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小儿贫血
儿科学小儿贫血培训课件
出生时: 3-10/100 WBC 1周后消失
1/11/2021
儿科学小儿贫血ຫໍສະໝຸດ 11胚胎期血红蛋白成分变化
血红蛋 肽链 白
8周 6月
初生
Gower1,2ε2 Gower2, 2 ε2 Portland 22
8周以 前,3月 消失
6月~1 2岁 岁
胎儿期 HbF 22 增加 90% 70% <5% <2%
巨核系集落形成单 位
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1/11/2021
TPO 血小板生成素
EPO 促红细胞生成素
儿科学小儿贫血
中性粒细胞
血小板 红细胞
8
1/11/2021
儿科学小儿贫血
9
1/11/2021
儿科学小儿贫血
10
网织红细胞
初生3天内: 4-6%
1-2月: 以后 :
0.3% 0.5-1.5%
有核红细胞
1/11/2021
儿科学小儿贫血
25
贫血的诊断
病史: 发病年龄、病程经过、伴随症状、喂养史、过去史、 家族史
体格检查:生长发育、皮肤粘膜、营养状况、肝脾淋巴结 实验室:
外周血-----红细胞形态、网织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骨髓涂片-----增生、分类、特殊染色补充造血原料 特殊检查-----血红蛋白分析、coombs试验、相关酶、铁代谢 其他-----肾功能、大便潜血、寄生虫检查
1/11/2021
儿科学小儿贫血
15
小儿贫血的定义与标准
定义 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和 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1/11/2021
儿科学小儿贫血
16
年龄 新生儿 1-4月 4-6月 6月-6岁 6岁-14岁
儿科学:儿童血液系统疾病小儿贫血诊疗课件
课件
目录
• 引言 • 小儿贫血的病因 • 小儿贫血的症状和诊断 • 小儿贫血的治疗 • 小儿贫血的预防和护理 • 案例分析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介绍小儿贫血的诊疗方法和注意 事项,提高医生对小儿贫血的认 识和处理能力。
背景
小儿贫血是儿童血液系统疾病中 的常见病,其病因多样,临床表 现各异,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以保障儿童的健康。
贫血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质量不足,无法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状态。
分类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贫血可分为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等。
02
小儿贫血的病因
缺铁性贫血
总结词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小儿贫血类型,由于铁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导 致。
详细描述
缺铁性贫血的常见原因包括饮食中铁含量不足、慢性腹泻、消化道畸 形等,这些因素导致铁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
05
小儿贫血的预防和护理
预防措施
01
02
03
定期健康检查
家长应定期带宝宝进行健 康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贫 血等潜在疾病。
补充营养素
根据宝宝的年龄和生长发 育需求,适当补充铁、叶 酸、维生素B12等营养素 ,预防贫血的发生。
避免感染
加强宝宝的免疫力,避免 感染病毒或细菌,以免引 起贫血或其他疾病。
家庭护理
病例二: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疗
总结词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引起的贫血。
详细描述
患儿出现贫血、神经精神症状、消化系统症状等表现,实验室检查显示贫血伴有 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治疗以补充维生素B12或叶酸为主,同时针对病因进行治 疗。
2016大课本小儿贫血
症状
周×,男,10月。 脸色渐苍白4月就诊。 无发热及出血现象。 35周早产, 单纯母乳喂养至今
体征
面色苍白, 皮肤巩膜无黄染及出血点。
双肺呼吸音清, 心率120次/分, 心前区Ⅱ/Ⅵ SM,
肝右肋下2cm, 脾肋下未及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WBC 4×109/L,
L59.5%,N32%
RBC 3.18×1012/L, Hb 67g/L, MCV 70.4fl, MCH 12.4pg, MCHC 176g/L
小儿造血系统疾病—小儿贫血
广西医科大学儿科教研室 韦红英
第一节
• 小儿造血和血象特点
第二节
• 贫血总论
第三节
• 营养性贫血
内容
目的和要求
了解
小儿造血期管和不同 造血阶段
铁代谢的特点
熟悉
不同年龄小儿血象的 特点
小儿贫血的分类
IDA、MA的病因、 发病机制
掌握
IDA、MA的临床表 现、实验室检查特点、
RBC/Hb生成不足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失血性贫血
贫血分类—形态分类
正常值
MCV(fl)
MCH (pg)
MCHC(%)
80-94 28-32 32-38
常见病因
大细胞性贫血
↑
↑
-
B12 / 叶酸↓
正细胞性贫血
-
-
-
急性失血, AA, 急性溶血, 白血病
小细胞性贫血
↓
↓
-
慢性肾病, 慢性感染
小细胞低色素 性贫血
白细胞数与分类
年龄 出生时 6~12h 7d 婴儿期 8y
WBC(×109/L) 15~20 21~28 12 10 同成人
小儿血液系统PPT课件
Liver+ RE cells 60 mg (15.9%)
Faeces 7.4 mg / d
Bile,Hb 0.05 mg/d
贮存
Red blood Cell (Hb) 280 mg
(75%)
functional iron
目录
铁的来源
◆ 食物(外源性铁) 占摄入量的1/3 血红素(动物性食物): 铁吸收率高 含铁高且吸收率达10% ~ 25% 母乳含铁0.05mg/dl, 吸收率49% 牛乳含铁0.05 mg /dl, 吸收率4% 非血红素铁(植物性食物):吸收率低1.7% ~ 7.9%
Eastern Western Pacific Mediterranean
目录
铁的代谢
人体内铁含量及其分布
◆ 铁含量与年龄、性别、体重、Hb有关 新生儿 75mg/kg
成人男性 50mg/kg 女性 35mg/kg
目录
分布 血红蛋白约64%, 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肝、脾、骨髓等) 约32%; 肌红蛋白约3.2% ; 微量(<1%)存在于含铁酶和运转铁。
目录
Diet 8mg/d
Intestine
Urine,sweat, Skin etc
0.9mg/d
自由铁池 Plasma 0.5mg (0.1%)
Muscles &enzymes
15 mg (4%)
Bone Marrow 20 mg
(5%)
Sloughed mucosal cell + GI bleeding
发生率
分类
<15%
低
15 % ~40%
中
>40%
高
