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风景名胜区村内村庄规划编制的方法与思路
农村风景名胜区开发规划
农村风景名胜区开发规划一、项目背景农村风景名胜区是我国独特的旅游资源,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然而,目前农村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利用存在一些问题,如基础设施薄弱、管理不规范、服务水平低下等。
为了更好地发挥农村风景名胜区的旅游价值,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制定科学的开发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二、定位农村风景名胜区开发规划的定位是要充分发挥各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同时,结合当地的发展实际,注重保护环境、保留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振兴。
三、开发目标农村风景名胜区开发规划的目标是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收入。
同时,要吸引更多游客,提升农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口碑,推动地方经济繁荣。
四、资源评估在制定开发规划之前,需要对农村风景名胜区的资源进行全面评估。
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评估,确保开发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并最大程度地保护资源。
五、规划编制规划编制是农村风景名胜区开发的关键环节。
要结合资源评估结果,科学制定发展蓝图,明确发展目标和路径,并确保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六、投资筹措农村风景名胜区的开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因此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同时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七、功能分区为了更好地发挥农村风景名胜区的各项资源优势,需要进行功能分区,明确各个区域的发展定位和功能布局,实现资源互补、互动发展。
八、产业培育农村风景名胜区开发的关键是培育新兴产业,如乡村民宿、特色农产品加工等,通过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九、文化传承保护乡村传统文化是农村风景名胜区开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开展文化活动,推动当地文化传承和发展,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十、环境保护农村风景名胜区的开发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要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确保旅游开发不破坏环境,让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
农村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建设
农村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建设1. 乡村振兴政策制定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农村发展的主要战略之一。
政府部门应当制定相应政策,推动农村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2. 城乡统筹发展在规划与建设风景名胜区时,需要充分考虑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要避免简单模仿城市景区的做法,而是要因地制宜,保持农村的独特风貌。
3. 保护生态环境在规划建设风景名胜区时,必须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
不能只图一时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对环境的破坏。
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让风景名胜区长久发展。
4. 强化规划设计规划设计是农村风景名胜区建设的基础,必须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可持续性。
要注重与当地文化、历史、地理等因素的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风景名胜区。
5. 提升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农村发展的保障,也是风景名胜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交通、通讯、水电等配套设施,提升风景名胜区的整体品质。
6. 发展特色产业农村风景名胜区应当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可以发展农业观光、乡村民宿、特色农产品等项目,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农民收入。
7. 强化宣传推广规划建设好的风景名胜区需要通过宣传推广,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可以利用互联网、传统媒体等渠道,提升风景名胜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8. 加强管理运营风景名胜区的管理运营对其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强对风景名胜区的监管,确保其规范运营,提升服务质量。
9. 注重人才培养规划与建设农村风景名胜区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包括规划设计师、管理人员、导游等。
应该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确保风景名胜区有足够的人才支撑其长期发展。
10. 鼓励社会参与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
可以通过引进社会资本、与企业合作等方式,共同推动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与建设。
11. 加强监督评估建设好的风景名胜区需要进行监督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整改。
政府部门可以建立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风景名胜区的经营管理进行评估,保证其持续健康发展。
乡村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
乡村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乡村旅游景区的规划与开发一直是各级政府和旅游部门关注的重点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休闲度假的需求不断增长,乡村旅游景区的发展潜力越来越大。
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开发乡村旅游景区,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乡村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的相关问题。
一、定位与目标乡村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首先需要明确景区的定位与发展目标。
要根据景区所处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历史文化等因素,确定景区的主题和特色,明确吸引游客的独特魅力所在。
同时要根据当地村民的实际情况,确定景区的发展目标,明确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二、景区规划乡村旅游景区规划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保护、乡村传统文化保护和景区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平衡。
要合理规划景区内部的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设施,确保游客在景区内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同时也要合理规划景区周边的生态环境,避免过度开发对环境的破坏。
