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ppt
合集下载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PPT66张)
安全生产管理
第四讲·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一. 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及分类
二. 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
三. 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 四. 事故处理 五. 法律责任 六. 附则
第三节
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
3
一、事故调查基本原则
(一)实事求是的原则。
1、是必须全面、彻底查清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不得弄虚作假 2、是在认定事故性质、分析事故责任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根据 实际情况明确事故责任;
13
四、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6、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对事故责任者的 行政处分、纪律处分建议;对事故责任者的行政处罚建议 ;对事故责任者追究刑事责任的建议;对事故责任者追究 民事责任的建议。 7、总结事故教训:针对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投入、 安全条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漏洞,查找事故根源。 8、提出事故防范措施和整改意见:提出事故防范措 施和整改建议。 9、提交事故调查报告:该调查报告必须经事故调查 组全体成员讨论通过并签名。
16
六、事故调查常用工作方式和调查方法
(二)事故调查常用的工作方法
开展事故调查工作中,关键是要重证据 ,重第一手资料。因此,调查组开展工作 时,应首先查看现场,封存有关技术档案 和记录,找当事人谈话做好笔录。具体要 做好以下4方面的工作:(调查取证、技术 鉴定、事故调查常用方法和事故分析)
17
(一)事故调查取证
4
二、事故调查工作职责划分
事故调查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一)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
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组织事故调 查组进行调查。
(二)重大事故以下等级事故的调查
(1)普通事故的调查。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 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 民政府负责调查。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 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上级人民政府认为必要时,可以调查由下级人民政府负责 调查的事故。 5
第四讲·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一. 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及分类
二. 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
三. 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 四. 事故处理 五. 法律责任 六. 附则
第三节
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
3
一、事故调查基本原则
(一)实事求是的原则。
1、是必须全面、彻底查清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不得弄虚作假 2、是在认定事故性质、分析事故责任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根据 实际情况明确事故责任;
13
四、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6、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对事故责任者的 行政处分、纪律处分建议;对事故责任者的行政处罚建议 ;对事故责任者追究刑事责任的建议;对事故责任者追究 民事责任的建议。 7、总结事故教训:针对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投入、 安全条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漏洞,查找事故根源。 8、提出事故防范措施和整改意见:提出事故防范措 施和整改建议。 9、提交事故调查报告:该调查报告必须经事故调查 组全体成员讨论通过并签名。
16
六、事故调查常用工作方式和调查方法
(二)事故调查常用的工作方法
开展事故调查工作中,关键是要重证据 ,重第一手资料。因此,调查组开展工作 时,应首先查看现场,封存有关技术档案 和记录,找当事人谈话做好笔录。具体要 做好以下4方面的工作:(调查取证、技术 鉴定、事故调查常用方法和事故分析)
17
(一)事故调查取证
4
二、事故调查工作职责划分
事故调查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一)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
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组织事故调 查组进行调查。
(二)重大事故以下等级事故的调查
(1)普通事故的调查。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 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 民政府负责调查。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 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上级人民政府认为必要时,可以调查由下级人民政府负责 调查的事故。 5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PPT文档演模板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对事故单位的处罚(二)
• 违法行为 ——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 • 按以下规定罚款:
签名。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第七部分 事故处理
• 事故批复权 • 事故批复的时限 • 事故责任的落实 • 整改措施的落实
PPT文档演模板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一、事故批复权
• 重大事故——省级政府 • 较大事故——市级政府 • 一般事故——县级政府 • 特大事故——国务院或者授权部门
瞒报; • 逐级上报原则——情况紧急或必要时也
可越级上报; • 明确性原则——主体明确、时限明确、
内容明确。
PPT文档演模板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二、事故报告的主体
• 事故现场有关人员; • 事故单位负责人; •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 • 安监总局、有关部委、省级政府向国务
PPT文档演模板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二、较大事故
——3—9人死亡; ——10—49人重伤; ——1000万元—5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 注意:刑法134、135条司法解释的“情节
特别恶劣”是指: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 伤1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 以上。
PPT文档演模板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PPT文档演模板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第五部分 事故报告
• 事故报告的原则 • 事故报告的主体 • 事故报告的程序 • 事故报告的时限 • 事故报告的内容 • 接到事故报告后的措施
PPT文档演模板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PPT课件
限60日; • 报送事故报告日——为调查结束日。
2020年9月28日
28
七、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
• 事故单位概况;
• 事故经过和救援情况;
• 事故的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
• 事故原因和性质;
• 事故责任认定和责任者处理建议;
• 防范和整改措施。
• 另:附具有关证据;
签名。 2020年9月28日
29
11
二、较大事故
——3—9人死亡;
——10—49人重伤;
——1000万元—5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
注意:刑法134、135条司法解释的“情节 特别恶劣”是指: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 伤1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 以上。
2020年9月28日
12
三、重大事故
——10—29人死亡; ——50—99人重伤; ——5000万元—1亿元直接经济损失。
2020年9月28日
3
事故概念(法规)
• 安全事故(302号令),有时称为安全生产事故; ; 一般可以分为7类 : ——火灾: ——交通; ——建筑; ——危险物品; ——矿山; ——特种设备; ——其它。
• 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法、事故条例)。
2020年9月28日
4
事故概念(493号令)
• 生产安全事故: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 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 一般也可以分为以上7类。 ——特指生产经营活动中; ——有人身伤亡; ——造成经济损失。
将进行修改; 三是相应历史统计资料要做相应调整。
2020年9月28日
10
一、一般事故
——1—2人死亡;
——10人以下重伤;
——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2020年9月28日
28
七、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
• 事故单位概况;
• 事故经过和救援情况;
• 事故的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
• 事故原因和性质;
• 事故责任认定和责任者处理建议;
• 防范和整改措施。
• 另:附具有关证据;
签名。 2020年9月28日
29
11
二、较大事故
——3—9人死亡;
——10—49人重伤;
——1000万元—5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
注意:刑法134、135条司法解释的“情节 特别恶劣”是指: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 伤1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 以上。
2020年9月28日
12
三、重大事故
——10—29人死亡; ——50—99人重伤; ——5000万元—1亿元直接经济损失。
2020年9月28日
3
事故概念(法规)
• 安全事故(302号令),有时称为安全生产事故; ; 一般可以分为7类 : ——火灾: ——交通; ——建筑; ——危险物品; ——矿山; ——特种设备; ——其它。
• 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法、事故条例)。
2020年9月28日
4
事故概念(493号令)
