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金融常见术语解析——外部性
10第十章 外部性
第十章外部性一、名词解释1.外部性(externality)(北师大2004试;北航2004试;东南大学2003试):也称为外溢性、相邻效应。
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
如果对旁观者的影响是不利的,就称为负外部性(Negative Externalities);如果这种影响是有利的,就称为正外部性(Positive Externalities)。
外部性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这种成本和收益差别虽然会相互影响,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
外部性的影响方向和作用结果具有两面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正外部性)和外部不经济(负外部性?)。
那些能为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或能使社会和个人降低成本支出的外部性称为外部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有利的外部性;那些能够引起社会和其他个人成本增加或导致收益减少的外部性称为外部不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不利的。
福利经济学认为,除非社会上的外部经济效果与外部不经济效果正好相互抵消,否则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帕累托最优状态不可能达到,从而也不能达到个人和社会的最大福利。
外部性理论可以为经济政策提供某些建议,它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依据,政府可以根据外部性的影响方向与影响程度的不同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并利用相应的经济手段,以消除外部性对成本和收益差别的影响,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
纠正的办法:(1)使用税收和津贴;(2)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3)规定财产权。
2.⑴负外部性:⑵正外部性结论:负外部性导致市场产量大于社会最优产量。
正的外部性导致市场产量小于社会最优产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可采用外部性内部化方法:对于造成负的外部性的商品征税,而对具有正的外部性的商品给予补贴。
3.外部性内在化(internalizing the externality):改变激励,以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
外部性名词解释
外部性名词解释外部性是指经济活动带来的效益或成本,这些效益或成本不仅仅影响到从事这些活动的个人或团体,还会间接地影响到其他个人或团体,并且这些效益或成本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充分内部化。
外部性可以分为正面外部性和负面外部性两种。
正面外部性是指经济活动给非直接参与活动的个体带来的好处。
例如,一个人在公共场所播放音乐,虽然他自己享受到了音乐带来的愉悦,但其他人也可以免费听到这些音乐,这样就产生了正面外部性。
正面外部性可以促进社会的福利增加,例如技术创新带来的技术溢出,能够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力。
负面外部性是指经济活动给非直接参与活动的个体带来的成本。
例如,工厂排放废气污染空气,虽然工厂本身在生产过程中获得了经济利益,但周围居民的健康受到了危害,这样就产生了负面外部性。
负面外部性会给社会带来各种问题,例如环境污染、健康问题等,需要通过政府或其他机构进行干预和管理。
外部性的存在常常导致市场的失效,因为市场机制无法充分反映外部性产生的效益或成本。
如果外部性是正面的,市场价格往往低于社会的边际效益,从而导致资源配置不足;如果外部性是负面的,市场价格往往低于社会的边际成本,从而导致资源过度使用。
为了解决外部性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
一种常见的措施是通过征税或者补贴来内部化外部性。
比如对于排放污染的工厂征收污染税,或者对于使用清洁能源的企业给予补贴,这样可以使企业的成本或收益与外部性相匹配。
另一种措施是通过法律法规来限制或者规范外部性的产生和影响,例如制定环境保护法律、城市规划政策等。
总之,外部性是指经济活动带来的不直接影响个体或团体的效益或成本,这些效益或成本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内部化。
外部性的存在常常导致市场失效,需要通过政府干预或其他措施来解决。
解决外部性问题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效益和福利。
公共经济学中的外部性
公共经济学中的外部性外部性是公共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概念之一。
它指的是产生于市场交易过程之外的经济效应,这些效应可以对非交易参与者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市场无法完全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需要政府干预来纠正市场失效。
本文将讨论外部性的概念、类型以及应对措施。
一、外部性的概念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过程中,除买卖双方以外的第三方遭受的效应。
这些效应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负向的。
市场交易产生的外部性可能涉及环境、健康、公共安全等方面。
外部性的存在导致市场价格不能反映全部社会成本或收益,从而使得市场无法完全高效运行。
二、外部性的类型1. 正向外部性正向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产生的效应对第三方造成积极影响。
例如,教育投资对整个社会都有积极的外部效应,因为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经济发展。
2. 负向外部性负向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产生的效应对第三方造成消极影响。