三、资金支持乡村旅游景区的规划与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拨款、补贴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等方式,提供资金支持。
同时还可以引导景区开发商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资金融通,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益。
四、宣传推广乡村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完成后,需要进行有效的宣传推广,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可以通过网络、传单、宣传片等方式,展示景区的特色和吸引力,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还可以组织各类活动和比赛,吸引游客参与,增加游客体验和互动性。
五、人才培训乡村旅游景区的规划与开发需要专业的人才支持。
政府可以组织相关培训班和讲座,提升景区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同时也可以与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人才交流和合作,提高景区的管理和开发水平。
六、共建共享乡村旅游景区的规划与开发要秉持共建共享的理念,与当地村民和农户进行深度合作,实现共赢。
可以通过合作社、合作联盟等方式,让当地村民参与景区建设和运营,分享发展成果。
同时还可以拓展农村生产和销售渠道,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规划中的风景名胜区规划与管理
农村规划中的风景名胜区规划与管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们渴望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归自然。
农村规划中的风景名胜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成为了人们追求自然、健康、休闲的理想去处。
然而,与城市规划相比,农村规划中的风景名胜区规划与管理还存在较多问题。
本文将从规划与管理两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农村规划中的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质量,充分挖掘和利用自然资源。
一、风景名胜区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核心目标是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因此,风景名胜区规划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自然保护。
保护自然景观,限制开发建设,禁止开采矿产、伐木等破坏性行为。
2.重视生态平衡。
注意自然原生态的保护和恢复,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尽可能降低开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3.落实可持续发展。
考虑开发与保护的统一,加强管理和监测,维护生态环境、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展现旅游文化。
考虑人文历史、民族风情等旅游文化元素,丰富景区内的旅游产品,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风景名胜区规划包括空间规划和功能规划。
空间规划是指依据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等条件,对区域内的山川、水系、林区、建筑物、交通网络等进行布局设计。
功能规划是指明确景区的定位和服务内容,包括要开发的旅游项目、游览路线等。
二、风景名胜区管理高质量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是实现规划目标的关键。
具体来说,风景名胜区管理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1.提高文化服务水平。
景区不仅是旅游目的地,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
景区应该把文化挖掘利用起来,提供更加优质、多元的文化服务。
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生态监测和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合理开展植被恢复和湿地修复,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3.优化旅游产品。
通过深入挖掘特色旅游资源,推出更多新奇、具有知名度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提高景区的收益和影响力。
4.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联合相关部门加强监管,防范和处理各种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为游客提供安全、方便、舒适的旅游环境。
农村基础设施规划中的农村风景名胜区规划
农村基础设施规划中的农村风景名胜区规划在农村基础设施规划中,农村风景名胜区规划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农村风景名胜区规划可以有效地保护农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提升乡村旅游业发展水平,吸引更多游客来到农村,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展开探讨农村基础设施规划中的农村风景名胜区规划。
一、农村风景名胜区规划的重要性农村风景名胜区规划是农村基础设施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提升农村的整体形象,还能够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通过规划农村风景名胜区,可以有效地保护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的古建筑和历史遗迹,提升农村旅游的品质和水平,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二、农村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原则在规划农村风景名胜区时,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要保护农村的自然环境,避免污染和破坏。
其次,要注重保护和修复农村的传统建筑,保护农村的人文景观。
再次,要合理规划农村旅游资源,开发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来访。
三、农村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实施步骤要实施好农村风景名胜区规划,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
首先,要进行综合考察和评估,了解农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确定规划的范围和内容。
其次,要制定规划方案,包括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旅游产品的推广和宣传等内容。
最后,要组织实施和监督,确保规划能够顺利实施,取得预期效果。
四、农村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可持续发展农村风景名胜区规划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合作。
政府部门要加大投入,提供政策支持,推动规划的实施。
企业要积极参与,投资建设农村旅游项目,提升农村旅游服务水平。
居民要积极配合,保护好农村的环境和文化,共同促进农村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
五、农村风景名胜区规划的产业融合农村风景名胜区规划不仅仅是一个旅游项目,更要考虑到产业融合的问题。
可以将农村旅游与农业、乡村特色产业相结合,打造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来到农村。
浅谈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要点及其策略
浅谈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要点及其策略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关键之一。
