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方法碱性过硫酸钾高温消解分光光度法国家标准

合集下载

总氮分析仪校准规范

总氮分析仪校准规范

总氮分析仪校准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实验室总氮分析仪(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校准。

2 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了下列版本的文件: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HJ 636—2012《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 概述总氮分析仪是用于测定水中总氮含量的仪器。

其原理是在120℃~124℃下,碱性过硫酸钾溶液使样品中含氮化合物中的氮转化为硝酸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于220nm 和275nm 处,分别测得吸光度220A 和275A ,按公式2202752A A A =-计算校正吸光度A ,总氮(以N 计)含量与校正吸光度A 成正比。

总氮分析仪(以下简称仪器)主要由光源、光准直单元、样品室、信号检测传输系统和显示与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部分仪器还配有专用消解仪。

4 计量特性仪器计量性能要求见表1。

表1 计量性能要求5 校准条件 5.1 环境条件5.1.1 温度:(15~35)℃。

5.1.2 相对湿度:不大于85%。

5.1.3 供电电源:电压(220±22)V ,频率(50±0.5)Hz ,或满足仪器说明书要求。

5.2 校准用计量器具及配套设备5.2.1 温度测量设备:测量范围(100~200)℃,最大允许误差:±0.5℃;5.2.2 水中总氮溶液有证标准物质: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优于3%(k =2)。

零点校准液以及标准溶液配制方法见附录B 。

5.2.3 秒表: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1 s ,最大允许误差:±0.1 s/h 。

5.2.4 常用玻璃量器:A 级。

6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6.1 温度偏差和温度均匀度消解仪在温度(120~124)℃范围选取一个温度点作为设定温度,预热30min 后,选取均匀分布地6个消解孔(少于6个孔时全部选取),将温度测量设备分别插入消解孔内,待温度稳定后,间隔5min 读取一个数,共读取7次。

04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分光光度法

04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分光光度法

水质总氮检测标准操作规程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一、目的规范水中总氮的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标准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1、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总氮的测定。

2、当样品量为10ml时,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05mg∕L,测定范围为0.20-7.00mg∕L。

三、责任者实验室检验人员及负责人。

四、正文1、术语和定义总氮:指在规定的条件下,能测定的样品中溶解态氮及悬浮物中氮的总和,包括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无机铵盐、溶解态氨及大部分有机含氮化合物中的氮。

2、方法原理在120~124℃下,碱性过硫酸钾溶液使样品中含氮化合物的氮转化为硝酸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波长220nm和275nm处,分别测定吸光度A220和A275,按公式(1)计算校正吸光度A,总氮(以N 计)含量与校正吸光度 A 成正比。

A=A220-2 A275 (1)3、仪器分析天平、紫外分光光度计、高压蒸汽灭菌器、25ml具塞磨口玻璃比色管、10mm石英比色皿、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等。

4、试剂4.1、浓盐酸:ρ=1.19g/ml。

4.2、浓硫酸:ρ=1.84g/ml。

4.3、盐酸溶液:(1+9)。

将100ml浓盐酸沿烧杯壁慢慢加入到900ml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冷却备用。

4.4、硫酸溶液:(1+35)。

将10ml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加入到350ml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冷却备用。

4.5、氢氧化钠溶液:ρ=200g/L称取20.0g氢氧化钠溶于少量水中,稀释至100ml。

注:氢氧化钠含氮量应小于0.0005%。

4.6、氢氧化钠溶液:ρ=20g/L量取ρ=200g/L氢氧化钠溶液10.0ml,用水稀释至100ml。

4.7、碱性过硫酸钾溶液称取40.0g过硫酸钾溶于600ml水中(可置于50℃水浴中加热至全部溶解);另称取15.0g氢氧化钠溶于300ml水中。

待氢氧化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后,混合两种溶液定容至1000ml,存放于聚乙烯瓶中,可保存一周。

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一、实验原理水中总氮是指水体中的氨态氮、亚硝态氮、硝态氮和有机氮等形态的总量。

