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教案

《苯酚》教案
《苯酚》教案

苯 酚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酚类的定义,掌握苯酚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了解苯酚的制法。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实验探究和设计能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科学思想: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确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化学学科思想。 科学品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作风。

科学方法:通过实验、分析、对比等方法,使学生会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苯酚的分子结构和性质特点、实验能力。

教学难点:苯酚分子中羟基与苯环的相互影响,实验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设计:

引:一进医院,我们就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这是什么气味? 生:空气清新剂(×)/药味(√)/来苏水味(√)

师:来苏水中重要的成分是甲基苯酚,常用于医疗器械和环境消毒。那么,什么叫酚呢? 书:我们把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叫做酚。 师:它的关键词是什么? 生:“直接”

师:对!若苯环不与羟基直接相连,那就属于哪一类化合物了? 生:醇类

师:酚类是否只有一个酚环?只有一个羟基? 生:不一定

展示:其他酚类化合物 师:最简单的酚是由一个苯环和一个羟基构成的。苯分子里只有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所得的生成物,是最简单的酚,叫苯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苯酚。

师:甲基苯酚可用于医疗器械和环境消毒。苯酚也不例外,也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能力。因此,苯酚也可用作消毒剂。苯酚的消毒作用是如何被发现的?

资料展示:在19世纪初,医院的设备很差,那时缺少麻醉药和消毒剂,许多病人烈死于手术后的伤口感染中,在英国的爱丁堡有一家医院,一名叫李斯特的外科医生,发现在化工厂附近的污水沟里,沟水清澈,浮在水面上的草根很少腐烂。原来,就是从化工厂流出的石炭酸(苯酚)混杂在沟水里,石炭酸是化工厂提炼煤焦油时排出的“废弃物”。李斯特用石炭酸对手术器械、纱布等一系列用品进行了消毒,病人手术后伤口化脓、感染的现象立即减少了,由此,爱丁堡医院手术伤口感染率一度成为全世界外科医院中最低的。李斯特也就成了全世界最著名的外科医生。 师:苯酚还有什么用途呢? 书:一、苯酚的用途

展示:苯酚的用途如:电木、编制鱼网的绳索、药皂等。 苯酚的用途

过渡:通过以上浏览可知,苯酚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用处,我们有必要去了解清楚它的结构和性质。

书:二、苯酚的物理性质

师:请同学利用桌上的仪器和药品来探究苯酚的物理性质。请同学注意:溶解性用水和乙醇分别做实验;用蛋白质做毒性实验;苯酚的水溶液留用。

生实验1:取少量苯酚晶体,加入试管中,再加入4——5ml 蒸馏水,振荡,观察溶解情况,加热到70℃后观察现象,冷却后再观察现象有什么不同。(溶液留用)另取一支试管做苯酚在乙醇中的溶解实验。

生实验2:取1ml 鸡蛋清加入九孔井穴板,然后再加入1ml 实验1中制得的苯酚溶液,观察现象。

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实验和课本P167的知识归纳出苯酚的物理性质 讨论小结:

师:皮肤上不慎沾上苯酚,该怎么办?

生:要立即用酒精清洗,以免受到苯酚的腐蚀。因为苯酚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物。(师补充:还可以用乙醇洗涤沾有苯酚的试管)

研究了苯酚的物理性质后,下面我们来研究苯酚的化学性质。 书:三、苯酚的化学性质

讨论: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展示:分析结构→预测性质→实验验证→理论解释。 师:下面请看苯酚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动画演示:用Chemsketch 5.0程序现场演示苯酚的各种模型。 引: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演示的动画模型写出苯酚的分子式和结构。 师:组织学生校对与分析 书:苯酚的分子式:C 6H 60,

结构式:或C 6H 5OH

师:那么,C —O —H 中哪一条键更容易断裂?

生:根据乙醇的性质推断,可能是O —H 键更容易断裂。

师:那么,羟基中O —H 键断裂后苯酚可能会电离出氢离子而呈酸性。

追问:如何用实验证明?请同学们根据桌上提供的药品和仪器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生实验3:取实验2中得到的苯酚浊液1ml 加入六孔井穴板中,逐渐滴入5%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这时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实验,并回答:浊液变为澄清,说明发生了反应:

+NaOH →+H 2O

生实验4:取1ml 苯酚溶液于九孔井穴板中,然后加入少量紫色石蕊试液,观察颜色变化。

(基本不变)

生实验5:用留用的苯酚溶液做实验,用玻璃棒醮取溶液做实验,用玻璃棒取少量苯酚溶液于pH 试纸上,再与比色卡对照。(pH 值约为5) 师:指导、检查学生实验

生:讨论交流并得出结论:苯酚有酸性,它的酸性不强

师:通过以上实验证明苯酚有酸性,而且较弱;那它到底酸性有多弱呢?请同学们做以下实验加以研究。

引:若向

溶液中通入CO 2,可能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实验6:如右图所示,将5ml 针筒中的稀HCl

压入第一孔穴中使产生的CO 2的气体经过饱和NaHCO3溶液净化后通入

溶液。

生:溶液变浑浊了,说明有苯酚生成。 引:该反应体现了化学上的什么原理?

生:强酸制弱酸,即酸性:

H 2CO 3>

综上所述,可知:苯酚具有弱酸性。 书:1、苯酚的弱酸性

+H +

引:那另一生成物是什么呢?

生1:Na 2CO 3 生2:NaHCO 3

生3:看CO 2的用量而定,也可能是两者的混合物。 引:假设只有Na 2CO 3而无NaHCO 3,如何用实验证明?

