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化工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橡胶化工厂炭黑检验作业指导书

橡胶化工厂炭黑检验作业指导书

橡胶化工厂炭黑检验作业指导书1.加热减量1.1仪器与设备烘箱1.2作业流程取样3–5克于已知重量W1的称量瓶中称重W2,放于105℃的烘箱中3小时,取出于干燥器中冷却,称重W3。

(所有称重精确至0.0001g)1.3计算公式W2-W3加热减量(%)= ————×100%W2-W11.4技术指标:(见GB3778—94)2.灰分的测定2.1仪器与设备马沸炉2.2作业流程取样1—2克于已知重量W1的坩埚中称重W2,放于电炉上先低温焦化,确定不会产生火焰,在放入850—900℃马沸炉中直至恒重,取出于干燥器中冷却,称重W3(所有称重精确至0.0001g)2.3计算公式W2-W3灰分(%)= ————×100%W2-W12.4技术指标:(见GB3778-94)3.筛余物的测定(方法同碳酸钙)技术指标:(见GB3778-94)4.吸碘值的测定4.1仪器及试剂500ml碘量瓶 0.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1%淀粉指示剂 10%硫酸溶液碘溶液(13克碘,100克碘化钾加水稀至1L) 50ml 碱式滴定管4.2作业流程称取样品1.0克(精确至0.0001g)于碘量瓶中,加30ml碘溶液和100ml10%硫酸溶液充分摇动,约30分钟(同时做空白在另一只手摇动)静置,过滤,过滤时用表面皿盖好,防止碘升华,然后移取10ml过滤于150ml锥形瓶中,加入1滴淀粉指示剂,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直至兰色消失,同时做空白。

记下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消耗之体积数(平行做三次)。

224.3计算公式(V空白—V)×C硫代硫酸钠×0.1269 吸碘率(%)= ————————————————×100%W4.4技术指标:(见GB3778-94)。

橡胶化工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橡胶化工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目录1•白碳黑检验作业指导书1 2•活性碳酸钙检验作业指导书 (3)3. 滑石粉检验作业指导书44. 陶土检验作业指导书65. 促进剂TMTD 检验作业指导书76. 对苯醌二肟检验作业指导书87. 促进剂DPTT 检验作业指导书98. 促进剂M 检验作业指导书109. 促进剂DM 检验作业指导书1110. 促进剂ETU 检验作业指导书1211. 防老剂DNP 检验作业指导书1312. 防老剂MB 检验作业指导书1413. 促进剂ZDC 检验作业指导书1514. 防老剂丁检验作业指导书1615. 防老剂RD 检验作业指导书1716. 硫化剂DCP检验作业指导书 (18)17. 氧化锌检验作业指导书1918. 活性氧化镁检验作业指导书2019. TAC 检验作业指导书2120. 碳黑检验作业指导书2221. 三氧化二锑检验作业指导书2422. 工业硬脂酸检验作业指导书 (25)23. 氢氧化铝检验作业指导书 (26)24. 十溴二苯醚检验作业指导书 (27)25. 高岭土检验作业指导书 (28)26. 防老剂NBC检验作业指导书 (29)27. 备注 (30)白炭黑检验作业指导书1. PH值的测定1.1 仪器与设备250ml烧杯、250ml容量瓶、电炉、石棉网、PH-2C型酸度计1.2 试剂PH=7标准缓冲液PH=4标准缓冲液1.3 技术指标PH为6.5-7.01.4 作业流程取白炭黑5g于250ml烧杯中,加入100ml蒸馏水煮沸10分钟冷却至室温, 移入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静置分层,待溶液澄清过滤,用PH计测定其值2 水分的测定仪器与设备烘箱、培养皿作业流程取白炭黑约5g (精确称重W2至0.1mg)于培养皿(精确称重W1至0.1mg)105C中烘干3小时,取出于干燥剂中冷却称重W3(精确与0.1mg)计算公式W2-w3水分= ------------- X 100%W2-w11. 比表面积的测定1.1 仪器与设备PH酸度计、磁力搅拌器、25ml滴定管、400ml烧杯1.2 试剂NaCL溶液、750gNaCL溶于3000ml蒸馏水中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0.1mol/L 盐酸溶液1.3 作业流程取白炭黑2.50g(精确称重至0.01g)于400ml烧杯中,加入250mlNaCL溶液, 将PH计的电极插入烧杯中。

橡胶制品作业指导书

橡胶制品作业指导书

橡胶制品作业指导书简介橡胶制品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应用,从日常生活用品到工业制品都可以看到橡胶制品的身影。

本文档旨在为橡胶制品生产作业提供指导,包括橡胶材料的选用、加工工艺、生产流程等方面的内容。

橡胶材料的选用1. 原料橡胶的选择橡胶制品的质量直接受到原料橡胶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原料橡胶时需考虑以下因素: - 橡胶的种类:常见的橡胶种类有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等,根据制品的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橡胶种类。

- 橡胶的性能:不同种类的橡胶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根据制品所需的性能选择合适的橡胶。

- 橡胶的成本:橡胶制品的成本直接受到原料橡胶价格的影响,需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成本合理的原料橡胶。

2. 辅助材料的选择除了原料橡胶外,橡胶制品的生产还需要一些辅助材料,如填料、硫化剂等。

在选择辅助材料时需要注意: - 辅助材料的相容性:辅助材料与原料橡胶应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能够有效地提高制品的性能。

- 辅助材料的稳定性:辅助材料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不会影响橡胶制品的使用寿命。

加工工艺1. 橡胶混炼橡胶混炼是橡胶制品生产的第一道工艺,主要包括断胶、混炼、压片等步骤。

在橡胶混炼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混炼温度:不同种类的橡胶对混炼温度要求不同,应根据橡胶的性能选择合适的混炼温度。

