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
合集下载
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
心肌耗氧量增加 供氧相对不足 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
导致心绞痛的药物: 8. 洋地黄类 增强心肌收缩力
兴奋副交感神经
冠状动脉收缩
诱发心绞痛
导致心绞痛的药物: 9. 雌激素 雌激素
冠状动脉平滑 肌张力增强 增加凝血因子的活 性,促进血液凝固
诱发心绞痛
(口服避孕药)
导致心绞痛的药物: 10. 其他
导致心绞痛的药物: 4.乙酰水杨酸(ASA、阿司匹林)
小剂量:抑制血小板环氧酶→减少血小板 中血栓素A2(TXA2)的生成→影响 血小板的聚集及抗血栓形成→抗 凝作用。 50-100mg/日 大剂量:抑制血管壁中PG合成酶→减少前 列环素(PGI2)→促进血栓形成→ 抗凝作用。 4g/日
导致心绞痛的药物: 5.抗高血压药 药物:肼苯达嗪、哌唑嗪、二氮嗪 作用:
心肌病 啤酒性心肌病 钴:啤酒的发泡稳定剂 严重的致死性心肌病 机制:1、干扰三羧酸循环 2、钙在线粒体内的蓄积
钴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构成维生素B12的成分之一。
对核酸合成的干扰 抗肿瘤药:阿霉素、柔红霉素、多柔 比星、环磷酰胺、5氟尿嘧啶。 临床表现:心 衰 柔红霉素:对心脏有直接毒性
二、毒性作用
心肌毒性作用 ·心肌炎 ·心包炎 ·心肌病 ·对核酸合成的影响 ·心跳骤停 ·心瓣膜损害 ·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 ·心绞痛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 ·尖端扭转性室 性心动过速 血管毒性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病变 ·高血压症 ·低血压症
心肌炎 心肌炎(myocarditis):是由各 种原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 主要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免疫 反应性心肌炎。
第九章 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
一、概述
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导致心绞痛的药物: 8. 洋地黄类 增强心肌收缩力
兴奋副交感神经
冠状动脉收缩
诱发心绞痛
导致心绞痛的药物: 9. 雌激素 雌激素
冠状动脉平滑 肌张力增强 增加凝血因子的活 性,促进血液凝固
诱发心绞痛
(口服避孕药)
导致心绞痛的药物: 10. 其他
导致心绞痛的药物: 4.乙酰水杨酸(ASA、阿司匹林)
小剂量:抑制血小板环氧酶→减少血小板 中血栓素A2(TXA2)的生成→影响 血小板的聚集及抗血栓形成→抗 凝作用。 50-100mg/日 大剂量:抑制血管壁中PG合成酶→减少前 列环素(PGI2)→促进血栓形成→ 抗凝作用。 4g/日
导致心绞痛的药物: 5.抗高血压药 药物:肼苯达嗪、哌唑嗪、二氮嗪 作用:
心肌病 啤酒性心肌病 钴:啤酒的发泡稳定剂 严重的致死性心肌病 机制:1、干扰三羧酸循环 2、钙在线粒体内的蓄积
钴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构成维生素B12的成分之一。
对核酸合成的干扰 抗肿瘤药:阿霉素、柔红霉素、多柔 比星、环磷酰胺、5氟尿嘧啶。 临床表现:心 衰 柔红霉素:对心脏有直接毒性
二、毒性作用
心肌毒性作用 ·心肌炎 ·心包炎 ·心肌病 ·对核酸合成的影响 ·心跳骤停 ·心瓣膜损害 ·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 ·心绞痛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 ·尖端扭转性室 性心动过速 血管毒性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病变 ·高血压症 ·低血压症
心肌炎 心肌炎(myocarditis):是由各 种原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 主要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免疫 反应性心肌炎。
第九章 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
一、概述
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ppt课件
利尿剂如噻嗪类和袢利尿剂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充血性心 力衰竭。然而,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如低钾、 低镁)、增加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风险。
