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正比例函数教学反思
《正比例函数》教学反思7篇
《正比例函数》教学反思《正比例函数》教学反思7篇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正比例函数》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正比例函数》教学反思1这节课是正比例函数的第一课时,它的设计和教学很关键。
我把目标定为以下三点:使学生经历从实例中认识成正比例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学会根据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让学生在认识成正比例的关系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一样的数学模型,进一步培养观察和发现的能力。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从生活现象中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
但是这节课有几个问题没处理好:课前作业布置的不够到位;引例没有处理好;讨论环节把握不好;小结及作业布置有点仓促;在学生找不到那些量成正比例时,应该让学生讨论,每个正比例关系都应该让学生互相说一说,这样或许会理解更深入。
总之,在钻研教材上还要多下功夫,多探索。
《正比例函数》教学反思2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正比例函数》,函数是中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特例,是学生第一次涉及到一个具体的函数的学习,也是初中数学中的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函数,是后面学习一次函数的基础。
今天的教学重点是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以及利用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求函数解析式,课前安排学生预习课本,完成思考中的问题。
课上又安排了五分钟让学生自学做检测题,本节课第一个任务是学习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第二个主要任务是学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我给出的例1是让学生找出哪些是正比例函数,例2是让学生求函数解析式,进而讲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是初中数学中求解析式的一个重要方法,学生初次学习掌握的情况一般,程度好的学生基本能掌握了,一般的学生就有点吃力了,特别是我给的最后一个练习,好多程度一般的同学做起来有点吃力,之后还要加强练习这类题型。
《正比例函数》教学反思15篇
《正比例函数》教学反思15篇《正比例函数》教学反思1同学在上学期已经学过比的好处、比的化简与比的应用。
在上一节课也体会了生活中存在的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些都为同学学习正比例奠定了基础。
同学理解正比例的好处时比较困难,为此,我亲密联系同学已有的生活阅历和学习阅历,设计了一系列情境,让同学体会生活中存在超多相关联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有着共同之处,从而引导同学认识成正比例的量以及明确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课堂上我设计了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的改变关系。
通过表格、图像、表达式的比较,使同学体会到虽然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都随边长的增加而增加,但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的改变规律并不相同。
同时,也让同学初步感知“在改变过程中,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比值需要”,为认识正比例奠定基础。
之后,我给同学带给第二个情境:当速度需要时,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改变关系。
教学时,我先让同学把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表填完整,引导同学观测并思索:当时间发生改变时,路程怎样改变;第三个情境那么是,购买同一种苹果(也就是当单价需要时〕,应付的钱数与购买的苹果质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以上实例,引导同学认识到:当速度需要时,路程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在改变的过程中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相同;当单价需要时,应付的钱数随购买苹果的质量的改变而改变,在改变过程中应付的钱数与质量的比值相同。
在此基础上,让同学通过比较,概括出以上实例的共同点,引出“正比例”的好处。
最末,通过小结、练习让同学总结出决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的依据:1、两种变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2、在改变的过程中,这两种量比值是否需要。
在巩固练习题中我让同学超多的.复习了常见的数量关系。
对于一些同学较简单涌现错误的题目进行重点的讲解。
例:圆柱的底面积需要,体积与高成什么比例;圆的周长与半径成正比例;圆的面积与半径是否成比例;人的身高与年龄是否成比例;一瓶矿泉水,喝掉的和瓶里剩下的水是否成比例……等等。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案与反思3篇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案与反思3篇〖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图像,观察归纳出函数的性质;并会简单应用。
(2)能力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的能力,通过教师指导发现知识,初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由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发现正比例函数的性质三、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和直观演示法,本节课的难点是发现正比例函数的性质,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画图)、多观察(图象),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最后发现其性质。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归纳的学习方法。
四、教具准备电脑PPT,洋葱学院电脑版五、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引入课题温故: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什么?答:正比例函数图像是经过原点(0,0)和点(1,k)的一条直线(二):知新:在两个直角坐标系内,分别画出下列每组函数的图象像:y=xy=3xy=4xy=y=x②y=-xy=-3xy=-4xy=-y=-x引导学生观察图像,看看每组直线分布的特征先让学生在坐标纸上画出上述函数的图象,之后利用洋葱学院播放《正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动态的演示画出函数图象,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查漏补缺,找出自己所画的图象与视频中的图象有什么不同?观察图像,思考问题:1.图像经过的象限与k的取值有何联系?不够明确。
