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管理学院EMBA精品课程
厦门大学EMBA教授谢康:博弈与决策——领导者的人力资源管理智慧

厦门大学EMBA教授谢康:博弈与决策——领导者的人力资源管理智慧来源:厦门大学EMBA中心“假如我的企业被烧掉了,但把人留住,二十年后我还是钢铁大王”——卡内基人是知识、信息、技术等资源的载体,是企业的宝贵资源。
而如今企业领导者面对风起云涌、变幻莫测的滔滔商海,如何吸引人才、抓住人才、留住人才?怎样“对付”锋芒毕露的“90后”?如何化解员工、部门间的矛盾恩仇?怎样进行高效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呢?厦门大学EMBA短短四天的课程,在轻松幽默的课堂氛围中,谢教授从理论推敲到案例分享,抽丝剥茧般地传授管理中的大智慧,各个击破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绊脚石。
先从制度设计抓起讲授了制度设计的假设和思维,进一步解读了我国管理环境的特点和趋势,最后通过剖析典型案例,透析激励机制的灵魂,探讨了如何进行绩效管理体系建设,架构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
制度设计:从假设出发树立博弈思维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制定政策是其最大的权利由此实现对员工的管理。
毫无疑问,领导者管理水平的高低乃至经营的成败关键就在于政策的制定和制度的设计是否合理。
而进行制度设计,应从其假设出发。
人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进行制度设计时,假设人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其所带来的管理的成本和效率是不同的。
从人民公社制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吃“大锅饭”到“分灶吃饭”,从依靠人们“利他知心”到切中“利己之性”,真正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因此从人是利己的假设出发进行制度设计,激励才更有效。
制度设计如何让人有“利己”之感呢?“胡萝卜加大棒”是经典的激励政策,抓住人趋利避害本性,以人的需求为本,让人自由选择,即遵循以人为本的假设,诱导员工做出领导者期望的行为。
最后要通晓由于信息非对称导致存在于经济活动中的委托代理关系,信息少的一方为委托人,多的一方为代理人,比如董事长和总经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制度设计的目标之一是提高两者之间的信任,上下齐心,其利断金。
如何化解员工间、部门间的重重矛盾?谢教授一语道破----管理就是平衡。
厦大EMBA课程表

厦门大学 EMBA课程表一、授课教授Luc Wathieu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市场营销战略专家,领导哈佛商学院的消费行为学研究和品牌管理课程,具有丰富的EMBA的教学经验,曾为多家跨国公司提供咨询。
市场营销企业营销战略Joseph Bower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公司战略专家,具有丰富的EMBA的教学经验,曾为多家跨国公司提供咨询。
企业竞争战略John Allee美国美利坚大学寇德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曾在九个国家任教,包括在北京对外经贸大学三年。
曾为多家跨国公司提供市场品牌策划。
品牌管理市场营销Robert Eng美国著名的百森大学商学院教授,市场战略专家,曾在厦门大学、清华大学任教,具有丰富的EMBA的教学经验,曾为多家跨国公司提供咨询。
全球营销和企业营销战略CEO和企业家精神Shutte Hellmut法国著名的INSEAD商学院教授,公司战略专家,具有丰富的EMBA的教学经验,曾为多家跨国公司提供咨询。
企业竞争战略Tsui Audrey H. H. 瑞士IMD商学院教授,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具有丰富的EMBA的教学经验,曾为多家跨国公司提供咨询。
企业竞争战略Mark Seasheals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Hass 商学院副教授,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专家,具有丰富的EMBA的教学经验,曾为多家跨国公司提供咨询。
资本市场与风险投资郑方哈佛大学MBA,美国利昂投资(Neon LibertyCapital Management)执行合伙人。