ACE抑制剂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
ACE抑制剂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 脏病,但也可能导致一些心血管副作 用。
ACE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 酶来降低血压和减少心脏负担。然而, 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低血压、肾功能不 全、干咳等副作用,其中干咳是最常 见的副作用之一。
间接毒性作用
药物通过影响内源性物质的合成、释 放或代谢,如影响心肌细胞内的钙离 子、钾离子等离子的浓度,从而影响 心脏的正常生理功能。
药物对心血管系统毒性作用的临床表现
01
02
03
04
心律失常
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房室 传导阻滞等。
心力衰竭
如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 竭等。
心肌病
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 病等。
总结词
某些抗生素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等心血管毒性 反应。
详细描述
某些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 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如QT间期延长、室性
早搏等。这些反应的发生可能与药物剂量、 用药时间、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在使用这 类抗生素时,应注意监测心电图和心血管系
统的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5
总结与展望
药物对心血管系统毒性作用的现状和挑战
药物种类繁多
心血管系统毒性作用涉及的药物种类繁多,包括抗肿瘤药、抗生素、 抗炎药等,每种药物都有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毒性表现。
毒性机制复杂
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机制复杂,涉及多个环节和靶点,如心 肌细胞膜离子通道、血管平滑肌细胞等。
ACE抑制剂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
ACE抑制剂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 脏病,但也可能导致一些心血管副作 用。
ACE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 酶来降低血压和减少心脏负担。然而, 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低血压、肾功能不 全、干咳等副作用,其中干咳是最常 见的副作用之一。
间接毒性作用
药物通过影响内源性物质的合成、释 放或代谢,如影响心肌细胞内的钙离 子、钾离子等离子的浓度,从而影响 心脏的正常生理功能。
药物对心血管系统毒性作用的临床表现
01
02
03
04
心律失常
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房室 传导阻滞等。
心力衰竭
如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 竭等。
心肌病
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 病等。
总结词
某些抗生素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等心血管毒性 反应。
详细描述
某些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 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如QT间期延长、室性
早搏等。这些反应的发生可能与药物剂量、 用药时间、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在使用这 类抗生素时,应注意监测心电图和心血管系
统的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5
总结与展望
药物对心血管系统毒性作用的现状和挑战
药物种类繁多
心血管系统毒性作用涉及的药物种类繁多,包括抗肿瘤药、抗生素、 抗炎药等,每种药物都有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毒性表现。
毒性机制复杂
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机制复杂,涉及多个环节和靶点,如心 肌细胞膜离子通道、血管平滑肌细胞等。
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
