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小说)一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小说篇)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小说篇)](https://img.taocdn.com/s3/m/b229702ea58da0116c1749fe.png)
高中语文阅读练习(小说篇)一、阅读下文,完成各小题。
玻璃贾平凹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
我决意再等一阵,踅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着电杆。
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玻璃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意玻璃”的字样。
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
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反复解释他是病了,不能赴约,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
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电杆下果然坐着一个老头,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
我说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说:我叫王有福。
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
他看四周没人,就解开裤带将钱装进裤衩上的兜里,说:“我请你去喝烧酒!”我谢绝了。
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
我问他家离这儿远吗,他说不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
我说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我不走德巴街。
”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
走过那家酒店,玻璃墙上却贴出了一张布告: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
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
我被酒店此举感动,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肯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我为我的聪明得意,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话,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
红星饭店也是玻璃装修,我选择这家饭店,是要证实他是不是真的在酒店挂伤的。
他见了我,肿胀的脸上泛了笑容,步履却小心翼翼,到了门口还用手摸,证实是门口了,一倾一倾地摇晃着小脑袋走进来。
“我没请你,你倒请我了!”他说。
“一顿饭算什么!”我给他倒了一杯酒,他赶忙说:“我不敢喝的,我有伤。
“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伤的吗?”“……那酒店怎么啦?”“这么说,你真的在那儿撞的!”“这……”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脸色立即赤红,压低了声音说:“是在那儿撞的。
”一下子人蔫了许多,可怜得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文学类小说阅读备考指南与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文学类小说阅读备考指南与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69eb1fb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4f.png)
考情特点备考方向1.近年高考全国卷一改小说一统天下的局面,2021两套全国卷是小说、散文各一篇。
2020年全国卷Ⅲ考查了散文《记忆里的光》,2020年新高考Ⅰ卷考查了散文《建水记》。
考查文体的变化体现新课标重视多方面培养审美鉴赏能力的教育思想和新高考全面综合考查学科素养的命题理念。
2.文本选材突出人性美与时代性主题。
2021全国甲卷《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突显个人命运和时代命运的结合;2021全国乙卷《秦琼卖马》则突显人性之美;2020年全国卷Ⅱ《书匠(节选)》是弘扬工匠精神的主题;2020年新高考Ⅰ卷《建水记》是传承历史文化的主题;2019年全国卷Ⅱ《小步舞》是映射工业化进程中精神家园丧失的主题。
选材的主题,契合时代精神,体现新课标和新高考重视“立德树人”的理念。
3.设题既注重常规性又兼顾灵活性。
2021全国乙卷的小说两道简答题,一道考查情节的设计意图,一道考查人物心理,都是常规题型,难度也适中。
2021全国甲卷的散文两道简答题,一道考查信息的筛选,一道考查中心句的作用,都是常规题型,但“普希金的临终遗言是理解本文的钥匙”的说法简明而生动,体现了命题的灵活性。
灵活性另一方面是不拘常规,因文设题,个性化命题。
如2020年全国卷Ⅰ《越野滑雪》第9题根据文本特点考查海明威创作的“冰山理论”。
1.文学类文本阅读备考,要以小说、散文为主,兼顾戏剧、诗歌。
这既是为了应对国家命题中心“反套路”的命题理念,也是为了培养考生真正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
2.因文学类文本考查点侧重文体特征,故本专题分小说、散文来备考。
3.读懂是解答问题的关键,因此,应以读懂文本为切入点,以必备文体知识为突破口,以教材为关联点,以高考真题为能力训练点来进行层进式备考。
如何读懂小说一、掌握文体特征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构成了小说的基本面貌。
1.人物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03 现代文阅读Ⅱ(小说阅读)+名篇名句默写-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现代文阅读解析版
![03 现代文阅读Ⅱ(小说阅读)+名篇名句默写-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现代文阅读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2591f36d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cf.png)
【2024高考二轮复习考点精准突破提升训练】提升训练三 现代文阅读Ⅱ+名篇名句默写(小说阅读提升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瓦猫(节选)葛 亮宁怀远从蒙自刚来到昆明时,在翠湖边上看到一株梨花。
很大,风吹过来,就落了一地,好像雪一样。
后来,他无数次对荣瑞红说起这株梨花树。
荣瑞红说,我们龙泉镇①,什么花都有,就是没有梨花。