图像经过的象限与k的取值(特别是符号)有何联系?2.对其中的某一个正比例函数图像(例如y=3x),当x增大时,函数值y怎样变化?x减小呢?是不是要提出减小?请斟酌。
3.你从中得出什么规律?第一个问题:图像经过的象限与k的取值有何联系?估计生:发现第一组的五条直线都经过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而第二组的五条直线都经过第二和第四象限。
《正比例函数》教学反思4篇
《正比例函数》教学反思4篇在教学过程中,细心安排数学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联想、观看、争论、类推、验证中总结了正比例的好处,表达了学生是学习的仆人地位,渗透着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
无论是学生对正比例过程的描述,还是学生对正比例好处的系统比拟与熟悉,都留下了学生胜利的足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让学生体验数学,享受胜利,找到学数学自信是教师努力探究的境地,转变长期构成的、习惯了的传统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简单的理解,直观展现(课件),让学生理解“杯子是一样的”真正含义,从而探究变化规律。
探究过程学生是比拟专心的,但由于学生刚接触成正比例,因此对其好处表达不完整,为了化难为易,我实行的填充式,建立一个表达的模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表述。
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专心参加,效果是抱负的,但在练习中,共性是一些意思不明显的题目,学生不假思考做出打算的比拟多,如:“圆的面积和半径成不成正比例?”许多学生每透过分析,半径是可变量(不必需)。
针对这种状况,准备安排一节练习课,练习前对学生进展思想教育,端正学习态度,要求他们要把两个量的等量关系写出来,再作分析比值是否必需,我信任透过下节课的练习,学生对正比例把握是比拟抱负的。
《正比例函数》教学反思篇二《正比例函数》是中学教学中特别重要的内容,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数形结合,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是学生第一次涉及到一个详细的函数的学习和讨论,也是初中数学中的一种简洁最根本的函数,是后面学习一次函数的根底。
本节课中,我收集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获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学问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教师的情景诱导下使学生快速进入到本节课内容当中,通过问题式的探究,使学生自己讨论和小组的探究、争论来解决问题,再通过学生的展现、教师的点拨、总结进展学问归纳,然后教师再出变式练习,检测学生在本节课还有哪些方面的问题,以及使学生力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从实例中认识正比例,并能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学习过程,培养合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在探究正比例意义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三、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在上课之初,教师请学生们观察大屏幕回答上面的问题“已知路程和时间,怎么求速度?已知总价和数量,怎么求单价?”预设学生会回答为:路程/时间=速度,总价/数量=单价。
教师简单评价后再次提问,这些数量关系有什么特征,你能用正比例的相关知识解答么?进而引出新课。
新课新授活动一:探究正比例的意义首先,教师请学生观察屏幕中的统计表,并思考“根据表中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独立思考后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
预设小组讨论的结果为:行驶的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行驶的时间越长,行驶的路程越多;时间越短,行驶的路程越少;80÷1=80,160÷2=80......行驶的速度不变。
教师进行讲解后,顺势引导学生写出几组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
预设学生会回答为:80/1=80,160/2=80,240/3=80.......教师询问比值80,表示什么?进而表明。
可以用路程/时间=速度(一定)来表示这几个量之间的关系。
最后得出结论:当路程和相对应的时间的比的比值关系总是一定(也就是速度一定)时,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
使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正比例。
活动二:正比例意义的应用首先,在学生们理解什么是正比例后,教师请学生观察屏幕上的表格,并完成填表。
预设学生会发现总价是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写出0.4/1=0.4,0.8/2=0.4,1.2/3=0.4的几组对应的总价和数量的比,并且发现比值是相等的,都是0.4;比值表示的是单价,用式子表示为总价/数量=单价(一定);铅笔的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因为总价和相对应的数量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的。
2023年《正比例函数》教学反思13篇
2023年《正比例函数》教学反思13篇《正比例函数》教学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安排数学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联想、观察、讨论、类推、验证中总结了正比例的好处,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地位,渗透着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
无论是学生对正比例过程的描述,还是学生对正比例好处的系统比较与认识,都留下了学生成功的足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让学生体验数学,享受成功,找到学数学自信是老师努力探索的境界,改变长期构成的、习惯了的传统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的`理解,直观展示(课件),让学生理解“杯子是相同的”真正含义,从而探究变化规律。
探究过程学生是比较用心的,但由于学生刚接触成正比例,因此对其好处表达不完整,为了化难为易,我采取的填充式,建立一个表达的模式,帮忙学生理解和表述。
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用心参与,效果是理想的,但在练习中,个性是一些意思不明显的题目,学生不假思索做出决定的比较多,如:“圆的面积和半径成不成正比例?”很多学生每透过分析,半径是可变量(不必须)。
针对这种状况,打算安排一节练习课,练习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端正学习态度,要求他们要把两个量的等量关系写出来,再作分析比值是否必须,我相信透过下节课的练习,学生对正比例掌握是比较理想的。
《正比例函数》教学反思2授完了“成正比例的量”这部分资料之后,我有以下感受:1、小学生学习数学就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我的数学。
数学________于生活,又务必回归于生活。