• 生产安全事故: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 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 一般也可以分为以上7类。 ——特指生产经营活动中; ——有人身伤亡; ——造成经济损失。
将进行修改; 三是相应历史统计资料要做相应调整。
2020年9月28日
10
一、一般事故
——1—2人死亡;
——10人以下重伤;
——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PPT46页).ppt
3.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24
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程序及时限
(四)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接到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 报告国务院。
必要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 。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根据 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 严重程度,明确规定生产安全事故分级标准,这 是标准。
9
普
1.特别重大事故
(1)一次造成30人以上(含30人)死亡;
通
(2)一次造成100人以上(含100人)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6.事故的补报。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 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 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 时补报。
29
例题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493 号),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 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 得超过( )小时。
D
例题
5.事故报告后出现新的情况,事故发生单位 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续报、补 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日内,事故造成 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及时补报。 A.10 B.15 C.30 D.60
C
补充
一. 事故调度统计报告的有关规定 二. 事故的救援与现场处置
事故调度统计报告的有关规定
生
(3)一次造成1亿元以上(含1亿元)直接经济损失。
产
24
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程序及时限
(四)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接到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 报告国务院。
必要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 。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根据 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 严重程度,明确规定生产安全事故分级标准,这 是标准。
9
普
1.特别重大事故
(1)一次造成30人以上(含30人)死亡;
通
(2)一次造成100人以上(含100人)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6.事故的补报。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 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 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 时补报。
29
例题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493 号),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 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 得超过( )小时。
D
例题
5.事故报告后出现新的情况,事故发生单位 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续报、补 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日内,事故造成 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及时补报。 A.10 B.15 C.30 D.60
C
补充
一. 事故调度统计报告的有关规定 二. 事故的救援与现场处置
事故调度统计报告的有关规定
生
(3)一次造成1亿元以上(含1亿元)直接经济损失。
产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解析PPT课件( 23页)
(五)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
(六)事故发生后逃匿的。 29.05.2019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3查6处) 理条例
17
三 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 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10万元以上20 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20万元以上50 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 30%的罚款;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 40%的罚款;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 60%的罚款;
(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 入80%的罚款。 (38)
29.05.2019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19
五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有下列 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 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刑事责任:
•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生本来就空,对人家笑笑,对自己笑笑,笑着看天下,看日出日落,花谢花开,岂不自在,哪里来的尘埃!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
(二)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
(三)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
(35)
29.05.2019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16
二 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事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解析PPT(23张)
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
分的补充性规定。 (3)
21.05.2019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4
事故报告
一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 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 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的市级人民政府、
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
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
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19)
21.05.2019
21.05.2019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12
五 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 经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准,提交 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 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60日。(29)
21.05.2019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13
六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 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 部门报告。(9)
21.05.2019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5
二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 应当依照下列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并通知公 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 察院:
21.05.2019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7
三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 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11)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ppt
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 直接经济损失;
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提出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建议; 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提供相关的材料
事故单位责任人和有关人员在不得在调查 期间擅离职守
[4] 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
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事故责任的认定和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安监部门每级的上报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越级上报:
☻现场有关人员可以越级向事发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 监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必要时,安监部门可以越级上报;
☻补报:
• 30日内事故伤亡人数变化的应及时上报 • 交通事故、火灾事故7日内伤亡人数变化的应及时上报
[4] 事故上报的内容包括哪些?