儿科学重点知识点:血液系统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考点】专业综合-儿科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概述】本章内容重点是各类贫血的临床表现及鉴别;一、小儿造血及血象特点1.造血特点(1)胚胎期造血(或胎儿期造血):①中胚叶造血期;②肝、脾造血期:自胚胎第6~8周开始,第4~5个月达到高峰,第6个月逐渐减退;(“6肝8脾”)③骨髓造血期:胚胎第6周开始出现骨髓,但至胎儿第4个月开始造血,直至出生2-5周后成为唯一的造血场所;(2)生后造血:①骨髓造血:为生后的主要造血方式;1°婴儿期:全部为红髓,无黄髓,无造血储备能力;2°儿童期(<5~7y):红髓多,黄髓少,造血储备能力低;3°年长儿及成人期:红髓少,黄髓多,造血储血能力强;②骨髓外造血(extramedullary hematopoiesis)★:1°原因:小儿生后头几年,由于机体需要↑造血时(如:感染、溶血、贫血);2°器官:肝、脾、淋巴结等髓外造血器官可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期造血状态;3°特点:肝、脾、淋巴结大,外周血中出现有核RBC/幼稚N,病因除后可恢复正常的骨髓造血状态;4°意义:它是小儿造血器官特有的一种代偿性造血反应;2.血象特点(1)RBC数和Hb量及其变化规律:高→低→正常①出生时:RBC 5.0~7.0×1012/L,Hb150~220g/L;②生理性贫血★:1°原因:RBC生成减少(生后随着自主呼吸的建立,血氧含量升高,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骨髓造血功能暂时性减少,网织红细胞减少),RBC破坏增加(胎儿红细胞寿命较短,且破坏较多),血液稀释(婴儿生长发育迅速,循环血量迅速增加);2°时间:生后1周开始减少,至2~3个月(8~12周)达最低,此时红细胞数3.0×1012/L 左右,Hb量降至100g/L左右,3个月后红细胞数和Hb量又缓慢↑,6个月时恢复正常水平;3°程度:轻度,自限性;(2)WBC计数与分类:①WBC计数:由高→低→8岁达成人水平;②WBC分类: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两者比例相等的时期→生后4~6天,4~6岁;(3)血小板数:出生时,PLT数与成人相似,150×109~250×109/L;(4)Hb种类;(5)血容量:小儿血容量相对地较成人多,更易脱水;二、小儿贫血概述1.贫血的概念(1)贫血(anemia):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Hb量/RBC数低于相同年龄正常标准;(2)诊断标准:①<6个月者:新生儿期Hb<145g/L;②2~6个月:Hb<100g/L;③6个月~6岁:Hb<110g/L;④6岁~14岁:Hb<120g/L△注:海拔每↑1000米,相应诊断标准中Hb↑4%2.贫血的分类(1)贫血程度分类:①轻度:Hb从正常下限~90g/L;②中度:~60 g/L;③重度:~30g/L;④极重度:<30g/L;(2)病因分类:①RBC生成不足性贫血:1°造血物质缺乏:如缺铁性贫血;2°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3°其他:感染性及炎症性贫血,慢性肾病所致贫血,癌症性贫血;②RBC破坏过多(溶血)性贫血:1°RBC内在异常:1°RBC膜结构缺陷;2°RBC酶缺乏;3°Hb合成或结构异常;2°RBC外在因素:1°免疫因素;2°理化因素;3°感染;③失血性贫血:包括急性失血和慢性失血引起的贫血;(3)形态分类3.小儿贫血的基本临床表现(1)一般表现:皮肤粘膜、毛发、体力、发育;(2)造血器官反应:髓外造血表现;(3)非造血系统表现:循环系统(Hb<70g/L时)、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4.小儿贫血的诊断方法(1)诊断思路:(1)确定有无贫血及其程度(2)确定RBC形态(3)确定贫血的具体病因(4)确定贫血的并发症;(2)病史询问:年龄、现病史、出生史、喂养史、疾病史与用药史、家族史;(3)体格检查:生长发育状况、营养状况、皮肤黏膜表现、指甲和毛发表现、肝脾淋巴结表现;(4)实验室检查:①血常规检查;②RBC形态检查;③网织RBC计数;④骨髓检查;⑤特殊检查:溶血、Hb分析、酶学检查等;⑥其他检查:基因检查等;5.小儿贫血的治疗原则(1)去除病因或诱因;(2)针对贫血的发病机理进行治疗:①补充特异性造血物质:铁剂、VitB12、叶酸;②补充造血刺激因子:Epo、雄性激素;③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④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脐血、外周血;⑤基因疗法:如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治疗;(3)输血治疗:①输血指征:重度贫血(Hb<60g/L),并心功能不全或严重感染或急需手术者,极重度贫血者;②输血种类:多为浓缩RBC(节省,↓病毒感染,↓并发症);③输血量与速度:贫血越重,一次输血量越小,速度越慢;(4)并发症治疗;(5)一般治疗;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1、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Hb合成↓,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的贫血症;2、血清铁(serum iron,SI):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转铁蛋白仅1/3与铁结合,此结合的称为血清铁;3、未饱和铁结合力:其余2/3的转铁蛋白仍具有与铁结合的能力,在体外加入一定量的铁可使其成饱和状态,所加的铁量即为未饱和铁结合力;4、血清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TIBC):血清铁与未饱和铁结合力之和为血清总铁结合力;5、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in saturation,TS):血清铁在总铁结合力中占的百分比称之为转铁蛋白饱和度;(一)病因1、先天储铁不足:胎儿从母体获得铁以妊娠最后3个月最多,故早产、双胎、胎儿失血、孕母缺铁使胎儿储铁↓;2、铁摄入量不足:人乳、牛乳、谷物中含铁量均低,不及时添加含铁量较多的食物易致缺铁性贫血;3、生长发育因素:婴儿期生长发育较快,如不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易致缺铁;4、铁的吸收障碍:①食物搭配不合理②慢性腹泻;5、铁的丢失过多:长期慢性失血可致缺铁,如肠息肉、钩虫病、梅克尔憩室等;(二)发病机制1、缺铁对血液系统的影响:缺铁通常经过以下三个阶段:(1)铁减少期(iron depletion,ID):此阶段体内储存铁已减少,但供RBC合成Hb的铁尚未↓;(2)RBC生成缺铁期(iron