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仕女图工笔画

合集下载

仕女图工笔画

仕女图工笔画

仕女图工笔画我国有大量仕女工笔画,是我国的文化精粹。

下面是仕女图工笔画,欢迎欣赏。

仕女图工笔画勾线:对于仕女画面部的重彩着色部位,必须有针对性地运用浓淡不同的墨线勾出,如头发及眼眉部分的墨色可稍浓一些,而脸、鼻、口,脖颈及手属于肌肉皮肤的部分,则都要用较淡的墨勾出。

再如上下唇,也要用较淡的墨勾,嘴缝的一道线则要稍深些,这样就为下一步着色作好准备。

头饰部分一定要用浓墨勾出。

勾线时用笔要细紧有力,并根据骨骼和肌肉的关系,勾出轻重、松紧、粗细和虚实。

同时还要讲求匀称,如果粗细太悬殊,则不协调,甚至很难看。

头发和眼眉的染法:首先用淡墨将发髻染出第一遍,染时要注意额头与发际的严格界线,既不要染过头,又要染够,以免破坏形象或污损额靓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严格控制笔上所含水分,也就是说,染到发际的边界时,笔上含水量要逐渐减少。

发髻染出后,再用淡墨将人物的眉和眼染出。

染眉时要将墨色烘开,染眼时应将上眼睑的深度染好,然后再将眼珠染出。

染两颊、眼窝、耳轮及手指尖:这些部位都要用曙红染出(曙红即洋红),其中双颊尤其要用曙红染,这里有两个表现意图,其一,用以表现人物皮肤健康的颜色其二,表现特定的妇女化妆效果。

举凡男女老少及婴儿的面部,都应先染洋红,就连现代题材人物面颊的画法也是如比特别是工笔重彩画人物的面部着色更是这样。

这种势田先染洋红的方法,主要来自传统人物画及肖像画(古时称写照或写真),元代王绎在《写像秘诀》及《彩绘法》中有比较详细的论述,他在肖像画中用洋红染面部,’不仅是表现健康色,而且也是表现古代妇女用胭脂涂两颊的化妆效果。

这一点在清代《瘫正十二妃像》中,也可明显地看出。

染脸:第一步:用赭石和朱膘染出脸的各部位(耳边、颊辅、眉下、鼻的周围、嘴角、下颏、脖颈、手)。

要求先后用淡浓两遍染出,但需要等第一遍全部干后才能染第二遍。

不要染得过重,也不要过分强调染出凸凹,总之要染得适可而止。

第二步:染脸,要求色调润泽,匀净、饱和,这主要靠作者掌握渲染技法的程度及笔上含水多少而定。

唐代传统仕女画艺术

唐代传统仕女画艺术

唐代传统仕女画艺术作者:李玥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6年第02期摘要:唐代工笔仕女画是中国民族传统绘画的重要一部分,在唐代最著名的工笔人物仕女画家便是张萱和周昉昉,二人也为后来的仕女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以张萱和周昉昉为例,分析二人的创作风格特点以及情感表达,从人物形态、设色风格、线描技法等方面对比二人在绘画创作上的不同点。

关键词:唐代仕女画;线描造型;用色一、唐代仕女画繁盛期在古代称做官的人为“仕”,“仕女”即为官宦人家的妇女,也泛指上层社会的妇女,尤其是封建社会时代的贵族妇女。

后来,随着社会发展,涌现出不少优秀女性,他们分布在社会的各个阶层,从而这些历史中的女性人物,成为了画家绘画及工艺美术常用的题材,也成就了多彩的艺术形象。

所以,我们从传世的人物画中可以看出,仕女是历代画家笔下的常见题材。

仕女画的名称最初出现在唐末朱景玄所著的《唐朝名画录》中,我们目前看到的有明清两个版本,明代版本中只有“子女”一词,并没有“士女”一词,其中清代的版本里的“士女”一词是最早出现在画史著作中。

比朱景玄稍晚些张彦远所著的《历代名画记》,书中没有使用“士女”一词,只是列出了十余位仕女的画家,在文章叙述时多用“绮罗”和“嫔嫱”替代,虽然唐代画史中基本上不用“士女”一词,但是作为纯美术的欣赏的仕女画在中、晚唐时期却实现了突破性地发展,比较著名的人物画画家为张萱、周昉。