- 混炼时间:混炼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橡胶的性能,应控制好混炼时间。

- 混炼方式:混炼方式有开炼和密炼两种,根据橡胶的种类和生产要求选择合适的混炼方式。

2. 橡胶成型橡胶混炼完成后,需要进行成型工艺,包括挤出、模压、注塑等方式。

在橡胶成型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成型温度:不同种类的橡胶对成型温度要求不同,应根据橡胶的性能选择合适的成型温度。

- 成型压力:成型压力直接影响制品的密实度和外观质量,需要根据制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成型压力。

- 顶出方式:不同成型方式需要不同的顶出方式,如真空吸出、气压顶出等,应根据成型工艺选择合适的顶出方式。

橡胶化工厂工业硬脂酸检验作业指导书

橡胶化工厂工业硬脂酸检验作业指导书

橡胶化工厂工业硬脂酸检验作业指导书1.水分(同DCP挥发份)技术指标:200型:≤0.2% 400型:≤0.2% 800型≤0.3%2.碘值的测定2.1仪器及试剂氯仿 10ml,15ml移液管冰醋酸 15%碘化钾溶液1%淀粉指示剂 0.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哈氏溶液(100ml冰醋酸,0.8克溴水,1.32克碘) 2.2作业流程称取样品0.5克(精确至0.0001g)于碘量瓶中,加入15ml氯仿摇匀使试样溶解,加入哈氏溶液20ml摇匀,瓶口加少许碘化钾溶液,放于暗处30分钟,加入20ml15%碘化钾溶液,100ml水摇匀,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近终点加淀粉指示剂1ml,滴至兰色恰好褪去,记下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消耗之体积数(同时做空白)。

2.3计算公式(V-V空白)×C硫代硫酸钠×0.1269碘值(g/100g)= —————————————————×100G2.4技术指标:200型:≤2.0(g/100g) 400型:≤4.0(g/100g) 800型:≤8.0(g/100g)3.酸值的测定3.1仪器及试剂250ml锥形瓶水浴锅无水乙醇 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3.2作业流程称取样品0.5克(精确至0.0001g)于锥形瓶中,于水浴锅中,加入50ml无水乙醇,摇动,加热,待浴完后,稍冷却,滴5滴酚酞指示剂,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滴至微红色即为终点,同事做空白。

3.3计算公式(V-V空白)×CNaoH×56.1 酸值(mg/g)= —————————————G3.2技术指标:200型:205-210(mg/g) 400型:202-212(mg/g)800型:192-218(mg/g)。

橡胶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橡胶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橡胶件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本文档旨在为橡胶件检验工作提供详细的指导,以确保橡胶件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通过遵循本指导书的步骤和指示,检验人员将能够准确地评估橡胶件的质量,并确保其适用于特定的应用场景。

检验前准备在进行橡胶件检验之前,确保以下准备工作已完成:1. 准备检验设备和工具:包括巡视灯、测量尺具、夹具等;2. 确认检验要求和标准:查阅相关标准文件,了解对橡胶件的检验要求;3. 准备样品:准备待检验的橡胶件样品,并确保样品的数量充足;4. 为检验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说明:确保检验人员对检验过程和要求有清晰的理解。

检验步骤以下是进行橡胶件检验的步骤:1. 外观检验:- 检查橡胶件的表面是否平整,并排除任何明显的缺陷,如气泡、裂纹等;- 观察橡胶件的颜色和光泽,确保其符合要求;- 检查橡胶件的尺寸和形状是否与规格要求一致。

2. 功能性检验:- 根据检验要求,进行相应的功能性测试,如拉伸、压缩、弯曲等;- 使用适当的测量设备,记录测试结果,并与标准要求进行比较。

3. 化学性能检验:- 根据需要,使用合适的化学试剂进行化学性能检验;- 根据标准要求,进行试验,并记录测试结果。

4. 物理性能检验:- 进行橡胶件的物理性能测试,如硬度、抗压强度、耐磨性等;- 使用适当的测试设备和方法,并记录测试结果。

5. 包装和标识检验:- 检查橡胶件的包装是否完整,并确保标识信息准确无误;- 如有需要,进行相关标识和包装的附加检验,如防潮性能等。

检验记录和报告对于每个橡胶件样品的检验,应准确记录以下信息:1. 样品编号、批号等标识信息;2. 检验日期和时间;3. 检验人员的姓名和签名;4. 检验结果和评价;5. 如发现任何问题或缺陷,应记录详细的描述和可能的原因。

检验记录应保存并归档,以备将来参考。

根据需要,可以生成检验报告,并提供给相关部门和客户。

总结本文档提供了橡胶件检验的详细步骤和指导,旨在确保橡胶件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橡胶部分作业指导书

橡胶部分作业指导书

第一部分橡胶制品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HSXZ/ZD-2011-01编制:审查:同意:本文件于二零一一年二月一日拟定并实行12346 1 63 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一、硫化工艺流程(一)1、板式支座生产工艺流程。

(二) 2、橡胶板工艺流程生胶切割、称量→开炼机塑炼胶、配料称量→开炼机轧胶→出片→快检→硫化成型→修边→成品→检验→入库→待发以上工序轧胶为重点工序,硫化为特别工序。

时间和温度为炼胶质量控制点,硫化过程中的时间、温度和压力为质量控制点。

橡胶部分作业指导书二、板式橡胶支座生产工艺流程图切胶破胶塑胶混炼☆下片快捡试验配合剂配料裁剪成型模型硫化★修边、自检检验、入库包装聚四氟乙烯板涂粘结剂晾干晾干涂粘结剂钢板下料剪板裁剪成型整平、检验喷砂办理备注:★ 表示特别过程☆表示重点过程44 / 21三、硫化工艺作业指导书(一)、板式橡胶支座硫化工艺1、检查硫化机能否运行正常,同时将机台擦抹干净,而后预热模具,达到所需温度,并检查模腔能否干净。