deficienterythropoesis,IDE):此期储存铁进一步耗竭,RBC生成所需的铁亦不足,但循环中Hb的量尚未减少;(3)缺铁性贫血期(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此期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2、缺铁对其他系统的影响;(三)临床表现1、一般表现:皮肤、黏膜逐渐苍白;易疲乏,不爱活动;年长儿可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2、髓外造血表现:肝脾可轻度肿大;3、非造血系统表现:(1)食欲减退,异食癖;(2)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减退;(3)明显贫血时心率增快,免疫功能降低;(4)可有反甲;(四)辅助检查1、外周血象:(1)Hb降低比RBC数减少明显,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80fl,MCH<26pg,MCHC<0.31);(2)外周血涂片可见RBC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最多,中央淡染区扩大;(3)网织RBC正常或轻度减少;(4)白细胞、血小板一般无改变;2、骨髓象:呈增生活跃,以中、晚幼RBC增生为主;3、铁代谢:(1)血清铁蛋白(SF):较敏感(早期)反映体内贮存铁的情况,正常值:<3个月婴儿为194~238ug/L,>3个月为18~91ug/L;低于12ug/L提示缺铁;(2)RBC游离原卟啉(FEP):当FEP>0.9umol/L时提示细胞内缺铁;(3)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这三项检查是反映血浆中铁的量,通常在IDA期才出现异常:SI和TS降低,TIBC升高(SI<9.0~10.7umol/L,TS<15%,TIBC>62.7umol/L);(4)骨髓可染铁:RBC内铁粒细胞数<15%提示储存铁↓(确诊的较好办法,限骨髓小铁);(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1)病史(喂养史)+临床表现+血象特点,必要时做骨髓检查;(2)铁剂治疗有效可证实诊断;2.鉴别诊断:地中海贫血、异常Hb病、VitB6缺乏性贫血、铁粒幼RBC性贫血等亦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六)治疗:主要原则是去除病因和补充铁剂;1、一般治疗;;2、去除病因:①纠正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食物组成;②对慢性失血性疾病(如钩虫病)应及时治疗;3、铁剂治疗:(1)口服铁剂:常用口服铁剂有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同时服用维生素C可↑铁的吸收;(2)注射铁剂:易发生不良反应;(3)使用时限:①补给铁剂12~24h后,细胞内含铁酶开始恢复,烦躁等精神症状减轻,食欲增加;②网织RBC于服药2~3天后开始↑,5~7天达高峰,2~3周开始下降到正常;③治疗1~2周后Hb逐渐↑,通常于治疗3~4周达到正常;④Hb恢复正常后再继续服用铁剂6~8周,以↑铁储存;4、输RBC:Hb>60g/L以上者,不必输RBC;四、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1、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是由于VitB12和/或叶酸缺乏所致的大细胞性贫血;2、临床表现:(1)6个月~2岁多见;(2)毛发稀疏、黄色;(3)贫血:皮肤蜡黄色,口唇、指甲处苍白,可有肝脾大;(4)神经系统:少哭不笑,重症患者可出现不规则震颤;(5)消化系统:舌炎;3、实验室检查:(1)外周血象:MCV↑,MCH↑,MCHC正常;(2)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以RBC系增生为主,粒红系统均出现巨幼变(以原始红/早幼红为主);(3)VitB12叶酸测定;4、治疗:(1)注意营养;(2)去除病因;(3)VitB12、叶酸治疗:①有精神神经症状必须补充VitB12(>1个月);②单用叶酸有加重症状的可能;③叶酸需口服3~4周;。
儿科学造血系统疾病
• 难点:营养性贫血的发病机制
造血系统疾病概述
一、小儿造血特点 二、小儿血象特点 三、小儿贫血概述
一、小儿造血特点
二、小儿血象特点
(一)RBC、Hb:
1、生后第一天,血液浓缩,均增高 2、生后2~3个月——生理性贫血
(∵RBC生成素不足,而循环血 量↑,在6个月左右可复常) 3、<1周可见有核RBC 4、<3天网织红细胞数可达4~6% (婴儿期达成人水平)
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病因
先天储铁不足 铁摄入不足(主要原因) 生长发育过快 铁的吸收障碍 铁丢失或消耗过多
附:铁的代谢(自学)
• 1、铁的来源
–内源性: 红细胞铁 –外源性: 食物铁
• 黑木耳/海带/猪肝 • 肉类/蛋类/豆类/绿叶蔬菜 • 乳类
附:铁的代谢(自学)
• 2、铁的吸收与运转
食物中铁的吸收率
(二)铁剂治疗: 1、口服铁剂:20%FeSO4 12%葡萄糖酸亚铁 33%富马酸铁
( 以元素铁1.5~2mg/kg/次计算。Bid or tid) 同时服VitC 可增加铁的吸收
2、注射铁剂:(慎用,易出现不良反应) 右旋糖酐铁
常用铁剂剂量表
四、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临床表现
(三)髓外造血表现:
肝
脾
肿大(多为轻度)
淋巴结
五、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辅助检查
(一)血 象: Hb↓↓>RBC↓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MCV < 80fl MCH < 26pg MCHC < 0.31
血涂片:RBC大小不等, 以小细胞为多 中央淡染区扩大
网织红细胞正常或轻度减少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 红细胞破坏增加(溶血) 红细胞丢失过多
儿科学小儿贫血
通过增加富含铁、维生素B12等的食物或补充剂来纠正缺陷。
2
药物治疗
使用药物来促进红细胞生成或抑制破坏过程。
3
手术干预
某些贫血情况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骨髓移植。
预防方法
•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丰富的铁、维生素B12等营养物质。 • 儿童接种疫苗,预防感染引起的贫血。 • 避免药物滥用和滥用。
结论
通过了解贫血的定义、类型、症状、潜在原因、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儿童贫 血问题,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健康。
儿科学小儿贫血
贫血定义
贫血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在小儿中尤其常见,它是指体内缺乏足够的红 细胞或血红蛋白,从而导致氧气供应不足。
常见类型和症状
缺铁性贫血
最常见的贫血类型,症状包 括疲劳、头晕和苍白的皮肤。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红细胞变形不正常,出现呼 吸困难、心悸和运动耐力下 降。
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加速,引起黄疸、 肝脾肿大和贫血。
潜在的原因
1 饮食不均衡
缺乏富含铁、维生素B12等的食物。
3 疾病和感染
某些型可由基因突变引起。
4 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可影响血液制造或损害红细胞。
如何进行诊断
诊断贫血通常包括血液检查,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量和红细胞形态 评估。
治疗方法
1
营养补充
儿科学 血液系统疾病 相关知识点整理
儿科学最后一个大板块内容——血液系统疾病,主要是贫血。
一、概述小儿造血可分为两个阶段。
1. 胚胎期造血血细胞的生成始于胚外中胚层组织卵黄囊的血岛,然后迁往胚内的肝、脾等髓外造血器官,最后至骨髓。
①胚胎第3周出现卵黄囊壁造血;②6~8周后肝出现造血组织;③胚胎4个月后骨髓开始造血;④出生2~5周后骨髓为唯一造血场所。
2. 生后造血生后前几年所有骨髓均为红髓,全部参与造血;5~7岁,长骨干中开始出现脂肪细胞(黄髓),无造血功能。
至18岁时,红髓仅存在于椎骨、肋骨、胸骨、颅骨等扁平骨以及股骨、肱骨的近端。