到了宋代,“仕女”一词开始出现在一些画史、画论中。

例如《五代名画补遗》《圣朝名画评》,这一时期人物画有了新的发展,如南宋画家陈居中创作的《文姬归汉图》、李嵩的《观灯图》《听阮图》。

宋代以后,“仕女”及“仕女画”一词已成为约定俗成的称呼。

中国传统仕女画从产生至今不断转变风格样式,从六朝的秀骨清像到唐代的丰肥腴丽,再到宋代的端严秀丽,可以说是各具特色。

无论是哪个时期的仕女画作品,仕女画的造型形象都是美的,在塑造仕女人物本身神韵的同时注入作者的意旨,纵观现有的仕女画不难发现,每个时代的仕女人物画都集中了那个时代对女性的理想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当下时代的审美时尚。

孟蜀宫伎图的介绍及赏析

孟蜀宫伎图的介绍及赏析

孟蜀宫伎图的介绍及赏析孟蜀宫伎图的介绍及赏析《孟蜀宫伎图》是唐寅在明朝所创作的一副古画,立轴绢本设色,纵124.7厘米,横63.6厘米。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孟蜀宫伎图的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孟蜀宫伎图的介绍此图为唐寅早年工笔人物画的代表作。

画五代西蜀后主孟昶宫内故事,四个盛装宫妓的神情状貌。

图中衣纹用铁线描,细劲流畅,设色妍丽。

孟蜀宫伎图的赏析画中宫妓,穿著的颜色强烈对比,颜色亦浓、淡、冷、暖互相呼应或映衬,变化十分巧妙。

仕女的脸部,柳眼樱唇,下巴尖俏,应是当时的社会审美观,同时又以「三白法」将人物额头、鼻梁、颊部施以白粉,使仕女显得秀丽娇柔,具有立体的效果。

孟蜀宫伎图的创作背景人物取材《孟蜀宫伎图》取材于五代后蜀孟昶的宫廷。

画中四个盛装的宫伎,头戴金银荆钗、鲜花冠子,身穿华丽的长褂、修裙。

厚厚的.脂粉,使她们雪白的脸上,更增添了几分颜色。

她们正在忙碌着:一个在照镜子,查看自己的打扮是否合适;一个手里托着脂粉盘,由另一个替她检点、修整;还有一个则在作指导似地比划着。

一个个是那样认真,一丝不苟。

画家在描绘这四位女子时,舍弃了一切背景,只题了一首诗:“莲花冠子道人衣,日侍君王宴紫微。

花柳不知人己去,年年斗绿与争绯。

”诗道出了这幅画的主题。

对年轻妇女来说,化装、打扮本是一件乐事,然而,对这群宫伎来说,却是一种悲剧。

因为她们的用心打扮,仅仅是为了满足君王的欢娱。

可是人非花柳,青春易逝,不能年复一年的斗绿、争绯啊!显然,作者是抱着同情的态度来描绘她们的。

人物手法《孟蜀宫伎图》是唐寅人物画的代表作之一。

唐寅在表现这些盛装宫伎时,采用极为工细的手法。

线条细劲、流动,犹如春蚕吐丝。

画中的几个人物,色彩有浓重的,也有清淡的,有大块的次绿色,也有上下衣裙斑烂艳丽的,变化十分丰富。

画面的中间,有一正一背两个人,近处背向的人,上身是一件很淡的长褂,而与其相对者,穿的是一件画面中颜色最深的大褂,这样一衬托,就使画的中心部分对比强烈,十分醒目。

《簪花仕女图》临摹技法(二)

《簪花仕女图》临摹技法(二)