例如,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就是一种常见的负向外部性。
工厂的排放会污染周边地区的空气和水源,对居民的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三、应对外部性的措施为了解决外部性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纠正市场失灵,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1. 税收和补贴政府可以通过征收污染税或者对环保产业给予补贴等经济手段来引导企业减少负向外部性的产生或增加正向外部性的效应。
2. 环境监管和法律制度政府可以加强环境监管,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强制企业履行环保义务,以减少负向外部性的产生。
3. 契约和协商政府可以促进市场主体之间的契约和协商,以达成合作减少外部性的目标。
例如,通过购买新技术的许可证来减少环境污染。
4. 公共产品和服务政府可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弥补市场交易产生的外部性效应。
例如,修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设施,以保护环境和公共健康。
四、外部性的局限性和挑战虽然政府可以通过上述措施来应对外部性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1. 外部性的界定和测量外部性往往较难界定和测量。
外部性与市场失灵的微观经济学解释
外部性与市场失灵的微观经济学解释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行为以及资源配置的学科。
在市场经济中,个体的行为决定了资源的配置,而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外部性是导致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将介绍外部性的概念、分类以及市场失灵的微观经济学解释。
一、外部性的概念与分类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行为对除该行为主体之外的其他个体或者市场产生的影响。
外部性可以分为正向外部性和负向外部性。
正向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行为或者商品对其他个体或者市场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教育的正外部性体现在提高人力资本、减少犯罪率等方面。
而负向外部性则是指某个经济行为或者商品对其他个体或者市场产生消极的影响,如工厂污染导致居民健康受损。
二、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外部性的存在会导致市场失灵,从而使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分配。
首先,外部性导致市场供求曲线的不准确。
在存在正向外部性的情况下,个体通过市场价格无法反映出外部效益,从而低估了该经济行为或者商品的社会价值。
而在存在负向外部性的情况下,个体通过市场价格也无法反映出外部成本,从而低估了该经济行为或者商品的社会成本。
其次,外部性导致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
当个体忽视外部性的存在时,他们只会考虑自身利益而不会考虑外部影响。
这样就会导致资源在社会上分配的不均匀,无法实现最优配置。
例如,如果一个工厂没有内部化其对环境的负向外部性,它可能会选择忽视环境保护措施,从而导致环境污染。
这种情况下,资源被用于了不具有社会效益的活动上,导致资源浪费。
最后,外部性导致市场无法自发形成。
市场需要价格来引导资源的配置,但外部性的存在破坏了价格的形成机制。
在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个体无法根据市场价格做出合理的决策,从而导致市场无法自发形成。
三、市场失灵的微观经济学解释市场失灵可以通过市场失灵理论来解释。
市场失灵理论认为,市场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导致市场机制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其中,外部性被视为重要的市场失灵原因之一。
外部性
第33章 外部性有位经济学家说过,外部性是经济学中最难以捉摸的概念了。
虽然经济学中还有许多其他容易让人犯晕的概念,但是“外部性”的确是被人滥用的一个概念。
外部性,就是,一个个体的某种消费活动或生产活动对其他个体的生产集或者消费集的影响。
一般的时候会说,这种影响不是通过市场发挥作用的。
网上拍卖的时候,我和你竞价,我的竞争对你有不好的影响,但是不是外部性,因为是在市场中的行为。
因此,外部性,就是还没有被订价,但是又不是无关紧要的事物。
你在路上走,对面一个人走过来迎面给了你一巴掌,是不是外部性?消费的外部性借用上一章的Edgeworth box,我们可以先讲些消费外部性的道理。
两个人,A和B,从零花钱M和空气里的烟雾量S中得到效用。
零花钱带给他们的都是正效用,S带给A的是正效用,带给B的是负效用。
我们把两个人的无差异曲线在各自的坐标系画出来,然后合并同类项得到Edgeworth box:SAA M B如图,第1个图应该没有问题,刻画A的无差异曲线。
箭头标出效用增加的方向。
第2个图,刻画B的无差异曲线我们知道好商品(goods)M和坏商品(bads)S,他们之间的替代关系是正向的关系,增加一点S,要使B效用不变,就要增加一些M给B。
第3个图,我们把前两个图推在一起就可以了。
这与前一章制作埃氏方盒的过程貌似不同,前一章我们不仅左右翻转了B的坐标系,而且也上下翻转了B的坐标系,但是这里我们只把B的坐标系左右翻转了一下。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里S是一种特殊的产品,有非争的特性,大家都要承受相同的量,和前面不同,前面的商品都是你吃你的、我吃我的,我吃了的东西你就吃不到了。
有了这些信息我们看,经济中到底会有多少烟雾。
假设A拥有空气的产权,则经济中的禀赋点在红色点R,这时候,A可以自己消费数量为(R‐S)这么多的货币,以及(S‐A)这么多的烟雾,也可以以一个价格P向B出售空气的产权,这时A的货币增加,享受的烟雾S减少。
经济学外部性名词解释
经济学外部性名词解释外部性是指一种市场行为所产生的效应,对除主体和主体外其他市场参与者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无法通过市场交易机制来内部化。
外部性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正面外部性和负面外部性。