当发生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需要增加造血时,肝、脾及淋巴结可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而出现肝、脾和淋巴结肿大,是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称为“骨髓外造血”。
3. 小儿血象及特点正常足月儿出生时红细胞数为(5.0~7.0)×10^12/L,血红蛋白为150~220g/L;生后2~3个月可分别降至3.0×10^12/L和100g/L左右,称为生理性贫血;后逐渐上升,12岁时达成人水平。
不同时期血红蛋白的种类不同。
出生时HbF(胎儿血红蛋白)占70%,HbA(成人血红蛋白)占30%;1岁时HbF不超过5%,2岁时不超过2%。
如果出生后HbF依然多,则可能是地中海贫血。
白细胞初生时为(15~20)×10^9/L,之后渐降,1周时平均12×10^9/L,婴儿期维持在10×10^9/L左右,8岁以后接近成人水平。
白细胞分类主要有一个“双五交叉”,即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的相对变化。
初生时中性粒细胞占比0.65,淋巴细胞占比0.30;生后4~6天,两者比例相等,婴儿期淋巴细胞始终占多数;4~6岁时,两者再次相等。
为方便起见,可记为“双五”。
年龄越小,血容量占体重的比例越高,出生时可占10%(300ml),儿童约8%~10%,成人约6%~8%。
二、贫血概述贫血是指末梢血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
儿科学__血液(缺铁性贫血)
儿科学血液一、填空题1.胚胎期造血第一出此刻(C)A.肝脏B.胸腺C.卵黄囊D.脾脏E.骨髓2.胚胎8月时,体内最主要的造血器官是(E)A.肝脏B.脾脏C.卵黄囊D.胸腺E.骨髓3.年长儿行骨髓穿刺不宜选择的部位是(A)A.胫骨B.胸骨C.髂前上棘D.髂后上棘E.脊柱棘突4.小儿骨髓外造血时,末梢血中可出现(B)A.天真淋巴细胞B.天真中性粒细胞C.天真嗜酸性细胞D.天真单核细E.巨大血小板95. 10 小时重生儿的外周血 WBC 21×10/L,N 65%,L 35%,天真粒细胞偶见,该血象的意义为(A)A.大概正常B.存在细菌感染C.白血病D.类白血病反响E.骨髓外造血6.小儿生理性贫血发生的期间为(B)A. 2-3 周B. 2-3 月C. 4-6 月D. 4-6 岁E. 10-12 岁 7.惹起生理性贫血发生的主要原由是(C)A.循环血容量增添较快B.红细胞损坏许多C.促红细胞生成素减低,临时性骨髓造血功能低下D.未实时增添含铁丰富的辅食E.体内储藏铁不足8.小儿末梢血白细胞分类中,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率变化交错的时间为(C)A. 4—6 天和 4—6 月B. 4—6 周和 4—6 月C. 4—6 天和 4—6 岁D. 4—6 周和 4—6 岁E. 4—6 月和 4—6 岁9. 6 个月至 6 岁的小儿,贫血的诊疗标准是A.血红蛋白量 <90g/LB.血红蛋白量 <100g/LC.血红蛋白量 <110g/L D.血红蛋白量 <120g/LE.血红蛋白量 <145g/L10.依据以下哪一项血红蛋白量能够诊疗重生儿中度贫血(D)A. <30g/LB. 30—60g/LC. 60—90g/LD. 90—120g/LE. 120— 145g/L11.因为红细胞外在要素惹起的溶血性贫血有(A)A.自己免疫性溶血性贫血B.地中海贫血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加症D.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E.丙酮酸激酶缺少症12.慢性严重贫血的病儿输血时需要考虑的原则以下哪一项正确(D)A.贫血愈重,每次输血量愈大,速度也愈快B.贫血愈重,每次输血量愈小,但速度要快C.贫血愈重,每次输血量愈大,但速度要慢D.贫血愈重,每次输血量愈小,速度也要慢E.贫血愈重,每次输血量愈大,速度不考虑13.少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的最主要原由是(B)A.天生储铁不足B.铁摄取量不足C.生长发育快D.铁的汲取阻碍E.铁的丢掉过多14.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病的顶峰年纪是(D)A.生后 2—4 月B.生后 4—6 月C.生后 6—12 月D.生后 6—24 月E.生后 4—6 岁15.缺铁性贫血红细胞生成缺铁期计提生化改变正确的选项是(E)A.红细胞数减低B.血红蛋白量降落C.血清铁蛋白正常D.血清铁减低E.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值高升16.以下相关铁汲取的描绘哪一项为哪一项正确的(C)A.食品中的磷酸、草酸等有益于铁的汲取B.大豆及菠菜中铁的汲取率较高C.肉类中铁汲取率较高D.胃液中盐酸有碍于铁的汲取E.同时摄取果糖、氨基酸均不利于铁的汲取17.铁及治疗缺铁性贫血1周,以下能反应对机体对治疗有反响的指标是(D)A.血红蛋白量高升B.血清铁增添C.血清铁饱和度增添D.网织红细胞高升E.红细胞均匀体积增添18.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铁剂治疗,正确的选项是(E)A. Fe3+比 Fe2+更简单汲取B.加大口服铁剂量,可增添铁的汲取C.第一考虑注射铁剂D.用药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停药E.用药至血红蛋白达正常水平后2个月左右再停药19.以下切合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象表现的是(C)A.骨髓增生显然减低B.各期红细胞数目减少C.红细胞核的发育落伍于胞浆D.红细胞质的发育落伍于胞核E.巨核细胞分叶过多20.有显然精神神经症状的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选择以下哪项治疗(A)A.维生素B12B.叶酸C.铁剂D.铁剂加维生素CE.神经营养药二、名词解说1.骨髓外造血:出生后,特别在婴儿期,当发生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造血需要增添时,肝、脾和淋奉承可随时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造血状态,出现肝、脾、淋奉承肿大;同时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和(或)天真中性粒细胞。
儿科学小儿贫血
小儿造血系统的发育
造血器官发育 胚胎期造血 生后造血 造血细胞发育
%
100
细 胞 构 成 75
卵黄囊 中 胚 叶 造 血 期
50
25
肝 肝脾造血期
脾
骨髓 骨髓造血期
淋巴结
1 2 3 4 5 6 7 8 9 10(月) 胚胎期造血
生后造血 骨髓造血 髓外造血
造血器官发育
转铁蛋白 铁
铁的储存和利用 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 铁蛋白 还原酶
+
氧化
转铁蛋白
铁在体内的代谢
铁的需要量和排泄量
需要量:
成人:1
4月-3岁:1
(15)
早产儿:2
排泄量: 1
动物性食品 (Hb/Mb)
胃酸 蛋白分解酶
血红素
铁在体内的代谢 肠黏膜上皮细胞
十二指肠 空肠上段
骨髓造血 肝脾储存
血红素
入血
定义 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和 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贫血的诊断标准
程度分类 病因分类 形态分类
贫血分类
轻度 中度 重度 极重度
贫血分度
RBC ×1012/L
Hb ( g/L)
4-3
110(120)-90
3-2
90-30
2-1
60-30
<1
<30
新生儿 Hb(g/L)