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其活力与灵性。
数学的教与学就应联系生活,注重现实体验,变传统的“书本中学”为“生活中做数学“。
本节课一开始我就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遇到的数量,学生兴趣高涨,一下举出了许多的实例,之后我又让学生找一找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之变化的例子,学生又开动脑筋,争先恐后地抢着说,让学生明确了我们这天要学习的新知识和生活的联系是如此的密切。
八年级数学正比例函数教学反思
八年级数学正比例函数教学反思在八年级数学正比例函数教学上,教师们有哪些反思呢?接下来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八年级数学正比例函数教学反思,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八年级数学正比例函数教学反思(一)今天八年级的教学内容是《正比例函数》,函数是中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数形结合,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特例,是学生第一次涉及到一个具体的函数的学习和研究,也是初中数学中的一种简单最基本的函数,是后面学习一次函数的基础。
今天的教学重点是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课前安排学生预习课本,完成《问题解决导学方案》第104页的问题。
上课前检查发现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完成,于是又安排了五分钟让小组解决问题,但所谓的解决问题我认为只是个形式,就是组长念答案,组员在书上写答案,(每个组六个人,只有第一名和第二名有较好的学习态度,而且每组的第一名和第二名的水平差距较大,每组第三四名是学困生,第五六名在升入初中前就几乎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为领初中毕业证的)。
本节课第一个任务是学习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我给出的例题是:已知y=(m+1)xm-2是正比例函数,求m的值.讲解并板书后给出学生两个练习:1.下列函数中,y是x的正比例函数的是( )A.y=4x+1B.y=2x2C.y=- xD.y=-1/x2.若函数y=(m+1)xm+1+2n-5是正比例函数,求 m、n的值.原以为两个练习能很快完成,进而学习本节课重点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但是上课的实际让我很感到困惑,练习1在六个小组第四名的学生中只有两个人能做出判断,其他学生都判断错误,练习2只有每个组的第一名和第二名(共12个学生)能够完成。
在这一环节花费了较多的时间。
我疑惑的是课堂容量应不应该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对于12个人会做,我该让更多的人理解还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进行下一个环节。
如果我每节课都按照教学任务进行,那一个班会有三分之二的人放弃数学。
我的选择是放慢速度,但这样必然导致课堂容量不足,赶不出进度。
《正比例函数》教学反思
《正比例函数》教学反思《正比例函数》教学反思《正比例函数》教学反思1“正比例好处”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比例的好处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好处。
正、反比例知识,资料抽象,学生难以理解。
学好正比例知识是学习反比例知识的基础。
因此,使学生正确的理解正比例的好处是本节课的重点。
正反比例关系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数量间的关系,准确地把握这一关系的决定方法十分重要。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倡: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数学,解决问题。
在本课的设计中,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首先给了学生充分的自学时光,后让学生采取同桌两人互相说说的方式交流,在小组里进行合作讨论,最后在全班交流时给了学生一些较为形象具体的表格形式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让学生能轻易地发现两个数量间的变化关系。
透过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反思:一、让学生的大脑动起来。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认知过程的本质特点,是数学的本质特征,能够说,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
本课教学中,我注意把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在自学提示中,围绕正比例的好处的理解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将提纲资料简单化、重点化,让全体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获得新知,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二、让小组合作真正更有效。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倡: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数学,解决问题。
本课的教学中,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将自学中不能理解的问题进行小组交流,因为本课时的教学资料难度相比较较大,所以我给小组活动空出了足够的时光,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真正到达思维层次上的交流,而不仅仅仅限于表面上的讨论。
事实证明,在本节课资料的教学中,小组交流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也努力做到:学生自我能学的自我学,自我能做的自我做,培养合作互动的精神,从而到达互助。
三、透过练习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为了及时巩固新知识,我由易到难设计了大容量的练习,以便让学生将所学资料在练习中得到加深理解和巩固。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案与反思3篇2024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案与反思3篇2024〖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4页例3,练习十二5,6,7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运用正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运用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念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运用正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作业本,数学书。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1)飞机飞行的速度一定,飞行的时间和航程。
(2)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变,梯形的面积和高。
(3)一个加数一定,和与另一个加数。
(4)如果y=3x,y和x。