总氮是水体中营养物质的重要组成成分,但如果超出一定范围,会导致富营养化现象,引起水质污染,威胁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因此,掌握水质总氮的分析方法和监测技术非常重要。

本实验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中的总氮含量。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法通过加入强氧化剂——过硫酸钾,并在高温高压下进行消解,将水样中的有机、无机氮等化合物转化为硝酸盐。

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检测硝酸盐的吸收特性,在一定的紫外波长下,用比色法的原理,计算水样中的总氮含量。

二、实验仪器与试剂(一)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消解仪、电子天平、测量棒、注射器等。

(二)试剂:氨氮标准溶液(100mg/L)、硝酸钠标准溶液(100mg/L)、过硫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磷酸盐缓冲液。

三、实验步骤(一)样品的制备1.取水样10mL,加入50mL量筒中,加入适量的磷酸盐缓冲液调节pH为9.2左右。

2.将配制好的水样分装到消解瓶中,标明标志。

3.在购买的消解仪中将消解瓶装置为固定座上。

1.制备1 mol/L的碱性过硫酸钾溶液,即称取8.84g过硫酸钾,加入500mL容量瓶中,加入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并用水稀释到刻度。

2.将4mL的碱性过硫酸钾溶液加入样品中,摇匀,然后加入1mL的氨氮标准溶液和硝酸钠标准溶液,摇匀。

3.将消解瓶装在消解仪上,将消解仪的温度设为150°C,时间设为3小时,开始消解。

4.消解结束后,取出样品,稍微冷却后在50mL容量瓶中加入水稀释到刻度,混匀,即为消解液。

(三)化学计量1.分别取10mL的氨氮标准溶液和硝酸钠标准溶液,加入25mL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并稀释至50mL,作为比色管中的标准溶液。

2.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中设置波长为220nm,调节比色池的焦距和光程,使光程保持一致。

4.按照实验要求记录各比色管内液体的颜色、透明度和吸光度。

浅谈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水中的总氮

浅谈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水中的总氮

浅谈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总氮摘要:总氮是指水中各种形态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作为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常被用来表示水体受营养物质污染的程度,在地表水监测和水污染监测中备受重视。

对于总氮的监测,目前国家标准用的是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636-2012),但该方法分析时间长,不能满足水样连续批量分析,操作过程繁琐,易受外界环境干扰,且有一定的危险性。

本文主要针对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总氮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连续流动分析法;总氮;比较1概述总氮是水中有机氮和各种无机氮化物含量的总和,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水质分析中,一般采用GB11894-89碱性过硫酸钾氧化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总氮,它的基本原理是:在60℃以上的水溶液中,过硫酸钾按如下反应式分解,生成氢离子和氧。

K2S2O8+H2O——→2KHSO4+0.5O2KHSO4——→HSO4-+K+HSO4——→SO42-+H+加入氢氧化钠用以中和氢离子,使过硫酸钾分解完全。

在120—124℃的碱性介质条件下,用过硫酸钾作氧化剂,不仅可将水样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氧化为硝酸盐,同时将水样中的大部分有机氮化合物氧化为硝酸盐。

而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于220nm与275nm处测定其吸光度,按A=A220-2A275计算硝酸盐氮的吸光度值,从而计算总氮的含量。

其摩尔吸光系数为1.47×103L/(mol.cm)。

2实验部分2.1原理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原理:在120℃~124℃条件下,碱性过硫酸钾溶液使样品中含氮化合物的氮转化为硝酸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波长220nm和275nm处,分别测出吸光度。

连续流动分析法原理:样品与过硫酸钾/氢氧化钠溶液在硼砂缓冲器中混匀,加入UV消化器中加热至107℃消化生成硝酸盐,透析后经过镉铜柱,硝酸盐被还原成亚硝酸盐,再通过Griess反应(亚硝酸盐与二氨基苯磺酸结合成重氮化合物,重氮化合物与二氯萘基乙烯二胺形成一个高级偶氮基染色物)检测硝酸盐含量,在540nm处测定吸光度。