曾任美国摩根投资银行纽约高级副总裁,丰富的投资银行管理和咨询经验。
资本市场与价值评估David C.Michael波士顿管理顾问公司(BCG)全球合合伙人、副总裁、亚太区董事,具有丰富的企业并购管理和咨询经验。
哈佛大学BA,斯坦福MBA收购与兼并吕鸿德台湾中原大学教授,兼任新加坡PSB国际管理学院等学院的客座教授,丰富的教学与企业顾问经验,任中国天津康师傅、中美史克制药等公司的顾问企业竞争战略服务管理刘持金泛太平洋管理研究中心总裁。
厦大EMBA听课记-在创意经济时代如何做好品牌营销

在创意经济时代如何做好品牌营销引言:在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我国创意产业迅速拉开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序幕。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全面推进,信息化与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以及相关产业全面对接、高度融合,创意经济得以蓬勃发展,我国创意经济在国际环境中极具竞争力,位居全球前列,为了在创意经济时代做好企业的品牌管理,厦大EMBA中心请来了白崇亮教授为同学们深度解读。
名师简介丨白崇亮:台湾政治大学管理学博士,台湾奥美整合营销传播集团董事长,拥有超过三十年的专业行销传播顾问经验,其客户包括IBM、Google、Loreal、美国运通、福特汽车、马来西亚旅游局及相关政府部门等。
现受邀于上海复旦大学EMBA开授《品牌建构与整合营销》以及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担任海外访问学者,出任《文化产业与创意管理》讲席。
一、品牌与品牌价值品牌一词,最早为古斯堪的纳维亚语“brandr”,意为燃烧,是识别动物的工具。
随着社会的发展,品牌逐渐成为区分不同制造商产品的工具。
名称、logo、广告语等成为了消费者区分品牌的主要依据。
“品牌,简而言之就是有名之牌”白博士在课堂上简明的对品牌做出了解释。
商品经济的发展,品牌充斥我们的日常生活。
无论衣食住行,人们选择的不再只是产品,更多的是品牌,买饮料选可口可乐,网购上淘宝,选家具去宜家……“品牌是经接触之后,所产生的印象,它是从内开始的”这是白博士对品牌下的简单定义。
品牌已经从一种单纯的区分工具,演化为“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关系”。
这样长期积累而成的效果与影响,我们可以称之为品牌价值。
品牌价值是品牌区别于同类竞争品牌的重要标志,令品牌不仅是一个名称或是商标,而是一种品位、一种生活风格、一种坚持、一种态度,甚至是一种社会责任,比如白教授所提到的宜家。
宜家作为全球知名的瑞士品牌,其环保、简约、舒适的风格一直得到消费者的推崇,随着宜家品牌的日渐成熟与深入,其产品风格逐渐成为了美好生活的象征,令宜家成为了消费者在同类品牌中的首选。
厦大EMBA听课记-谈判就是生产力(上)

谈判就是生产力(上)《谈判与冲突管理》课程感悟厦门大学管理学院EMBA2014秋学员杨青云“对管理者而言,谈判就是一种生活方式”,Lax & Sebenius如是说。
投资并购、研发新品、营销代理、采购生产、人员招聘,乃至股东谈判、董事会议、关键人才筛选等等,都离不开谈判。
正因为如此,谈判课程已经成为很多著名商学院EMBA学员高度追捧的核心课程。
2016年12月1日,冬日小暖,再次走进厦大课堂,聆听厦门大学EMBA郭霖教授的《谈判与冲突管理》。
第一天的课程,精彩纷呈,3个丰富的模拟现实的谈判演练,让有效谈判、冲突解决的技术和艺术,绕梁三日,回味隽永。
索取价值谈判:“知”、“准”、“狠”索取价值谈判的目标是使谈判结果最符合自己的期望和利益。
为此,需要做到:谈判前的“知”、谈判中的“准”、谈判结束阶段中的“狠”。
“知”,就是知彼知己。
“知己”,就是设定自己的目标(价格、满意、个人声誉等),找到最佳替代方案,确立自己的底限,判断与对方可能的协议区域(ZOPA),了解己方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利益、约束及其他方案,开价的高低及先后顺序。
同样,“知彼”是尽可能获取谈判对方在这些事项上的信息,特别是谈判目标、底价和开价。
“准”,就是在开价、回价、讨价还价等谈判过程中,开价要准(合理高价)、善用“锚定效应”,采用迂回原则回避对方开高价,回价要附带理由,耐心讨价还价、善用记事本跟踪谈判,必要时双方让步。
充分利用谈判前的闲聊时间,获取对方的各类信息,判断情势,并适时调整策略。
“狠”为要。
即在谈判结束时,再要一点,坚持一点,巩固一点,把方案。
推进到实施层面,使它更为牢靠,或者使各方无法取消已经达成的交易。
通过进一步索取价值,使谈判双方在已经达成协议的基础上朝着帕累托最优的方向努力。
闻而忘之,见而记之,行而知之。
“苏利文地产”地价转让谈判,是郭霖教授布置的第一场知识演练。
