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常识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

政治常识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
政治常识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

政治常识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

第一、二课:国家、国体、政体、民主与专政、国家职能、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与民主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结构形式与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一国两制”、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我国国家机构设置及职权、民主集中制、对人民负责、依法治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的义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

第三课:政党与国家权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及其地位与作用、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方式、改善挡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邓小平理论与党的基本路线、政党制度的类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人民政协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不能实行西方式的多党制

第四课:民族及其基本特征、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的民族关系与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宗教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反对封建迷信和邪教

第五课:国际关系极其决定因素、主权国家及其权利、国际法、联合国与国际组织、和平与发展、国际竞争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我国的外交政策及其基本点

8

论核心素养的内涵_张华

2016年第4期(总第345期 )GLOBAL EDUCATION Vol.45No4, 2016!本文系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2012年度重点课题 “高中阶段的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批准号:AHA120004)成果。 论核心素养的内涵 * 张华摘要“核心素养”是适应信息时代对人的自我实现、工作世界和社会生活的新挑战而诞生 的概念。“核心素养观”是我国当前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它指向于构建 我国信息时代的课程体系。自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和美国 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确立起影响深远的核心素养框架,以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当前,世 界共同追求的核心素养即协作、交往、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即 “4C ’s ”。核心素养是人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高级能力和人性能力。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 需要恰当处理素养与知识、素养与情境、素养与表现、核心素养与基本技能之关系。 关键词 核心素养;信息时代;人性能力;批判性思维;创造性;协作;交往;情 境学习 作者简介张华/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杭州311121)自2015年1月起,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开始系统修订。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创造信息时代的课程体系。为充分体现信息时代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需求,教育部一方面立足 我国“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另一方面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先进经验,确立“核心素养”这一观念,将之作为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信息时代的课程体系,亦可称为素养本位的课程体系。 核心素养既是课程目标,又是一种新的课程观。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是构建我国信息时代课程体系的出发点。 一、核心素养概念诞生的时代背景 要准确理解“素养”或“核心素养”的内涵,必须把握此概念诞生的时代背

部分核心期刊名称及其投稿要求

核心期刊名称及其投稿要求 一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投稿方式 本刊实行网络投稿,请作者登陆《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门户网 站(),进入“作者投稿系统”后按相应要求投稿。 2投稿要求 投稿之前,务请作者了解本刊的网站功能、栏目设置、投稿信息等,有关稿件的具体要求请详见“投稿须知”或“征稿启事”。 3稿件处理 本刊所有来稿在送审之前均需通过学术不端软件检测,并实行“三审”(初审、复审、终审)和“双向匿名”(审稿人及作者信息双方互不知晓)审稿制度本刊审稿周期一般为1 —3个月,作者可通过网站“论文检索”系统或“作者投稿系统”查询稿件情况,若需开具“用稿通知”者请与编辑人员联系。 4费用规定 本刊不收取任何审稿费。 凡属本刊约稿不收取任何版面费,并按学校规定要求支付稿酬,同时赠送两本样刊。 本刊只对特殊稿件按100元/排版页收取版面费,并开具正规报账发票,同时按学校规定要求支付稿酬和赠送两本样刊。 5注意事项 请作者注意,本刊从未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开展所谓的合作办刊、代理业务等活动,投稿之前务请认清本刊公布的投稿信息及联系方式,谨防上当受骗。 6联系方式 投稿过程中若有何疑问,请通过下列联系方式进行咨询:

二《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投稿须知 投稿一律采取网站审稿程序内作者中心”处投稿,其他投稿视为无效。 (1)论文版式,按本网站提供的论文模板”书写。严禁一稿多投。 (2)要求研究论文必须有创新性。论文字数不低于1万字,查重率10%以下。 (3)上传电子稿件应为WORD( *.doc),所投稿件必须含有高质量的照片和曲线图(建议用Origin制图,再拷贝到文档中)。 (4)稿件审稿可在系统内查询,个别稿件可能送审时间较长,如果超过3个月后无查询结果,作者可另投。 (5)论文发表后,版权即属编辑部所有,其中包括电子版权。 2文献引证体例说明 (1)本着尊重作者长期形成的注释习惯和学科传统之精神,本刊在注释体例上采用页下注释”,特殊情况下,也允许使用文末参考文献”注释体例。 (2)引文注释的标示。引文分为直接引文和间接引文。无论是直接引文还是间 接引文,正文中的注释号统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或段落标点符号之前(对专门词语作注释时,注释号亦紧随其后,大段引文区别字体者,注释号置于标点符号之后),序号用①,②,③?…依次标注。所有注释”一律置于页下,以页为单位排列引证序号,每条注释另起一行,序号与正文中引文后的序号相对应。 (3)注释的标注。本刊采用的主要注释类别及要求简括如下:

比较容易发表的几个核心期刊

医学类:《山东医药》、《时珍国医国药》、《护士进修》、《中国实验方 剂学杂志》 《体育文化导刊》国家体育总局文史工作委员会主办(月刊)ISSN:1671-1572 CN:11-4612/G8邮发代号:82-465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体育学刊》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主办(月刊)ISSN:1006-7116 CN:44-1404/G8 邮发代号:46-232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中文核心期刊(2008)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北京体育大学主办(月刊)ISSN:1007-3612 CN:11-3785/G8 邮发代号:80-325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 文数据库(CHSSCD—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主办(月刊)ISSN:1000-520X CN:42-1105/G8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人文社 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期刊荣誉:Caj-cd规范 获奖期刊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山东体育学院主办(月刊)ISSN:1006-2076 CN:37-1013/G8 邮发代号:44991中文核心期刊(2008)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 期刊 《新闻爱好者》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半月刊)ISSN:1003-1286 CN:41-1025/G2 邮发代号:36-94中文核心期刊(2008)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主办(月刊)ISSN:1001-9154 CN:51-1097/G8 邮发代号:62-100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 文数据库(CHSSCD—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 《图书馆建设》黑龙江省图书馆;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主办(月刊)ISSN:1004-325X CN:23-1331/G2 邮发代号:14-162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 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 《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月刊)ISSN:1000-677X CN:11-1295/G8 邮发代号:2-436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期刊荣誉:中科双效期刊Caj-cd规范获 奖期刊 《商业时代》杂志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主办,被权威学术类机构认定为“全国社科类核心期刊”、“全国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105/F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5863邮发代号:2-207 《教育与职业》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旬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 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1)国际统一刊号ISSN:1004-3985国内统一 刊号 CN:11-1004/G4 邮发代号:82-139 《中国商贸》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半月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国际统一刊 号ISSN:1005-5800国内统一刊号CN:11-3443/F 邮发代号: 2-254 《职教论坛》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主办(旬刊)国际统一刊号ISSN: 1001-7518国内统一刊号CN: 36-1078/G4邮发代号:44-77 《体育与科学》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双月)ISSN:1004-4590CN:

什么是核心素养(特选材料)

什么是核心素养 ——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于2016年3月30日正式印发,这份文件中有个词引人关注:核心素养体系―― 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下一步深化工作的“关键”因素,那么,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被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它究竟会起到什么具体的作用? (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核心素养体系的提出,并非我国单独的声音,而是一种世界趋势。 本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它要解决的问题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 多年来,不同国家或地区都在做类似的探索。比如,美国对核心素养的关注起源于注重知识创新的高新企业团队,这些企业从用人所遇到的问题反馈到教育中,指出基础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和素质,他们称之为“技能”。这些技能不是简单、具体的,而是在21世纪里必需的生存技能,是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内容。再比如,从2009年起,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启动了为期5年的“教育课程编制基础研究”,它关注“社会变化的主要动向以及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适应今后社会生活的素质与能力,从而为将来的课程开发与编制提供参考和基础性依据”。从2005年开始,我国的台湾地区启动了核心素养研究,确立了专题研究计划――《界定与选择核心素养:概念参考架构与理论基础研究》(简称DeSeCo计划)。 分析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无论是由政府主导还