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事故的简要经过; 事故已经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和初步估
•3.事故调查的原则 P253
事故调查处理必须坚持政府领导、分级负责 的原则,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及时准确的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 失
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 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对事故责任者追究责任
4.不同等级的事故的调查组的级别
•一般事故 •较大事故
•无人员伤 亡
对一般、较大和重大事故,有关人民政府在收到调查 报告之日起15日内做出批复;
对特大事故,30日内做出批复,特殊情况可最长可 再延长30日。
依照人民政府的批复,对事故发生单位和相关人员进 行行政处罚,对负有事故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处 分。
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提出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建议; 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提供相关的材料
事故单位责任人和有关人员在不得在调查 期间擅离职守
[4] 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
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事故责任的认定和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安监部门每级的上报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越级上报:
☻现场有关人员可以越级向事发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 监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必要时,安监部门可以越级上报;
☻补报:
• 30日内事故伤亡人数变化的应及时上报 • 交通事故、火灾事故7日内伤亡人数变化的应及时上报
[4] 事故上报的内容包括哪些?
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事故的简要经过; 事故已经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和初步估
•3.事故调查的原则 P253
事故调查处理必须坚持政府领导、分级负责 的原则,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及时准确的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 失
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 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对事故责任者追究责任
4.不同等级的事故的调查组的级别
•一般事故 •较大事故
•无人员伤 亡
对一般、较大和重大事故,有关人民政府在收到调查 报告之日起15日内做出批复;
对特大事故,30日内做出批复,特殊情况可最长可 再延长30日。
依照人民政府的批复,对事故发生单位和相关人员进 行行政处罚,对负有事故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处 分。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PPT 42张)
用安全托起幸福明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6.凡事不要说"我不会"或"不可能",因为你根本还没有去做! 47.成功不是靠梦想和希望,而是靠努力和实践. 48.只有在天空最暗的时候,才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 49.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但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50.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5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5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53.不断反思自己的弱点,是让自己获得更好成功的优良习惯。 54.垃圾桶哲学:别人不要做的事,我拣来做! 55.不一定要做最大的,但要做最好的. 56.死的方式由上帝决定,活的方式由自己决定! 57.成功是动词,不是名词! 28、年轻是我们拼搏的筹码,不是供我们挥霍的资本。 59、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敬父母。 60、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 61、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篇》 62、孩子:请高看自己一眼,你是最棒的! 63、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64、活鱼会逆水而上,死鱼才会随波逐流。 65、怕苦的人苦一辈子,不怕苦的人苦一阵子。 66、有价值的人不是看你能摆平多少人,而是看你能帮助多少人。 67、不可能的事是想出来的,可能的事是做出来的。 68、找不到路不是没有路,路在脚下。 69、幸福源自积德,福报来自行善。 70、盲目的恋爱以微笑开始,以泪滴告终。 71、真正值钱的是分文不用的甜甜的微笑。 72、前面是堵墙,用微笑面对,就变成一座桥。 73、自尊,伟大的人格力量;自爱,维护名誉的金盾。 74、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75、懂得回报爱,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 76、读懂责任,读懂使命,读懂感恩方为懂事。 77、不要只会吃奶,要学会吃干粮,尤其是粗茶淡饭。 78、技艺创造价值,本领改变命运。 79、凭本领潇洒就业,靠技艺稳拿高薪。 80、为寻找出路走进校门,为创造生活奔向社会。 81、我不是来龙飞享福的,但,我是为幸福而来龙飞的! 82、校兴我荣,校衰我耻。 83、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 84、不想当老板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85、志存高远虽励志,脚踏实地才是金。 86、时刻牢记父母的血汗钱来自不易,永远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需要报答。 87、讲孝道读经典培养好人,传知识授技艺打造能人。 88、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89、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90、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 第八十三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接到事故报 告后,应当立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报事故情况。 负 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对事 故情况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 • 第八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经调查确定 为责任事故的,除了应当查明事故单位的责任并依法予以 追究外,还应当查明对安全生产的有关事项负有审查批准 和监督职责的行政部门的责任,对有失职、渎职行为的, 依照本法第八十八条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 第八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依法 调查处理。 • 第八十六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部门应当定期统计分析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 情况,并定期向社会公布。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培训)(培训课件)(共89张PPT)