通过对乡村环境、建筑、产业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能够提升乡村的整体形象和品质,吸引人才回流,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本文将从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要点及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要点1. 保护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当地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保护好传统建筑、手工艺等资源,让这些文化遗产融入到现代化的乡村建设中。
比如可以通过加强文化景观保护、修复传统建筑、挖掘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式来实现。
2.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在乡村规划设计中,要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增加绿地和植被覆盖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可以通过建设生态公园、打造休闲农庄等方式来提升乡村的生态环境。
3. 提升乡村基础设施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方面,提升乡村的基础设施水平,方便居民生活和乡村产业发展。
4. 促进产业发展在乡村规划设计中,要注重结合当地资源、产业和特色发展产业,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可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方式来实现。
5. 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包括村务公开、村民自治、村规民约、村级组织建设等方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增强乡村自治能力。
1. 制定整体规划在乡村规划设计中,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整体规划,包括土地利用规划、村庄规划、道路规划等方面,合理规划土地空间,统筹考虑乡村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2. 激发乡村活力在乡村规划设计中,要注重激发乡村活力,提升乡村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可以通过建设文化广场、乡村书屋、多功能活动中心等方式来丰富乡村生活,创造出更多发展机会。
3. 强化农业功能在乡村规划设计中,要强化农业功能,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提升乡村的农业品质和效益。
可以通过挖掘当地传统农业文化、发展有机农业、打造乡村绿色食品基地等方式来提升农业功能。
乡村文化旅游景区的规划与建设
乡村文化旅游景区的规划与建设乡村文化旅游景区作为当今旅游业的热门发展方向之一,不仅能够挖掘乡村的独特魅力,也能够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对于乡村文化旅游景区的规划与建设来说,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自然环境、文化资源、基础设施建设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逐一展开讨论。
一、自然环境规划乡村文化旅游景区的规划首先需要考虑自然环境,包括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水资源等。
要根据景区的自然条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例如建设生态园区,开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等活动。
此外,还需要注重环境保护,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保护景区的生态系统稳定。
二、文化资源开发乡村文化旅游景区的成功需要深入挖掘和开发当地的文化资源。
可以通过展览、表演、手工艺品制作等形式,将当地的传统文化展示给游客。
此外,还可以与当地居民合作,开展民俗体验活动,使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当地的传统文化。
三、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乡村文化旅游景区规划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要根据景区的规模和需求,建设完善的交通网络,方便游客前往。
同时,还需配备必要的停车场、餐饮设施、卫生间等,以提供舒适便利的服务。
此外,还可以考虑建设旅游接待中心,提供信息咨询、购票、导览等服务,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游览体验。
四、整体规划与细节设计乡村文化旅游景区的规划与建设需要进行整体规划和细节设计。
整体规划包括景区布局、景点连接线路等,要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细节设计则包括景点标识、交通引导、景点舒适设施等,要考虑游客的视觉感受和体验感受,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五、宣传与推广乡村文化旅游景区的规划与建设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有效的宣传与推广,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可以通过建立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平台等方式,及时发布景区的最新信息。
同时,可以与旅行社、媒体合作,推出各类优惠活动和新闻报道,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六、管理与运营最后,在乡村文化旅游景区的规划与建设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与运营。
村庄旅游规划建设方案设计方案
村庄旅游规划建设方案背景在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农村寻求片刻的宁静。
另一方面,旅游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国内旅游市场早已经成熟。
因此,制定一份村庄旅游规划建设方案,将为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目标本文档以措施提出,旨在打造一个有特点,具有文化价值的,绿色、健康、生态的旅游示范区。
通过规划和建设,该区域将成为游客体验当地文化、风光、美食和生活方式的理想目的地。
对象该计划针对的是中国农村村庄旅游业的规划和建设。
这些村庄通常由一些传统乡村社区和农业景观组成。
规划建设为了达成目标,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划建设:宣传一个成功的旅游业需要良好的宣传。
该规划建设的第一个步骤是开展精准的宣传工作。
在村庄里建立一个旅游信息中心,促进当地文化发展。
提供有关当地历史、文化背景、传统产品、旅游路线和其他重要信息,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宣传方法,包括商标和slogan。
此外,使用各种宣传方式,例如好看、美团和携程等平台,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宣传村庄旅游产品。
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轻松地获得信息并预订旅游体验。
建设基础设施为了吸引旅游者,必须有一个安全和高效的基础设施。
规划建设需要考虑建立和完善基础设施。
包括饮用水、供电、通讯和居住设施等必要的设施。
此外,当地的交通也必须发达。
在村庄内设立多个公共厕所,方便旅游者。
安排旅游活动规划建设必须有特色的旅游活动。
针对各类旅游人群,制定不同的体验项目和旅游路径,增加旅游者的趣味性,促进旅游地的开发和建设。
可以考虑组织一些艺术节、旅游村民夜间娱乐活动的经典表演,组织摄影、采摘、登山、探险等户外活动。
这些活动都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到当地旅游,增加地方的知名度。
传承文化特色如何让旅游者感受到当地的文化特色是建立村庄旅游的重要一环。
应该在景区内设置若干记载当地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的旅游景点,引导游客观看当地的文化特色。
规划建设的地方应该力求体验风靡本地的民俗方法,让游客参与到本地的节日、游戏和其他庆典活动中去,体验当地的生活方式,方便游客更好的了解当地人文特色。
农村旅游景区开发规划设计
农村旅游景区开发规划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旅游成为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旅游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如何规划设计农村旅游景区,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一、地理位置与环境条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农村旅游景区的地理位置及环境条件。