145-120 120-90 90-60 <60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缺铁对各系统的影响* 血液: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铁缺乏期) (红细胞生成缺铁期) (缺铁性贫血期) 其他 肌红蛋白/酶/皮肤黏膜
Fe2+ +去铁蛋白
2012级儿科学试卷2
2012级儿科学试卷2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儿科学2、小儿贫血3、小儿腹泻4、新生儿窒息5、肾病综合征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因素有,,,,,。
2、小儿能量需求包括, , , , 五方面。
3、小儿腹泻可引起不同程度脱水,有,,脱水。
4、小儿急性腹泻连续病程在以内的腹泻.10个月男婴,面色苍白2个月,母乳喂养,未断奶,间加辅食,平时易感冒,浅表淋巴结不大,心尖区收缩期Ⅱ级杂音,肺(-),肝脾肋下未及。
1.为了诊断,应首选检查是:A.血常规B.尿常规C.骨髓检查D.大便常规E.胸部X线检查2.外周血RBC3.8×1012/L,Hb88g/l,MCV78fl,MCH78fl,MCH26pg,MCHC0.31,进一步检查应选A.血清铁B.血清铁蛋白测定 D.叶酸测定C. 维生素B12E.血红蛋白电泳3.检查结果示:RBC4.0×1012/L,Hb75g/l,MCV63fl,血清铁蛋白10ug/L,血清铁25u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A.地中海贫血B.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C.营养性缺铁性贫血D.感染性贫血E.失血性贫血4.最佳的治疗是A.注射铁剂B.注射维生素B12C.口服三价铁D.口服二价铁E.口服叶酸A.1.5岁B.4岁C.2.5岁D.3岁E.3.5岁5.乳牙最晚于出齐年龄是6. 前囟闭合年龄是患儿,女,6个月。
腹泻4天,每日10余次,稀水样,少许粘液,尿极少,精神极度萎靡。
查体:呼吸深长,皮肤花纹,弹性差。
前囟、眼窝明显凹陷,四肢厥冷,脉细弱,心率160次/分7.其可能诊断为A.重度脱水+酸中毒B.中度脱水+酸中毒C.轻度脱水+低钾血症D.中度脱水+低钾血症E.重度脱水+高钾血症8.根据其脱水程度,其失水量约为体重的A. 10%~15%B. 3%~4%C. 1%~2%D. 6%~8%E. 8%~9%9.为了纠正循环衰竭和改善肾血流,扩容阶段用2:1等张含钠液的正确方法是A. 20ml/kg,于30~60分钟内静注B. 50ml/kg,速度为每小时8~10ml/kg,静注C. 30ml/kg,速度为每小时3~5ml/kg,静注D. 20ml/kg,8~12小时静滴完E.立即皮下注射,20ml/kg8个月男孩,生后一直牛奶喂养,未添加辅食。
儿科学: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2 筛查
8~9月龄足月儿,5~6月龄早产儿应测血红蛋白 青春期开始月经后女孩应每年检查一次。
3 治疗原发病
婴幼儿铁的生理需要量及来源
月龄
缺乏的铁 出生前的储存
来自母乳
铁剂治疗
▲ 口服铁剂:餐间口服为宜 ▲ 二价铁盐:易吸收 ▲ 同时服用Vit C
口服铁剂注意点:
服用时间:餐间 同 服:VitC
• MCV, MCHC
骨髓象: ◆ 红系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
各期红细胞小,中晚幼胞浆少,染色偏蓝, 显示胞浆发育落后于胞核;
◆ 粒、巨核系无异常;
◆ 骨髓可染铁:外铁减少(0~+), 红细胞内铁粒细胞数<15%
Prussian Blue Stain of Bone Marrow
Iron Present
Prussian Blue Stain of Bone Marrow
Iron Present
No Iron Present
【诊断】
1 根据病史(尤其是喂养史)、临床表现、
血象特点、可作初步诊断。
2 铁代谢检查:确诊。 3 骨髓检查:必要时做。 4 诊断性治疗:铁剂有效可证实。
【预防】
1 及时添加铁剂 早产儿,低体重儿 - 2个月后
少数患儿血小板减少;
Blood smear of normal
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形态:成熟红细胞大小 不等以小细胞为主,中心浅染区扩大
Anemia Severity and Red blood cell morphology
缺铁性贫血发展过程中 铁营养指标的变化
• 血红蛋白铁 • 储存铁 • 血清铁蛋白 • 运铁蛋白饱和度
《儿科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一、病因(一)先天储铁不足胎儿期最后3个月从母体获得的铁最多,如因早产、双胎、胎儿失血和母患严重缺铁性贫血等均可使胎儿储铁减少。
婴儿从母体摄取的铁足够其使用4-6个月,因此,生后4-6个月的小儿无需补铁。
(二)铁摄人量不足为导致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人乳、牛乳、谷物中含铁量均低。
(注意添加辅食,如肝泥等。
另,题干中提到乳品或谷物喂养未添加辅食时,应联想到IDA)(三)生长发育快婴儿期生长发育较快,3~5个月时和l 岁时体重分别为初生时的2倍和3倍;早产儿体重增加更快。
随体重增加血容量也增加较快,如不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
婴儿尤其是早产儿很易缺铁。
(四)铁吸收障碍食物搭配不合理可影响铁的吸收,慢性腹泻增加铁的排泄。
(五)铁的丢失过多正常婴儿每天排出铁相对比成人多。
以不经加热处理的鲜牛奶喂养的婴儿可能因对蛋白过敏而发生小量肠出血,每天失血约0.7ml。
每失血lml损失铁0.5mg,长期小量失血可致缺铁。
此外,肠息肉、美克尔憩室、膈疝、钩虫病等所致失血也是导致缺铁的常见病因。
【执业2005-4-018】70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是(2005)C 未及时添加含铁辅食二、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一)临床表现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6个月至2岁最多见。
起病缓慢,多不能确定发病时间,就诊时贫血已较重。
不少患儿因其他疾病就诊时才发现患有本病。
简单总结:皮肤粘膜苍白,肝脾大,血红蛋白降低较红细胞明显是缺铁性贫血的特点。
1.一般表现皮肤粘膜逐渐苍白,以唇、口腔粘膜及甲床最为明显。
易疲乏无力,不爱活动。
年长儿可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
2.髓外造血表现由于骨髓外造血反应,肝、脾可轻度肿大,年龄越小、病程越久、贫血越重,肝、脾肿大越明显。
3.非造血系统症状(1)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少数有异食癖—条件反射点1,如喜食泥土、墙皮、煤渣等。
常有呕吐、腹泻。
可出现口腔炎、舌炎或舌乳头萎缩—条件反射点2。
重者可出现萎缩性胃炎或吸收不良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
重庆省2015年上半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儿科学》:小儿贫血分度试题
