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图形的认识_复习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对立体图形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巩固和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立体图形的分类、特征和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立体图形知识,为初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立体图形知识,对立体图形的分类、特征和应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立体图形的理解仍停留在表面,不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参差不齐,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识别各种立体图形,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并能运用立体图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立体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立体图形的分类、特征和应用。

2.教学难点:立体图形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立体图形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新知: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引导学生发现立体图形的特征,总结立体图形的分类。

3.巩固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拓展应用: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立体图形知识进行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苏教版7,20立体图形的认识整理与复习 教学设计教案 带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六年级数学下)

苏教版7,20立体图形的认识整理与复习 教学设计教案 带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六年级数学下)

第七单元总复习第二部分图形与几何第20课时立体图形的认识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苏教版六下P92~93“整理与反思”“练习与实践”第1~7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1.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立体图形的特征,掌握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点;加深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进一步认识并能辨析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

2.学生在整理与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归纳整理的能力,提高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正确进行转换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形象思维。

3.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以及获取知识的乐趣,增进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换。

教学过程:一、交流引入,揭示课题谈话:在小学阶段,我们除了学过平面图形的知识以外,还学过立体图形的知识。

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了哪些立体图形的知识?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图形。

引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这些立体图形,主要整理与复习它们的特征。

通过整理与复习,加深认识这些立体图形,掌握这些图形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这些形状物体得到的图形。

二、自主整理,建构知识1.交流、梳理特征。

(1)提问:观察、比较这些立体图形,你能把这几个立体图形分成两类吗?为什么这样分?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提问:长方体、正方体有什么特征?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联系?为什么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结合学生交流,呈现并完成下表。

(4)在图形中出示表示不同部分的字母。

提问:你能说出每个字母表示的含义吗?什么是圆柱的高和圆锥的高?2.观察形体形状。

(1)要求:请每人摆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别从前面、上面和右面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把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画下来。

集体交流,指名呈现所画的观察到的图形。

(2)要求:请你再摆出圆柱和圆锥,像刚才那样从前面、上面和右面观察,分别画出你看到的图形。

立体图形复习课教案

立体图形复习课教案

立体图形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识别和命名常见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等。

(2)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如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

(3)掌握立体图形的分类和转换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提高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学会运用立体图形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立体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复习正方体、长方体的特征和性质。

2. 复习圆柱、圆锥的特征和性质。

3. 立体图形的分类和转换方法。

4. 立体图形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的特征和性质。

(2)立体图形的分类和转换方法。

(3)立体图形的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1)立体图形的分类和转换方法。

(2)立体图形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 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等。

(2)提问:这些立体图形有什么特征和性质?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 自主学习:3. 课堂讲解:(1)讲解立体图形的分类和转换方法。

(2)举例说明立体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课堂练习:(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批改练习题,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

(1)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6. 课后作业:(1)请学生绘制一个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并简要介绍其特征和性质。

(2)寻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拍照或绘画,并描述其应用场景。

立体图形复习课教案

立体图形复习课教案

立体图形复习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巩固已学过的立体图形知识。

激发学生对立体图形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1.2 教学内容:回顾立体图形的定义和特点。

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识别不同的立体图形。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立体图形的特点。

1.4 教学步骤:1.4.1 引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回顾已学的立体图形知识,例如:“你们还记得立体图形的定义吗?”1.4.2 展示实物或图片:展示不同立体图形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和识别。

1.4.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对立体图形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章:正方体的性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正方体的性质和特点。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2 教学内容:正方体的定义和特点。

正方体的性质,如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十二条边长度相等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正方体的性质。

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正方体的特点。

2.4 教学步骤:2.4.1 引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回顾已学的正方体知识,例如:“你们还记得正方体的定义吗?”2.4.2 展示实物或图片:展示正方体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和识别。

2.4.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对正方体的理解和认识。

第三章:圆柱的性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圆柱的性质和特点。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2 教学内容:圆柱的定义和特点。

圆柱的性质,如两个底面都是圆形,侧面是矩形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圆柱的性质。

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柱的特点。

3.4 教学步骤:3.4.1 引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回顾已学的圆柱知识,例如:“你们还记得圆柱的定义吗?”3.4.2 展示实物或图片:展示圆柱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和识别。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是对小学阶段立体图形知识的一个总结和梳理。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立体图形的分类、特征以及立体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立体图形的初步知识,对一些基本的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有所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分类还不够清晰,空间想象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立体图形的认识,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2.教学难点:立体图形的分类和实际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立体图形。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立体图形的特点。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启发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立体图形模型、图片、PPT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份立体图形模型、练习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如魔方、篮球等,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它们属于哪一类立体图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呈现各种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它们的特点。

