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课时作业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课课练课堂作业设计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课课练课堂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ad7e261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9f.png)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实验1.种子发芽对比实验中我们可以改变的条件有()。
A.1个B.2个C.3个D.多个2.绿豆种子发芽和土壤的关系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有()。
A.空气B.水C.土壤D.光3.绿豆种子发芽和光的关系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有()。
A.种子数量B.光C.空气D.适宜的温度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1.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是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
2.绿豆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适宜的()和充足的(),如果把湿润的种子放在冰箱冷藏柜里没有发芽,则缺少的条件是()。
3.在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中,发生的第一个变化是()。
3.绿豆苗的生长1.绿豆种子发芽()阳光,绿豆苗生长()阳光。
2.下面植物适合生活在炎热干旱环境的是()。
A.仙人球B.香蕉树C.苹果树D.苹果树2.要研究绿豆苗生长是否需要水分,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A.阳光B.空气C.水分D.土壤4.蚯蚓的选择1.下面哪种环境容易找到蚯蚓()A.学校操场中央硬硬的泥土里B.水稻田的烂泥里C.墙角枯树叶堆下面潮湿的土壤里D.池塘里2.甲小组在探索蚯蚓选择的实验中,使用了蚯蚓、干土壤、水、无盖的盒子,顺利完成了实验,你觉得他们最有可能探索的是下面哪个问题?()A.蚯蚓喜欢明亮的环境还是黑暗的环境?B.蚯蚓喜欢干燥的土壤还是潮湿的土壤?C.蚯蚓喜欢温暖的环境还是寒冷的环境?D.蚯蚓喜欢有植物的环境还是无植物的环境?5.当环境改变了1.冬天到了,天气变冷,青蛙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做出了行为反应()。
2.每年春季,丹顶鹤飞往东北的繁殖地,入秋后,又从东北的繁殖地迁往温暖的南方过冬,这种为了适应环境变化的行为叫()。
3.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哪些是为了适应环境变化做出的行为()可选多项。
A.三文鱼洄游B.北极熊有一身肥厚的脂肪C.小狗夏天掉毛了D.秋天,大雁南飞E.青蛙的身体是绿色的F.长颈鹿的脖子特别长6.食物链和食物网1.判断题(1)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的。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作业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2a3b7bfede80d4d8d05a4f6d.png)
1、什么叫机械一、填空:1、像钳子、刀、筷子那样,能够帮助人们()或( )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
2、机械可以分成( )和( )两类。
3、复杂机械是由()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 ).4、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知道利用( )()()()()等作为生产和狩猎的工具,利用()作为水上交通工具。
这些工具的使用都含有( )的原理。
6、使用( )能轻松拔起铁钉;使用( )能方便地打开啤酒瓶。
7、当小铁片被用来撬图钉时,它就成了一种()。
二、明辨是非:1、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学会了使用简单的机械. ()2、斧头,锤子、自行车都是简单的机械。
()3、我们吃饭用的筷子不能省力,所以它不属于机械. ()4、弓箭、独木舟等工具都含有简单机械的原理. ()三、我会选择:1、在炎炎夏日,当你从冰箱拿出一瓶饮料时,你想到的工具是( )。
A螺丝刀 B镊子 C开瓶器 D起钉锤2、想要省力地把钉在木头里的螺丝刀起出来应该选用( )A起钉锤 B粗柄螺丝刀 C细柄螺丝刀 D钳子3、医生在从瓶子里取酒精棉时使用的工具是()A镊子 B钳子 C筷子 D螺丝刀4、下列物品不是机械的是( )A筷子 B菜刀 C扁担 D苹果5、下列物品是简单机械的是()A自行车 B拖拉机 C扁担 D苹果6、下列物品是复杂机械机器的是( )A拖拉机 B菜刀 C扁担 D苹果7、木工用羊角锤子拔钉子,可以()A省力 B少移动距离 C不用力气 D不移动距离四、什么叫机械?在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使用机械?2、怎样移动重物一、填空1、杠杆包括一个()和一根能()的棍子.2、杠杆的三要素是()、( )、().3、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这时,杠杆( ).4、阿基米德说过,如果能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他说得( ),但()。
南京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STEM学习《立体小菜园》第4课时说课稿
![南京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STEM学习《立体小菜园》第4课时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04cb77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b6.png)
南京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STEM学习《立体小菜园》第4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立体小菜园》是南京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STEM学习的一课时内容。