《簪花仕女图》临摹技法(二)任梦龙著临摹步骤和方法按照附图标号顺序从勾线、渲染、罩色、整理的四个步骤加以说明。

《簪花仕女图》的原作,历经千余年,绢本颜色为旧色,临摹时最好选用颜色不要过深的仿旧绢为宜。

在临摹步骤和方法中关于头部的临摹步骤和方法,请参照【头部画法的步骤和方法】一、头部画法的步骤和方法1.勾线勾线时一定要注意墨色的深浅和线条粗细变化。

(1)头部发髻外缘墨色应稍重稍粗;(2)发际线、鬓发上、眼睑和眉的墨色稍浅稍细,发际线的头发勾线要虚出虚入;(3)面部肌肤部位墨色应淡而细。

(头部花冠和头饰的临摹步骤和方法请参见“持蝶仕女的临摹步骤和方法”2.渲染(1)发髻(这种向上高耸发型称为“峨髻”,是中晚唐时流行的发式)。

用墨色渲染3~5遍,第一遍的墨色稍浅,以后每遍之间的墨色可稍加重。

注意在发际处的渲染要自然虚开。

不要染到额头,也不要齐发际线留下墨痕。

(2)面部血色用淡曙红色,采用“斡染”的方法渲染面颊、上眼睑、耳部等。

(3)面部结构用浅朱磦渲染出面颊、上眼睑、耳部的结构。

(4)三白用较薄的白粉渲染面部额头、鼻梁、下颌三个凸处部位(这就是仕女画中的“三白法”)。

3.罩色(1)用浅朱磦加白粉调至中等饱和程度的肉色,罩染面部和肌肤部位,干后微显出渲染的底色为宜。

注意发际线边缘要渲染开。

(2)因《簪花仕女图》年代久远褪色之故,渲染的底色不太明显,脸色偏白,所以调肉色时,白粉的比例可以略多一些。

(3)调肉色时应该注意配色的比例和水分的多少。

仕女的肉色一般用朱磦加白粉调配,比例的多少可根据范本的需要酌定。

常用的比例是:面色偏红的白粉约占7/10,朱磦约占3/10;面色偏白的白粉约占8/10,朱磦约占2/10。

另外,加水的量要适度,不要太多或太少,适度为宜。

4.开脸(1)眼睛是人物传神的关键,应着力刻画。

· 用墨加少许花青复勾上眼睑、睫毛。

赭石加墨染眼球。

· 用稍重的墨色复勾上眼睑和眼球。

大师林风眠之线描人体仕女图,寥寥几笔,栩栩如生!

大师林风眠之线描人体仕女图,寥寥几笔,栩栩如生!

大师林风眠之线描人体仕女图,寥寥几笔,栩栩如生!
如果说古代中国的仕女画多传达压抑和遮蔽着的爱Y,西方人体艺术多表现张扬与敞开的爱Y,林风眠的L女画则介于二者之间,强化了对人物情致和东方韵味的表现。

林风眠笔下的L女姿势主要有两种:坐姿和躺姿。

坐姿裸女一般呈中轴线式,且既无例外地一膝着地、一膝向上;躺姿L女主要采取对角线式,自左上而右下,神情或落寞,或温婉,热烈张扬间又显示着含蓄。

林风眠笔下的L女,气质高雅,既有古典美,又具现代美,不仅寄托着画家的心绪、理想和审美追求,也有着曲折的现实寄寓。

一方面,这些娴雅如秋花照水的仕女身上都可以找到林风眠女儿林蒂娜的影子,甚至就是其直接写照;另一方面,这些仕女图其实又是林风眠对亲人思念之情的外化和折射。

看林风眠的画,就好像是在解读他的心绪,品读他独特的个性、沧桑的人生和他对世界的叩问与思索。

婉约动人的风姿:华三川工笔仕女图选萃(高清66幅)

婉约动人的风姿:华三川工笔仕女图选萃(高清66幅)

婉约动人的风姿:华三川工笔仕女图选萃(高清66幅)华三川(1930-2004),浙江镇海人,现当代杰出的工笔人物画家,曾担任中国美协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专业画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出版发行有《锦瑟年华》,《华三川人物画集》,《华三川人物线描画搞》,《华三川绘新百美图》,《华三川人物新作选》等十多部大型画集。

在他的60年艺术生涯中,从事连环画的时间为35年。

一生勤奋耕耘,勇攀高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变革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工笔人物画领域里独树一帜,引人注目。

华三川的作品在色彩上继承了传统工笔人物画的技法,也融会吸收了西洋水彩画的表现技巧,中西合璧相得益彰。

他笔下的仕女图,以其典雅和恬静、灵秀和质朴的艺术品格,摆脱了旧式仕女画过于华丽和甜腻的习俗,有一种超然脱俗的凝重和优雅飘逸的灵动之气。

华三川出生于上海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38年8岁读小学时,路经城隍庙的一个画店。

华三川被画在纸上的山川、人物、花鸟动中等图画所吸引,想不到一支笔竟有如此神奇的妙用。

他绘画天赋的显露,被人们誉之为“神童”,他为人们画门神,画灶王。

后到一个戏院里学画布景,这里是师傅带徒弟,学徒首先是替师傅干家务,学艺只有在打下手时和业余时间偷着学……|永远的白毛女解放后开始从事连环画创作,1960年调到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

连环画《白毛女》在60年代问世后,受到国内外的好评。

在此同时他用绢本彩色精绘40多幅,以大开本儿童故事读物出版,十分精彩,读者争相购买,不少美术爱好者当作范本临摹。

在1970年代,上海文艺界的某领导,要他依照样板戏芭蕾舞《白毛女》,去画用脚尖蹦蹦跳跳的新时代“白毛女”。

他说,打死我也不会去画这种怪态的“白毛女”,我只会画中国土地上土生土长的白毛女,这才能得到中国老百姓的认可和欣赏。

|勤奋多产在海峡两岸处于隔绝状态时期,台湾收藏家曾通过多种渠道收藏他画的仕女挂历。

千娇百媚:古代仕女画大师作品(4)

千娇百媚:古代仕女画大师作品(4)