重庆省2015年上半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儿科学》:小儿贫血分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7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肺结核病人在接受抗结核治疗时,对疗效的考核首先要看A.血沉正常B.症状消失C.痰菌阴转D.血清结核抗体阴性E.X线空洞闭合,炎性阴影消失2、关于分娩机制,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衔接时,胎头矢状缝与骨盆入口横径或斜径一致B.经产妇衔接与下降同时进行,初产妇多在分娩前即下降入盆,临产衔接后待宫口开全再继续下降C.胎头在骨盆内下降的动作是连续的D.内旋转动作与下降多同时进行E.俯屈使胎头入盆径线由枕额径变为枕下前囱径3、股骨颈内收型骨折是指PauwE1角____A.小于20°B.大于30°C.大于40°D.大于50°E.大于60°4、膜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上常表现为A.肾病综合征B.急性肾炎综合征C.慢性肾炎综合征D.隐匿性肾炎综合征E.急进性肾炎综合征5、滤过膜的主要滤过屏障是A.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B.基膜C.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D.肾小囊壁层上皮细胞E.肾小球系膜细胞6、不属于华生认为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观点的是A.行为可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B.心理学要排除主观内省C.不能将知觉或意识作为研究对象D.肌肉的收缩或腺体的分泌属于行为反应E.行为的产生是环境变化的结果7、关于瑞氏染色法的描述,以下不正确的选项是A.染色方法简单、省事B.细胞结构清晰C.细胞固定后收缩、体积变小D.特别适用于血细胞涂片染色E.对较厚的涂片染色不佳8、受理执业医师注册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对应当准予注册的,准予注册期限是A.自收到申请之日起7日内B.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0日内C.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D.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E.自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9、结构式家庭治疗认为A.正常家庭应该在面对各种各样变化时,仍然是一个能保持开放的系统B.在正常家庭系统中,各成分之间常常具有直接的、针对性而又亲切的交流C.在家庭内部,人际间的损失与获益的交换常常是平衡的D.家庭也是一个集体E.正常家庭具有系统韧性10、患者,女,18岁。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中医儿科学)
【概述】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元素缺乏,致使 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 血。属于中医学“血虚”“虚劳”范畴。
●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尤以6个月至2岁最常见。临床 表现因贫血程度不同而异,轻者可无自觉症状,中 度以上者出现头晕乏力、纳呆、烦躁等症,并有不 同程度的面色苍白、指甲、口唇和睑结膜苍白。轻、 中度一般预后良好,但重度长期贫血,脏腑失养, 影响小儿生长发育,而且抗病力弱,易生他疾。
2.鉴别诊断
(1)婴儿生理性贫血
●胎儿出生后至2〜3个月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出现 轻度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一般无临床症状,为自 限性经过,3个月后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缓慢增加,逐渐正 常。
(2)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是由于缺乏维生素%2或(和)叶酸所致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主 要临床特点是贫血、神经精神症状、红细胞的胞体变大、骨髓中 出现巨幼红细胞,用维生素B12或(和)叶酸治疗有效。
【病因病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本病病因主要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喂养不 当及他病影响有关。基本病机为脾肾虚弱, 精血生化不足。
1.禀赋不足
●孕母体弱,气血不足,或孕期调护不当,摄入不足,或早产、多 胎,胎元受损等,均可致孕母气血化生不足,影响胎儿生长发育, 导致先天性肾精不足、气血匮乏而发生本病。
2.喂养不当
(3)实验室检查
●①外周血常规:血红蛋白<110g/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0.31%,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fL,红细胞平均 血红蛋白含量(MCH)<27pg。网织红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减少。 ②骨髓象:红细胞系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各期红 细胞体积均较小,胞质少,染色偏蓝;粒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一 般正常。③铁代谢:血清铁蛋白<12ug/L,红细胞游离原卟琳> 0.9umol/L,血清铁<10.7umol/L,总铁结合力>62.7umol/L, 转铁蛋白饱和度<15%。
儿童营养性贫血2779
铁的利用
• 合成血红蛋白:铁→骨髓→幼红细胞的线粒体中与原卟啉结合→形成血红素 →与珠蛋白结合
• 合成肌红蛋白 • 与酶〔单胺氧化酶等〕结合
第二十四页,共八十二页。
铁的储存
• 未被利用的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贮存 • 贮存铁可再利用:Fe2+→Fe3+ +Tf→需铁组织
第二十五页,共八十二页。
• 铅中毒、慢性炎症和先天性原卟啉增多症
第四十四页,共八十二页。
铁代谢检查
• 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反映血浆中铁含量〕
• SI<9.0~10.7 µmol/L(50~60 µg/dl)为缺铁
• IDA期出现异常:SI和TS↓,TIBC↑ • 感染、肿瘤、慢性炎症时降低
第四十五页,共八十二页。
骨髓可见环状铁粒幼红细胞
感染/炎症性贫血: 感染和炎症表现
治疗反响
第四十九页,共八十二页。
治疗
• 原那么:去除病因、补充铁剂
• 一般治疗
• 护理、睡眠、预防感染;
• 贫血重者保护心功能;
• 饮食含铁丰富,易吸收,合理搭配。 • 去除病因
• 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和食物组成 • 治疗慢性失血性疾病
第五十页,共八十二页。
Sloughed mucosal cell + GI bleeding
~0.25mg/d
Liver+ RE cells 60 mg (15.9%)
Faeces 7.4 mg / d
Bile,Hb 0.05 mg/d
贮存
Muscles &enzymes
15 mg (4%)
Bone Marrow 20 mg
第四十七页,共八十二页。
儿科学讲座(21)小儿贫血
3 3 循 环 呼 吸系 统 症 状 由于 贫 血 致 机 体 缺 氯 , . 故代 偿 性 出 现 心 动 过 速 、 搏 加 快 、 脉压 增 高 、 段 加 速 。 度贫 血可 上 现 心 脉 动 呼 重 I f
脏扩大和克血性心力衰竭 。
2 2 贫 血 病 因 分 类 .
