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地区的年夜饭风俗

合集下载

闽南春节习俗

闽南春节习俗

闽南春节习俗
闽南地区是中国福建省的一部分,这里有着独特的春节习俗。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人们团聚和庆祝新年的时间。

闽南地区的春节习俗充满了浓厚的地方特色,以下将介绍一些代表性的习俗。

1. 扫尘掸埃:在除夕之前,家人会彻底打扫屋子,清除一年的旧物和灰尘,以迎接新的一年的来临。

这象征着清除厄运,迎接好运的到来。

2. 迎财神:在大年初一的早晨,人们会在门口或家中摆放招财竹或财神像。

财神被认为是带来财富和好运的神明,迎接他的到来以庆祝新年的到来。

3. 祭祖拜宗神:闽南地区非常重视祖先的崇拜,所以在春节期间,人们会设宴祭祖,感谢祖先的恩德,也祈求他们的保佑和福运。

同时,还会拜宗神,供奉宗庙中的神明。

4. 贴春联:春联是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装饰品。

人们会在除夕或大年初一贴上春联,上联写吉祥的寓意,下联写道喜的话语,横批则写年年有余或福禄双全等吉祥寄语。

5. 发红包:独有于中国的春节习俗之一就是发红包。

长辈会在初一给小辈包红包,红包里面装着压岁钱,代表着长辈的祝福和对小辈的关爱。

这也是孩子最期待的春节礼物。

6. 吃年夜饭:年夜饭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一餐。

家人会聚在一
起,共同享受丰盛的菜肴,象征着团聚和幸福。

年夜饭一般包括饺子、鱼等寓意吉祥的食物。

闽南地区的春节习俗丰富多样,充满了浓厚的家庭氛围和传统文化。

人们通过这些习俗,表达着对过去一年的感激和对未来一年的希望,同时祈求着好运和幸福的到来。

闽南人春节的风俗

闽南人春节的风俗

闽南人春节的风俗
闽南人春节的风俗如下:
1.过年前的准备:春节前,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大扫除,以扫除旧年的晦气,迎接新年的到来。

人们还会购买年货,包括各种食品、水果、糖果等,以备过年期间享用。

2.祭祖:春节期间,家庭会进行祭祖活动,祭拜祖先,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平安幸福。

3.守岁:即除夕夜整晚不睡觉,守岁至新年初一。

在这段时间里,家人团聚在一起,边吃年夜饭,边聊天、打牌、看电视等,等待新年的到来。

4.放鞭炮:在新年的时候,人们会放鞭炮,以驱赶邪气,迎接新年的好运。

5.拜年:新年的头一天,人们会互相拜年,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以示祝福。

6.舞狮舞龙:在春节期间,人们会表演舞狮和舞龙,以驱邪避灾,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7.吃年糕:春节期间,吃年糕是必不可少的习俗,象征着“年年高升”。

福建闽南春节的风俗

福建闽南春节的风俗

福建闽南春节的风俗
福建闽南春节的风俗丰富多彩,兴起于古代,深受本地民众的喜爱。

一、风俗庆典
古老的春节节庆为指春祭,是一个礼乐娱乐盛会。

过年期间,当地居
民会在家门前悬挂年灯,放风筝以及戏会表演;还会烧爆竹,斗拱、
打儿歌。

二、弥漫的春联
家家户户门前都悬挂着春联,展示出春节的美景。

闽南春联一般流行"
财源广进"、"家业兴旺"等等,表达着闽南人祝福朋友们阖家欢乐、财
源滚滚,过上幸福快乐的新春生活。

三、喜庆的年夜饭
春节里,家家户户精心准备的年夜饭,象征着闽南人民团圆美满的团
家关系。

丰富的年夜饭中,一定会出现闽南特色的过年菜:做包粽子、蒸粉粽以及炒鬼头刀等,让人垂涎三尺。

闽南乡村的春节风情

闽南乡村的春节风情

闽南乡村的春节风情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全国各地家庭团聚、亲朋好友欢聚的日子。

在中国南方的闽南地区,春节的庆祝方式和风情格外独特,展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迎福贴春联春节到来之际,闽南乡村的每家每户都会在门前贴上“福”字和春联,以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闽南的春联多采用方言表达,内容多与传统的乡村生活、农事活动和家庭幸福相关,如“金猪迎福”、“岁岁平安”,寓意着希望来年家庭幸福、事业兴旺。

二、舞狮贺岁在闽南乡村,舞狮是春节期间最受欢迎的传统活动之一。

人们会请专业的舞狮团队到各个村庄表演,狮子的舞动和鼓乐的声音充满喜庆和祥和的氛围。

舞狮的目的是祈求好运、驱邪和增添喜庆气氛。

三、赛年画在闽南乡村,春节期间还有一个特别受欢迎的活动,那就是赛年画。

赛年画是指村民们自己动手制作的一种水墨画,内容通常以中国传统民俗、花鸟画和乡村风景为主题,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全家人一起赛年画不仅能展现个人的艺术才能,也是一种欢乐的亲子互动。

四、品尝年夜饭春节期间,尤其是除夕夜,闽南乡村的每个家庭都会准备丰盛的年夜饭。

年夜饭的菜肴通常由当地土特产和农作物组成,如燕姿鱼、莆田虾、平和甜菜、龙岩蒸糕等。

这些菜肴不仅美味可口,更寓意着美好的愿望,如鱼(余)意(盈)吉祥,蒸糕象征前程似锦等。

五、放鞭炮庆新年在春节的第一天,又被称为“开年”,闽南乡村的村庄里到处都弥漫着鞭炮的烟花气息。

人们在自家门口或者村庄的广场上放鞭炮,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鞭炮声响彻云霄,象征着除旧迎新,驱逐邪恶,迎接新年好运。

