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成分的毒性
毒性中药要怎样煎煮
毒性中药要怎样煎煮毒性中药虽然在中医药中具有一定疗效,但其潜在的毒性也使得使用时需要格外谨慎。
正确的煎煮方法是减少毒性的关键,它能帮助我们充分发挥中药的药效,并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副作用。
在本篇科普文中,我们将介绍毒性中药的煎煮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更加安全地应用中药。
一、什么是毒性中药毒性中药是指在传统中医药中使用的一类药物,其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
这些药物源于天然植物、动物或矿物1. 毒性成分:毒性中药含有一些特定的活性成分,如生物碱、挥发油、微量元素等,这些成分具有一定的毒性特征。
例如,附子中的砷、雄黄中的砷和雄黄酸等。
2. 毒性作用:毒性中药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对人体产生一定的毒性作用,如干扰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或导致不良反应。
这主要与个体差异、剂量控制和使用方法有关。
二、毒性中药煎煮的目的及原理毒性中药的煎煮目的是为了去除或降低药物中的毒性成分,从而减少对人体的潜在毒副作用,并发挥其疗效。
煎煮方法对于处理毒性中药尤为重要,能帮助提取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同时削弱或中和毒性成分。
毒性中药的煎煮原理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溶解性:某些毒性成分,在水溶液中会发生溶解或溶出。
通过煎煮过程,有效地将这些溶解于水中,减少其在最终煎剂中的浓度。
2. 热不稳定性:一些毒性成分在高温情况下会发生降解或破坏。
通过适当的加热和煎煮时间控制,可以使一部分毒性成分在高温中分解,并减少其在煎剂中的存在。
3. 污染物质去除:在药材种植、采集、加工过程中,可能会残留一些污染物质,如杂质、化学药品残留等。
煎煮过程可以帮助去除或减少这些污染物的存在。
4. 辅料和加工方式:适当的辅料和煎煮方法可以协助去除或中和毒性成分。
例如,加入具有解毒作用的配伍药材、采用特殊的烹调方式等。
三、常见的毒性中药煎剂处理方法1. 煎煮辅助材料的使用:一些辅助材料能够协助处理毒性中药煎剂,减轻其毒性。
常用的辅助材料包括红枣、生姜、大枣等。
它们具有解毒、调和药性、增加药物口感的作用。
部分中药的毒性总结
中药合理应用1.苦楝皮【中毒机制】本品中含有川楝素、苦楝萜酮内酯、山奈酚等,有毒,对胃肠道有刺激性,不宜持续和过量服用。
【不良反应】一般在服用后可发生头痛、头晕、嗜睡、恶心、腹痛等,可自行消失。
超量服用可中毒,主要表现为:口渴、呕吐、腹痛、腹泻,继而可出现黄疸、肝大、有压痛及叩击痛、肝功能损害、中毒性肝炎,肝、肾、肠出血等,严重时心悸、脉快而弱、血压下降、吞咽困难、视物模糊、四肢无力、震颤麻痹、狂躁、抽搐、室性期前收缩、心力衰竭及休克、知觉丧失而死亡。
【解救措施】(1)中毒后立即催吐,用1:5000的高锰酸钾洗胃及温盐水灌肠,服硫酸钠导泻,而后服用蛋清、面糊或药用炭。
(2)对症治疗:1)出现肠痉挛时,皮下注射阿托品。
2)出现狂躁、抽搐时,用苯巴比妥、安定或水合氯醛等镇静剂。
同时给予保肝、止血、抗休克治疗。
(3)中药治疗:1)全虫1.5g,甘草30g,水煎,当茶饮。
2.芫花【中毒机制】芫花全株有毒,超量服用对胃肠道及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不良反应】本品外用可引起局部组织发红,渗出液增加、起泡、糜烂甚至坏死。
内服中毒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胃部烧灼感、头晕、头痛、痉挛抽搐,尿少、尿闭,出血性下痢,严重时昏迷、脱水、呼吸衰竭等。
【解救措施】(1)早期小心洗胃、导泻,内服生蛋清、牛奶或鞣酸蛋白或阿拉伯胶浆,大量饮服冷浓茶。
静脉滴注5%葡萄糖,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2)对症治疗:腹痛剧烈时,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0.5mg。
(3)中药治疗:1)黄连9g,山栀9g,黄豆30g,加水至400ml,每2~3小时服2。
Oml,连服2~4剂。
2)白芨9g,研成细粉,1次冲服。
3、北豆根【中毒机制】本品含有苦参碱、氧化苦参碱、臭豆碱、甲基野靛碱等多种生物碱及酚性成分、异黄酮等。
超量易中毒,毒性反应一般在服药后30分钟出现,对胃肠道有较强的刺激作用,能使胆碱能自主神经系统兴奋,还能够反射性兴奋【不良反应】主要是毒性反应,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恶寒、多汗、面色苍白、昏迷等。
毒性中药简介PPT课件
内服0.9~1.5g,醋制入丸散。外用适量。
毒性成分:高分子有机酸
中毒症状:口麻,咽痒→咽喉灼热→恶心呕吐,上腹部阵发性绞
痛+头晕头痛,嗜睡,乏力
.
18
毒性中药饮片
17 生藤黄 藤黄科植物藤黄的胶质树脂。
酸涩,有毒。消肿,化毒,止血,杀虫。治痈疽肿毒, 顽癣恶疮,损伤出血,牙疳 蛀齿,汤火伤。
早期宫颈/皮肤癌、神经性皮炎、皲裂疮、哮喘、肛瘘、牙痛等, 白血病,颈淋巴结核斑秃汗斑、湿疹、酒齄鼻,牙髓失活剂。 外用适量。 内服0.002~0.004g, 炮制后入丸、散。孕妇忌服。不 可作酒剂服。忌火煅。 毒性成分: As2O3 OP>5mg中毒,20~200mg致死。 中毒症状:恶心、呕吐、口渴、咽喉灼烧、重者意识不清、痉挛等。
中毒症状:头痛、头晕、烦躁、肌肉抽筋感,咽下困难,呼吸加重, 瞳孔缩小、胸闷、全身发紧,然后伸肌与屈肌同时作极度收缩、对 听、视、味、感觉等过度敏感,继而惊厥,最后呼吸肌强直窒息死 亡。
中毒解救:绿豆、甘草煎汤服 。
.