本课时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了立体小菜园的设计、制作和种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立体小菜园的概念、优点以及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他们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立体小菜园的设计和制作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立体小菜园的制作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种植中。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立体小菜园的概念、优点以及制作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立体小菜园的设计和制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劳动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立体小菜园的概念、优点以及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立体小菜园的制作方法和植物种植技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践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践和合作。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植物标本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立体小菜园的相关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立体小菜园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探究立体小菜园的概念和优点: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小组讨论,了解立体小菜园的概念和优点。
3.学习立体小菜园的制作方法: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掌握立体小菜园的制作方法。
4.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制作属于自己的立体小菜园。
5.种植植物: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然后进行种植。
6.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立体小菜园的概念、优点、制作方法和植物种植技巧等内容,通过板书设计,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材问题解答练习(附参考答案)(2022新版)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材问题解答练习(附参考答案)(2022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624cffe7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28.png)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问题解答练习(2022新版)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第1课搭建生命体的“积木”1、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有什么相同之处?(P2)2、观察下面的人体细胞,说说它们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P4)第2课微小的生命体1、在老师调好的显微镜下,观察“小水塘”的一滴水中有什么。
(P5)2、观察下面的微生物,说说它们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P7)第3课发霉与防霉1、依次用放大镜和显微镜仔细观察物品上的霉。
说说不同物品上的霉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P8)2、这些防霉方法的依据是什么?(P9)第4课微生物的“功”与“过”1、微生物对人类既有“功”,也有“过”。
它的“功”体现在哪里?“过”又体现在哪里?(P10)2、如果没有微生物,世界会怎么样?(P10)3、你还知道哪些消灭细菌和病毒的方法?(P11)4、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我们应该做好哪些防护措施?(P12)5、为什么要用消毒过的容器装加热过的鲜牛奶?(P12)6、为什么要往鲜牛奶中加酸奶并保温?(P12)第二单元仿生第5课生物的启示1、下面物品的设计与动植物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相似之处?(P14)2、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设计是受了动植物的启示?(P14)4、假如你是蜜蜂,你会选择哪种形状建蜂巢?为什么?(P15)5、你还发现哪些物体有蜂巢结构?这种设计有什么好处?(P15)6、人们在造船时,从鱼的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找找它们的对应关系。
(P16)7、查资料,了解人类从鸟的身上获得了哪些发明创造的启示。
(P16)第6课蛋壳与薄壳结构1、观察并描述鸡蛋壳的特点。
2、蛋壳这么薄,禁得住这样的挤压吗?2、在蛋壳上画一条线,这条线是什么形状的?3、外形为弧形的建筑结构被称为拱。
你见过哪些拱形建筑或建筑上的拱结构?4、除了建筑,你还见过哪些薄壳结构的物品?第7课海豚与声呐1、人们在水池里插上金属棒,海豚游动时绝不会碰到;即使被蒙上眼睛,照样畅游无阻,还能准确捕捉猎物。
南京市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教学设计
![南京市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23f8f2b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97.png)
南京市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的主要内容包括:岩石与矿物的概念、分类、特性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应用。
本单元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岩石与矿物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自然界中的事物充满好奇。
但学生在学习岩石与矿物方面,可能存在对概念理解不深、分类混淆、特性辨别不明确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深入理解岩石与矿物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岩石与矿物的概念、分类、特性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应用;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对岩石与矿物进行观察和实验。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岩石与矿物的概念、分类、特性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应用。
2.难点:岩石与矿物的鉴别方法以及特性辨别。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教学法: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掌握岩石与矿物的相关知识,熟悉教学内容。
2.学生准备:提前了解岩石与矿物的基本概念。
3.教学资源:准备岩石与矿物的标本、实验器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岩石与矿物标本,引导学生关注这些自然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岩石与矿物的概念、分类、特性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应用。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岩石与矿物的特性。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岩石与矿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20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课堂作业新设计