2.揭示课题教师:我们已经学过正比例的一些知识,应用这些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正比例的应用"。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用课件出示例3教师:这幅图告诉我们一个什么事情?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师: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看能想出哪些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2.全班交流解答方法指导学生思考出:(1)195÷5×8=312(元),先求每份报纸的单价,再求8份报纸的总价,就是李老师应付给邮局的钱。
(2)195÷(5÷8)=312(元),先求5份报纸是8份报纸的几分之几,即195元占李老师所付钱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出李老师所付的钱。
(3)195×(8÷5)=312(元),先求出8份报纸是5份报纸的几倍,再把195元扩大相同的倍数后,结果就是李老师所付的钱。
3.尝试用正比例知识解答如果有学生想出用正比例方法解答,教师可以直接问:"你为什么要这样解?"让学生说出解题理由后再归纳其方法;如果学生没想到用正比例知识解答,教师可作如下引导。
正比例教学反思(5篇)
正比例教学反思(5篇)正比例教学反思篇一1.学习方式的一点点转变,带来学习效果的一大块进步。
要改变以往接受式的学习,多给学生探索、动手操作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探索中自主发现规律。
实践表明,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有挑战性的问题,能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
在正比例的练习中,学生都能够用除法去验证结果是不是一定的,从而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可见教学效果非常好。
2.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放慢学习速度,有助于概念的理解。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
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正比例意义一课包含的难点很多,正比例的意义,正比例的图像都是教学的难点,如果把这些知识都集中在一堂课中,学生囫囵吞枣,理解得不深不透。
本节课把教学目标定位于正比例的意义,并且在发现规律上重点着墨,看起来好像是浪费了很多时间,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已经深刻理解了重点词相关联的量、比值一定的含义,为后继学习扫清了障碍。
3.一点点遗憾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物体的竿高与影长是成正比例的。
如果能够让学生到外面实际测量一下,会更有说服力。
正比例教学反思篇二第一节的内容是正比例的意义,出示例的表格后,学生从中发现了多个规律,学生说出若干规律后,我追问学生:这些规律中,我们最常用的最容易想到的是什么?(生:是用路程去除以时间得到的速度是相同的)路程除以时间还可以怎样说?(引生说:还可以说成是路与时间的比的比值,也就是速度是相同的——师:也就说比值是一定的。
)由此,引到正比例的意义中去……成正比例的关系的两个量必须具备两个特征——一是相关联,二是它们的比值是一定的。
教材中例子除了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相关联,但是不成正比例外,告知的两个量都是成正比例的量,反例很少,结果,让人感受不到“关联”的联系程度,感觉就是比值一定,两个量就成正比例,许多学生拿到数据就直接看比值了,忽略了之间的“关联”。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案与反思第【1】篇〗“正比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1~42页。
教材分析:“正比例”是北师大教材第四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从常量走向变量的学习,是比和比例知识的延伸,是进一步学习反比例的基础,属于函数的初步认识,为后续中学学习函数奠定基础。
教材设置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通过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的变化情况(学生熟悉的数学世界里的几何量之间的变化关系)——这两个变量关系的例子,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
第二个问题是在发现两组量的变化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发现两组量变化的不同点,从变化中发现“不变”即: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比值保持不变,面积与边长的比值在变化,从“一正例”、“一反例”两个例子对比中加深印象,为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奠定基础。
第三个问题,借助学生熟悉的速度、路程、时间三个量中,速度不变,时间和路程的变化规律,揭示正比例的概念。
学情分析: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并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了生活中常见的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正比例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变化的量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学习经验,头脑中已经渗透了函数的思想,初步具备了用变化的观点分析问题。
但是正比例概念比较抽象,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具体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所以本节课紧密联系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结合情景,以问题“两种变化的量怎么变?------有没有相同点?------变化规律相同吗?”为核心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发现变化规律,感受正比例的特征,使他们在比较、辨析、归纳中建构正比例的模型,体会函数思想。
教学目标:1.结合“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路程、时间与速度”等情境,经历正比例意义的构建过程,能从变化中看到“不变”,认识正比例。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内容】正比例【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难点: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关系。
【教学准备】投影仪。
【复习导入】1、复习引入。
用投影仪逐一出示下面的题目,让学生回答。
①已知路程和时间,怎样求速度?板书: =速度。
②已知总价和数量,怎样求单价?板书: =单价。
③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怎样求工作效率?板书: =工作效率。
2、引入课题:这是我们过去学过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研究这些数量关系的一些特征,首先来研究这些数量之间的正比例关系。
板书课题:成正比例的量。
【新课讲授】1、教学例1。
教师用投影仪出示例1的图和表格。
学生观察上表并讨论问题。
