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悉尼歌剧院》教学设计 沪教版
沪教版《悉尼歌剧院》教学案例

沪教版《悉尼歌剧院》教学案例沪教版《悉尼歌剧院》教学案例一、教学背景《悉尼歌剧院》是一篇三年级语文实验教材第五单元的课文。
这个单元介绍的都是世界各国的景点,让孩子们在书页间自由地穿梭旅行。
让他们漫步日内瓦河畔,享受和平与安宁;去迪斯尼乐园,拥抱卡通明星;登芬兰的耳朵山,寻访圣诞老人的故乡在学习习惯的培养上要求学生用各种方式来理解词语。
如:用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找近义词等。
同时,在本课教学中的一个情感目标,我将之定为:感受悉尼歌剧院的美,并了解设计师设计的艰辛历程。
二、教学叙述在教学本课时,我较注重对学生的课外知识的延伸。
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激发学生的情感,感受任何一件艺术品的问世,都会有一个辛酸的故事,从而了解设计师设计的艰辛历程。
记得,课文的最后一节,只介绍了歌剧院是一位38岁的丹麦建筑师设计的,但对于他的名字、设计情况只字未提。
因此,孩子们很想了解这位设计师。
于是,我告诉他们这位设计师名叫乌松,他的设计象爱菲尔铁塔的设计师爱菲尔一样,也曾经历过挫折。
孩子们纷纷回忆道:爱菲尔在建造铁塔时,遭到人们的诅咒和漫骂。
人们都说这座铁塔是悉尼的耻辱。
趁此机会,我适时地进行拓展:是啊!任何艺术品的问世,都会有一段辛酸的故事。
乌松也曾不被人们理解,并被迫辞职。
直到建成,才受到人们的关注。
正当孩子们兴趣盎然之际,我提议;谁还知道世界上有哪些标志性建筑?同学们打开了话闸,有的说:我知道巴黎悉尼的标志性建筑爱菲尔铁塔。
有的说:中国上海有金茂大厦、东方明珠电视塔。
美国的白宫。
埃及的金字塔和人面兽身像。
望着同学们兴奋的眼神,我神秘地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世界各地的照片:比利时布鲁塞尔的男孩铜像、威尼斯的河道、巴黎的凯旋门等,孩子们个个伸长了脖子张望。
此时,他们对各国建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涨到了极点。
时机成熟了,我想:这才是引导孩子们寻求课外知识、进行课外拓展的好时机。
接着,我便写出了搜寻各国建筑的网站,让孩子们能在课余时间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自己上网搜寻。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悉尼歌剧院 沪教版

沪教版三年上册课文《悉尼歌剧院》教学设计2、阅读课文,理解为什么1、学习文中的八个生字,理解词语。
ﻫ教学目标:ﻫ说悉尼歌剧院“巧夺天工”。
ﻫ3、能依照想象把比喻句续写下去、ﻫ教学重点: 了解文中通过比喻、列数字、等方法来描写悉尼歌剧院。
ﻫ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习介绍上海的著名建筑物。
ﻫ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引语:同学们,您明白澳大利亚的标志性建筑物是什么不?ﻫ2、出示图片,瞧,这就是悉尼歌剧院。
今天老师要带您们去悉尼歌剧院参观游一番了。
3、板书课题,齐读。
二、感知全文,学习生字新词1、提出自读要求: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自学生字宝宝,完成填空。
ﻫ出示填空:悉尼歌剧院是悉尼的( ),因为它不仅( ),而且( )2、学习生字新词。
ﻫ媒体出示:第一届、澳大利亚、海滨、标志、监控、咖啡谁当小老师,带着大伙儿读一读、有什么特别难的词语或者需要提醒的生字?滨、咖、啡(形声字)ﻫ监(书空)用“标志”造句:白玉兰是上海的市花,是上海的标志、ﻫ理解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精巧。
ﻫ3、完成填空。
悉尼歌剧院是悉尼的( ),因为它不仅( ),而且( )板书:外观美丽内部结构科学,设备讲究ﻫ三、精读课文1、那么课文又是如何向我们介绍这座悉尼歌剧院的呢?ﻫ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哪些地方写了歌剧院外观美丽,哪些地方写了歌剧院内部结构科学?ﻫ2、学生交流:*为什么一个歌剧院成了这座城市的标志呢?主要是因为它有着独特、美丽的外形:整座建筑洁白晶莹,像一瓣一瓣盛开的白莲,又像几页张开的扇贝,再认真一看,更像一组要出海远航而扬起的白帆。
ﻫ指名读ﻫ这个歌剧院之因此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有着独特、美丽的外形)ﻫ请您自由读读这句话,悉尼歌剧院的外形有多独特,多美丽,说说您的体会?ﻫ(学生说出三个像什么即可)在这个地方用了如何的修辞手法?ﻫ(比喻)ﻫ出示悉尼歌剧院图片。