信号与系统基础知识

第1章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1.1 引言 系统是一个广泛使用的概念,指由多个元件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整体。我们学习过“电路分析原理”的课程,电路是典型的系统,由电阻、电容、电感和电源等元件组成。我们还熟悉汽车在路面运动的过程,汽车、路面、空气组成一个力学系统。更为复杂一些的系统如电力系统,它包括若干发电厂、变电站、输电网和电力用户等,大的电网可以跨越数千公里。 我们在观察、分析和描述一个系统时,总要借助于对系统中一些元件状态的观测和分析。例如,在分析一个电路时,会计算或测量电路中一些位置的电压和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在分析一个汽车的运动时,会计算或观测驱动力、阻力、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状态变量随时间的变化。系统状态变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称为信号,包含了系统变化的信息。 很多实际系统的状态变量是非电的,我们经常使用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把非电的状态变量转换为电的变量,得到便于测量的电信号。 隐去不同信号所代表的具体物理意义,信号就可以抽象为函数,即变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信号用函数表示,可以是数学表达式,或是波形,或是数据列表。在本课程中,信号和函数的表述经常不加区分。 信号和系统分析的最基本的任务是获得信号的特点和系统的特性。系统的分析和描述借助于建立系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关系,因此信号分析和系统分析是密切相关的。 系统的特性千变万化,其中最重要的区别是线性和非线性、时不变和时变。这些区别导致分析方法的重要差别。本课程的内容限于线性时不变系统。 我们最熟悉的信号和系统分析方法是时域分析,即分析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波形。例如,对于一个电压测量系统,要判断测量的准确度,可以直接分析比较被测的电压波形)(in t v (测量系统输入信号)和测量得到的波形)(out t v (测量系统输出信号),观察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为了充分地和规范地描述测量系统的特性,经常给系统输入一个阶跃电压信号,得到系统的阶跃响应,图1-1是典型的波形,通过阶跃响应的电压上升时间(电压从10%上升至90%的时间)和过冲(百分比)等特征量,表述测量系统的特性,上升时间和过冲越小,系统特性越好。其中电压上升时间反映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小的上升时间对应快的响应速度。如果被测电压快速变化,而测量系统的响应特性相对较慢,则必然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 信号与系统分析的另一种方法是频域分析。信号频域分析的基本原理是把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三角信号的叠加,观察信号所包含的各频率分量的幅值和相位,得到信号的频谱特性。图1-2是从时域和频域观察一个周期矩形波信号的示意图,由此可以看到信号频域和时域的关系。系统的频域分析是观察系统对不同频率激励信号的响应,得到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频域分析的重要优点包括:(1)对信号变化的快慢和系统的响应速度给出定量的描述。例如,当我们要用一个示波器观察一个信号时,需要了解信号的频谱特性和示波器的模拟带宽,当示波器的模拟带宽能够覆盖被测信号的频率范围时,可以保证测量的准确。(2)

建筑类核心期刊有哪些

建筑类核心期刊有哪些? 1 岩土工程学报 2 建筑结构学报 3 土木工程学报 4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5 建筑结构 6 工业建筑 7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8 中国给水排水 9 岩土力学 10 建筑技术通讯.给水排水(改名为:给水排水) 11 施工技术 12 建筑技术 13 世界建筑 14 建筑科学 15 世界地震工程 16 建筑学报 17 混凝土 18 工程勘察 19 城市规划 20 暖通空调 2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3 建筑机械 24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5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6 新型建筑材料 27 空间结构 28 城市规划汇刊 混凝土 ??????? Concrete 主办:??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辽宁省沈阳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3550 CN 21-1259/TU 邮发代号8-110 曾用刊名:混凝土及加筋混凝土 创刊年:1979

《混凝土》杂志创刊于1979年,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建筑业协会混凝土分会会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管,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业协会混凝土分会主办。 《混凝土》杂志内容包括政策信息、市场动态、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生产管理、工程实践、检测标准及性能测试、专利技术等各个方面。集指导性、信息性、技术性、实用性于一体,在混凝土行业中起到了宣传政策、交流经验、传播知识、沟通信息、为行业科学发展服务的作用。 中国期刊论文网声明: 本站并非《混凝土》杂志社! 本站和国内数百家期刊杂志社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帮客户代发论文投稿: 1、速度更快 2、价格更低 3、通过率更高 4、选择余地更大,有数百家期刊可供选择投稿 价格(包含所有费用):省级期刊600元起;国家级期刊800元起;核心期刊4000元起! ??? 中国期刊论文网唯一联系方式: ??? 投稿邮箱:cnqk_ye @ 163 .com (来稿请注明所投刊物或者刊物级别要求)??? ??? 咨询Q Q:1 1 8 6 2 6 9 6 0 1