(1)铅笔的总价和数量有关系吗?(2)铅笔的总价是怎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3)铅笔的总价和数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然后交流说一说。
根据观察,学生可能会说出:①铅笔的总价随着数量变化,它们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②数量增加,总价也增加;数量降低,总价也减少。
③铅笔的总价和数量的比值总是一定的,即单价一定。
教师指出:总价和数量有这样的变化关系,我们就说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关系,总价和数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2、教师出示: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表。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路程和时间有关系吗?路程怎样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路程和时间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汇报: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扩大,时间也跟着扩大;路程缩小,时间也跟着缩小;但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一定,写成关系式是 =速度(一定)。
教师小结:所以说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路程和时间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3、归纳概括正比例关系。
①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上面两个例子有什么共同规律?②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成正比例关系。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2.在比的知识基础上引出比例的意义,结合实例,培养学生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
【教学方法】引导法。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
【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1.什么是比?(1)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300千米,写出路程与时间的比,并化简。
(2)小明身高1.2米,小张身高1.4米,写出小明与小张身高的比。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 :16 1/3 :2/5 4.5 :2.7 10 :6二、探索新知1.用ppt课件出示课本情境图。
(1)观察课本情境图。
(不出现相片长、宽数据)①说一说各幅图的情景。
②图中图片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2)你知道这些图片的长和宽是多少吗?(3)这些图片的长和宽的比值各是多少?A.6 ∶4=B.3∶2=C.3∶8 =D.12∶8=E.12∶2=(4)怎样的两张图片像?怎样的两张图片不像?①D和A两张图片,长与长、宽与宽的比值相等,12∶6=8∶4,所以就像。
②A长与宽的比是6∶4,B长与宽的比是3∶2,6∶4=3∶2,所以就也像。
2.认一认。
图D和图A两张图片,长与长、宽与宽的比值相等,图A和图B 两张图片长和宽的比值相等。
板书:12∶6=8∶4 6∶4=3∶2(5)什么是比例?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从比例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这两个比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因此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是看什么?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的,怎么办?”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
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时,关键是看这两个比是不是相等。
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可以先分别把两个比化简以后再看。
正比例函数的教学反思
正比例函数的教学反思正比例函数的教学反思《正比例函数》,函数是中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特例,是学生第一次涉及到一个具体的函数的学习,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正比例函数的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参考!正比例函数的教学反思1初中数学第十四章《一次函数》这一章的重点是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鉴于多年的教学经验,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所以在学生初次接触函数的有关内容时,一定要结合具体函数的具体背景来进行学习。
教材的处理课本首先通过候鸟飞行问题引入正比例函数的概念,进而通过四个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函数概念的实际背景。
这既反应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所以这部分教学我采用放手给学生的方法,让学生经历思考、讨论、归纳等探究过程。
并通过典型题目的联系,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为突破这一重难点,在上一节课《函数的图像》的教学中,我重点让学生理解函数图象的意义和画法,并进行了有效地联系。
学生能够正确的用描点法画出函数的图像,初步体会了函数图象的增减性。
所以本节课的画出函数y=2x和y=-2x的图像的例题,我也在复习画图像方法和注意事项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画正比例函数图像的过程。
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点拨。
并结合学生所画的函数的图像引导学生观察、概括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正比例函数y=kx有下列性质:(1)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______,这时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_____;图像所过的象限为()(2)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______,这时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_____.图像所过的象限是()课后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个人认为有效的地方是;一.结合生活实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恰当的过渡,点燃其求知的欲望。