ﻫ结合图片说一说,您是如何理解这三句话的?ﻫ(体会“一瓣一瓣、盛开、张开、扬起)指名读:谁能读出外形的独特、美丽。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悉尼歌剧院 沪教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悉尼歌剧院沪教版()22《悉尼歌剧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一学期第22课悉尼歌剧院【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独立认识本课10个生字。
结合课文理解“巧夺天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文章从哪几方面来介绍悉尼歌剧院的,积累描写悉尼歌剧院外形的句子。
3、感受悉尼歌剧院造型的巧夺天工。
【教学重点】结合课文理解“巧夺天工”的意思,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悉尼歌剧院巧夺天工。
【教学难点】积累课文描写悉尼歌剧院外形的句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出示东方明珠电视塔)同学们,这是什么?看到它你会想到什么?那这个呢?(出示天安门广场)你会想到-----埃菲尔铁塔,你会想到------自由女神像,你会想到------总结:一个国家,一座城市,往往有其独特的标志性建筑,我们一看到它,便会想起这个国家,这座城市。
这就是标志性建筑。
2、今天,我们要来到澳大利亚的悉尼(板书:悉尼,师提示悉的写法),它曾经举办过----,还是一座-----,那它的标志是什么呢?出示句子:大袋鼠?不对。
鸭嘴兽?不对。
让我告诉你:是悉尼歌剧院。
3、是呀,悉尼这座城市的标志是悉尼歌剧院(板书:歌剧院),你有什么问题吗?4、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悉尼歌剧院,看看是什么原因使一座歌剧院成了一座城市的标志呢?一起学习第22课。
(补全课题:2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读课文(出示预习要求)(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思考:悉尼歌剧院为什么会成为悉尼的标志呢?文中找找答案。
2、检查预习:(1)读词语:出示:标志滨海兴建丹麦监控一瓣落成三面临海洁白晶莹巧夺天工音:滨海兴建形:形近字区分辨、辩、辫;义:“落”在这里应该选择哪个注释呢?指名读齐读(2)交流答案。
你在哪里找到的?三、研读课文重点(一)研读课文3节,重点体会外形的写法。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悉尼歌剧院 1word版

悉尼歌剧院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阅读中独立认识本课8个生字。
结合课文理解“巧夺天工”的意思。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文章从哪几方面来介绍悉尼歌剧院的,积累描写悉尼歌剧院外形的句子,并仿照课文的写法,尝试完成课后的练习。
情感目标:感受悉尼歌剧院造型的巧夺天工。
教学难点:1.结合课文理解“巧夺天工”的意思,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悉尼歌剧院巧夺天工。
2.仿照课文描写悉尼歌剧院外形的写法,进行语言实践训练。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搜集自己喜欢的建筑物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师:最近,我们乘着“国际号”游览了世界的许多地方,(播放媒体)有意大利的水上名城——威尼斯,国际和平之都——瑞士的日内瓦,今天我们的“国际号”又从上海的浦东国际机场起飞了,看!东方明珠电视塔,它是上海的标志,长城——北京的标志,自由女神像——美国纽约的标志,埃菲尔铁塔——法国的标志,前方就是我们此次游览的目的地:2000年第27届奥运会的举办地——澳大利亚的悉尼。
悉尼,这座美丽的滨海城市,它的标志既不是大袋鼠,也不是鸭嘴兽,而是?2.出示图片和板书课题:悉尼歌剧院3.齐读课题。
【说明: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游览世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师生的互动中领会“标志”的意思,为整堂课的实施打下较好的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是怎样描写这座歌剧院的呢?(出示预习要求)(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思考:为什么悉尼歌剧院会成为悉尼这座城市的标志?找出文中的概括悉尼歌剧院两方面特点的句子用直线划下来。