2 2 1 红 细 胞 和 血 红 蛋 白生 成 不 足 ..
维普资讯
・ 0・ 4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0 年 3月第 9 02 卷第 3 期
儿科 学讲 座 ( 1 小 儿 贫 血 2)
赵 东 红
1 贫 血的 定 义
2 3 4 小 细 胞 低 色 素 性 贫 血 MCV< 8t, . . 01 MCH< 2 p , 8 g
红细胞增多 }
者如 R h同 种免 疫 性 溶 血 , 或 B 同 种 免 疫 性 溶 血 等 ; 动 产 生 A 主
抗 体 者 , 自身 免疫 性 溶 血 性贫 ● , 物 所 致 的 免 疫 性 溶 血 性 贫 如 药 ●等 。 免疫性因索 ; 非 如药 物 、 学 物质 、 理 、 素 、 染 因素 目 化 物 毒 感 I
<10/ 0g L
2 贫 血 的 分 类
3 贫血 的 临 床 袁 现
3 1 一般 表 现 .
皮 肤 粘 膜 苍 白 , 程 长 者 易 疫 乏 , 发 干 黄 稀 病 毛
疏 , 养 低 下 . 格 发 育迟 缓 。 营 体 3 2 肝 、 、 巴结 肿 大 . 脾 淋 小 儿 贫 血 , 出现 骨 髓外 造 ● , 致 常 导 肝 、 和淋 巴结 肿 大 ( 脾 但再 生 障碍 性 贫 血很 少 出现 骨 髓 外 造 血 ) ,
2016年河北省执业助理医师《儿科学》:小儿贫血分度考试试卷
2016年河北省执业助理医师《儿科学》:小儿贫血分度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抗休克首批补液方法为A.10~20ml/kg,于1h内输完B.10~20ml/kg,于6h内输完C.5~10ml/kg,于1h内输完D.5~10ml/kg,于6h内输完E.20~50ml/kg,于6h内输完2、格拉夫卵泡颗粒细胞的营养来自A.卵泡外膜B.卵泡内膜C.卵泡腔D.卵丘E.放射冠3、下列关于刮宫标本,子宫内妊娠的诊断错误的是A.检见典型的蜕膜组织和呈现A-S反应的晚期分泌期腺体时可诊断为宫内妊娠B.检见胎盘绒毛及滋养层细胞可确诊宫内妊娠C.检见胎盘绒毛,而未见滋养层细胞可确诊宫内妊娠D.在蜕膜组织中见肯定的滋养层细胞,结合临床有关资料可诊断宫内妊娠E.蜕膜组织中检见纤维素样物质、多核巨细胞,提示宫内妊娠的可能4、家庭中的成员从原来家庭中间独立出来,个体接受亲子的分离,这个阶段在家庭周期中称为A.独立成人阶段B.新婚成家阶段C.养育新人阶段D.子女成长阶段E.家庭空巢阶段5、脑挫裂伤临床表现中错误的是A.伤后昏迷时间数小时以上B.常有生命体征改变,出现库欣反应C.迟发性瞳孔散大而无脑疝表现D.可有肢体瘫痪、失语等E.腰穿脑脊液可混有血液6、小张,26岁,某国企职工。
因与婆婆吵架后突然不能说话,前往综合医院检查喉部发声器官,未见异常,后转诊至心理门诊,给以暗示性心理治疗后,患者能正常说话,那么该患者最有可能的情况是A.感觉过敏B.感觉缺失C.内感性不适D.运动性幻觉E.非真实感7、用于电镜研究的组织块乙醇梯度脱水正确的是A.60%、70%、80%、90%和100%B.40%、60%、80%、90%和100%C.50%、70%、80%、90%和100%D.40%、50%、70%、90%和100%E.50%、60%、80%、90%和100%8、临床上对肝硬化伴有高血氨患者禁用肥皂液灌肠,这是因为A.肥皂液致肠道pH升高,促进氨的吸收B.可能导致碱中毒C.可能严重损害肾脏功能D.肥皂液促进肠道细菌的腐败作用E.可能严重损害肝脏功能9、关于文化与心理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①任何文化都必须从人创造的需要、目的、动机等方面给予理解,然后才能认识它的意义和价值②文化反过来在人的心理生物机制上发挥特殊的作用,构建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以及由此产生的价值观念③文化中蕴含、折射出的社会集团或民族的心理特征④人的内心世界中明显受到特点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心理特质与行为模式⑤心理与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属于不同领域的研究内容,关系不太密切A.①②③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E.①③④⑤10、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心理治疗师在某种程度上对相互关系投入感情B.心理治疗师太虚浮、疏远C.心理治疗师态度冷漠、机械和漠不关心D.心理治疗师过分地投入E.心理治疗师丧失客观性11、B细胞特有的表面标志是A.CD19和CD20 B.IgG Fc受体C.CD80 D.MHC分子E.CD412、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____A.期前收缩B.窦性心动过缓C.窦性心律不齐D.窦性心动过速E.心室颤动13、神经心理学测验的用途是A.为大脑损伤病例提供定位诊断的症状学依据B.提供药物和外科等治疗的判定标准C.评定治疗效果D.为制定高级神经功能的康复治疗计划提供心理学的依据E.以上都是14、某人经常感到肠扭转、肺扇动、胆囊穿孔等,感觉自己要被他人谋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反复利用。Fe↓→Hb↓
小儿贫血
14
白细胞分类的变化
(%)70 60
淋巴细胞
50
40 30 20 10
4-6天
中性粒细胞
4-6岁
1 3
5
7
9
1 3
5
7
9
11
日数
岁数
小儿贫血
15
血小板和血容量
血小板: 150-300 x 109/L 血容量 足月新生儿: 10%体重 儿童: 8-10%体重 成人: 6-8%体重
造血干细胞
小儿贫血
7
小儿贫血
8
祖细胞
细胞因子 G-CSF
产物
粒单集落形成单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 子 TPO 血小板生成素 EPO 促红细胞生成素
小儿贫血
中性粒细胞
巨核系集落形成单 位 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血小板
红细胞
9
小儿贫血
10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
