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守儿童教育教学案例分析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而且留守儿童的数量有增无减。留守儿童是典型的弱势群体,由于亲情和家庭教育的双重缺失,造成了他们在学习和心理方面存在种种问题。据调查统计,我班60位同学中有30多位留守儿童,他们各具特色,有的沉默寡言,胆小怕事;有的活泼好动,经常违规乱纪;有的争强好斗,性格粗暴;还有的…….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我们老师要尽可能地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因材施教,促其发展。下面是我就班上的一名留守生进行调查分析。
一个案现状
许某,男,11 岁,父母在外打工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由爷爷,奶奶照料。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发现在孩子身上集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1、行为习惯差,个人卫生差,上、下课都特别好动,爱交头接耳,无法克制和约束自己的言行。
2、懒惰心理。学习上有四怕:怕用功、怕动脑、怕发言、怕作业,只想在家随心所欲地玩。
3、缺乏良好的班级意识。小到一次发言,大到学校组织的活动,都显得没热情,总想逃避,参与意识淡薄。
二问题分析:
经过调查、走访、电话联系家长等途径,发现该学生存在问题的原因如下:(1)情感方面存在缺失。许某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将许某寄宿于爷爷奶奶家中,致使许某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离开了父母的关怀,小孩没有了安全感,对社会没有信任感,以后对社会的态度、对他人的态度、对一些社会现象的态度就很容易走向极端。没有父母的呵护,没有理性的沟通,孩子的心灵易受创伤。(2)家庭教育方法不当。父母常年在外,根本谈不上对孩子进行教育,他们只是为孩子提供吃饭、住宿,更是谈不上教育。而父母又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事实上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造成了负面影响。即使托付于祖辈,这种隔代抚养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精力上也承担不了品德培养、学习辅导之职,使家庭道德教育处于真空状态。
(3)学校教育鞭长莫及。学校教育侧重在校时段教学管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对那些“问题儿童”难以管理。
(4)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多。目前小城镇的社会教育还很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对一些娱乐场所不能有效管理,也使一些留守儿童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
三基于以上情况,我在教育的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并起到一定的效果:
1、用“爱心”换起信任。俗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孩子还小,对父母的依赖更强烈,然而,父母的依赖没有了,孩子的心灵得承受多大的压力呀!为了让他对我有依赖感,我时常把家里好吃的给他拿来,课余时间把他带到办公室让他尽情的吃。周末,我把他带到家里
让他感受家庭的温暖,并带他去公园、书店,让他那颗孤独的心得到安慰。渐渐地他对我解除了戒备心理,把我当成了朋友
2、用耐心督促进步。作为留守儿童,是家里近乎于无人管理的真空,更何况许某住在爷爷家。所以他的自由空间太大了,作业常常不做,即使做了也很难保质保量。面对这种情况,我先是在教室组成接对子的活动,想搞“一帮一一对红”,没想到许某根本不把帮他的同学放在眼里,一周下来,涛声依旧,一次作业都没完成,害得帮他的同学哭了好几场。没办法,干脆把他绑到我的腰带上。我每天坚持检查耐心讲解纠错。这方法坚持一个学期,许某的成绩有了一定的改观,上网吧的次数也减少了。
3、用读书促其成长。“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的精神食粮”、“读书使人明智”……有关读书的名言太多,但这位许某从小就在离开父母的环境中疯跑,他能沉下心来读书吗?我带着满腹的疑问决定试试。我把许某带到书店让其自己选择他喜欢的书,并出钱买下来当作礼物送给他。没想到,疯小子许某慢慢地喜欢上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