中考化学专题讲座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中考化学专题讲座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专题讲座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考点剖析: 1、化学用语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语言工具,熟悉并熟练应用化学用语,是初中学生应该具有的化学学科基本素质之一,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用语有: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其基本要求是能够理解其意义并能正确书写。 2、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重点掌握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会判断物质的类别并掌握各类物质的读法、写法。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重点掌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基本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对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进行判别。 4、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理论解释,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去解决实际问题。 中考热点预测 1、元素符号和化学式 用化学用语表示微粒或元素化合价,根据物质名称或指定物质类别书写化学式是较典型的题。近年来联系最新科技信息的题目渐多,一般是根据题目提供的化学式说明新物质的元素组成或分子构成情况。 2、物质的结构和分类 分子、原子、离子定义及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等内容是本部分考查的重点,联系环保、化工等问题,考查物质的类别、组成或构成及隶属关系。在介绍一种新物质或有关环保、毒品或中毒的事件后,要求考生根据题给信息进行讨论和判断,是较新潮的题型。 3、化学方程式 判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等内容是考查的重点,对化学反应类型的考查多与书写方程式相揉和,特别是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是必考点。 4、质量守恒定律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理论解释是本部分的基础,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是各地中考题中的常见题型,如: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化学反应之中某物质的质量变化、求某物质的化学式或推断物质的组成。 说明:本部分内容在各省市中考题中都有,常常作为中考试题的开篇题,考核率为100%,命题的形式有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形式。 复习技巧点拨 1、掌握规律,把好记忆关,在记忆过程中注意总结,增强应变能力和迁移能力。 2、复习时要有所侧重,在中考中,化合价与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是必考知识点,对于这样的精品知识,复习时要重点突破。 3、抓住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小学数学六大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六大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六大核心素养 下文是关于小学阶段应该培养的数学核心素养是什么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帮助: 小学阶段应该培养的数学核心素养是什么(一)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文昌小学方海平数学素养听起来好像很深奥、很生疏,其实它时时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商场打折信息、家庭投资理财问题等。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数学应用意识五种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理解、数学交流、解决问题四种数学能力以及数学价值观的发展。 下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和大家谈谈我对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肤浅认识: 一、用数学的视角去认识世界--数学意识的培养。 什么是数学意识呢举一个例子,假如学生会计算48÷4,说明学生具有除法的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解有48个苹果,平均每人分4个苹果,可以分给多少人,说明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都不能说明学生具有数学意识。而在体育课上,48位学生在跳长绳,教师共准备了4根长绳,由此学生能想到48÷4这个算式,这就说明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意识了。 (一) 理解数的意义与数的联系,培养数感。

培养小学生的数感是低学段教学的重点。其实学生入学前就已经知道了不少数,但那只是他们凭生活经验认识的数,对数他们只是有一种非常肤浅的表层认识,我们的任务就是让这些成人看起来非常抽象的数,在孩子的脑子中逐渐丰富起来,富有数的内涵。 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初步认识和数位个位、十位和计数单位一、十;理解同一数字在不同位置表示不同的数值。一上课我通过猜数游戏引出11这个数,然后要求学生把11根小棒摆在桌面上,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1根。当学生把11根分成10根和1根两部分后,接着让他们把10根捆在一起。这时告诉大家,和同学们一样,数也有自己的位置,并出示数位筒,认识个位和十位。1根小棒表示1个一应放在个位筒里,1捆小棒表示1个十应放在十位筒里。 另外,学生通过1个十和10个一的相互转化过程,体会数位计数单位概念的实际意义,建立数位和计数单位的概念。同时,数位筒的教学又在不知不觉中对后面份的概念的教学起到了非常微妙的作用,从份的概念来分析,把这10根小棒捆成1捆,就是把10根小棒看成1份。学完后我问学生当你看到20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说:我穿20号的鞋子。20十位上是2,个位上是0。我有20支新铅笔。 20比11大多了。如果我们不给孩子说的自由,大概就没机会知道孩子心中的数有如此丰富的内涵了。 (二)经历符号化过程,培养符号意识。 学生在生活中能接触到很多像停车标志、奥运五环标志等用符号