同时,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立体图形的分类和特征。

六年级下册立体图形的认识(复习课)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立体图形的认识(复习课)教学设计
a.长方体的特征.
b.想一想你是从那几方面对长方体的特征进行总结的.
(点、线、面)
长方体
顶点有八个顶点
线有十二条棱,相对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
面有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相对的两个面都是正方形),每相对的两个面面积相等.
2.教师总结:我们通过点、线、面三个方面对长方体的特征进行总结.
(二)复习正方体的特征
课题:立体图形的认识复习
课型:复习课
备 注
一、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学过的一些立体图形的特征,掌握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
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重、难点:
(3)底面与侧面又有什么联系?
(当底面周长=圆柱体的高的时候,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当底面周长≠圆柱体的高的时候,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
2.出示圆锥体:
请同学共同回忆圆锥体的特点:
教师提问:同底等高的圆锥体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
(四)分类,建立知识网络.
我们所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它们之间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自己整理出知识结构图。
b.“面”上的不同点:长方体至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而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
(3)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关系?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三)复习圆柱体与圆锥体的特征.
出示圆柱体:
1.请同学共同讨论圆柱体有什么特征?
教师提问:
(1)这两个底面有什么特点?(圆柱体的两个底面积相等)
(2)侧面又有什么特点?(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或者是一个正方形)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公开课《立体图形复习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公开课《立体图形复习课》教学设计

精选公文范文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公开课《立体图形复习课》教学设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名校资料《立体图形复习课》教学设计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王朋宏(初稿)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潘杨捷(修改)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李燕燕(统稿)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全面回顾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熟练辨认这4种形状的物体。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想象、总结和归纳,精选公文范文1精选公文范文掌握数组合图形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累活动经验,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目标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认识几何图形,只要求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正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

本学期是学生第一次进行期末复习,帮助学生学习一些整理与复习的方法十分必要,因此把目标定位为通过复习,使学生全面回顾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熟练辨认这四种形状的物体,并通过动手操作、想象、总结和归纳,掌握数组合图形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空间想象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数较复杂的拼摆图精选公文范文2精选公文范文形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五、教学过程(一)根据特征猜立体图形今天美美、小刚、萍萍、明明和我们一起来做数学游戏。

我们看看他们给我们做什么游戏?1.听特征猜图形。

美美说:四四方方,有6个平平的面,无法自由滚动。

(1)学生读特征猜图形(2)学生到讲台前挑选图形。

追问:正方体的六个面有什么特点?2.听特征猜图形。

小刚:长长方方,有6个平平的面,面的大小不一样,无法自由滚动。

(1)学生读特征猜图形(学生猜对出示长方体)。

(2)学生到讲台前挑选图形。

追问:长方体的六个面有什么特精选公文范文3精选公文范文点?3.听特征猜图形。

萍萍说:直筒筒的,上下一样粗,两头圆圆、平平的,在平地躺着能滚动。

立体图形的认识整理与复习(教案)

立体图形的认识整理与复习(教案)

立体图形的认识整理与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立体图形,能够认识到不同立体图形的特点;2. 学生能够简单地分辨出不同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圆锥、球体等;3. 学生能够将所学立体图形的性质与具体例子联系起来,掌握立体图形的基本认识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1. 立体图形的概念和特征;2. 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锥、圆柱等常见立体图形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1. 立体图形的概念和特征;2. 不同立体图形的特点和应用。

四、教学难点:1. 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性质较多,学生需要对它们进行归纳总结;2. 针对不同的立体图形进行分类和认识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

五、教学方法:1. 讲解法和演示法相结合,通过讲解将立体图形的概念和特征传递给学生,并通过演示来让学生观察实物和认识立体图形的特点;2. 给学生分组,让他们互相交流并讨论分别属于哪种立体图形,以增强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首先向学生介绍什么是立体图形,告诉学生,简单来说,立体图形是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图形,与平面图形不同。

在日常中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立体图形,那么我们今天就要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