2、检查案秤正确度。

3、操作工依据《硫化工艺卡》裁汰胶片及称量胶片,依据程序要求将胶片和涂好胶的钢板挨次装入已预热好的模具中,同时将操作工号放入模具内侧,而后加盖上模具板。

4、将装好的模具放入平板硫化机中心对称部位加压硫化。

5、将硫化机平板起落二至三次,以除去模具内的空气,使胶料充满模腔。

而后保持规定的恒定压力。

6、硫化时间、温度、压力控制。

硫化时间为支座厚度的倍(分钟)。

温度控制在 140 ℃±3。

单位面积合模压力≥ 8MPa(注:硫化时间、压力、温度、依据“硫化工艺卡”实行操作并记录)。

7、硫化机运行正常后将操作工具及其余物品放在车间规定的区域内,不行混放;节余胶边料在专用容器中存放,以备返炼。

8、制品出模时,禁止用利物撬开,省得损坏制品外观质量,出模后先用细砂布打扫模具一遍,再进行下一模操作。

9、出模后的产品经修边自检,自检合格后放入待检区,由专职质检员进行检验。

胶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胶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安徽奥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胶料检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PG-WJ-18 版本号A0生效日期质量管理体系页码1/1 1 目的为检验员提供检验规则和检验方法,保证胶料的合格,从而确保产品满足客户的要求。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胶料的检验。

3 规范内容3.1 测量工具:邵氏A硬度计、数显示电子万能试验机、切片机、拉力机3.2 缺陷分类及定义:A类:单位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

B类: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

3.3判定依据:抽样检验依PG-WJ-29《抽样方案表》。

3.4不合格制品按PG-WJ-28《不合格品管理控制程序》、PG-WJ-31《生产过程不合格处理流程》执行。

3.5 检验项目、标准、缺陷分类一览表# 检验项目验收标准检验方法及工具 A B 备注1 常温硬度图纸方法:参照《GB/T 531》工具:邵氏A硬度计拉伸强度≥12Mpa方法:参照《GB/T 528》工具:万能试验机、切片机拉断伸长率≥450%方法:参照《GB/T 528》工具:万能试验机2 老化硬度±5°方法:参照《GB/T 531》工具:邵氏A硬度计老化温度:100℃/200℃老化时间:24h方法:参照《GB/T 3512》拉伸强度±20%方法:参照《GB/T 528》工具:万能试验机、切片机拉断伸长率±20%方法:参照《GB/T 528》工具:万能试验机3 低温硬度增加<10°方法:参照《GB/T 531》工具:邵氏A硬度计低温温度:-35-40℃低温时间:1h 拉伸强度减少<30%方法:参照《GB/T 528》工具:万能试验机、切片机拉断伸长率减少<30%方法:参照《GB/T 528》工具:万能试验机4 外观无龟裂方法:目测法常温、老化、低温5 剥离强度≥1.0KN/m 方法:参照《GB/T 15254》工具:拉力机常温、老化、低温批准人签名审核人签名制定人签名批准日期审核日期制定日期胶料检验报告单生产批次胶料型号质检员生产单位检验日期检验项目标准要求实测值单项结论常温硬度图纸拉伸强度≥12Mpa 拉断伸长率≥450%老化硬度±5°拉伸强度±20%拉断伸长率±20%低温硬度增加<10°拉伸强度减少<30%拉断伸长率减少<30%外观无龟裂剥离强度≥1.0KN/m其它要求:备注:。

橡胶化工厂活性氧化镁检验作业指导书

橡胶化工厂活性氧化镁检验作业指导书

橡胶化工厂活性氧化镁检验作业指导书
1.氧化镁含量测定
1.1仪器及试剂
锥形瓶250ml 酸式滴定管50ml 0.05mol/LEDTA标准液 1:1HCL液
PH=10缓冲液(氨水570ml,NH4CL67.5克加水稀至1L) 0.1%铬黑T液(0.1克铬黑T,加20ml三乙醇胺,加水稀至1L)
1.2作业流程
称取样品0.1克(精确至0.0001g)置于小烧杯中,用浓盐酸5ml溶解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至刻度,吸取10ml于锥形瓶中,加定量水,加5ml30%三乙醇胺,用氨水调节至PH=10时加入缓冲液15ml,滴入数滴0.1%铬黑T 液,用0.05mol/LEDTA标准液滴定至酒红色,记下 EDTA消耗之体积数(平行做三次)。

1.3计算公式
VEDTA ×CEDTA ×0.0403 氧化镁含量(%)= ———————————————×100%
W
1.4技术指标:≥92%
2.盐酸不溶物的测定(同碳酸钙)
技术指标:≤0.1%
3.灼烧减量的测定(同滑石粉)
技术指标:≤8.0%
4.筛余物的测定(同碳酸钙)
技术指标:≤0.1%(200目)。