药源性心律失常是指药物非治疗目旳引 起旳心律失常,或造成原有旳心律失常 加重。
药源性心律失常旳类型多种多样,如连 续或非连续性室速、扭转型室速(TDP)、 心室扑动或心室颤抖、室性早搏和室上 性心律失常及传导阻滞等。
心律失常主要由冲动传导异常和冲动起源异常 引起,前者涉及单向、双向传导阻滞,后者涉 及自律性增高和触发活动(早后或迟后除极), 某些药物尤其是抗心律失常药亦能引起上述机 制从而造成心律失常。
Ⅱ类、Ⅲ类较少引起心律失常
Ic类药物:氟卡尼、恩卡尼、普罗帕酮和乙 吗噻嗪抗心律失常作用极强,但轻易致心律 失常。
恩卡尼治疗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发生率 高达1l%,其中有28%为致命性室扑或室颤。
氟卡尼治疗连续性室速时心律失常发生率6.6%。
普罗帕酮和乙吗噻嗪急性给药致心律失常发生率 分别为8%和11%。
少数阿司匹林过敏体质患者用药后可出现低血压; 年老体弱、血容量不足旳患者,过量使用后造成 大量出汗,造成血容量降低、血压下降,甚至易 出现低血容性心肌缺血 心肌细胞几乎没有能量贮存,必须依托循环系
统旳及时供氧而满足其代谢需要,当氧旳供给 不能满足需要时即发生心肌缺血,主要体现为 心绞痛。
长久使用抗高血压药停药过快,可诱发高血压
10.其他药物 促红细胞生成素
可能机制: 促红细胞生成,血液黏度和血容量增长; 增长血管对某些血管加压物质旳反应性,诱发血管收缩。
环孢素(CsA) 有10%~80%病人可在用药数周内出 现血压升高,多为轻中度高血压,也有部分患者迅 速发生严重旳高血压和高血压脑病。
5.口服避孕药
刺激肝脏合成血管紧张素原,造成肾素-血管 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高,外周血管阻力 增长,水钠潴留
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增进肾小管钠重吸收
药毒--心血管
2.拟交感药
由于冠状动脉含有大量的α—肾上腺素受 体,所以凡能兴奋此类受体的拟交感胺类 药物均可引起冠状动脉收缩,而诱发或加 重心绞痛。
拟交感药引起心脏毒性的机制
药理机制:激活α和β受体,对心脏和血管产生强 烈的兴奋作用。 毒性:可引起心肌肥厚与重构、心肌细胞死亡等 心脏毒性。 毒性机制:
二、毒性作用
心肌毒性作用 ·心肌炎 ·心包炎 ·心肌病 ·对核酸合成的影响 ·心跳骤停 ·心瓣膜损害 ·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 ·心绞痛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 ·尖端扭转性室 性心动过速 血管毒性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病变 ·高血压症 ·低血压症
三、毒性作用机制
(一)、影响离子平衡和离子通道活性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和主要离子流示意图
1 快速复极初期
+20
0
-20 -40
2 平台期
零电位
(mV)
膜电位
0
快速 去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快速复
极末期
-60
-80 -100
Na+
+++++
4
静息期
阈电位 静息电位
Ca2+
- - -- - -- K+
K+ -++++++ Na+
- - - - - +++++++++ - - - - K+ K+ K+
四、常见心血管毒性的药物
一、心血管系统的药物
第9章药物对血液系统的毒性作用(病理毒理学)
二、药物血液系统毒性的作用机制
1.免疫机制
2.抑制蛋白质合成
3.抑制DNA复制 4.阻断受体 5.抑制酶活性 6.影响氨基酸代谢 7.影响激素水平
1.免疫机制
有些药物具有半抗原特性,进入到体内
与蛋白质结合或者被降解后,可获得免 疫原性,而产生大量抗体。抗体可直接 结合在靶细胞膜上,或与药物结合成复 合体与靶细胞膜结合,进而破坏靶细胞。 如,青霉素是很典型的半抗原型药物, 能够破坏红细胞膜而诱发溶血反应;奎 尼丁可刺激机体产生IgG,进而破坏血小 板导致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
引起的主要白血病: AML(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MD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可能机制: 母体化合物生物转化为活性中间体的活化代谢, 骨髓生理功能受干扰,拓扑异构酶抑制、DNA加成 物生成,染色体畸变、癌基因活化、抑制基因灭活 等 使用化疗药物以及免疫抑制剂是诱发白血病的最常见 因素。另外,氯霉素、保泰松以及依托伯苷都被证 实能诱发白血病。
高铁血红蛋白形成:Fe2+ Fe3+ • 按作用机制分为直接 和间接氧化物两大类 1. 直接氧化物主要为硝 酸盐类
2. 间接氧化剂多为硝基和氨基化合物
与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有关的常见药
硝酸盐类
亚硝酸异戊酯、硝酸甘油、硝酸银
其他氧化物 非那西丁、磺胺类、毛果芸香碱、利 多卡因 、伯氨喹、