在这场索取价值的谈判演练中,作为卖家的我,任务是:获取买方底价信息;确保自己的开价在ZOPA区间内,以获取最大的价值。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房地产EMBA学位班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房地产EMBA学位班中国房地产未来领袖成长计划(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一厦门大学简介:厦门大学是教育部首批获准开办MBA学位教育的九所高校之一,也是中国最早开展中外合作培养MBA的两所大学之一。
早在1987年,厦大就以与加拿大联合培养高质量的国际MBA,并于1989年授予中国大陆第一批MBA学位而备受瞩目。
在2001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的全国首次MBA教育质量评估中,厦大MBA名列全国前列。
据国家教育部2004年初公布的学位评估结果,在2003年首次进行的全国学位授予单位"工商管理一级学科评估"中,厦大管理学院的整体实力在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35所大学中名列全国第三。
2002年8月,厦门大学再次以优异的成绩,被国务院学位办评为全国首批每年可招收300名EMBA的十所一类院校之一。
截止2007年,厦大已在厦门、北京、深圳、南京、杭州和福州等沿海中心城市成功开办25个EMBA班级,招收1000多名EMBA学员,并拥有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江苏电信集团公司、中国中化集团、浙江电信集团公司、国务院国资委国有大型企业班等高端标志性集团客户。
二厦门大学房地产EMBA简介:“厦门大学房地产EMBA学位项目”由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厦门大学主办,美国房地产业协会、该项目是“中国房地产未来领袖成长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厦门大学房地产EMBA学位项目”旨在整合全球优质教育资源、通过EMBA系统学习、跨国交流、商务考察等系列手段,为中国房地产业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创新型未来领袖。
“厦门大学房地产EMBA学位项目”是中国第一个专业房地产EMBA学位项目。
■首先这是一个针对中国房地产总裁量身定制的EMBA学位项目,比一般“房地产总裁班”培训项目更系统,更经典。
作为国内第一个房地产专业EMBA 项目,与通用EMBA学位班相比更专业,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从课程和师资上来讲,房地产专业课程师资由哈佛、沃顿、香港大学等教授及美房协等国际专家构成。
厦门大学河南EMBA经典课程之《运作管理》

厦门大学河南EMBA经典课程之《运作管理》课程概要:
企业要做强做大,运营管理是关键。
任何竞争战略,不管多么独特,离开了精心设计的商业模式、流程、系统以及有效的运作,也是枉然。
陈老师首先对新经济环境下市场竞争的特点和竞争要素进行了深刻分析。
陈老师精心设计和组织了现场模拟的游戏,利用简单的道具和游戏,从理论的高度深刻的讲解了现代供应链以及生产运作的思想和原理,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颇多。
课程内容:
□课程基本沿着运作管理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这四大职能展开
□系统全面介绍了当前企业运作管理的最新理论和方法
□作为企业生存赢利关键的要素与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成功的企业运作模式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价值的更好的方法
厦门大学EMBA河南教学中心唯一在河南开班的中国EMBA六强
陈绍祥教授
陈绍祥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商学院教授,南洋商学院中国高级管理培训中心主任、新加坡专业物流师证书考核部主任、兼任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法国INSEAD-清华、浙江大学EMBA客座教授。
精通于供应链战略与优化设计、物流管理、营运管理、生产仓储管理、系统建模与优化、质量管理、电子商务、物流银行、统计分析等相关领域。
厦门大学EMBA河南教学中心唯一在河南开班的中国EMBA六强。
厦大EMBA课堂侧记-《CEO财务报表分析》:观念改变世界