发生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或者社会影响恶劣 的,县级、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 监察分局接到事故报告后,在依照第七条规定逐级上 报的同时,应当在1小时内先用电话快报省级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部门、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随后补报文字报告; 必要时,可以直接电话报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1、矿山存放在地面用于生产所购买的炸药、雷管等 爆炸物品,因违反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规定所造成 的事故。
2、矿山存在在井下等生产场所的炸药、雷管等爆炸物品, 因违反有关管理规定造成的事故。
1、农用船舶非法载客过程中发生的事故。 2、农用车辆非法载客过程中发生的事故。
1、专业救援人员参加事故抢险救灾过程中造成的事故。
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 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适用《生产 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环境污染事故、核设施事故、国防科研生产事故 的报告和调查处理,不适用《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 调查处理条例》。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社会影响恶劣的事故,国 务院或者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认为需要调查处理的,依 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事故具体情况暂明不清楚的,负责事故报告 的单位可以先报事故概况,随即补报事故全面情 况。
事故信息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负责事故报告的 单位应当依照事故报告及特别规定及时续报。较大涉
险事故、一般事故、较大事故每日至少续报1次;重 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每日至少续报2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接 到任何单位或者个人的事故信息举报后,应当立即 与事故单位或者下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 矿安全监察机构联系,并进行调查核实。
事故调查制度 事故处理制度
责任追究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 b. 迟报、漏报、谎报或瞒报事故 c. 阻碍、干涉事故调查工作 d. 作伪证或指使他人作伪证
a.
依 法 给 予 处 分
☻
依法扣押或吊销其有关证照及相 关人员的执业资格; ☻ 对调查不负责任,致使调 查工作出现重大疏漏; ☻ 包庇、袒护事故责任人; ☻ 借机打击报复。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26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
3. 某日5时,某建筑工地发生塌方事故,当场5人死亡,2人被埋失踪, 9人受伤,现场安全员立即将事故情况向作业队长和项目经理汇 报,项目经理立即组织人员前往现场营救,将死亡和受伤人员运 出现场,安排工人挖掘搜寻失踪人员,次日7时许,找到一名失 踪人员已经死亡,此时项目经理才想起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管局报 告,该事故造成1人死亡,1一人失踪,9人受伤,依据《安全生 产法事故报告调查处理条例》,下列有关该事故的说法中正确的 是( )。 [10年真题]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4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
[3] 生产安全事故的等级划分及上报
事故等级 一般事故 较大事故 重大事故 特大事故 死亡人数/m 重伤人数/n 直接经济损失/c
m<3 n < 10 c < 1000万元 上报至:市级人民政府安监部门 3≤m<10 10≤n<50 1000万元≤c<5000万元 上报至:省级人民政府安监部门 10≤m<30
m≥30
50≤n<100
n ≥ 100
5000万元≤c<1元亿
c ≥ 1元亿
上报至:国务院安监部门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5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
关于上报的其他事项
☻单位负责人接报后发生 1 小时内应向县级以上人
民政府安监部门报告;
☻安监部门每级的上报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越级上报: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2
选择适用 参照适用
排除适用
2018/2/25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
2.事故报告的规定
[1] 事故报告的主体
事故发生单位现场人员
事故单位责任人
有关政府职能部门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
其他报告义务人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3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15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
[5] 调查组提交报告的时间
应当在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调查报
告;
特殊情况下,经人民政府批准最多可再延
长60日。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16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
6.关于事故处理的规定
[1] 事故处理的批复及执行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14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
[4] 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
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事故责任的认定和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
18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
[3] 事故批复的实施机关
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19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
7.法律责任
[1]确定事故责任的要件
• 责任者依法应当履行义务 • 责任者实施了违法行为 • 违法行为与事故发生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 责任者必须是依法应当予以制裁的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
[3] 调查组职责
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
直接经济损失; 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提出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建议; 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提供相关的材料 事故单位责任人和有关人员在不得在调查 期间擅离职守
[1] 组成
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一般由有关人民政府、
安监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 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 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 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2] 条件