核心期刊是怎么样一个概念呢

核心期刊是怎么样一个概念呢? 核心期刊是代表了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同时也是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体现在于对科研工作者学术水平的衡量方面,如在相当一批教学科研单位申请取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高级职称、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学术水平评估、申报科研项目等,都需要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或好几篇论文。 1起源 1931年著名文献学家布拉德福首先揭示了文献集中与分散规律,发现某时期某学科1/3的论文刊登在相关书籍3.2%的期刊上;1971年,SCI的创始人加菲尔德统计了参考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情况,发现24%的引文出现在1.25%的期刊上,196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了二次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发现75%的文献出现在10%的期刊中;等等,这些研究都表明期刊存在“核心效应”,从而衍生了“核心期刊”的概念。 依据布拉德福定律,如果科学期刊按其所刊载某一学科论文的数量多少,依递减顺序排列并划分出一个与该学科密切相关的期刊所形成的核心区期刊区以及另外几个区,使每个区中的期刊载文数量相当,则核心区期刊数量与相继区的期刊数量成1:n∧2:n∧3:n∧4……即刊登与某一学科或专业有关的论文较多的那些期刊。 2中文核心期刊 (1)通常所说的中文核心期刊,是指被北大图书馆每四年出版一次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列出的期刊。 一共分为七编:第一编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军事,第二编经济,第三编文化、教育、历史,第四编自然科学,第五编医药、卫生,第六编农业科学,第七编工业技术 (2)定义 核心期刊——某学科(或某领域)的核心期刊,是指使用率(含被引率、摘转率和流通率)较高、那些发表该学科(或该领域)论文较多、学术影响较大的期刊。 (3)国际三大索引: 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EI《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4)分类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 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及特征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及特征体育学科核心素养:通过体育学科学习,学生所能掌握与形成的终身体育锻炼所需的、全面发展必备的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 素养 =(知识+能力)态度 2 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和途经

(1) 体育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体育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要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才能起到榜样和楷模的作用。) (2) 体育课堂教学重视德育渗透 (如体育教师在游戏比赛中对学生进行团结的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关心他人,互帮互助的良好意识,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宽容他人的优秀品质;要培养学生遇到困难要敢于面对、要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可贵精神;培养学生自信、果断和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好德育功能,要将德育教育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要有针对性地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 (3)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自主健身的习惯(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和端正体育态度,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使学生了解体育的价值。使学生了解人体身心健康和身体运动的科学知识,掌握科学锻炼的正确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4)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身心能得到健康成长,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3 培养体育核心素养的意义

(1) 打好身体基础回归体育的本质功能,增强体质. (2) 提升全民的体育意识,增强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可以使学生自主健身,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运动技能,掌握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锻炼的良好习惯,能够提高自主锻炼的能力,使学生的身体终身受益。 (3) 塑造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培养体育核心素养,可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调节能力,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4 总结与建议 综上所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并不“新”,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是我们体育教育一直以来的目标和追求。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终身体育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内容,这些都是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直接体现。在当今的社会大环境下,帮助学生培养其核心素养,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能够放松身心,劳逸结合,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基于体育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一直在路上。