![2020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课堂作业新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9b0e37b87c24028915fc373.png)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课堂作业新设计2020年2月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1)物体在水中放手后不碰到底部的为()。
A.浮B.沉C.一半浮一半沉(2)一枚回形针放入水中是沉的,下列方法放在水中能浮的是()。
A.把两枚回形针串在一起B.把十枚回形针串在一起C.把回形针插在塑料泡沫上(3)一块橡皮在水中是沉的,切成一半大小在水中是(),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用少量透明胶把两块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中是(),这说明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轻重和体积,沉浮状态()。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1)下列物体放入水中,都会下沉的一组是。
()A.小石头、泡沫块B.回形针、橡皮C.蜡烛、铁块(2)1千克铁在水中是下沉的,和它相同重量的木块在水中会()A.下沉B.上浮C.不确定(3)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1. 把物体浸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它排开的(),钢铁制造的轮船能够在水中浮起来,这是因为轮船排开水的体积比钢铁本身的体积要()。
2.用一定量的橡皮泥做小船,把船浸入水中的体积做得大些,船装载的货物就会()。
A.多些 B.少些C.不变3、右图中三个球的体积是相同的,它们排开水的体积说法错误的是()。
A.A球排开水的体积最小B.C球比B球排开水的体积要大C.C球和B球排开水的体积一样大造一艘小船1.使用重量相同的橡皮泥制作小船,体积越大,装载量()A.越大B.越小C.不变2.用橡皮泥捏小船,为了增加船体的稳定性,可以采用()A.缩小船底面积,把船舷加高B.把船底的面积增大C.选择小一些的盆子作为装水的容器3.玲玲测试橡皮泥小船的装载量时,当垫圈数加到19个时,小船刚好沉没了,那么它的载重量应为()A.20个垫圈B.19个垫圈C.18个垫圈浮力1.当物体的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就会()。
2.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
3.两个体积相同但轻重不同的物体,都浮在水面上,那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课时作业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课时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70e457ee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29.png)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叫机械__ __1、像剪刀、筷子那样能够帮助人们〔〕或〔〕的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
机械可以分成〔〕和〔〕两类。
2、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的复杂机械通常叫做〔〕3、人类祖先使用的生产生活工具里就含有机械的原理。
〔〕4、你能从身边找出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吗?〔各四种〕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2、怎样移动重物__ __1、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
2、杠杆上的三个点分别是〔〕、〔〕、〔〕。
3、阿基米德说过:如果能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4、在生产、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杠杆,你能举出5个例子吗?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3、斜坡的启示__ __1、斜坡就是一种〔〕,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2、斜面坡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大。
〔〕3、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斜面的变形。
〔〕4、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斜面与螺旋,你能举出四个例子吗?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4、拧螺丝钉的学问__ __1、像螺丝刀、方向盘这一类,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做〔〕,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2、当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大越费力。
〔〕3、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广泛地用到了轮轴,你能举出四个例子吗?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5、国旗怎样升上去__ __1、国旗是利用〔〕升上去的,它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2、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它能〔〕;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它能〔〕。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__ __1、能够传递力量的装置叫做〔〕,它分为〔〕和〔〕。
2、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差别是〔〕。
3、自行车采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钟表采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1、折形状__ __1、物体大多数是由〔〕、〔〕、〔〕、〔〕这4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的。
2、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弯曲,可以提高材料的〔〕。
而且,折叠或弯曲的形状不同,其承受力也是不相同的。