正面外部性是指市场行为对其他市场参与者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教育的正面外部性包括增加社会技能和文化素质,提高整体劳动力素质等。
负面外部性则是指市场行为对其他市场参与者产生负面的影响,如工业污染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外部性的存在会导致市场失灵,使经济资源无法有效配置。
市场上的供给者或需求者通常没有充分考虑到外部性带来的影响,导致市场价格低于或高于社会最优价格。
在正面外部性中,市场上的供给量低于社会最优水平;而在负面外部性中,市场上的供给量高于社会最优水平。
这种失灵现象被称为外部性问题。
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式包括内部化和政府干预。
内部化是指通过改变市场机制,使外部性的影响反映在市场价格中。
例如,通过课税来征收污染排放费用,以内部化工业污染的负面影响。
另一种方式是通过产权定义和交易,使外部性成为可以协商和弥补的经济资源。
政府干预是指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来调整市场行为,以解决外部性问题。
例如,政府可以设立环境标准和监管机构,限制污染排放和制定安全标准,以减少负面外部性的损害。
外部性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
例如,城市交通拥堵是一种负面外部性,它会导致时间浪费、油耗增加等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政府可以实施拥堵费或者提供公共交通等措施,以内部化这种负面外部性。
外部性问题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深远的。
解决外部性问题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研究和解决外部性问题对经济学理论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外部性的名词解释
外部性的名词解释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或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一种影响,不仅限于市场主体之间的直接关系,而是扩展到第三方或整个社会。
外部性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
外部性通常是与市场价格无法完全反映的社会成本或效益相关联的。
外部性的存在可能会导致资源配置的失调,因为市场价格没有充分考虑到外部性的影响,从而导致市场失效。
外部性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正的生产外部性、负的生产外部性和消费外部性。
正的生产外部性指的是当一家企业的生产活动对其他企业或个人产生积极的影响时所产生的外部性。
例如,一家公司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通过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产品,这有助于提高整个产业的产出和效率,从而促进了其他公司的发展。
负的生产外部性是指一家企业的生产活动对其他企业或个人产生负面影响所产生的外部性。
例如,一家工厂排放污染物污染了周围的环境,导致附近居民的健康问题,这就是负的生产外部性。
消费外部性指的是一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对其他人或社会产生的积极或负面效应。
例如,一个人接种疫苗可以不仅保护自己免受疾病侵害,同时也减少了其他人感染该疾病的风险,这就是消费外部性的正面影响。
另一方面,抽烟造成的二手烟对身边的人造成危害,这就是消费外部性的负面影响。
外部性的存在可能导致市场失效,因为它们导致了市场的结果与社会最优结果之间的偏差。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资源配置的信号,但当外部性存在时,市场价格无法准确反映社会成本或效益。
这可能导致资源的过度或不足分配。
为了解决外部性问题,可以采取一些政策措施。
一种解决方式是通过向产生外部性的活动征收税收或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内部化外部性的成本。
例如,对污染物排放征收污染税或实施排放许可证制度,这可以使得企业在进行决策时考虑到其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减少污染。
另一种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式是通过政府干预来提供激励或补贴来鼓励产生正面外部性的活动。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补贴研发活动来促进技术创新,以提高整个产业的生产效率。
总之,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或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对第三方或整个社会产生的积极或负面影响。
03外部性
科斯
他的主要作品有:
《英国广播:垄断的研究》(1950年) 企业的性质》 1937年 《企业的性质》(1937年) 《边际成本争论》(1946年) 社会成本问题》 1960年 《社会成本问题》(1960年) 《经济学的灯塔》(1974年) 《马歇尔方法论》(1975年)
17
科斯定理的应用-几个案例
11
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
科斯定理
1、假定在交易过程中不存在交易成本,只 要产权是明确界定的,则不论产权在谁一方, 交易双方的自愿交易都可以使资源获得同样 的有效配置。 2、若交易费用大于零,则不同的产权界定 会造成不同的资源配置结果。
第一个结论被人们称为科斯第一定理, 而后一个结论被人们称为科斯第二定理。
12
科斯定理
科斯第一定理包含的重要假设前提:
第一,交易成本为零。交易成本指当事人建 立交易关系,进行讨价还价、订立契约并督 促执行所花费的成本。科斯文中,交易成本 被称作“运用价格机制所需的成本”。
13
科斯定理
第二,产权的初始界定清晰,即外部性问题 所涉及的权利的归属明确,至于具体归属于 哪一方当事人,则没有给予明确限制。
6
庇古税(Pigou Taxation)
A.C.庇古(A.C.Pigou)1918年《福利经 济学》中首次提出。 庇古税也被称为矫正性税收,是对具有 生产或消费成本外部性的产品或服务征 收的。 相反地,有矫正性补贴。
7
庇古税(Pigou Taxation)
以造纸厂的污染为例。 思考
政府应该按照什么标准对纸的生产者征收矫 正性税收?