橡胶制品的审核作业指导书

橡胶制品的审核作业指导书

橡胶制品的审核作业指导书校核:归口:发放:名目:1目的和适用范畴;2引用标准;3术语和定义;4典型生产/服务过程及专业特点;4.1顾客群;4.2过程描述;4.3专业特点;4.4删减原那么;4.5法律法规要求;5审核要点及取证方法;5.1资源;5.1.1对资源的专门需求;5.1.2生产环境;5.1.3人员;5.2产品实现;5.2.1质量特性;5.2.2要紧质量特性的实现方法;5.2.3作业指导书的需求;5.2.4原辅材料;5.2.5追溯性要求;5.2.6顾客财产;5.2.7防护;5.3测量、分析和改进;6审核要点与审核方法;7其他8附件附件1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作业文件附件2 必要的证实性记录附件3 必要的生产、检测设备名录1.目的和适用范畴:1.1目的:本指导书用于指导生产轮胎输送带、胶管、密封制品等橡胶或橡胶制品行业的产品质量和质量体系认证现场审核,对应于«能力分析表总表QMS»中的专业代码为14.1。

1.2适用范畴:本指导书是依照GB/T19001-2020«质量治理体系要求»,结合橡胶行业的特点,在专业方面提供审核指南,作为专业技术支持,这些意见不是标准的补充和取代,审核时,应以标准为依据。

2.引用标准:以下标准和规范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定中引用而构成本规定的条文。

本规定公布后,所示标准有可能修订,使用本规定的各方面应探讨使用以下标准和规范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质量治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0-2020质量治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20质量和〔或〕环境治理体系审核指南ISO19011:2002认证机构实施质量治理体系认证的认可差不多要求CNAB-AC11:2002 3.术语和定义3.1炼胶工艺是将生胶与各种配合剂通过炼胶机进行混合,制备混炼胶的过程。

3.2压延工艺是通过压延机辊筒作用,制备一种厚薄平均胶片或织物的涂胶层。

运用压延设备可完成压片、压型、贴胶、贴合等作业。

橡胶车间配料作业指导书

橡胶车间配料作业指导书

橡胶车间配料作业指导书(橡胶车间,60*90,1块)
一、岗位任务
根据不同的配方单进行正确称量
二、操作顺序
按工作令配方►衡具检查►正确称量标定
三、操作方法
1、按工作令要求的进行工作;
2、配料衡具应在合格期内,衡具应放水桌上,避开风源;
3、根据不同的称量值,合理的选择衡具,并在使用前校正零件;
4、衡具规定:
5、配料器具必须清洁
6、称量公差要求:促进剂、硬脂酸、硫磺、防老剂、石蜡,误差不超过士 2克,橡胶、母胶、碳酸钙、碳黑误差不超过士 100克。

7、配料的各种料必须进行复检,复检后才能使用。

8配好的料应标明料名、车号、批号、日期、操作人,并作好各原。

作业指导书--橡胶汇总

作业指导书--橡胶汇总

作业指导书--橡胶汇总黑龙江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第五分站文件编号:HHSL/SC-2009 作业指导书第1版第0次修改橡胶试验作业指导书第1页共14页橡胶表观密度试验作业指导书《泡沫塑料及橡胶表观密度的测定》 GB/T6343/2009 (代1995)2.1天平(称量精度为0.1%) 3、术语和定义3.1表观总密度单位体积泡沫材料的质量(包括模制时形成的全部表皮)3.2表观芯密度单位体积泡沫材料的质量(包括去除模制时形成的全部表后) 4、试样4.1尺寸:总体积至少为100cm3 4.2数量:至少测试5个 4.3状态调节放置时间至少72h ,标准环境条件23C± 2C, (50± 10) % 5操作步骤测量尺寸每个尺寸至少测量三个位置,分别计算每个尺寸平均值,并计算试样体积。

板状的硬质材料,在中部第个尺寸测量五个位置。

单位 mm 5.2称量试样,单位g,精确到0.5% 6结果计算式6.1计算表观密度,取其平均值,并精确 0.1Kg/m3P =m/V X 1061、检测标准2、仪器设备作业指导书第1版第0次修改橡胶试验作业指导书第2页共14页式中P ---表观密度(表观总密度或表观芯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 3);m---试样质量,单位为(g );V --- 试样的体积,单位为立方毫米(mm )。

对于一些低密度闭孔材料(如密度小于15kg/m 的材料),空气浮力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产生误差,在这种情况下表观密度应用式(2)计算巴+匹X 106V式中P ---表观密度(表观总密度或表观芯密度)(kg/m 3);排出空气的质量,单位为(g );注:m a 指在常压和一定温度时的空气密度(kg/m 3)乘以试样的体积(mr 3)。

当温度为23r ,大气压为101 325p a (760mm 汞柱)时,空气密度为1.220X 10/6g/ mm i ;当温度为27r ,大气压为101 325p a (760mm 汞柱)时,空气密度为1.195X 10/5g/ mn 3。

橡胶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橡胶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3.将各样品用小钩钩好,做好标识,确认广口瓶中内无异物残留再将样品放入,将正乙烷倒入容器中,
作 正乙烷试剂必须淹过样品,再将广口瓶盖子盖上将容器密封,最后在瓶盖上贴上注明当日实验之时间 业 及完成浸泡时间.
(M3-M4)-(M1-M2)
=
×100
(M1-M2)
步 4.待样品在正乙烷液体中浸泡70h后,将样品取出并晾干再重复第2步骤,再将其放置在无尘通风的空 重量损
序号 1 2
橡胶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所需物料及辅料
修订状态 页次/页数
V1 第1页/共1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所需工具、设备、仪器
名称
序号
名称
位置 序号
名称
规 格 序号 名称 规 格
密封垫
3
尖顶平垫
仓库
1 (杠杆)分析天平 TG328A(S) 3 A实验瓶
O形圈
4
橡胶件
仓库
2
玻璃试验箱 300*300*250 4 B实验瓶
骤 气中70H;
失率
5.待样品在无尘且通气的空气中放置70h后,称出试样在空气中的重量,并将数据记录于<橡胶件浸泡 实验原始记录表>内;
6.最后计算出已完成浸泡实验样品在正乙烷液体中浸泡70h后的体积变化率(应在-1%~25%)再放置 70h后的重量变化率(应≤10%)
M1-M5 =
M1
×100
技 1.橡胶件必须符合相应图纸尺寸及硬度要求. 术 2.橡胶件 要 不允许存 求 3.橡胶件的体积变化率及重量损失率应在要求范围之内.
注 1.在使用到正乙烷或样品浸过正乙烷时必须带防毒口罩; 意 2.当样品用酒精漂洗后,不能用手碰样品; 事 3.测试时温度应保持23±2℃ 项