3、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中得到启发,设计了柱状钢管、瓦楞纸、壳体建筑。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6f9535c133687e21ae45a964.png)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叫机械教学目标:能够通过分析,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能够通过对比,认识机械的作用。
能够在提示下调动生活经验对概念的外延进行搜索。
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机械是我们创造和使用的,科学在不断发展。
为人类祖先知道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到自豪。
勇于探索和发现工具中隐含的科学道理。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学生不知道机械的概念也不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2:学生知道机械的概念但不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3:学生知道机械的概念也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探究能力:层次1:不会比较、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2:能够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但不能抓住本质进行比较。
层次3:能够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也能抓住本质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起子、刀、蔬菜、盒子课时安排:1课时(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叫机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叫机械教学资源开发机械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生产中,给人们带来了诸多方便,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提升了我们生活的质量。
本节课中,教师指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机械。
让学生认识生活.娱乐中的简单机械,总结这些机械好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以后机械的学习做铺垫。
通过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现代化机械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实践中发明创造的,是智慧的结晶。
使学生体会到:现在我们学习和使用这些机械,将来也会创造更先进的机械。
关于简单机械,学生存在着片面认识,他们认为简单机械就是工地上的大吊车.公路上的汽车.自行车,而没有意识到我们每天用的筷子.勺子等物品都是简单机械。
2022年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新改版)
![2022年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新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009835c3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60.png)
2022年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画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的样子。
它们的相同之处:都是由一个个小格子组成的。
下面图片中的细胞是什么形状的?连一连。
2.微小的生命体画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水样中生物的样子。
在下面生物中勾选出微生物。
(√)蓝藻(√)变形虫(√)病毒(√)乳酸菌(√)草履虫(√)红细胞()西瓜虫(√)大肠杆菌(√)霉()跳蚤()苔藓(√)蘑菇科学阅读。
微生物无处不在摄影师将一滴海水在显微镜下放大25倍,事实的真相暴露了:这滴海水中竟然包含着蟹幼虫、菌类、鱼卵、浮游动物、硅藻,还有更多各种你想不到的生物。
我们全身上下也都遍布着各种微生物,如皮肤上、口腔里、肠道里等。
每个人身上有不同的气味,就与他们身上的微生物有关。
空气中含有相当数量的微生物,主要是霉菌的孢子、细菌的芽孢和某些耐干燥的球菌,如葡萄球菌。
这些微生物吸附在尘埃和小液滴上,随气流在空气中传播。
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较多,有放线菌、霉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
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也很多,1克土壤中就有几亿到几百亿个。
根据以上科学短文,写出能够发现微生物的地方:海水、皮肤、口腔、肠道、空气中的尘埃、空气中的小液滴、土壤。
3.发霉与防霉画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各种霉。
探究物品发霉的条件。
问题:馒头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假设:馒头放置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霉。
实验设计:序号条件实验方法实验结果1寒冷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片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不发霉2温暖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片的塑料袋放在阳台上发霉3寒冷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片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不发霉4温暖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片的塑料袋放在阳台上不发霉实验结论: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4.微生物的“功”与“过”写出你对微生物的了解。
有“功”的事例:制作馒头、面包、生产调味品有“过”的事例:导致感冒、导致食物变质有“功”也有“过”的事例:熟透的苹果掉在地上,微生物就会分解苹果,使苹果变成腐殖质我认为:如果没有微生物,世界将会垃圾成山,难以分解;植物难以存活和生长;动物难以生存;人类没有食物,没有某些药品,等等。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每课同步练习(附教材目录)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每课同步练习(附教材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f49c43f5bcd126fff7050bef.png)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每课同步练习第六单元交流与质疑1 交流一、填空题1、交流是通过()和()的形式,与其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实验成果的过程。