六、拜年互访春节期间,闽南乡村的村民互相走访,互相拜年。

长辈会收到晚辈们的拜年礼物,例如红包和水果,以示尊敬和祝福。

在互访期间,村民们经常会在一起聚餐、唱歌跳舞,增进亲情和友谊。

总结:闽南乡村的春节风情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活力。

从迎福贴春联、舞狮贺岁到赛年画,再到品尝年夜饭、放鞭炮和拜年互访,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当地人对新年的期盼和祝福。

闽南过年习俗

闽南过年习俗

闽南过年习俗
闽南地区是指中国福建省的南部地区,其过年习俗与其他地区相似,也有一些独特的
传统。

以下是一些闽南过年的习俗:
1. 除夕年夜饭:闽南人重视家庭团圆,年夜饭是一家人共同享受团聚的时刻。

这顿饭
一般会有很多丰盛的菜肴,如鱼、烧肉、虾、粽子等。

人们相信吃鱼有“年年有余”
的寓意,因此餐桌上必定少不了鱼。

2. 贴年画、贴对联:人们会在除夕之夜贴年画和春联来迎接新年的到来。

年画一般会
有各种祥瑞的图案,如蝴蝶、鱼、花等,春联则是写有吉祥的对联,如“一帆风顺、
万事如意”等。

3. 敬神祭祖:过年期间,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坟墓前祭祖,表达对祖先的敬意。

同时,
闽南地区还有许多拜神的活动,如拜岳父、祭拜地主、祭拜门神等,以祈求神灵的保佑。

4. 赏花灯:在中国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闽南地区也会举办赏花灯的活动。

各种各
样的灯笼会在街道上挂起,形成美丽的夜景。

此外,还有猜灯谜等传统游戏。

5. 打炮放鞭炮:过年期间,人们还会燃放鞭炮和放鞭炮来驱逐邪气,庆祝新年的到来。

这是一种释放和庆祝的方式,同时也有驱邪避灾的意义。

这些是闽南地区过年的一些传统习俗,代表着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闽南人过年有什么习俗 闽南人春节习俗

闽南人过年有什么习俗 闽南人春节习俗

闽南人过年有什么习俗闽南人春节习俗闽南地区信奉神明,所以过年风俗特别多,那么具体有哪些习俗呢?小编精心收集了闽南人过年有什么习俗,闽南人过年的习俗,供大家欣赏学习!闽南地区的春节习俗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中华民族过春节的传统,“敬天”“敬神”“拜祖先”是其中最为浓重的春节礼俗。

过去,从闽南地区到海外的华人华侨光宗耀祖的三件大事是“娶妻”、“生子”和“建大厝”(建大房子),而在传统春节,海内外的闽南人都无一例外地把“敬天”、“敬神”和“拜祖先”三大习俗给保留下来,并作为最隆重的三大礼俗,而正月初一拜天公便是其中最为隆重的礼俗之一。

采尘、跳火堆、“年兜花”烧去“过年畚”迎来好兆头家家户户门口的火堆,远远望去犹如连成一个火群。

大家将“过年畚”倒进火堆,以烧“过年畚”去告别上一年的不如意,寄愿新年生活风调雨顺。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的这段日子,民间将之称为“迎春日”,在此期间,各家各户都要为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而做准备。

米粉肉、过年饭备食跨年吃讨个好彩头年夜饭要留下一碗,需要放上鸡蛋、九鬃芋、糕粿、红橘、柿饼以及红枣,还要放上红包以及一朵红纸折成的“春花”。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这句自古流传于闽南民间的俗语,其意指到了腊月下旬,就该着手为过年准备一些肉食了。

甘蔗顶门、看避债戏新年入佳境善举促年俗除夕,拿两根贴上红纸的甘蔗放在古厝大门后;一家老小上街看大戏,这样的古老年俗已不多见了。

金橘糖、花生仁糖甜碟摆厅堂茶点增年味正月,闽南人家总会在厅堂中摆放一盘“甜碟”待客,以此祝福客人们新的一年里有一个“甜蜜的开始”。

每逢春节,闽南人家里的‘甜碟’中总会看到金橘糖,这是因为闽南语中“橘”和“吉”同音,象征大吉大利之意。

因金橘多野生于山间,其果树年年开花结果,由于其味道很酸,无法直接生吃,当地人便把它去籽后,用盐水浸泡去除酸涩味,之后再以白糖腌制熬煮成金橘糖,如此一来,既保留了金橘原有的橙黄色泽以及特有的香味,也让它入口甜如蜜糖,不再苦涩难食。

闽南年兜春节习俗

闽南年兜春节习俗

闽南春节习俗年兜日祭祀公妈(祖先)每年的大年三十,家里无论男女老少都得开始忙起来,准备做一顿丰盛的年夜饭,鸡鸭鱼是少不了的,还有米饭、“米果”(用饭米磨成米浆蒸制而成,即米豆腐)等特色小吃。