2. 认识不同的立体图形:a. 首先介绍正方体,讲解正方体的定义、特点以及常见应用(如骰子等)。

并且通过实物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正方体的特点,提高学生对其的认识。

b. 接着介绍长方体,同样讲解长方体的定义、特点和常见应用。

通过实物演示来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特点。

c. 再介绍圆锥,并讲解圆锥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比如圆锥形的冰淇淋蛋筒等。

d. 最后再向学生介绍一个非常常见的立体图形——球体。

通过摆放球体或者举例证明,讲解球体的特点、常见应用等,比如球形雪球等。

以上四种立体形体都要在实物演示中向学生展示。

演示应当重点描述每个图形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慢慢地掌握其特征。

3. 总结理解:让学生分组,针对刚才学习的四种立体图形,分别举出每种图形的两到三个具体的例子。

《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9篇

《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9篇

《立体图形的认得》教学设计优秀9篇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是数学讨论的紧要对象之一、下面是我辛苦为大家带来的《立体图形的认得》教学设计优秀9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忙到大家。

幼儿园教案认得立体图形篇一教学内容认得立体图形教学目标1、直观认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初步培育同学的察看本领和分析本领,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教会同学能够辨认和区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教学难点使同学从动手操作中,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PPT课件、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模型。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老师拿出准备好的物品,让同学认一认。

2、老师拿出正方体模型,让同学拿出本身带来的物品,找出和正方体形状一样的物品,引出本节要学习的内容。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小组之间合作,通过分一分,摆一摆,了解各立体图形的特点。

(1)老师拿出正方体模型,同学之间以小组为单位,拿出本身从家里带来的物品,先找一找与正方体形状一样的物品,摆放在一起。

说一说正方体的特点。

(2)老师拿出长方体模型,先说一说长方体的特点,有6个平平的面,这些面有大有小,再让同学动手找一找长方体。

(3)老师分别拿出圆柱和球,让同学找一找,并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区分。

2、老师呈现不同的生活用品,让同学们再找一找分别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物体,进一步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得。

师生一起总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点。

3、巩固应用,提升本领。

1、老师引导同学完成教材第37页第1题。

2、回家找一找家里的物品分别是什么形状的。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长。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同学回顾总结。

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

幼儿园教案认得立体图形篇二教学要求:1、通过察看、操作,使同学初步认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4、立体图形的认识复习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4、立体图形的认识复习教案

学生拿出学具盒中的小正方体动手摆一摆、看一看,教师还可以请学生画出从前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

4.完成第104页的思考题。

五、全课总结
学生同桌之间交流本节课复习内容,评价自己的复习情况。

补充练习:
1.用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最少要()块。

2.把24块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可能是()或()或()
3.一个直角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b,以a为轴旋转一周,在你眼前出现一个(),a
是它的(),b是它的()。

4.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8厘米,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体的长是(),宽是(),高是()。

复习课《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复习课《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复习课《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平南县平南镇第二小学张少玲一、教学设计说明1、学习内容:复习课《立体图形的认识》2、所处的地位: 复习课《立体图形的认识》是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把小学数学中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球这五种立体图形集中在一起进行整理和复习。

本节课是要求学生复习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以及利用立体图形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几何图形由直观形象的感官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形成空间观念,为下节课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的复习奠定基础。

设计理念:1、体现立体图形与生活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熟悉和喜爱的几何形体的实物出发,进行直观教学。

课前让学生自己从生活中搜集立体图形的实物,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立体图形,处处有数学;课中通过摸、观察…..提高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

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的结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2、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本节课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课中有两次小组活动:第一次是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特征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它们之间有着什么关系;第二次小组合作学习,重温圆柱、圆锥、基本概念和特征。

让学生主动进行全面观察、重新发现、再次验证、多次交流、统一认识等数学活动。

3、创设实际情景,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4、复习重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这些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复习难点: 掌握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是一种包含关系.5、教法:整理---研讨法6、学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二、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这些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掌握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是一种包含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意识,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总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整理与复习》教案

总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整理与复习》教案
举例:在计算长方体表面积时,学生需要根据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计算圆柱体积时,要注意底面半径和高的测量单位统一。
(3)展开图的识别与折叠:展开图的识别和折叠是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体现,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举例:识别复杂展开图时,学生需要观察、分析、判断各个面的关系;折叠展开图时,要注意各部分的拼接顺序和方式。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立体图形的分类、特征以及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空间观念的培养和展开图的识别,我会通过实物模型和动态演示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立体图形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计算一个长方体纸箱的表面积。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立体图形是三维空间中的图形,具有长度、宽度和高度。它们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理解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以一个长方体箱子为例,探讨其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这些知识如何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4)三视图的绘制:掌握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对于学生的几何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是本节课的难点。
举例:在绘制圆柱的三视图时,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圆柱在不同视图中的表现,如底面圆在主视图和左视图中的形状变化。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立体图形的认识整理与复习》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周围的立体图形?”比如,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长方体空间,家里的水杯可能是一个圆柱体。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立体图形的奥秘。