千娇百媚:古代仕女画大师作品(4)《妆靓仕女图》苏汉臣团扇绢本设色纵25.2厘米横26.7厘米(美)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苏汉臣(1094—1172),开封(今属河南)人,北宋宣和年间画院待诏。

南宋绍兴年间复职,孝宗隆兴初因画佛像称旨,补承信郎,师刘宗古,工画道释人物,尤擅画婴孩。

传世作品有《货郎图》《秋庭婴戏图》《杂技戏孩图》等。

图中画一正在梳妆打扮的仕女,其面部形象通过镜面表现出来,仕女的神情娴静而略带忧伤。

又以零落的桃花,几竿新竹以及水仙衬托出人物的心境。

画面清丽,用色柔美,体现了作者敷色鲜润的特点。

苏汉臣是两宋之际的著名宫廷画家,以人物画见长,此图的构图以及人物特征都体现了南宋特色,大约作于十二世纪中期。

《杨贵妃上马图》团扇绢本设色纵25厘米横26.3厘米(美)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多为画家偏好的画题。

此团扇画玄宗骑在马上,回顾杨贵妃,四宫女正扶持贵妃上马。

杨贵妃的娇柔体态,带有宋人审美意蕴。

宫殿庭院以界画形式画之,有院体画风。

《杨贵妃上马图》钱选长卷纸本设色纵29.5厘米横117厘米(美)弗利尔美术馆藏元代绘画的复古之风早在元初“吴兴八俊”之一钱选的作品中已经较为充分地表现出来了,这包括人物服饰、构图特点、设色及取材等几个方面。

此卷绘唐玄宗与贵妃杨玉环上马的情形。

玄宗骑照夜白,侧面望着贵妃,贵妃旁有两侍女协助。

图中共绘十四人,皆着唐装,人物身形饱满,姿态、动作各不相同,形象刻画细微、生动。

衣纹线描工整,连绵转折,顿挫有力,皆为游丝描。

敷色虽艳丽而又雅洁清润,画人物不着背景,也是受唐代绘画的影响所致。

《男女侍图》壁画纵125厘米横140厘米河北宣化县辽张世卿墓张世卿墓建于辽天庆六年(1116),墓主曾官辽右班殿直检校国子祭酒。

墓室规模和壁画与庆陵不相上下,保存基本完好。

壁画内容多为日常生活起居、歌舞行乐及四时之景。

这幅壁画中,二男二女四个侍者似在恭侯主人起身洗濑,手中持长帛、团扇、水盆等物,以大色块的渲染和细利的线条结合,富有很强的装饰意味。

18 中国传世名作 唐朝仕女图——《捣练图》(导学案)2022-2023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

18 中国传世名作 唐朝仕女图——《捣练图》(导学案)2022-2023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

18 中国传世名作唐朝仕女图——《捣练图》(导学案)一、作品介绍《捣练图》是中国十分著名的传世名作之一,作于唐代初年,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这幅画是一幅手卷,由三节横轴组成,长达152.8厘米,高约68.5厘米。

作者是唐代著名画家韩干,他的才华被誉为“宗法世家,技能奇峭,所画速成”,因此在唐朝时期被誉为“画圣”。

这幅画采用了工笔画技法,通过精细细腻的线条和色彩,表现了唐代宫廷女子生活中的一幕。

画面中,四个身着华丽服饰的仕女正在一起捣练,她们面带微笑,身姿优美,气氛欢快轻松。

通过细腻的描绘手法,展现了唐代宫廷女子娴静、淑女、典雅的风貌,同时也表现了唐代社会和文化的繁华与昌盛。

二、作品分析1. 色彩运用整幅画使用了丰富的色彩,并且色彩的运用非常协调,让人非常舒适和自然。

而且,画面中的每一个部分都非常细致,每一天的颜色也都是唯一且不同的,这增强了画面的真实感和精细感。

画面的色彩主要是以绿、蓝和红为基础,既有鲜艳的颜色,也有柔和的色调,整幅画面充满了青春、活力和温馨的感觉。

2. 人物描绘画中描绘的四个仕女人物形象非常优美,虽然都身穿华丽的服饰,但是每一个人物的线条和姿态都有所不同,既体现了她们各自的特点,也表现出了各自的性格。

画面中的四个仕女有些微笑,有些低垂着头,画面给人一种细腻和典雅的感觉。

整幅画面展现了唐代宫廷女子的娴静、淑女、典雅的风貌,同时也表现了唐代社会和文化的繁华与昌盛。

3. 空间布局画面中采用了三节横轴的形式,整幅画面由左向右展现,空间分配合理,每一节画卷中的画面都有着明确的主题和构图。

在整个画面中,人物、器物、装饰物等元素在空间上的分布得非常均衡,画面看上去非常和谐。

另外,画面中的背景也非常精细,通过描绘园林,几何柜和窗画等物品,强调了唐代宫廷文化的繁盛态势。

三、教育意义这幅画虽然描绘了唐代女子的生活画面,但是它不仅仅是反映了一般的女子生活。

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唐代宫廷文化的繁盛和成熟,女子的仪态、谐趣等精神氛围更加平和、优雅、含蓄,也为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杨淑涛工笔仕女图