生1:先加入过量BaCl 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有Na 2CO 3。然后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 2溶液无沉淀;再加入NaOH 溶液,若产生沉淀则有NaHCO 3,否则无NaHCO 3。 引:若溶液中只有NaHCO 3而无Na 2CO 3,如何用实验证明? 生2:先加入BaCl 2溶液,无沉淀,再加入NaOH 溶液产生沉淀,则说明有NaHCO 3而无Na 2CO 3。 引:请同学们分别在九孔井穴板的两孔中加入1mlNaHCO 3溶液和1mlNa 2CO 3溶液,再分别加入少量BaCl 2溶液,观察现象。 生实验7:略

结论:都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刚才的实验方案都不可行。

师:由于在水溶液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HCO 3-CO 32-+H +若[CO 32-]较大,向NaHCO 3溶液加

入少量BaCl 2溶液也会产生沉淀。故就象刚才这位同学所说,用加入BaCl 2溶液来区别HCO 3

-和CO 32-不一定可行!那该怎么办呢? 生:沉默

师引:能否从反应生成物中得到启示呢?(看看苯酚、NaHCO 3、Na 2CO 3三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引:刚才我们已经研究了苯酚的结构,它具有酸性、能提供H +

。而NaHCO 3、Na 2CO 3呈碱性。 生:它们之间可能会反应

师:推测:苯酚更易与哪一物质反应? 生:Na 2CO 3

引:能否反过来证明呢?即向浑浊的苯酚溶液中加入Na 2CO 3溶液,若变澄清了,则说明发生下列反应:

+ Na 2CO 3→

+NaHCO 3

则生成物为

NaHCO 3,否则为Na2CO3

生实验8:在六孔井穴板内产生的浑浊液中加入饱和

Na2CO3溶液,观察现象。

结论:溶液变澄清,说明生成NaHCO3,则CO

2通入苯酚钠溶液后的产物为苯酚和碳酸氢钠。

书:+CO 2+H 2O →+ NaHCO 3

综上所述,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可知酸性:H 2CO 3> > NaHCO 3

讨论:乙醇分子里的羟基难电离,不呈酸性,而苯酚分子里的羟可电离出H+,呈弱酸性.这说明什么问题?

小结1: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苯酚显弱酸性.

设问:苯酚会不会受羟基的影响呢?请同学们观察实验。

生实验9:将1ml 苯酚溶液加入九孔井穴板中,然后加入过量浓溴水,观察现象。 生答:有白色沉淀生成。

师:同学们已看到这个反应很迅速,既不要加热,又不用催化剂。经分析,析出的白色沉淀是三溴苯酚。请同学们根据前一章所学知识(甲苯与浓硝酸的反应)写出该反应方程式。(教师注意纠错)

书:2、苯环上的取代反应 化学方程式略

(强调书写时三个溴原子在羟基的邻、对位)

师:对比苯和苯酚跟溴的反应,你想到什么问题?请同学们思考。 小结2: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酚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易被取代。

师:苯酚跟溴水的取代反应很灵敏,常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除了用这一反应检验苯酚外,还可用氯化铁溶液。

生实验10:将1ml 苯酚溶液加入九孔井穴板中,然后滴入1—2滴FeCl3溶液,观察现象。(苯酚溶液变成了紫色)

师:请同学们注意该实验试管中加入氯化铁溶液后的现象,有没有沉淀析出?(没有)。这个反应生成一种紫色的络离子,这个反应也常用来检验苯酚。 书:3、显色反应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苯酚的三个重要化学性质。在学习苯酚的物理性质时,我们看到苯酚晶体接触空气时呈粉红色。这说明苯酚易被氧化,这是苯酚的重要化学性质,被用在染料工业上。苯酚还有一些其他性质,就不要求同学们一一掌握了。

总结:

1、乙醇和苯酚的酸性比较:

定性质。从分析结构入手,去扒断物质的性质,是学习有机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研究性学习:

1、在生实验6的生成物中如何鉴定有苯酚生成?

学生1:加入1—2滴FeCl3溶液,苯酚溶液变成了紫色。

师:NaHCO3溶液与FeCl3溶液会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红褐色的沉淀而看不到紫色

生2:加入浓溴水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有苯酚生成。

师:但是,苯酚溶液本来就已经是浑浊的,根本就看不出白色沉淀。

师: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请同学们作为一个课题课外去研究一下。

2、向苯酚溶液中加入金属钠,将会产生苯酚钠和氢气,试问这一反应的原理是什么?

生1: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氢氧化钠再与苯酚反应生成苯酚钠。

生2:因为酸性苯酚大于水,故钠应先与苯酚反应生成苯酚钠

设问:如何用实验来证明?

讨论:根据示踪原子的原理用D2O代替H2O来做实验。

师: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请同学们作为一个课题课外去研究一下。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苯酚的分子结构及其重要性质。根据苯酚的性质,可以了解它的用途和制法。刚才提到,苯酚可以从煤油中提取。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目前主要采用以苯为主要原料的合成法。这两种方法的反应原理都是我们已学过的,现把它作为课后思考题留给同学们。

2014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苯酚》说课 (湖南省湘潭市湘钢一中周洁)获奖作品

《苯酚》说课稿 大家好,我是来自湖南省湘潭市湘钢一中的周洁,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酚。说课环节由这几个部分组成。而今天,请允许我先谈谈本堂课的设计流程。 都说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苯酚,是一堂传统的研究物质性质的内容;而研究性质的过程就好比一场旅行;感受过程中的艰辛和喜悦,享受达到终点的成就和满足;这终点不仅仅是了解它的性质,对于学生来说,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来联系生活,甚至是改变生活或许才是真正的满足;于是我设计本堂课的思路,是从一趟学习之旅中拉开序幕的! 一个完美的旅行首先要有一个梦想的地方,从情境中提出课题便是第一步;整理行囊出发前,除了了解结构和物理性质外,还得有着对课题的困惑,方可借此设计旅行路线,便是探究苯酚性质的实验设计;旅途中,引导学生开展实验,并在思想驿站里,解决过程中延生出来的问题;回味全程,收获知识,学以致用。 新课引入的灵感来自于央视的一个热门节目《大魔术师》,其实学生对一些利用科学知识的障眼法极为感兴趣。我将氯化铁溶液伪装成“神奇的茶水”,倒入三个已分别用氢氧化钠、硫氰化钾、苯酚润洗过的“空杯”里,“茶水”呈现出了不同的颜色。从红褐色沉淀和血红色液体的特征现象中,学生猜出了那黄色的所谓的“茶水”很可

能含有三价铁离子,但却猜不出那特别的“紫色”如何而来,苯酚的课题就在这揭秘魔术的过程中提出来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引发了学生对本堂课极大的求知欲,同时也为其显色反应埋下了伏笔。 苯酚是酚类最简单的代表物,什么是酚?我设计让学生从常见事物所涉及到的分子结构特点中,去构建酚的定义;同时,水果变色的小知识也让学生领会了酚易被氧化的特点,这便顺理成章地理解了实物或呈粉红色的原因;如此巧妙地利用生活知识拉近了学生对于酚的认知和好奇;让他们有了想要继续进行性质研究的愿望。 我们的研究对象为苯酚。首先以球棍模型引导学生分析结构及空间构型,再由微观到宏观,展示实物,让大家直观地感受物理性质中的色态味;接着,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溶解性。从苯酚溶于乙醇的现象中,大家领会了其安全处理措施。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提出可以利用实验现象设计成“牛奶”变“清水”的小魔术,瞬间激发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现象的极大关注。显然,由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比老师简单传递更易接受和掌握。 研究化学性质前,我以苯酚的用途之一,合成阿司匹林作为情境;向学生展示了诺丁汉大学在实验室里自行合成阿司匹林的视频;这段视频除了引出课题外,更激发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极大热情;其中提到了合成的关键物质——水杨酸,截取文献了解到它可由苯酚在一定条件下制得,而从它的反应条件中,学生有了疑问,苯酚的酸碱性如何呢?如此,便为探究苯酚的酸碱性创设了情境。