后来,宁怀远在滇池边上,听一个拉胡琴的唱,“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
他又想起这株梨花,想起满天飞的白,却怎么也记不起树的样子了。
荣瑞红倒记得清清楚楚。
那年夏天,蓝花楹开得正盛。
黄昏时候,村里头来了一个人,敲开他们家的门。
荣瑞红应了门,见是高个儿中年人,穿着青布衫子。
蜡黄脸,满脸胡须。
这人操官话,有两湖口音,口气温和,问荣瑞红家里头有没有要出租的屋子。
荣瑞红就喊她爷爷。
荣昌德老汉走出来,敲着烟袋锅,眯眼看来人胳膊底下夹着两本书,就问,先生,你是昆明城里来的教授吧?那人点点头,说,小姓闻。
荣老爹回,我们家的耳房刚租了出去。
最近来我们镇上问的,都是昆明城里的教授和学生。
日本人的飞机把读书人都折腾坏了。
全城都在跑警报。
走,我陪你去问一问。
荣老爹带着这个先生,顺着金汁河畔的小路,挨家挨户一路问过来。
天擦黑了,这先生在一户人家门口停下,抬头看看说,这房子好,“三间两耳倒八尺”。
荣老爹说,可不,正正经经的“一颗印”②。
敲开了门,一看,小院干净开阔,房子也通透。
用的石材、木料都考究得很,楼板和隔墙板还未装完,眼见是新起的房子。
闻先生怕人家不舍得,但还是说了来意。
屋主说,好。
钱不打紧,您看着给。
这屋子刚建好,您不嫌弃,下周就能住进来。
闻先生看他爽快,也很高兴。
屋主说,都说昆明城里造了新大学,来了许多教授。
北方来的。
要是不打仗,我们请也请不来你们。
荣瑞红才知道,这个闻先生,就是大名鼎鼎的闻一多先生。
他不是替自己找房子,是要替他们大学找个地方,盖个研究所。
要装修这个房子,镇上不缺人手。
现代文阅读 小说阅读(一)
![现代文阅读 小说阅读(一)](https://img.taocdn.com/s3/m/6a57ce6c783e0912a2162a83.png)
小说阅读(一)一、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1~4题。
玩笑(法)莫泊桑世界上有什么比开玩笑更有趣、更好玩?有什么事情比戏弄别人更有意思?啊!我的一生里,我开过玩笑。
人们呢,也开过我的玩笑,很有趣的玩笑!对啦,我可开过令人受不了的玩笑。
今天我想讲一个我经历过的玩笑。
秋天的时候,我到朋友家里去打猎。
当然喽,我的朋友是一些爱开玩笑的人。
我不愿结交其他人。
我到达的时候,他们像迎接王子那样接待我。
这引起了我的怀疑。
他们朝天打枪,他们拥抱我,好像等着从我身上得到极大的乐趣。
我对自己说:“小心,他们在策划着什么。
”吃晚饭的时候,欢乐是高度的,过头了。
我想:“瞧,这些人没有明显的理由却那么高兴,他们脑子里一定想好了开一个什么玩笑。
肯定这个玩笑是针对我的。
小心。
”整个晚上人们在笑,但笑得夸张。
我嗅到空气里有一个玩笑,正像豹子嗅到猎物一样。
我既不放过一个字,也不放过一个语调、一个手势。
在我看来一切都值得怀疑。
时钟响了,是睡觉的时候了,他们把我送到卧室。
他们大声冲我喊晚安。
我进去,关上门,并且一直站着,一步也没有迈,手里拿着蜡烛。
我听见廊里有笑声和窃窃私语声。
毫无疑问,他们在窥伺我。
我用目光检查了墙壁、家具、天花板、地板。
我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地方。
我听见门外有人走动,一定是有人来从钥匙孔朝里看。
我忽然想起:“也许我的蜡烛会突然熄灭,使我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于是,我把壁炉上所有的蜡烛都点着了。
然后我再一次打量周围,但还是没有发现什么。
我迈着大步绕房间走了一圈——没有什么。
我走近窗户,百叶窗还开着,我小心翼翼地把它关上,然后放下窗帘,并在窗前放了一把椅子,这就不用害怕有任何东西来自外面了。
于是我小心翼翼地坐下。
扶手椅是结实的,然而时间在向前走,我终于承认自己是可笑的。
我决定睡觉,但这张床在我看来特别可疑。
于是我采取了自认是绝妙的预防措施。
我轻轻地抓住床垫的边缘,然后慢慢地朝我的面前拉。
床垫过来了,后面跟着床单和被子。
我把所有的这些东西拽到房间的正中央,对着房门。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2a01d6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e.png)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14分)1.(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大家都知中国人喜讲“中庸之道”,一般人以为中庸之道是指平易近人,不标新立异,不惊世骇俗,调和折衷,不走极端而言。
然此等乃通俗义,非正确义,《中庸》上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无论何事都有两端,此两端,可以推到极处各成为一极端。
在此两极端间之中间都叫做中,此一“中”可以有甚长之距离。
所谓“中”,非折中之谓,乃指此两极端之全过程。
如言真善美,是此一极端,不真不善不美是那一极端。
但此真、善、美三分,只是西方人说法。
照中国人讲,此世界便是一真,不是伪,真伪不能对立。
若论美丑,此世界是浑沌中立,既非极美,也非极丑。
中国文化是人本位的,以人文主义为中心,看重了人的一面,则善、恶对立不能不辨。
但纵是一大圣人,亦不能说他已达到了百分之百的善。
纵是一大恶人,亦不能说他是百分之百的恶。
人只在善、恶两极端之“中道”上,既不在此极端,亦不在彼极端。
但必指出此两极端,始能显出此中道,始能在此中道上理论有根据、行为有目标,故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若非执其两端,则中道无可见。
真实可用者乃此中道,非其两端。
此乃中国人所讲“中庸之道”之正确意义。
在此等观念与意识之下,我认为中国文化尽可以借鉴西方文化,使中国文化更充实更光辉。
并不如一般人想法,保守了中国固有之旧,即不能吸收西方现代之新。
似乎大家总爱把一切事物作相反对立看,不肯把此等相反对立来作互通合一看。
所以我们中国所讲“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此刻实该大大地再阐明。
这和我们当前所该采用的一切想法和做法实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人惟其有此中庸之道,亦可使各不同的宗教信仰也一样调和融通起来。
佛教、回教、耶稣教来到中国,不仅和中国传统文化无冲突,在此诸大宗教之相互间都能和平共存,没有大冲突。
你看中国社会上,这里一个天主堂,那里一个和尚庙:母亲信佛教,儿子信耶稣。
现代文阅读训练卷——小说篇
![现代文阅读训练卷——小说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21abcc7f1922791688e855.png)
现代文阅读训练卷——小说篇(一)玉米饼里加了糖①那一年我上高一,住校。
由于家里生活拮据,我不得不每月回家取干粮。
月末这天,我心事重重地回到家。
后天班里要组织郊游,要求每人自带食品,同学们都很期盼这次活动,大家商量着要在郊外吃一顿大餐,所谓的大餐,就是大家每人带一点儿好吃的,然后集中起来享用。
可我带什么呢?我每月的生活费只有三十元,没有一分钱是多余的,买一个面包都要二、三元,如果买些吃的,半个月的生活费就没有了。
去还是不去,这让我顿时陷入了两难。
②母亲觉察到了我的情绪,问我有啥事,我便将郊游的事告诉了她。
母亲沉思了一会儿,告诉我说她有办法,然后就转身出门了。
半个小时后,母亲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包糖,对我说:“儿子,妈给你烙几个糖玉米饼带着,很好吃的。
”母亲本来很兴奋,可看我没有反应,再没说什么,埋头烙饼……③第二天,我去和王老师请假,说身体不舒服了,不去郊游了。
可王老师本来同意,谁知隔一天却变了,要我必须去。
我只好硬着头皮,拿着母亲给我做的糖玉米饼和同学们出发了。
这一路上,我的心始终_____着,母亲给我烙的几个糖玉米饼越想越拿不出手。