等到下午三四点的时候,爸爸妈妈便会张罗我们把做好的年夜饭摆在供桌上以拜祭祖先。

祠堂里(祖厝公妈厅),长辈们点香祭拜“请”祖先,祠堂的大埕上也站满了人,小孩子们玩起各自带来的鞭炮,外出归来的兄弟姐妹们互道平安后便开始叙旧起来了。

一炷香烧完后,就可以给祖先们烧纸钱放鞭炮了。

闽南的纸钱颇有讲究,分为“金箔纸钱”与“银箔纸钱”。

金箔纸钱是用来拜天公与敬神用的,而银箔纸钱则是用来敬奉先祖的。

听老人们说,银箔纸钱是先祖们在另外一个世界用的通行货币,先辈们以前苦惯了,在除夕那天给他们多烧点纸钱,祈求他们的保佑,保佑家族兴旺、添丁进财。

正月初一子时正拜天公“敬天”又叫“拜天公”,是正月初一最为隆重的仪式,意在向上天玉皇大帝祈福。

除夕夜零点的钟声敲响以后,便可以举行敬拜仪式了。

鞭炮声也陆陆续续传来,一直持续到黎明时分,甚至天亮,一般由家中长辈负责主持仪式。

在传统的“八仙桌”上摆上酒水贡品、蜡烛香案,静等上天众神来享“人间烟火”。

拜天公时,有一个重要的仪式叫做“爻杯”。

仪式内容是将两个约掌大的半月形、一面圆弧凸出、一面平坦之筊杯掷出,是探测上天之意。

爻杯时,先向天公点烛上香膜拜,然后说明掷筊之原因,拿起筊经双手合十参拜之后,在香炉内的香上绕一圈,然后往地上一掷,即是一筊。

合掌谢过天公之后,再拾取地下的筊,再往地上一掷,须连三个“圣筊”,才算是神灵许诺。

如果连续三个“圣筊”,则预示着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添丁进财,阖家幸福。

闽南人的过年有什么风俗_春节

闽南人的过年有什么风俗_春节

闽南人的过年有什么风俗闽南人家过大年,从腊月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你都能体会到浓浓的民俗气息。

那么闽南人的过年有什么风俗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欢迎大家阅读。

闽南人的过年风俗介绍闽南人过年基本上是从腊月十六“尾牙”(福建旧时称改善伙食为“做牙”,而“尾牙”则为最后一次做牙)这天开始的。

一直到元宵,整整一个月,过年“过”翻天。

前期是预热阶段,比如置办年货,祭拜灶王爷等。

转入除夕,就热闹起来了。

除夕之夜,闽南称之为“二九暝”、“三十暝”,依农历十二月的大小而别(今年就是“二九暝”)。

家家在天色未晚前准备好“春饭”等供品。

“春饭”就是在盛得尖尖的米饭上插上剪纸的春字。

在闽南话中,“春”与“剩”谐音,表示“年年有余”。

在大门后,还要竖放两根连须带叶的甘蔗,叫“长年蔗”,意味着又长又甜,家运吉祥。

一到腊月二十四这天,民间传说这些供在家里的神仙们就要上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本年度的“工作”,闽南人把腊月二十四这一天称为过小年,并会举行比较隆重的祭拜仪式,恭送这些神仙上天去做客,直到正月初四这天这些神仙才会重新回到家中,为人们送来新年的财运并保平安。

闽南人的过年风俗一、拜年风俗过年时在闽南流行着这样一句:“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得饱,初四安下地,初五隔光,初六舀稀饭,初七摸,初八摸,初九祭天公…………”,这句话要用闽南语念起来才会顺口,大概的意思是:初一和初二要起早床,起早床后食用糯米制作的甜稀饭,寓意在新的一年里甜甜蜜蜜,初三就可以睡早床,初四安下地是说腊月二十四那天上天去的神仙们在初四这天返回地面带来新一年的运程,据说通过占卜还可以知道你家里的神仙从天上带回来什么东西,比如带回了红枣那预示着在新一年里平安,如果是带回了元宝则表示今年有财运,如果带回了笔则表示家中今年有参加高考或毕业考的学子将会高中,初五隔光的意思就是可以解除很多过年的禁忌,比如在初一至初四在家中是不能打破碗或其它器皿的,到了初五这些禁忌就不存在了,小孩要是过年时吵闹不听话,在初一至初四大人是不可以打骂小孩的,而到了初五小孩再不听话,大人们就可以“家法伺候”了;初六舀稀饭是说过年时人们常常大鱼大肉,过于油腻,到了初六这一天就要归于平常,吃点稀饭等素食用于调节饮食,以利于身体健康。

福建闽南的家乡风俗

福建闽南的家乡风俗

福建闽南的家乡风俗
福建闽南的家乡风俗如下;
1、筅尘日
即年终大扫除。

人们为了迎接新年,用嫩竹枝叶,榕树枝叶,或用稻草,甘蔗叶等扎成长长的掸子,用来清扫屋角梁上的灰尘蛛网,同时也用“桌布巾”来清洗各种农具。

“筅尘”的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清洁干净,同时也是为了驱除病疫,扫除瘟物,祈求来年平安。

2、蒸碗糕
“筅尘”节之后,在闽南一带的很多地方,如泉州、晋江、石狮等沿海一带,为过好春节,还要蒸“碗糕”,这“碗糕”也称为“发糕”。

在闽南语里,年糕是越“发”越好,因为“发”就是发财、发达的意思。

所以“碗糕”寓意着能够发达发财、发家致富。

而且,米粉发酵好了,用旺火去蒸,糕的顶部就会裂开,寓意为“笑口常开”,象征全家幸福安康、欢欢喜喜。

“碗糕”大都是放糖蒸的,是甜味的,寓意生活甜甜蜜蜜,吉祥如意。

3、敬天公
敬天公是每一年正月初一最为隆重的仪式,新年的第一天敬奉上天,向上天祈福,今年丰收平安。

子正之时(零点)一到,四处爆竹声响成一片,人们即在家中厅堂设案,摆上三牲、果合、清茶、金楮等供品,燃三炷清香,点烛,恭拜“天公”,敬祀祖先。

这种祭祀一直持续到初四。

4、煎堆补天
端午节之前,泉州一带常常阴雨绵绵,人们盼晴心切,仿效女蜗氏炼石补天的做法,于是有了“煎堆补天”的民俗。

民谣“雨仔微微,舀油来煎堆”正是这种民俗的生动反映。

闽南过年风俗 闽南俗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

闽南过年风俗 闽南俗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

闽南过年风俗闽南俗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而最具意义的传统节日,起源于殷商,标志着农历旧的一年结束了。