《立体图形的认识(复习)》教案

《立体图形的认识(复习)》教案

《立体图形的认识(复习)》教案[教学内容]六(下)第103~104页“整理与反思”,“练习与实践”第1~5题以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等立体图形的特征,并从整体上把握这些图形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一步丰富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增强在三维立体图形与二维平面图形之间正确进行转换的能力,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回忆并整理对相关立体图形的认识,进一步把握这几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谈话: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

二、整理知识(抓住特征,认识关系)1.感受立体和平面的区别,实物与直观图的区别。

提问:回想一下,我们研究过哪几种立体图形?根据学生回答,板贴四种立体图形。

2.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

谈话:同桌两个人先快速校对、交流一下复习表中的内容。

同桌交流后,汇报这几种立体图形的特征。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引导:根据图形的特征,你能不能用一幅图来表示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启发学生在直观图上画一画(集合图),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后明确:正方体除了具有长方体的所有特征之外,而且还具有一些一般长方体所没有的特征,所以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圆柱和圆锥的关系提问:它们的关系可以用这样的图来表示,那圆柱、圆锥之间的关系能不能也用这样的图来表示呢?同桌交流。

学生回答后明确:圆锥不具有圆柱的所有特征,圆柱也不具有圆锥的所有特征,所以不能用这样的图来表示。

(3)小结:只有抓住图形的特征,才能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4)图形之间的转化.提问:我们知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那在一定条件下,这两个图形能不能相互转化呢?。

启发:这是长方体中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这三条棱的长度分别是长方体的(长)、(宽)、(高)。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若干个相同几何体的拼摆,初步体会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与理解。

2. 在拼、搭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表象思维和语言表达得能力。

3. 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的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体会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相同的面才能进行拼组。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一、复习引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的图形朋友。

还记得它们吗?快来看!这是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和这些图形朋友一起玩个闯关游戏。

二、闯关激趣,动手探究(一)第一关首先进入第一关——合二为一。

用两个相同的图形拼一拼,可以拼成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你们准备选哪组图形呢?可以选择两个正方体,也可以选择两个长方体,也可以选择两个圆柱,还可以选择两个球。

选好就可以开始拼了!(时间条)学生作品一:学生作品二:学生作品三:有选球的吗?为什么没有人选球呢?生:球没有平平的面,没法拼。

我就改拼圆柱了。

师:看来你在选图形的时候是经过了思考的,这点特别好。

刚才同学们拼出了这么多我们学过的图形。

大家有什么收获啊?生1:拼的图形要有平平的面。

生2:这两个长方体能拼出3个不同的图形。

生3:可以前后拼、左右拼、上下拼。

你们太会学习了,能够边拼边思考。

恭喜大家,成功闯过了第一关!(二)第二关下面进入第二关——火眼金睛师:哪些形状是用4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在()里画“√”。

订正答案:同学们都认为第一个是对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为了方便数,我们把它转过来,1、2、3、4,果然是4个。

大家都认为这两个(第二个和第四个)不对,为什么呢?我们先看这个,1、2、3、4、5,它是由5个小正方体拼成的,果然不是。

再看这个,1、2、3,它是由3个小正方体拼成的,也不是。

最后我们一起来看这个意见不同的(第三个),有的同学认为它是由3个小正方体拼成的。

《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7篇

《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7篇

《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7篇认识立体图形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上册)P32--P33,1.4.1 认识立体图形|人教课标版。

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观察、滚、推、搭、转、摸”等过程,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并能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含义。

2、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操作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3、通过学习,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学数学的价值。

教具、学具准备1、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2、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放一个盆子,每个盆子里都放了以上的物品。

)3、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朋友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你们喜欢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师出示多媒体,屏幕上有粉笔盒、牙膏盒、皮鞋盒、足球、易拉罐、茶叶筒、积木块、乒乓球、魔方、接力棒、排球、皮球、三棱镜等实物)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吗?(学生自由说)它们的形状一样吗?(学生抢着说)【过程说明】学习素材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学生感到亲切,符合小学生爱玩玩具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探索新知初步感知物体的形状。