2.检查预习:(1)读词语:出示:歌剧院滨海标志独特洁白晶莹雄伟巧夺天工结构监控咖啡馆(2)交流句子并出示:悉尼歌剧院不仅外观漂亮,而且它的内部结构科学,设备讲究。
【说明:通过初步的朗读对课文有整体的感知,既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又直奔课文的重点。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悉尼歌剧院6沪教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悉尼歌剧院6沪教版()教学目的:1、在语境中学习生字新词,了解〝标志、巧夺天工、考究、落成〞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
体会、积聚比喻句。
3、知道悉尼歌剧院不只外观美丽,而且它的外部结构迷信,设备考究,是澳大利亚悉尼的标志,并能用上〝巧夺天工、外型别致、标志〞这些词语引见悉尼歌剧院。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比喻句,感受悉尼歌剧院的外形共同,知道其成为城市标志的缘由之一。
了解〝标志、巧夺天工、考究、落成〞等词语的意思,养成查词典的预习习气。
教学进程:一、欣赏景色,提醒课题1.出示图片,提醒课题〔1〕看悉尼景色图,知道滨海城市——悉尼。
..〔2〕看悉尼歌剧院图,教员板书——齐读课题:悉尼歌剧院2.依据课题,说话激趣师:一读标题我们就知道这篇课文写的是修建,你最想了解些什么呢?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初读课文,说说对悉尼歌剧院的了解。
〔1〕先生四人组读文,正音〔2〕交流反应对悉尼歌剧院大致状况的了解2.读1、2小节,借助工具书了解〝标志〞〔1〕指名读一二节〔2〕强调:我们读课文的时分读准字音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了解它的意思。
★师:读句子时,词语假设是新出现的,历来没接触过,你就要问一问它是什么意思?把它搞懂了,才干把句子读懂。
〔3〕先生查词典,了解〝标志〞的意思〔4〕联络生活阅历,了解作者写悉尼歌剧院的目的三、研读课文,了解内容〔一〕学习第3小节,读懂比喻句,清楚悉尼歌剧院的外形共同是成为城市标志的缘由之一1.圈出描写悉尼歌剧院外形特点的词语。
★提示〝形〞的字形2.图片对比,发现悉尼歌剧院的共同〔1〕反应悉尼歌剧院的外形怎样样呢?...〔2〕了解〝共同〞的意思〔3〕看图比拟3.体会、积聚比喻句。
✧圈画比喻句,将句子读正确。
〔1〕向先生咨询引见悉尼歌剧院的样子的方法〔2〕找相关的句子,学习比喻句〔3〕出示句子:整座修建洁白晶莹,像一瓣一瓣怒放的白莲,又像几叶张开的扇贝,再细心一看,更像一组要出海远航而扬起的白帆。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悉尼歌剧院7沪教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悉尼歌剧院7沪教版()教学目的:1、看法本课10个生字,结合课文了解〝三面临海〞〝巧夺天工〞〝标志〞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积聚、背诵描写悉尼歌剧院外形的语段。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悉尼歌剧院是悉尼的城市标志,它不只外形共同、美丽,而且外部结构迷信。
教学重点难点:1、联络课文了解〝巧夺天工〞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中的三句比喻句。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教时教学进程:一、反省预习状况:1、昨天,我们停止了预习,如今教员就来反省一下你们的预习状况。
媒体出示:滨纠音。
扩词:海滨、湖滨〔名词,水边、近水的中央〕;滨江、滨海〔动词,接近〕监和蓝、篮的区别。
丹与舟的区别。
2、媒体出示:世界地图〔复杂引见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天文位置〕〔出示澳大利亚的幅员、悉尼的详细位置〕3、先生引见自己所了解的悉尼。
4、媒体出示:万里长城和西方明珠,了解标志。
5、揭题:看,这就是著名的悉尼歌剧院。
明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7课,一同去领略一下它的风姿。
板题、齐读。
二、初读交流感知课文1、师:为什么一个歌剧院成了这座城市的标志呢?请大家自在读读课文3——5节,留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用直线划出一句概括的语句。
2、反省朗诵状况。
3、交流。