4
外部性的对策
如何解决外部性?
1.习俗(道德约束)。 2.制定相关法律。
经济学的外部性
二、外部性与市场无效率
1.生产活动中的外部性
在生产活动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社会成 本(social cost)与私人成本(private cost)不 再相等。 社会成本 = 私人成本 + 负外部性 社会成本 = 私人成本 – 正外部性
Negative externality in production P
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利益各方在达 成协议与遵守协议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
四、解决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1. 管制 2. 庇古税和补贴
庇古税:用于纠正负外部性影响的税收。
Arthur Pigou (1877-1959)
3. 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问题:
税收在一般情况下都造成无谓损失,但为 什么庇古税在增加政府收入的同时,却可 以提高总的经济福利?(用图形说明)。
第十七章 外 部 性
本章要点:
1. 外部性的含义 2.外部性与市场效率的关系 3.解决污染问题的不同方法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出现的情形: 有限竞争; 市场活动存在外部性; 一些物品具有公共物品性质。
一、外部性的含义
外部 性 ( externalities):经济 当事人 的活动对未参与市场交易的其他当事 人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即一个人的行 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正外部性 ——负外部性
社会评价 = 私人评价 + 正外部性 社会评价 = 私人评价 – 负外部性
P
教育消费
酒的消费 P
S(私人成本)
D(社会评价)
S(私人成本)
D(私人评价) D(社会评价) NhomakorabeaD(私人评价)
社会最佳量 市场成交量
市场成交量 社会最佳量
宏观经济学溢出效应名词解释(一)
宏观经济学溢出效应名词解释(一)宏观经济学溢出效应名词解释在宏观经济学中,溢出效应是指一项经济活动或政策在一个部门或地区产生的影响扩散到其他部门或地区,从而导致整体经济效果超出原本预期的范围。
以下是一些与宏观经济学溢出效应相关的重要名词解释和示例:1. 外部性 (Externality)外部性指的是一项经济活动对于除直接参与者外的其他人或机构所产生的影响。
这些影响可能是正面的(正外部性)或负面的(负外部性)。
外部性是宏观经济学溢出效应的核心概念之一。
例子:某城市政府对公共交通系统进行了改进,减少了私人汽车使用,减少了交通堵塞现象,从而改善了所有居民的出行环境和空气质量。
这个积极的影响是这项政策的正外部性。
2. 知识溢出 (Knowledge Spillover)知识溢出指的是一个人或机构的创新或知识对其他人或机构产生的积极影响。
通过分享和传播知识,知识溢出可以促进创新和经济增长。
例子:一家高科技公司在研发过程中获得了新的技术知识,并与其他公司或研究机构分享该知识。
这种知识共享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或社会的创新,促进了知识溢出效应。
3. 技术溢出 (Technological Spillover)技术溢出是指一个公司或行业的技术进步对其他公司或行业产生的积极影响。
当一个公司或行业的技术突破为其他相关领域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提高效率的方法时,技术溢出就会发生。
例子:某个公司在新兴领域开发出了一种高效的生产技术。
其他公司也开始采用这种技术,从而提高了整个行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这种技术溢出有助于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4. 金融溢出 (Financial Spillover)金融溢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系统中发生的问题或风险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市场产生的影响。
金融溢出通常发生在国际金融市场之间,但也可能发生在国内不同地区的金融市场之间。
例子:某个国家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导致其他国家的股票市场和货币市场受到影响。
外部性的含义名词解释
外部性的含义名词解释外部性是一种经济学概念,指的是某个经济决策对除决策者之外的其他人或组织产生的效应。
这些效应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外部性的存在意味着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不能完全依靠个体间的私人交易来实现效益最大化。
因此,外部性是经济学研究和干预的重要领域之一。
1. 外部性的定义及类型外部性可分为正面外部性和负面外部性。
正面外部性指的是经济决策的正面效应对非决策者产生的积极影响。
比如,一个人在自家前种植美丽的花朵,使得整个社区的环境更美好,增加了其他居民的生活质量。
负面外部性则是指经济决策的负面效应对非决策者产生的不利影响。
例如,一个工厂的废气排放导致附近居民患上呼吸道疾病,增加了他们的医疗费用。
2. 外部性的原因外部性通常是因为经济活动所涉及的效应不易通过市场交易来捕捉和体现。