地处交通便利、风景优美的地区将更有利于景区的开发。
同时,要考虑景区周边的生态环境是否受到影响,保护好周边的自然资源是非常重要的。
二、文化传承与特色农村旅游景区应当注重文化传承与特色展示。
各地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要将这些特色融入景区的规划设计之中,让游客能够感受到不同地域的魅力。
三、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提升游客体验,农村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
包括道路、停车场、餐饮、住宿等方面的建设,要保证游客的安全和便利。
四、活动项目规划景区的吸引力来自于多样化的活动项目,可以设置一些文化展示、亲子游乐、农业体验等项目,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五、人员培训与管理景区的运营需要一支专业的团队,对于景区员工的培训和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确保员工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六、宣传推广策略一个好的宣传推广策略对于农村旅游景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包括线上线下的推广活动,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
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景区的开发过程中,需要注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要保护好景区周边的生态环境,避免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八、与当地居民的合作农村旅游景区的发展需要与当地居民进行合作,共同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可以通过就业、收入分成等方式与当地居民合作,实现共赢局面。
九、配套设施建设为了提升游客的体验感,配套设施的建设也非常重要。
可以考虑建设一些休闲娱乐设施、商业街区等,为游客提供更多选择。
十、风险管理与安全保障在景区运营过程中,风险管理与安全保障是至关重要的。
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游客在景区内的安全,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浅谈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要点及其策略
浅谈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要点及其策略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是针对乡村地区进行综合规划和设计,旨在提升乡村的生态环境、居住品质和经济发展。
以下是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要点及其策略。
一、生态环境保护1. 综合考虑生态保护:在规划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土地利用、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保护优质农田和水资源:合理划定农田保护区和水源保护区,保护农田耕地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鼓励农民采用生态农业技术和有机农业管理模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源。
二、改善乡村居住环境1. 改善房屋建设质量:设立规范房屋建设标准,推动农民住房的改建和升级,提升乡村居住环境。
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农村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3. 修建休闲设施和公共空间:建设公园、游乐场、健身设施等公共休闲空间,丰富农村居民的业余生活。
三、促进乡村经济发展1. 挖掘乡村产业资源:了解乡村的产业资源,发展符合当地特色的乡村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2. 建立农产品品牌:将乡村农产品打造成具有地域特色和品质保证的品牌,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3. 发展乡村旅游业:利用乡村的自然风景、人文历史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促进农民的就业和收入增加。
四、保护乡村文化和传统1. 保护乡村传统建筑和文化遗产:修缮和保护乡村传统建筑,传承乡村文化和历史记忆。
2. 挖掘农民的文化素质:鼓励农民参与文化活动,提高文化素质,丰富乡村文化内涵。
3. 弘扬乡村文化特色:通过举办文化活动、打造文化品牌等方式,弘扬乡村的文化特色,提升乡村的品牌形象。
综上所述,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要点包括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居住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乡村文化。
根据具体的情况,可以采取合理的策略,使乡村更加美丽、宜居、富裕。
风景区新农村的规划理念与方法论文(含5篇)
风景区新农村的规划理念与方法论文(含5篇)第一篇:风景区新农村的规划理念与方法论文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高。
通过近几年的新农村建设,乡村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农村的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笔者在绵阳仙海风景区蔡家桥村的规划设计中,对风景区新农村的规划理念和方法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1项目概况(1)规划范围:蔡家桥村点位于绵阳市沉抗镇仙海西南部,东接花砰湾,西接李家早湾,南邻星红梁,北接向家湾,总规划面积为3.8hm2。
(2)用地条件:地形较复杂,部分区域有起伏较大的山地地形,场地现状以村庄用地为主,建筑多为农民自建房。
整体地势南高北低,其高程范围为480.08~501.40m,坡度范围为3%~24.5%。
(3)土地利用:主要有林地、耕地、居住用地、道路、水塘、水渠用地。
(4)民居建筑:蔡家桥村的民居主要分布在聚集点的东部和西部,建筑多为农民自建房,主要用于居住。
建筑层高多单层和2层,结构多为砖木结构的坡屋顶建筑。
现有院落主要成一字型和L型布局。
区位分析见图1,布局结构见图2。
2村庄规划原则2.1综合性原则综合体的建设着重应突出其综合性,要结合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延伸其产业链,形成一、三产业联动;同时通过其生产、生活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创造包括乡村旅游在内的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促进城乡互动。
2.2整体性原则规划基于仙海的产业辐射和带动,对整个综合体实施包括产业、新村聚集点、各类配套设施等的一体化布局,既实现了优势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又为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创造了条件,同时可避免配套设施的重复配置。
2.3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按照各村、组的实际情况,结合区位条件、地形地貌、发展基础、发展潜力等因素,尊重村民意愿,宜聚则聚,宜散则散,分类指导其产业发展、新村布局和风貌建设。
2.4生态化原则保护自然资源,特别是在农村产业调整时,应注重对现状森林植被、山体形态的保护;在包括道路的基础设施和新村建设时应依山就势、结合地形,尽可能减少对地形地貌的破坏。
风景名胜区内村庄规划的思考——以高淳区国际慢城内垄上村村庄规划为例
风景名胜区内村庄规划的思考——以高淳区国际慢城内垄上村村庄规划为例摘要:随着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风景名胜区中的村庄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它不仅具有一般农村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它直接影响着风景名胜区的整体发展,因此显得十分重要。
南京市高淳区国际慢城景区内存在大量村庄,这些村庄由于地处风景区内,对风景区的旅游发展、环境保护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而风景区的发展也影响着村庄人居环境的改善和提升。