• 代表药物: 伯氨喹、非那西丁 • 作用机理(非那西丁): 其代谢产物对氨乙醚通过羟化,使血红 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导致高铁血红蛋 白血症,出现发绀等缺氧症状。
第10章
药物对血液系统的毒性作用
制作者 08麻醉本科 徐倩 陈翔
第1节
血液系统的功能特点以及药物对血液 系统的毒性作用机制
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ppt课件
药物对心血管系统毒性 作用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总结词
该药物可引起心律失常,导致心跳不规律,严重时可引起心源性猝死。
详细描述
某药物在临床应用中,部分患者出现了心律失常的不良反应,表现为心跳加速、心悸、胸闷等症状。进一步研究 发现,该药物可影响心脏电生理活动,干扰心脏正常节律,导致心律失常。对于有心脏疾病的患者,该药物应慎 用或禁用。
治疗原则
及时停药
一旦发现药物引起心血管毒性 作用,应立即停药,避免继续
损伤心血管系统。
对症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 的对症治疗措施,如使用血管 扩张剂、利尿剂等缓解症状。
综合治疗
结合患者其他病情和心血管危 险因素,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促进心血管系统的恢复。
长期随访
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监测心 血管系统功能的变化,及时调
定义
01
药物对心血管系统毒性作用是指 药物在达到或超过治疗剂量时对 心血管系统产生的损害或不良反 应。
02
这些不良反应可能包括心脏功能 损害、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 肌梗死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 死亡。
药物对心血管系统毒性作用的分类
案例三:某药物的致心力衰竭作用
总结词
该药物可引起心力衰竭,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严重时可 危及生命。
详细描述
某药物在临床应用中,部分患者出现了心力衰竭的不良反应 ,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药物 可影响心脏肌肉的正常功能,导致心力衰竭。对于有心脏疾 病的患者,该药物应慎用或禁用。
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毒理作用
药物对心脏的毒理作用
某些药物可能导致心脏毒性,如心律失常、心肌病和心衰等,严重影响心血管系 统的健康。
案例一:某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总结词
该药物可引起心律失常,导致心跳不规律,严重时可引起心源性猝死。
详细描述
某药物在临床应用中,部分患者出现了心律失常的不良反应,表现为心跳加速、心悸、胸闷等症状。进一步研究 发现,该药物可影响心脏电生理活动,干扰心脏正常节律,导致心律失常。对于有心脏疾病的患者,该药物应慎 用或禁用。
治疗原则
及时停药
一旦发现药物引起心血管毒性 作用,应立即停药,避免继续
损伤心血管系统。
对症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 的对症治疗措施,如使用血管 扩张剂、利尿剂等缓解症状。
综合治疗
结合患者其他病情和心血管危 险因素,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促进心血管系统的恢复。
长期随访
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监测心 血管系统功能的变化,及时调
定义
01
药物对心血管系统毒性作用是指 药物在达到或超过治疗剂量时对 心血管系统产生的损害或不良反 应。
02
这些不良反应可能包括心脏功能 损害、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 肌梗死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 死亡。
药物对心血管系统毒性作用的分类
案例三:某药物的致心力衰竭作用
总结词
该药物可引起心力衰竭,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严重时可 危及生命。
详细描述
某药物在临床应用中,部分患者出现了心力衰竭的不良反应 ,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药物 可影响心脏肌肉的正常功能,导致心力衰竭。对于有心脏疾 病的患者,该药物应慎用或禁用。
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毒理作用
药物对心脏的毒理作用
某些药物可能导致心脏毒性,如心律失常、心肌病和心衰等,严重影响心血管系 统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4.5%)
9(1.2%)
其它心脏性死亡
14
6
非心脏性或未分类
死亡或心脏停搏
9
7
总死亡或心脏停搏
56(7.7%)
22 (3.0%)