④转眼间到了吃饭的时间,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的东西,我_____地走到了一棵树下,默默地吃起母亲给我做的糖玉米饼。
就在这时,王老师带着几个同学悄悄地来到我的身后,冷不丁地伸手抢走了我的所有玉米饼,并大声地说:“同学们,程刚偷偷在这里吃好的,该不该罚……”同学们大声地回应着。
⑤王老师把饼分给了大家,不一会儿就被大伙吃光了。
突然,好几个同学向我走来,问我这个饼子是在哪儿买的。
此刻,那种自卑又一次冲击着我的心房,我的脸就像在发烧,真的坚持不住了,直接对大家说:“大家不要安慰我了,这只是我妈给我做的粗粮饼。
我家里穷,买不起好东西和大家一起分享。
”说完,我的泪便掉了出来,同学们都愣在了那里。
⑥王老师走了过来,对我说:“程刚,老师真心地告诉你,第一,这个饼真的很好吃,大家好多是城里的,真的没吃过这么香的玉米饼。
重难点06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情节(一)-备考2023(原卷版)
![重难点06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情节(一)-备考2023(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cdcc4451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f.png)
重难点06 现代文阅读II之小说阅读中的情节类题目题型一概括故事情节情节是塑造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
它以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为依据,经作家的集中、概括并加以组织、结构而成,事件的因果关系亦更加突出。
它是小说中最具体可感的部分,是小说叙事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题型二情节之结构手法:悬念、抑扬、照应、对比、衬托、伏笔、巧合等。
题型三分析情节作用理解情节的作用,一般从内容、结构、手法和读者四个方面来分析。
内容上一般考虑本身写了什么,与主题的关系。
结构上一般考虑位置,然后思考前后关联的问题。
手法上既要注意常规的修辞,更要关注关涉全文的修辞;既要注意修辞手法,更要关注表现手法,尤其是抑扬、对比等。
读者方面则主要关注给读者的感受,比如悬念、想象等,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引起读者的注意、思考等。
对此类题,既要积累一些名词术语,更要结合文章具体分析,答题模式要规范。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整体感知小说的起点,更是欣赏小说艺术特色的基础。
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主题服务的。
高考考查情节的题型有三种:概括故事情节、赏析情节手法、分析情节作用。
考法有越来越细化和破解常规答题套路的趋势,如2020年全国卷ⅠT9,考“‘冰山’式小说情节安排法”。
解答小说情节题的关键是理清行文脉络,只有在理解小说内容的基础上,理清小说的行文线索和发展脉络,才能整体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很好地解答这三种情节题。
一、(辽宁省抚顺市2022年高三模拟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跑警报施蛰存我已经足足两年没有真正地感觉到战事了,因为我已在昆明住了两年了。
近来,昆明人又紧张起来了。
抱歉,我似乎应当说是更紧张起来才好,哪一个昆明人不是从抗战开头就紧张着呢。
好吧,让我说更紧张罢,因为最近又得天天跑警报了。
当然,我也跑警报,免得作无谓之牺牲。
虽然我不很知道,像我这样一个渺小又微贱的躯体要怎样牺牲才够得上“有谓”,既然人们都认为在空袭时被炸死是“无谓”的,谁又甘愿断送了生命还被奚落呢?警报发作时,我能不逃跑吗?但是,上一次跑警报,在我已经是两三年以前的事了,在战事刚开始的时候,住在家乡,每天敌机完毕了他们之所谓“任务”回航,总得从我们那小城上飞过。
新课标一卷语文试卷2024
![新课标一卷语文试卷2024](https://img.taocdn.com/s3/m/2dcf2011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69.png)
新课标一卷语文试卷2024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5题。
材料一:在数字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社交媒体平台、新闻网站等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这种信息传播的便利性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虚假信息往往能迅速传播,误导大众。
例如,一些未经证实的健康养生类信息在网络上广泛流传,让许多民众信以为真。
这不仅损害了民众的利益,也对社会稳定产生了不良影响。
信息过载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大量的信息充斥在人们的视野中,使得人们难以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材料二:针对数字时代信息传播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加以解决。
从技术层面来说,要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筛选和甄别。
例如,可以开发智能算法,对新闻的真实性进行初步判断。
从媒体的社会责任角度来看,媒体机构应该加强自律,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严格把关新闻来源,确保所发布的信息真实可靠。
再者,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公众要学会批判性地接受信息,不盲目相信网络上的所有信息。
1. 下列关于数字时代信息传播问题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虚假信息借助数字传播渠道迅速传播,影响民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B. 信息过载导致人们难以在海量信息中获取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C. 数字时代信息传播的主要问题就是虚假信息的传播。
D. 信息传播的便利性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负面问题。
2. 对材料二中解决数字时代信息传播问题的措施,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筛选甄别信息是从技术层面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
B. 媒体机构加强自律就能完全解决数字时代信息传播的问题。
C. 提高公众媒介素养有助于公众理性对待网络信息。
D. 多方面措施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数字时代信息传播的问题。
3. 根据材料一,概括数字时代信息传播便利性带来的不良影响,不超过30字。
(4分)4. 材料二提出了解决数字时代信息传播问题的三个方面,请分别简要概括。
现代文之一小说散文阅读