7
毒性中药饮片
马钱子 马钱子药材 云南马钱植物 云南马钱药材
.
8
毒性中药饮片
藤黄素、藤黄酸、异藤黄宁、新藤黄宁
外用适量。内服:入丸剂0.03~0.06g。
毒性成分:藤黄素
中毒症状:初头晕、胃肠不适、排便次数增多、粪便 粘液状,严重者恶心、呕吐、剧烈腹泻、腹痛、排血 性大便、里急后重,可因脱水、休克而死
.
19
毒性中药饮片
18 生千金子 大戟科植物续随子的干燥成熟种子 辛,温。有毒。逐水消肿,破血消癥。 水肿、臌胀。癥瘕、经闭。攻毒
毒性为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食用过量出现腹痛、 下泻、呕吐、脱水、严重时呼吸困难、循环衰竭而死 亡。
中医药有毒药物及其成分表
药物名称
毒性分类
毒性成分
芫花
有毒
油脂状物;二萜原酸酯
苦楝皮
有毒
川楝素、异川楝素
半夏
有毒
儿茶醛
商陆
有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三帖皂苷
白果
有毒
银杏毒和白果中性素
洋金花
有毒
生物碱
朱砂
有毒
汞
天南星
有毒
草酸钙针晶
番木鳖碱(士的宁)、马钱子碱
斑蝥
大毒
斑蝥素
砒石
大毒
三氧化二砷
红粉
大毒
汞
苍耳子
有毒
毒蛋白、蒼耳甙
山豆根
有毒
广豆根总碱、其他生物碱
甘遂
有毒
二萜醇酯类化合物
大戟
有毒
二萜醇酯类
牵牛子
有毒
牵牛子甙
川乌
有毒
乌头碱
千金子
有毒
千金子甾醇和殷金醇棕榈酸酯
小毒
强心甙
丁公藤
小毒
丁公藤甲素
吴茱萸
小毒
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异吴茱萸碱
川楝子
小毒
川楝素、苦楝萜酮内脂
艾叶
小毒
艾叶挥发油
土鳖虫
小毒
生物碱
水蛭
小毒
水蛭素
苦杏仁
小毒
苦杏仁苷在体内分解成氢氰酸
皂荚
小毒
皂苷
刺蒺藜
小毒
硝酸钾
巴豆霜
大毒
巴豆毒蛋白和巴豆油
草乌
大毒
有毒中药及其毒性成分
有毒中药及其毒性成分毒性成分不同其毒理一般说来,中药毒性是由于药物所含有毒性成分引起的毒性反应,机制及毒性反应的表现亦不同。
1毒性成分为生物碱的中药含乌头碱类:含乌头碱中药有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支蒿等,其毒性主要表现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的症状,中毒机理是过量的乌头碱先兴奋后麻痹各种神经末梢,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甚至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以致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而致死。
含阿托品类:百花曼陀罗、茛菪、小天仙子等含茛菪碱、东茛菪碱和阿托品生物碱,此类生物碱皆为M -胆碱受体阻滞剂,其中毒机理主要为抗M -胆碱能反应,对周围神经则为抑制交感神经机能,对中枢神经系统则为兴奋作用,严重者转入中枢抑制致嗜睡、昏迷。
致死原因主要是因脑中枢缺氧,脑水肿而压迫脑干,使呼吸中枢抑制或麻痹,呼吸和循环衰竭。
含番木鳖碱类:马钱子、吕宋果等的种子均含番木鳖碱(士的宁 )和马钱子碱,其中以含番木鳖碱毒性最大,治疗量的士的宁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
中毒量则破坏反射活动的正常过程,使兴奋在整个脊髓中扩散而呈特有的强直性痉挛。
严重者可因呼吸肌强直性收缩而引起窒息。
士的宁还能加强阻止胆碱脂酶破坏乙酰胆碱的作用,使肠蠕动加强,致腹痛、腹泻。
马钱子碱和士的宁极大剂量时,均可阻断神经肌内传,呈现箭毒样作用。
马钱子也可直接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6] 。
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含秋水仙碱类:光慈菇和山慈菇的鳞茎均含秋水仙碱,秋水仙碱在体内有积蓄作用,排泄甚慢,当其在体内被氧化成二秋水仙碱时则有剧毒,能对呼吸中枢、胃肠道及肾有刺激性毒性反应,中毒后可产生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肾缺血导致肾小管坏死而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含麻黄碱类:中药麻黄所含的麻黄碱对呼吸、血管运动中枢神经及交感神经皆有一定毒害,即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并能使心率加快、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有类似肾上腺素样作用。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含雷公藤碱类:雷公藤、昆明山海棠均含雷公藤碱,雷公藤碱有剧毒,煎煮时间不够或过量服用本品后,对胃肠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剧烈腹痛、呕吐、腹泻、便血;后期发生尿毒症时,胃肠道症状加剧。
常见肝肾毒性的中药
常见肝肾毒性的中药1、肝毒性中药川楝子:对肝脏的毒性作用较强,可发生中毒性肝炎ALT、AST显着升高;配伍:白芍;一收一散,疏肝之中兼敛肝阴,补肝体而和肝用,刚柔相济;栀子:有毒成分:栀子苷血清中ALT↑、AST↑、TBIL↑;肝组织微粒体细胞色素CYP3A2的含量和活性均降低;机制:可能是栀子苷能抑制CYP3A2使毒性成分代谢减慢、蓄积而使中毒反应明显;补骨脂:血清中AST、ALT、ALP值与对照组比较有升高趋势肝脏形态结构基本正常何首乌:有毒成分:由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酸等组成的蒽醌类化合物.水提组分或醇提组分可造成急性肝损伤,并呈现一定的“量一时一毒”关系款冬花:有毒成分:吡咯烷类生物碱血清中ALT 、AST、TBIL的含量均升高,肝组织水肿,点状坏死甚至碎片状坏死,也可见少量的炎细胞浸润;山豆根:醇提物和水提物均可造成肝损伤,但是水提组分的毒性大于醇提的.