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原理

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原理 蒸馏––––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利用各组分挥发度不同将液体混合物部分汽化而使混合物得到分离的单元操作称为蒸馏。这种分离操作是通过液相和气相之间的质量传递过程来实现的。 对于均相物系,必须造成一个两相物系才能将均相混合物分离。蒸馏操作采用改变状态参数的办法(如加热和冷却)使混合物系内部产生出第二个物相(气相);吸收操作中则采用从外界引入另一相物质(吸收剂)的办法形成两相系统。 一、两组分溶液的气液平衡 1.拉乌尔定律 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关系遵循拉乌尔定律: p A=p A0x A p B=p B0x B=p B0(1—x A)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p A=Py A而P=p A+p B 则两组分理想物系的气液相平衡关系: x A=(P—p B0)/(p A0—p B0)———泡点方程 y A=p A0x A/P———露点方程 对于任一理想溶液,利用一定温度下纯组分饱和蒸汽压数据可求得平衡的气液相组成; 反之,已知一相组成,可求得与之平衡的另一相组成和温度(试差法)。 2.用相对挥发度表示气液平衡关系 溶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v可用它在蒸汽中的分压和与之平衡的液相中的摩尔分率来表示,即v A=p A/x A v B=p B/x B 溶液中易挥发组分的挥发度对难挥发组分的挥发度之比为相对挥发度。其表达式有:α=v A/v B=(p A/x A)/(p B/x B)=y A x B/y B x A 对于理想溶液:α=p A0/p B0 气液平衡方程:y=αx/[1+(α—1)x] Α值的大小可用来判断蒸馏分离的难易程度。α愈大,挥发度差异愈大,分离愈易;α=1时不能用普通精馏方法分离。 3.气液平衡相图 (1)温度—组成(t-x-y)图 该图由饱和蒸汽线(露点线)、饱和液体线(泡点线)组成,饱和液体线以下区域为液相区,饱和蒸汽线上方区域为过热蒸汽区,两曲线之间区域为气液共存区。 气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气液两相温度相同,但气相组成大于液相组成;若气液两相组成相同,则气相露点温度大于液相泡点温度。 (2)x-y图 x-y图表示液相组成x与之平衡的气相组成y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平衡线位于对角线的上方。平衡线偏离对角线愈远,表示该溶液愈易分离。总压对平衡曲线影响不大。 二、精馏原理 精馏过程是利用多次部分汽化和多次部分冷凝的原理进行的,精馏操作的依据是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异,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包括塔顶液相回流和塔底产生上升蒸汽。精馏塔中各级易挥发组分浓度由上至下逐级降低;精馏塔的塔顶温度总是低于塔底温度,原因之一是:塔顶易挥发组分浓度高于塔底,相应沸点较低;原因之二是:存在压降使塔底压

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

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核心素养三人谈] 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 一个让人欢喜让人忧的概念 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 作者|褚宏启|余文森|崔允漷 褚宏启: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 褚宏启: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近几年来,在教育实践领域和教育研究领域,“核心素养”成为非常时髦的一个热词,谈论教育问题时如果不涉及核心素养,似乎有落后之嫌。但是对于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内涵外延,看法并不相同,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滥用、泛用该词的现象比比皆是,随意性很强,乱象迭出。对此概念进行梳理,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很有必要。

“核心素养”这个概念舶来于西方,英文词是“Key ompetencies”。“Key”在英语中有“关键的”、“必不可少的”等含义。“Competencies”也可以直译为“能力”,但从它所包含的内容看,译成“素养”更为恰当。简言之,“核心素养”就是“关键素养”。 “核心素养”最早出现在经合组织(OECD)和欧盟理事会的研究报告中。经合组织1997 年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即DeSeCo)研究项目,此时并未在项目名称中直接使用“核心素养”一词,但2003 年出版最终研究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KeyCompetencies for a Successful Life and a Well-Functioning Society)时,则使用了该词。为推进核心素养走进教育实践,2005年经合组织又发布了《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遴选:行动纲要》(The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Key Competencies:Executive Summary),以增强核心素养应用于教育实践的可操作性。 欧盟的核心素养框架受到经合组织研究项目的影响。欧盟的一个研究小组在2002年3月发布的研究报告《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素养》中首次使用了“KeyCompetencies”这一概念,并认为“核心素养代表了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它们是可迁移的、多功能的,这些素养是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2006 年12 月,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通过了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以核心素养促进终生学习》(Key Competences for Lifelong Learning),标志着8项核心素养最终版本的正式发布。欧盟理事会与欧盟委员会联合发布的2010年的报告《面向变化中的世界的核心素养》(Key