在本节课的引入学生感兴趣的候鸟问题为背景,同时又有四个实际问题的背景材料,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正比例意义的建构过程,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的量,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量的实例,能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发现正比例量的特征,并尝试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义。
提高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判断推理能力,同时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并乐于与人交流。
教学重、难点: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引导回顾。
师:什么是相关联的量?请举例说明。
2.导入新课。
师: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肯定存在着某种关系,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正比例就是表示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关系的,这种关系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旧知,进一步理解相关联的量,为在新情境中探究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作铺垫。
)二、探究新知1.借助图表,进一步感知相关联的量。
课件出示教材41页例题。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下面的问题:(1)上面是正方形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之间的变化情况,把表格填写完整,并说说你分别发现了什么。
(2)同桌合作填表。
(3)仔细观察表格,讨论:正方形的周长是怎样随着边长的变化而变化的?正方形的面积是怎样随着边长的变化而变化的?(4)比较: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变化规律和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的变化规律有什么异同?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1)课件出示教材41页下面例题。
一辆汽车以9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行驶的路程与时间如下。
把下表填写完整,你从表中发现了什么?(2)把表格填写完整。
(3)汇报填表的结果及依据。
(指名回答填表的结果及依据,完成表格)(4)观察表格,汇报发现。
师:观察路程与时间这两个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5)小结。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内容: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比例的判断。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景影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根据下面各题,先口答列式及得数,后说数量关系式。
1、一列火车 2 小时行驶25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2、一种布,买3米共要27元,平均每米布多少元?3、某印刷厂5天生产2.5万本练习册,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万本练习册?师据学生回答板书如下:路程/时间=速度总价/数量=单价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二、引新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如上面这些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的关系等。
现在我们进一步来研究这些数量关系中的一些特征。
如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有什么关系?或者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之间有什么关系?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正比例的意义。
(板书)三、新授1、教学例1。
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所行的路程如下表。
时间(时)12345678路程(千米) 90 180 270 360 450 540 630 720(1)引导学生观察上表内数据。
(2)边观察边思考下面问题:(1)表中有哪几种量?这两促量有没有关系?(2)这两种量是怎样设化的?(路程是随着时间的变化页变化。
时间扩大,路程也随着扩大;时间缩小,路程也随着缩小。
)(3)引导学生分析这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1)从表内找出几组相对应的两个数,求出比值,再比较比值的大小。
指名口答,师板书:90/1=90 360/4=90 540/6=90(2)从下面的比式中,你能不能找出变化规律?这个90实际上就是这列火车的什么?(速度)(3)师: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式子表示路程/时间=速度(一定)(4)小结。
有关正比例函数的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
有关正比例函数的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正比例函数的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正比例函数的教学反思1《正比例》这一节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比的意义、比的化简、比的应用、比与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规律等等。
在上一节学习《变化的量》时学生已经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着变量之间的关系。
这些为学生学习正比例,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正比例》一节主要是让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以及如何确定两个量成正比例?这一节课我是按照课本上的一系列情境来展开教学的。
首先出示正方形周长与变长、面积与边长之间变化情景的表格,并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先引导学生填写表格,并说出两组变量之间的变化情景,然后找出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引导学生说出不一样点。
之后呈现速度必须,路程和时间这一组变量的变化情景表格,先填写表格,然后观察发现了什么?最终,引出正比例的意义及确定的依据,并让学生用自我的话说一说的的理解:如何确定两个量成正比例。
学生总结得出结论:确定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的依据:1.两种变量是不是相关联的两个量;2.在变化的过程中,这两种量的比值是否必须。
部分学生读出时:一分之四。
这样读其实也不错,可是严格分析背后原因,学生比较的意义以及比与分数的关系掌握的还是不太好。
另外,部分学生对如何确定两个量成正比例不能有序、有据的思考。
继续让学生经过理解来记忆。
让学生相互之间、小组之间说说对正比例意义及确定依据的理解,到达对该概念的内化。
正比例函数的教学反思2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过比的意义、比的化简与比的应用。