这可能是因为某些效应的成本或收益无法明确量化,或者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交易。
例如,公共卫生措施对整个社会的健康状况产生积极影响,但个人很难准确衡量和转化为经济交易。
此外,外部性还可能是因为市场参与者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决策者无法充分考虑他人的利益。
3. 外部性的影响外部性可对经济体系产生重要的影响。
如果外部性不被纳入决策者的考虑中,资源配置可能无法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
正面外部性可能被低估,导致社会投资不足;负面外部性则可能被高估,导致资源浪费。
外部性还可能导致市场无法自行实现社会公平和效率。
因此,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政府干预是必要的,以修正外部性带来的扭曲。
4. 管理外部性的方法管理外部性可以依靠市场机制或政府行动。
市场机制可通过产权的明确定义和权益的交易来解决外部性问题。
比如,给予花园主人合适的经济奖励,以促使他们继续维护花园,从而创造更多的正面外部效应。
对于无法市场化的外部性,政府可以采取监管措施来约束经济行为。
例如,制定环保法规来限制工厂废气排放,以减少负面外部性对社会造成的危害。
5. 市场失灵与公共产品外部性与另一个重要的经济概念——公共产品有密切关联。
(完整版)外部性经济学
外部性externality1.外部性:◆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强加的成本和收益。
◆私人成本或收益与社会成本或收益的不一致,导致实际价格不同于最优价格。
◆ 2.外部性类型。
◆正外部性(外部经济):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
◆负外部性(外部不经济):社会收益小于私人收益。
从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看◆生产的正外部性。
生产者的经济行为产生了有利于他人的良好影响,而却不能从中取得报酬。
如蜜蜂的生产者,传播了花粉。
上游居民种树,保护水土,下游居民的用水得到保障。
◆消费的正外部性。
消费者采取的行动对于他人产生的有利影响。
养花而观赏的人,给予养蜂人和邻居带来了好处。
◆生产的负外部性。
生产者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损害,但没有给他人予以补偿。
造纸厂的三废。
木工装修房子所产生的噪音。
上游伐木造成洪水泛滥和水土流失,对下游的种植、灌溉、运输和工业产生不利影响。
◆消费的负外部性。
消费者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损害,但没有给予补偿。
吸烟。
某人在三更半夜时大声唱卡拉OK。
3. 外部性与资源配置的失当⏹外部经济对外带来的好处无法得到回报。
具有外部经济的物品供应不足。
例如教育和新技术。
⏹物品消费或生产的收益<应当得到的收益(社会收益);⏹即物品消费或生产成本>应当支付成本(社会成本)。
⏹外部不经济对外带来的危害无法进行补偿。
具有外部不经济的物品供应过多。
例如乱扔或乱倒垃圾。
⏹物品消费或生产收益>应当得到的收益(社会收益);⏹即物品消费或生产成本<应当支付成本(社会成本)。
生产的负外部性图示●通过征税,使供给曲线左移到最优社会成本。
●防止负外部性的东西生产过多。
消费的负外部性,也可以通过征税,使需求曲线左移到最优。
●防止负外部性的东西消费过多,限制交易量。
生产的正外部性图示●通过给予额外的奖励,使得供给曲线右移到最优。
●促进正外部性的东西生产更多。
消费的正外部性,也可以通过各种鼓励措施,使需求曲线右移到最优。
●使得正外部性的东西消费更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外部性的分类及外部性理论的演化
外部性的分类及外部性理论的演化一、本文概述外部性理论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经济活动中个体行为对他人或社会产生的非市场化影响。
这种影响既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但无论是哪一种,都通常不会在市场价格中得到充分反映。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外部性的分类以及外部性理论的演化过程。
我们将详细阐述外部性的定义及其基本分类,包括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随后,我们将回顾外部性理论的历史发展,从早期的经济学家的观点开始,一直到现代环境经济学和外部性内部化理论的出现。
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将更好地理解外部性如何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以及为何需要政府干预来纠正外部性问题。
我们将总结外部性理论的发展趋势,并探讨其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和挑战。
二、外部性的分类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或外部效应,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生产者或消费者)在其活动中产生的一种不能由该主体完全获得或承担的影响,这种影响会不自觉地作用于其他经济主体或社会环境。
外部性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以下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分类方式。