媒体出示:主要是由于它有着共同、美丽的外形。
三、细读课文欣赏积聚1、那么歌剧院究竟美在哪里?共同在哪里呢?默读课文第3小节,用浪线划出相关语句。
2先生交流。
媒体出示出示句子:整座修建洁白晶莹,像一瓣一瓣怒放的白莲,又像几叶张开的扇贝,再细心一看,更像一组要出海远航而扬起的白帆。
师生协作朗诵指点先生从不同角度来看看悉尼歌剧院。
〔媒体出示〕3、先生看着图片读一读4、试背5、〝巧夺天工〞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悉尼歌剧院是〝巧夺天工〞?配乐朗诵6、悉尼歌剧院不只外观美丽,而且它的外部结构迷信,设备考究。
7师生协作朗诵第4小节。
8、悉尼歌剧院的建成并不是坏事多磨的。
媒体出示。
9、读写结合〔1〕上海也有许多标志性的修建,明天教员带你们去看一看横跨黄浦江的新修建——卢浦大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悉尼歌剧院8 沪教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悉尼歌剧院8 沪教版()【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学习本课10个生字“悉、届、滨、标、志、瓣、雄、监、控、丹”;能用查带点字的方法理解“三面临海”和“落成”的意思;能用“美丽”和“漂亮”选词填空。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3节。
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理解人们称悉尼歌剧院“巧夺天工”的原因。
3、能收集自己喜欢的建筑物的图片,并配上合适的文字,向同学们作介绍。
4、知道悉尼歌剧院是澳大利亚悉尼的城市标志,它不仅外形独特、美丽,而且内部结构科学。
【教学重点难点】1、知道悉尼歌剧院是澳大利亚悉尼的城市标志,它不仅外形独特、美丽,而且内部结构科学。
2、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理解三个比喻及人们称悉尼歌剧院“巧夺天工”的原因。
【预习要求】1、圈出生字,标上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先查带点的字,再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面临海落成..3、想一想为什么说悉尼歌剧院“巧夺天工”?4、从文中找出一句能概括悉尼歌剧院特点的句子,用“~~~”画出。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学习第一二节1、导语引入:我们在书页间已游览过水上城市威尼斯,那里的小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来到风光绮丽日内瓦,今天,我们还想去旅行吗?那让我们飞越太平洋,来到2019年举办奥运会的澳大利亚的悉尼这个城市。
(板书:悉尼)2、出示第一小节,师生合作读,那标志是什么意思?---一说到上海,你就会想起什么建筑物?一说到北京,你就会想起什么建筑物?一说到埃及,又马上想起了什么呢?师:对,一个国家,一座城市,往往有一样其独特的建筑或其他,使你一见到它,就会想起这个国家、这座城市,这就是标志。
那一说到悉尼你就想到了什么?大袋鼠?---鸭嘴兽---是什么呢---板书:歌剧院3、生齐读课题,了解“歌剧院”。
4、让我们读读1、2节,体会一下作者的语言表达。
出示:悉尼歌剧院是澳大利亚全国表演艺术中心,又叫海中歌剧院。
二、自学3、4、5小节,整体感知1、作者的这个开头是多么引起读者的兴趣,你有兴趣读下去吗?---那请同学们读读后面几个小节,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课文主要是从哪两个方面介绍悉尼歌剧院?为什么悉尼歌剧院会成为悉尼的标志?⑴自由读读生字、词语(开火车)抽读课文⑵交流“课文主要从哪两个方面介绍悉尼歌剧院?不知道,那请小朋友看看课文第四小节,有一句话已经概括了,看谁先找到。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悉尼歌剧院5沪教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悉尼歌剧院5沪教版()教学目标:1 在语言环境中,认识生字8个。
结合课文明白得“巧夺天工”的意思。
辨析“漂亮”、“漂亮”并能正确填空。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得课文内容。
熟读描写悉尼歌剧院外形的句子。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专门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因此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样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现在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3明白悉尼歌剧院是这座都市的标志。