![现代文之一小说散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d1ef9410fad6195f312ba623.png)
•
•
⑤再转乘5路车,前门又开不了,我只好再次从后门挤上 车。和10路车一样,车内不是鼻子顶鼻子,就是脸靠脸的, 甚至连身体和湿雨伞挤在一起,也得忍着。“阿姨,请帮传 一下车钱吧。”正当我心里想着又要享受一次免费的“午餐 ”时,突然身后一个浑身湿透、年龄约十一二岁的小女孩碰
了一下我肩膀,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小女孩左手两指夹着一 元硬币伸了过来。“好的。”我伸手接过一元硬币,似乎感
两个孩子各抱一个纸袋,奔到男子身旁站住。
早上好!男孩女孩异口同声说。
早上好!男子翻了个身,坐了起来,靠在桥栏上。他 头发蓬松,胡子拉碴,深色的夹克衫满是污迹。 这是 你的早餐!男孩把手里的纸包递过去;这是你的苹果!女 孩把手里的纸包也递了过去。
女孩双手撑在膝益上,你吃吧,这是我妈妈做的三 明治。
男子疲惫地说,对不起,昨天晚上我发烧了,还不 想吃,谢谢你妈妈,我一定会吃的。 女孩说,哦,我发烧的时挨,也不想吃饭。
⑩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 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 。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 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 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 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 ⑾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 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 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 ⑿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 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 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 (选文略有改动) •
•
•
•
谢谢你们,我也非常快乐。坐在地上的男子扒着 栏杆摇晃着站起来,他伛偻着身子,不停地挥手,谢 谢,谢谢,告诉你妈妈,这是我來到这个城市最快乐 的一天! 桥上这感人的一幕,让我怎么也平静不下来。良 久。我缓过神来,走过去,给了男子一些钱。男子正 在流泪,他说他的孩子们寄养在亲戚家,等他真赚钱 寄回去。可是他病了,没钱医治,又不能打工。只能 暂时在桥上乞讨度日,这儿天发烧了,头痛欲裂。他 曾想从桥上一跃而下,可是今天,上帝派这两个孩子 带信来,让他一定要活下去! (作者:王周生。有删改)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提升练4现代文阅读小说阅读1【含解析】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提升练4现代文阅读小说阅读1【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aa586b559eef8c75ebfb375.png)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提升练4现代文阅读小说阅读现代文阅读Ⅱ小说阅读(一)(时间:30分钟分值:31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6分)未遂赖海石一辆破破烂烂、没有车牌的小中巴,缓缓启动,晃晃悠悠地跟在老太太后面。
文化广场上,一群大妈随着音乐起舞。
老太太远远站在她们后面,跟着做动作:甩手、抬腿、扭头、弯腰……突然,老太太身体一歪,瘫软在地。
从停在广场边的破中巴上,跑下来两个中年汉子,抱起老太太,手忙脚乱地按、压、掐了一阵后,急急慌慌地把老太太抬上破中巴。
破中巴突突突喘着粗气向医院驶去。
医院,急救室。
医生们正在有条不紊地抢救。
一个护士高声喊:“家属,去收费处缴费!”中年汉子迟迟疑疑地向收费处走去。
在收费窗口,中年汉子对护士说:“护士,我是送老太太过来的,我不是家属。
我有他儿子电话。
我的手机打不了,我报号码你打一下她儿子电话好吗?”护士打完电话,往窗外一瞧,中年汉子早跑没影儿了。
三天后,小酒馆。
彭老板举杯:“任大成,来,我先敬你一杯。
谢谢你把我妈送到医院,救了她一条命。
”又说:“我有一事不解,你为什么不用手机直接打我电话?为什么叫医院打?护士打电话的时候你为什么要跑掉?如果不查医院监控,我都不知道是你送我妈来的医院。
”任大成说:“我的手机那时刚好出问题了,打不了。
我跑掉是因为我有事要办,怕医院误会,以为我是肇事者,抓住我不放。
”彭老板说:“哦,原来是这样。
你是我的恩人,我会永远记住你的。
另外,欠你的那八十多万工程款,我一定想办法结清给你。
你等我的好消息。
来,我再敬你一杯。
”这回彭老板没有食言,半个月后,他把八十多万元转到了任大成账户上。
任大成手下的二十多个工人师傅终于可以安安心心过个年了。
虽然拖欠了两年多,但事情总算有了圆满结果。
把钱款分发给工人后,任大成打算请彭老板喝一次酒表示感谢。
按响别墅门铃后,出来开门的是一个陌生的老爷子。
任大成疑惑地问:“请问彭老板在家吗?”“你是说这别墅原来的主人吗?”老爷子说,“他把别墅卖给我们了,他搬走了。
现代文阅读(小说)练习-【中职专用】备战2025年四川单招(中职类)语文备考专项复习(解析版)
![现代文阅读(小说)练习-【中职专用】备战2025年四川单招(中职类)语文备考专项复习(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98bf5d61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cb.png)
现代文阅读——小说练习(一)喜旺的年①那只花瓶是他二十几年前从农贸市场买来的。
造型一般,素白,底部连瓷窑标志都没有。
花瓶陪伴他度过整个青壮年时期。
见证了他娶妻生子,也接受了他“哎,我退休啦!“的招呼。
花瓶随他搬了两次家,在家里的位置多次变易,近些年则一直搁放在书桌一角。
花瓶插过鲜花、干花和假花。
最后所插的是三根孔雀翎。
②退休以后,他试图圆多年来写回忆录的梦。
为此他专门购置了一个精美的十六开簿册,还准备了一盒十支的绿色签字笔。
为什么要选择绿色?完全是下意识驱使。
在出售文化用品的货架前,他本是要拿黑色签字笔,忽然眼睛扫到了这种绿色的,好奇地抽出一支,在店里提供的试用纸上画了画,笔尖滑动的感觉和呈现的绿色都让他愉快,于是买了下来③但是,翻开簿册,拿起绿笔,郑重地宣布:“别打扰我,我要开笔啦!”"却愣在那里,满脑子飞花飘絮却不知该如何写出第一句来。
好不容易写出了几行,却实在不能满意,狠心用左手撕下那一页,却不料纸张一别,反弹力使他握笔的右手杵到花瓶,花瓶一斜,忙去扶正,结果签字笔第尖就在瓶体上画出了一个弯线。
拿抹布擦,去不掉,又找来去污粉,还是没用,涂上衣领净再擦再用水冲,那道绿痕似乎更加分明。
④传来了妻子的古商你把手脏的一面事墙,不就传正好0家国友孟首是什么值钱的宝贝,您干吗着那么大急?还是写您的回忆录吧,写出来,我给您录入电脑…”他望着破了相的花瓶,只是发愣。
⑤第二天他用绿色签字笔,把那涂不掉的一个弯道,勾勒成了一小片绿叶,看上去,顺眼点。
但瓶体和那么小一片绿叶,在比例上实在不相称,于是,他决定从那片绿叶开始,再连续勾勒出更多的、形态并不雷同、而又凹凸锯齿互补的叶片。
勾勒第一个叶片时,他当然是一种后悔的心情,责备自己把素白的瓶体,不小心给玷污了。