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盼望着春天的春暖花开、万象更新,同时也把美好的希望寄托于新的一年里。

因为春节的重要性,无论在哪里的游子按习俗都要回家过年团聚。

有些人住在西北偏远的地方,回趟家委实不容易,坐完五六十个小时的火车后搭七八个小时的汽车再乘船渡江,然后还得走上近一个小时的山路才回到双亲身边,这样的归途很让人感慨。

岁末临近,有钱人过年,无钱人过关。

没钱的穷人日子难过活,过年就好比是过关。

社会治安愈发不安,偷盗抢比往常多得多。

因此而被迫铤而走险的人,不禁让人多一声无奈的感叹。

小时候对春节很憧憬,有新衣裳穿,有压岁钱花,有很多好吃的,也有很多好玩的,恨不得天天都是春节。

除夕夜躺在枕头边放着新衣服的床上,盼着天早点亮,好穿上新衣出去光彩照人,让同伴发来羡慕的眼光和阵阵的追问。

同时心里也在盘算:今年会有多少压岁钱,鞭炮要放在哪里点燃才有意思,纸牌该怎么玩才能胜出,聚赌要不要做庄。

小时不懂事,家里的一切没有概念去帮忙和顾及。

春节到来之际,家里最忙的人要数母亲了,农历腊月二十三起传统习俗就得开始“扫尘送神”。

扫尘寓意于清洗家里的一切,把晦气统统扫出门。

母亲的勤劳并不逊色:卧室客厅、橱房庭院、床单被褥、碗盆瓦罐,里里外外、上上下下一片干干净净,一切呈现辞旧迎新的气象。

搞定后便可以体面地把灶君王送上天去,“受人香火,保人安康”,灶君王就会带上全年善恶考察记录本,跟玉帝汇报工作情况并带来会议精神及其奖惩指示。

“送神风,接神雨”,家家都期待来年有更好的兆头。

收拾清洗整顿后就该准备年货了,仗着离市场近,母亲每年都很迟才出门置办。

鸡鸭鱼菜、虾蟹蚌蛄、油盐酱醋、烟酒茶糖、金香烛炮、水果干品,这么多的东西又细又杂,缺一不可,没有长期持家经验的人一时间便会急着团团转。

年货备齐后就得开始动手加工,主菜和配料都得细细斟酢,烹饪制作的先后顺序也需讲究统筹。

闽南地区春节的风俗

闽南地区春节的风俗

闽南地区春节的风俗
闽南地区的春节风俗丰富多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压岁钱:压岁钱是给孩子的传统习俗。

长辈会在春节期间领着压岁钱簇簇作响的来到小孩家中,拜年时将压岁钱塞进收集在红色钱袋中的孩子手里,祝愿孩子们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学习顺利。

2. 春联:春联是写在红纸上用来贴在房门或配上挂画的对联,包含了贴对联的人对新一年生活的展望和祝福,同时也是春节的一大特色。

3. 吃年夜饭:年夜饭是一家人团圆的重要时刻,一年中,只有春节可以让远在外地、外国的家人们回家团聚,大家一起享受美味佳肴,共度也年夜饭。

4. 放烟火:春节期间,闽南地区的民众会在家门口或是公共场所放烟火庆祝新年,场面十分热闹。

5. 拜年:春节期间,人们会拜访亲朋好友,相互祝福,表达新年祝愿。

总之,春节在闽南地区是一个喜气洋洋、热闹非凡的节日,人们用自己的方式庆祝和祈愿,期待着新的一年能够平安幸福、顺心如意。

闽南特殊年夜饭菜谱

闽南特殊年夜饭菜谱

闽南特殊年夜饭菜谱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经历了中原汉族文化和当地古越族文化的混合、交流而逐渐形成。

厦门环岛路闽南特殊年夜饭菜谱有哪些,具体的操作步骤又是怎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闽南特殊年夜饭菜谱,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闽南特殊年夜饭菜谱--太平石笑食材准备主料:"石斑鱼"一条(750克),辅料:熟鸽蛋10个,虾胶150克,荠菜心200克,葱丝,红辣椒丝各少许。

调料:湿淀粉,精盐,味精,绍酒,花生油各少许,上汤150克。

做法步骤1.将石斑鱼宰净,剁下头尾待用。

取鱼身净肉切成蝴蝶片10片,用虾胶涂好每片夹入去壳鸽蛋一个,装好与鱼头(顶开嘴)、尾一并上龙屉蒸10分钟取出。

2.蒸好的酿蛋鱼片摆两排于盘中,分别用葱丝、红辣椒丝点缀;前后摆入笑嘴鱼头及鱼尾;荠菜心氽水后,下锅油炒成熟,调好味取出,摆进两片鱼片中间。

最后,上汤下锅烧沸,调好味,用湿淀粉勾成琉璃芡,淋于鱼片上即成。

闽南特殊年夜饭菜谱--一品鲍鱼食材准备主料:鲍鱼(罐装)50克,水发香菇25克,鸽蛋5个,蛋松16克,云腿末5克,盐1克,味精1克,胡椒粉0.1克,糖0.5克,料酒2毫升,植物油40克,鸡油10克,葱10克,姜6克,淀粉0.5克,玉米粉1克,鸡汤200克。