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并与调查
事故没有直接厉害关系。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13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20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
[2] 事故责任主体的确定 • 事故发生单位 • 事故发生单位有关人员 • 有关政府、部门工作人员 • 中介机构及其相关人员 [3]行政处罚的种类 • 资格罚 • 财产罚 • 治安管理处罚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21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
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立案侦查,采取强 制措施和侦查措施。犯罪嫌疑人逃匿的, 公安机关应当迅速追捕归案。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10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
3.事故调查的原则
P253
事故调查处理必须坚持政府领导、分级负责
的原则,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及时准确的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17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
[2] 事故批复与事故调查报告的区别
事故调查报告具有真实性、证据性、建议性
及不可复议、诉讼性,是做出事故批复的依 据;
事故批复是事故处理的法定依据,行政相对
人对事故批复持有异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行 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市级人民政府,或授权、委托相关部门
重大事故
特大事故
省级人民政府,或授权、委托相关部门
国务院,或授权相关部门
若事故发生地和发生单位不在同一行政区域怎么办呢? 答:由事故发生地政府负责调查,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政府 应当派人参加。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12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
5.事故调查组情况
f.
谎报或者瞒报事故; 伪造或故意破坏事故现场; 转移、藏匿资金财产,或销 毁相关证据材料; 拒绝接受调查或拒绝提供材 料; 在调查中作伪证或指使他人 作伪证; 事故发生后逃匿。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23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
[6]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事故发生单位:
☺ 罚款
一般事故 较大事故 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失 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 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对事故责任者追究责任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11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
4.不同等级的事故的调查组的级别
一般事故 较大事故
无人员伤亡 有人员伤亡 县级人民政府,或授权、委托相关部门 也可委托事故发生单位 县级人民政府,或授权、委托相关部门
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
注:受到刑事处罚或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 处分之日起,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 责人。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22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
[5]事故发生单位及有关人员
处 理
☻对事故单位处100万元以上500
违法行为
a. b.
万元以下罚款; c. ☻对主要负责人、直接主管人员 和直接责任人处上一年收入的 d. 60%~100%的罚款; ☻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 e. 给予处分; ☻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4]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
违法行为
☻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 ☻迟报或漏报事故 ☻在调查期间擅离职守
Hale Waihona Puke 处 理☻处上一年收入的40%~80%的罚款; ☻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 ☻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一般事故,处上一年收入的30%的罚款;
☻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
☻较大事故,处上一年收入的40%的罚款; ☻重大事故,处上一年收入的60%的罚款; ☻特大事故,处上一年收入的80%的罚款。
重大事故
特大事故
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
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
☺ 依法暂扣或吊销其有关证照。
☺ 对负有事故责任的有关人员依法暂停或者撤销其
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执业资格、岗位证书。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24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
☻
有关地方人 民政府、安 监部门 为事故发生单 位提供虚假证 明的中介机构
☻
参与事故调 查的人员
依 法 给 予 处 分
25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
练习题
1.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一般 事故应上报至(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 B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10年真题] A.县(区)、市人民政府 B.设区市级人民政府 C.省(区、市)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 2.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安全 B 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 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的上报时间不得 超过( )小时。[10年真题] A.1 B.2 C.3 D.4
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 故现场,销毁相关证据;
☻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
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 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 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9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
[7]事故犯罪嫌疑人的控制
☻事故发生地公安机关根据事故的情况,对
事故处理批复:是由有关人民政府或其授权的部门依据 事故调查报告依法做出的具有行政约束力和执行力的法 律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