后来,不知怎么的,心理态势的惯性作用吧,勾勒别的叶片时,接二连三,全是后悔的思绪。
后悔小时候,不该为了贪摘树上的果子,急躁地把整个枝丫扯断。
又后悔上小学时,同桌向自己借圆珠笔用,死活就不借给人家。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 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文学作品阅读(散文 小说)老木匠桑伯素材(通用)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 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文学作品阅读(散文 小说)老木匠桑伯素材(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ab13f844de80d4d8d15a4f8c.png)
(三)老木匠桑伯(2020杭州)徐惠林在陶子树家的东厢房里,桑伯正使劲刨着榆木床腿。
沿着锋利的刨刀,木片胶卷般打起卷儿,木屑如虫豸飞舞,沉香弥漫开来。
桑伯眯起眼,不时躬身察看新拉下的墨绳痕迹。
“这榆木是好料,少说有20年了。
”桑伯接过陶子树递来的香烟,用袖口擦了把满胡碴的汗珠子。
“从山里女婿那里拉来的。
桑伯,我就信你的手艺。
”“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
”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把式就赶不上城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
”一双紧握刨子四十载的老手,青筋凸起,仍是那样有劲。
陶家的木工活,还是儿子桑果给联系来的。
桑果这独苗是桑伯40岁时才得的,看看床底下被废弃的各类木玩具,就可知道他是多么疼爱儿子。
娘死得早,桑果能体谅父亲对木工活的感情,甚至能背出父亲当年拜师求艺的苦经,可就是不肯“接班”。
大前年高考落了榜,不肯再念书,在水城撑起了爿家具店。
经营的家具可不是桑伯的“作品”,都是些新潮样式的。
为此,桑伯的心闷闷的。
那天桑果告知父亲,陶家二儿子要结婚,他爸主张做套厚实、经久耐用的老式家具。
桑伯第二天一早就挑起了木匠担。
快一个月没活了,那斧头快锈了,刨子早就犯了痒。
煦阳从窗外投射进来,桑伯一口气刨好了四条大床木腿,写字台的台面也被刨得锃亮锃亮。
午饭的菜很丰盛,桑伯破例喝了些酒,越喝脸越红,越喝言语越少。
陶子树却越喝话越多——“我说桑伯,这年月真有些不对劲了,就说我这理发的活,村里也只剩下几个老伙计肯请我伺候。
现在那些补锅匠连个影儿都见不着了,我家那口大锅都漏半个月了。
听说洪村的箍桶匠张土根上月把担子扔进了苕溪里,到水城去摆水果摊了……”桑伯不言语,只是听着。
他吃了半碗饭,又马上操起了家伙。
借着酒力,刨子、斧头运转飞快。
少顷,开始给木床雕花。
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时而柔如抚儿头发,时而刚似快刀斩麻。
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
汗水从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
此刻就要雕那朵老梅了,桑伯几乎憋住了呼吸,眼眸深处闪动着一种异样温和、慈爱的柔情。
2014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之小说练习之一
![2014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之小说练习之一](https://img.taocdn.com/s3/m/4a9c6fbb65ce0508763213f4.png)
2014届高三阅读练习小说之一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峡谷阿城山被直着劈开,于是当中有七八里谷地。
大约是那刀有些弯,结果谷地中央高出如许,愈近峡口,便愈低。
森森冷气漫出峡口,收掉一身粘汗,近着峡口,倒一株大树,连根拔起,似谷里出了什么不测之事,把大树唬得跑,一跤仰翻在那里。
峡顶一线蓝天,深得令人不敢久看。
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
峭壁上草木不甚生长,石头生铁般锈着。
一块巨石和百十块斗大石头,昏死在峡壁根,一动不动。
巨石上伏两只四脚蛇,眼睛眨也不眨,只偶尔吐一下舌芯子,与石头们赛呆。
因有人在峡中走,壁上时时落下些许小石,声音左右荡着升上去。
那鹰却忽地不见去向。
顺路上去,有三五人家在高处。
临路立一幢石屋,门开着,却像睡觉的人。
门口一幅布旗静静垂着。
愈近人家,便有稀松的石板垫路。
中午的阳光慢慢挤进峡谷,阴气浮开,地气熏上来,石板有些颤。
似乎有了噪音,细听却什么也不响。
忍不住干咳一两声,总是自讨没趣。
一世界都静着,不要谁来多舌。
走近了,方才辨出布旗上有个藏文字,布色已经晒退,字色也相去不远,随旗沉甸甸地垂着。
忽然峡谷中有一点异响,却不辨来源。
往身后寻去,只见来路的峡口有一匹马负一条汉,直腿走来。
那马腿移得极密,蹄子踏在土路上,闷闷响成一团。
骑手侧着身,并不上下颠。
愈来愈近,一到上坡,马慢下来。
骑手轻轻一夹,马上了石板,蹄铁连珠般脆响。
马一耸一耸向上走,骑手就一坐一坐随它。
蹄声在峡谷中回转,又响又高。
那只鹰又出现了,慢慢移来移去。
骑手走过眼前,结结实实一脸黑肉,直鼻紧嘴,细眼高颧,眉睫似漆。
皮袍裹在身上,胸微敞,露出油灰布衣。
手隐在袖中,并不拽缰。
藏靴上一层细土,脚尖直翘着。
眼睛遇着了,脸一短,肉横着默默一笑,随即复原,似乎咔嚓一响。
马直走上去,屁股锦缎一样闪着。
到了布旗下,骑手俯身移下马,将缰绳缚在门前木桩上。
马平了脖子立着,甩一甩尾巴,曲一曲前蹄,倒换一下后腿。
骑手望望门,那门不算大,骑手似乎比门宽着许多,可拐着腿,左右一晃,竟进去了。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e25eb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6e.png)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素描是大多数美术专业高考必考科目之一,又有美术考级的市场引导,让家长产生了这样的认识——学美术必须从学素描开始。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素描学习?素描学习是否越早越好?学美术一定要学素描吗?让我们先从什么是素描谈起。
素描一般是指用铅笔、钢笔、毛笔、炭笔等作为工具,以单色的形式在平面上刻画图像的绘画。
严格地说,素描并无固定的形式,题材也无限制,有人物、静物、风景等。
素描原是学院训练写实绘画基本功的手段,或作为绘画创作的稿本,后来才逐渐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
素描不等于绘画,绘画也不等于艺术。
素描也不仅仅指那种写实风格素描,它的绘画形式可以很多元化,举凡写实、写意、抽象、具象、漫画、油画、铅笔、炭笔、水彩、科技艺术、数字生成等颜色相对单一的作品都可以叫作素描。
素描不是美术和美术教育的全部,只是一个绘画的门类,而绘画又只是造型艺术的一个门类。
近代的许多伟大的艺术家,比如凡·高、雷诺阿等,写实素描的作品并不多,但并不妨碍他们成为了不起的艺术家。
在西方艺术进入现当代语境后,从未学习过素描、不会画画的艺术家也大有人在。
行为艺术、互动装置、摄影、电影、数字生成艺术等等,并不都需要完全通过素描学习来获得造型基础能力。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需要素描功底,不学习素描也不会影响你对艺术的理解和创作。
中国古代所有伟大艺术家,没有一人学过素描,同样造就了伟大的中国艺术。
西方和中国的绘画,最大的不同是西方重视写实,中国重视写意,中国画传统的白描、双钩也是造型基础训练。