做法步骤1、鲍鱼切成薄片。

鸽蛋煮熟去壳粘上玉米粉入热油炸成金黄色,一分为二备用。

2、锅上火入油,煸葱段、姜片出味后加鸡汤,下入香菇调味,小火煨数分钟,装盘围边。

3、鸽蛋加鸡汤调味蒸透,取出围盘。

4、锅上火入油,煸葱段、姜片,入鸡汤调味,开锅后去除浮沫,放入水淀粉勾二流芡,加入鲍鱼烧透,盛入围好香菇、鸽蛋的盘中,在鲍鱼和香菇间镶上蛋松。

5、锅内汁放入鸡油浇到菜面上,再撒上火腿末即成。

闽南特殊年夜饭菜谱--爆炒鱿鱼卷食材准备主料:鲜鱿鱼350克,辅料:鲜香菇20克,冬笋50克,调料:小葱15克,白酱油10克,白醋5克,白皮大蒜5克,蚕豆淀粉10克,味精3克,香油10克,花生油40克做法步骤1.将鱿鱼剞十字花刀,切成6×3.3厘米的长块,下沸水锅氽一下,生花成卷,控去水分;2.葱去根须,洗净,取葱白切马蹄葱;3.香菇去蒂,洗净,切菱形片;4.冬笋削去外皮,洗净,切菱形片;5.香菇片、冬笋片焯水一下,和调料、湿淀粉调成卤汁待用;6.锅置旺火上,倒入花生油,烧十成热后,将鱿鱼入油锅中,炸至熟透,捞出;7.留余油50克回置旺火上,倒入卤汁烧开,迅速放入就鱼卷急炒二下,再颠锅几下装盘即成。

闽南春节民俗

闽南春节民俗

闽南春节民俗
春节是闽南地区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家庭团聚、祭祖、互访亲朋好友的时刻。

此时,闽南人民会进行一系列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

一、年夜饭:年夜饭是家庭成员团聚的重要场合,在桌上,家人们会品尝各式各样的传统美食,比如鱼、鸡、虾、螺、蟹等等,寓意着团圆和丰裕。

二、贴年画:贴年画是闽南地区春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家人们会选择吉祥图案的年画,例如神仙、山水、福禄寿等等,贴在门神或其他显眼的地方,以祈求新年里的平安和吉祥。

三、拜年:拜年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亲朋好友相互拜年表达问候和祝福。

闽南地区有独特的拜年方式,先年长者,然后晚辈,贴切地展示了尊老敬贤的传统美德。

四、放鞭炮:放鞭炮是迎接新年的重要环节,据说能驱邪辟邪、迎接新一年的好运。

闽南人会在半夜时分燃放鞭炮,声响阵阵,烟火弥漫,营造出热闹喜庆的氛围。

五、舞龙舞狮:舞龙舞狮是闽南春节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身穿五彩斑斓的龙狮服饰,伴随着锣鼓的声音舞龙、舞狮,以祈求来年的平安和好运。

六、打年糕:打年糕是闽南春节民俗中的一项有趣的活动。

家人们会用年糕、糖果、蔬菜等制作的木板做成各种形状的模具,
然后用力敲打在米糕上,寓意着岁岁平安、吉祥如意。

七、逛庙会:春节期间,闽南地区会举办丰富多彩的庙会活动,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当地居民。

人们可以在庙会上品尝各种特色美食,欣赏各类民间艺术表演,感受浓厚的节日氛围。

这些闽南春节的传统民俗活动不仅丰富了节日氛围,也传承和弘扬了地方文化。

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份浓厚的年味,享受春节带来的喜悦与团聚吧!。

独特的闽南过年习俗

独特的闽南过年习俗

独特的闽南过年习俗独特的闽南过年习俗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是集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独特的闽南过年习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祭先祖每年的大年三十,家里无论男女老少都得忙起来。

泉州的习俗认为“年兜”(即除夕)那天是祭祀祖先的重大节日。

那天中午,家家户户都要备办丰盛菜肴敬奉祖先,即便是贫寒之家也要尽力而为。

供桌上摆满各色糕果和鸡鸭鱼肉,中间高堆“过年饭”,以陶钵盛大米(象征丰衣足食),上面再搁碗糕(因为碗糕俗称发糕,象征兴旺发达)、柑橘(象征吉祥如意)、红鸡蛋(象征吉祥、有福)、红米丸(象征团圆、圆满)和米粉蒸制的金、银锭(象征财源广进),中插春枝(象征年年有余,闽语中的“剩”就是“春”音)。