苯酚教案

第一节醇酚 (第二课时苯酚)教案 汫洲中学江惠远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了解苯酚的用途。 掌握苯酚的酸性、取代反应和显色反应。 理解乙醇和苯酚性质对比,苯酚和苯取代反应性质对比。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频播放促进学科间的相互联系。 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对比等方法,进一步学会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基团间的相互影响的教学,树立辨证分析的观点,培养科学的方法论。 通过虎门硝烟视频,加深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探究实验,启发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思维。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苯酚的化学性质 难点:酚羟基与醇羟基的区别 三、教学用具 化学软件、ppt、化学物质模型 四、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技术、演示实验与讲解三者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引入】观看视频虎门硝烟 【提问】大家知道鸦片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吗?罂粟碱和吗啡 【展示】吗啡的酚结构上用长方形标注 【讲解】像这样羟基与苯基直接相连接的化合物是酚类。苯酚是最简单的酚。【板书】苯酚 一、苯酚的结构

【展示】苯酚的比例模型、球棍模型 【练习】请根据模型写出苯酚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板书】 1.分子式:C 6H 6 O 2.结构简式: 分析酚和醇的结构特点不同。掌握苯酚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式。 【板书】二、苯酚的物理性质 【实验录相演示】在试管中放入少量苯酚晶粒,再加一些水,振荡,观察试管中的现象,然后加热试管里的物质。 【设问】描述实验现象,试做出结论。 【讲述】苯酚的毒性,沾到皮肤的处理方法。 【展示】总结前面的探究实验现象。苯酚的物理性质。 【板书】三、苯酚的化学性质 【结构分析】由醇、苯分析引入苯酚结构,苯酚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羟基和苯环之间的相互影响所决定。 【板书】化学性质:1.苯酚的酸性 【实验录相演示】苯酚俗名石炭酸,我们如何设计实验证明苯酚显酸性呢?甲乙丙的方案 【设问】描述实验现象,试做出结论。 【板书】 【思考】乙醇不显酸性而苯酚显酸性,说明了什么? 酚羟基中的氢原子比醇羟基的氢活泼。苯环的影响 【设问】苯酚和乙醇均为烃的羟基衍生物,为什么性质确不同? 分析、对比苯酚和乙醇的性质不同,引导学生从结构入手寻找原因,初步了解不同烃基对同一官能团的不同影响。 【过渡】苯酚分子中由于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羟基中的氢原子部分电离出来,

苯酚教学反思

篇一:苯酚教学反思关于苯酚的知识是烃的衍生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也是本章教学的一个重点。实验能力是化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本节实验内容在烃的含氧衍生物中是最多的,在教学时应充分发挥这一特点优势,所以将本节课设计成以学生分组实验为主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实验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现代的课堂教学目标是三维目标,课堂中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学会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本节课采用探究教学模式,意在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定为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酚类的定义;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掌握苯酚的化学性质;理解苯环和羟基的相互影响。通过苯酚的性质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②通过分析苯酚的结构特点,推出苯酚应具有的性质;分析羟基对苯环的影响,推出苯酚易发生取代反应,培养分析和推理的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分析能力,加深对分子中原子团相互影响的认识,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结构决定性质的分析,培养唯物主义的思维观点和思维方法;通过苯酚的性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苯酚的化学性质;酚羟基与醇羟基的区别教学难点:酚羟基与醇羟基的区别;有机官能团的相互影响(一)教学的成功之处1、本节课的以实验探究为手段,不但进行了教材安排的实验,还补充了3个对比实验,步步设疑,层层深入,处处铺垫,让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符合思维逻辑,符合认知规律。课堂教学引入素材来自生活,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2、通过设计不同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整节课堂我不断的设计情境,学生的思维也不断的一次次的得到升华,培养了学生科学态度与积极思考问题的精神;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是认真、积极,都能进行思考,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相补充,互相启迪,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比分析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尽管问题是教师帮助提出来的但解决主要靠的是学生,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基本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强化了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4、本节课设计的较特别的点是运用了很多对比方法,来认识物质,其优点一是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原有的知识进行复习再认识,其次也可强化新旧知识的联系,另外,更能使学生通过比较对结构决。篇二:苯酚教学反思苯酚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性质(尤其是与苯、乙醇的对比教学)上表现出的差异反映出结构差异的作用,对于今后学生分析有机物结构预测有机物的性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体现有机物中结构与性质关系的一个很好的例证,同时,也是一个给学生很好的辩证法教育的例证,同一物质内不同结构间会有相互的影响,亦即事物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基于这个考虑我把苯酚的化学性质的教学放在突出的位置,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这一科学学习方法从结构角度进行探讨。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有几个地方是我特别考虑,值得推广的:1、学习任务的引入,学习情景的创设方面我力图还原我们认识物质的本来程序。在生活中,当我们对某一陌生物质感兴趣时,我们会仔细研究有关它的文字说明,提出质疑,然后通过实验或找寻实证证明或解决问题,因此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阅读一块上海药皂的成分以及了解医院用的消毒药水来苏水来统领苯酚性质的教学,然后再引导学生从结构上进行分析。这样的安排还有一个想法,是希望借此给学生一个案例,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多关注化学,把学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2、在教学中,物理性质的教学显得那么地不经意,比如,为了证实苯酚的酸性,我们要配溶液,就必须从试剂瓶中取出晶体,此时就可以观察它的物理性质了,因为要溶解成溶液,而常温下苯酚溶解情况不佳,就考虑加

