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月诗三首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咏月诗三首》《苏轼咏月诗文》北师大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语文《咏月诗三首》《苏轼咏月诗文》北师大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语文《咏月诗三首》《苏轼咏月诗文》北师大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咏月诗三首》《苏轼咏月诗文》二. 教学目标:(一)语文基础知识目标1. 生字丹阙.què鄜.fū独酌.zhuó邈.云汉miǎo闺.中guī云鬟.huán 遂.至suì未寝.qǐn藻荇.xìng柏.影bǎi婵.娟chán宫阙.què绮.户qǐ琼.楼qióng2. 词语将:偕,和。

相期:相约。

三人:指作者自己、明月、身影。

无情:忘情,尽情。

相期:指相约。

邈:遥远。

云汉:天河,此处指天上。

鄜州:地名,今某某富县。

云鬟:妇女的鬓发。

清辉:指月光。

虚幌:薄而透明的帷帐。

双照:月光照着诗人和妻子。

欣然:高兴的样子。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

遂.至承天寺:于是。

怀民亦未寝.:睡觉。

相与..步于中庭:共同。

盖.竹柏影也:发语词,原来是。

子由:苏轼弟苏辙,字子由。

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宫殿前左右竖立的楼观。

琼楼玉宇:美玉建筑的楼宇,指月中宫殿。

不胜:不堪承受。

弄:赏玩。

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

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共:共赏。

婵娟:美丽的月光。

3. 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某某省某某附近)。

少居蜀中,读书学道。

至天宝初,奉诏入京,供奉翰林。

不久便被谗出京,漫游各地。

客死当涂令李阳冰所。

唐朝另一诗人白居易诗“但是诗人最薄命,就中沦落莫如君”,正是他寂寞悲凉身世的写照。

但他以富于浪漫主义的诗歌反映现实,描画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因而成为光照千古的伟大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某某巩县(今某某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

定居某某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十五夜望月我的思念是圆的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十五夜望月我的思念是圆的

中庭地白树栖鸦,
庭院中满地是银白的月光,树上停栖着鸦鹊。
冷露无声湿桂花。
清冷的露珠悄无声息地沾湿了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今夜月亮又圆又亮,人们都在抬头仰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不知那怀念人的悠悠秋思落在谁家?
这首诗前两句同后两句 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前两句写景,写望月的环境和月色; 后两句抒情,写望月时的心情。
写法上
都借物抒情
你知道哪些咏月佳句? 请同学们畅所欲言,相互 交流,大胆展示。
咏月名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李贺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陶渊明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 庭 地 白 树 栖 鸦, 冷 露 无 声 湿 桂 花。 今 夜 月 明 人 尽 望, 不 知 秋 思 落 谁 家?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 庭 /地 白 /树 栖 鸦, 冷 露 /无 声 /湿 桂 花。 今 夜 /月 明 /人 尽 望, 不 知 /秋 思 /落 谁 家?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说说每句诗的大意。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 庭 地 白 树 栖 鸦, 冷 露 无 声 湿 桂 花。 今 夜 月 明 人 尽 望, 不 知 秋 思 落 谁 家?
作者简介:
王建,唐代诗人。 出身寒微。大历十 年进士。曾作过县尉、县丞、司马一类的 小官,又从军到边塞,晚年退居今陕西西 安市。
王建一生沉沦下僚,生活贫困,因而 有机会接触社会现实,了解人民疾苦,写出 大量优秀的乐府诗。 王建又以《宫词》 知名。

十首著名的咏月诗

十首著名的咏月诗

十首著名的咏月诗一、《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空山雨后的空气清新凉爽,明月在松间洒下皎洁的光照,清泉在石上淙淙的流淌,田田的荷叶轻轻摇动,一条渔船冒了出来,年轻的姑娘们洗衣归来,竹林中传来她们银铃般的喧笑声。

王维把这一些美好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一首恬静优美的抒情曲,给我们一种世外桃源般新鲜的感受。

最后的一句点出了王维的主旨,任随春芳消歇吧,这宜人的秋天足以让我留住了。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一代名相张九龄遭李林甫等人排挤罢相,朝政日趋昏暗。

王维对政治失去了兴趣,对政治抱着消极的态度。

开元二十八年(740)后,王维在终南山营建了辋川别业,他“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开始过起了半官半隐的生活。

这是一首隐者之歌,寄托着王维高洁的情怀和他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二、《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是唐玄宗时期的杰出贤相,他举止优雅,风度翩翩。

他富有胆识和远见,忠心耿耿,尽职尽责。

他直言敢谏,选贤任能。

他不徇私枉法,不依附权贵,为“开元之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开元二十四年(736)他遭奸相李林甫诽谤排挤后罢相,被贬为荆州长史。

这首诗就是他在任荆州长史之后写下的。

首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意境雄浑阔大,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