2、口语交流的常用形式有:()、()、()。
3、书面交流的常用形式有:()、()、()。
4、科学家不只是埋头于自己的研究工作,有时还通过参加各种()、()来进行交流。
5、进行口语交流时,耐心、完整的()是重要的,虚心、完整的()同样也很重要。
6、因为事物的(),使得人们的看法往往并不完全一致,因此科学家经常开展()。
7、除了口语交流和书面交流,其它的交流形式还有()、()、()、()、()等。
二、判断题1、交流时,耐心、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重要的,虚心、完整地倾听别人的讲述同样重要。
()2、把信息发布到网页上让其它人观看,也是一种书面交流。
()3、交流时,耐心、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重要的,虚心、完整地倾听别人的讲述同样重要。
()4、把信息发布到网页上让其它人观看,也是一种书面交流。
()5、交流形式有好坏之分,书面交流比口语交流好。
( )二、选择题。
1、用口语进行交流的方式有()A、讨论B、图画C、电话2、用书面进行交流的方式有()A、描述B、图表海报C、电子邮件3、既不属于口头交流,也不属于书面交流是()A、描述B、图表海报C、电子邮件四、解答题1、怎么研究一个问题?2、在科学探究中为什么要进行交流?3、人们通常都有哪些不同的交流方式?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交流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书面|口头语言;2、描述|讨论|辩论;3、图表|海报|图画;4、学术会议|发表研究论文;5、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讲述;6、复杂性|科学辩论;7、电话|书信|照片|模型|电子邮件。
二、判断题1、正确;2、错误。
3、正确;4、错误;5、错误。
二、选择题。
1、A;2、A;3、C。
四、解答题1、可以选择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进行研究。
2、因为在科学探究中,自己说自己探究的问题有价值,自己说自己探究的方法正确合理以及自己说自己探究的成果可靠有效这一切都不算数。
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1bba438453610661ed9f4b5.png)
m 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1、认识常见岩石一、教学目的:1、在观察中发现岩石的特征。
2、引领学生用分类的方法对岩石进行分类。
3、在知道岩石的基本特征后,了解几种岩石的名称及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4、初步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认识岩石的特征。
三、教学难点:鉴别身边的岩石。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五、教学课时:2节六、学校准备:配套光盘,《科学材料袋》、岩石标本、滴管、挂图、盐酸、放大镜、锥子、小刀、钉子……。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课:1、师述:大家看一看实验桌上的岩石,谁知道是哪里找到的?2、学生观察,教师巡视引导,相互交流。
3、板书课题:略(二)认识岩石1、师述:岩石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你知道吗?给大家说一说。
2、教师指名学生发言,交流,(引导学生观察岩石标本和解读说明)3、问题:实验桌上的物体哪些是岩石?哪些不是岩石?4、师生共同研讨,(学生相互交流,教师巡视引导)5、学生归纳,教师小结:略(三)观察岩石,认识特征:1、师述:各小组商量研究哪几种岩石?选择什么工具?使用什么方法?2、学生分组讨论,研究分组实验方案。
3、安全教育:师述“盐酸”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亲自演示讲解)4、学生观察,实验、记录、交流(教师巡视引导)5、学生分组汇报观察实验的方法和新的发现,其他小组代表补充。
6、在教师引导下填表:(1)我对岩石的了解:(2)观察岩石标本的记录:(1)岩石的作用(2)在哪儿可以找到岩石(3)(4)第二课时(一)观察岩石并分类:1、师问:通过我们的观察和研究,现在按小组给岩石分类,邻组的同学可以互相交流,并做好记录。
2、学生分组实验(按自定的分类标准对岩石进行分类),教师巡视引导。
3、分组汇报岩石分类方法。
标本名称我的发现(1)(2)(3)(4)(5)4、教师归纳学生发言。
5、学生阅读文本(或看光盘、挂图)6、教师引导学生按科学范畴把岩石重新分类。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练习题带答案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练习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42697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e.png)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练习题带答案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一、单元知识归纳1、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有像(积木)一样的小格子,这就是组成生命体的(细胞)。
动物、植物等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2、大多数细胞都(非常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
但有些细胞却很大,如(动物的卵黄)。
3、“小水塘”的一滴水中有(鼓藻、草履虫、钓钟虫、水蚤、轮虫)等微生物。
4、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它们没有头、足、眼睛,也没有根、茎、叶,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5、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生活着微生物。
有的微生物还能生活在其他生物无法生存的地方,如(火山、岩石)。
6、有些微生物并不微小,如(蘑菇、木耳、银耳、灵芝),把它们归为微生物,是因为它们的(生存方式)与某些微生物相似。
7、通过探究物品发霉的条件可以知道,物品放置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霉,放置在(寒冷、干燥)的环境中不容易发霉。
8、生活中常见的防霉方法有(真空包装、放干燥剂、烈日暴晒、空调除湿、低温保存、消毒柜杀菌)等。
真空包装使食物与空气中的菌类隔绝,防止食物被污染,便于长期保存。
放干燥剂、空调除湿都是通过减少物品与水分接触来防霉;低温保存通过控制环境温度来防霉;烈日暴晒、消毒柜杀菌分别利用阳光、紫外线照射来损坏微生物的内部结构,以达到消灭细菌的目的。
9、微生物对人类既有“功”,也有“过”。
它的“功”体现在(制作馒头、面包时要用酵母菌来发面,生产调味品时要用米曲霉、根霉等来使原料发酵,一些微生物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使土壤变肥沃)等;它的“过”体现在(霉菌导致食物变质,流感病毒导致感冒)等。
10、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青霉素能杀灭一些细菌。
之后,人们又利用其它微生物生产出多种治疗细菌性疾病的(抗生素)。