并呈现“量一时一毒”关系;血清中SOD超氧化物歧化酶、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下降.MDA丙二醛含量增加,其含量的变化可能与氧化损伤有关;山豆根致肝损伤涉及许多基因的改变.PPAR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信号通路与其相关;苍术:有毒成分:苍术甙致命性的广泛肝坏死,伴有低血糖和肾衰;苍耳子:水提物的肝毒性要明显大于醇提物,长时间和大剂量的用药会加重肝损伤;血清中氨基转移酶升高,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 ;肝组织的 DNA受到损伤, DNA的合成受到影响;✓肾毒性和致癌性的潜在危险,人们对大黄安全性的忧虑还波及到何首乌、芦荟、决明子、番泻叶、虎杖等众多的含蒽醌类成分的中药;✓传统中药理论与肝毒性之间的关系比较明显的是在五味理论中,资料表明具苦、甘、辛、成四种气昧属性的中药之间肝毒性的发生率虽无明显差异,但均有发生,,是否能提示与酸性生津养阴和酸能人肝的中医理论有关,尚有待进一步研究;2、肾毒性中药柴胡:有毒成分:挥发油及柴胡皂苷;常用量中毒量:35g以上;可致敏;天花粉:有毒成分:天花粉蛋白;常用量不宜长期服用,尤其是特异体质者;山豆根:有毒成分:苦参碱及金雀花碱;常用量中毒量:12g以上,有服60g死亡的报道,不宜久煎,慎与大黄合用;山豆根10 g以上入煎剂绝大多数有中毒反应;山豆根用量在15~ 20 g,其中毒反应率在50%,用量在10~12 g,其中毒反应率在17.6%;威灵仙:有毒成分:白头翁素及皂苷类;常用量中毒量:50g以上,主要是过敏反应;蜈蚣:有毒成分:组织胺样物质溶血性蛋白质;常用量中毒量:15g以上,多为过敏反应;有2天连服蜈蚣4条致死的报道;虎杖:有毒成分:蒽醌类化合物;中毒量:60g以上,常量即可发生过敏反应;泽泻:有毒成分:苷类生物碱;中毒量:30g以上;过量可直接损害肾小管;白果:有毒成分:白果中性素;或中毒量:20粒以上,与炮制方法有关,可直接损伤肾小管入煎剂可生用,入丸剂宜煨熟用;中毒量:30g以上,不可过量久服;川楝子:有毒成分:川楝素;中毒量:生用6~8g,炒用30g以上;可直接损伤肾小管;水蛭:有毒成分:水蛭蛋白、水蛭索;常用量:中毒量:15g以上;槟榔:有毒成分:槟榔碱;中毒量:60g以上;可引起肾实质的损害,出现肾炎样改变;不宜空腹服用;山慈姑:有毒成分:秋水仙碱;中毒量:15g以上,可引起肾小管损伤,出现肾炎样改变; 补骨脂:有毒成分:补骨脂酚对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有明显的毒性;亦可导致光毒性接触性皮炎HLM人肝微粒体中CYP酶将补骨脂酚代谢转化为无毒或毒性较小的代谢产物;。
常见有毒植物药的毒性成分与毒理作用简介
常见有毒植物药的毒性成分与毒理作用简介1010307324 谢天宁10级药学3班有毒中药作为治病的手段潜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应用得当的时候需要对用量有着较为精确的把握,而且一般此类药物药理作用较强,所以一般用量很小,稍有不慎就会使人中毒。
所以本文尝试对一些常用的有毒植物药的毒性成分和独立过程做简单介绍。
一、生物碱类主要引起人体植物性神经的兴奋病症。
1.1乌头类中药:川乌、草鸟.附子、关白附等,均为毛茛科植物,药用其块根。
其中主要有毒成分为是乌头和新乌头碱。
而乌头碱毒性最强,3毫克~4毫克即可致死。
其毒理作用为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先兴奋后麻痹的作用。
也有证据称其能直接作用于心肌。
所以,主要中毒症状为神经系统病症,最后呼吸循环衰竭而亡。
1.2阿托品类中药;曼陀罗、天仙子.红颠茄等,均为茄科植物。
主要的药理作用与阿托品相似。
曼陀罗主要成分为东茛菪碱或阿托品,天仙子的主要成分是茛菪碱,也有阿托品或者东茛菪碱;红颠茄台澳洲茄碱等。
此类药物的毒理作用,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先兴奋后抑制的作用,致使心跳加快,血压先升高后下降,可能导致昏迷。
1.3马钱子:为马钱科植物的马钱及云南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马钱的种子又称番木鳖。
其中含有多种生物臧,番木鳖碱占50%,其次是马钱子碱,也有番木鳖次碱。
其毒理作用对脊髓由高度选择性的兴奋作用,对大脑皮质也有兴奋作用。
因为高级神经兴奋过度导致呼吸麻痹而亡。
1.4其他:麻黄、使君子、半边莲、钩吻、藜芦。
二、强心甙类强心甙是一种对心脏有明显生理活性的甾体甙类,少量即有较强的生理作用,而过量则会导致心肌过度兴奋。
如洋地黄、香加皮、夹竹桃、黄花夹竹桃。
2.1香加皮:即萝摩科植物杠柳的根皮。
其中含有10余种甙类化合物,而毒性成分为杠柳毒,毒理作用为使心肌先兴奋后麻痹,使得血压先升高后下降,心律不齐,最后呼吸循环衰竭而亡。
2.2洋地黄叶:《中国药典》称其为剧毒强心药。
其中含有强心甙20余种,主要是洋地黄甙,紫花强心甙等。
常用毒性中药材(63种)
常用毒性中药材(63种)235 川楝子有小毒苦,寒,有小毒。
归肝、小肠、膀胱经4.5~9g 川楝子与苦楝子不同,后者毒性大于前者,临床用应加区别,并注意用药剂量。
6 制天南星有毒苦、辛,温。
有大毒。
归肺、肝、脾经3~9g,外用生品适量,研末以醋或酒调敷患处。
注意区分生品与制品,孕妇慎用。
7 木鳖子有毒苦、微甘,凉,有毒。
归肝、脾、胃经0.9~1.2g,外用适量,研末用油或醋调敷。
以外用为主,如内服只宜少量且要慎用,气血虚弱、脾胃不实者忌用。
8 水蛭有小毒咸,苦,平。
有小毒。
归肝经1.5~3.0g 因具抗凝血、扩血管、降低血液粘度作用,应用时须注意出血倾向。
49 艾叶有小毒辛、苦,温,有小毒。
归肝、脾、肾经3~9g。
外用适量,供灸治或熏洗。
曾有口服用量较大而中毒的报道,应予注意。
10 北豆根有小毒苦,寒,有小毒。
归肺胃、大肠3~9g 注意剂量和持续用药时间11 白附子有毒辛,温,有毒。
归胃、肝经制品3~6g。
外用生品适量捣烂熬膏或研末后,酒调敷。
孕妇慎用,生品内服宜慎。
12 白果有毒甘、苦、涩,平,有毒。
归肺经4.5~9g 白果含银杏毒及白果酸,均有溶血作用,银杏毒还有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痹作用,所以在应用时应有所注意。
13 半夏有毒辛,温,有毒。
归3~9g。
外用适量,生品为国家规定毒性中药管理5胃肺经磨汁涂或研末以酒调敷。
品种*。
临床应用时应以半夏炮制品(清半夏、姜半夏)入药为宜,不得与乌头同用,另有法半夏同半夏。
14 全蝎有毒辛,平,有毒。
归肝经3~6g 因毒性成分对热不稳定,一般煎服少见中毒,但也应注意,尤其注意含本品的固体制剂。