尾句"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构思奇妙,意境幽清,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

体现出张九龄赋诗浑成自然的风格。

全诗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情意缠绵而不见感伤,意境幽静秀丽,感情真挚细腻,感人至深。

这是一首思亲之歌,抒写了张九龄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三、《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7咏月诗三首

7咏月诗三首

7咏月诗三首7咏月诗三首【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生活经历、思想风貌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2、通过学习,体会月与人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每首诗的内容以及所蕴含的情感。

难点:月与人的文化联系。

【媒体准备】朗读录音带。

【课时安排】2课时。

【预习要求】1、反复诵读三首诗,体会各首诗的情感。

2、诵读课文,了解两位诗人生平及写作的时代背景,借助课文注解理解诗词大意。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人世沧桑,一千多年前的明月依然映照着我们。

在诗人的笔下,月亮是孤高的,似无情却有情;月亮是诗意的,温柔多情,恰似知己;月亮也是感伤的,月圆人不圆。

让我们走进李白、杜甫的世界,叩问月亮,倾听千古绝唱。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李白的两首咏月诗:《把酒问月》《月下独酌》。

(主板书:把酒问月月下独酌李白)二、一读:读准字音,节奏。

1、正音〔散行板书〕阙樽酌徘徊邈2、读准节奏:七言古诗多为二二三,五言古诗多为二三。

(让学生听录音朗读,并跟读,读准字音节奏。

)三、二读:读懂内容。

1、学生讨论两首李白咏月诗表达的不同内容及其中蕴含的情感。

〔学情预测〕学生通过预习及课堂的诵读,能初步感受到诗人笔触的纵横恣肆,及其美的意境,但要具体的说清楚,还有待于讨论引导。

他们的认识可能会停留在月色美,人孤独等层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前提下,教师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注意关键的诗句,并介绍相关的内容。

2、教师具体分析两首诗的内容及蕴含的情感:《把酒问月》是一首应友人之请而作的咏月抒怀诗。

诗人以纵横捭阖的笔触,从多侧面、多层次描摹了孤高的明月形象,通过海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世事推移、人生短促的慨叹,展现了作者旷达博大的胸襟和飘逸潇洒的性格。

诗人由酒写到月,又从月归到酒,用行云流水般的抒情方式,将明月与人生反复对照,在时间和空间的主观感受中,表达了对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层思索。

其立意上承屈原的《天问》,下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七年级上册《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七年级上册《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题解及写作背景 :
题解:水调歌头,是词牌名。 相 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 调歌》。唐代演变为宫廷乐舞 的“大曲”。截取大曲《水调》 开头的一段,另填新词,因而 得名。 写作背景 :序言中,透露了写 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丙辰年 (即1076年)中秋,当时41岁 的苏轼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 意,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 离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 兄弟六七年没有见面。望月思 亲,心情抑郁惆怅。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诵读全词并根据 课下注释讨论理解诗 词大意。
品味词句,体会诗情
1、词前小序可否去掉?其作用是什么?
不能去掉,因为词前小序中,“中秋”、“兼怀 子由”,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缘由。 2、词的上、下阙各写什么?怎样联系起来的? 上阙写景,表达作者想超脱又眷恋人间的矛盾心情。 下阙抒情,抒发作者的思念之情和他的乐观旷达 联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你积累了哪些咏月名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晏殊
历代咏月名句佳篇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秋空明月悬,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光彩露沾湿。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惊鹊栖未定,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飞萤卷帘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若虚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7咏月诗三首把酒问月课件北师大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7咏月诗三首把酒问月课件北师大版
一来 问几 之时 。?
前两句以倒装句式统摄全篇,以 疑问句表达了诗人的这种困惑, 极有气势。诗人停杯沉思,颇有 几分醉意,仰望苍冥发问道:这 亘古如斯的明月,究竟是从何时 就存在的呢?这一对宇宙本源的 求索与困惑,实际上是对自身的 生命价值的思索和探寻,“停杯” 二字生动地表现出他的神往与迷 惑糅杂的情态。
中学PPT课件 4
诗文理解
• 把酒问月——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酒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影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来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 中学PPT课件
“但见”二句,借明月的夜 出晓没来慨叹时光流逝之速。 明月在夜间从东海升起,拂 晓隐没于西天云海,如此循 环不已,尘世间便在其反复 出没中推演至今。两句中既 表达了对明月踪迹难测的惊 异,也隐含着对人们不知珍 惜美好时光的深沉叹惋。
中学PPT课件 9
嫦白 娥兔 孤捣 栖药 与秋 谁复 邻春 。,
“嫦娥”两句驰骋想象,就 月中的白兔、嫦娥发问,是 诗人的第二次问月。白兔在 月中年复一年地捣着药杵, 嫦娥在月宫里孤独地生活着, 到底谁来陪伴她呢?在对神 物和仙女寂寞命运的同情中, 流露出诗人自己的孤苦高洁 的情怀。
中学PPT课件 10
今今 月人 曾不 经见 照古 古时 人月 。,
“今人”两句,在回环唱叹中 抒发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的慨 叹。“今人不见古时月”,实 际是在说“今人不见古时人”; “今月曾经照古人”意味着 “古月依然照今人”。明月万 古如一,而人类世代更替,今 人只能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 来者,可贵的生命倏忽即逝。