在上一节课也体会了生活中存在的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正比例奠定了基础。
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时比较困难,为此,我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计了一系列情境,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存在很多相关联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有着共同之处,从而引导学生认识成正比例的量以及明确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数学正比例函数教学反思
1、本节课课件和学案的配套使用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
兴趣、而且还大大的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在本节课中,我收集了生
活中的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
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
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
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在教法上,课前考
虑到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的可塑性大、求知欲旺盛,但在
理解能力上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处于形象为主的逐步向经验型的抽
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而正比例函数性质的学习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
能力。
本节课我采用了我校课改授课方法“导、学、练、结,自学
辅导法”的授课方式,即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研究、自学和小组的探索、讨论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通过教师
的点拨、总结进行知识归纳,理论提升的教学方法。
由于学生亲自
来发现事物的特征和规律,能使学生产生兴奋感、自信心,激发学
生兴趣,产生自行学习的内在动机,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
维能力。
2、在备课时,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我把课本中的引入“燕鸥飞
行路程问题”改成学生喜爱并感兴趣的“喜羊羊和灰太狼比赛的路
程问题”,课堂引入利用多媒体比较精彩,但大材小用了,没有发
挥它的能动作用,s=10t得出之后应充分挖掘它的作用和此函数特征,教师可以进一步解释为一个单项式用了一个字母来表示的形式
的函数就是一类特殊函数——正比例函数,恰到好处的引出学习课题,进而达到情境引入的有效性。
3、由于课堂的容量较大,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显得相对不足,
学困生就显得很吃力。
尤其在利用“两点法”进行画函数图象时,
学生掌握得不是很好,主要是因为不知如何列两点式的表格,教师
如果利用投影给出一个范例,估计会好的多。
同时由于课堂的容量
较大,有些地方教师的点拨不到位,不够透彻,对教材挖掘不够深。
4、课堂小结不仅可以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知识,强化知识的理
解和记忆,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思维品质。
它应是一节课
的深化甚至是升华,同时对教学目的的落实也起到一定的保证作用。
我设计了正比例函数知识清单这样一个表格,引导学生将知识类比、归纳、整理,从而得出规律,掌握有关知识,而不是孤立地记忆某
些知识。
同时,为下节课学习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建立一个框架。
5、在“摘星园”这个环节上,题目有些多,没有指明哪部分学
生应该做哪部分,显得没有层次和梯度,所以以后在题目安排上还
应该多琢磨,尽量少选、精选。
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关注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的联系。
使学生对
生活中的数学从熟视无睹,缺乏兴趣,慢慢过渡到约束学解决生活
中的问题。
数学家严士健先生说过,数学教学应结合日常生活及其
他领域中的问题,举出更好的例子、更好的问题,以使学生体验数
学与生活的联系,训练学生应用数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
此在本节课中,我收集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引导学生
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
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
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生活
数学化。
课后教研组进行了评课,给我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
首先在整体安排上,本节课有两个主要内容:函数与正比例函数,但是我在课的设计上,偏重于函数的教学。
我的理解在于要先把函
数的概念理解透彻,有助于学生对于正比例函数的理解。
而课本对
函数的概念的全面描述在下一单元中,本节课中只是在问题中针对
某两个变量进行渗透。
结合同事们的建议,我改变了整体构思,在
不同的生活实例中,和学生一起理解变量、函数,为后一节中函数
定义的建立奠定基础。
在习题的安排上,原来我只设计了正比例函数相关的练习,忽略了函数的内容,经过大家的提醒,我才意识到我的设计的前后不一
致性,在此又添加了适当的函数关系的判断练习,加深同学们对函
数的理解。
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兴致很高,课堂小结时有学生说:“函数在生活中很有用,不仅要好好学,还要学会怎样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初次较强烈地体验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不易理解和掌握,教师授课时应把数形结合的思想落到实处。
即把函数解析式中x与y的值转化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由于x与y的值可以取不同的值,那么在取足够多的点时,可以发现由这些点组成的图象是一条直线,所以当我们用光滑的线去连结时图象就呈现出来了。
另外,关于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可以通过几何画板的演示,运用动画效果展示动态的点它的坐标变化情况,给学生以非常直观的视觉效果,从而得出函数图象的增减性。
为了能够顺利地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我是这样设计的:在以前学生学习画函数图像时,就已经安排学生分别画出四个正比函数的图像,因此,在本节课节省了一部分时间,就把重点放在了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上,但是由于在引出正比例函数的概念时,需要得出大量的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但学生得不到,所以在此浪费了一些时间。
另外,在巩固正比例函数概念时,练习题又比较难。
因此,时间显得有些紧张,从而使最后的画函数图像的最优化思想没有体现出来。
看过初二数学正比例函数教学反思的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