杨淑涛工笔仕女图

资料: 资料:网络 编制: 编制:YINGE
- 10 -
名画欣赏—杨淑涛工笔仕女图 名画欣赏 杨淑涛工笔仕女图
资料: 资料:网络 编制: 编制:YINGE
- 11 -
名画欣赏—杨淑涛工笔仕女图 名画欣赏 杨淑涛工笔仕女图
资料: 资料:网络 编制: 编制:YINGE
- 12 -
名画欣赏—杨淑涛工笔仕女图 名画欣赏 杨淑涛工笔仕女图
资料: 资料:网络 编制: 编制:YINGE
- 1 -
名画欣赏—杨淑涛工笔仕女图 名画欣赏 杨淑涛工笔仕女图
资料: 资料:网络 编制: 编制:YINGE
- 2 -
名画欣赏—杨淑涛工笔仕女图 名画欣赏 杨淑涛工笔仕女图
资料: 资料:网络 编制: 编制:YINGE
- 3 -
名画欣赏—杨淑涛工笔仕女图 名画欣赏 杨淑涛工笔仕女图
资料: 资料:网络 编制: 编制:YINGE
- 16 -
名画欣赏—杨淑涛工笔仕女图 名画欣赏 杨淑涛工笔仕女图
资料: 资料:网络 编制: 编制:YINGE
- 17 -
名画欣赏—杨淑涛工笔仕女图 名画欣赏 杨淑涛工笔仕女图
资料: 资料:网络 编制: 编制:YINGE
- 18 -
名画欣赏—杨淑涛工笔仕女图 名画欣赏 杨淑涛工笔仕女图
资料: 资料:网络 编制: 编制:YINGE
- 19 -
名画欣赏—杨淑涛工笔仕女图 名画欣赏 杨淑涛工笔仕女图
资料: 资料:网络 编制: 编制:YINGE
- 20 -
名画欣赏—杨淑涛工笔仕女图 名画欣赏 杨淑涛工笔仕女图
资料: 资料:网络 编制: 编制:YINGE
- 21 -
名画欣赏—杨淑涛工笔仕女图 名画欣赏 杨淑涛工笔仕女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唐宫仕女图》(全集特大高清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唐宫仕女图》(全集特大高清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唐宫仕女图》(全集特大高清图)张萱周昉唐代作为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代,也是仕女画的繁荣兴盛阶段。

中国古代仕女众生像,“倾国倾城貌,多愁多病身”,唐代仕女画以其端庄华丽,雍容典雅著称,《唐宫仕女图》展示着“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唐代美女众生像。

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莫过于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以及晚唐的《宫乐图》。

它们所表现的贵族妇女生活情调,成为唐代仕女画的主要艺术特征。

张萱、周昉是唐代最具盛名的仕女画大家,驰誉丹青。

张萱在盛唐时画贵族人物最负时誉,不仅能够表现上层社会妇女的姿容情态,而且善于巧妙地刻画出“金井梧桐叶落黄”这种宫女被冷落的凄凉情调。

周昉出身显贵,多画宫廷妇女,其风格为优游闲逸,容貌丰肥,衣榴劲简,色彩柔丽,独树一帜。

虢国夫人游春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是公元752年(天宝十一年),再现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道路为(之)耻骇”的典型环境。

画面描写了一个在行进中的行列,人马疏密有度,以少胜多。

全画共九人骑马,前三骑与后三骑是侍从、侍女和保姆,中间并行二骑为秦国夫人与虢国夫人。

其中四人(包括女孩)穿襦裙、披帛,另外五人都穿男式圆领袍衫。

虢国夫人在画面中部的左侧,她身穿淡青色窄袖上襦,肩搭白色披帛,下着描有金花的红裙,裙下露出绣鞋上面的红色绚履。

秦国夫人居右上首,正面向虢国夫人诉说什么。

捣练图《捣练图》唐代作品,原属圆明园收藏。

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捣练图》卷是一幅工笔重设色画,表现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