1、分一分师:请小朋友们把桌子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块儿。

(师不停地转着,指导小组合作。

)【过程说明】渗透分类思想,初步感知物体的形状不同。

2、议一议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为什么把这几样物品放在一起?请小朋友们先在小组内商量商量,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的结果,咱们比一比,哪一小组说得最好。

【过程说明】有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观察能力、交流能力和倾听能力。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篇二第一课时:认识物体和立体图形教学内容:教科书32页、33页做一做,练习五第2题。

教学目标:1.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立体图形复习课教案

立体图形复习课教案

立体图形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识别和命名各种立体图形;(2)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和计算方法;(3)能够运用立体图形进行创意设计和制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提高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理解;(2)培养学生运用立体图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立体图形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热爱生活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立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计算方法;2. 圆柱、圆锥和球体的特征和计算方法;3. 立体图形的分类和命名;4. 立体图形的拼接和组合;5. 立体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立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计算方法;(2)圆柱、圆锥和球体的特征和计算方法;(3)立体图形的分类和命名;(4)立体图形的拼接和组合;(5)立体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立方体和正方体的计算方法;(2)圆柱、圆锥和球体的计算方法;(3)立体图形的拼接和组合的设计。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立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体等立体图形模型;2. 学具准备: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纸、剪刀、胶水等;3. 教学课件:立体图形的图片、动画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各种立体图形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2)学生分享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理解;(3)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立体图形的复习。

2. 自主学习:(1)学生根据学生用书,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和计算方法;(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解答疑惑;(3)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立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计算方法;(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模型,加深理解;(3)教师讲解圆柱、圆锥和球体的特征和计算方法;(4)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模型,加深理解。

立体图形复习课教案

立体图形复习课教案

教案:立体图形复习课教学目标:1. 复习和巩固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几何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复习立体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2. 分析和解决与立体图形相关的问题。

3. 进行立体图形的观察和操作活动。

教学准备:1. 立体图形教具和模型。

2. 练习题和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立体图形的教具和模型,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二、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10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如面、棱、顶点等。

2. 学生通过观察教具和模型,总结立体图形的特征。

三、解决立体图形相关问题(10分钟)1. 教师提出与立体图形相关的问题,如计算体积、表面积等。

2. 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

四、观察和操作活动(10分钟)1. 教师分发练习题和活动材料,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活动。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加深对立体图形的特点和计算方法的理解。

五、总结和复习(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重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表现,了解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对学生的练习题进行批改,评估学生对立体图形相关问题的解决能力。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案:立体图形复习课(续)六、立体图形的转换(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立体图形的转换,如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转换、圆柱体和圆锥体的转换等。

2. 学生通过观察教具和模型,理解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七、立体图形的组合与分解(10分钟)1. 教师提出与立体图形的组合与分解相关的问题,如如何将多个立体图形组合成一个复杂的立体图形,如何将一个复杂的立体图形分解成简单的立体图形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课立体图形的认识
一、复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88页例4。

二、复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等立体图形的特征,从整体上把握这些图形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增强对于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

2. 在操作、讨论等活动中,进一步整理学过的有关立体图形的知识,并掌握相应的技能。

3、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以及获取知识的乐趣,增进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复习重难点
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立体图形的认识复习课》名师教学课件
五、复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请同学们自主复习立体图形认识的内容,试着对知识进行梳理,并用思维导图表示出来。

(2)准备立体图形的实物。

【设计意图:通过预习,引导学生回忆立体图形的认识,为后面系统的复习作准备。

】(二)课堂设计
愿意和老师做一个游戏吗?这个游戏叫“我说你猜”。

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立体图形,请你根据我的描述,猜测一下,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看谁反映最快。

有6个面,其中一个面是长方形。

(可能是长方体)
有6个面,其中一个面是正方形。

(可能是正方体)
我摸到一个曲面,还摸到一个平面圆。

(可能是圆柱)
我还是摸到一个曲面,哟,还扎我的手。

(可能是圆锥体)
同学们反应真快,这节课我们就对这些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立体图形认识的整理与复习)
【设计意图:导入直奔主题,有利于掌控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几个立体图形。

师:看到这几个图形,你能想到学习过的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导有序回忆。

1.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
(1)回忆立体图形的各部分名称
看图说一说图中各个字母表示什么?
(2)如何分类图形
首先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把这些立体图形分两类,你打算怎样分?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展开讨论。