《咏月诗三首》课件4

《咏月诗三首》课件4

三、《月夜》解说
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中。这年5月, 杜甫携家避难鄜州,8月只身前去投奔 刚在灵武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安史叛 军所俘,送于长安,杜甫望月思家, 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1.根据诗句,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诗人的妻子独自望月的情形。 答:月儿,静默在鄜州的夜空。妻子独自 一人倚靠栏杆,久久出神地望着它。初秋 的薄雾,不经意间润湿了她如云的髻鬟, 而她的心里,只惦记着安危未卜的夫君, 洁白的手臂在清辉中渐渐冰凉,一颗晶莹 的泪珠,从如玉的脸颊悄然滑落……
3.杜甫在《月夜》想像自 己与妻子有朝一日伉俪 重逢,对月抒愁的情形 的诗句是: “ , 。 最能表现诗人思乡思亲 之切的句子是--------------
再见!
咏 月 诗 三 首
把酒问月 月夜独酌 月夜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 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 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说 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韩 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余光中的《忆李白》更是“酒入豪肠 七分化作月光,剩下的三分 啸成了 剑气,绣口一吐 就是半个盛唐。”
二、诵读李白的《把酒问月》,回答问 题。
1.诗人眼中的明月既然“皎如飞镜”, 却为什么还要写到“绿烟”?
诗人写“绿烟”,是为了衬托明月。 在朦胧缭绕的“绿烟”之中,明月 有别样的神韵,而“绿烟灭尽”, 则令明月的清辉更为皎洁,仿佛陡 然焕发熠熠神采一般。
2.诗人写神话中的嫦娥,并没有想像其 美丽,而是问道“孤栖与谁邻”,你从 中体会到诗人内心怎样的心绪?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 同”。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 情”。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 还”。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有关李白“咏月”的诗

有关李白“咏月”的诗

李白“咏月”诗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李白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相传在万首以上,《全唐诗》收录800余首,《李白全集》收录了1010首,其中咏月诗195首。

挂席西江上待月有怀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

倏shu 忽城西月,青天悬玉钩。

素华虽可揽,清景不同游。

耿耿金波里,空瞻鳷zhi 鹊楼。

酬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书筒桃竹书筒绮绣文,良工巧妙称绝群。

灵心圆映三江月,彩质叠成五色云。

中藏宝诀峨眉去,千里提携长忆君。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月夜江行寄崔宗之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

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放歌倚东楼,行子期晓发。

秋风渡江来,吹落山上月。

主人出美酒,灭烛延清光。

二崔向金陵,安得不尽觞shang 。

水客弄归棹,云帆卷轻霜。

扁舟敬亭下,五两先飘扬。

峡石入水花,碧流日更长。

思君无岁月,西笑阻河梁。

忆秋浦桃花旧游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

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

宣州谢朓tiao 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若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青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祷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

咏月诗三首

咏月诗三首

咏月诗三首
1、《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2、《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3、《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关于咏月的诗句古诗大全