出生时和生后: 12 RBC 5-7x10 /L, Hb 150-220g/L 生后1周-3月(生理性贫血期) RBC 3x1012/L, Hb100g/L 婴幼儿期(3月-1岁) 12 RBC 4x10 /L, Hb 110g/L
小儿贫血
24
巨幼细胞性贫血
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 再障 肝病 切脾后 红系造血代偿性增加 阻塞性黄疸 甲状腺功能减退
小儿贫血
25
贫血的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 皮肤粘膜苍白、易疲倦、营养低下、体格发育迟缓 造血器官反应: 肝脾淋巴结轻度肿大 各系统症状: 循环呼吸系统----呼吸心跳加快,杂音 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腹胀、便秘、舌炎 神经系统-----------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动 免疫系统----------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
小儿贫血
11
网织红细胞
初生3天内: 4-6%
1-2月: 以后 :
0.3% 0.5-1.5%
有核红细胞
出生时: 3-10/100 WBC 1周后消失
小儿贫血
12
血红蛋白成分变化
血红蛋 肽链 白
8周
8周以 前,3月 消失
6月
初生
6月~1 岁
2岁
胚胎期
Gower1,2ε2
Gower2, 2 ε2
Portland 22
小儿贫血
19
贫血分度 RBC
×1012/L
Hb ( g/L)
新生儿 Hb(g/L)
145-120
120-90 90-60 <60
轻度
中度 重度 极重度
4-3
3-2 2-1 <1
110(120)-90
90-30 60-30 <30
小儿贫血
20
病因分类
•RBC或Hb生成不足
造血因子缺乏:IDA、巨幼红细胞贫血 再生不良:再障 感染、肿瘤 •RBC破坏增多 RBC内缺陷:膜、酶、Hb合成及结构异常 RBC外因素:免疫性、非免疫性 •RBC丢失 急性失血、慢性出血
小儿贫血
26
贫血的诊断
病史: 发病年龄、病程经过、伴随症状、喂养史、过去史、 家族史 体格检查:生长发育、皮肤粘膜、营养状况、肝脾淋巴结 实验室: 外周血-----红细胞形态、网织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骨髓涂片-----增生、分类、特殊染色补充造血原料 特殊检查-----血红蛋白分析、coombs试验、相关酶、铁代谢 其他-----肾功能、大便潜血、寄生虫检查
7
8
9
10
3
造血器官发育
生后造血
骨髓造血 髓外造血
小儿贫血
4
小儿贫血
5
髓外造血:
各种原因引起贫血,骨髓储备力小,肝、睥、 淋巴结可随时适应需要,回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 态。 表现为肝、脾、淋巴结肿大,周围血可出现有 核红细胞和幼稚粒细胞,病因去除后,可恢复正常 骨髓造血。
小儿贫血
6
造血细胞的发育
小儿贫血
29
概述
定义
由于营养的因素使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
合成减少的一种贫血。
临床特点:
小细胞低色素性 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铁剂治疗效果好
发病情况
小儿贫血 30
缺铁性贫血发病率
小儿贫血
31
小儿体内铁的分布
约占体内铁 含量(%) 特点
血红蛋白
肌红蛋白 含铁酶
65(3/2)
小儿贫血 21
贫血的细胞形态分类
MCV(fl) 正常值 大细胞性 80~94 >94 MCH(pg) 28~32 >32 MCHC(%) 32~38 32~38 巨幼红
正细胞性
小细胞性 小细胞性 低色素性
80~94
<80 <80
28~32
< 28 < 28
32~38
32~38 <32
再障
肾性贫血 IDA
胎儿期
成人
HbF
HbA HbA2
22
22 2 2
增加
90%
70%
<5%
>95% 2~3%
<2%
>95% <3.5%
13
5~10% 30% <1%
小儿贫血
白细胞总数变化 出生时:15-20 x109/L 6-12小时: 21-28 x109/L 生后1周: 12x109/L 婴儿期: 10 x 109/L 学龄期: 8 x 109/L
(Anemia in Ch发育
造血器官发育
胚胎期造血 生后造血
造血细胞发育
小儿贫血
2
100
卵黄囊 中 胚 叶 造 血 期
细 胞 75 构 成 %
50
肝
骨髓
肝脾造血期 脾
骨髓造血期 淋巴结
25
1 (月)
2
3 4 5 6 胚 胎 期 造 血
小儿贫血
小儿贫血
27
贫血的治疗
去除病因 合理喂养 药物治疗 铁剂、维生素B12、叶酸、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 输血治疗 5-10ml/kg 极重度或合并肺炎5ml/kg 造血干细胞 并发症治疗
小儿贫血
28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Nutrition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
小儿贫血
16
小儿贫血的定义与标准
定义
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和
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小儿贫血
17
贫血的诊断标准
年龄 新生儿 Hb ( g/L) <145
1-4月
4-6月 6月-6岁
< 90
<100 <110
中国
世界卫生组织
6岁-14岁
<120
小儿贫血 18
贫血分类
程度分类 病因分类 形态分类
小儿贫血
22
小细胞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慢性感染 慢性失血 严重营养不良 铅中毒
小儿贫血
23
正常细胞性贫血
急性失血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感染 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 缺铁早期 结缔组织病 骨髓肿瘤细胞浸润 恶性肿瘤全身播散 肝脏病 其它红系造血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