本文以高淳区国际慢城中的垄上村为例,依托国际慢城景区的旅游资源,在旅游开发理念的指导下,从用地功能布局优化、配套设施完善、景观环境提升、综合交通整治等方面协调村庄整治与旅游发展的关系,提出村庄整治规划的策略,对村庄与风景区旅游的协调发展进行探索。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美丽乡村,国际慢城,可持续发展1 背景南京市高淳区拥有优美的山水自然景观,是清朝乾隆皇帝钦赐的“江南圣地”,素有“日出斗金、日落斗银”的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
高淳国际慢城位于高淳区东部丘陵地带,2010年被国际慢城联盟授予“国际慢城”称号,成为中国首个国际慢城,并将国际慢城联盟中国总部设置在此。
其中三条垄片区位于慢城最南端,是南京最大的茶叶种植基地,拥有优美的山地茶园景观,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曾在此处取景。
垄上村位于三条垄片区的中部,是典型的“景中村”[1]。
未来随着三条垄片区的整体发展,垄上村将成为其中重要的旅游点和旅游服务区,承担着旅游、休闲娱乐、接待服务等职能。
近年来,随着高淳旅游业进一步发展,风景区内基础设施不足、接待能力较弱、周边村庄“脏、乱、差”且建筑风格、体量与景区不协调等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如何依托慢城丰富的旅游资源,做好垄上村综合整治工作,协调好垄上村与国际慢城景区之间的关系,实现垄上村与三条垄片区及周边地段的共同发展,成为推进高淳国际慢城旅游发展的重要任务。
2 现状概况及发展分析2.1 现状概况垄上村总用地面积约10.04公顷,其中村庄建设用地面积约2.23公顷,以村民住宅用地为主。
农村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
农村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农村风景名胜区作为我国旅游资源丰富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风光,深受游客喜爱。
然而,在风景名胜区发展的过程中,农村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农村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的深入研究和合理规划,不仅可以提升当地旅游业的竞争力,还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区域文化传承。
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农村风景名胜区旅游,成为当前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农村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的第一步是要充分了解当地特色。
农村风景名胜区作为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传统民俗于一体的地域,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
因此,在规划之初,需要对当地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自然资源等进行全面的调研和了解。
只有了解清楚当地的特色和优势,才能更好地进行规划和开发,使其更具竞争力。
其次,要注重农村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的可持续性。
传统的旅游开发模式往往存在着资源消耗过快、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因此,规划者应当注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规划合理的游览路线、推动当地环保工作等方式来保障农村风景名胜区旅游的可持续性。
在农村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中,要充分考虑游客需求。
游客是旅游业的消费主体,他们的需求和兴趣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兴盛。
因此,在规划农村风景名胜区旅游时,要充分考虑游客需求,提供符合游客喜好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根据不同的游客群体特点和需求,制定不同的开发策略,使游客既能获得满意的旅游体验,又能促进农村旅游的持续发展。
除了充分考虑游客需求外,还要注重农村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的文化传承。
农村风景名胜区作为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和传统民俗的地域,规划者应当注重保护和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
可以通过开展文化节庆活动、修复历史遗迹、挖掘民俗文化等方式,使当地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为农村风景名胜区旅游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进行农村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时,还需注重产品多样化。
在规划和开发旅游产品时,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等特点,开发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如自然风光观赏、历史遗迹游览、生态体验游等。
景区村庄规划指导方案
景区村庄规划指导方案# 景区村庄规划指导方案## 引言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假期里参观各种景区村庄,体验乡村风情。
景区村庄规划是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提供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而制定的一套规划方案。
本文将从景区村庄规划的目标、原则、内容以及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 一、目标景区村庄规划的目标是通过优化村庄的空间布局,改善村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村庄的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品质,打造宜居宜游的独特景区村庄。
## 二、原则景区村庄规划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 可持续性原则:注重生态保护,保障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综合性原则:充分考虑景观、文化、历史、社会经济等因素,综合规划设计。
3. 人文主义原则:尊重村庄的历史文脉,保护传统建筑和民俗文化。
4. 平衡发展原则: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平衡好村庄人口、环境和资源的关系。
5. 参与性原则:广泛征求村民和相关利益方的意见,提高规划的可行性和公众参与度。
## 三、内容景区村庄规划的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空间规划:包括建筑用地布局、道路交通规划、公共空间规划等,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
2. 自然环境保护: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合理规划景观绿化带、水域保护区等,并定期开展环境检测和治理。
3.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水电供应、通信网络、道路交通、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村庄提供生活保障。
4.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包括医疗卫生设施、教育机构、文化娱乐设施等,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5. 文化保护与利用:保护传统村落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并将其合理利用作为旅游景点,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6. 旅游设施规划:合理规划旅游接待中心、旅游路线、标识系统等,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
## 四、实施方案景区村庄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主要包括资金问题、土地流转问题、居民迁建问题以及规划执行问题等。
因此,应采取以下措施:1. 资金筹措:引入政府补贴、产业发展以及社会捐赠等方式,筹措资金,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旅游村庄规划方案
旅游村庄规划方案1. 简介近年来,旅游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前往乡村游玩休闲。