正外部性,也称为外部经济,是指某个经济主体的行为给其他经济主体或社会带来了额外的利益,而该主体并未因此获得相应的补偿。
例如,教育、科研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不仅使受益者获得了知识和技能,还提升了整个社会的福祉水平。
相反,负外部性,或称为外部不经济,是指某个经济主体的行为给其他经济主体或社会带来了额外的损失,而该主体并未为此承担全部成本。
例如,工业污染和噪音污染等都会对环境和居民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生产外部性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其他经济主体或环境产生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比如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可能是负面的,比如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了破坏。
而消费外部性则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对其他经济主体或环境产生的影响。
例如,购买环保产品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而过度消费则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技术外部性是指通过非市场交易方式对其他经济主体或环境产生的影响。
经济外部性管理学及财务知识分析
养牛
种庄稼
一个农民在一块公共土地上种庄稼,邻居的牛经常闯进这块土地踩坏庄稼,这时庄稼的损失就是一种外部成本,因为农民无法让牛的主人向他赔偿。如果没有牛的闯入,农民的收入为1000元,牛的闯入使他遭受的损失为300元。邻居要看管他的牛,看管成本为200元。现在,假定农民拥有这块土地的产权,那么,邻居的牛踩坏庄稼他就能索取赔偿了。从而庄稼的损失成了邻居的内部成本,邻居就会权衡管好牛的成本和须讨给农民的赔偿费(即损坏庄稼的经济损失),两相权衡,邻居应该管好自己的牛。这样,农民的收益为1000元,邻居的成本为200元,社会的总收益为800元。如果邻居拥有这片土地的所有权,即他有权让自己的牛随意走动,那么,农民将愿意“贿赂”(bribe)他的邻居,也就是支付给后者一定的补偿让他不要放出牛来损坏自己的庆稼。这种最优“贿赂”的金额最终会处于牛损坏庄稼带来的经济损失同牛的看管成本之间,例如,250元。实际的结果取决于双方的讨价还价能力。这时,农民的收入为750元,邻居的收入为50元。社会总收入为800元。最后的“均衡”损坏庄稼水平将与农民拥有土地产权时的情形一模一样。在两种情况下,有区别的只是承担成本或享受收益的人有所不同。
新加坡的电子道路计费系统(Electronic Road Pricing, ERP)
历程
1975年,manual road pricing system, called the Area Liscensing System (ALS)1998年9月1日,ERP
In-vehicle unit and cash card
受益者和受损者
受益者
受损者
公共汽车乘客中转乘客的士司机和乘客摩托车手市中心的大多数商业人士步行者和自行车整体城市的生产力
周边地区的步行者和居民(溢出效应)市中心停车场
外部性
外部性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外部性英文名称:externality定义: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另一个经济主体所产生的有害或有益的影响。
所属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资源经济学(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外部性 (externality) 指由于市场活动而给无辜的第三方造成的成本。
或者换种说法:外部性就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也即行为举动与行为后果的不一致性。
外部性又可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指的是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对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强加了成本或赋予利益的情况。
目录或不利影响带来的损失(或者说成本),都不是生产者或消费者本人所获得或承担的,是一种经济力量对另一种经济力量“非市场性”的附带影响。
经济外部性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
分为正外部性(positive externality) 和负外部性(negative externality)。
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萨氏定义:“当生产或消费对其他人产生附带的成本或效益时,外部经济效果便产生了;也就是说,成本或收益附加于他人身上,而产生这种影响的人并没有因此而付出代价或报酬;更为确切的说,外部经济效果是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效果,而这种效果并没有从货币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
”从定义中可以得到以下理解:1.外部性是一种人为的活动2.外部性应该是在某项活动的主要目的以外派生出来的影响3.外部性包括对生态环境等与社会福利有关的一切生物或非生物影响外部性的存在造成社会脱离最有效的成产状态,使市场经济体制不能很好的实现其优化资源配置的基本功能。
