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

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昆阳中学刘国林(邮编467200) 摘要:本文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谈了个人的认识和做法。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安全教育元素;要善抓安全教育的时机,循循善诱;鼓励学生勇于质疑;给学生营造展示安全教育素质的平台。

关键词:语文教学安全教育渗透方法途径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要“坚持专门课程与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相结合”,“学校要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挖掘隐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与显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一起,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按照要求,予以贯彻落实。”可见,中小学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有义务分担学校安全教育的重任,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创建宁静、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为国家培养和造就各种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那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呢?作为一位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根据我多年来的教学体会,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方面,谈谈个人的认识和做法。

一、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安全教育元素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涉及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自然科学、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在教科书中享有“百科全书”之美誉,其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教育元素。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有着其它学科所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在教学实践中逐步体会到,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所指出的六个安全模块(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在语文

课程内容中几乎都有涉及。

语文教材中蕴含的那些安全教育元素,有些属于显性的,与课文主题或教学内容密切相关,这类安全教育元素容易被发现并重视。比如,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8课是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第9课是冰心的《谈生命》,两篇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教育我们要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其“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练习”要求“走上辩论台”,其中有一个辩题就是“上网利弊谈”,反方的观点很容易通过利用安全教育方面的内容来支持。在同学们的辩解中,在老师的点拨下,大家会逐步明白:上网不当可能导致上瘾,沉迷于网聊或游戏中,一坐几个甚至几十个小时,可能会诱发疾病甚至死亡;网络上的内容良莠不齐,中小学学生自制力不强,可能会被一些不健康的内容毒害身心;在网吧上网存在安全隐患,作为未成年人,是不可以进入的。

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安全教育元素,有些则是隐性的,需要在老师备课以及教学过程中来挖掘。比如,七年级上册第5课《童趣》,作者写自己童年时视力特别好,“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里的“张目对日”,就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众所周知,太阳的紫外线强度很大(总辐射功率可以达到3.86×10^26瓦特),在强烈的阳光下晒几十分钟,皮肤可能就会出问题,更何况是眼睛!在教学中,如果忽视了这方面的提醒,学生下去竞相效仿,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像这样隐含的安全教育元素教材里有许多,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敏锐地去捕捉。

二、善抓机会,循循善诱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公共安全教育,也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要避免盲目性。要善抓机会,循循善诱。因为大多数安全教育的内容并不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属于“副产品”,常常是稍纵即逝。比如,九年级下册第10课《那树》,通过对“那树”遭遇的描述,表现了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被现代文明所破坏,表现了作者深刻的疑惑与焦虑之情。其中有这么一段:“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以六十英里的速度,对准树干撞去。于是人死。于是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人死的原因是“醉驾”,与树何干?可“交通专家”们偏要判“那树”死刑,实在令人气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领同学们“气愤”,还应不失时机地点拨,“醉驾”对生命、对社会危害极大,我们要大力宣传杜绝

“醉驾”,坚决拒绝乘坐酒后驾车司机的车等。再如,七年级上册第22课《羚羊木雕》,该文讲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场小矛盾。“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由于“我”对朋友的反悔,使我感到伤心难过。于是,“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课讲到此处时,应适当进行点拨,生活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忧伤,但作为一个未成年人,不论遭到怎样的不愉快,都不应当脱离家庭和集体,因为那样是不安全的。

三、鼓励学生勇于质疑

朱熹说“学贵有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的并解除疑问的过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是主动参与教学动态过程的关键。在语文学习中渗透安全教育知识也是这样,通过学生自己质疑而获得的知识会印象更为深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质疑,敢于挑战权威,给经典作品挑毛病。比如,七年级上册第13课是李汉荣的《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近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教学过程中,当欣赏到“忽然下起雷阵雨,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喝醉了酒的诗人在云头朗诵,又感动人又有些吓人。赶快跑到一棵老柏树下,慈祥的老柏树立即撑起了大伞。……”一段时,就有同学提出质疑,雷雨天是不应该躲到大树下的,因为大树会把雷电劈下来时携带的极大电流招惹过来,可能会被雷电击着,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教师应对学生这种善于发现问题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又如,在讲到九年级下册第19课《鱼我所欲也》时,通过讨论,大家普遍认为,古人尚能“舍生而取义”,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更应当见义勇为,比如遇到同学溺水、歹徒作恶之类的事件时,要勇敢施救,该出手时就出手。有一个同学就提出了与大家不同的看法:“最好是量力而行,‘见义勇为’不如‘见义智为’。假如同学溺水处水较深,我又不会游泳,冒然下水,只能是与同学同归于尽,不如大声呼救,招呼附近的大人来;而遇到歹徒行凶,我会选择报警。”他的观点虽然与课文表现的主题有些背向,但他敢于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