而如何规划乡村旅游,提高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已经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针对旅游村庄的规划方案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规划者带来一些思路和启示。
2. 选择合适的位置在制定旅游村庄规划方案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位置。
理想的位置应该是离城市不远,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此外,还需要评估当地的旅游资源,确定规划的主题和特色。
3. 规划村庄布局规划村庄布局时需要考虑村庄的整体风貌和氛围。
建议采用自然布局,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形地貌,让村庄的每一部分都有独特的特色。
同时,需要根据当地风俗习惯,设立民俗文化区,让游客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
4. 保护环境,注重生态在规划过程中,必须注重环保和生态保护。
进入规划区的游客数量应该有限制,并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环境保护。
同时,村庄的建筑和设施应该尽可能地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5. 开发旅游资源规划旅游村庄的目的是为了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从而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因此,在规划过程中,需要评估当地旅游资源的类型和数量,并确定可行的旅游项目。
同时,还需要提高旅游设施的档次,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6. 吸引游客,增加村庄吸引力吸引游客是旅游村庄规划的关键。
为了增加村庄吸引力,需要开展一系列推广活动。
比如,组织节日庆典活动,设立旅游标志,优化官方网站,定期发布相关游记和旅游攻略。
7. 创新和发展旅游村庄规划方案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
规划者需要不断总结既往的经验,调整规划方案,顺应旅游市场的变化,多渠道引入资金和技术,以完善旅游村庄的设施和设备,提升村庄的旅游受欢迎度和吸引力。
8. 结论综上所述,旅游村庄规划方案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合理的村庄布局、保护环境和生态、开发旅游资源以及吸引游客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规划者可以打造出更加完美的旅游村庄,为当地居民和游客带来强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乡村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方案
乡村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方案一、引言乡村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意在创造一个融合自然风光、人文历史与休闲娱乐的独特旅游体验。
本文将探讨乡村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方案的重要性及执行步骤。
二、定位分析乡村旅游景区的定位是关键。
应通过市场调研、基础设施分析和区域文化挖掘等方式,确定景区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和特色。
例如,如何将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与健康养生结合,提供独特的生态旅游体验。
三、聚焦核心景观景点内容的设计应以突出乡村特色为导向,如历史文化遗迹、牧民生活体验等。
通过适度的环保建设和景观保护,保持乡村地区的原始风貌。
四、规划可持续发展景区规划设计方案应注重可持续发展,包括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平衡。
例如,在废物处理和能源利用上引入环保技术。
五、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景区规划设计方案应注重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包括良好的接待设施、便捷的交通以及专业化的导游服务,以提供更好的游客体验。
六、多元化旅游产品在乡村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中,应充分挖掘本地的文化底蕴,开发多元化的旅游产品。
例如,组织特色手工艺体验活动,推广乡村民宿和美食文化等。
七、与当地居民合作景区规划设计方案应与当地居民密切合作,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通过农民合作社和农耕体验等方式,将他们融入景区建设和运营中。
八、强化管理与监督景区规划设计方案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监督体系,以确保景区的有序运行和游客的安全。
同时,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避免人为破坏和污染。
九、营销推广策略在景区规划设计方案中,应包括营销推广的策略。
通过多种渠道的宣传手段,包括社交媒体、旅行杂志和旅游展览等,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访。
十、总结乡村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方案的制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自然与人文资源、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和精细设计,才能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浅谈风景名胜区村内村庄规划编制的方法与思路
浅谈风景名胜区村内村庄规划编制的方法与思路摘要: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村庄建设的脚步色逐步加快,为了推动我国风景名胜区村庄的建设,本文就风景名胜区村内村庄规划编制的方法与思路展开探讨。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村域规划;农村居民点建设规划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修正)第三十二条规定:“城乡建设和发展,应当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统筹安排风景名胜区及周边乡、镇、村庄的建设。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编制乡规划和村庄规划,规划范围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存在交叉或者重合的,应当符合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风景名胜区内的村庄规划应以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主要依据,参照有关的村庄规划要求进行编制。
1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的要求随着城乡规划全域管控的要求越发清晰,风景名胜区各类用地的规模、权属、性质和建设等要求必将更加细致和严格。
因此,调整范畴界定模糊的用地类别就是进一步明确保护的底线和开发的上限。
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规划应与保护培育规划、风景游赏规划、游览设施规划、基础工程规划,以及居民社会调控规划5项内容相匹配:风景游赏用地应按资源类型和可操作性重新划分;游览设施应按功能细分,强化对设施建设的管理;基础工程、居民社会应与城乡用地分类相协调,强化对建设用地的管控;农林、水域与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产生活关系紧密,应严格界定,避免矛盾。
2村域规划规划内容综合部署村域生态、生产、生活、景观、游览和服务等各类空间,确定发展目标和规模,明确空间布局,统筹安排各类设施布局。
(1)现状分析与评估。
充分解读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明确总体规划对居民社会调控的具体要求;综合分析村域发展现状,对自然环境、风景资源、聚落特征、建筑风貌、历史文化等进行综合评估。
(2)发展目标与规模。
提出村庄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确定村庄功能定位与发展策略,明确村域人口规模与建设用地规模。
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标准村庄和景点类详细规划解读PPT
退耕 还林、还湖、还草及限牧育草的生态保护措施。 在生态敏感、游人集中及其他特别防护区域,应设置动植物