厦大EMBA课堂侧记《CEO财务报表分析》:观念改变世界2015年是让多数企业颇具危机感的一年.这一年,世界经济于缓慢恢复中仍面临下行压力,而中国经济已正式结束高速发展期,GDP增速降为7%;这一年,传统产业生存更显艰难,老板跑路现象时有发生;这一年,国务院正式启动互联网+,号召传统产业拥抱互联网……所有的管理者都不得不去思考一个问题:在如此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如何让企业生存下去,并且走得更远?当财务分析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凸显它的价值时,这个问题便被进一步阐释为: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管理者如何借力财务分析,对外获得稳健的投资回报,对内实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在为期四天的厦门大学EMBA课程《CEO财务报表分析》上,来自国家会计学院的黄世忠教授从投资者的视角、来自暨南大学的胡玉明教授从经营者的视角,针对上述话题为同学们做出了精彩的解答.黄世忠,著名会计学家,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厦门大学会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EMBA 授课教授。
对宏观经济不能只会“雾里看花”失真的GDP 数据、步履艰难的国企改革、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勃不起的中国股市、破不起的房地产泡沫、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困境……当前的宏观经济让人“雾里看花”,管理者应该如何辨析和解读,进而对企业的投资环境和经营环境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早在2005年,黄教授便被聘为厦门市首批金融顾问之一,多次为市政府做有关经济形势的专题报告,因此对宏观经济颇有研究心得。
他运用交叉印证法进行数据的真伪辨析,从克强指数与GDP指标谁更靠谱谈起,到人民币为何外升内贬,一路侃侃而谈,层层剥茧地为我们揭开了众多热点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本质,使得我们一方面见识了数据交叉验证法在辨析经济现象上的独到之处,另一方面也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企业绩效观攸关生死,应建立全面的绩效评价观“2006年,GFC公司的员工总数、资产总额和销售收入分别为是M 公司的12.9倍、11.3倍、11。
厦门大学EMBA,打造学生满意度为核心的商学生态

462023中国EMBA项目排行榜第352期——“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工商管理学科”元年师、EMBA 中心主任李常青如是说。
在李常青教授看来,“现代商学教育,不可能是孤立地传授商学知识,必须紧贴社会,关注动态。
企业在面临太多不确定性的时候,商学教育也同样面临很大的变化,比如教育政策的变化、学生结构的变化、企业对管理人才的要求变化、企业学生带来的新问题变化等等。
而从商学教育角度,我们自己如何对‘不确定’进行确定,本身也是挑战。
”李常青教授认为,当今的商学教育必须有两个确定:其一,教育的初心不能变;其二,继续匹配于产业经济及企业需求的商学教育探索,不能变。
厦大EMBA 的使命是“锻造商海领航人”。
自2002年项目成立至今,这一使命至今未变。
那么,作为曾经锻造过陈景河、丁世忠、丁水波、柯希平、郑耀南、庄重、王挺革等一大批第一代EMBA 学生,并将他们培养为各领域 “领航人”的厦大EMBA ,如何在面对新一代EMBA 学生时,继续完成这样的使命?面对生源结构性巨变李常青教授表示,对于那些愿意挤出时间,重新回归到大学课堂的企业管理者学生,“不用担心他们追求创新创优的精神意愿”,但是,客观来说,企业学生之于商学院的关系,存在两个逻辑:● 企业家并不是单纯依靠培养而形成的,商学院的教育体系可能更倾向培养管理者。
● 商学院能做到的是,提供方法、工具以及熏陶的环境、品德的引导。
“成为企业家,可能和知识并无直接相关。
多数情况下,和情怀、思维、高度、境界有关。
”李常青教授所持的这一观点,可溯至熊彼特(J.A.Joseph Alois Schumpeter ;1883~1950)有关“企业家精神”理论。
熊彼特解释过,与只想赚钱的普通商人或投机者不同,企业家对于个人致富——充其量仅是他部分目的,而最突出的动机来于“个人实现”的心理,即“企业家精神”。
何谓“个人实现”?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中最高级的两个阶段是:自我实现的需要(self -actualization need )和超越需要(Transcendence needs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E M B A