中国画的写生讲“应物象形”“骨法用笔”“随类赋彩”,最终达到“以形写神”。
张彦远在《画论六法》中说:“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
”就是指用有力量的准确线条造型。
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篇》中也讲道:“笔乃作画之骨干也。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阶段测试-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附答案解析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阶段测试-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e931c3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44.png)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阶段测试-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客轿赵淑萍郑店王来了兴致,今天去姚城,打算特地去看一场戏。
天蒙蒙亮,他就出发了。
他穿了双半旧不新的草鞋,兜里塞了一双布鞋和两个馒头。
出门前,特意经过儿子的房门口,顺手一推,这小子睡觉居然又没闩门。
房里一股酒气,鼾声打得像响雷。
“真是前世作孽,出了这个败家子儿。
”郑店王长叹一声,步子沉沉地上了路。
“郑店王,出门办事?”路上的人半是招呼半是讨好。
郑店王说:“姚城今日有滩簧班子,我去看看。
”对方说:“你舍得跑那么远的路去看一场戏?”郑店王自顾自走去,脚步轻盈起来。
“死老抠,那么长的一溜店,还穿着破草鞋装穷。
”招呼的人冲着他走远了的背影咒上一句。
出了竹岙村,一轮残月隐在天空,东边云层一抹绯红,日头立马就要蹦出来。
郑店王的脸渐渐舒展开来,嘴里还哼起几句跑调的滩簧。
他似乎想见戏场子里敲锣打鼓,生旦们齐齐地等着他到场呢。
他没别的嘴好,就是恋着戏。
到了横河镇上,几顶客轿闲置在路边,轿夫们一见是他,生意也懒得兜。
“打咱做生意起,这土财主就没坐过轿子。
”一个长个子嚷嚷着。
“哼!哪一天他坐了,除非是他死老婆又娶亲了。
”一个矮胖子悻悻地说。
可人家郑店王正常着呢,您没看见,郑店王悠悠穿着草鞋走着呢!想着自己不坐轿,等于又多了一笔进账,他心里乐开了花。
郑店王穿了一身做客的马褂,他不想让城里人看不起他,似乎,看戏就得有相称的服装,他跑这么远去看戏,可他从来没在竹岙村大大方方地看过戏。
每年有草台班子在乡村巡回演出,每个地方的乡绅、财主、富农总归得出点钱,请村里人看几场戏。
这对于他,简直是割他的肉要他的命,每当这时候,他总是借故东藏西躲。
开戏了,锣鼓一响,他坐立不安,就像有无数条小虫在咬他的内脏,但他又不敢露面。
他知道,出了钱的族长太公、王财主等就坐在台前的一排好位置,抽着旱烟嗑着瓜子扬扬得意。
他也怕村里人看见他,讽刺他只进不出。
只有夜里戏演到后半场的时候,他才把那顶旧旧的绍兴毡帽往下一拉,鬼鬼祟祟地向戏台走去。
【考题猜想】中考语文终极冲刺现代文阅读训练题之小说部分(第一辑).doc
![【考题猜想】中考语文终极冲刺现代文阅读训练题之小说部分(第一辑).doc](https://img.taocdn.com/s3/m/8960aa7b102de2bd960588e8.png)
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300篇小说部分第一辑目录1. (1)2.病人 (3)3.火柴天堂 (4)4.女教师 (6)5.最美是百合 (8)6.大年初一没下雪 (10)7.化妆 (9)8.狗眼看狗 (13)9.县长卖字 (17)10.父亲的一课 (20)1.熊肉、豹肉、麂肉吃过不少,彝山的猎手们还不曾吃过猴肉;猪鸡牛羊满圈遍坡,彝山却没有一有人养得起一只猴。
并非彝山上无猴,人怪彝山猴子太多,来则三五成百,呼啸而至,去则倏匆之间,踪影不见。
每次猴群到来,只要枪响,总有猴子中弹身亡,却被别的猴背起跑了。
又不敢去追赶,猴群总往高处爬,见人追去,猴王一声呼号,遍山乱石飞滚,让你避之惟恐不及。
故猎手们没少打死猴,却从不曾到手过。
这次居然破天荒,只来了一只大母猴,还背着两只小猴。
熟悉猴性的山里人百思不得其解:说这母猴拖儿带崽掉了队,那绝不可能,猴群中多的是母猴,她们最能携幼扶老;说她是故意离开猴群,也说不通,彝山的猴子靠的就是那个庞大的家族,才安然无恙。
尽管人们费尽猜疑,总不得要领。
那母猴却实实在在,背两只小猴,在地里掰包谷,在树上摘核桃。
该是尝猴肉的口福来了,猎手们说。
二十多个猎手领着狗,从高处围下去。
人喊、狗叫,母猴背着两只小猴往山下逃。
两只小猴,一只在背上,一只挂在胸前,跑起来,挂在胸前的小猴不断磕碰在石头上,吱吱直叫唤,母猴在它的屁股上打了两巴掌,把它甩到背上,把背上的换到胸前,跑不上几步,胸前这个又痛得吱吱叫,又打,又换上背……好几次,只要母猴甩掉一只小猴,她完全可以逃出猎人的包围圈,但她不懂得那样做。
母猴到了山脚,山脚是滚滚滔滔的金沙江。
三面是人、是狗,一面是江。
母猴上了江中的礁石,她想过江去。
人和狗都在慢慢逼近。
猎手们已经在嘻嘻哈哈笑了:猴肉尝鲜,猴脑泡酒,小猴养起来。
母猴在礁石上惶惶四顾,江水滔滔,走投无路……二十多支黑洞洞的枪口,慢慢扬起,对准了母猴的胸脯,再往上一点,别伤着小猴。
背上的小猴尚不知大祸临头,欲要爬下礁石,到江中戏水。
高考语文第一板块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总启课读懂文章是做对题目的第一步
![高考语文第一板块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总启课读懂文章是做对题目的第一步](https://img.taocdn.com/s3/m/10d2e5b12e3f5727a4e962e7.png)
第四步(任务驱动4):把握主旨意图 小说好读不好懂,这“不好懂”主要体现在对小说主题 的把握上,且不说小说主题本身就具有多义性、复杂性、模 糊性,单就文本本身的表现,它不像散文主题,作者可以以 直接议论、抒情的形式表达出来,而只能靠读者自己借助情 节、人物等感悟出来。
12/10/2021
12/10/2021
[这样准答题]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小说以“1941 年 9 月,我在伦敦被炸伤”开头,不仅是为了交代故 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 B.“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这句话不仅直接表达了 “我”对女主人公的喜爱之情,也为两人进一步交往做了充分铺垫。 C.得知事情真相时“我”只说了句“别说了,请你别说了”,就放下了 话筒,这看似不合常情的表现,背后传达的却是难以言说的悲哀。 D.小说不仅描写了战时一对普通恋人的悲欢离合,也以真实的笔触,描 绘了一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画卷,表现了民众的必胜信念。
12/10/2021
[信息采集] 结合[这样快读文]可知,A项与第①段“我”在伦敦被炸伤对 应,B项与第⑨段“我”说电话感受对应,C项与⑱⑲段“她” 被炸死对应,D项与小说的主题对应。
12/10/2021
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涉及情节结 构、人物语言、主题等。A项,“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 历”错误。“我在伦敦被炸伤”是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作铺垫。B 项,“直接表达了‘我’对主人公的喜爱之情”有误,因为此时“我” 对女主人公的喜爱之情还没有显露出来,只能说明两人通话的舒畅,所 以“直接表达”“喜爱之情”不恰当。D项,小说只是写了“我”的一 段经历,“描绘了一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画卷”夸大其词;“表 现了民众的必胜信念”错误,应是表现对战争的谴责与反思。 答案:C