11、将(疫苗)注射到人体内,使人体产生(免疫力),是预防病毒性疾病强有力的科技手段。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练习题(共4课,附参考答案)(2022新版)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练习题(共4课,附参考答案)(2022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5c24b63a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fd.png)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练习题(共4课,附参考答案)(2022新版)1.搭建生命的“积木”1.细胞2.XXX3.显微镜动植物和细菌等都由细胞组成。
1665年,XXX发现了细胞的存在。
大多数细胞都非常小,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
判断题:1.√2.√3.×4.√5.√选择题:1.A2.C3.A4.B5.B连线题:骨细胞 - 肌细胞红细胞 - 血液细胞白细胞 - 免疫细胞叶表皮细胞 - 植物细胞根尖细胞 - 植物细胞茎细胞 - 植物细胞综合题:1.①植物细胞:叶表皮细胞、根尖细胞、茎细胞动物细胞:肌细胞、血液细胞人体细胞:肌细胞、血液细胞、叶表皮细胞、根尖细胞2.不同生物的细胞不一样。
3.相同生物的细胞相同。
4.由此可见,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不同生物的细胞结构和功能不同,相同生物的细胞结构和功能相同。
2.微小的生命体1.XXX2.眼霜菌微生物不都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有些微生物如蘑菇、眼霜菌可以肉眼看到。
微生物不都生活在水里,有些微生物生活在土壤中、空气中等不同的环境中。
藻类微生物没有根、茎、叶的结构。
微生物可以生存在火山、岩石等环境中。
微生物没有头、足、眼睛等器官。
判断题:1.×2.×3.×4.×5.√选择题:1.A2.C3.空缺4.B5.空缺注:第三题应为判断题,正确答案为√)A.动物B.植物C.微生物4、XXX是世界上首次发现微生物的科学家。
5、观察引起疟疾的疟原虫,其形状是椭圆状。
四、连线题:将微生物与其名称连线。
葡萄球菌——乳酸菌草履虫——变形虫衣藻五、实验题:自制“小水塘”1、自制小水塘的每个环节有什么作用?请连线。
制作“小水塘”给微生物留足大量繁殖的时间。
加池塘水给微生物的繁殖提供合适的温度。
加树叶、草、土给微生物提供食物。
将瓶子放在有阳光的窗边提供微生物及其生活场所。
3周后再观察培养水中微生物并大量繁殖,便于观察。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每课练习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每课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f6e88bf9011ca300a7c39069.png)
(
)。
11、(萤石)又称(
), 是制造
(
)的重要原料 , 可以防止龋齿。
3、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
1、人类很早就认识到岩石和矿物的用途 ,
其开采矿物资源的活动也一直没有停止
过 , 一些岩石和矿物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
在一天天 ( ) 。
2、地球上的资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
(
) , 比如(水资源、气候资源、
土地资源) ;另一类是 (
1、国旗是利用(
)升上去的。
(
)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2、固定在支架上 , 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
轮叫(
);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
滑轮叫做(
)。
3、定滑轮(
);动滑轮(
)。
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1、现在的自行车车轮能够转动 , 是因为链
条将(
)从踏板那里传递到了后
轮上。像自行车链条这样的装置叫做
(
)。
2、 传 动 装 置 可 分 为 (
)
;
②
(
)
;
③(
)。 第四单元 1、认识常见岩石
1、 ( ) 组成地球的外壳 , 有些岩石
裸露在空气中 , 更多的岩石被水或泥沙、
土壤覆盖。
2、岩石的用途有 (
)、(
)、
(
)、(
)等。
3 、我们可以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 ,
用锤子敲击观察岩石的(
)、用
滴盐酸观察岩石 (
)等方法 , 了解
常见岩石的特征。
(
)组成的。
2、我们可以从 (
)、(
)、
(
)、(
)、(
)、
(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及标准答案(一至六单元)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及标准答案(一至六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5426367d3169a4517723a3ca.png)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第一单元测试一、我会填。
1、像剪刀、筷子那样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
2、机械可以分成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两类。
3、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轮轴、滑轮。
4、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它能改变用力的方向;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它能省一半的力。
5、能够传递力量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
二、我是小法官。
1、人类祖先使用的生产生活工具里就含有机械的原理。
(√)2、阿基米德说过:如果能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3、斜面坡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大。
(Х)4、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斜面的变形。
(√)5、当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大越费力。
(Х)斜坡是一种斜面,但不是一种简单机械。
(Х)7、螺丝不属于斜面,但它可以省力。
(Х)三、选择题1、齿轮传动与链条传动的差别是((2))。
(1)是否能改变力的大小(2)是否能改变用力方向(3)是否省力2、下列机械中属于杠杆的是((5)(10)),属于斜面的是((3)(4)(6)(7)),属于轮轴的是((2)(8)(9)),属于滑轮的是((1))。
(1)吊车(2)水龙头(3)钻头(4)螺丝钉(5)撬棍(6)斧子(7)刀(8)门把手(9)方向盘(10)镊子3、自行车采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3)),钟表采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2))。
(1)带传动(2)齿轮传动(3)链条传动第二单元测试题二、我是小法官。
1、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中得到启发,设计了柱状钢管、瓦楞纸、壳体建筑。