——————————————————————————————
CAST: Cardiac Arrhythmia Suppression Trial
Survival 100 (%)
导致心绞痛的药物: 1.硝酸甘油
是治疗和预防心绞痛的首选药物。 用量过大:加剧心绞痛。 长期或大量使用,骤然减量或停药可 诱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
导致心绞痛的药物: 2.钙拮抗剂
·作用机制:Ca2+内流阻滞剂; 降低血压,增加冠状动脉血供,抑
制心肌收缩、降低心肌耗氧量;
·长期应用可使细胞内钙耗竭,突然 停药可使钙进入细胞内增加,引起冠 状动脉及全身血管痉挛。
无钠通道阻断)
溴苄乙铵
阻断L型钙通道
维拉帕米、硫氮卓 酮、硝苯地平
CAST研究 抑制心律失常研究
Cardiac Arrhythmia Suppression Trial
是一个随机、设安慰剂对照组,有美国、加拿 大和瑞典三个国家27个中心上百家医院参加的临床 试验。其目的是研究是否抑制心梗后无症状性或轻 度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可以降低心律失常引起的死 亡率。随访期从1987年6月开始,计划到1992或 1993年结束。由于该试验过程中,药物治疗组心律 失常的死亡率、非心律失常死亡数和总死亡数均高 于安慰组。不得不提前中止试验。
2、芬氟拉明、芬特明:食欲抑制剂。 可致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疾病。 病人出现二尖瓣拉长、增厚、变白和发 亮。
心绞痛、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
•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暂 时缺血和缺氧所引起的症状,是冠心病 的主要临床表现。
• 其诱发因素颇多。
• 药物包括治疗心绞痛的药物,由于自 身的药理作用或应用不当(剂量过大或 骤然停药)也可引起心绞痛。
二、毒性作用
(一)、动脉粥样硬化 (二)、心肌炎 (三)、心包炎 (四)、心肌病 (五)、对核酸合成的影响 (六)、心跳骤停 (七)、心律失常 (八)、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 (九)、心瓣膜损害 (十)、心绞痛 (十一)、血管病变 (十二)、高血压症 (十三)、低血压症 (十四)、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 表现为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特别是QT 间期延长可致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而 至猝死。
• 应用注意:合并心脏功能不全的精神病 患者易致室性心律失常或猝死。
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 Torsades de Pointes
TdP是一种不稳定型室速,易于进展 至室颤而猝死。
ECG
常见的可致TdP的药物 (1)抗心律失常药: (2)血管扩张药: (3)抗精神病药: (4)其他:如泼尼松、甲硝唑等
(2)异位心律: • 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 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 心室颤动; • 传导阻滞。
关于药物致心律失常
·凡有电生理作用的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 洋地黄毒甙、抗胆碱酯酶药及抗精神病药均 可致心律失常。
·药物致心律失常一般即指其诱发或加重室 性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引起尖端扭转性室性 心动过速(TdP)及阿斯综合征(ASS)而猝 死。
患者: 1727名患者(730人服用氟卡胺flecainide或 恩卡胺encainide,272人服用莫雷西嗪,725 人服用安慰剂)
实施期间:1987年6月-1989年4月(CAST1) -1991年8月(CAST2)
CAST-I: 对氟卡胺或恩卡胺的研究; CAST-II:试验是在终止对氟卡尼或恩卡尼的研究, 继续对莫雷西嗪的研究。结果2周小剂量试验发现莫 协西嗪治疗组也增加死亡率;且长期治疗也难有改 善存活率的可能性。
第九章药物对心血管 系统的毒性作用
一、概述 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新药临床前一般药理学研究内容的要求, 主要体现在:
1、精神神经系统
2、心血管系统 心率、心电、血压。 综合评价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3、呼吸系统
特点: 与骨骼肌相比,有 更多的线粒体。
心肌细胞的结构
心肌易受影响的两个机制: 1、能量的利用: 2、细胞内钙离子的移动:
抑制异常组织快速动作电位的爆发 美心律、利多卡因、 (正常组织不起作用),加速复极化 妥卡尼
显著抑制快速动作电位的爆发,降低 普罗帕酮、恩卡胺、 传导速度(钠通道阻断),但对复极 氟卡胺 化过程不起作用(少或无钾通道阻断)