(因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都是平面分为一类,而圆柱和圆锥都有曲面分为一类。

)(3)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
①摸一摸,体验立体图形的特征。

好!我们就按照同学们的分类来整理复习,先研究长方体、正方体,再探讨圆柱、圆锥。

大家观察你准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说一说它们在点、线、面上各有哪些特点?小组展开讨论,交流意见,整理归纳。

②展示汇报
生汇报。

长方体: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也有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每一组互相平行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

正方体:6个面是相同的正方形,6个面完全相同,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③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当长方体的四个面都是正方形时,这个长方体就是正方体。

谁能把这种特殊的关系用图表示出来?
(4)复习圆柱、圆锥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
你们对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掌握的非常好,真不错!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不会忘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现在请各小组拿出圆柱、圆锥,摸一摸,再次感受它们的特征。

①学生仔细观察圆柱和圆锥,自主感知它们有哪些特征。

②小组讨论,主动探索,合作交流。

③全班汇报交流,师生共同小结。

圆柱:上下底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长方形的长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是圆柱的高,两底面之间的距离是圆柱的高,圆柱的高有无数条。

圆锥:底面是一个圆,侧面展开是一个扇形,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的高只有一条。

根据学生的汇报,做简要板书。

④小组质疑,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的一个有意义学习的过程。

数学复习虽然不像新授课那样,要引导学生同化新知识,但是需要根据已有知识的回顾和整理扩展认知结构。

所以,上课开始就快速引导学生梳理已经学过的知识,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圆柱和圆锥之间的联系及区别,这样可以使学生加深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系统。


2.练习
(1)填一填
①长方体有()条棱,相交于一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②一个正方体,最多能看()个面。

③把圆柱的侧面沿着它的高展开,得到一个(),它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宽相当于圆柱的()。

④圆锥的底面面是一个()形,侧面是一个()面。

(2)判断并说明理由
①一个长方体最多有两个正方形。

()
②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不是正方形就是长方形。

()
③长方体的三条棱就是它的长、宽、高。

()
④圆锥的高有一条,圆柱的高有两条。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立体图形的认识所学的知识点及重难点知识,再通过基础练习对这些知识进行巩固。

整个环节借助练习,边思考,边发现,边回忆,为完善思维导图作准备。


3.完善思维导图,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同学们利用立体图形的认识的知识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也一起回顾本单元的知识点,课
前已经请你们利用思维导图对这个版块的知识点进行了梳理,结合刚才我们一起回忆的知识点,对照你的思维导图,查漏补缺,然后小组交流,推选出一份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全班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完善思维导图,沟通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课件出示)
4.典型题目练习,综合应用知识
(1)填空。

①用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木块堆成一个棱长1dm的正方体,需要()块,把这些小正方体木块排成一行,长()米。

②将一个长30cm、宽10cm的长方形以长为轴旋转一周,将得到一个(),它的高是()cm,底面积是()cm²。

③把一根圆柱形木料截成3个小圆柱,圆柱的表面积增加了420cm²,这根木料的底面积是()cm²。

④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0cm,其中长5cm,宽3cm,高是()厘米。

【知识点】长方体的体积、圆柱的体积、长方体的棱长
【答案】①1000、10②圆柱、30、314③105④2
【解析】本题涵盖了平面图形的基础知识点,通过此题的练习,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灵活应用。

(2)判断。

①将圆柱的侧面展开,能得到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梯形或长方形。

()
②一个长方体可以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这个长方体一定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
形。

()
③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高是底面半径的2π倍。

()
④从圆锥的顶点向底面作垂直切割,所得到的横截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
【知识点】长方体、圆柱体的认识
【答案】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涵盖了平面图形的基础知识点,通过此题的练习,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灵活应用。

(3)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底是2cm,高是6cm,以高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立体图形的体积是多少?
【知识点】圆锥的体积
【答案】π×2²×6÷3
=8π
=25.12(cm³)
答:圆锥的体积是25.12cm³。

【解析】以直角三角形的高为轴旋转一周,能得到一个圆锥,圆锥的高就是直角三角形的高6cm,底面半径是2cm,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4)一个长方体的木块,它的棱长总和是180cm,它的长、宽、高之比是4:4:1。

现将这个长方体木块切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
【知识点】圆柱体的体积
【答案】180÷4=45(cm)
45÷(4+4+1)=5(cm)
长:4×5=20(cm)
宽:4×5=20(cm)
高:1×5=5(cm)
(20÷2)²×π×5=500π=1570(cm³)
答:这个圆柱的体积是1570cm³。

【解析】考察了长方体棱长和和圆柱的知识,以及用比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