关于咏月的诗句古诗大全

关于咏月的诗句古诗大全关于咏月的诗句古诗大全有13首,这13首诗句古诗如下:1.唐代罗隐的《咏月》:湖上风高动白蘋,暂延清景此逡巡。

隔年违别成何事,半夜相看似故人。

蟾向静中矜爪距,兔隈明处弄精神。

嫦娥老大应惆怅,倚泣苍苍桂一轮。

2.唐代李建枢的《咏月》:昨夜圆非今夜圆,却疑圆处减婵娟。

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

3.唐代李贞白的《咏月》:当途当途见,芜湖芜湖见。

八月十五夜,一似没柄扇。

4.唐代董思恭的《咏月》:北堂未安寝,西园聊骋望。

玉户照罗帏,珠轩明绮障。

别客长安道,思妇高楼上。

所愿君莫违,清风时可访。

5.唐代康庭芝的《咏月》:天使下西楼,光含万里秋。

台前疑挂镜,帘外似悬钩。

张尹将眉学,班姬取扇俦。

佳期应借问,为报在刀头。

6.唐代唐彦谦的《咏月》:阴盛此宵中,多为雨与风。

坐无风雨至,看与雪霜同。

抱湿离遥海,倾寒向远空。

年年不相值,还似道难通。

7.宋代释樟不的《咏月》:月轮端似古人心,皎洁高深处处临。

纵在波涛圆缺定,照尘尘亦不能侵。

8.宋代王安石的《咏月三首》:寒光乍洗山川莹,清影遥分草树纤。

万里更无云物动,中天只有兔随蟾。

江海清明上下兼,碧天遥见一毫纤。

此时只欲浮云尽,窟穴何妨有兔蟾。

一片清光万里兼,几回圆极又纤纤。

君看出没非无意,岂为辛懃养玉蟾。

9.宋代文同的《咏月》:见说楼台满玉波,中间惟只锁孀娥。

可怜八万二千户,每到缺时争奈何。

10.宋代苏泂的《咏月》:入夜金盆上,终宵玉镜悬。

气凉征戌骨,肠断别离缘。

皎洁宁伤性,虚明欲竟天。

平生看不足,兹夕更悠然。

11.宋代喻良能的《咏月》:何年玉斧巧修成,半似明生半魄生。

易使飞乌来匝绕,难将老蚌较亏盈。

12.宋代陈与义的《秋夜咏月》:庭树日日疏,稍觉夜月添。

推愁了此段,卷我三间帘。

黄花墙阴远,白发露气严。

平生六尺影,随我送凉炎。

踏破千忧地,投老乃自嫌。

尚想采石江,宫锦映霜蟾。

夜半赋诗成,起舞鱼龙兼。

办此讵难事,取快端宜廉。

13.宋代陈与义的《十七日夜咏月》:月轮隐东峰,奇彩在南岭。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滋理寞无
桂花浮玉,正味 在
还 乱
梧 桐
言 独
月满天街,夜心 , 深 上
凉如洗。风泛头 。
是 离
院 锁
西 楼
须眉并骨寒, 愁 清 ,
人在水晶宫里。, 别
秋 。
月 如
是剪钩
一不,
般断寂
赏咏 析月 交词 流赋
我的思念是圆的 艾青
艾青
2024/10/31
• 艾青,原名蒋海澄。艾青的诗, 往往较多的把个人的悲欢融合 到时代的生活和斗争,从而比 较鲜明地传出时代的呼唤和人 民的心声;诗作感情深沉,突 出表现对光明的热烈向往、追 求和讴歌。

月亮。

海上明月、
水中望月
沙漠月升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如钩”
——李商隐《代赠二首》 “同来望月人何在, 风景依稀似去年”
——赵暇《江楼有感》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
• 我的思念是圆的 西瓜、苹果都是圆的 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 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 思念亲人的人 望着空中的明月 谁能把月饼咽下?
揣摩欣赏
说说诗歌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内容,揣 摩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把无形的思念说成是有形的圆,形象生动, 想象力丰富。
这首诗表达了对团聚、亲情、友情的珍视 和怀想。
想像
在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什么? 用语言或者图画表现你想象的情景
十四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十三
·
中秋咏月诗十五夜望月 词水 调 歌 头三我 的 思 念 是首

古代咏月诗词

古代咏月诗词

古代咏月诗词
以下是古代咏月的诗词:
1.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3. 白居易《赋得暮雨送李胄》:“回塘澹暮色,日没苍茫烟。

阴虹下飞镜,晴爱高悬天。


4. 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5.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
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恋凡间烟火,高处不胜寒。


此外,还有《古朗月行》、《月下独酌》、《峨眉山月歌》等诗词作品也是以月亮为创作主题的。

关于咏月的诗句大全

关于咏月的诗句大全

咏月的诗句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句吧,诗句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

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诗句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咏月的诗句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咏月的诗句11、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李白《九日龙山饮》2、梦回处,梅梢半笼残月。

——阮逸女《花心动·春词》3、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

——李益《宫怨》4、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林杰《乞巧》5、只言江左好风光。

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6、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7、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秦观《纳凉》8、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9、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李白《子夜吴歌·夏歌》10、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夜月》11、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12、东南西北效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

——洪秀全《吟剑》13、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李商隐《端居》14、门掩落花春去后,窗含残月酒醒时。

——石象之《咏愁》15、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陆游《关山月》16、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17、寂寞起来褰绣幌。

月明正在梨花上。

——欧阳修《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18、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二》19、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20、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白居易《清明夜》21、肠断关山不解说,依依残月下帘钩。

——王昌龄《青楼怨》22、晚风庭院落梅初。

淡云来往月疏疏。

——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23、斜髻娇娥夜卧迟,梨花风静鸟栖枝。

——唐寅《美人对月》24、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咏月的诗词三百首

咏月的诗词三百首

咏月的诗词三百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是诗人们眷恋的对象,被他们吟咏、追寻,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见主题。