保护、环境保护、游人安全等科研、监测站点及设备等保护 设施。
4.0.2 关于分类保护内容 楠溪江风景名胜区渠口社区
楠溪江风景名胜区渠口社区
文物古迹——叶氏大宗
国宝单位: 叶氏大宗
4.0.2 关于分类保护内容
X统
X X
一 建 筑
风传
景统
名
风 貌
胜
区
梅
家
坞
村
8.0.4 关于景点类居民点(村庄)的建设
X统
X X
一 建 筑
风传
景统
名
风 貌
胜
区
梅
家
坞
村
8.0.4 关于景点类居民点(村庄)的建设
X统
X X
一 建 筑
风传
景统
名
风 貌
胜
区
梅
家
坞
村
02
景点类详细规划
• Scenic Spot Detail Planning
《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标准》
Standard for scenic and historic area detail planning GB/T 51294-2018
村庄和景点类详细规划解读
01
村庄类
详细规划
Village Residential Area
02
景点类
详细规划
Scenic Spot
01
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控制要求为建筑高度应控制在两层以内(檐口高度不超 过6米)。采用分类保护与整治措施,分类标准同核心保护范围。新建建筑,
增加公共 活动空间
乡村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方案
乡村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方案一、引言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旅游形式,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人文底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然而,如何科学规划和设计乡村旅游景区,打造独特的旅游品牌,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展开,探讨乡村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方案。
二、合理规划景区整体布局在乡村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中,要合理规划景区的整体布局。
首先,要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确定景区的主题和定位。
例如,如果该地区有独特的山水风光,可以以生态旅游为主题;如果该地区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可以以农业观光为主题。
其次,要合理分布各个景点和设施,使游客能够有序游览,同时考虑到交通便利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因素。
三、保护和开发自然资源乡村旅游景区的吸引力往往源自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
因此,在规划设计中,要重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首先,要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其次,可以通过科学的景观布置和植物引种等方式,提升景区的美观性和可持续性。
此外,乡村旅游景区还可以展示当地特色的生态农业和绿色产业,打造生态示范区,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丰富多样的旅游项目乡村旅游景区的吸引力还在于其丰富多样的旅游项目。
在景区规划设计中,要根据游客的需求和市场需求,开发适合不同人群的旅游项目。
例如,可以推出农家乐、摄影写生、自行车旅行等项目,满足游客对于休闲、娱乐和文化体验的需求。
同时,要确保旅游项目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避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造成负面影响。
五、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乡村旅游景区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
在规划设计中,要考虑到游客的基本需求和便利性,提供足够的停车场、厕所、餐饮、住宿等设施,创建良好的旅游环境。
同时,要培训和提高当地的服务人员的素质,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增加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六、融入当地文化和历史乡村旅游景区应该融入当地的文化和历史,展示乡村的魅力。
在规划设计中,可以建立乡村文化博物馆或者主题展览馆,介绍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民俗特色;还可以组织传统手工艺品展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活动,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底蕴。
农村风景名胜区规划与游憩设施建设
农村风景名胜区规划与游憩设施建设农村风景名胜区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在规划和建设农村风景名胜区时,首先要考虑到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景区形象。
一、独特的自然风光农村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到当地的自然资源,如山川河流、植被景观、野生动植物等,打造出独特的自然风光。
可以利用山水资源进行山地旅游开发,打造出山清水秀的景观,吸引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二、丰富的人文景观除了自然风光外,农村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还应该考虑到当地的人文景观,包括乡村文化、传统手工艺、民族风情等。
可以通过举办文化展览、工艺体验等活动,让游客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文化氛围,增加旅游的吸引力。
三、提升游客体验在规划农村风景名胜区时,要考虑到游客的实际需求,提升他们的游览体验。
可以在景区内设置休息点、指示标识、解说牌等设施,方便游客游览,增加他们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四、文化活动丰富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农村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还应该考虑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民俗表演、传统节庆等。
这不仅可以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还可以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五、生态保护和建设在规划农村风景名胜区时,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在开发过程中要尽量减少破坏和污染,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系统,保持景区的原始风貌和生态平衡。
六、游憩设施建设为了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农村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还需要考虑到游憩设施的建设。
可以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休闲区等设施,为游客提供便利和舒适的游览环境。
七、交通便利化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农村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还应该考虑到交通便利化。
可以新建道路、扩建停车场、开通公共交通等措施,方便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提升旅游的畅通度。
八、文化景点建设农村风景名胜区规划要充分重视文化景点建设,如古迹遗址、传统建筑等。
可以修缮文物古迹,打造出独特的文化景点,吸引游客前来参观。
九、文化创意产品推广规划农村风景名胜区时,要注重文化创意产品的推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风景名胜区村内村庄规划编制的方法与思路
发表时间:2020-01-16T09:46:05.020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24期作者:徐琪