以前很多农户过年时都要在存放大米的米缸和存放粮食的米囤上贴个“春”字,既寓意春节来临,更寓年年有余。

供桌前还要再置放一个火炉,象征家运亨通、红火。

芋头也要上供桌。

也许会有不少人产生疑问,如果你看过芋头刚挖出来是怎样的,你就会明白。

刚挖出来的芋头是有许多小的芋艿附在一个大芋头上的,象征着多子多孙,坚信多子多福的古人就把它也摆上了供桌,希望多子多孙,人丁兴旺。

等到下午三四点的时候,爸爸妈妈便会张罗我们把做好的年夜饭摆在供桌上以拜祭祖先。

祠堂里,长辈们点香祭拜“请”祖先,祠堂的大埕上也站满了人,小孩子们玩起各自带来的鞭炮,外出归来的兄弟姐妹们互道平安后便开始叙起旧来。

一炷香烧完后,就可以给祖先们烧纸钱放鞭炮了。

闽南的'纸钱颇有讲究,分为金箔纸钱与银箔纸钱。

金箔纸钱是用来拜天公与敬神用的,而银箔纸钱则是用来敬奉先祖的。

听老人们说,银箔纸钱是先祖们在另外一个世界用的通行货币,先祖们以前苦惯了,在除夕那天给他们多烧点纸钱,祈求他们保佑家族兴旺、添丁进财。

纸钱一直摆到傍晚,再燃放鞭炮,子孙们跪拜祖先,祭礼也告完成,俗称辞年。

二、“炝火盆”安(安溪)、永(永春)、德(德化)等山城在除夕那天晚上还要吃甘蔗。

闽南人春节必备两种美食,除了发糕还有松糕,寓意蒸蒸日上

闽南人春节必备两种美食,除了发糕还有松糕,寓意蒸蒸日上

闽南人春节必备两种美食,除了发糕还有松糕,寓意蒸蒸日上今年的春节格外热闹,各地的景区迎来人潮爆满。

网友所晒的年夜饭也是丰富多彩,可以说山珍海味全都有。

其中一些地方的特色小吃、点心非常吸引人,例如糍粑、手打牛肉丸、花馍等。

这些东西有的不仅是吃,更有年节的寓意在。

像在闽南,发糕、松糕亦是年节必备的美食。

发糕具有发财高升的寓意,大部分的闽南人都会买来拜拜祈福。

而松糕则象征“蒸蒸日上”正常与发糕搭配祭祀,或者摆盘祈福等。

松糕的口味众多口感软松甜香非常可口,让人吃了一块还想再来一块。

今天把它的做法分享给大家,希望你会喜欢。

紫薯双色松糕配方:水磨粘米粉350克、水磨糯米粉250克、紫薯粉12克、细砂糖150克、水300克、制作步骤:1、把所需要的细砂糖倒入盆中,然后加入定量的温水搅拌至细砂糖完全溶化。

糖必须搅溶味道才会均匀,如果使用冷水则必须等糖溶才能使用。

2、把粘米粉和糯米粉混合搅拌均匀,双粉建议使用水磨性的因为水磨粉质会更细腻。

有的网友对糯米粉、粘米粉认识不深,问为什么要用两种有什么不一样。

你可以大致理解为粘米粉不黏,糯米粉比较黏。

使用两种粉起到一个综合的作用,可以使成品的口感更好。

3、拿一双筷子边搅动边倒入糖水使之成为絮,此时的絮大致是不规则的粗粒。

抓起一把紧握能成形,一捏还能散就是最佳的状态。

因为双粉的吸水性不同,你必须注意调控粉的质感。

以双手一搓能成碎粉为最佳状态,如果太湿可以加入少许的粘米粉调节一下。

4、分出一半的湿粉,倒入紫薯粉翻拌均匀然后搓成均匀的散粉。

紫薯粉建议直接买现成的,如果你想自己做点紫薯粉。

可以把紫薯蒸熟切成小丁,晾晒干后放入破壁机里打成紫薯粉。

5、根据你的模具去制定松糕的造型,以我的糕模来说。

底下我垫了一块细纱布,然后把白色的粉筛入模具里。

筛一半后用刮板刮平,记得不要去挤压粉质必须保持松散的质感。

筛模的一半后换成紫薯粉质,以相同的手法筛刮平整。

6、最后用小刀划割出小方块的形状,待锅中水开之后放入蒸笼。

闽南人除夕年夜饭吃什么

闽南人除夕年夜饭吃什么

闽南人除夕年夜饭吃什么除夕通常会被称为大年三十,但是其实由于阴历历法的原因,除夕的日期可能是腊月三十,也可能是腊月二十九,但不论如何,它都是阴历年的末尾。

那么你知道闽南人除夕年夜饭吃什么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闽南人除夕年夜饭吃什么1 年糕,与“年高”谐音,寓有年年高升,生活水平年年提高之意。

2 长年菜,即菠菜或芥菜,意寓“平安长寿”。

而且不可以切根,不能切断,要有头有尾,每人都得吃一棵。

3 血蚶,这也是闽南很有特色的风俗,寓意来年发财,金银满室。

闽南有言曰“蚶壳钱大赚钱”,据说蚶壳为古代贝币(蚶壳仔钱),故此,闽南人还有个风俗,将吃剩的蚶壳洗净,洒在桌子底下或床下,直到初五才收拾。

4 年夜饭中还要吃肉丸(圆)、鱼丸(圆)加上家人欢聚,合称“三元”,即合家团圆。

有的地方则是排骨汤加肉丸,寓意“骨肉团圆”。

5 海蛎煎则有“兜金兜银”之意;6 萝卜也不可少,因其闽南语为“菜头”,则有“(好)彩头”(吉兆)之意;7 春饼(薄饼)又称春卷,是年年有剩。

又因其作料多样,以面皮包卷而成,寓意合家团聚;8 豆腐谐音“富”,即丰裕富足;9 鸡,则是大吉大利;10 鱼,则为即年年有余;11 还要吃甘蔗,寓“节节甜,年年好”之意。