编辑本段示例生产中的负外部性工厂在生产中所排放的污染物就是一种负外部性。
外部性解释市场交易对不直接参与交易的第三方造成的影响
外部性解释市场交易对不直接参与交易的第三方造成的影响市场交易是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市场交易不仅仅只涉及到买方和卖方之间的交互,还会对不直接参与交易的第三方产生影响,这被称为外部性。
本文将探讨外部性的概念、类型以及其对市场交易的影响。
一、外部性的概念和类型外部性是指市场参与者之外的个体或群体在市场交易中所遭受的效益或成本。
外部性分为正向外部性和负向外部性两种类型。
1. 正向外部性正向外部性指的是市场交易对第三方产生的积极影响。
例如,一个新建公园周围的房屋价值可能会因为公园的存在而上涨,使房屋所有者获得额外的收益。
2. 负向外部性负向外部性指的是市场交易对第三方造成的负面影响。
例如,工厂的排放污染物可能会对周围的居民健康造成危害,导致医疗费用的增加。
二、外部性对市场交易的影响外部性对市场交易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
1. 市场失灵外部性可能导致市场失灵,即市场无法有效分配资源。
当市场交易的双方只考虑自身利益,而不考虑外部性的影响时,市场无法反映全面的成本和效益。
因此,政府或其他相关方需要采取措施来修复这种市场失灵。
2. 资源分配扭曲外部性会扭曲资源的分配。
由于市场交易未能充分考虑到外部性的影响,资源可能会被不正确地分配。
例如,在没有考虑环境污染的情况下,工厂可能会倾向于在环境较差的地区设立,从而导致该地区的资源被过度消耗。
3. 政府干预的必要性由于外部性的存在,政府干预成为必要。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税收、补贴或监管措施等来纠正市场失灵,并以此来解决外部性问题。
例如,对于污染排放较高的企业征收污染税,可以激励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少负向外部性的发生。
4. 社会福利的提升解决外部性问题可以提升社会福利。
外部性的存在限制了市场的效率和公平性,通过采取措施来解决外部性问题,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例如,通过对公共教育的投入,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水平,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经济外部性问题
经济外部性又叫经济活动外部性,是一个经济学的重要概念,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一个经济主体(国家、企业或个人)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另一个相应的经济主体,却没有给予相应支付或得到相应补偿,就出现了外部性。
经济外部性亦称外部成本、外部效应或溢出效应(Spillover Effect)。
外部性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特点经济外部性有以下特点:外部性是一种人为的活动,非人为事件造成的影响,无论它给人类带来的是损失还是收益,都不能被看作是外部性;外部性应该是在某项活动的主要目的以外派生出来的影响;外部性是不同经济个体之间的一种非市场联系(或影响),这种联系往往并非有关方面自愿协商的结果,或者说非一致同意而产生的一种结果;外部性有正有负或为零;外部性包括对生态环境等与社会福利有关的一切生物与非生物的影响。
产生原因经济活动社会化是引发经济活动外部性的基本原因。
现代经济活动建立在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之上,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社会依赖性日趋加强,各主体利用自己的优势生产更多同类产品,而以剩余产品进行交换。
市场发育的成熟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使经济活动不仅在同一地区的社会个体之间,而且在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之间,根据自身比较优势展开精细化的劳动分工和地域分工,同时也加深了经济活动的社会化。
就经济主体而言,为谋求和巩固本地区的市场竞争优势,客观需要从本身比较优势出发,调整经济结构和相应经济活动。
由于经济活动的社会性,这种调整必然对其他主体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即产生了外部性。
市场机制不完善是导致经济活动外部性的主要原因。
从技术外部性来看,由于某些物品没有明晰的产权界定,经济活动中这些物品虽有价值却没有市场。
依据科斯产权交易理论,产权界定不清是经济活动外部性产生的根源。
在经济主体的交易过程中,产权不明晰或产权无法界定是产生外部性的主要原因。
产权界定不清是指在当前由于体制或人为的原因使得产权界定的费用超过产权清晰节约的成本,产权界定不经济;产权无法界定是指由于某些经济活动要素和劳动对象的区域空间归属不明确,因而缺乏产权清晰的内在动力和必要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金融常见术语解析——外部性
一、定义
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
经济外部性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
即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