[导读] 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摘要: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村庄建设的脚步色逐步加快,为了推动我国风景名胜区村庄的建设,本文就风景名胜区村内村庄规划编制的方法与思路展开探讨。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村域规划;农村居民点建设规划
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修正)第三十二条规定:“城乡建设和发展,应当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统筹安排风景名胜区及周边乡、镇、村庄的建设。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编制乡规划和村庄规划,规划范围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存在交叉或者重合的,应当符合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风景名胜区内的村庄规划应以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主要依据,参照有关的村庄规划要求进行编制。
1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的要求
随着城乡规划全域管控的要求越发清晰,风景名胜区各类用地的规模、权属、性质和建设等要求必将更加细致和严格。
因此,调整范畴界定模糊的用地类别就是进一步明确保护的底线和开发的上限。
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规划应与保护培育规划、风景游赏规划、游览设施规划、基础工程规划,以及居民社会调控规划5项内容相匹配:风景游赏用地应按资源类型和可操作性重新划分;游览设施应按功能细分,强化对设施建设的管理;基础工程、居民社会应与城乡用地分类相协调,强化对建设用地的管控;农林、水域与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产生活关系紧密,应严格界定,避免矛盾。
2村域规划规划内容
综合部署村域生态、生产、生活、景观、游览和服务等各类空间,确定发展目标和规模,明确空间布局,统筹安排各类设施布局。
(1)现状分析与评估。
充分解读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明确总体规划对居民社会调控的具体要求;综合分析村域发展现状,对自然环境、风景资源、聚落特征、建筑风貌、历史文化等进行综合评估。
(2)发展目标与规模。
提出村庄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确定村庄功能定位与发展策略,明确村域人口规模与建设用地规模。
(3)空间布局规划。
确定村庄规划区范围,构建“农业生产、生活、生态(景观)”三生融合的村域空间发展格局,确定各农村居民点位置及规模,结合相关部门规划,明确农业生产、村庄建设和生态(景观)保护的主要区域、发展思路和控制要求。
(4)配套设施布局。
依据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保护培育规划,设施规划,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等专项规划,以及村庄职能等级、规模和服务功能等综合确定村域区域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和规模。
村域规划成果原则上应达到每个行政村“一图一表一书”的要求。
一图:村域综合发展规划图。
一表:村建设项目汇总表,包括农村居民点间道路交通、综合管线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及各农村居民点配建项目汇总表。
一书:村域规划说明书。
3农村居民点建设规划规划
3.1因地制宜地选择农村发展模式
在风景区总体规划的方向性引导下,风景区内农村发展模式的确定需要建立在掌握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资源普查登记(包括民居建筑的数量规模、结构类型、破损程度、风貌状况、可利用程度、基础设施状况等)、资源整理和评价(包括资源的分级利用评价和建议等),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和开发的合理利用模式。
位于生态保护区和自然景观保护区的村庄应建议搬迁;位于史迹保护区的村庄,可利用现有古建筑展示风景区历史文化价值,对价值一般的老建筑进行合理功能置换;位于游憩区的村庄,可进行适当的缩减和控制,严格控制建筑风貌;位于一般控制区的村庄,可适当开展乡村旅游;而位于风景区外围的村庄,作为重点发展区,可大力发展宜农产业。
农村周边风景资源的价值等级和保护要求作为重要的限制因子,进行土地适宜度和承载力分析,确定农村建设用地的发展策略和利用强度。
3.2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项目配建
按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相应的行动计划建设项目内容,明确农村居民点配建项目名称、规模、投资和时序等内容。
普及型:规模小、较分散、以保障基本生活设施为重点的农村居民点,可对应风景名胜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型农村居民点,一般位于风景名胜区的三级保护区。
解决农村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共服务、绿化等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问题,在以下3方面取得成效:污染有效控制,实现农村垃圾全面收运、有效处理并长效保持,无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生活污水处理覆盖60%以上常住居民且稳定运行,90%以上农户及公共场所使用卫生厕所;公共环境整洁,公共空间和农户庭院整洁且普遍绿化,坑塘河道消除黑臭水体并保持干净,无乱堆乱放;管理规范有序,农房建设有管控,基本消除私搭乱建,村规民约管用。
提升型:风景名胜区内中心村、特色产业村庄、民族特色村寨等交通便利、人口相对集中、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村居民点,也可对应风景名胜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型农村居民点,有些居民点还是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确定的具有旅游服务功能的居民点,一般位于风景名胜区的二、三级保护区。
在满足普及型村庄建设内容的基础上,着力提升基础保障能力,以推进宜居乡村建设为重点,着力解决村庄景观风貌、商贸服务、和产业发展等村庄现代化和美化提升问题。
精品型:风景名胜区内游览出入口和主要游线;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等传统风貌保持较好,受现代生活和建设冲击较小,具有较好的欣赏、审美和文化价值的景点类居民点;位于风景区重要景源附近,一、二级保护区内敏感地段的居民点,在满足普及型和提升型村庄建设内容的基础上,以维护重点,着力解决村庄与景观环境相融合问题。
3.3坚持节约用地和保护耕地原则
基于该原则,对片区内的各种用地进行集中搭配和协调,在加强各功能单元之间联系的同时,还要注意其互相干扰和影响切实保护该区域阱地,对村内的闲置土地进行集中清理,充分利用原有土地,合理规划用地。
除此之外,还应基于当地灾害的实际清况,具有针对性地来构建防污染、防洪、防疫以及消防等综合性的公共安全体系。
3.4鼓励社区参与分享发展成果
农村社区泛指分布在城镇建成区以外的广大农村地区,由农村人口构成的社区形态。
由社区居民参与分享风景区建设的发展成果,在编制风景区规划时广泛征求社区居民意见,并给予落实和反馈,有利于增强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和协调资源保护与农民利益的关系。
将社区居民纳入风景区建设的过程,客观上为风景区的旅游发展降低了成本,也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例如通过协议,按一定比例提供如旅游设施管理员、维修人员、森林防火、绿化种植人员等就业岗位。
管理部门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旅游意识和风景资源保护意识,还
可以对其进行教育和培训,安排其进入导游等风景区宣传性行业,使其主动参与和维护风景资源。
如武夷山等风景区在对农村社区居民进行教育和培训后,按照一定比例安排其驾驶竹筏,适时宣传武夷山秀美的风景以及维护风景资源的意识。
结语
农村居民点建设规划成果原则上应达到每个农村居民点“一图一表一书”的要求,根据需要可增加图纸。
一图:农村居民点建设规划图。
一表:农村居民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配建项目表。
一书:农村居民点建设要点说明。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标准,2018,09.
[2]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贵州省整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2017,04.
[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标准,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