优质课——苯酚

苯酚 微课内容: 苯酚用途、物理性质、结构、化学性质 任务单: (1)用脑图表述你对苯酚的了解 (2)相关反应辨析题-主要涉及苯酚与浓溴水的反应,以及苯酚的检验 (3)你在观看完成后,有什么疑惑么? 任务一:苯酚的酸性 导入:展示苯酚分子的模型,并将其与乙醇、苯模型做对比 提问:是什么导致了苯酚有一定的酸性呢? 生:羟基 师:但是乙醇也有羟基,它为什么就不会与氢氧化钠反应呢? 生:苯环的影响 探究1:苯酚酸性很弱,不能使指示剂褪色,那她与碳酸的酸性相比,哪个更强呢?如何设计实验证明? 将二氧化碳通入苯酚钠中 探究2:苯酚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物的探究 将碳酸钠溶液滴入到苯酚钠中 小结:让学生写苯酚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任务2:苯酚与浓溴水的反应 探究3:苯酚与浓溴水是发生加成还是取代? 引导:让学生写加成和取代分别出现的产物,找出区别,然后,提出可能的方案 生:可能提出用PH试纸检验 师:很好,但是浓溴水也是有很强的酸性的,可能会造成干扰,可否从其他微观粒子的变化来检验呢?我们可以用电导率仪来测量,预测发生加成和取代的曲线图 结论:发生了取代反应,生成的沉淀是2,4,6—三溴苯酚 思考:液溴与苯也能取代,比较他们的条件,为什么苯酚的取代更为容易呢? 探究4:苯酚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 提问:你觉得有什么可能发生了显色呢?(可以提示学生铁与硫氰化钾的显色) 生1:铁离子的催化,使苯酚快速被空气氧化而显色 生2:铁离子有氧化性,把苯酚氧化了 生3:铁离子与苯酚离子络合 师:1认为苯酚被空气氧化而变色,那是不是可以用其他的氧化剂短时间内将其氧化来对比呢? 生:用过氧化氢试试 学生:用过氧化氢做实验对比 师:2如果三价铁离子氧化了苯酚,那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检验什么离子的存在呢?生:检验亚铁离子 师:提供普鲁士蓝,并让学生按计划操作 展示资料:苯酚与铁离子的络合反应的方程式 师:如何证明是络合反应呢?(引导从化学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 生:加酸或者碱来看颜色是否会发生变化 师:那你们来预测一下如果发生的是络合反应,加酸或碱会出现什么变化? 生:加酸,平衡逆移,颜色变浅

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苯酚的教学设计

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苯酚的教学设计 玉环县楚门中学张礼聪 1.教学设计思想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苯酚的内容编排在烃、醇之后进行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了有机化合物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学习初步思路和方法,并且对苯酚可能与那些试剂反应及反应发生的类型具有一定的猜想和预测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时,从学生分析苯酚的结构出发,回忆和比较苯、醇的性质,讨论分析,猜想和预测苯酚性质,再通过学生“活动探究”方式进行实验验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设计思路如图1: 图1 酚教学设计思路 2.教材分析 2.1课标教学要求分析 新课标《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从知识内容的编排体系上看,“更多的是从如何研究一类化合物的角度去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应用,更多地需要从不同类别的有机化合物,其结构上的区别去认识其性质和应用的区别,更多地需要关注不同类别的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因此,提出了“通过对典型代表物——苯酚的组成、结构特点和性质的认识,上升到对酚类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认识”课标教学要求。 2.2教材教学内容分析

《有机化学基础》酚的内容是以苯酚为典型代表,认识酚类物质的主要结构特征(苯环与羟基)和性质;以苯酚为研究对象,探索酚羟基和苯基官能团的性质及基团间相互影响。具体的教学主干内容归纳为图1: 3.学情分析 本课时内容安排在《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专题4,是学生在《化学2》有机化合物和前三个专题的学习基础上,对新一类化合物的进一步认识。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了解研究有机化学的方法,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通过烃的学习,已掌握了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与性质关系;同时在前一课时醇的学习后,已学会醇羟基的结构与性质关系,认识了醇羟基的化学性质。因此,学生在苯酚的学习时,学习方法和知识基础上已具有适当的铺垫;但对酚羟基的酸性相对强弱(与碳酸和碳酸氢根的比较)及苯酚的三溴取代还是具有一定困难;对显色反应缺少支持。所以,学生对本课时的学习的较好策略应该是进行比较(苯、醇)分析、讨论猜想、实验探索的方式。 4.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技能:能认出酚类物质的结构特征;能描述苯酚的物理性质;了解苯酚溶解性情况及原因;能比较醇羟基和酚羟基的化学性质差异,能书写酚羟基弱酸性的相关常见方程式;能比较苯与苯酚中苯基的化学性质相似和差异,了解羟基对苯环的影响;知道苯与氯化铁的显色反应。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苯酚结构分析,认识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通过苯酚与苯、醇羟基的比较学习,培养学生猜想和预测能力和比较学习的思想;通过实验活动观察、记录、总结,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差异性比较,使学生树立由“官能团”着手学习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和官能团相互影响的事实。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从中国“三宝”酚漆的了解,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观,体会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通过实验前的讨论分析、猜想假设体验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苯酚和酚类物质的应用,认识酚类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工业含酚物质排放引发的

比赛活动教学反思

比赛活动教学反思 学校组织的新课标教学比赛活动已经结束。此次比赛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锻炼自己、展示风采的平台。也许最后的结果并不能让所有人满意,但最重要的是我享受了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我能够更清晰的认识自己,磨砺自己,提升自己!下面就对这次比赛作以下总结 第一,要精心的备课 选择好课题后,就要对本节课进行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研究课程标准要求、研究教材的具体内容、研究学生的现有知识状况、研究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 1、在课程标准要求方面。新课程要求要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重视化学的应用,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上提倡以学生为本的生本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在具体的要求上,新课标要求“了解羧酸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因此本节课在内容上有两点要求,一是要注意对比醇羟基、酚羟基、羧基的结构差别,对比乙醇、苯酚、乙酸的性质差别;二是要注意乙醇、乙醛、乙酸和乙酸乙酯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会用变化的观点区思考问题;三是注意从乙酸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含羧基的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根据这些要求我制定了相应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教学难点乙酸、碳酸、苯酚的酸性比较及酯化反应。