(√)2、蛋壳又轻又薄,根本承受不了多大的力。
( x )3、赵州桥是平板桥。
( x )4、改变形状,物体的承受力增大。
(√)5、吊车起重臂的支架结构只是为了美观。
( x )6、三角形组成的结构不但牢固稳定,而且用料最少。
(√)7、桥的承受力大小与桥墩没有一点关系。
(√)三、快乐ABC。
1、最不容易变形的支架是( 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
1、什么叫机械
班级:姓名:
1、像剪刀、筷子那样能够帮助人们()或()的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
机械可以分成()和()两类。
2、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的复杂机械通常叫做()
3、人类祖先使用的生产生活工具里就含有机械的原理。
()
4、你能从身边找出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吗?(各四种)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
2、怎样移动重物
班级:姓名:
1、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
2、杠杆上的三个点分别是()、()、()。
3、阿基米德说过:如果能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4、在生产、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杠杆,你能举出5个例子吗?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
3、斜坡的启示
班级:姓名:
1、斜坡就是一种(),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2、斜面坡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大。
()
3、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斜面的变形。
()
4、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斜面及螺旋,你能举出四个例子吗?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
4、拧螺丝钉的学问
班级:姓名:
1、像螺丝刀、方向盘这一类,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做(),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2、当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大越费力。
()
3、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广泛地用到了轮轴,你能举出四个例子吗?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
5、国旗怎样升上去
班级:姓名:
1、国旗是利用()升上去的,它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2、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它能();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它能()。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
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班级:姓名:
1、能够传递力量的装置叫做(),它分为()和()。
2、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差别是()。
3、自行车采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钟表采用的主要传
动装置是()。
第二单元形状和结构
1、折形状
班级:姓名:
1、物体大多数是由()、()、()、()这4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的。
2、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弯曲,可以提高材料的()。
而且,折叠或弯曲的形状不同,其承受力也是不相同的。
3、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中得到启发,设计了柱状钢管、瓦楞纸、壳体建筑。
()
4、蛋壳又轻又薄,根本承受不了多大的力。
()
5、改变形状可以使物体的承受力增大。
()
第二单元形状和结构
2、搭支架
班级:姓名:
1、通常,结构由()构成,()最稳定、结实,所用材料也()。
2、不稳定结构,可以通过()的方式增加其(),使它变得稳定。
3、被称为“钢铁巨人”的艾菲尔铁塔位于()。
4、吊车起重臂的支架结构只是为了美观。
()
5、铁塔、铁架桥属于框架结构。
()
第二单元形状和结构
3、建桥梁
班级:姓名:
1、平板桥、拱桥、吊桥是按桥的()分类的。
2、()是现存最古老的()。
3、桥梁的承重力跟桥梁的()有关。
()最结实,其次是斜拉桥,()最不牢固。
第二单元形状和结构
4、造房子
班级:姓名:
1、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不管是平房还是楼房,房子的主要功能都是()。
2、说一说你知道的古今中外著名的建筑。
第三单元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
1、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
班级:姓名:
1、植物会结出(),种子可以长成新的植物。
2、除了用()外,植物还可以用()、()、()进行营养繁殖。
3、用种子繁殖的方式栽种的植物一定比用植物的根、茎、叶繁殖方式栽种的植物长得好。
()
4、土豆和红薯都是用植物的根进行繁殖的。
()
5、菊花既可以用种子繁殖,也可以用植物的茎繁殖。
()
6、植物不用种子就不能繁殖后代。
()
第三单元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
2、动物怎样繁殖后代
班级:姓名:
1、在自然条件下,我们看到的大多数的新个体都的通过()才能产生。
动物的繁殖包括()、()、()、()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这些行为都是动物的()。
2、()的繁殖方式叫卵生,()的繁殖方式叫胎生。
3、从动植物的繁殖方式可以看出生物具有多样性。
()
4、动物教会自己后代生存的本领,这一点和人类是一样的。
()
5、动物的后代生出来都完全像妈妈。
()
第三单元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
3、我是怎样出生的
班级:姓名:
1、人类是通过()繁殖自己后代的。
2、我在妈妈“肚子”里住了()。
3、妈妈在怀孕的时候有()等不良反应。
4、我出生时妈妈有()等情形。
5、刚出生时我的样子是()。
6、孕妇临产前,胎儿、胎盘及羊水的总重量约为()。
7、我们应该怎样珍爱生命,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
1、认识常见的岩石
班级:姓名:
1、岩石组成()的外壳。
2、埋在地下的古代植物,在高温高压下经历复杂的化学变化后形成()。
3、()是湖泊、海洋里的生物死后沉积到水底被泥沙覆盖,经过千百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4、在沉积岩中有时能够找到化石。
()
5、砖块也是一种岩石。
()
6、科学家是按照什么方式给岩石分类的?分成了哪三类?
