘嫔妃宫女神态各异,或逗弄鹦鹉,或凭栏观鱼,或据几观鹤;神情或安闲适意,或愁肠暗结。

画面以近似俯瞰的角度去描绘,以中国画特有的散点透视,描绘出宫门深深的景象。

笔法细腻,花草树木、亭台楼阁刻画精密,与人物协调统一。

《招仙图》张灵长卷纸本墨笔纵29.8厘米横111.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张灵,生卒年不详,字梦晋,江苏苏州人。

为郡诸生。

与唐寅为邻,志气雅合。

工画人物,形色清丽,无卑庸之气,间得山水,竹石花鸟亦佳。

传世人物画作品有《招仙图》。

画中皓月当空,水波无际;芦荻丛中,伸出芙蓉;花前月下,一女子低眉笼袖,悄然伫立,似在沉思,又似在对月祈祷。

画面简洁凝练,以大片空白的背景,烘托出寂寞清凉的氛围。

人物用白描钩勒,衣纹细劲飘洒,姿容静穆秀美。

画面虽然十分简洁,内涵却十分丰富,不仅刻画了女子亭亭玉立之态,而且披露了她略带凄婉的心境,给观者以诗意、美感和强烈的感染力,是明代仕女画中一幅杰出的作品。

《红拂图》尤求立轴纸本墨笔纵122.8厘米横45.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尤求,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明嘉靖至万历年间。

字子求,号凤山,江苏苏州人,移居太仓。

工写山水,兼人物,学刘松年、钱舜举,又擅仕女画,继仇英以名世。

传世作品有《红拂图》《人物山水图》。

红拂女是隋朝权贵杨素的侍女,原名张出尘,因手执红拂而得名。

李靖以布衣求见杨素,红拂女见他气度不凡,遂夜奔归李。

这一美人慧眼识英雄的故事,后世广为流传。

画中所绘正是李靖求见杨素场面。

人物用白描法,线条流畅,仕女体态优美,生动传神。

人物众多,神态各异。

《人物山水图》尤求册页纸本墨笔设色纵25.8厘米横21.9厘米上海博物馆藏全册共十二幅,此选人物二幅。

之一为仕女倚柳远思;之二为青琅万竿之琼畔,仕女漫步凝眺。

其笔墨或工整,或粗放,或干枯,或滋润,设色或青绿,或浅绛,称而不俗,淡而不薄,足见作者多方面的才能。

江南的自然景色和人物的闲情生活,成为明代文人画家的创作之源,以寄托宁静旷远的胸怀。

此图具有明中期绘画风格特点。

《芭蕉美人图》姜隐立轴绢本设色纵105.1厘米横51.8厘米(美)私人藏姜隐,生卒年不详。

字周佐,黄县(今属山东)人。

工人物仕女,细润工致,得古人之妙。

花果也精雅。

构景萧疏,寄情凝远,时称能品。

传世作品有《文石甘蕉图》《芭蕉美人图》。

此图芭蕉苍翠浓郁,湖石雄古奇崛,地面芳草萋萋。

石案之上,棋局已开,一位女子坐于案旁,正等同伴洗手之后对弈。

人物用线劲利细健,多以“折芦描”绘出,工写兼备。

人物色彩清雅恬淡,与背景的沉郁浓重,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人物秀美的姿容得到很好的衬托。

《对镜仕女图》陈洪绶立轴绢本设色纵103.5厘米横43.5厘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陈洪绶(1598—1652),字章侯,号老莲,甲申(1644)后自称老迟,又称悔迟、弗迟、云门僧、九品莲台主者,浙江诸暨人。

书法遒逸,擅山水,尤工人物,与崔子忠齐名,号“南陈北崔”。

所画人物,躯干伟岸,衣纹清圆、细劲,兼有李公麟、赵孟烦之妙,设色学吴道子法。

其力量气局超拔磊落,在仇、唐之上,间作花鸟、草虫,无不精妙。

传世作品有《陶渊明故事图》《唏发图》《摘梅高士图》《南生鲁四乐图》等。

此图是作者中后期的佳作。

画中一位恬静、娟秀的仕女,两手托镜自照,神态悠闲。

上衣短而下裙长,袖口窄,下角圆,反映了明代仕女流行的衣着特点。

画面环境树石相伴,泉水隐现,人景切合。

用笔细劲流畅,设色清新淡雅。

人物描绘略有夸张,上整细致,而环境却简括疏朗,从而形成人和自然之间的节奏变化,在艺术处理上别具匠心。

《眷秋图》陈洪绶立轴绢本设色纵137厘米横51厘米(美)私人藏图中画一仕女手执菊花信步于庭院林石间,后有一侍女举扇,扇面上画有梅花图,前有一侍女捧盘,盘中有壶和秋叶。

由题记可知,此图为仿唐人同题画。

其中石头浓墨粗点为陈洪缓所作,而构图、人物、梧桐树则为其弟子所作。

《授徒图》陈洪绶立轴绢本设色纵90.4厘米横46厘米(美)加州大学美术馆藏图中画一位学士据案而坐,石案为太湖石制成,案上置有书画、茶壶、杯等物。

学士手执如意,前视二位女弟子。

二位弟子坐于圆凳,一位低头凝视案上的画(竹石图),另一位正往瓶中插花。

此图表现的是学士向女弟子传授技艺的情景,或许是陈洪绶自己生活的真实写照。

画面用细笔勾线,造型严谨,真实自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