2、在教材的具体内容方面。首先应细读教材,包括书本的每一个例题和本节后面的练习题,研究例题和练习题的立意,为本节课的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在研读了教材之后,要根据新课标对本节课内容和方法的具体要求编写学案,学案中设置部分有梯度的问题,达成水到渠成的目的。 通过以上两个活动,完全达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探究性学习”的要求。这样做不仅避免了照本宣科带来的枯燥无味,而且使课堂充满了生机,通过上课发现这种做法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因此也是十分成功的。 3、在学生的现有知识状况方面。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苯酚、碳酸、乙酸酸性的强弱,同时对比醇羟基、酚羟基和羧基的氢原子电离的程度,进一步探究酯化反应机理,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也是对有机反应特点的再认识。 4、在教法和学法方面。根据本节课的特点采用在教学方法上我选择了以复习回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应用活动的教学模式。通过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教学过程,概括归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中,通过观察、类比、思考、探究、概括、归纳和动手尝试相结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科学思维能力,形成了实事求是

苯酚--优质课教案

课题:苯酚 主讲人:高雪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写出苯酚结构、说出苯酚的物理性质、写出苯酚的化学反应。 能够举出鉴别苯酚的方法,了解苯酚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观察、演示实验及视频能归纳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 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透过现象看本质,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学科思想。通过课堂实验激 发对化学的热爱和好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苯酚的化学性质 难点:官能团和苯环的相互影响 三.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 创设情境对比研究探究讨论归纳小结 四.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给学生展示一组图片,花朵、水果、药物、饮品、日用品等。前两类物质具有芳香气味、后三类物质都出现了“酚”字样,再通过几种物质的结构式,引出酚的概念,并与醇的概念加以区别。 最简单的酚----苯酚 【新课】 1.苯酚的结构 苯酚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C6H6O 2、苯酚的物理性质 ①纯净的苯酚是无色晶体,有特殊气味,露在空气中或久置会变为粉红色。(以图片形式展示) ②熔点较低。 ③常温时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试管中放一药匙苯酚,加入2毫升水,振荡,观察其现象,放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冷却,再次观察现象) ④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⑤苯酚有毒,浓溶液对皮肤有腐蚀性。(思考:苯酚不小心沾到手上,如何处理?) 3、苯酚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①燃烧 ②在空气中放置:

③遇高锰酸钾溶液: (2)弱酸性 实验:浑浊的苯酚溶液滴加氢氧化钠,再通入二氧化碳,观其现象。 (3)取代反应 ①和Na反应 思考:和同温度的乙醇比较,哪一种与Na反应更活泼?为什么? ②与溴水反应 思考:溴水为何要过量? 比较苯、苯酚与溴反应的异同? (4)显色反应 实验: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FeCl3溶液,振荡。 现象:溶液立即变为紫色。 结论:在溶液中,苯酚与FeCl3反应,生成紫色、易溶于水的物质。 4、苯酚的用途 可用作防腐剂、消毒剂,生产染料、农药,用于合成酚醛树脂、合成香料、合成纤维等五.课堂练习 六.课堂小结 七.板书设计 苯酚 一.结构 二.物理性质 三.化学性质 1. 氧化反应 2.弱酸性(四个化学方程式) 3. 取代反应(化学方程式) 4.显色反应

青年教师教学比赛教学反思示范

青年教师教学比赛教学反思 学校组织的新课标教学比赛活动已经结束。此次比赛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锻炼自己、展示风采的平台。也许最后的结果并不能让所有人满意,但最重要的是我享受了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我能够更清晰的认识自己,磨砺自己,提升自己!下面就对这次比赛作以下总结: 第一,要精心的备课 选择好课题后,就要对本节课进行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研究课程标准要求、研究教材的具体内容、研究学生的现有知识状况、研究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 1、在课程标准要求方面。新课程要求要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重视化学的应用,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上提倡以学生为本的生本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在具体的要求上,新课标要求“了解羧酸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因此本节课在内容上有两点要求,一是要注意对比醇羟基、酚羟基、羧基的结构差别,对比乙醇、苯酚、乙酸的性质差别;二是要注意乙醇、乙醛、乙酸和乙酸乙酯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会用变化的观点区思考问题;三是注意从乙酸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含羧基的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根据这些要求我制定了相应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教学难点:乙酸、碳酸、苯酚的酸性比较及酯化反应。 2、在教材的具体内容方面。首先应细读教材,包括书本的每一个例题和本节后面的练习题,研究例题和练习题的立意,为本节课的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在研读了教材之后,要根据新课标对本节课内容和方法的具体要求编写学案,学案中设置部分有梯度的问题,达成水到渠成的目的。 通过以上两个活动,完全达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探究性学习”的要求。这样做不仅避免了照本宣科带来的枯燥无味,而且使课堂充满了生机,通过上课发现这种做法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因此也是十分成功的。 3、在学生的现有知识状况方面。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苯酚、碳酸、乙酸酸性的强弱,同时对比醇羟基、酚羟基和羧基的氢原子电离的程度,进一步探究酯化反应机理,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也是对有机反应特点的再认识。 4、在教法和学法方面。根据本节课的特点采用在教学方法上我选择了以复习回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应用活动的教学模式。通过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教学过程,概括归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中,通过观察、类比、思考、探究、概括、归纳和动手尝试相结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科学思维能力,形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了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第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在充分分析了以上信息之后,就要动手设计学案和多媒体课件。在这里我借鉴前人的做法,以减少工作的重复性和复杂性。考虑到课堂的生成性需要,并不要求把每一个细节都罗列在课件内,而是让课件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使得课件的实用性得到加强。因此,我在课件的设计上追求简练、明了。这样设计下来可见的内容和页数都得到精简,把更多想象的空间都交给了课堂,交给了师生的互动环节,使得整个课堂简练而不空洞,精准而

苯酚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苯酚”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云南师大附中大理分校大理新世纪中学云南大理671000 )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知识结构:本文所述“苯酚”属于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第六章第四节的内容,从知识结构上看,本节可分为四部分,苯酚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它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教材整体上看,苯酚既是很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又是酚类物质的代表,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从知识内涵和苯酚的分子结构特点上看,酚羟基和醇羟基的性质差别将为以后学习有机物性质的判定奠定好基础。 3.重点难点:苯酚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酚羟基和醇羟基在性质上的区别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4?教材的处理:采用“结构-性质一用途”的模式。以前面学习的醇类的结构和性质为基础,进一步强化“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的特性”。分析苯酚与芳香醇及乙醇结构的不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可同时演示这三种物质的分子结构,使学生清楚的认识酚是羟基和苯环直接相连的有机化合物。在讲化学性质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1)苯环对羟基的影响:羟基是酚的官能团,也是醇的官能团,但两者的性质是不同的。例如苯酚具有弱酸性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但乙醇却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2)羟基对苯环的影响:对比苯酚和苯与溴的取代反应,注意二者的反应条件的不同,让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酚类物质,能够识别酚和醇;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主要用途;理解苯环和羟基的相互影响。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的习惯;训练学生初步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方法,学会运用对比法、迁移法、实验法、分析法等方法研究问题;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体验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中的心理感受;练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与人沟通、争辩、交流的勇气;培养学生关注化学与环境、化学与健康、化学与生活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 1 ?学情分析:从知识水平上看,学生已经学完了烃和烃的衍生物中的乙醇等内容,对有机化合物的学习特别是有机分子中的官能团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之间的相互