新方法验证报告(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HJ636-2012)

新方法验证报告(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HJ636-2012)

XXXX有限公司新项目方法验证能力确认报告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项目名称:HJ636-2012负责人:审核人:日期: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636-2012)方法验证能力确认报告1、方法依据及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总氮的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总氮的测定。

当样品量为10ml时,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05mg/L,测定范围为020~7.00mg/L。

2、方法原理在60℃以上水溶液中,过硫酸钾可分解产生硫酸氢钾和原子态氧,过硫酸钾在溶液中离解而产生氢离子,故在氢氧化钠的碱性介质中可促使分解过程趋于完全。

分解出的原子态氧在120~124℃条件下,可使水样中含氮化合物的氮元素转化为硝酸盐。

并且在此过程中有机物同时被氧化分解。

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波长220nm和275nm处,分别测出吸光度,求出校准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中查得总氮(NO3-)的含量。

3、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为新制备的纯水或无氨水。

3.1试剂和材料3.1.1新制备的去离子水3.1.2氢氧化钠溶液(200g/L):称取20.0g氢氧化钠溶于少量水中,稀释至100mL。

3.1.3碱性过硫酸钾溶液:称取40.0g过硫酸钾溶于600mL水中,(可置于50℃水浴中加热至全部溶解);另称取15.0g氢氧化钠溶于300mL水中。

待氢氧化钠溶液温度冷却至室温后,混合两种溶液定容至1000mL,存放于聚乙烯瓶中,可保存一周。

3.1.4盐酸溶液(1+9)2.3.5硝酸钾标准贮备液ρ=1000μg/mL,标准证书编号:XXXXXXXX,有效期限:XXXX年XX月XX日。

3.2仪器3.2.1紫外分光光度计。

1台,型号:XXXXX,检定证书编号:XXXXX,检定有效期限,XXXX年XX月XX日。

HJ 636-2012 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 强制性标准 - 免费 - 已解密,可打印

HJ 636-2012 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 强制性标准 - 免费 - 已解密,可打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636—2012代替GB 11894—89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total nitrogen-Alkaline potassium persulfate digestion UV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发布稿)本电子版为发布稿。

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环 境 保 护 部 发布前言 (II)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方法原理 (1)5 干扰和消除 (1)6 试剂和材料 (1)7 仪器和设备 (2)8 样品 (2)9 分析步骤 (3)10 结果计算与表示 (3)11 精密度和准确度 (4)12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4)13 注意事项 (4)附录A(资料性附录)氢氧化钠和过硫酸钾含氮量测定方法 (6)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水中总氮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地表水、地下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总氮的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是对《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11894—89)的修订。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9年,原标准起草单位为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扩大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增加了氢氧化钠和过硫酸钾的含氮量要求及含氮量测定方法;——增加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条款;——增加了注意事项条款。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国家环境保护局1989年12月25日批准、发布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11894—89)废止。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

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1.目的总氮是地面水,地下水含亚硝酸盐氨、硝酸盐氮、无机铵盐、溶解态氨及在消解条件下碱性溶液中可水解的有机氮及含有悬浮颗粒物中的氮的总和。

水体总氮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方法适用于地面水和地下水含氮总量的测定。

2.测定原理过硫酸钾是强氧化剂,在60℃以上水溶液中可进行如下分解产生原子态氧:K2S2O8 + H2O 2 KHSO4 + [O]分解出的原子态氧在120~140℃高压水蒸气条件下可将大部分有机氮化合物及氨氮、亚硝酸盐氮氧化成硝酸盐。

以CO(NH2)2代表可溶有机氮合物,各形态氧化示意式如下:CO(NH2)2 + 2NaOH + 8[O] 2NaNO3 + 3H2O + CO2(NH4)2SO4 + 4NaOH + 8[O] 2NaNO3 + Na2SO4 + 6H2O2NaNO2 + [O] NaNO3硝酸根离子在紫外线波长220nm有特征性的最大吸收,而在275nm波长则基本没有吸收值。