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
2、认识矿物的性质
班级:姓名:
1、大自然中成分集中,有一定结构的石头叫做()。
岩石是由()组成的。
2、()和()是两种常见的能透光的矿物。
3、()是指抵抗外力机械作用的强度。
4、()是制造玻璃的重要原料,透明的称为(),可以做各种首饰。
5、说一说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认识矿物的性质?
6、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矿物及它们的用途。
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
3、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
班级:姓名:
1、矿物资源是()的,正在日益减少。
2、据资料统计,我国对矿物资源的回收利用率不到()。
3、地球上的资源可以分为哪两类?请举例说明
4、我们能为保护矿物资源做些什么?
第五单元人体的司令部
1、大脑
班级:姓名:
1、世界上最复杂的“机器”是()。
2、大脑能管理人的()、()、()、()、()、()和()等活动,所以被称为人体的()。
3、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的关系。
即左脑支配()身体的运动,右脑支配()身体的运动。
人的大脑中,左脑偏重于管理()等功能,右脑偏重于管理()等功能。
4、人睡眠不足时,会有()、()、()、()等症状。
5、说一说我们大脑的模样。
6、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大脑?
第五单元人体的司令部
2、神经
班级:姓名:
1、大脑和脊髓合称为()。
2、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人类的一切()、()、()和()都是在大脑的指挥下进行工作的。
3、()是低级神经中枢,可完成简单的反射活动,如()。
4、神经分布于()。
从脑发出的(),主要分布在人体的();从脊髓发出的(),主要分布在人体的( )。
5、神经就像(),起着()的作用。
6、写出人接受信号并作出反应的的过程
7、以过红绿灯为例,说一说我们是如何接受信号并作出反应的?
第五单元人体的司令部
3、感觉
班级:姓名:
1、()、()、()、()、()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分布在这些器官里的()将接受到的各种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入(),人就有了各种()。
2、眼睛是()的感觉器官。
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约()
来自眼睛。
3、耳朵是()的感觉器官。
()将信号传递给大脑,由大脑识别这些声音的含义,人就产生了()。
4、()和()密切相关,嗅觉能增强味觉的感受。
5、说一说我们是如何产生视觉的?
第六单元交流和质疑
1、交流
班级:姓名:
1、()是通过书面和口头语言的形式,和其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实验成果的过程。
2、口语交流的常用形式有:()、()、();书面交流的常用形式有:()、()、()。
3、交流的形式有好坏之分,书面交流比口语交流好。
()
4、交流重在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必注重听取别人的意见。
()
5、进行口语交流时,最重要的完整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对于别人的讲述听不听都无所谓。
()
第六单元交流和质疑
2、质疑
班级:姓名:
1、科学注重()和(),容不得虚假和轻信。
2、()就是有根据地对自己的和别人的探究是否合理提出疑问。
3、我们应该质疑别人,也应该接受别人的质疑。
()
4、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算做是质疑。
()
5、“尽信书不如无书”说的就是我们在学习中要学会质疑。
()
6、人和人之间要以诚相待,所以我们不应该去质疑别人。
()
7、说一说什么是值得我们去质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