精品课程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E M B A精品课程
《CEO财务管理与决策》
案例1
大起大落的夏新电子能再次崛起吗
任课教师:吴世农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EMBA教育中心
2006年4月
大起大落的夏新电子能再次崛起吗
——夏新电子2002-2004年财务绩效、财务政策和财务战略分析
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夏新电子)的前身是成立于1981年的厦新电子有限公司,公司注册地点于厦门市体育路45号。
1997年夏新电子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0057。
夏新电子曾经以生产销售VCD名震一时,目前主营手机、小灵通、LCD-TV、DVD、笔记本电脑、MP3等3C融合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其中手机业务占其营业收入80%的比例,并且从2002年来在中国手机市场居国产品牌的前3至前5名。
2002年在中国的手机市场,夏新等国产品牌手机凭借出色的外观设计和和弦铃声,加上强势密集的广告促销,抢占了国外品牌市场的大半江山。
夏新在这场市场竞争中,由于注重手机的外观创新,率先推出一系列以夏新A8为代表的
外观新颖的手机,抢占市场,取得骄人的业绩。
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亿元,较2001年实现了300%的增长;净利润从2001年的亿元上升到亿元。
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68亿,保持了较好的增长趋势,实现净利润亿元。
但自2004年以来,由于不具备技术开发上的核心竞争力,新品上市速度慢和质量不稳定,使得以NOKIA、MOTO等为主的国外品牌在2003、2004年大举反攻,国产手机集体又陷入了冬天。
同时,中国手机厂商的牌照制到核准制的政策转变,无数的国产的家电厂商的进入必然又掀起一场激烈的价格大战,无疑使这个冬天更加严寒。
2004年以来夏新电子的“核心竞争力”逐步消失,市场分额不断下滑,尽管实现了亿元销售收入,利润却急剧下跌至亿元。
每股盈利从2002年的元跌到2004年的元;ROE从2002年的%下降到2004年的%。
同时,其资产周转率等各项财务指标也在急剧下降。
表1是夏新电子2001年-2004年的主要财务指标。
熟悉“夏新电子”历史的人,都知道夏新是玩“业绩大变脸”的高手。
历史上,夏新的经营财务业绩一直跌宕起伏。
图1是夏新电子1997年以来的ROE。
1997年“夏新电子”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1998年每股净利润高达元。
1999年每股收益迅速下降至元,随着2000年和2001年两年连续亏损,夏新戴上“ST”帽子。
2002年每股收益高达元,2002-2003年共赚取净利润11亿元。
2004年,它又不行了!这一次它还能像玩蹦极一样,再次从山谷蹦到山顶吗人们拭目以待!正如TOM财经记者伊永强所报道的:前两年出尽风头的手机制造商,依然没能在今年逃脱‘富不过三年’预言。
市场需求增速趋缓和大举扩张带来的费用激增,从收入和成本两方面夹击手机制造商的利润和资金链,不少公司已身陷业绩滑坡、资金紧张的泥潭。
由巅峰摔到低谷的夏新电子(600057),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表1:夏新电子2001-2004年度主要会计和财务数据
图1:夏新电子1995-2004年ROE波动趋势
夏新电子曾经是我国知名的激光影碟机制造商,推出了世界首台光盘录像机VDR2000,品牌具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但不久就陷入亏损的泥潭。
随着资产重组的深入,公司转型生产GSM手机,随之确定了以3C(通讯、IT、家电)融合为核心、相关多元化发展的战略方向。
不久前还与英特尔公司在上海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约定在3C领域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产品技术合作。
据悉,在将手机事业部独立成夏新移动通讯公司后,公司又相继成立了光电、IT、视频、音频、通讯等5大事业部,以分别支持基于家电和电脑领域的新业务。
公司总裁表示:“以夏新在手机领域积累的资金实力,完全有能力在这些市场上同时出击。
”但是,根据2004年度的财务报表和2005年度9月份的财务报表,人们已经看不到
夕日产品供不应求的夏新,看不到夕日销售日日增长的夏新,看不到夕日财务业绩辉煌的夏新,更看不到夕日潇洒挥金于足球排球竞赛的夏新!