苯酚优质课教案

望谟民族中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课题第一节醇和酚(第二课时)授课人:胡宇时间:2017.3.16 三维目标知识与 技能 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分子结构和用途。掌握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自学、分析、探索、归纳的能力。 过程与 方法 学习烃的含氧衍生物由结构到性质研究方法。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了解苯酚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用途以及在现代化科学 技术手段应用的重要意义,增强求知欲。 教学重点苯酚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酚分子内羟基和苯环的相互影响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对比、归纳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内容设计意图【教学过程】 [引入] 从生活中的芝麻油(含芝麻酚)、百香果(含儿茶酚) 等酚的结构,对比醇的结构,引出酚的概念。 [得出苯酚的溶解性及其随温度的变化] [教师]电脑展示芝麻酚儿茶酚的结构 [教师] 醇的概念过渡到酚的概念(学习代表物:苯酚) 课堂练习:(见) 板书二、苯酚 1.物理性质 [学生] 阅读教材P52页,同学归纳回答苯酚的物理性质[教师]展示苯酚的分子结构,反问学生苯酚有什么结构特点?板书 2.苯酚的分子结构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展示生活药品:苯酚软膏 (节选部分使用说明书) 【药物相互作用】 不能与碱性药物并用从生活出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由结构引导学生归纳苯酚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1.用后拧紧瓶盖,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尤其是色泽变红后。 2.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1周,如仍未见好转,请向医师咨询;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瘙痒、红肿等症状应停止用药,用酒精 洗净。 根据说明书引导学生猜想苯酚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学生思考交流并回答]: [教师] 由用后拧紧瓶盖,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尤其是色泽变红后。可知苯酚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已被氧化,说 明它具有还原性。 板书 3.苯酚的化学性质 (1)还原性 讲解 ①与氧气反应 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实验探究1】实验3-3 苯酚的酸性P53 [学生观看实验视频、交流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苯酚教学设计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一节醇酚 (第二课时苯酚)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安排在乙醇后面的又一种烃的衍生物,教材在这一基础上紧接着安排入苯酚有其独有的作用。因苯酚的结构中也含羟基,通过苯酚性质的学习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羟基官能团性质的掌握,而苯酚性质与乙醇性质的又有一定的不同之处,让学生理解官能团的性质与所处“氛围”有一定的相互影响,让学生学会全面的看待问题,能更深层次的掌握知识。在学生掌握苯酚性质的同时,又为后面烃的衍生物的学习提供了方法。教材的这一安排以及本节内容的知识特点使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成为可能。 苯酚结构中与乙醇的相同点(都有羟基)为学生对苯酚性质的探究提供了基础;而苯酚结构中与乙醇的不同点(羟基与苯基相连)又为学生的进一步的探究提供了空间。因此,将该节的内容设计成探究式教学模式极佳。根据教材和学生情况本节课的探究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苯酚中羟基和苯基性质的探讨(官能团共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迁移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也使学生体会到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技能;二是苯基和羟基性质的相互影响的探讨(官能团特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发。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了解研究有机化学的方法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学生在学习乙醇的过程中已初步掌握了官能团对有机物主要性质的决定性作用,对乙醇中官能团羟基的性质也已有较深的理解和掌握。通过烃的学习,已掌握了苯的结构与性质关系;同时通过醇的学习,已学会羟基的结构与性质关系,认识了羟基的化学性质。因此,学生在苯酚的学习时,学习方法和知识基础上已具有适当的铺垫;但对酚羟基的酸性相对强弱(与碳酸和碳酸氢根的比较)及苯酚的三溴取代还是具有一定困难;对显色反应缺少支持等。所以,学生对本课时的学习的较好策略应该是进行比较(苯、醇)分析、讨论猜想、实验探索的方式。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 掌握苯酚的结构和苯酚的酸性、与溴的反应等重要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方程式。 3. 了解苯酚的用途, 掌握苯酚的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研究苯酚的性质; 2.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观察、分析能力, 加深对分子中原子团相互影响的认识, 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 通过实验活动观察、记录、总结,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表达能力; 4. 通过差异性比较,使学生树立由官能团着手学习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和官能团相互影响的事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苯酚及酚类物质的学习及应用,认识酚类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价值。 2. 通过工业中酚类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求实进取的品质。

《醇酚——酚》教学设计

《醇酚——酚》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酚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中第一节的内容,酚对于学生来说是崭新的教学内容,教材将酚和醇安排在同一节,旨在通过各自的代表物苯酚和乙醇,在结构和性质上的对比,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并且通过代表物质苯酚,迁移认识其他酚类化合物。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苯酚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加深理解“基团相互影响”的基本思想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实验探究苯酚具有弱酸性;学以致用,设计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案,学会对比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辩证看待化学物质。感受化学问题与社会实际问题紧密相连,增强社会责任感。体会“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苯酚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以及结构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教学学法】 一、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是苯的结构与性质,醇、甲苯的结构与性质,卤代烃的结构与性质。 2、学生已有的能力状况 初步具备官能团与有机物性质的相互推断,以及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3、学生的心理分析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机,成才的起点。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对同样