下面我将为大家带来三百首咏月的诗词,以展示月亮在古人笔下的美丽形象。

第一部分:望月怀人1. 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闲几点。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3. 月下独酌 (杜甫)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4. 明月几时有 (苏轼)世人皆晚而不舍,予亦来早而修短。

自问年来何岁也,心中独得明月光。

第二部分:月光佳景1.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2. 月夜忆舍弟 (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 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月夜 (白居易)清景无限似当年,花开终不为客先。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第三部分:思乡之情1. 长相思 (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

2. 出塞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 相见欢 (杨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 客中行 (杜甫)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四部分:田园诗情1. 月夜 (杜牧)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孟浩然)独宿千叶庵,寒江万木瘴。

咏月的经典古诗句大全

咏月的经典古诗句大全

【导语】诗是⼀种⽤⾼度凝练的语⾔,集中反映社会⽣活并具有⼀定节奏和韵律的⽂学体裁。

⽉亮⼀直的⽂⼈墨客歌咏的对象,下⾯⽆忧考就给⼤家介绍下咏⽉的经典诗句,欢迎阅读!咏⽉的经典诗句⼤全篇⼀ 1、⼈攀明⽉不可得,⽉⾏却与⼈相随。

——李⽩《把酒问⽉·故⼈贾淳令予问之》 2、卧看牵⽜织⼥星,⽉转过梧桐树影。

——卢挚《沉醉东风·七⼣》 3、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峨眉⼭⽉歌》 4、花明⽉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李煜《菩萨蛮·花明⽉暗笼轻雾》 5、⽉⿊见渔灯,孤光⼀点萤。

——查慎⾏《⾈夜书所见》 6、凌波仙⼦⽣尘袜,⽔上轻盈步微⽉。

——黄庭坚《王充道送⽔仙花五⼗⽀》 7、灭烛怜光满,披⾐觉露滋。

——张九龄《望⽉怀远》 8、青⼭⼀道同云⾬,明⽉何曾是两乡。

——王昌龄《送柴侍御》 9、⼭寺⽉中寻桂⼦,郡亭枕上看潮头。

——⽩居易《忆江南词三⾸》 10、皑如⼭上雪,皎若云间⽉。

——卓⽂君《⽩头吟》 11、近⽔楼台先得⽉,向阳花⽊易为春。

——苏麟《断句》 12、吊影分为千⾥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居易《望⽉有感》 13、深林⼈不知,明⽉来相照。

——王维《⽵⾥馆》 14、三五年时三五⽉,可怜杯酒不曾消。

——黄景仁《绮怀》 15、⾼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李⽩《关⼭⽉》 16、⽆奈夜长⼈不寐,数声和⽉到帘栊。

——李煜《捣练⼦令·深院静》 17、⼴泽⽣明⽉,苍⼭夹乱流。

——马戴《楚江怀古三⾸·其⼀》 18、青天有⽉来⼏时?我今停杯⼀问之。

——李⽩《把酒问⽉·故⼈贾淳令予问之》 19、垆边⼈似⽉,皓腕凝霜雪。

——韦庄《菩萨蛮·⼈⼈尽说江南好》 20、淮南皓⽉冷千⼭,冥冥归去⽆⼈管。

——姜夔《踏莎⾏·⾃沔东来》咏⽉的经典诗句⼤全篇⼆ 1、可怜九⽉初三夜,露似真珠⽉似⼸。

——⽩居易《暮江吟》 2、落⽊千⼭天远⼤,澄江⼀道⽉分明。

描写月亮的古诗词

描写月亮的古诗词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白:《静夜思》)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白:《月下独酌》)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白:《古朗月行》)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0.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1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1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1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的:《山居秋暝》)14.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白《关山月》1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16.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煜:《虞美人》)17.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白:〈玉阶怨〉)18.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轼<念奴娇大江东去>)1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九龄《望月怀远》)20.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商隐《无题》)21.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22.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23.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禹锡:《望洞庭》)月亮,多么美丽迷人的字眼!古今中外,人们无不爱月、赏月、咏月。

中国诗歌史上究竟有多少咏月诗作,如同“明月几时有”一般令人难以作答。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便是自古咏月诗人多,咏月诗更多。

“匪则明,月出之光”(《诗经·齐风·鸡鸣》),“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均见《诗经·风·月出》),这些都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咏月诗句。

咏月的诗句

咏月的诗句

咏月的诗句咏月的诗句1、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2、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3、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卓文君《白头吟》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5、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晏殊《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7、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

——吴激《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8、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月夜》9、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刘长卿《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10、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1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12、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13、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张九龄《望月怀远》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15、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杜甫《宿府》16、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17、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常建《宿王昌龄隐居》18、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春江花月夜》19、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20、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21、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范仲淹《御街行》22、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张泌《寄人》23、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一》24、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李白《把酒问月》25、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26、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九年级语文《咏月诗三首》学习要点