高三语文高考现代文(小说)阅读经典训练篇目
![高三语文高考现代文(小说)阅读经典训练篇目](https://img.taocdn.com/s3/m/bcae1894daef5ef7ba0d3c61.png)
2010高考现代文(小说)阅读备考指要江苏邳州于海高考小说阅读总说文学作品阅读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作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日常阅读中读得最多、同样可以考查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文体——小说,却由于受到高考试卷字数限制,很少在高考中亮相,这似乎有些不正常。
04北京春季高考卷《雁阵》,07海南、宁夏卷小说阅读《林冲见差拨》(《水浒传会评本》第八回,有删节),07上海春季高考卷《父爱无价》;08年浙江,江苏,广东,宁夏海南考了小说(3篇外国,1篇中国);09年浙江,安徽,四川,宁夏海南,辽宁,福建,考了小说(2篇外国,4篇中国)。
这为小说成为高考阅读材料开了一个好头。
而散文在过去多年的考查中一直占据绝对地位的现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小说阅读训练和解读能力提升。
因此认真研究小说的命题规律,协助整合小说阅读的解题思路和应答技巧,对科学有效的应对江苏2010高考,意义重大。
08、09、10年江苏新考纲已经明确把小说与散文相提并论。
一.考纲解读(一)考纲要求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命题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也可以选择合适的诗歌和戏剧作品。
(考点见务实内部资料“现代文阅读总略”P1)(二)小说的考点高考中小说的命题指向四个关键词:环境、情节、人物、主题。
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1.把握故事情节;2.揣摩人物形象;3.注意环境描写;4.概括主题内容;5.品味语言特色;6.分析写作技巧。
(三)小说考题主要命题方向(1)“理情节”题型:①用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②这一情节在文中起什么什么作用。
(2)“析人物”题型:①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并说明好处或者作用;②简要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人物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价。
现代文阅读II(一)小说人物形象训练题(解析版)高考语文阅读题+语用题提分突破(新高考专用)
![现代文阅读II(一)小说人物形象训练题(解析版)高考语文阅读题+语用题提分突破(新高考专用)](https://img.taocdn.com/s3/m/910c2cd3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6f.png)
【主观题答题模板】高考语文阅读题+语用题提分突破主题03现代文阅读II(一)考点1:小说人物形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让我顺水漂流(鄂温克)乌热尔图三十五岁那年,我当了营地的“新玛楞”①。
这是营地里的男人和女人闭着眼摸到我头上的。
你看我能干些什么?大家无非是因为林子越来越糟了,让我挑头为猎手们找一找像样的猎场,隔上那么几天,还要为驯鹿群选一块苔藓铺地的好牧场,这样的事你要翻来覆去不停地琢磨。
过去这可不是一件难事,现在你要糟心了。
林子再也不属于你了,她就像嫁出去的姑娘,她的模样还有她的心一下子全变了,变得叫你再也不敢认她了。
当了“新玛楞”的头一夜,耳朵里听到的是卡道布老爹嘿嘿嘿的笑声,他笑的声音挺长,一遍又一遍,那笑声真像一桶凉水灌进我的耳朵里。
我觉得这是他特意笑给我听的,当时觉得浑身冷飕飕的,心被什么东西攥住了。
那一夜我根本就没合眼。
第二天早上我可有点慌了,营地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就等你拿出一个主意来。
这片林子确实待得太久了,驯鹿的蹄子把草皮和树根都踩烂了,应该换个新营地了,可下一个营地选在哪条河边?那儿的牧场怎么样?驯鹿喜欢的苔藓多不多?这些你都要装在心里,最后亮出你的主意大家才会服气。
幸好那天早上我和卡道布老爹走了个碰面,他还像往常那样,恶狠狠地瞪着我,一声不吭地走过去了。
他从我身边走过的时候,我听到一阵咬牙声。
这已经不再让你奇怪了,奇怪的是他走了几步远,我的耳朵听到了一个声音,那声音说,我知道你想往玛日奇搬,是的,你是想往玛日奇搬。
我知道那条小河不错,是不错,这你也知道。
我转过身,瞧着卡道布老爹的背影,他好像并没说什么,可那声音是从他的脊背透过来的,那确实是他的声音。
别提玛日奇了,真让人难受。
我们在玛日奇河边扎下了营地,把驯鹿群撒在方圆五十里左右的一片林子里,让它们自己去觅食。
到了一个新营地,大家手头的活儿都不少,你忙你的,我忙我的,过了几天才想起应该拢一拢驯鹿了。
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在心里许了个愿,不拢回鹿群绝不回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辅导(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
(24分)
张大力冯骥才
(1)张大力,原名叫张金璧,津门一员赳赳武夫,身强力蛮,力大没边,故称大力。
津门的老少爷们喜欢他,佩服他,夸他。
但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
张大力就有这么一件事,当时无人不晓,现在没人知道,因此写在下边———
(2)侯家后一家卖石材的店铺,叫聚合成。
大门口放一把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锁把也是石头的。
锁上刻着一行字: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
(3)聚合成设这石锁,无非为了证明它的石料都是坚实耐用的好料。
(4)可是,打石锁撂在这儿,没人举起过,甚至没人能叫它稍稍动一动,您说它有多重?好像它跟地壳连着,除非把地面也举到头上去!
(5)一天,张大力来到侯家后,看见这把锁,也看见上边的字,便俯下身子,使手问一问,轻轻一撼,竟然摇动起来,而且像摇一个竹篮子,这就招了许多人围上来看。
只见他手握锁把,腰一挺劲,大石锁被他轻易地举到空中。
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像举着一大把花儿!
(6)众人叫好呼好喊好,张大力举着石锁,也不撂下来,直等着聚合成的伙计老板全出来,看清楚了,才将石锁放回原地。
老板上来笑嘻嘻说:“原来张老师来了,快请到里头坐坐,喝杯茶!”
(7)张大力听了,正色说:“老板,您别跟我弄这套!您的石锁上写着嘛,谁举起它,赏银百两,您就快把钱拿来,我还忙着呢!”
(8)谁料聚合成的老板并不理会张大力的话。
待张大力说完,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张老师,您只瞧见石锁上边的字了,可石锁底下还有一行字,您瞧见了吗?”