橡胶化工厂防老剂丁检验作业指导书

橡胶化工厂防老剂丁检验作业指导书

橡胶化工厂防老剂丁检验作业指导书
1.初溶点
技术指标:105℃
2.加热减量
2.1仪器与设备
烘箱
2.2作业流程
取样3–5克于已知重量W1的称量瓶中称重W2,放于75-80℃的烘箱中2小时,取出于干燥器中冷却,称重W3。

(所有称重精确至0.0001g)
2.3计算公式
W2-W3
加热减量(%)= ————×100%
W2-W1
3.4技术指标:≤0.2%
3.灰分的测定
3.1仪器与设备
马沸炉
3.2作业流程
取样1-2克于已知重量W1的坩埚中称重W2,放于电炉上先低温焦化,确定不会产生火焰,再放入850-900℃马沸炉中直至恒重,却出与干燥器中冷却,称重W3。

(所有称重精确至0.0001g)
3.3计算公式
W3-W1
灰分(%)= ————×100%
W2-W1
3.4技术指标:≤0.2%
4.筛余物的测定(方法同碳酸钙)
技术指标:≤0.2%(100目)。

橡胶化工厂促进剂M检验作业指导书

橡胶化工厂促进剂M检验作业指导书

橡胶化工厂促进剂M检验作业指导书
1.外观
灰黄色或灰白色粉末,粉粒
2.初溶点
技术指标:≥170℃
3.加热减量
3.1仪器与设备
烘箱
3.2作业流程
取样3–5克于已知重量W1的称量瓶中称重W2,放于75-80℃的烘箱中2小时,取出于干燥器中冷却,称重W3。

(所有称重精确至0.0001g)
3.3计算公式
W2-W3
加热减量(%)= ————×100%
W2-W1
3.4技术指标:≤0.5%
4.灰分的测定
4.1仪器与设备
马沸炉
4.2作业流程
取样1-2克于已知重量W1的坩埚中称重W2,放于电炉上先低温焦化,确定不会产生火焰,再放入850-900℃马沸炉中直至恒重,却出与干燥器中冷却,称重W3。

(所有称重精确至0.0001g)
4.3计算公式
W3-W1
灰分(%)= ————×100% W2-W1
4.4技术指标:≤0.3%
5.筛余物的测定(方法同碳酸钙)
技术指标:≤0.1%(100目)。

橡胶制品的审核作业指导书

橡胶制品的审核作业指导书
3.8硫化活性剂
硫化活性剂简称活性剂或助促进剂,其作用是在硫化反应过程中,提高促进剂的活性,如,氧化锌、硬脂酸。
3.9补强剂
在胶料中起补强作用的填料谓之补强剂,如炭黑、白炭黑。
3.10填充剂
在胶料中起增容作用的填料称填充剂,如碳酸钙、陶土。
4 典型生产/服务过程及专业特点
4.1顾客群
橡胶制品广泛应用于机械、化工、建筑、航空、运输、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GB/T19000-2008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GB/T19001-2008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ISO19011:2002
认证机构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认可基本要求 CNAB-AC11:2002
3.术语和定义
3.1炼胶工艺
是将生胶与各种配合剂通过炼胶机进行混合,制备混炼胶的过程。
4.2过程描述
4.2.1轮胎工艺流程
*
4.2.2缠绕胶管工艺流程
*
4.2.3橡胶输送带工艺流程
*
4.3生产设备
a)炼胶机(密闭式等)
b)滤胶机
c)挤出机
d)压延机
e)成型机
f)裁断机
g)个体硫化机平板硫化机、硫化
4.4检测设备
本专业应具备的检测设备有:材料试验机、磨耗机、屈挠机、硫化测定仪、硬度计、老化箱等。轮胎检验还需要再增加:轮胎寿命试验机、强度试验机、水压爆破试验机。
1.2适用范围:本指导书是根据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结合橡胶行业的特点,在专业方面提供审核指南,作为专业技术支持,这些意见不是标准的补充和取代,审核时,应以标准为依据。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和规范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定中引用而构成本规定的条文。本规定发布后,所示标准有可能修订,使用本规定的各方面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和规范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橡胶化工厂苯醌二肟检验作业指导书

橡胶化工厂苯醌二肟检验作业指导书

橡胶化工厂苯醌二肟检验作业指导书
1.外观
工业品:深褐色或紫褐色粉末精制品:黄褐色或淡灰色粉末
2.初溶点
工业品:220—225℃精制品:230—240℃
3.水分
3.1仪器与设备
烘箱
3.2作业流程
取样3—5克于已知重量W1的称重瓶中称重W2,放于45±2℃的烘箱中2小时,取出于干燥器中冷却,称重W3。

(所有称重精确至0.0001g)
3.3计算公式
W2-W3
水分(%)=————×100%
W2-W1
3.4技术指标:0.2-0.25%
4.灰分的测定
4.1仪器与设备
马沸炉
4.2作业流程
取样1-2克于已知重量W1的坩埚中称重W2,放于电炉上先低温焦化,确定不会产生火焰,再放入850-900℃马沸炉中直至恒重,取出于干燥器中冷却,称重W3。