它不仅外形专门、漂亮,而且内部结构科学。
开阔学生视野。
教学重难点:正确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明白得词语,并能积存句子并复述课文部分内容。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因此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仿照,才能不断地把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专门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晰,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如此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悉尼歌剧院
【教学目标】
⒈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理解“巧夺天工”的意思。
⒉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人们称赞悉尼歌剧院“巧夺天工”的原因。
⒊能积累课文中描写悉尼歌剧院外观独特美丽的句子。
⒋知道悉尼歌剧院是澳大利亚悉尼的城市标志,它不仅外观漂亮,而且内部结构科学,设备讲究。
掌握“不仅……而且……”关联词的用法。
【教学重点、难点】
⒈结合课文理解“巧夺天工”的意思,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悉尼歌剧院的“巧夺天工”。
【课前预习】
⒈读准下列词语,给带点字注音。
()()()()()
滨.海衬.托兴.建洁白晶.莹三面临.海
⒉借助工具书,先理解加点字的意思,再理解词语意思。
巧夺.天工三面临.海落.成
⒊正确朗读课文,思考:为什么悉尼歌剧院成了悉尼这座城市的标志?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出悉尼,揭示课题。
⒈出示悉尼图片,板书:悉尼
⒉学习第1、2小节,了解悉尼有标志。
⑴自由读第1、2小节,说说对悉尼有了哪些了解?
⑵交流反馈,随机理解。
(板书:标志、歌剧院)
⑶合作朗读。
⒊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⒈自读课文,要求:
⑴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思考:为什么悉尼歌剧院会成为悉尼这座城市的标志?
⒉交流反馈,引导学生归纳两方面原因
⑴学习词语:悉尼、滨海、标志、洁白晶莹、花瓣、雄伟、监控、丹麦
⑵交流问题
①出示句子。
②读正确并理解句子,相机板书:外观漂亮内部结构科学、设备讲究
三、研读课文,学习第3、4节。
㈠重点研读第3小节,体会悉尼歌剧院“巧”夺天工之处。
⒈出示:第3小节,读正确。
理解“巧夺天工”并板书。
⒉再读第三小节,说说从哪儿感受到悉尼歌剧院的“精巧”?
⒊交流,相机指导。
▲造型别致
⑴出示比喻句,读正确。
⑵再读比喻句,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两方面感受比喻的恰当。
⑶朗读记诵。
⑷小结。
▲三面临海
出示句子:这座造型别致的歌剧院,三面临海,与远处雄伟的悉尼大桥互相衬托,简直是巧夺天工。
⑴还能从哪儿感受悉尼歌剧院的“精巧”。
⑵借助图片,先理解“临”的意思,进而理解“三面临海”。
(板书:三面临海)
⑶了解“海中歌剧院”名字由来,点明这是另一方面的“精巧”。
▲互相衬托
⑴除此之外,你还能从哪儿感受到悉尼歌剧院的精巧?(板书:互相衬托)
⑵观赏画面,感受精巧。
⒋总结。
㈡学习第4小节。
⒈师生合作读第4小节,感受悉尼歌剧院内部结构科学,设备讲究。
⑴引读。
⑵借助图片理解“闭路电视系统”,并结合第5小节感受“设备讲究”。
⒉齐读第4小节。
㈢认识过渡句,初步感受过渡句的作用。
⒈出示过渡句。
⒉认识过渡句,了解抓住过渡句概括节意的方法。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⒈总结全文:这节课我们通过读书来欣赏了美丽的悉尼歌剧院,正是由于悉尼歌剧院不仅
外观漂亮,而且内部结构科学,设备讲究,所以它成为了悉尼的标志,也成为了旅游者和艺术家们向往的圣地。
⒉布置作业
仿照第3小节,用“像……又像……更像……”从不同角度观察金茂大厦。
板书
22 悉尼歌剧院
标志
造型别致
外观漂亮三面临海
(巧夺天工)互相衬托
内部结构科学、设备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