四大中文核心期刊评价体系

四种中文核心期刊评价体系资料介 绍 对中国内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以下几种版本: 第一种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限理工科期刊,以下简称《引证报告》)。中信所每年第四季度面向全国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发布上一年的科研论文排名。排名包括SCI、Ei、ISTP 分别收录的论文量和中国期刊发表论文量等项指标。《引证报告》以1300多种中、外文科技类期刊作为统计源,报告的内容是对这些期刊进行多项指标的统计与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按类进行“影响因子”排名。 第二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要目总览》)。《要目总览》不定期出版,1996年出版了第一版,2000年出了第二版。《要目总览》收编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种学科类别的中文期刊。其中对核心期刊的认定通过五项指标综合评估。 《引证报告》统计源期刊的选取原则和《要目总览》核心期刊的认定各依据了不同的方法体系,所以二者界定的核心期刊(指科技类)不完全一致。 在《引证报告》和《要目总览》中每次都被评为核心期刊的期刊在其刊名前面加注了“#”,共597种。被《要目总览》1996年版,2000年版都定为核心期刊的社科类期刊,加注“=”,共434种。此外,被1999年EI和SCI收录的期刊,分别注以“+”(71种)或“ &”(28种)。 第三种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http://159.226.100.178/html/lyqkb.htm,限于理工科期刊)。它是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建立的, 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我校在科研成果认定中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中的刊物均认定为核心期刊。 第四种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它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和社科文献计量评价中心共同建立的核心期刊库,我校在科研成果认定中均认定为核心期刊。 国内核心期刊,我院以最新版(目前以2004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将核心期刊分为A、B、C、D四类。 国际国内重要检索系统简介

什么是核心素养

什么是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于3月30日正式印发,这份文件中有个词引人关注:核心素养体系――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下一步深化工作的“关键”因素,那么,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被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它究竟会起到什么具体的作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核心素养体系的提出,并非我国单独的声音,而是一种世界趋势。本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它要解决的问题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多年来,不同国家或地区都在做类似的探索。比如,美国对核心素养的关注起源于注重知识创新的高新企业团队,这些企业从用人所遇到的问题反馈到教育中,指出基础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和素质,他们称之为“技能”。这些技能不是简单、具体的,而是在21世纪里必需的生存技能,是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内容。再比如,从2009年起,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启动了为期5年的“教育课程编制基础研究”,它关注“社会变化的主要动向以及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适应今后社会生活的素质与能力,从而为将来的课程开发与编制提供参考和基础性依据”。从2005年开始,我国的台湾地区启动了核心素养研究,确立了专题研究计划――《界定与选择核心素养:概念参考架构与理论基础研究》(简称DeSeCo计划)。分析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无论是由政府主导还是由民间组织来推动,全世界范围内核心素养研究的兴起和发展与时代发展、社会变革密切联系在一起,它面向教育体系外的社会需求,是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国际趋势。我国也不例外。随着时代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面临着更大挑战。同时,经过多年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成效显著,但“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具体到课程领域,体现为“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应性不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招生、评价制度不配套,制约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支撑保障课程改革的机制不健全”。教育要回应发展的难题和挑战,必须有新的应对措施。构建核心素养体系便是试图从顶层设计上解决这些难题。它的构建“使学生发展的素养要求更加系统、更加连贯”,重点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转化为具体的品格和能力要求,进而贯穿到各学段,融合到各学科,最后体现在学生身上,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的问题。二是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状况提供评判依据,引导教育教学评价从单纯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向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介绍。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成为顺应国际教育改革趋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强调跨学科,更重视综合素养何为核心素养?它与过去我们所强调的知识、技能等是什么关系?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华教授认为,核心素养不是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或特定人群的特殊素养,而是适用于一切情境和所有人的普遍素养,这就是“核心”的含义。在个体终身发展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许多素养来应对生活的各种情况,所有人都需要的共同素养可以分为核心素养以及由核心素养延伸出来的素养。其中,最关键、最必要、居于核心