12 喜庆的日子里,怎么能少的了酒?即使平日不擅饮酒,即使性情内敛含蓄,可这喜庆的时刻,只需开怀畅饮,真个是“岁月逢春花千树,笑饮丰年酒一杯”。

13 排骨炖萝卜干汤,既有排骨——年年攀登的寓意,又有萝卜(闽南语称为“菜头”)——“好彩头”的寓意。

14 另外,闽南人在围炉时用的蔬菜,一般也能切,洗净后连根煮熟,吃时也不咬断,而是从头到尾,慢慢地吞进肚里,以祝父母长寿平安。

还有,年夜饭中的每盘菜肴不要都吃光,要剩点下来,闽南语中的“剩”与“春”谐音,有“迎春”的意思。

除夕是传统节日吗:是的除夕因常在夏历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民间最为重视。

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

厦门闽南年夜饭菜谱

厦门闽南年夜饭菜谱

厦门闽南年夜饭菜谱闽菜形成三大特色,一长于红糟调味,二长于制汤,三长于使用糖醋。

厦门闽南年夜饭菜谱有哪些,具体的操作步骤又是怎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厦门闽南年夜饭菜谱,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厦门闽南年夜饭--海蛎烧豆腐食材准备主料:豆腐(南)300克,牡蛎(鲜)300克,肥瘦猪肉50克,干香菇100克,冬笋50克,青蒜30克,芹菜150克,调料:盐4克,味精1克,玉米淀粉5克,香油10克,白皮大蒜5克,花生油40克做法步骤1.海蛎洗净,拣净贝壳;2.豆腐切1.5厘米见方的块;3.大蒜切片;4.鲜猪肉切丝;5.香菇、冬笋切菱形厚片;6.芹菜应摘净叶子,取梗部分;7.青蒜去根部,切3厘米长的段;8.锅置旺火上,下适量花生油,取几个蒜片煸一下;9.出香味时倒入肉丝、香菇、冬笋炒几下;10.下清汤、豆腐块,烧沸几分钟,调味;11.下海蛎、芹菜、青蒜,用湿淀粉勾芡,淋上香油即成。

厦门闽南年夜饭--双菜炒素鸡食材准备主料:素鸡菜心,菠菜,冬菇,春笋,葱,姜,蒜盐,白糖,酱油,蚝油,胡椒粉,生粉做法步骤1、将素鸡切成片,用热水烫一下,冬菇、春笋切片;2、锅中倒入水,加盐、少许油,煮开后放入菜心烫熟取出放入盘中;3、坐锅点火倒油,下葱姜蒜爆香,放入素鸡、冬菇、春笋烧两分钟后调味勾芡出锅浇在菜上即可。

厦门闽南年夜饭--香菇青菜食材准备主料:青菜,鲜香菇,木耳,调料:生姜,盐做法步骤1油锅热后,先放生姜丝翻炒出香味,接着放木耳香菇翻炒。

紧接着放青菜的根的部分翻炒。

2放盐调味,看看根的颜色有点透明了,就可以放青菜的叶子的部分了。

3叶子放入后,稍微翻炒几下就可以起锅装盘了。

闽南春节美食

闽南春节美食

闽南春节美食
春节是闽南地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家庭团聚、共度欢乐时光的日子。

而在这个喜庆的节日里,美食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闽南春节的传统美食。

第一道菜是年糕,也被称为年糕炒年糕。

年糕在闽南春节里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糕”与“高”谐音,寓意着年年高升、生活
越来越好。

年糕炒年糕是将切成小块的年糕与蔬菜、肉类等食材一起炒制而成,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另外一道美食是花生糖,是以花生和糖为主要食材制作而成的糖果。

制作花生糖需要把花生炒熟,再加入糖融化,最后放入模具中冷却成型。

闽南地区人们将花生糖送给亲朋好友,寓意着甜甜蜜蜜、友谊长存。

此外,还有凤梨酥是闽南春节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

凤梨是一种酸甜可口的水果,在春节时用它制作成的凤梨酥更是受到大家的喜爱。

制作凤梨酥先要将凤梨磨成泥,再加入白糖、麦芽糖等食材搅拌均匀,最后用面皮包裹后烘烤而成。

凤梨酥的香甜味道和酥脆口感让人回味无穷。

最后是潮汕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点心——貔貅酥和竹节糕。

貔貅酥是一种外形可爱、味道香甜的点心,制作时使用糯米和鲜肉作为馅料包裹在糯米团中,经过蒸煮后,外皮酥脆、内馅鲜嫩,美味可口。

而竹节糕则是以糯米为主料,经过加工制作成竹节形状,再经过蒸煮而成,口感软糯,香甜可口。

这些闽南春节传统美食不仅满足了味蕾的享受,更是承载了人们对新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每年春节,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这些美食,一起分享欢乐和温暖。

让我们一起品尝这些美味,感受闽南春节的浓郁氛围吧!。

尾牙宴是什么意思

尾牙宴是什么意思

“尾牙宴”是什么意思
“尾牙宴”是方言。

原指旧时商号为答谢大家一年辛劳,在年末宴请本店伙计的宴席。

现多指企事业单位在临近春节放假时,领导宴请全体员工,以此慰劳同人、增进感情的聚会。

尾牙宴是闽南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

农历二月初二为最初的做牙,叫做“头牙”;农历十二月十六的做牙是最后一个做牙,所以叫“尾牙”。

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动的“尾声”,也是普通百姓春节活动的“先声”。

这一天,台湾一般平民百姓家要烧土地公金以祭福德正神(即土地公),还要在门前设长凳,供上五味碗,烧经衣、银纸,以祭拜地基主(对房屋地基的崇拜)。

各商家行号也要在今天大肆宴请员工,以犒赏过去一年的辛劳。

以前,如果老板在来年不准备续聘的员工,便在筵席中以鸡头对准他,暗示解聘之意。

不过,这种风俗已绝迹。

除了近年来日益盛行的尾牙聚餐外,按传统习俗,全家人都围聚在一起“食尾牙”。

主要的食物是润饼和刈包。

润饼系以润饼皮卷包豆芽菜、笋丝、豆干、蒜头、蛋燥、虎苔、花生粉、香茄酱等多种食料。

刈包里包的食物则是三层肉、咸菜、笋干、香菜、花生粉等,都是美味可口的乡土食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闽南地区的年夜饭风俗
蛇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人们开始喜洋洋地迎接蛇年的到来,全国各地的年夜饭食俗也开始酝酿登场。