15 苍耳子有毒辛、苦,温,有毒。
归肺经3.0~9.0g 【按语】《本草从新》提出:苍耳子散气耗血,虚人勿服,《唐本草》“忌猪肉、马肉、米泔”。
16 附子有毒辛、甘,大热,有毒。
归心、肾、3~15g 孕妇妇禁用,不谊与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白蔹、白6脾经及同用。
17 苦杏仁有小毒苦,微温。
正确认识中药的毒性
正确认识中药的毒性中药的毒性是指其能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的能力。
中药毒性的产生原因多方面,包括中药自身的成分、制剂方式、用药的剂量、给药途径以及使用条件等。
要正确认识中药的毒性,就需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首先,中药自身成分就是造成其毒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药中含有大量活性成分,如生物碱、酚类、醛类、甾体化合物等,这些成分能对人体的生理和生化过程产生影响,且有些成分具有较大的毒性。
例如,雄黄、砒霜、蛇胆等即为有毒中药,其毒性表现在人体神经、心血管、消化系统等各个方面,若用量不当,则会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
因此,需要正确地使用中药、正确地识别中药药材和提取物的成分,严格控制它们的含量和比例,以减少中药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其次,制剂方式也可能影响中药毒性。
应当注意到,中药的不同制剂方式对其毒性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如果将中药直接制成干燥粉末,具有较高毒性的成分可能难以被稀释和分离,这就会增加中药的毒性。
反之,如果将中药水泡或煮制成水提液,制成药片或者口服液,较高毒性的成分则被较好地稀释和分离,对人体的影响也可能相应降低。
此外,用药的剂量和给药途径也是影响中药毒性的两个主要因素。
中药用药需要注意剂量,特别是对于有毒中药,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确定药量,控制用量,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或中毒。
同时,给药途径也起到重要作用。
若中药被以皮内注射、静脉注射等非正规途径给予使用,则有可能引起较大的毒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因此,要在遵守中药临床使用操作规程的前提下,选用适当的给药途径和给药方式,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最后,使用条件也会影响中药的毒性。
因为许多中药的毒性具有季节性或者环境依赖性,如同一植物在不同季节采摘的药材毒性可能存在明显差异。
在使用危险中药时,植物的采摘、加工、保管和配制过程都需要严格控制,充分保证其品质和纯度,同时在使用时要注意温度、时间和环境等因素,以确保药品的使用安全性。
综上所述,要正确认识中药的毒性,需要对中药的成分、制剂方式、给药剂量、给药途径和使用条件等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72种有毒的中药材
72种有毒的中药材
很多朋友认为,中药材是安全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中药材也有一定的毒性,而且其中部分中药材的毒性还比较大,大家一定要慎用。
2000版《药典》初步总结出72种有毒的中药材,现列举如下,供朋友们作为参考——大毒共38种:川乌、马钱子、马钱子粉、天仙子,巴豆、巴豆霜、红粉、闹羊花,草乌、共10种。
有毒:干漆、土荆皮、山豆根、千金子、千金子霜、制川乌、天南星、木子、甘遂、仙草、白附子、白果、半夏、朱砂、华山参、全蝎、关木通、芫花、苍耳子、两头尖、附子、苦楝皮、金钱白花蛇、京大戟、制草乌、牵牛子、轻粉、香加皮、洋金花、常山、商陆、硫磺、雄黄、欧麻子、蜈蚣、罂粟壳、蟾酥。
小毒共24种:丁公藤、九里香、土虫,川楝子、小叶莲、水蛭、艾叶、北豆根、地枫皮、红大戟、两面针、吴茱萸、苦木、苦杏仁、草乌叶、南鹤虱、鸭胆子、重楼、急性子、蛇床子、猪牙皂、锦马众、蒺藜、鹤虱。
以上《药典》规定的有毒中药材可能出现在不同患者中药处方和成药中,当患者或医生接触到这些药物的时候需要格外小心,留意药物的使用剂量、不良反应和适应症,千万不要轻易使用。
主要原因就是这些药物都不同程度含有这样或那样的毒性化
学成分,这些毒性成分有可能导致不同的不良反应。
例如服用壮骨关节丸引起高血压。
复方桔梗片导致心房纤颤。
乌头类引起心率加速,房室传导阻滞。
雷公藤引起心肌损害等等。
正确认识中药的毒性
正确认识中药的毒性中药是指以植物、动物、矿物等天然物质为原料,经过炮制加工制成的药物。
中药拥有悠久的历史,并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药物治疗和保健。
中药也具有一定的毒性,如果不正确使用或滥用中药,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和中毒。
正确认识中药的毒性,对于安全使用中药至关重要。
中药的毒性是由其中包含的有效成分决定的。
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可以分为两类,即药效成分和毒性成分。
药效成分是中药治疗疾病的关键成分,而毒性成分则是与中药潜在的毒性反应有关的成分。
某些中药含有驱虫成分,这些成分对寄生虫有强烈的杀灭作用,但过量使用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
了解中药的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对于正确使用中药至关重要。
中药的毒性与使用剂量和用法相关。
中药的毒性与使用剂量和用法密切相关,正确使用剂量可以发挥中药的药效,而过量使用则可能导致中毒。
使用方法也影响中药的毒性。
举例来说,某些中药可以内服、外用或煎煮,而不同的用法会影响中药的毒性和吸收途径。
要正确使用中药,必须遵循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并注意剂量和用法。