中文核心期刊的含义及意义

中文核心期刊的含义及意义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中文核心期刊的依据、定义,简述了它的确定步骤和方法,并进一步讨论了研制中文核心期刊的意义。 关键词:中文核心期刊含义意义 一、中文核心期刊的概念 随着人类文化的进步,知识积累的速度不断加快。现代社会中,期刊的巨大出版量也出现了“文献爆炸”现象。因而如何有效地处理期刊信息,怎样评价、鉴别和选择刊物,以及这些工作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已成为日益紧迫且有着极大实际效用的需要。 1943年英国著名文献计量学家布拉福德(S. C. Bradford)发现并提出了文献离散律“Bradford’s Law of Distribution)。这一统计研究揭示出一次文献(学术论文)在刊物中的分布规律:即对于某一特定主题来说,相关的学术论文大量地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刊物上,其余的论文则分布在为数众多的大量刊物之中。1948年,《科学引文索引》( S I“Science Citation Index”) 的创始人加菲尔德(E. Garfield),通过对二次文献(文摘、题录、索引)的分析也证实,从分布状况看,事实上少量刊种提供了多量引文,较多刊种只提供中等数量引文,而大量期刊仅提供了少量引文。这些统计分析表明,学科文献在产生、加工和使用过程中都存在着集中与分散的现象,这一现象的揭示成为确认核心期刊的依据。 所谓核心期刊,是指刊载与某一学科或专业有关的信息较多,且水平较高,能够反映该学科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受到该专业读者特别关注的那些期刊。核心期刊是按一定的科学方法筛选出来的,旨在揭示一定时期中文期刊的发展概况,为图书情报界以及学术界提供的一种参考工具。 核心期刊的鉴定与确认工作在国外已经进行了许多年。根据国内中文期刊出版渐趋稳定和成熟的状况,北京地区高校期刊工作研究会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共同发起研究、编制,于1992年9月出版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它以1988年至1990年的文献为研究对象,第一次给出了具有权威性的中文核心期刊表。在此基础上,1996年8月,又以1992年至1994年的文献为依据,出版了第二版。第三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正式出版。

核心期刊及其相关概念

核心期刊及其相关概念 一、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进行刊物评价而非具体学术评价的工具。相当一批教学科研单位申请高级职称、取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申报科研项目、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学术水平评估等,都需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或若干篇论文。 二、国内核心期刊遴选体系: 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 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5、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7、以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三、双核心期刊与单核心期刊: 某期刊同时被两种核心期刊遴选体系认定为核心,那么该期刊就是双核心期刊。 双核心期刊与单核心期刊在职称评选中,均为核心期刊。但双核心期刊的学术水准自然要更好一些。 四、期刊常见概念: 1、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 2、省级期刊: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 3、学术期刊: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以学术论文为主,而非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则以文件、报道、讲话、体会、知识等只能作为学术研究的资料而不是论文的文章为主。由于《总览》选刊的依据是载文量多、收录量大和被引次数多,并不强调学术期刊与非学术期刊的界线,对此自然也就没有进行严格区分。具体说来,《总览》学术与非学术不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期刊的定性,二是期刊的宗旨。 4、CN类刊物:指在我国境内注册、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均标注有CN字母,人们习惯称之为CN类刊物。 5、ISSN类刊:指在我国境地外注册,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前标注有ISSN字母。 6、CSCD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CSCD),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核心库期刊:669种(以*号为标记); 扩展库期刊:378种(动态)。 7、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经过严格的定量和定性分析选取的各个学科的重要科技期刊。2005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共1608种。 8、SCI期刊:即“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ISI)创建、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该数据库通过其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来精心挑选有代表性的权威的科

《信号与系统》学习笔记精编

学习笔记(信号与系统) 第一章信号和系统 信号的概念、描述和分类 信号的基本运算 典型信号 系统的概念和分类 1、常常把来自外界的各种报道统称为消息; 信息是消息中有意义的内容; 信号是反映信息的各种物理量,是系统直接进行加工、变换以实现通信的对象。 信号是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是信号的具体内容;信号是信息的载体,通过信号传递信息。 2、系统(system):是指若干相互关联的事物组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3、信号的描述——数学描述,波形描述。 信号的分类: 1)确定信号(规则信号)和随机信号 确定信号或规则信号——可以用确定时间函数表示的信号;随机信号——若信号不能用确切的函数描述,它在任意时刻的取值都具有不确定性,只可能知道它的统计特性。 2)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 连续时间信号——在连续的时间范围内(-∞0时f(t)≠0的信号,称为因果信号;非因果信号指的是在时间零点之前有非零值。 4、信号的基本运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