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_曾湘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国内外有关大学生就业的讨论和研究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 , 总体上说 , 大学毕业生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 , 大学生的就业状 况总体良好 。 尽管如此 , 在发达国家 , 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波动 , 也曾经经历或正在经历大学毕业生 就业的巨大波动 。 无论在美国还是日本 ,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都是人们关注的重大的社会经济现象 。 伴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和高等教育的扩展 , 许多学生在从高等教育到就业的转换中面临着越来 越多的问题 。 许多国家的毕业生失业率很高 , 从而雇主 、 政治家和媒体都要求帮助学生提升就业能 力并为他们进入劳动力市场提供支持( Watts , A . G. &Van Esbroek , R . 1998) 。 把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成因是国际上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基础 。 大多数的研究分别从需 求、 供给以及供求匹配等三个角度来进行( Niall O Higgins , 2002) 。 从需求角度看 , 工作岗位的数量 与结构均存在问题 。 就数量而言 , 工作岗位的增长缓慢 , 与大学毕业生的增加形成反差 。 因为大学 生就业属于新的增量就业 , 因此 , 宏观与微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很大 。 从某种程度上说 , 大学毕 业生成为企业应对外部环境的“ 就业调节器” 。 就就业结构而言 , 既存在大学生不愿从事的大量工 作岗位 , 也存在着因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而无法从事的职业 。 从供给角度看 , 核心问题是就业能力 不足 。 对个人而言 , 就业能力取决于他们所拥有的知识 、技能与态度等资产 , 取决于他们使用和配
* 本报告是曾湘泉主持和承担的 2003 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和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 学院“ 中国就业战略报告 2004” 的总报告部分 。 本研究除总报告外 , 还有另外 9 个分报告 。 参加本课题研究 、分 报告撰写和讨 论的 有: 丁大建 、易定红 、唐旷 、潘锦棠 、刘尔铎 、程延园 、杨伟国 、孙光德 、姚裕群 、樊钉等 。
二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研究的命题 、方法和数据来源
如前所述 , 国际上已有的研究建立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基础上 , 因此 , 完全从供求的角度来 研究和分析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 难以解释我国目前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 国内已有 的研究成果 , 从教育学角度的调查和分析较多 , 难以反映我国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和相 互之间的关系 。 因此 , 从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演变和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结合的角度 , 对我国大学 生的就业进行经济学分析 , 就显得尤为必要 。 分析 2003 年所出现的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难时 , 一个突出的现象和问题是 : 一方面 , 我国从业人 口中具有各类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 5 %, 而 1998 年工业发达国家则为 26 %。 由此所获得的结 88
2004 年第 6 期
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
曾湘泉
(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100872)

内容提要 :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文献 , 通过问卷调查 、统计 分析 、 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 , 从就业制度的演变 、 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变动 、 个人就业 意愿和行为 、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和国外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和措施等方面 , 对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 文章认为 , 目前大学生就业确有 困难的表现 。 不过 , 由于初次就业率统计指标设计的局限 , 客观上也夸大了这种困难的程 度 。 文章对缓解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就业困难 , 特别是降低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 , 提 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 关键词 : 大学生 就业难 就业环境 2003 年是 1999 年我国大学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 , 高校毕业生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 压力 , 社会上普遍反映大学生就业难 。 在理论和实践层面 , 大学生就业成为继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再 就业 , 农村劳动力进城寻求就业两大问题以外的一个新的关注焦点 。 从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大学 生就业两者关系的角度 , 运用劳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 系统和深入地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发 生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 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2004 年第 6 期
论是 , 我国迫切需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 增加大学生的劳动供给 。 而问题的另一方面是 , 在 1999 年 高校扩招后 , 出现了大学生就业困难 。 如何解释这一令人困惑的现象和问题 , 成为了研究问题的焦 点 。 除从短期大学生供求总量 , 即日益扩大的高校招生规模和相对稳定的就业需求之间的缺口这 一角度进行研究和分析外 , 从现行就业制度和政策 、 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 、 大学生个人就业意愿和 就业能力等角度 , 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 毫无疑问 ,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整体转变 ,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 , 包括大学生的劳动力市 场 , 或者说人才市场 , 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 而在这种整体变化中 , 就业环境 , 即影响就业的各种 因素的变化 , 对我国的大学生就业产生了直接和重要的影响 。 为了论证这一研究命题 , 我们从大学 生的供求总量 、制度架构 、 个人就业意愿和行为 、 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 , 以及国际上促进 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借鉴等方面 , 在国内进行了首次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和论证 。 从总量的角度 , 研究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 , 分析劳动力市场中的大学生供给总量变动对大学 生需求的影响 , 其目的在于从宏观的角度 , 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给出一些基本的判断 。 