个体差异也影响中药的毒性反应。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代谢能力都不相同,因此个体差异可能会导致对中药的毒性反应有所不同。
有些人对某种中药可能会有过敏反应,而其他人则可以耐受较高剂量的中药。
在使用中药之前应了解个体的身体状况,并根据个体差异进行剂量调整和监测。
要正确使用中药并避免中药的毒性反应,必须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选择有资质的医生或中医师,并在他们的指导下正确使用中药。
2.根据剂量和用法正确使用中药,并遵循医师或中医师的指示。
3.了解中药的有效成分、毒性成分和潜在的不良反应。
4.密切观察使用中药后的反应,如有不适应及时停用并告知医生或中医师。
5.在使用新的中药前,最好先进行过敏试验或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
中药具有一定的毒性,正确认识中药的毒性对于安全使用中药至关重要。
了解中药的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正确使用剂量和用法、关注个体差异以及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中药的毒性反应,确保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常用的中草药毒性及不良反应ppt课件
常用中草药不良反应——神经不良反应
➢ 萱草花—可致脑、脊髓白质、视神经变性 ➢ 白果—可使人惊厥、强直、呕吐、腹泻 ➢ 天竹子—对心脏、呼吸有抑制作用 ➢ 瓜蒂—对呼吸有抑制作用 ➢ 马钱子—可使人惊厥、强直,对神经有毒性 ➢ 麻黄—有中枢兴奋作用 ➢ 长春花、山慈姑—有不可逆性的周围神经毒
性
常用中草药不良反应——过敏反应
➢ 益母草、茺蔚子—大剂量、长期使用可致急、 慢性肾衰。
➢ 紫草—可致蛋白尿、血尿,光过敏, ➢ 山慈姑—可致蛋白尿、亚急性肾小球肾炎 ➢ 苍耳子—长期服用,有的可致肾功能下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常用中草药不良反应——血液毒性反应
➢ 龙葵、蜀羊泉—可致溶血、血液白细胞下降 ➢ 雷公藤、青风藤—可致血液白细胞下降、 ➢ 长春花、喜树、山慈姑—有骨髓抑制作用 ➢ 三棱、莪术、蜈蚣—可致溶血、出血 ➢ 斑蝥、蜂毒、雷公藤、天花粉—可致弥漫性
常用中草药的毒副反应
常用中草药的毒副反应——常见原因
➢ 辩证错误 ➢ 不熟悉药物整体性能 ➢ 不熟悉药物炮制作用 ➢ 剂量过大(有个体差异) ➢ 疗程过长 ➢ 配伍欠妥 ➢ 病症复杂,顾此失彼
常用中草药的不良反应
常用中草药的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
➢ 黄柏—剂量超过10克,可能出现恶心、食欲减退 ➢ 苦参—剂量超过10克,可能出现恶心、食欲减退 ➢ 秦艽—剂量过大,可出现恶心、食欲减退、腹泻 ➢ 龙葵、蜀羊泉—部分人可致便稀、腹泻 ➢ 仙茅—剂量超过10克,可能出现恶心、内热感 ➢ 青风藤—剂量过大,可出现恶心、泛酸、胃痛 ➢ 百部—剂量过大,可出现恶心、胃痛 ➢ 山豆根—可出现恶心、泛酸、胃痛 ➢ 山慈姑—剂量过大,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
➢ 下列药物可致过敏性皮炎:天花粉、全 蝎、水蛭、地鳖虫、蜈蚣、鱼腥草注射 液
浅谈中药毒性的现代认识
浅谈中药毒性的现代认识中药种类复杂,品种繁多,毒性物质多种多样。
哪些中药有毒,怎样看待中药毒等问题,是当前中药发展面临的问题之一。
本文就中药毒性问题,浅谈一些想法:中药毒性,是中药疾病治疗有效成分的重要部分组成之一,对于中药的毒性认识,《神农本草》中就有记述。
中药毒性指药物成分对人体有毒副作用。
有毒的中药,基本上都性质强烈,能对人体产生较大的毒副作用,一般使用剂量都很小。
这些药物稍有过量或不当,就会对人体造成毒害,轻者会对人体够成损伤,重者会危及生命造成严重的后果。
中药毒性可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1.急性毒性反应1.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常见的中毒症状为唇舌和肢体发麻、头疼、眩晕、惊厥、瞳孔缩小或放大,甚至死亡。
可发生上述反应的中药有:马钱子、附子、生天南星等。
1.2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反应:中毒症状有心悸、心律失常、血压升高或降低、循环衰竭等。
常见中药有:川乌、附子、蟾酥等。
1.3对呼吸系统的毒性反应:中毒症状有呼吸困难、咳嗽咳血、急性肺水肿、呼吸肌麻痹、呼吸衰竭等。
可导致中毒的中药有:苦杏仁、桃仁、白果、商陆等。
1.4对消化系统的毒性反应:常见中毒症状有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肝肿大、肝炎、肝细胞坏死等。
1.5对泌尿系统的毒性反应:常见的症状有腰痛、尿频、尿少、肾衰竭等。
引起中毒的中药有:斑蝥、木通、马兜铃等。
1.6对造血系统的毒性反应:常见的毒性症状有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引起中毒的中药有洋金花、芫花、斑蝥等。
2.长期毒性反应长期服用或重复多次服用中药或中药所引起的毒性反应称为慢性毒性或长期毒性。
其中以肝肾、胃肠的发生率最高,其次是心肌、骨髓、肺、中枢神经、内分泌腺体。
3.过敏反应过敏体质的病人对某些具有免疫原性的中药容易发生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红斑、皮肤黏膜水泡、过敏性休克等。
引起过敏反应的中药有:全蝎、蜈蚣、狼毒、天花粉、黄药子等。
4.致畸胎、致突变及致癌作用如甘遂、芫花、莪术、天花粉等有致畸作用;芫花、狼毒、巴豆、甘遂可增加致癌率;雷公荇、石菖蒲、洋金花有致突变的作用。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主要考查中药学类执业药师从事药品质量监管和药学服务工作所必备的专业知识,用于评价执业药师对中药学各专业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识记、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