九年级语文《咏月诗三首》学习要点

《咏月诗三首》学习要点一、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年):公元701年2月8日诞生于碎叶城,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

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青年时期喜游历,广结友: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某某省安陆县)。

他希望通过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

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某某、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某某任城(今某某某某)。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

命途多舛,内心烦,作诗排遣:天宝初年,由道士吴人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

不久,因权贵的谗毁,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

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内心极度烦闷。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禄山叛乱,他这时正隐居庐山,适逢永王李遴的大军东下,邀李白下山入幕府。

后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今某某省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今某某某某)、某某(今某某某某)等地。

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某某当涂县。

杜甫(公元712--770年):汉族,原籍某某襄阳,生于某某巩县,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

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诗被称为“史诗”。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十九年(时20岁)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某某应举,不第。

再漫游齐赵。

后来在某某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某某、某某)。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咏月诗三首》30张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咏月诗三首》30张

绿皎 烟如 来飞 尽镜 清临 辉丹 发阙 。,
“皎如”两句极写月色之美。 浓重的云雾渐渐消散,月亮皎 洁得有若悬挂在天际的明镜, 散射出清澄的光辉,照临着朱 红色的宫门。诗人以“飞镜” 为譬,以“丹阙”、“绿烟” 为衬,将皎洁的月光写得妩媚 动人,光彩夺目。
宁但 知见 晓宵 向从 云海 间上 没来 ?,
译诗
月下独酌
[唐]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 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 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 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2、有人说“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一联中 有两个字用得格外形象生动,含蓄凝练,你认 为是哪两个字,并请简要说明理由。 是“湿”和“寒”。一“湿”一“寒”可触可 感,形象生动; “湿”写云鬟,“寒”写玉 臂,表现了妻子对诗人的忆念之深而“独看” 之久。“湿”和“寒”的表象是诗人的想象和 联想、反照诗人看月之久,忆念之深的痛苦现 实;表现诗人对妻子的情深爱切,思念之苦、 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首诗通过写诗人陷 于长安时对家人的思念, 表达对战乱的痛恨对和平 生活的向往之情。
回顾:望月怀远的名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王建《十五望 月》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 远》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娟” 苏轼《水调歌头》
诗人有感于明月长存而人生短暂,人类无法改变 这一自然规律,因此就更应当珍惜今生的点滴光 阴,在瞬间把握永恒。结句虽暗含及时行乐之意, 但总的基调仍然是积极向上的,展现了诗人旷达 自适的宽广胸怀。

咏月李调元的古诗意思

咏月李调元的古诗意思

咏月李调元的古诗意思
咏月·十九月亮八分圆
作者:李调元
十九月亮八分圆,七个才子六个颠。

五更四点鸡三唱,怀抱二月一枕眠。

这首诗的大意是:
第一句“十九月亮八分圆”,描述了月亮的形态,借以比喻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月亮永远不会完美无缺,总是在不断地圆了又缺,缺了又圆。

人生也是如此,无论我们如何追求完美,最终都会面临衰老和死亡,人生不可能永远完美。

第二句“七个才子六个颠”,则是以才子来比喻人生的不定性和变化。

七个才子中,有六个是颠簸不定的,显示出人生的变幻莫测。

我们的命运也如此,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觉,应对变化。

第三句“五更四点鸡三唱”,则是用鸡唱来比喻时光的流逝。

五更四点是清晨时分,鸡开始鸣叫,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借物言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月诗三首》教学设计(一)课堂教学要求:【教材分析】《把酒问月》以纵横恣肆的笔触,多侧面、多层次地描摹了孤高的明月形象,通过对海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世事推移、人生短促的慨叹,展现了作者旷达博大的胸襟和洒脱的个性。

《月下独酌》运用丰富的想象,描写诗人月下独酌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宏图未展、无人可与之共语的极度孤独之情,表现了诗人独自排遣寂寞的狂放不羁的个性。

《月夜》是诗人在秋天月夜的怀妻之作。

诗人发挥想象,不写自己望月怀妻,却设想妻子望月思念自己,反衬出诗人对妻子的深切思念,表现了动乱时代人民的痛苦生活。

【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生活经历、思想风貌理解诗中蕴涵的情感。

2.通过学习,体会月与人的联系。

【教学重点】每首诗的内容以及所蕴涵的情感。

【教学难点】月与人的联系。

【教学建议】(第1课时)1.情境导入。

多媒体播放月夜图片,教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人世沧桑,一千多年前的明月依然映照着我们。

在诗人的笔下,月亮是孤高的,似无情却有情;月亮是诗意的,温柔多情,恰似知己;月亮也是感伤的,月圆人不圆。

让我们走进李白、杜甫的世界,叩问月亮,倾听千古绝唱。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李白的两首咏月诗:《把酒问月》《月下独酌》。