为什么夏新电子三年中再次演绎“大变脸”呢扫描夏新电子的财务报表,可以看出一些问题:首先,进入2005年二季度以来,中国手机市场的总销量首次出现大规模下滑,整个手机市场面临新一轮的降价风潮,夏新电子已经预计三季度累计净利润同比将下降50%以上。
显然,价格下降导致利润下降,表现为主营业务利润、利润总额的增幅远不及销售收入的增幅,而净利润的增幅又不及主营业务利润的增幅。
公司也将业绩的大幅下滑归因于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其中,移动通讯产品的毛利率由2003年度的%降至%,下降了个百分点,成为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的主因。
第二,在公司经营财务业绩最辉煌的2002-2003年,夏新宣布一系列大规模投资,例如,3G项目,上海杰得微电子公司70%的股权投资,曾雄心勃勃计划的汽车合资项目等等,迄今都还没有见到回报。
第三,成本失控是夏新变脸的另一个原因。
其中,三项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剧增严重影响着公司业绩,2002年公司的期间费用大约为10亿元,而2003年高达亿元,同比增幅为%;2004年期间费用又高达亿元,同比虽有所降低,但其全年净利润总额仅为亿元。
第四,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从2002年的亿元下降到2003年的5亿元,接着下降到2004年的亿元!一个业绩如此辉煌的公司,在一年之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相差亿元,不可思议!第五,应收款、预付款和存货管理不力,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存货。
其资产负债表显示:2002年存货净额为亿元,2003年为亿元,2004年为亿元,年年攀升。
第六,夏新一直高负债运行。
其总负债从2002年亿元上升到2003年的亿元,再上升到2004年的亿元。
其中,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相当高,超过90%。
2002年的流动负债为亿元,
2003年上升到亿元,2004年上升到亿元。
这种“高负债”加“短债为主”的负债政策,在现金短缺的状况下,可能给供货商和银行等短期债权人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第七,夏新的存货占流动资产比重很高,说明流动资产质量不好。
2002年,其流动资产为亿元,2003年为亿元,2004年为亿元。
存货比重分别为41%、41%和%。
而且,没有计提存货跌价损失。
第八,2002-2004年来自销售和劳务的经营活动现金分别为亿元、亿元和亿元,而购买商品和劳务的经营活动现金支付分别为亿元、亿元和亿元,占现金流入的%、72%和%;支付给职工的现金逐年上升,分别为亿元、亿元和亿元。
一般投资者很难读懂夏新的财务报表,更不知道夏新为“何时好时坏”,一会儿就翻脸了!此外,夏新几年前因广告费用的会计处理不当问题而“声名远扬”,这次又有些举措令投资者费解。
一是支付总公司巨资获得商标权;二是实施股票期权激励。
报道批评说:“在如此紧张的资金状况下,公司生产经营缺钱,甚至在报告期内将技术开发费的提取比例由销售总额的6%“腰斩”为3%,却与大股东搞商标转让和实施内部业绩股票激励。
公司2004年5月11日公告称,决定以自有资金亿元受让母公司夏新电子有限公司‘夏新’、‘Amoi’、
‘厦新’、‘Amoisonic’整体商标,并大大方方地在报告期内就预付了商标转让费亿元。
”而夏新却认为,此次品牌交易将有利于理顺品牌的所有权关系,保持公司资产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减少与母公司的关联交易,促进公司品牌战略更好地实施。
但令投资者困惑的是,在手机市场火爆、公司销售猛增、现金流量充沛的时候不买,公司却为此支付商标使用费,其中,2003年支付商标使用费5154万元,2002年支付3378万元。
为何偏偏到了市场销售滑坡价格下跌时才决定买“商标”呢而且还提前预付巨款“此外,公司上半年还首次实施了业绩股票
激励制,目前实施的业绩股票超过170万股(锁定至2006年7月1日),动用资金以千万元计。
”
夏新总裁宣称:“夏新电子最黑暗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这是否意味着夏新电子的黎明即将到来了呢2005年的中报和第3季度报告表明:夏新仍然在亏损的泥潭中挣扎。
由于3G手机前途不明,手机价格继续一路下降,国内市场需求几乎饱和,国内外厂商竞争更加激烈,生产3G手机的国内厂商越来越多,…。
夏新能否再度从亏损泥潭中走出来,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呢
表2-表4是夏新电子2002-2004年的资产负债年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表5是夏新电子2005年第一季度和半年期间的主要财务指标。
人们并没有看到夏新电子经营和财务业绩复苏的迹象!2005年的中报表明:半年每股收益元;每股经营活动净现金元;净资产收益率%。
案例分析的主要问题:
1、根据案例的资料,分析夏新电子2002-2004年的财务绩效、财务政策和
财务战略。
2、通过分析夏新电子2002-2004年经营和财务业绩的“大变脸”的原因,
你获得哪些经验和教训
3、你认为,夏新电子在未来一段时间,经营和财务业绩是否可能再创辉煌
为什么
表5:夏新电子2005年第一季度和半年主要财务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