因此,可分别于220和275nm处测出吸收光度。

A220及A275按下式求出校正吸光度A:A=A220-2A275 (1)按A的值查校准曲线并计算总氮(以NO3-N)含量。

3.试剂3.1无氮化合物的纯水3.2氢氧化钠溶液20.0g/L:称取2.0g氢氧化钠(NaOH,A.R),溶于纯水中,稀释至100mL。

3.3碱性过硫酸钾溶液:称取40g过硫酸钾(K2S2O8 A.R),另称取15g氢氧化钠(NaOH,A.R)溶于纯水中并稀释至1000mL,溶液存贮于聚乙烯瓶中最长可保存一周。

3.4盐酸溶液(1+9)HCl (A.R) (1+9)3.5 硝酸钾标准溶液C N=100mg/L:硝酸钾(KNO3 A.R)在105-110℃烘箱中烘干3小时,于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取0.7218g溶于纯水中,移至1000mL 容量瓶中,用纯水稀释至标线在0~10℃保存,可稳定六个月。

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HJ 636-2012

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HJ 636-2012

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 636-2012
——过硫酸钾提纯
《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 636-2012这个方法测定总氮的主要问题就是过硫酸钾含氮量过高,导致检测难度增大。

国产试剂或存放稍长的进口试剂,其吸光度一般都超过1.00以上,根本无法检测。

即使新买进口试剂,其吸光度有时也在0.100~0.250之间,也达不到要求。

通过以下方法提纯过硫酸钾,其吸光度可以达到0.030以内,完全满足方法要求。

提纯过程:
重结晶:在1L广口瓶加入约800mL水,于50℃水浴锅中加热(注意温度过高会使过硫酸钾分解),然后逐渐加入过硫酸钾,直至达到饱和不能溶解为止。

盖紧盖子,等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再放进0-5℃冰箱重结晶,同时用另一个干净广口瓶冰一瓶去离子水。

重结晶一夜后,倒掉上清液,然后用冰好的去离子水清洗几遍,清洗速度尽量快点,减小过硫酸钾溶解,并尽量避免造成新污染(结晶体可以用玻璃棒戳两下就散了,然后再清洗)。

一般重结晶两次效果较好。

烘干:洗净后倒掉上清液,然后放入50℃烘箱烘干,时间较长,最好夜间烘。

处理好后妥善保存,防止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LG-3030型总氮在线分析仪
技术参数
测量方法:碱性过硫酸钾高温消解,分光光度法(国家标准GB11894-89改良方法)测试量程:(0 -1.0)mg/l,(1.0-15.0)mg/l,(15.0 -200.0)mg/l三档量程可选
检测下线:0.01mg/l
分辨率:<0.01mg/l
准确度:标准溶液<5%;水样<10%
重现度:< 5%
测量周期:55min,可设定
无故障运行时间:≧720h/次
量程漂移:±5%F.S.
做样间隔:连续、1小时、2小时。

24小时、触发
校正间隔:手动进行或按选定间隔和时间自动进行(1-7天)
清洗间隔:手动进行或按选定间隔和时间自动进行(1-7天)
保养间隔:〉1个月,每次约1小时
试剂消耗:每套试剂约358个样
人机界面:7寸、7万色、800*480分辨率、TFT真彩色触摸屏
打印:预留打印机接口,可外接工业微型打印机(选配)
存储:2万条数据,掉电不丢失,存满自动覆盖最早数据(可增配4万条数据)通信接口:1路RS232数字接口或RS485,支持MODBUS通信协议或自定义协议1路模拟量4~20mA(20mA对应量程可调)
预处理系统:自清洗、反吹、精密过滤功能,保证样品具有良好代表性的同时,也避免了大型悬浮颗粒堵塞管路(选配)
外型尺寸770×600× 450(mm) 重量50kg
电源AC 220V ± 20%, 50Hz ± 1% 功率300W
环境温度5~40℃环境湿度≤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