2.作者简介。

借助多媒体展示作者资料及图片。

3.一读:读准字音,节奏。

(1)正音;(2)读准节奏:七言古诗多为二二三,五言古诗多为二三。

(让学生听录音朗读,并跟读,读准字音节奏。

)4.二读:读懂内容。

(1)学生讨论两首李白咏月诗表达的不同内容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

[学情预测]学生通过预习及课堂的诵读,能初步感受到诗人笔触的纵横恣肆,及其美的意境,但要具体的说清楚,还有待于讨论引导。

他们的认识可能会停留在月色美,人孤独等层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前提下,教师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注意关键的诗句,并介绍相关的内容。

(2)教师具体分析两首诗的内容及蕴含的情感:[板书]把酒问月:咏月抒怀:酒——月——酒思考宇宙人生月下独酌:对月抒怀:月——人——影孤独中的向往5.三读:读出情感。

引导学生再次诵读这两首诗,整体感知诗的文字之美,体会全诗感情饱满奔放,语言流畅自然,极富回环错综之美。

[学情预测]通过讨论及教师的介绍讲解,学生一般比较能够体会出诗人的情感,从整体感知入手,再次吟咏诵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

【教学建议】(第2课时)1. 读《月夜》,初步了解这首诗的内容。

(1)正音。

(2)学生讨论本诗的主要内容。

(3)教师明确:望月思亲。

2.背景介绍及具体内容分析。

(1)学生朗读《月夜》一诗,初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感受其与其他怀人诗的不同。

(2)教师介绍并分析。

3.重读三首咏月诗,感受其中月与人的密切联系。

(1)学生讨论月色之美与人的密切联系,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

[学情预测]通过两节课的学习和讨论,学生们能初步体会作者在不同的时间和背景下看月,体会和感受皆有所不同。

要求学生能从诗中的具体语句中读出月与人,人与月的联系。

(2)教师明确:4.当堂背诵《月夜》。

(让学生听录音朗读,达到背诵)(二)教学课件(积件)要求:1.课文中涉及的月夜图片、作者图像等。

课件使用目的:让学生形象地感受诗文意境,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2.配乐录音范读咏月诗三首。

课件使用目的:让学生感受诗文语言与意境的优美。

3.课堂需要合作讨论的问题。

课件使用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更加深入理解诗文。

4.诗三首的字词注释等。

课件使用目的:通过注释等,加深对本文的理解。

(三)教学资料要求:1.作者及背景简介(1)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

天宝初供奉翰林。

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赏识。

后因遭权贵谗毁,仅三年,就弃官而去,离开长安。

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李璘幕僚。

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连,流放夜郎,途中遇赦东还。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附当涂县令李冰阳,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诗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比如,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这样一些诗句都是极富感染力的。

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之评。

他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把酒问月》是一首应友人之请而作的咏月抒怀诗。

《月下独酌》写于天宝初年,作者那时胸怀壮志,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

许多人嫉贤妒能,对李白大加排挤和诋毁。

唐玄宗也只是让李白侍宴陪酒,并没有重用他的意思。

所以,作者感到孤独、愤懑,借酒消愁,写下了本文。

(2)杜甫(712—770),生于河南巩县,是唐初有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

唐肃宗时,官至左拾遗。

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乾元二年(759),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史诗”。

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月夜》这首诗作于至德元年(756),是年八月,杜甫携家逃难鄜(fū)州,自己投奔灵武的唐玄宗,行在半路被叛军掳至长安,诗是秋天月夜的怀妻之作。

2.相关的文学常识介绍。

3.评析资料课文简析《把酒问月》这首诗题就是作者绝妙的自我造象,那飘逸浪漫的风神唯谪仙人方能有之。

题下原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彼不自问而令予问之,一种风流自赏之意溢于言表。

悠悠万世,明月的存在对于人间是一个魅人的宇宙之谜。

“青天有月来几时”的劈头一问,对那无限时空里的奇迹,大有神往与迷惑交驰之感。

问句先出,继而具体写其人神往的情态。

这情态从把酒“停杯”的动作见出。

它使人感到那突如其来的一问分明带有几分醉意,从而倍有诗味。

二句语序倒装,以一问摄起全篇,极富气势感。

开篇从手持杯酒仰头问月写起,以下大抵两句换境换意,尽情咏月抒怀。

明月高高挂在天上,会使人生出“人攀明月不可得”的感慨;然而当你无意于追攀时,也许会万里相随,依依不舍。

两句一冷一热,亦远亦近,若离若即,道是无情却有情。

写出明月于人既可亲又神秘的奇妙感,人格化手法的运用惟妙惟肖。

回文式句法颇具唱叹之致。

紧接二句对月色作描绘:皎皎月轮如明镜飞升,下照宫阙,云翳(“绿烟”)散尽,清光焕发。

以“飞镜”作譬,以“丹阙”陪衬俱好,而“绿烟灭尽”四字尤有点染之功。

试想,一轮圆月初为云遮,然后揭开纱罩般露出娇面,该是何等光彩照人!月色之美被形容得如可揽接。

不料下文又以一问将月的形象推远:“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月出东海而消逝于西天,踪迹实难测知,偏能月月循环不已。