这幅长卷式的画画上共刻画了十二个人物形象,按劳动工序分成捣练、织线、熨烫三组场面。

第一组描绘四个人以木杵捣练的情景;第二组画两人,一人坐在地毡上理线,一人坐于凳上缝纫,组成了织线的情景;第三组是几人熨烫的场景,还有一个年少的女孩,淘气地从布底下窜来窜去。

《汉宫春晓图》明代183仇英

《汉宫春晓图》明代183仇英

《汉宫春晓图》明代183仇英《汉宫春晓图》绢本重彩,纵30.6cm,横574.1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中国重彩仕女第一长卷。

绢本重彩,尺幅很大,作为装饰性绘画来说属于巨制。

汉宫春晓是中国人物画的传统题材,主要描绘宫中缤妃生活。

清代院画家作过多本,无非是借皇家园庭殿宇之盛以骋其华缛藻丽之笔罢了。

图中人物发型服装皆为汉代式样,但宫室、家具的形制皆是明朝的。

全画构景繁复,用笔清劲而赋色妍雅,林木、奇石与华丽的宫阙穿插掩映,铺陈出宛如仙境般的瑰丽景象。

除却美女群像之外,复融入琴棋书画、鉴古、莳花等文人式的休闲活动,诚为仇英历史故事画中的精彩之作。

明·仇英《汉宫春晓图》《汉宫春晓图》,中国重彩仕女第一长卷。

绢本重彩,尺幅很大,37.2cm×2038.5cm,作为装饰性绘画来说属于巨制。

汉宫春晓是中国人物画的传统题材,主要描绘宫中缤妃生活。

仇英(仇,音Qiú),字实父,一作实甫、号十洲,太仓(今江苏太仓)人,移家吴县(今江苏苏州)。

约生于明弘治十一年左右(1498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2年)。

存世画迹有《玉洞仙源图》、《桃村草堂图》、《剑阁图》、《松溪论画图》等。

仇英是明代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与沈周,文征明和唐寅被后世并称为“明四家”,亦称“天门四杰”。

沈、文、唐三家,不仅以画取胜,且佐以诗句题跋,就画格而言,唐,仇相接近,仇英在他的画上,一般只题名款。

仇英在绘画上以“重彩仕女”著称于世,《汉宫春晓图》是仇英重彩仕女画的杰出代表。

此图勾勒秀劲而设色妍雅,画家借皇家园林殿宇之盛,以极其华丽的笔墨表现出宫中嫔妃的日常生活,极勾描渲敷之能事。

不仅是仇英平生得意之作,在中国重彩仕女画中也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仇英擅人物画,尤工仕女,重视对历史题材的刻画和描绘,吸收南宋马和之及元人技法,笔力刚健,特擅临摹,粉图黄纸,落笔乱真。

至于发翠豪金,综丹缕素,精丽绝逸,无愧古人,尤善于用粗细不同的笔法表现不同的对象,或圆转流畅,或顿挫劲利,既长设色,又善白描。

五幅美到令人窒息的工笔画仕女图,配上美丽的诗篇,别有一番意境

五幅美到令人窒息的工笔画仕女图,配上美丽的诗篇,别有一番意境

五幅美到令人窒息的工笔画仕女图,配上美丽的诗篇,别有一
番意境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

梦魂惊,钟漏歇,窗外晓莺残月。

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

少年郎,容易别,一去音书断绝。

落花已作风前舞。

又送黄昏雨。

晓来庭院半残红。

惟有游丝千丈、罥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

更尽杯中酒。

美人不用敛蛾眉。

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油画-名人佳作 林风眠之《古代仕女篇》

油画-名人佳作 林风眠之《古代仕女篇》

油画-名人佳作林风眠之《古代仕女篇》油画-名人佳作林风眠之《古代仕女篇》林风眠林风眠的仕女和裸女,不同于任何古今仕女画和西方式的裸体作品。

他用毛笔宣纸和典雅的色泽,捕捉着一种幻觉,一种可望不可即的美。

如果说古典仕女画多传达压抑和遮蔽着的爱欲,西方裸体多表现张扬着和敞开了的爱欲,林风眠的作品就介于两者之间,表现的是升华了的爱欲,感觉朦胧化了的女性美和肉体美。

感官刺激淡化了,对肌肤质感的描绘转移为对姿致情态和文化气质的塑造。

爱欲的流露敞开了,但又是东方的、中国的、潜意识的。

它有古典仕女的风韵,又有马蒂斯式的轻松优雅;无珠光宝气的华贵,亦无堆粉积脂的香艳;一方面流溢着异性的温馨,又一方面透露出对人欲物欲的厌倦。

并无“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感怀,却可以感觉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老传统的影响。

不妨说,这是林风眠创造的融古今中外为一体的女性美。

林风眠《游园》彩墨画67x65cm 20世纪50年代林风眠庭院秋色林风眠(1900-1991)?庭院秋色67 × 67 cm?26 3/8 × 26 3 /8 in款识:林风眠。