考虑到我 国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不同 , 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大学生的就业制度安排有着十分重要的 关系 。 我们从户口 、大学生就业协议等制度角度 , 探讨了这些特殊的制度性规定对我国大学生就业 的影响 。 本研究还检验了国际上有关高校毕业生通常会高估自己的就业预期的理论假说 。 借用台 湾地区学者的调查量表 , 我们从企业以及其他用人单位的角度 , 研究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 的需求 , 以及如何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和行为 。 最后 , 在市场化的条件下 , 如何采取政府非直接 干预的方式 , 即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 , 鼓励大学生到国家需要的地区去工作 , 我们研究了一些发达 市场经济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 本课题采用了文献研究 、 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 、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 。 课题组在就业协议 、 法 规政策和管理规定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 , 针对上述研究命题 , 设计了“ 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意愿调 查问卷” 、 “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需求意愿与需求行为调查问卷” 、 “ 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调查问卷” 和 “ 未就业毕业生个人情况调查” 共四套问卷 。 经过试调查后 , 进行了修正 , 最后定稿 。 于 2003 年 3 — 4 月 , 在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等在内的首都 14 所大学中对超过 50 个专业的本科 毕业生进行了调查 , 共发放问卷 3400 份 , 实际回收有效问卷 2811 份 ; 向北京 、广州和上海 600 家用 人单位的人力资源主管发放调查问卷 , 最终收回 90 份有效问卷 。 课题组对数据进行了统计描述与 检验以及回归模型分析 。 本报告还采用了国内其他一些学者所做的大学生就业调查数据 。 这包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 李家华 、 吴庆等人 2000 —2002 年连续三年的“ 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简称中青院调查 ) ; “ 2000 年上海大学生发展研究” 课题组对上海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 简称上海调查) ; 上海华 东师范大学的高慧等于 2001 年 11 月对华东师范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意愿调查( 简称华东师大 调查) 。 另外 , 本文还采用了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提供的 2001 年 、 2002 年北京地区高校本科毕业生就 业去向的统计数据 。 另外 , 2003 年 4 —5 月我们对北京地区 10 所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负责人 、 北京地区数十家 国内外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 , 以及部分应届大学毕业生 , 进行了多次深度访谈 。 对访谈记录 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
87
曾湘泉 : 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
置这些资产 的方式与向雇主展示这些资产的方式 以及他们寻找工作的特定环境 ( Hillage , J . & Pollard , E . 1998) 。 从供求匹配角度看 , 就业服务是关键 。 国际上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的角度是有关在校大学生收入预期的研究 。 Betts ( 1995) 发表的关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 1269 名在校生收入预期的报告 , Dominitz 和 Manski( 1996) 对 威斯康星州 110 名高中生和大学生的收入预期进行的合作研究 , 以及欧盟十国在 1999 —2001 年间 对高校学生就业预期开展的联合调查研究 , 都是这方面的代表 。 尽管它们的研究方法各异 , 研究重 点也各有侧重 , 但都获得了一致的研究结论 , 即高校学生通常都会高估自己的预期收入 ; 他们的收 入预期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 收入预期会受到性别 、家庭背景 、学校 、专业 、 年级 、 成绩 、求职信息 来源等因素的影响 ; 本科学生一般是在四年级才形成关于收入预期的成熟想法等 。 这些结论在很 大程度上印证并完善了人们对高等教育投资预期和投资回报的既有认识( Julian R . Betts , 1995) 。 国内从教育学 、社会学的角度出发 , 来研究和讨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较多 。 教育学的文献一般 研究在变化的社会经济背景下 , 国家 、 高校与学生如何调整相互的关系 、角色 。 社会学的文献一般 更注重从学生的个人属性上来探讨对就业各方面的影响 , 如就业期望 、就业途径等( 潘锦棠 , 1992 ; 瞿振元等 , 2001) 。 国内从经济学角度展开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文献尚不多见 。 1992 年 , 曾湘泉 等在对应届大学毕业生调查的基础上 , 探讨了改革以来大学生作为知识劳动力的市场的供给意愿 和供给行为 。 根据当时的大学生的人力资本投资和市场工资水平的实际统计计算 , 得不出大学教 育投资有较好工资收益的结论 。( 曾湘泉 , 1992) 。 赖德胜认为 , 大学生就业难是劳动力市场分割这 一特定制度背景下 , 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相互搜寻的结果 。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相对的 , 具有转 型性和结构性的特点 , 即在某些大中城市 , 大学毕业生的供给量是相对过剩的 , 但在广大农村地区 和西部地区 , 他们则是绝对不足( 赖德胜 , 2001) 。 宋福进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 一个在研 究生 、 本科生和专科生之间有所差别的指标 , 指出了问题存在的原因 : 这是由于研究生 、 本科生和专 科生各自的替代程度与价格弹性不同而产生的预期劳动力价格的差别所造成的( 宋福进 , 2002) 。 总结上述已有的研究发现 , 国外对大学生研究分析的框架 , 是建立在成熟劳动力市场基础上 的 。 中国的社会经济环境不同于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经济 , 目前仍然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 经济体制过渡的制度变迁时期 , 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 因此 , 仅仅从市场需求 、 供给 、 供求匹配和收入 预期的角度分析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不完善的 , 而必须从制度和市场两个方面对中国大学生 就业问题做出研究 , 以得出适合解决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政策建议 。 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 , 一方 面从教育学 、 社会学的角度出发 , 来研究和讨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较多 , 缺乏深入的经济分析 。 另 一方面 , 已有的研究 , 描述性过多 , 缺乏对现象关联性及影响因素的深入探讨 。 特别是 ,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 中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市场化的深刻变革 , 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已经发生根本的变革 , 从 变革中的就业环境的角度 , 特别是从用人单位需求的角度等 , 研究和探讨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 国内目前相当缺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