这部分的专业知识是中药学学科的核心组成内容,也是执业药师执业能力的基础,体现执业药师的知识素养和业务水准。
根据执业药师相关职责,本科目要求在理解中药药性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掌握中药制剂与剂型的特点、质量要求和临床应用,常用中药的来源、产地与性状鉴别,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控制等内容;熟悉中药化学成分与质量控制成分及中药毒理;并能够运用有关中药学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正确认识中药与疾病治疗的客观规律。
有毒中药及其毒性成分
有毒中药及其毒性成分一般说来,中药毒性是由于药物所含有毒性成分引起的毒性反应,毒性成分不同其毒理机制及毒性反应的表现亦不同;1 毒性成分为生物碱的中药含乌头碱类:含乌头碱中药有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支蒿等,其毒性主要表现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的症状,中毒机理是过量的乌头碱先兴奋后麻痹各种神经末梢,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甚至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以致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而致死;含阿托品类:百花曼陀罗、茛菪、小天仙子等含茛菪碱、东茛菪碱和阿托品生物碱,此类生物碱皆为M-胆碱受体阻滞剂,其中毒机理主要为抗M-胆碱能反应,对周围神经则为抑制交感神经机能,对中枢神经系统则为兴奋作用,严重者转入中枢抑制致嗜睡、昏迷;致死原因主要是因脑中枢缺氧,脑水肿而压迫脑干,使呼吸中枢抑制或麻痹,呼吸和循环衰竭;含番木鳖碱类:马钱子、吕宋果等的种子均含番木鳖碱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其中以含番木鳖碱毒性最大,治疗量的士的宁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中毒量则破坏反射活动的正常过程,使兴奋在整个脊髓中扩散而呈特有的强直性痉挛;严重者可因呼吸肌强直性收缩而引起窒息;士的宁还能加强阻止胆碱脂酶破坏乙酰胆碱的作用,使肠蠕动加强,致腹痛、腹泻;马钱子碱和士的宁极大剂量时,均可阻断神经肌内传,呈现箭毒样作用;马钱子也可直接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 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6 ; 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含秋水仙碱类:光慈菇和山慈菇的鳞茎均含秋水仙碱,秋水仙碱在体内有积蓄作用,排泄甚慢,当其在体内被氧化成二秋水仙碱时则有剧毒,能对呼吸中枢、胃肠道及肾有刺激性毒性反应,中毒后可产生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肾缺血导致肾小管坏死而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含麻黄碱类:中药麻黄所含的麻黄碱对呼吸、血管运动中枢神经及交感神经皆有一定毒害,即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并能使心率加快、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有类似肾上腺素样作用;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含雷公藤碱类:雷公藤、昆明山海棠均含雷公藤碱, 雷公藤碱有剧毒,煎煮时间不够或过量服用本品后,对胃肠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剧烈腹痛、呕吐、腹泻、便血;后期发生尿毒症时,胃肠道症状加剧;吸收后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损害,可引起丘脑、中脑、延脑、小脑、脊髓等器官的严重营养不良性改变;肝脏、肾脏、心脏可发生出血与坏死;毒素还可直接作用于心肌,引起肺水肿及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7 ;2 毒性成分为甙类的中药含强心甙类:强心甙是一类对心肌有显着兴奋作用的甙类,在医药上多用为强心药,主要作用于心脏及神经系统,夹竹桃、罗布麻、万年青、杠柳等中草药均含强心甙,中毒后主要表现为胃肠道方面,严重时可出现传导阻滞、心动过缓、异位节律等,最后因心室纤颤,循环衰竭而致死;含强心甾体类:蟾蜍的耳后腺及皮肤腺所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制成的蟾酥,为重要强心药之一,其强心成分属强心甾体类化合物,其中毒症状出现时间多在30~60 分钟之后,首先有上腹部不适,继则恶心呕吐、口唇青紫、心悸、甚则昏迷、以致休克,多数病人有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及不同程度的房室或窦房传导阻滞;含皂甙类:皂甙的毒性主要是对局部有强烈刺激作用,并能抑制呼吸、损害心脏,尚有溶血作用;如商陆对交感神经有刺激作用,促进胃肠道蠕动并刺激肠粘膜,引起腹痛腹泻,大剂量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麻痹及运动障碍,土牛膝有皂甙及昆虫变态激素脱皮甾酮等,具有肾毒性,中毒性发生肾功能衰竭,木通所含的木通皂甙水解后得长春藤皂甙元等,能损害肾小管,导致其上皮细胞坏死,严重者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含氰甙类:杏、桃、枇杷等的种仁均含氰甙-苦杏仁甙等有毒成分,苦杏仁甙在水中溶解度较大不稳定,易被同存于种仁中的苦杏仁酶水解,甙元水解后可产生有毒的氢氰酸,可引起组织缺氧,并损害中枢神经,中毒后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含黄酮甙类:含黄酮甙的中药有芫花、广豆根等,其毒性作用多为刺激胃肠道和对肝脏的损害,引起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3 