您知道厦门乃至闽南地区的年夜饭风俗,其渊源如何,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吗?在春节前夕小编跟大家说说闽南年夜饭的食俗,带您品尝当地不同的年夜饭。

同时领略闽南春节的文化习俗,一边享受美食,一边感受闽南的气息。

年夜饭习俗的演化史
闽南地区有很多居民都是从中原迁过来的,所以,闽南地区和中原地区的民俗有很多相同之处。

传入闽南的中原过年风俗,与当地的民俗相互融合,完成了第一次蜕变,形成了独有的民俗文化。

宋元以后,闽南作为中国与世界的交接处,最大程度地与外国文化进行了深度接触,这就形成了具有独特韵味的海洋文化。

厦门作为闽南的一部分,过年的风俗又完成了第二次蜕变。

忌讳打破碗筷
《过年歌》的开头是这样唱的:“廿九暝要过年,全家坐圆圆。

有鸡有肉又有鱼,阿公阿嬷坐中间,大个红包分下去。

孩子囡,不要说坏话,不要打破咪……”事实上,这首歌谣里,就包含了许多规矩——“不要打破咪”就是一个明显的忌讳。

过年,吃年夜饭围炉是少不了的。

吃饭的时候,大家围坐在一起,又暖和,又感觉到团圆。

孩子如果在这个时候不小心打破了碗筷,就算是不小心,还是会打破这种融洽的气氛,显得不够团圆,来年就没有一个好兆头。

所以,在吃年夜饭的时候,孩子的母亲总是会比较累,因为她们要格外小心,时刻注意孩子手上的碗筷,防止他们打坏东西。

血蚶壳要堆床底
血蚶是厦门的年夜饭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事实上,吃血蚶与中国古代的货币有关系。

古代的时候,贝壳就是货币,就是钱的象征,厦门人将血蚶作为年夜饭席上的一道必备菜肴,正是因为这个象征意义。

但是,单单把血蚶吃下肚子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它们的壳。

“一般情况下,吃完的血蚶,壳不会扔掉,都会把它们扫成一堆,一起放进床底下。

”如此这般,一直到大年初五,再收拾起来——这代表着来年会“旺财”。

剩饭与年夜饭的垃圾
与血蚶的壳相同,年夜饭留下的垃圾也不能随便清理。

吃完的垃圾不可以向着门口方向扫,要往家里面扫,扫成一堆以后,不能拿到外面去倒。

这象征着家中的财富,在来年不会外流。

厦门话中的“剩”与“春”谐音,这样就有了迎春的意思。

闽南“年兜夜围炉”必吃
在闽南地区大年三十俗称“年兜”、除夕,吃年夜饭又叫“围炉”。

一家人围坐在家中,辞旧迎新、团圆和美,可谓大年夜里一大乐事。

闽南有句俗谚:清明不回家无祖,年兜不回家无妻。

不管平时如何忙碌,年终时一家老小聚在一起吃顿满系团圆情结的年夜饭仍是重头大戏。

快节奏的生活,高频率的聚会应酬,冲淡了家庭氛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假期回归家庭,聚在家里,和家人一起享受家的温馨。

不少年轻人开始回归传统闽南春节习俗,在年夜饭上求一个全家动手,分工合作,围炉畅谈的乐趣,在他们看来,居家的年夜饭更能体现一种其乐融融的亲情,而如果在此时吃些传统饮食,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好运。

那么传统的闽南年夜饭都有些什么?需要准备什么?
一是热气腾腾的火锅。

围聚火炉,一家人酒肴相对,轻言细语,红红火火却也温馨撩人。

闽南传统在除夕夜就有围炉的习俗,原来的围炉类似现在的火锅,有锡炉、陶炉、铜炉几种。

而炉中所煮即祭礼祖先神明后的食品,将祭礼的食品放入锅中一起再煮,形成大杂烩,而后大家围炉边吃边谈,团聚一堂,也有全家福的意味。

二是酒。

围炉时,即使平时不会喝酒或不喝酒的人,这天也多少要喝一点,因为“酒”和“久”同音,象征“长久”之意,祝愿家运兴旺“长长久久”。

三是全鱼。

象征“吉庆有余”,同时人们还希望能够年年有余,生活能够更富裕,更美好。

寄托家业发达的美好愿望。

四是一道甜食。

祝福新的一年生活都能甜甜蜜蜜,多数家庭是煮汤圆,寓意“团团圆圆”。

五是年糕。

在闽南年夜饭餐桌上常见的还有年糕,含有“年年高升”的意思。

此外,有的人家桌上要有芥菜,叫“长年菜”,象征命长,也有的人家桌上要有“韭菜”,即“韭”和“久”谐音,象征长寿。

萝卜也不可少,闽南话叫它“菜头”,表示“好彩头”(吉兆)。

还要有鸡肉,鸡的谐音“吉”,闽南话意为“家”,“食鸡起家”可大振家声也保吉祥如意。

吃鱼丸、虾丸、肉丸,取“三元及第”之意,(丸与元谐音,三元即是状元、会元、解
元)。

不同地区还有略微差别,但是都有吉祥平安的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