钤印:林风眠印说明:林风眠擅长描写仕女人物以及有房子的风景画,这幅作品则是二者兼具。

忧郁的仕女、茂密的树木、特征鲜明的江南建筑、层叠的山峦,所有这些具有中国典型特征的要素被林风眠描绘成具有诗意的效果。

浓郁的色彩中又具有西方绘画的影子。

他笔下的仕女形象具有“符号化”的特质,是他探索独特的绘画风格的结果,从中彰显了中国女子的阴柔之美。

林风眠花园中的两个秀女林风眠《古典仕女》36x36 cm 纸本彩墨镜片1963年作林风眠《古典仕女》36x36 cm 纸本彩墨镜片1963年作此幅《古典仕女》看出林风眠他吸收了西方印象主义以后的现代绘画的营养,与中国传统水墨和境界相结合,并融入了个人的人生经历,在古装人物和戏曲人物仍在先前风格的基础上推进,出现了以泼墨为主的画法,用笔变化较多的风格以及全以细笔中锋勾勒人物景物结构轮廓,再染以淡墨淡色的古装与戏曲人物在画法上更近传统,仍保持着单纯明快的一贯作风,绝不类同于任何一个古、近画家。

=唯美古代[仕女图]--娄欣云工笔人人物画

=唯美古代[仕女图]--娄欣云工笔人人物画

=唯美古代[仕女图]--娄欣云工笔人人物画
唯美古代[仕女图]--娄欣云工笔人人物画
导语
娄欣云自幼喜爱绘画,曾受到著名海派人物画大师华三川等多位名家的指点,系统的学习了绘画艺术的理论和技法,为日后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她擅画人物,笔下的美女栩栩如生,刻画细腻而别致。

唯美古代[仕女图]--娄欣云工笔人人物画编辑/雨浓
娄欣云:女,1963年生于上海,自幼喜爱绘画,88年毕业于上海东方工艺美术学院,97年进修于浙江美术学院。

曾受到著名海派人物画大师华三川等多位名家的指点,系统的学习了绘画艺术的理论和技法,为日后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她擅画人物,笔下的美女栩栩如生,刻画细腻而别致。

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美展,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研究协会会员。

簪花仕女图

簪花仕女图

文 赵喻亭 图 画之家簪花仕女图物语藏An t i q u e中国古代绘画艺术门类丰富,包括水墨画、工笔画、白描画、写意画等,题材以花鸟、山水、人物为主。

仕女画,是人物画的一种,以古代社会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发展于两晋时期,辉煌于唐代。

从仕女画的演变,可以看出古代女性审美意识之流变。

在东晋顾恺之创作的《洛神赋图》中,魏晋美女秀骨清像,气度高古;到了唐朝,画家笔下的女子脸型圆润饱满,体态丰腴,气质雍容高贵,尽显大唐盛世女性的华贵之美。

唐代绘仕女图的画家很多,如张萱、韩干、周昉等人,周昉更是因用笔劲简,色彩柔艳,为当时宫廷、士大夫所重。

周昉何许人也?他是活跃在唐代宗李豫和唐德宗李适时期的贵族子弟。

当时,周昉在宗教画和人物画中均有建树,名声远扬。

他曾与绘画名家韩干,分别画了郭子仪的女婿赵纵的肖像。

郭子仪的女儿认为,韩干的画“空得赵郎状貌”,而周昉能够“兼移其神气、得赵郎情性笑言之状”,可见周昉的人物画水平之高。

后人将周昉的人物画造型尊称为“周家样”,与“曹家样”(北齐曹仲达创)、“张家样”(南朝梁张僧繇创)、“吴家样”(唐代吴道子创)并立,合称“四家样”,成为中国古代最早具有画派性质的样式。