阻断β-肾上腺素受体
普萘洛尔、美托洛 尔、阿替洛尔
主要阻断钾通道和减缓复极化(少或 索他洛尔、胺碘酮、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s):心 脏激动的频率和节律、激动传导的顺 序或速度发生异常,引起不正常的心 脏节律。
房室结 窦房结 右心房
主动脉
肺静脉 左心房
左心室
右心室
蒲肯野氏
心肌细胞:工作细胞和自律细胞
心脏特殊传导系统
心律失常分类
(1)窦房结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博、 窦性心律不齐、窦房阻滞。
原发性: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心脏的药物 如奎尼丁、洋地黄、依米丁、巴比妥类、 氯喹、普鲁卡因酰氨、麻醉剂、安眠药、 氨茶碱等,中毒后都能引起不同程度的 心肌损害,严重时心跳骤停。
继发性:青霉素的过敏性休克等。
其他:高血压和低血压等
心瓣膜损害
1、甲基麦角胺:5-HT拮抗药、用于偏 头痛的治疗。不良反应:心内膜纤维化、 心肌梗死、心瓣膜损害。每日药量和每 周总药量有限制。
例:可卡因
苯丙胺
多巴胺
导致心绞痛的药物:
7.抗交感胺药
突然停药
代表药:普萘洛尔;
作用:b受体阻滞药; 心率加快
心肌耗氧量增加
供氧相对不足
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
导致心绞痛的药物: 8. 洋地黄类 增强心肌收缩力
兴奋副交感神经
冠状动脉收缩
诱发心绞痛
导致心绞痛的药物: 9. 雌激素
雌激素
冠状动脉平滑 肌张力增强
大剂量:抑制血管壁中PG合成酶→减少前 列环素(PGI2)→促进血栓形成→ 抗凝作用。药物:肼苯达嗪、哌唑嗪、二氮嗪
作用: 反射性引起
交感神经兴 奋性增强
降低冠状
动脉灌注 压
心肌缺氧 诱发或加重心绞痛
导致心绞痛的药物: 6.拟交感胺药
冠状动脉含有大量的a肾上腺素受 体,兴奋此类受体的药物能引起冠状 动脉收缩,而诱发或加重心绞痛
(2)抗心律失常药致心律失常的危险性
• 抗心律失常作用与致心律失常作用成 正比:如氟卡胺。
• 心律失常危险性越大,致心律失常的 发生率越高。
• 左心室功能越差,致心律失常的发生 率越高。
(3)药物及其所致心律失常的类型 • 缓慢性心律失常: • QT间期延长: • 室性心律失常:
(4)原因
• 一般与抗心律失常药使局部传导减 慢、不应期和复极时间延长有关。
导致心绞痛的药物: 3.血管扩张药
·药物:潘生丁、心可定、罂粟碱、 氨茶碱、维拉帕米; ·扩张小血管,血流再分配,有扩冠 和降压的作用; ·正常小动脉扩张较缺血区小动脉明 显,能诱发或加重心绞痛。
导致心绞痛的药物: 4.乙酰水杨酸(ASA、阿司匹林)
小剂量:抑制血小板环氧酶→减少血小板 中血栓素A2(TXA2)的生成→影响 血小板的聚集及抗血栓形成→抗 凝作用。 50-100mg/日
随机接受氟卡胺、英卡胺及安慰剂治疗的
1455例病人试验期发生的重要事件
——————————————————————————————
变量
氟卡胺或恩卡胺(n=730) 安慰剂 (n=725)
——————————————————————————————
平均治疗时间(天)
293
300
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
性死亡
• 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窦 性静止、交界性心律和房室传导阻滞等。
• 多见于同时联合应用洋地黄类、钙拮抗剂 或b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和急性心梗或缺血、 颈动脉综合征、窦房综合征即传导系统炎症 的患者。
4、抗精神病药
• 吩噻嗪类、苯二氮zhuo类及三环类抗抑 郁药对心脏有奎尼丁样作用。
• QT和PR间期延长。
心肌病 啤酒性心肌病 钴:啤酒的发泡稳定剂
严重的致死性心肌病 机制:1、干扰三羧酸循环
2、钙在线粒体内的蓄积
钴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构成维生素B12的成分之一。
对核酸合成的干扰 抗肿瘤药:阿霉素、柔红霉素、多柔 比星、环磷酰胺、5氟尿嘧啶。
临床表现:心 衰
柔红霉素:对心脏有直接毒性
心跳骤停
·药物致心律失常是许多药源性猝死事故的 重要原因。
诱发心律失常的药物
1. 抗心律失常药致心律失常
(1)目前临床应用的四类抗心律失常药 都有致心律失常病例。
类别 ⅠA
ⅠB ⅠC
Ⅱ Ⅲ Ⅳ
表9-1 抗心律失常药分类
药理学作用
代表药
抑制快速动作电位爆发和降低传导速 奎尼丁、普鲁卡因 度(钠通道阻断)及显著延长复极化 胺、丙吡胺 过程(钾通道阻断)
药物可引起变态反应性心肌炎,如 磺胺、青霉素、四环素、链霉素、金霉 素、保泰松、消炎痛、抗抑郁药(阿密 曲替林)及抗癫痫药(苯妥英钠)等。
病变主要累及左心室、室间隔、常 为间质性心肌炎,使心肌细胞坏死、淋 巴细胞、浆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
心包炎
·药物性狼疮时,也有心包炎局部表现。 ·任何能引起心肌炎的药物也能引起心 包炎。 ·青霉素过敏。 ·甲基麦角胺和普拉洛尔(心得宁): 心包纤维化
• 还与下列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