分为正外部性(positiveexternality)和负外部性(negativeexternality)。
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二、经济性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外部性的概念是由马歇尔和庇古在20世纪初提出的,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生产者或消费者)在自己的活动中对旁观者的福利产生了一种有利影响或不利影响,这种有利影响带来的利益(或者说收益)或不利影响带来的损失(或者说成本),都不是生产者或消费者本人所获得或承担的,是一种经济力量对另一种经济力量“非市场性”的附带影响。
外部性的存在造成社会脱离最有效的生产状态,使市场经济体制不能很好的实现其优化资源配置的基本功能。
三、解决外部性的基本思路
让外部性内部化(internalize the externalities),即通过制度安排经济主体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收益或社会成本,转为私人收益或私人成本,是技术上的外部性转为金钱上的外部性,在某种程度上强制实现原来并不存在的货币转让。
跃远专家提出的典型办法
1.征税与补贴
任何一种经济活动都会对外部产生影响,比如说,汽车运输必然会产生废气污染环境,而植树造林发展林业就会形成改善环境的结果。
这就是经济的外部性。
如果说前者是“负外部性”的话,后者就应该被称作是“正外部性”。
外部性扭曲了市场主体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会导致市场无效率甚至失灵,而负外部性如果不能够得到遏制,经济发展所赖以存在的环境将持续恶化,最终将使经济失去发展的条件。
所以,可以对负的外部性征收税费,对正的外部性给予补贴。
征税可以抑制产生负的外部性的经济活动;补贴可以激励产生正的外部性的经济活动。
这种用于消除负外部性的税收被称作庇古税(Pigovian tax).
2.科斯定理
3.企业合并
四、外部发展三块里程碑
(一)第一块里程碑——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
马歇尔虽然并没有提出内部不经济和外部不经济概念,但从他对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论述可以从逻辑上推出内部不经济和外部不经济概念及其含义。
所谓内部不经济,是指由于企业内部的各种因素所导致的生产费用的增加。
所谓外部不经济,是指由于企业外部的各种因素所导致的生产费用的增加。
马歇尔以企业自身发展为问题研究的中心,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考察影响企业成本变化的各种因素,这种分析方法给经济学后继者提供了无限的想像空间。
(二)第二块里程碑———庇古的“庇古税”理论
既然在边际私人收益与边际社会收益、边际私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相背离的情况下,依靠自由竞争是不可能达到社会福利最大的。
于是就应由政府采取适当的经济政策,消除这种背离。
政府应采取的经济政策是:对边际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的部门实施征税,即存在外部不经济效应时,向企业征税;对边际私人收益小于边际社会收益的部门实行奖励和津贴,即存在外部经济效应时,给企业以补贴。
庇古认为,通过这种征税和补贴,就可以实现外部效应的内部化。
这种政策建议后来被称为“庇古税”。
庇古税在经济活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采用的“谁受益,谁投资”的政策、环境保护领域采用的“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都是庇古理论的具体应用。
排污收费制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环境保护的重要经济手段,其理论基础也是庇古税。
“庇古税”理论局限性
第一,庇古理论的前提是存在所谓的“社会福利函数”,政府是公共利益的天然代表者,并能自觉按公共利益对产生外部性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
然而,事实上,公共决策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第二,庇古税运用的前提是政府必须知道引起外部性和受它影响的所有个人的边际成本或收益,拥有与决定帕累托最优资源配置相关的所有信息,只有这样政府才能定出最优的税率和补贴。
但是,现实中政府并不是万能的,它不可能拥有足够的信息,因此从理论上讲,庇古税是完美的,但实际的执行效果与预期存在相当大的偏差。
第三,政府干预本身也是要花费成本的。
如果政府干预的成本支出大于外部性所造成的损失,从经济效率角度看消除外部性就不值得了。
第四,庇古税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寻租活动,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资源配置的扭曲。
(三)第三块里程碑———科斯的“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如果交易费用为零,无论权利如何界定,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和自愿协商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如果交易费用不为零,制度安排与选择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