具有羟基的物质却分为两类——醇和酚,它们有何异同?学生对此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因此本节课的落脚点,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二、教法选择启发引导法、探究对比法。 三、学法指导实验探究法、迁移对比法。 【教学过程】 我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如下个五教学环节: 1:课堂引入 我为学生提供了李斯特用苯酚消毒和贝克兰合成酚醛塑料的历史资料。 2:苯酚的物理性质和结构 学生自然对苯酚这种物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水到渠成的展示了苯酚,并认识物理性质和结构。 同时引出问题:苯酚和醇的官能团都是羟基,二者在性质上有何不同呢? 3:苯酚的化学性质 这一部分是本节课教学难点和重点突破的地方,要达到知识、能力、方法多重目标的实现。 (1)实验探究苯酚的弱酸性 通过课前预习学生知道苯酚具有弱酸性,如何证明苯酚具有酸性并检验苯酚的酸性强弱呢?通过讨论最后将认知冲突转化为三个问题,“苯酚能和NaOH反应吗?”“苯酚具有酸性吗?”“酸性强弱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课堂推进到了实验探究阶段。给出试剂,由学生分组探究。1、2组探究第一个问题,给出以下试剂:苯酚、NaOH溶液、水3、4组探究第二个问题,给出以下试剂:石蕊 试液、pH试纸5、6组探究第三个问题,给出以下试剂:Na 2CO 3 溶液、苯酚浊液、 NaOH溶液、盐酸、大理石 一、二组两个方案:1、向苯酚浊液中加入NaOH溶液,2、向等量的苯酚浊液中加入相同体积的NaOH溶液和水比较现象方案1不如方案2,方案2通过对比解决了苯酚是否溶于水的问题。 三、四组两个方案:1、使用pH试纸测量 2、使用石蕊试液 方案1可以测出为酸性,方案2石蕊不不变色,为什么?五六组的实验探究

苯酚教案

苯酚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重要性质、了解苯酚的用途 2. 以苯酚为例,了解酚羟基在化合物中的作用 3. 了解酚类的化学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实验、讲解、讨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加深对分子中原子团相互影响的认识,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苯酚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难点:苯酚的化学性质与物质结构的关系。酚羟基与醇羟基的区别。 三、教学组织过程 教学过程:[板书] 第二节苯酚 [讲述引入新课]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面我们通过几个试验来探索苯酚的性质。 课前准备 1、创设情景,引出研究主题: (教师活动)讲述: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上和医药上经常使用。大家到手术室里常闻到一种气味,家庭的药皂中也可闻到一种特殊的气味,这种物质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学生活动)实验导入

2、师生互动,探究:(实验完毕后,请同学们收拾好药品、和仪器。) 针对上述实验现象,请同学们看书自学。 读书提纲 1、苯酚分子结构如何?它与醇类结构有和区别? 2、苯酚有那些物理性质? 3、苯酚与NaOH溶液反应的现象如何?说明苯酚具有怎样的性质? 4、苯酚溶液分别与浓溴水及FeCl 3 溶液反应的现象如何? 5、苯酚分子中原子团之间是怎样相互影响的? (学生自学、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二、苯酚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师:苯酚与醇类物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你认为苯酚的化学性质与乙醇是否相同? 生: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它的化学性质与乙醇是不完全相同的。 [板书]1 苯酚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1)苯酚的分子结构 羟基与苯环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接所得到的化合物叫酚,要注意酚与醇的区别(如: (讲解):(前者属于酚类,后两者都属于醇类),苯酚是最简单的一种酚类物质,所以,苯酚通常简称为酚。苯酚俗称石炭酸,但它不属于羧酸类。 苯酚的分子式为C 6H 6 O,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处于苯环所在的平面上,苯 酚是一种极性分子。 (2)苯酚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苯酚是无色的晶体,露置在空气里会因小部分发生氧化而呈粉红色,因而应密封保存苯酚。苯酚具有特殊的气味,熔点43 ℃。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当温度高于65 ℃时,则能与水混溶。苯酚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3)苯酚的毒性 (讲解):苯酚有毒,它的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要小心,如不

苯酚教学设计

人教版选修5第三章第一节《苯酚》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苯酚是芳香烃的重要羟基衍生物,本节教材安排在苯和乙醇之后,想让学生认识到多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与制约。让学生认识到官能团是物质化学性质的决定因素;还要注意有机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的相互影响,从而理解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辩证关系。本节课在整个有机化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后边的有机化学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从知识水平上看,学生已经学完了烃和烃的衍生物中的乙醇等内容。对有机物的学习,特别是有机分子中的官能团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了一定的认识,能掌握常见的几种有机反应类型,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希望自己能独立完成实验,有很强的求知欲。 三、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技能 (1).通过观察掌握苯酚的物理性质、结构,并了解其用途; (2).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掌握苯酚的化学性质; (3).通过与乙醇、水、苯的对比,了解有机物基团之间的互相影响。2、过程方法 (1).通过对苯酚结构分析,认识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通过苯酚与苯、醇羟基的比较学习,培养学生猜想和预测能力和比较学习的思想; (3).通过实验活动观察、记录、总结,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 (1).通过实验来研究苯酚这一新物质的学习过程,来培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 精神; (2).通过工业含酚物质排放引发的环境问题,促使学生养成关注社会,关注环境,珍视生存环境,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观。 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酚羟基的弱酸性、苯酚的取代反应。 2、教学难点 羟基与苯环相互影响对苯酚性质的影响,以及与醇、苯性质比较的差异。 五、课前准备 1. 试剂:苯酚晶体、苯酚稀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饱和碳酸钠溶液、浓碳 酸氢钠溶液、浓溴水、蒸馏水、乙醇、苯、钠、稀盐酸、酚酞试 液、石蕊试液、蒸馏水等。 2. 用品:火柴、试管、玻璃棒、表面皿、角匙、胶头滴管等。

选修五-苯酚 教案

选修五-苯酚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重要性质、检验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加深对分子中原子团相互影响的认识,培养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苯酚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苯酚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关系 教学过程 [提问]写出苯酚的分子式和结构简式 分子式C 6H 6 O ②③结构简式或或C 6 H 5 OH [讲解]:苯酚是苯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烃的衍生物,官能团是羟基,下面我们接着学习苯酚的化学性质。结构决定性质,苯酚分子里有羟基,乙醇分子里也有羟基,乙醇分子里的醇羟基能与金属钠反应,酚羟基能与金属钠反应吗? [演示1]:苯酚与钠反应的实验 现象:苯酚与钠剧烈反应,产生气泡。 [板书]:与钠剧烈反应:2+ Na→ 2 +H2↑ [设问]:酚羟基上氢原子能否电离显酸性? [演示2]:试管加入1ml苯酚浊液后加入5%氢氧化钠溶液现象:试管内的液体由浊液变澄清 结论:苯酚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说明苯酚显酸性。 [板书]:1.苯酚的酸性(俗称石炭酸) 与氢氧化钠反应+ NaOH→ + H2O [设问]:苯酚显酸性,酸性强弱如何呢? [演示3]:试管加入1ml苯酚溶液后再滴入几滴石蕊试液。 现象:试管内的液体不变红。 结论:说明苯酚酸性很弱。 实际上,苯酚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如果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往CO2气体,会重新反应生成苯酚。 [板书]: + CO2 + H2O →+ NaHCO3酸性:盐酸>碳酸>苯酚 [讲解]:苯酚和乙醛醇都含有羟基,但乙醇为非电解质,苯酚显弱酸性,这说明不同的烃基对羟基的影响不同,由于苯环的影响,苯酚羟基上的氢变得活泼而部分电离。任何事物的作用都是相互的,苯酚中的苯环对羟基有影响,反过来羟基对苯环也有影响。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苯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苯酚》教案