(9)张大力怔了。
刚才只顾高兴,根本没瞧见锁下边还有字。
不单他没瞧见,旁人也都没瞧见。
张大力脑筋一转,心想别是老板唬他,不想给钱,以为他使过一次劲,二次再举不起来了,于是上去一把又将石锁高高举到头顶上,可抬眼一看,石锁下边还真有一行字,竟然写着:惟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10)把这石锁上边和下边的字连起来,就是:凡举起此锁赏银百两,惟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11)众人见了,都笑起来。
原来人家早知道惟有他能举起这家伙。
而这行字也是人家佩服自己,夸赞自己———张大力当然明白。
(12)他扔了石锁,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17.文中有几处直接描写张大力力大无比?请根据原文写在下面。
(6分)
18.张大力有何性格特点?请结合张大力的表现具体分析。
(4分)
19.第(6)自然段划线句中,“笑嘻嘻”一词有什么作用?全文中与之关联最紧密的话是哪一句?(4分)
20.赏析语言。
(8分)
(1)只见他手握锁把,腰一挺劲,大石锁被他轻易地举到空中。
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像举着一大把花儿!(4分)
(2)他扔了石锁,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4分)
21.第(1)段写到“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结合全文来看,这种“夸人的方法”该怎样理解?(2分)
阅读下面曹文轩《草房子》中有关小学生桑桑的文段,完成17~21题。
桑桑的异想天开或者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的行为,是一贯的。
桑桑想到了自己有个好住处,他的鸽子却没有—他的许多鸽子还只能钻墙洞过夜或孵小鸽子,心里就起了怜悯,决心要改善鸽子们的住处。
当那天父亲与母亲都不在家时,他叫来了阿恕与朱小鼓他们几个,将家中碗柜里的碗碟之类的东西统统收拾出来扔在墙角里,然后将这个碗柜抬了出来,根据他想像中的一个高级鸽笼的样子,让阿恕与朱小鼓他们一起动手,用锯子与斧头对它大加改造。
四条腿没有必要,锯了。
玻璃门没有必要,敲了。
那碗柜本来有四层,但每一层都没有隔板。
桑桑就让阿恕从家里偷来几块板子,将每一层分成了三档。
桑桑算了一下,一层三户“人家”,四层共能安排十二户“人家”,觉得自己为鸽子们做了一件大好事,心里觉得很高尚,自己被自己感动了。
当太阳落下,霞光染红草房子时,这个大鸽笼已在他和阿恕他们的数次努力之后,稳稳地挂在了墙上。
晚上,母亲望着一个残废的碗柜,高高地挂在西墙上成了鸽子们的新家时,她将桑桑拖到家中,关起门来一顿结结实实的揍。
但桑桑不长记性,仅仅相隔十几天,他又旧病复发。
那天,他在河边玩耍,见有渔船在河上用网打鱼,每一网都能打出鱼虾来,就在心里希望自己也有一张网。
但家里却并无一张网。
桑桑心里痒痒的,觉得自己非有一张网不可。
他在屋里屋外转来转去,一眼看到了支
在父母大床上的蚊帐。
这明明是蚊帐,但在桑桑的眼中,它分明是一张很不错的网。
他三下两下就将蚊帐扯了下来,然后找来一把剪子,三下五除二地将蚊帐改制成了一张网,然后又叫来阿恕他们,用竹竿做成网架,撑了一条放鸭的小船,到河上打鱼去了。
河两岸的人都到河边上来看,问:“桑桑,那网是用什么做成的?”桑桑回答:“用蚊帐。
”桑桑心里想:我不用蚊帐又能用什么呢?两岸的人都乐。
女教师温幼菊担忧地说:“桑桑,你又要挨打了。
”桑桑突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在两岸那么多感兴趣的目光的注视下,他还是很兴奋地沉浸在打鱼的快乐与冲动里。
中午,母亲见到竹篮里有两三斤鱼虾,问:“哪来的鱼虾?”桑桑说:“是我打的。
”“你打的?”“我打的。
”“你用什么打的?”“我就这么打的呗。
”母亲忙着要做饭,没心思去仔细考查。
中午,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吃着鱼虾,吃着吃着,母亲又起了疑心:“桑桑,你用什么打来的鱼虾?”桑桑借着嘴里正吃着一只大红虾,故意吱吱唔唔地说不清。
但母亲放下筷子不吃,等他将那只虾吃完了,又问:“到底用什么打来的鱼虾?”桑桑一手托着饭碗,一手抓着筷子,想离开桌子,但母亲用不可违抗的口气说:“你先别离开。
你说,你用什么打的鱼虾?”桑桑退到了墙角里。
小妹妹柳柳坐在椅子上,一边有滋有味地嚼着虾,一边高兴得不住地摆动着双腿,一边朝桑桑看着:“哥哥用网打的鱼。
”母亲问:“他哪来的网?”柳柳说:“用蚊帐做的呗。
”母亲放下手中的碗筷,走到房间里去。
过不多一会儿,母亲又走了出来,对着拔腿就跑的桑桑的后背骂了一声。
但母亲并没有追打。
晚上,桑桑回来后,母亲也没有打他。
母亲对他的惩罚是:将他的蚊帐摘掉了。
而摘掉蚊帐的结果是:他被蚊子叮得浑身上下到处是红包,左眼红肿得发亮。
眼下的夏天,是地地道道的夏天。
太阳滚到人的头顶时,天地间就变得火光闪闪了。
桑桑已在水中泡了好几个钟头了,现在他先到岸上来吃个香瓜,打算吃完了再接着下河去。
他坐在门槛上一边吃着,一边看着母亲拿了根藤条抽打着晒了一院子的棉被与棉衣。
母亲回屋去了。
桑桑吃完瓜,正想再回到河里去,但被突发的奇想留住了。
他想:在这样的天气里,我将棉衣棉裤都穿上,人会怎样?他记得那回进城,看到卖冰棍的都将冰棍捂在棉套里。
他一直搞不清楚为什么被棉套死死捂着,冰棍反而不溶化。
这个念头缠住了他。
桑桑这个人,很容易被一些念头所缠住。
桑桑往屋里瞥了一眼,知道母亲已在竹床上午睡了,就走到了院子里。
他汗淋淋的,却挑了一件最厚的棉裤穿上,又将父亲的一件肥大的厚棉袄也穿上了身,转眼看到大木箱里还有一顶父亲的大棉帽子,自己一笑,走过去,将它拿出,也戴到了汗淋淋的头上。
桑桑的感觉很奇妙,他前后左右地看了一下,立即跑出了院子,跑到了教室中间的那片空地上表演起来了。
——(选自曹文轩《草房子》,有删改)
17.桑桑做了哪些异想天开的事呢?请分点概括。
(6分)
18.文段中描写了不同人对桑桑用蚊帐捕鱼的态度,请根据文段有关的描写内容分析这些人的态度。
19.异想天开、行为古怪下的桑桑有着怎样的性格呢?请归纳概括
6点。
(6分)
20.作者是否像桑桑母亲一样对桑桑的行为气愤呢?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4分)
21.下面作品主要内容不是描写孩子成长故事的一项是( )(2分)
A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B .高尔基《童年》
C .曹文轩《孤独之旅》
D .乐府民歌《木兰诗》
《张大力》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