“但见”“宁知”的呼应足传诗人的惊奇,他从而浮想联翩,究及那难以稽考的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月中白兔年复一年不辞辛劳地捣药,为的是什么?碧海青天夜夜独处的嫦娥,该是多么寂寞!语中对神物、仙女深怀同情,其间流露出诗人自己孤苦的情怀。

这面对宇宙的遐想又引起一番人生哲理探求,从而感慨系之。

今月古月实为一个,而今人古人则不断更迭。

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亦意味“古人不见今时月”;说“今月曾经照古人”,亦意味“古月依然照今人”。

故二句造语备极重复、错综、回环之美,且有互文之妙。

古人今人何止恒河沙数,只如逝水,然而他们见到的明月则亘古如斯。

后二句在前二句基础上进一步把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之意渲染得淋漓尽致。

前二句分说,后二句总括,诗情哲理并茂,读来意味深长,回肠荡气。

最后二句则结穴到及时行乐的主意上来。

曹操诗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此处略用其字面,流露出同一种人生感喟。

末句“月光长照金樽里”,形象鲜明独特。

从无常求“常”,意味隽永。

至此,诗情海阔天空地驰骋一番后,又回到诗人手持的酒杯上来,完成了一个美的巡礼,使读者从这一形象回旋中获得极深的诗意感受。

全诗从酒写到月,从月归到酒;从空间感受写到时间感受。

其中将人与月反反复复加以对照,又穿插以景物描绘与神话传说,塑造了一个崇高、永恒、美好而又神秘的月的形象,其中也显露着一个孤高出尘的诗人自我。

虽然意绪多端,随兴挥洒,但潜气内转,脉络贯通,极回环错综之致、浑成自然之妙;加之四句转韵,平仄互换,抑扬顿挫,更觉一气呵成,有宫商之声,可谓音情理趣俱好,故“于古今为创调”(王夫之《唐诗评选》)。

(周啸天文,引自《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月下独酌》课文简析《月下独酌》诗共四首,这是第一首。

本诗是李白在对现实极度失望、心情非常苦闷的情况下,借月、酒寄托情志的诗。

诗人在现实中到处感受到的是丑恶、庸俗,小人卑鄙,而知己难遇,孤寂难耐,但诗人的心情是灼热的,追求光明的希望并没有破灭。

在一个不能入眠的月夜,他为了消遣愁情,捧着酒壶来到了月下花前,自己独酌,愈觉孤独寂寞。

人间的黑暗他看到的太多,在这里也找不到知己,但是把眼光移向当头的明月,再看一看月下自己的身影,咦,原来也并不孤单:举杯邀明月对饮,又有身影伴饮,来一个三人同醉,岂不更好!诗人这时举杯劝月,把酒予影,幻想当场破灭,原来明月不懂得饮酒,身影乃是自我的异化。

虽然如此,中天明月还是可以寄情的良伴,会饮不能,且来与月、影作醉后的同歌共舞。

诗人恨憾自己在人间不能与明月永久相共,期望有一天自身能高登云汉之间,与明月各忘其我,永远结为忘情的好友,不再分散。

这首诗可分为三段。

头四句为一段,写孤独中幻想月、身、影三人共饮。

中间的六句为一段,写幻想既灭情况下的苦中作乐,歌送月去,舞乱形影。

最后四句为一段,写与大自然同归的未来幻想,实际是无边失望中的一点慰藉。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是用外在的形象的存在,显示了内在的没有自身形象的孤独感。

一个人的内心愁苦就自身感觉来说是具体的,但由于它是一个内在的情致,它本身又是无形的东西,要使其见诸形象表现,谁也无法直接拿来示人,因为它只能依附人的动作,托系人的语言,并在动作、语言所及的对象世界中得到观照。

李白的孤独感在本诗中托附于花、酒、月、影、舞多种对象条件,生动可感地体现出来了。

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越孤寂,在自然环境里想交结的对象就越多;他在这些对象身上寄托的越多,对现实的冷漠感也就越重。

一个人在他要与自己身影及当头明月交朋友的时候,正是以无可奈何的行为证明,生活中的知己太难求了!所以,李白这幅春宵月下行乐图,完全是用他自己孤愁的心泪染成的,空寂氛围中的我、月、影“三人”,是一样的悲苦,一样的孤独,一样的虚幻,不论是“醒时”和“醉后”,只有不能销愁的“我”身,是永远的、真实的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