因深入贵族圈子,周昉所作仕女画很多,包括《纨扇仕女图》《调琴啜茗图》《簪花仕女图》等。

《簪花仕女图》可谓是唐代仕女画的一大典型,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尤为珍贵。

此画取材宫廷妇女的生活,描绘了夏始春余之际,装饰华丽奢艳的嫔妃们在庭园中闲步的情景。

画中有仕女5人,女侍1人,另有小狗、仙鹤、玉兰点缀其间。

人物体态丰腴,婀娜窈窕,或拈花,或抚蝶,动作从容悠缓,尽显贵族妇女的端庄典雅。

因画中五位贵族仕女的发冠之上,都插着一朵朵硕大显眼的鲜花,所以这幅画被称为《簪花仕女图》。

值得一提的是,全画不设背景,以工笔重彩绘制,6个人物的主次、远近安排巧妙,景物衬托少而精。

用笔和线条则细劲有神,流动多姿。

《簪花仕女图》是周昉贵族人物画风格的代表,但随着朝代更迭,这幅画作几经沉浮。

工笔仕女人物精选【100P】

工笔仕女人物精选【100P】

工笔仕女人物精选【100P】
仕女仕女仕女仕女人面桃花鹦鹉传情上官婉儿团扇清风母子情绣花母子情看花母子情戴花母子情育花苏小妹卓文君李清照卫夫人朱淑贞月是故乡明对弈图陌上桑双蝶红豆梅兰竹菊洛神鸿雁传书荷风送香气步步生莲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幼而好学如日出之阳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杨贵妃杨贵妃王昭君貂蝉西施贵妃出浴黛玉葬花1睡莲自娱图风筝图笑将红袖遮银烛,不放才郎夜读书咏梅麻姑献寿红叶题诗云想衣裳花想容.雀屏中选螺祖送子观音母子情春母子情夏母子情秋母子情冬迎春结社史湘云舞剑西厢记惊艳西厢记拜月西厢记佳期西厢记别离.梅花妆牡丹图牡丹图局部牡丹图局部2清香图.清香图局部清香图局部2梳妆图.侯人歌梅妃。

彭连熙工笔仕女画欣赏

彭连熙工笔仕女画欣赏

彭连熙工笔仕女画欣赏
————————————————————————————————作者:————————————————————————————————日期:
彭连熙工笔仕女画欣赏
彭连熙,祖籍河北,1947年生人。

1966年从天津南开中学毕业后考取天津美术学院因“文革”未能入学,走上了自学之路。

1972年参加工作后,在纺织系统从事美术设计工作,并积极参加美协组织和举办的美术活动和美术展览。

1979年调入美术学校任中国画教学,同年加入美协天津分会。

1980年至1982年到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两年。

1982年《藕香消暑图》入选全国红楼梦画展,并由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为特种通景四条屏轴画。

1987年为上海静安希尔顿大酒店绘制巨幅壁画5米×24米《韩熙载夜宴图》。

十几年来创作和出版过多种中国画、年画、连环画。

[本帖最后由ghtkk 于2008-4-6 21:30 编辑]
附件
2008-4-6 21:07
img200608302204420.jpg(109.25 KB)
2008-4-6 21:07
红叶题诗二.jpg(100.75 KB)
2008-4-6 21:13
2008-4-6 21:13
2008-4-6 21:13
2008-4-6 21:13
2008-4-6 21:13
红叶题诗一.jpg(104.52 KB)
2008-4-6 21:13
秋声.jpg(94.94 KB)
2008-4-6 21:13
薛涛吟句.jpg(70.27 K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仕女图工笔画
仕女图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历朝仕女图的风格各不相同,如顺治仕女的衣带飘然,康熙仕女的妙笔传神,乾隆仕女的精细写照,无不具有独特的时代特色。

下面是中国古代仕女图工笔画,欢迎欣赏。

中国古代仕女图工笔画
工笔古典仕女图1工笔古典仕女图2工笔古典仕女图3工笔古典仕女图4工笔古典仕女图5 明代是封建社会的政权稳定时期,仕女画在文人画家的积极参与下获得极大的发展。

在题材上,除肖像外,戏剧、小说、传奇故事中的各色女子则成为画家们最乐于创作的仕女形象。

人物的造型由宋代的具象写实逐渐趋于带有一定唯美主义色彩的写意。

仕女身材婀娜匀称,面容端庄清丽,举止间流露着女性文雅恬静之美,尤其她们怡情于亭台之间,身着贴体紧身的明服,更增强她们体姿的修长与典雅的风致。

明代作为仕女画的艺术成熟阶段,这时期,不仅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仕女画家和他们所创作的作品,而且在表现技法上亦丰富多彩,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如吴伟的《武陵春图》代表了明前期白描仕女画的最高水平。

武陵春以细匀的淡墨线绘成,画面清雅、秀润,更贴切地表现出女主人的纤弱文静之气。

文徵明的《湘君湘夫人图》代表了淡彩仕女画的最高境界。

人物以朱砂白粉为主调的浅彩设色,表现出女神温柔娟秀的美感。

仇英的仕女画有周昉复起,亦未能过之评。

其《贵妃晓
妆图》,充分地展示了他工笔重彩仕女画的深厚功底。

图中所塑造的杨贵妃及宫女虽然是唐代宫苑仕女,但实际上她们已完全是明代文人心目中理想美女的形象。

她们修颈、削肩、柳腰与周昉笔下曲眉丰颊、短颈宽胸的宫女有着全然不同的审美意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