毒性成分为毒蛋白的中药巴豆、苍耳子、蓖麻子等植物的种子中,均含有毒蛋白,其毒理作用是对胃肠粘膜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能引起广泛性的内脏出血;如巴豆的巴豆油中主要含有毒性球蛋白,能溶解红血球使局部细胞坏死,内服使消化道腐蚀出血,并损坏肾脏尿血,外用过量可引起急性皮炎;苍耳子含苍耳子油,毒蛋白等有毒成分能损害肾脏及心肝等内脏实质细胞,并引起神经消化系统机能障碍,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蓖麻子含蓖麻毒蛋白,是一种细胞原浆毒,2mg即可使人中毒死亡,易使肝肾等实质细胞发生损害而致混浊肿胀、出血及坏死等,并有凝集和溶解红细胞及麻痹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的作用;4 毒性成分为金属元素的中药8中药中含金属元素的药物主要是矿物类药物,其中对人体毒性较大的主要有含砷、汞、铅类等药物;含砷类药物:主要有砒石,毒砂,雄黄等;砷为细胞原浆毒,作用于机体酶系统,抑制酶蛋白的疏基便失去活性,阻碍细胞氧化和呼吸,而且损害神经细胞,使神经系统发生各种病变,如砒石红砒、白砒成分为三氧化二砷,雄黄含硫化砷,砷可由呼吸、消化道进入体内,急性中毒者有口腔、胃肠道粘膜水肿、出血、坏死等;砷化物主要经肾脏排泄,无机砷在排出前于体内呈甲基化,可加重肾损害;成人中毒量为10mg,致死量为0.1~0.2g;含汞类药:主要有朱砂,轻粉,升汞等;汞为一种原浆毒, 汞化合物对人体具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作用, 并能抑制多种酶的活性,引起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水银、轻粉、朱砂等中毒后可出现精神失常,胃肠道刺激症状和消化道出血,严重时刻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含汞剂中药对肾脏的损害最为突出,汞剂经呼吸道吸入,消化道吸收,外用通过皮肤,粘膜等途径侵入人体;汞盐被吸收入血后,以肾脏蓄积最多,肝脏次之;最小致死量为70mg;含铅类药:主要有铅丹,铅粉,铅霜,黑锡丹等;铅是多亲和性毒物,作用于全身各个系统,主要损害神经、造血、消化和心血管系统;含铅类中药引起的中毒有急性铅中毒和慢性铅中毒两种,前者多见于短时间过量服药,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后者为长期持续服药所致;其代谢产物主要沉积于胃组织内,由肾与肠道排出. 对肾血管有损害作用,因而引起少尿或无尿,血尿,管型尿,肝肾功能损害;中药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1 全身性不良反应全身性不良反应有轻、有重,重者可涉及全身危及生命,可以见到用药后发热,皮肤损害,如麻黄碱、天花粉、硼砂等可引起猩红热样皮疹9 ;也可以涉及全身性各个系统的损害,如休克、严重的过敏反应,以及出现慢性损伤性反应,如药物依赖性、致畸、致癌等;2 引起各个系统的损害如心律失常、高血压危象、低血压、低血糖、出血、呕吐、腹泻、低血钾、低钠、低氧、呼吸困难、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以及神经系统诸如昏聩、神昏等;涉及范围较广,系统较多;如乌头类药、蟾酥、雷公藤、山豆根、洋金花等可以引起心律不齐、心动过缓、四肢厥冷及循环系统病变;斑蝥、牵牛子、关木通等,可直接损伤肾功能,见血尿、尿少、水肿、蛋白尿等;严重者可引起尿毒症;消化肝胆系统,如番泻叶、生大黄可以治疗便秘,但也可以引起腹痛、腹泻或依赖性;黄药子、雷公藤、栝蒌等可以引起呕吐、腹泻、黄疸、肝功能损害、中毒性肝炎等;雷公藤、蛇毒等可致血液系统病变如再障、紫癜、出血,甚至危及生命;还有些中药可以引起眼、耳、口腔、毛发、精神障碍以及内分泌、生殖系统病变等,近些年有关不良反应的报道确有增加趋势10 ;3 药物的依赖性与致癌药物的依赖性与致畸、致癌、影响生殖等也是一种严重的不良反应,但常常是较长时间服用才出现的慢性不良反应损害;这些也是不可忽视的11 ;对中药药性与毒性的正确认识“药”是治病的物质,“毒”是药物的属性之一,所以古代才将药物称“毒药”凡是药物均有一定的生理活性,用之得当,可以调偏扶正,产生治疗作用;用之不当,则可动乱,产生毒副反应12 ;中药的有毒物质一是非有效成分,如半夏、白果都含有无治疗作用的有毒成分,把它们去掉可以防止中毒;二是有效成分,如川乌、草乌、雪上一枝蒿等所含的乌头碱既是有毒成分,也是有效成分,若将其去掉则药效丧失,若使用生药又会引起中毒,只有降低其含量来保持一定的药效;因此合理提取和利用其毒性成分,可能起到更好的疗效作用;毒性中药的合理使用是中医治病攻邪的良药,善用彼者,多能取效于顽病痼疾,不善用者,则祸见于须臾之间13 ;中药有毒无毒以及毒性强弱都是相对的;不加限定地将某药视为有毒或无毒,并将其绝对化,既不符合客观实际,也有违科学;一段时间以来,为了说明中药比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较小,使用中药相对比较安全,而将中药说成“没有毒副作用”,甚至说中药可以“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等等,既是对药物属性的否定,不符合实际,也与中医药基本理论相违背;在我国加入WTO 后,中医药不可避免的要与西医药竞争,与洋中医洋中药竞争,同时由于化学药品的不良反应,抗生素的耐药性等而导致的世界性天然药物热及人类医药知识的普及和世界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谱的变化,西医对许多疾病的无耐,中医药将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商机,正是基于此我们才更要注意中药的毒性,使之最小限度的影响中药走出国门; ;。
正确认识中药的毒性
正确认识中药的毒性
中药毒性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中药作为药物,其药效主要来自于其中的活性物质,而活性物质往往具有一定的毒性。
罂粟壳中的吗啡、阿片类物质具有麻醉和止痛作用,但同时也具有成瘾性和呼吸抑制等副作用。