苯 酚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酚类的定义,掌握苯酚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了解苯酚的制法。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实验探究和设计能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科学思想: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确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化学学科思想。 科学品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作风。 科学方法:通过实验、分析、对比等方法,使学生会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苯酚的分子结构和性质特点、实验能力。 教学难点:苯酚分子中羟基与苯环的相互影响,实验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设计: 引:一进医院,我们就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这是什么气味? 生:空气清新剂(×)/药味(√)/来苏水味(√) 师:来苏水中重要的成分是甲基苯酚,常用于医疗器械和环境消毒。那么,什么叫酚呢? 书:我们把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叫做酚。 师:它的关键词是什么? 生:“直接” 师:对!若苯环不与羟基直接相连,那就属于哪一类化合物了? 生:醇类 师:酚类是否只有一个酚环?只有一个羟基? 生:不一定 展示:其他酚类化合物 师:最简单的酚是由一个苯环和一个羟基构成的。苯分子里只有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所得的生成物,是最简单的酚,叫苯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苯酚。 师:甲基苯酚可用于医疗器械和环境消毒。苯酚也不例外,也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能力。因此,苯酚也可用作消毒剂。苯酚的消毒作用是如何被发现的? 资料展示:在19世纪初,医院的设备很差,那时缺少麻醉药和消毒剂,许多病人烈死于手术后的伤口感染中,在英国的爱丁堡有一家医院,一名叫李斯特的外科医生,发现在化工厂附近的污水沟里,沟水清澈,浮在水面上的草根很少腐烂。原来,就是从化工厂流出的石炭酸(苯酚)混杂在沟水里,石炭酸是化工厂提炼煤焦油时排出的“废弃物”。李斯特用石炭酸对手术器械、纱布等一系列用品进行了消毒,病人手术后伤口化脓、感染的现象立即减少了,由此,爱丁堡医院手术伤口感染率一度成为全世界外科医院中最低的。李斯特也就成了全世界最著名的外科医生。 师:苯酚还有什么用途呢? 书:一、苯酚的用途 展示:苯酚的用途如:电木、编制鱼网的绳索、药皂等。 苯酚的用途

《苯酚》教学设计-word文档

《苯酚》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 教学指导思想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苯酚的内容编排在烃和醇之后进行教学,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思路和方法,并且对苯酚可能与哪些试剂反应及反应类型具有一定的猜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从苯酚的结构入手,注意与醇和苯的性质比较,通过学生活动的方式探究苯酚的物理、化学性质。 2.教学设计理念 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教学的生命线,它需要老师不断探索,设计优质的教学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应当是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知识背景以及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依据 新课标人教版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第二课时。 2.模块学习要求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化学学科模块学习要求》(试行)中,对本课时内容要求如下: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补充说明 4.认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们的转化关系。 4.1认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以具体物质为例,分析官能团的特性及相互转化。 通过认识各类有机物典型代表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差异,引导学生上升到对一类化合物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认识。 引导学生归纳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形成有机化学主干知识网。 4.2知道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化学性质及其用途。 4.3知道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之间的相互转化。 4.4能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3.教学内容分析

苯酚教案及习题

苯酚教案及习题 【学习目标要求】 1.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2.了解苯酚的用途,把握酚羟基与醇羟基的区别。 【教材内容透析】 一、酚的分子结构 羟基与芳香烃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其化合物是醇,羟基与苯环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其化合物则是酚。 注意 判别含羟基的物质是否属于酚类时,关键要看羟基是否与苯环直接相连,如下列物质由于羟基直接与苯环相连,均属酚类: 又如下列物质由于羟基没有直接与苯环相连,则均不属于酚类: 二、苯酚的分子结构 苯分子里只有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生成物是最简单的酚——苯酚。苯酚的分子式是 O H C 66结构式为 ,简写为: 或OH H C 56。 注意 苯酚分子里至少有12个原子位于同一平面内。 三、苯酚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苯酚是无色晶体,露置在空气里会因小部分发生氧化而呈粉红色,苯酚具有特殊的气味,熔点为C 43,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当温度高于C 65时,则能与水以任意比互

溶,苯酚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注意1.苯酚易被空气氧化,故苯酚应严格密封保存。 2.苯酚在水中微溶,易溶于乙醇,洗去人皮肤上的苯酚要用酒精,而不是用水。 四、苯酚的化学性质 由于苯酚分子里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二者彼此相互影响,使其具有一些特殊的化学性质。 1.苯酚的酸性 实验6—3 向一个盛有少量苯酚晶体的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振荡试管,有什么现象发生?再逐滴滴入5%的NaOH溶液并振荡试管,观察试管中溶液的变化。 实验现象苯酚晶体在蒸馏水中形成了浑浊的液体;滴入5%的NaOH溶液 后,浑浊的液体变为澄清透明的液体。 实验结论在水溶液中,苯酚易与氢氧化钠反应,苯酚具有酸性。 说明 H ①由于苯环对羟基产生了影响,使羟基的活性增强,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 可见苯酚具有酸性,所以苯酚又名石炭酸,但酸性极弱,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其电离程度为: ②苯酚与NaOH反应生成苯酚钠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反应的实质是酚羟基的氢与氢氧化钠的氢氧根结合成了水。 ③苯酚钠是一种盐,易溶于水,易电离,是强电解质,苯酚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如下: H,说明乙醇中的羟基也具有一定的活性;但乙醇在水溶液中 ④乙醇能与Na反应放出 2 很难电离出氢离子,也不能与碱反应生成盐,由此可知,酚羟基上的H比醇羟基上的H活泼。 实验6—4 向上述实验所得澄清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溶液的变化。 实验现象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澄清的溶液变浑浊,静置后液体分为两层,上层水状,下层无色、油状。 实验结论在溶液中,苯酚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苯酚。苯酚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还弱。 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