(所有称重精确至0.0001g)
4.3计算公式
W3-W1
灰分(%)=————×100%
W2-W1
4.4技术指标:
工业品:0.2-0.3% 精制品:<0.1%
5.筛余物的测定(方法同碳酸钙)
技术指标:工业品:180目全过精制品:200-300目全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白碳黑检验作业指导书1 2•活性碳酸钙检验作业指导书 (3)3. 滑石粉检验作业指导书44. 陶土检验作业指导书65. 促进剂TMTD 检验作业指导书76. 对苯醌二肟检验作业指导书87. 促进剂DPTT 检验作业指导书98. 促进剂M 检验作业指导书109. 促进剂DM 检验作业指导书1110. 促进剂ETU 检验作业指导书1211. 防老剂DNP 检验作业指导书1312. 防老剂MB 检验作业指导书1413. 促进剂ZDC 检验作业指导书1514. 防老剂丁检验作业指导书1615. 防老剂RD 检验作业指导书1716. 硫化剂DCP 检验作业指导书1817. 氧化锌检验作业指导书1918. 活性氧化镁检验作业指导书2019. TAC 检验作业指导书2120. 碳黑检验作业指导书2221. 三氧化二锑检验作业指导书2422. 工业硬脂酸检验作业指导书 (25)23. 氢氧化铝检验作业指导书 (26)24. 十溴二苯醚检验作业指导书 (27)25. 高岭土检验作业指导书 (28)26. 防老剂NBC检验作业指导书 (29)27. 备注 (30)白炭黑检验作业指导书1. PH值的测定1.1 仪器与设备250ml烧杯、250ml容量瓶、电炉、石棉网、PH-2C型酸度计1.2 试剂PH=7标准缓冲液PH=4标准缓冲液1.3 技术指标PH为6.5-7.01.4 作业流程取白炭黑5g于250ml烧杯中,加入100ml蒸馏水煮沸10分钟冷却至室温, 移入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静置分层,待溶液澄清过滤,用PH计测定其值2 水分的测定2.1 仪器与设备烘箱、培养皿2.2 作业流程取白炭黑约5g (精确称重W2至0.1mg)于培养皿(精确称重W1至0.1mg)105C中烘干3小时,取出于干燥剂中冷却称重W3(精确与0.1mg)2.3 计算公式W2-w3水分= ------------- X 100%W2-w13. 比表面积的测定3.1 仪器与设备PH酸度计、磁力搅拌器、25ml滴定管、400ml烧杯3.2 试剂NaCL溶液、750gNaCL溶于3000ml蒸馏水中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0.1mol/L 盐酸溶液3.3 作业流程取白炭黑2.50g(精确称重至0.01g)于400ml烧杯中,加入250mlNaCL溶液, 将PH计的电极插入烧杯中。

开动磁力搅拌器,滴加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调至悬浮液PH=4(调节时酸盐量不计数)在不断搅拌下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以每秒2-3滴的速度滴定。

滴定到悬浮液PH=9并能保持5分钟记下读数V,同时做空白读数V0。

3.4 计算公式S=13.86 (V-V0)-1214. 白炭黑吸油值的测定4.1 仪器与设备25ml 滴定管、玻璃板、玻璃棒4.2 试剂蓖麻油(黏度1pas)4.3 作业流程将白炭黑试样置于105C烘箱中2小时,取出放于干燥剂中冷却。

取0.5g (精确称重至0.0001g)置于玻璃板上,从25ml滴定管中逐滴加入控制加油速度(1.0ml/5分钟)操作温度20C左右,在滴定的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白炭黑逐渐稠化发粘,在接近终点前减慢滴定速度,充分搅拌,避免滴定过终点。

当白炭黑全部稠化粘在玻璃棒上形成一团,板上不留稠化物质为止,记下蓖麻油耗用量V,平行做三次。

4.4 计算公式吸油值(ml/g )=V/GV ———耗用蓖麻油的体积数,mlG ------ 白炭黑的质量,g4.5 注意事项:每次终点必须一致。

2活性碳酸钙作业指导书1. PH值的测定1.1 仪器与设备250ml 烧杯、250ml 容量瓶、电炉、石棉网PH-2C 型酸度计1.2 试剂PH=7 标准缓冲液PH=9 标准缓冲液1.3 技术指标PH 为一等8.0—10.5 合格8.0—11.01.4 作业流程取碳酸钙5g于250ml烧杯中,加入100ml蒸馏水煮沸10分钟冷却至室温, 移入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静置分层,待溶液澄清过滤用PH计测定其值。

2. 含量的测定2.1 仪器与设备250ml 烧杯、250ml容量瓶、250ml锥形瓶、PH试纸2.2 试剂1 :1 盐酸溶液10% 氢氧化钠溶液30% 三乙醇胺溶液0.05mol/LEDTA 标准溶液钙指示剂1 :1002.3 技术指标一等》96% 合格》95%2.4 作业流程称取0.5g样品(精确至0.0001g)于250ml烧杯中,加1:1盐酸溶液至完全溶解,加少量水煮沸,冷却,过滤,在移入250ml 容量瓶中,稀至刻度,摇匀,吸取25ml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5ml30%E乙醇胺溶液,加入10%R 氧化钠溶液5ml以PH试纸测试,使PH=12加0.1 —0.2g钙指示剂,用EDTE标准溶液,滴定呈蓝色为终点,记下EDTA卖数,同时做空白。