正确使用中药需要遵循“适量为宜”的原则,以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和药物中毒。
中药毒性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中药毒性主要表现为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两种形式。
急性毒性主要表现为中毒反应,如呕吐、腹泻、恶心等症状。
慢性毒性则表现为长期使用中药导致的器官损害,如肝肾功能损伤等。
在中药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体征,并及时纠正不良反应,避免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
正确使用中药可以减少中药的毒性作用。
中药的毒性并非绝对的,而是与用药方式、剂量和配伍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
适当选择用药途径、合理控制剂量、避免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可以减少中药的毒性作用,充分发挥其药效。
中药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炮制、配伍等方式进行加工和调配,进一步减少中药的毒性。
正确认识中药的毒性对于合理使用中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药的毒性是存在的,但通过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控制药物质量,可以减少其不良反应和药物中毒的发生。
在使用中药时,应该注重剂量控制、质量监管和用药方式的选择,以确保中药的安全有效。
论中药的有毒与无毒
论中药的有毒与无毒引言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虽然中药在疾病治疗和健康保健方面有着广泛应用,但其中也存在一些药物含有有毒物质的情况。
本文将探讨中药的有毒与无毒问题,并分析其风险与安全性。
中药的有毒性分析中药的有毒性主要源于药材中所含的化学成分。
一些中药中含有植物毒素、重金属元素以及其他具有有毒性的物质。
这些有毒物质的存在可能对人体带来一定的风险。
植物毒素许多中药是由植物提取的,而植物本身可能含有有毒物质。
例如,常用的中药材之一的雄黄,其主要成分是硫化汞,具有较强的毒性。
而川乌、白附子等药材中也含有具有神经毒性的生物碱。
重金属元素中药中经常会检测到一些重金属元素的残留,如铅、汞、砷等。
这些元素对人体健康有潜在的危害。
研究表明,长期摄入含有过量重金属的中药可能导致中毒,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甚至引发癌症等严重疾病。
其他有毒物质除了植物毒素和重金属元素,一些中药还可能含有其他类型的有毒物质。
例如,某些中药中可能检测到农药残留、药液中的有机溶剂以及其他污染物。
这些物质的存在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风险。
中药的安全性评估尽管中药中存在有毒物质的风险,但通过科学的评估和筛查,可以确保中药的安全性。
临床研究在中药广泛应用之前,通常会进行大规模的临床研究。
这些临床研究可以评估中药的疗效和副作用,并基于这些数据提供安全用药的指导。
药物监管药品监管部门在中药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制定和实施严格的药品质量标准、监督检查和抽样检测,确保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药材认证对中药材进行严格的认证也是确保中药安全性的一种途径。
通过对中药材的产地、生长环境、采收和加工等方面的监控,可以避免中药中的有毒物质的出现。
中药的使用与风险的平衡中药具有疾病治疗和健康保健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中药都是安全的。
在使用中药时,需要权衡疗效和风险,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合理用药中药的使用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剂量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成分的毒性
中药毒性是指中药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效应、特异质反应和依赖性等。
中药成分的毒性:
1、含生物碱类中药的毒性,川乌、草乌、附子、天雄、雪上一支蒿等因含乌头碱成分,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均有明显的毒性。
2、含有机酸类中药的毒性,马兜铃酸除在马兜铃中含有外,还有几十种中药如关木通、细辛、天仙藤、广防己、青木香等均存在。
马兜铃酸是一类具有肾毒性和致癌性的物质。
对肾损害的主要特点是肾间质纤维化,致肾小管间质性病变,引起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其中以慢性肾衰竭最为多见。
3、含苷类中药的毒性,含黄酮苷类成分的中药芫花、广豆根等,刺激胃肠道引起恶心呕吐,也能导致肝脏损害,初选黄疸等症状。
4、含毒蛋白类中药的毒性,毒蛋白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子中,对胃肠粘膜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能引起广泛性内脏出血。
如巴豆、苍耳子均含有毒蛋白,中毒反应为剧烈吐泻、呕血、血尿、甚至惊厥、死亡。
5、重金属类主要包含砷、含汞、含铅类的中药。
含铅类中药有黄丹、密陀僧、樟丹、黑锡丹等。
铅中毒可造成卟啉代谢紊乱,阻碍血红蛋白合成,且可直接破坏红细胞和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贫血、溶血;可引起胃肠炎性改变,并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平滑肌和血管痉挛而致肠
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