2.5 计算公式(VEDT A V)X CEDT A 0.1001 X 10碳酸钙%= ----------------------------------------------- X 100%G3. 盐酸不溶物含量的测定3.1试剂1: 1 盐酸容量0.1% 硝酸银溶液3.2技术指标一等w 0.2%合格w 0.3%3.3作业流程称样5.0000克(重G精确至0.0001g )于250ml烧杯中,用少量水浸润, 加入1: 1 盐酸溶液50ml 并不断搅拌,盖上表面皿,放在电炉上煮沸5分钟,静3置使上层澄清,过滤,用水洗涤滤纸上的不溶物,直至无CL反应为止,(用硝酸银溶液滴定溶液澄清为止)取出滤纸放入已恒重的坩埚中(重G1精确至O.OOOIg )先干燥,进850C马沸炉灼烧2 小时冷却,称重,直至恒重(G2精确至O.OOOIg )3.4 计算公式G2-G1盐酸不溶物含量(% = --------------- x 1OO%G4. 1O5 C下挥发份4.1 仪器与设备烘箱、称量瓶4.2 作业流程取样3—5克于已知重量W1的称量瓶中称重W2放于1O5C的烘箱中3 小时,冷却,称重W3.(所以称重精确至O.OOOIg )4.3 计算公式W2-W31O5 C下发挥份(% = ------------------- x 1OO%W2-W14.4 技术指标一等w O.5O% 合格w O.7O%5. 筛余物的测定5.1 仪器与设备45um 试验筛5.2 技术指标一等w O.3O% 合格w O.4O%5.3 作业流程精确称取1OO克左右的样品W((精确至O.OOOIg )倒入试验筛,筛动到用毛刷刷无微粒下落为止,称其筛余物W2(精确至O.OOOIg)5.4 计算公式W2筛余物(%)= ———x(OO%W(滑石粉检验作业指导书1. 盐酸不溶物含量的测定1.1 试剂1:1 盐酸溶液0.1%硝酸银溶液1.2 技术指标DL —1> 90% DL —2> 87% DL —3> 85%1.3 作业流程(同碳酸钙盐酸不溶物含量的测定)42. 水份的测定(同白炭黑水份的测定)2.2 技术指标DL —1< 0.5% DL —2 DL —3< 1.0%3. 筛余物的测定(同碳酸钙筛余物的测定)3.1 技术指标DL —1:325目筛余物2%,但200目全过DL—2: 200目筛余物2% DL —3: 100目全过4. 灼烧减量的测定4.1 仪器与设备马沸炉4.2 技术指标DL —1< 6.0% DL —2< 8.0% DL —3< 10%4.3 作业流程取于马沸炉中烘至恒重的坩埚称重W1(精确至0.0001g),称取滑石粉3-5 克于坩埚中总量W2(精确至0.0001g),放入850 E马沸炉中灼烧至恒重,取出于干燥器中冷却,称重W3(所有称重精确至0.0001g)4.4 计算公式W2-W3灼烧减量(% = --------------- X100%W2-W1陶土检验作业指导书1. 外观微淡黄色粉末2. PH值的测定(方法同白炭黑)技术指标: 4.0 —6.03. 筛余物的测定(方法同碳酸钙)技术指标:w 0.5% (325 目)4. 水份(方法同白炭黑)技术指标:w 0.5%5促进剂TMTD 检验作业指导书1. 外观白色,淡灰色粉末或粉粒2. 初熔点技术指标:》140.0 C3. 加热减量3.1 仪器与设备烘箱3.2 作业流程取样3-5克于已知重量W1的称量瓶中称重W2放于45土2C的烘箱中2 小时,取出于干燥器中冷却,称重W3 (所有称重精确至0.0001g )3.3 计算公式W2-W3加热减量(% = -------------- x 100%W2-W13.4技术指标:w 0.5%4. 灰分的测定4.1 仪器与设备马沸炉4.2 作业流程取样1-2克于已知重量W1的坩埚中称重W2放于电炉上先低温焦化,确定不会产生火焰,再放入850-900 C马沸炉中直至恒重,取出于干燥器中冷却,称重W3 (所有称重精确至0.0001g )4.3 计算公式W3-W1灰分(%)= ————x 100%W2-W14.4 技术指标:w 0.4%5. 筛余物的测定(方法同碳酸钙)技术指标:w 0.1% (100 目)67苯醌二肟检验作业指导书1. 外观工业品:深褐色或紫褐色粉末 精制品:黄褐色或淡灰色粉末3. 水分3.1 仪器与设备 烘箱 3.2 作业流程取样3— 5克于已知重量 W1的称重瓶中称重 W2放于45土 2C 的烘箱中2小时,取出于干燥器中冷却,称重 W3 (所有称重精确至0.0001g ) 3.3 计算公式W2-W3水分(% = ------------ x 100% W2-W13.4 技术指标: 0.2-0.25%4. 灰分的测定 4.1 仪器与设备马沸炉 4.2 作业流程取样1-2克于已知重量 W1的坩埚中称重 W2放于电炉上先低温焦化,确 定不会产生火焰,再放入850-900 C 马沸炉中直至恒重,取出于干燥器中冷却, 称重W3 (所有称重精确至0.0001g ) 4.3 计算公式W3-W1灰分( %) =————x 100%W2-W14.4 技术指标:工业品:0.2-0.3% 精制品:V 0.1%5. 筛余物的测定(方法同碳酸钙) 技术指标:工业品: 180 目全过 促进剂 DPTT 检验作业指导书2. 初溶点工业品:220—225 C精制品:230—240 C精制品: 200-300 目全过1. 外观灰黄色粉末2. 初溶点技术指标:》105 °C3. 加热减量3.1 仪器与设备烘箱3.2 作业流程取样3-5克于已知重量W1称量瓶中称重W2放于75-80 C的烘箱中2小时,取出干燥器中冷却,称重W3 (所有称重精确至0.0001g)3.3 计算公式W2-W3加热减量(% = --------------- x100%W2-W13.4技术指标:w 1.0%4. 灰分的测定4.1 仪器与设备马沸炉4.2 作业流程取样1-2克于已知重量W1坩埚中称重W2放于电炉上先低温焦化,确定不会产生火焰,再放入850-900 C马沸炉中直至恒重,却出于干燥器中冷却,称重W3 (所有称重精确至0.000g )4.3 计算公式W3-W1灰分(%)= ————x 100%W2-W14.4技术指标:w 0.5%促进剂M 检验作业指导书1. 外观灰黄色或灰白色粉末,粉粒2. 初溶点5. 筛余物的测定(方法同碳酸钙)技术指标:w 0.1% (100 目)8技术指标:》170C3. 加热减量3.1 仪器与设备烘箱3.2 作业流程取样3 - 5克于已知重量W1的称量瓶中称重W2放于75-80 C的烘箱中2 小时,取出于干燥器中冷却,称重W3 (所有称重精确至0.0001g )3.3 计算公式W2-W3加热减量(% = --------------- x100%W2-W13.4技术指标:w 0.5%4. 灰分的测定4.1 仪器与设备马沸炉4.2 作业流程取样1-2克于已知重量W1的坩埚中称重W2放于电炉上先低温焦化,确定不会产生火焰,再放入850-900 C马沸炉中直至恒重,却出与干燥器中冷却,称重W3 (所有称重精确至0.0001g )4.3 计算公式W3-W1灰分(%)= ————x 100%W2-W14.4技术指标:w 0.3%促进剂DM检验作业指导书1. 外观灰黄色或灰白色粉末,粉粒2. 初溶点技术指标:》160C3. 加热减量3.1 仪器与设备烘箱5. 筛余物的测定(方法同碳酸钙)技术指标:w 0.1% (100 目)93.2 作业流程取样3 - 5克于已知重量W1的称量瓶中称重W2放于75-80 C的烘箱中2 小时,取出于干燥器中冷却,称重W3 (所有称重精确至0.0001g)3.3 计算公式W2-W3加热减量(% = --------------- x100%W2-W13.4技术指标:w 0.5%4. 灰分的测定4.1 仪器与设备马沸炉4.2 作业流程取样1-2克于已知重量W1的坩埚中称重W2放于电炉上先低温焦化,确定不会产生火焰,再放入850-900 C马沸炉中直至恒重,却出与干燥器中冷却,称重W3 (所有称重精确至0.0001g )4.3 计算公式W3-W1灰分(%)= ————x 100%W2-W14.4技术指标:w 0.7%促进剂ETU检验作业指导书1. 外观白色结晶粉末2. 初溶点技术指标:》192C3. 加热减量3.1 仪器与设备烘箱3.2 作业流程取样3 - 5克于已知重量W1的称量瓶中称重W2放于75-80 C的烘箱中2 小时,取出于干燥器中冷却,称重W3 (所有称重精确至0.0001g)3.3 计算公式W2-W35. 筛余物的测定(方法同碳酸钙)技术指标:w 0.1% (100 目)10加热减量(% = --------------- x100%W2-W13.4 技术指标:w 0.4%4. 灰分的测定4.1 仪器与设备马沸炉4.2 作业流程取样1-2克于已知重量W1的坩埚中称重W2放于电炉上先低温焦化,确定不会产生火焰,再放入850-900 C马沸炉中直至恒重,却出与干燥器中冷却,称重W3 (所有称重精确至0.0001g )4.3 计算公式W3-W1灰分(%)= ————x 100%W2-W14.4技术指标:w 0.3%防老化DNP检验作业指导书1. 外观灰白色粉末2. 初溶点技术指标:》225C3. 加热减量3.1 仪器与设备烘箱3.2 作业流程取样3 - 5克于已知重量W1的称量瓶中称重W2放于75-80 C的烘箱中2 小时,取出于干燥器中冷却,称重W3 (所有称重精确至0.0001g)3.3 计算公式W2-W3加热减量(% = --------------- x100%W2-W13.4技术指标:w 0.5%5. 筛余物的测定(方法同碳酸钙)技术指标:w 0.1% (100 目)114. 灰分的测定4.1 仪器与设备马沸炉4.2 作业流程取样1-2克于已知重量W1的坩埚中称重W2放于电炉上先低温焦化,确定不会产生火焰,再放入850-900 C马沸炉中直至恒重,却出与干燥器中冷却,称重W3 (所有称重精确至0.0001g )4.3 计算公式W3-W1灰分(%)= ————x 100%W2-W14.4技术指标:w 0.5%防老化MB 检验作业指导书1.外观淡黄色或白色粉末2. 初溶点技术指标:》290C3. 加热减量3.1 仪器与设备烘箱3.2 作业流程取样3七克于已知重量W1的称量瓶中称重W2,放于75-80T的烘箱中2 小时,取出于干燥器中冷却,称重W3 (所有称重精确至0.0001g)3.3 计算公式W2-W3加热减量(% = --------------- x100%W2-W13.4技术指标:w 0.5%4. 灰分的测定4.1 仪器与设备马沸炉4.2 作业流程取样1-2克于已知重量W1的坩埚中称重W2放于电炉上先低温焦化,确定不会产生火焰,再放入850-900 C马沸炉中直至恒重,却出与干燥器中冷却,称重5. 筛余物的测定(方法同碳酸钙)技术指标:w 0.1% (100 目)12W3 (所有称重精确至0.0001g )4.3 计算公式W3-W1灰分(%)= ————x 100%W2-W14.4技术指标:w 0.5%5. 筛余物的测定(方法同碳酸钙)技术指标:w 0.1% (100 目)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