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汤及其类方
麻黄汤的研究
麻黄汤的研究麻黄汤源自汉代医家张仲景的《伤寒论》,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组成,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效,主治太阳伤寒表实证。
如今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都有进展,如下所述。
一化学成分1.生物碱麻黄中麻黄碱的含量较高,主要为苯丙胺类生物碱,该类成分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麻黄的有效成分,至今已分离出10多种麻黄碱,但在不同种麻黄中其含量从1%到3%不等。
近年来又发现了新的生物碱类型:NawwarM A M等从E.alata中分离得到第1个喹啉类生物碱:4羟基7甲氧基2喹啉羧酸)。
StarrattA N等从E.pachyclada ssp. sinaica中分离得到一类新的喹啉类生物碱,分别为:4羟基6甲氧基2喹啉羧酸,4羟基2喹啉羧酸,4,6二羟基2喹啉羧酸。
2.挥发油麻黄所含挥发油成分复杂。
挥发油主要有效成分2,3,5,6四甲基吡嗪、1α萜品烯醇;此外还含有β萜品烯醇、萜品烯醇4桂叶烯、二氢葛缕醇、对孟烯2醇7,1,3,4三甲基环己烯3醛等。
其中四甲基吡嗪和萜品烯醇的含量为2.26%和1.92%;吉力等运用GS MS分析草麻黄,木贼麻黄,中麻黄中挥发油成分,分离得到127个化合物。
从草麻黄中得到82个,木贼麻黄中有39个,中麻黄有63个。
其中1α松油醇的含量较高占31.64%;1,4桉叶素其次占12.80%;十六烷酸占16.22%。
3.黄酮类黄酮是麻黄属中一类重要成分,麻黄黄酮类主要有:芹菜素、山奈酚、槲皮素、无色矢车菊素、小麦黄素、草棉黄素、芹菜素5鼠李糖苷、3甲氨基棉黄素、山奈酚鼠李糖苷、无色飞燕草素、芦丁、白天竺秦苷、白花色甙、4,5,7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醇3OβD葡萄糖苷等。
4.氨基酸和矿质元素类麻黄果有一定的营养和食用价值,研究结果显示腹有诗书气自华[11]麻黄果富含18种氨基酸,含量(mg/100g麻黄)如Leu(14.6)、Ile(62.1)、Phe(35.9)、Lys(15.4)、Val(28.4)、Thr(48.0)、Met(6.9)、Arg(111.9)、His(12.4)、Tyr(12.1)、Cys (40.8)、Gly(37.9)、Ala(165.7)、Ser(97.5)、Glu(350.3)、Asp(474.2)、Pro(162.8),并发现麻黄果氨基酸除了异亮氨酸和赖氨酸含量明显低于草莓中的以外,其他必需氨基酸含量都接近或超过草莓中的相应氨基酸含量,另外,含有较高的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苍术麻黄汤及其组成成分在血脂异常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㊀㊀ʌ摘㊀要ɔ㊀血脂异常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ꎮ现代医学治疗血脂异常首选他汀类药物ꎬ但其在肌病㊁肝脏损伤㊁新发糖尿病等方面仍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发生ꎮ中医药在防治血脂异常方面具有独特的用药特色和潜在优势ꎮ中医认为血脂异常多以湿浊㊁痰浊㊁血浊为患ꎮ苍术麻黄汤为国家名老中医许公岩根据 湿家理脾为要 的思想指导创制而成ꎮ文章就苍术麻黄汤在调脂治疗中的机制㊁相关临床和实验进展进行综述ꎬ以期对苍术麻黄汤及其组成成分在临床调脂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循证医学依据ꎮʌ关键词ɔ㊀苍术麻黄汤ꎻ血脂异常ꎻ痰浊内阻证ꎻ临床研究ꎻ许公岩ʌDOIɔ㊀10.3969/j.issn.1671 ̄6450.2020.05.023ClinicalresearchprogressofCangzhumahuangdecoctionanditscomponentsinthetreatmentofdyslipidemiaLiLuluꎬHuXinꎬShangJujuꎬLiuHongxu.HeartCenterꎬBeijing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ꎬCapitalMedicalUniversityꎬBeijing100010ꎬChinaCorrespondingauthor:LiuHongxuꎬE ̄mail:lhx_@263.netFundingprogram:XuGongyanandXiaShourenYouthTalentFundation(XX ̄201705)㊀㊀ʌAbstractɔ㊀Dyslipidemiaisanimportantindependentriskfactorforcardiovascularandcerebrovasculardiseasesincor ̄onaryatheroscleroticheartdiseaseandstroke.Inmodernmedicineꎬstatinsarethefirstchoiceforthetreatmentofdyslipi ̄demiaꎬbuttherearestillclearadversereactionsinmyopathyꎬliverꎬandnew ̄onsetdiabetes.Chinesemedicinehasuniquemedicationcharacteristicsandpotentialadvantagesinpreventingandtreatingdyslipidemia.Chinesemedicinebelievesthatab ̄normalbloodlipidsaremostlycausedbywetturbidityꎬphlegmandbloodturbidity.CangzhumahuangdecoctionwascreatedbyMr.XuGongyanꎬawell ̄knownnationaldoctor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ꎬundertheideologicalguidanceof"wetthehousetomanagethespleen".ThisarticlereviewstheetiologyandpathogenesisꎬrelatedclinicalandexperimentalprogressofCangzhumahuangdecoctioninlipid ̄loweringtherapyꎬinordertoprovideevidence ̄basedmedicalevidenceforthestudyofCangzhumahuangdecoctionanditscomponentsinclinicallipid ̄loweringtherapy.㊀㊀ʌKeywordsɔ㊀CangzhumahuangdecoctionꎻDyslipidemiaꎻClinicalresearchꎻInternalresistanceofphlegmandturbidi ̄tyꎻXuGongyan㊀㊀血脂异常(dyslipidemia)是指由于血脂代谢或转运异常使血浆中一种或多种脂质过高或过低ꎬ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㊁三酰甘油(TG)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水平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水平过低ꎮ血脂异常是造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1]ꎮ近年来我国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3]ꎬ戴璟等[4]调查中国9省市成年人血脂异常流行特点研究提示ꎬ成年人血脂异常患病率水平较高且增长速度快ꎬ预示未来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及相关疾病负担将继续加重ꎮ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及 血脂异常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提出临床调脂达标㊁高胆固醇血症及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首选他汀类调脂药物[4 ̄5]ꎮ他汀类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及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在临床上应用广泛ꎬ疗效确切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ꎬ然而其在肌病㊁肝脏㊁新发糖尿病㊁神经系统病变等方面仍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发生[6 ̄7]ꎮ中医对于血脂异常的治疗具有其独特的整体观念㊁辨证施治的优势ꎮ近年来一些中药制剂的研究在治疗血脂异常方面显示明显的疗效ꎬ为患者治疗方案提供更多选择ꎬ也为中医治疗血脂异常提供了循证医学依据[5]ꎮ苍术麻黄汤(苍麻汤)为国家名老中医许公岩(1903 1994年)根据 湿家理脾为要的思想指导创制而成ꎬ许公岩精于湿证辨治ꎬ并创制 苍麻丸 作为治疗湿证的代表方剂ꎬ主要治疗湿证ꎬ疗效确切[8]ꎮ研究提示苍术麻黄汤中药物组成成分对血脂异常也有一定的疗效[9 ̄12]ꎮ现将苍术麻黄汤及其组成成分在血脂异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ꎬ以挖掘传统中医药干预血脂异常的治疗价值ꎮ1㊀中医对血脂异常病因病机的认识㊀㊀中医学中并无 血脂异常 症候ꎬ多依据疾病不同阶段ꎬ按照其临床表现将血脂异常辨证为 痰浊 血浊 脾虚 血瘀 脉痹 脱疽 健忘 眩晕 及 胸痹 等ꎬ散于历代医学典籍中[13]ꎮ«灵枢 五癃津液别»云: 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ꎬ内渗入于骨空ꎬ补益脑髓ꎬ而下流于阴股ꎮ 中医认为:膏ꎬ为人食入五谷杂粮ꎬ由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产生ꎬ也可称之为津液ꎮ随津液的流行及输布ꎬ有注骨空㊁补脑髓㊁润泽肌肤的作用ꎮ«辞源»中: 脂者ꎬ凝者曰脂ꎬ释者为膏 ꎮ故膏脂二者性质相同ꎮ由此可间接推出ꎬ膏脂类似于津液ꎮ㊀㊀张志聪«灵枢集注»中云: 中焦之气ꎬ蒸津液化ꎬ其精微溢于外则皮肉膏肥ꎬ余于内则膏脂丰满ꎮ 生理条件下ꎬ脾位于中焦ꎬ可运化津液ꎮ肺有通调水道功能ꎬ两者均对于体内的水液代谢起疏通和调节作用ꎮ病理条件下ꎬ因脏腑功能失调或嗜食肥甘厚腻等ꎬ脂质不能正常输布全身ꎬ多余脂质停于皮下及血脉内ꎮ«景岳全书»曰: 五脏之病ꎬ虽俱能生痰ꎬ然无不由乎脾生ꎮ盖脾主湿ꎬ湿动则生痰ꎬ故痰之化ꎬ无不在脾ꎮ 但尤以脾脏为主ꎬ故有 脾为生痰之源 脾无留湿不成痰 ꎮ同时在其他脏腑功能的调节下ꎬ如肝输泄㊁肾气化功能等ꎬ津液对人体各组织器官ꎬ起到滋润和濡养作用ꎮ在多种致病因素影响下ꎬ如嗜食肥甘厚腻㊁劳倦内伤㊁情志失调㊁年迈体衰等ꎬ均可致使脏腑功能失调ꎬ脾失健运ꎬ肝失疏泄ꎬ进一步导致津液输布异常ꎬ产生病理产物痰浊㊁淤血等ꎬ形成一系列病证ꎮ㊀㊀ 血脂异常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5]中将血脂异常采用复合证型和单证型进行辨证ꎮ复合证型主要为痰浊内阻证㊁脾虚湿盛证等ꎮ单证型分为实证(血瘀证㊁痰浊证等)及虚证(气虚证㊁阴虚证等)ꎮ尹湘君等[14]在研究近40年血脂异常中医证候动态演变规律中发现ꎬ血脂异常实证逐渐增多ꎬ近10年证候以痰浊阻滞(21.75%)㊁气滞血瘀(12.67%)为主ꎬ证候要素以痰浊(30.40%)㊁血瘀(25.35%)为主ꎬ证候要素靶位以脾(58.69%)为多ꎮ2㊀苍术麻黄汤组方及临床应用㊀㊀中医认为痰饮水湿的形成多归于脾㊁肺㊁肾三脏功能失调ꎬ脾居于中焦ꎬ为后天之本ꎬ脾失健运的根本原因为痰饮水湿停聚ꎮ苍术麻黄丸(苍麻丸)为国家已故名老中医许公岩结合«金匮要略»创制而成ꎮ其药物组成为苍术㊁麻黄㊁桔梗㊁莱菔子ꎮ苍术麻黄汤与苍麻丸药物组成相同ꎬ汤剂具有制备简单易行ꎬ吸收快ꎬ能迅速发挥药效ꎬ可根据个体辨证施治ꎬ用药加减ꎮ许公岩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ꎬ结合张仲景«金匮要略 痉湿喝病脉证治篇»第二十条 湿家身烦痛ꎬ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 ꎮ张仲景以麻黄发表去其寒ꎬ白术健脾利湿ꎬ湿寒同治ꎬ表里同治ꎬ为湿家理脾之重要方药ꎮ本方组成以苍术代替白术以苦温燥湿ꎬ健脾化湿ꎻ麻黄以通肺气㊁利小便以通阳ꎻ莱菔子宽中下气ꎬ引气机下行以通脾气ꎻ桔梗宣肺化痰ꎮ方中选用苍术与麻黄相配ꎬ取苍术苦温以温燥健脾宣化水湿ꎬ取麻黄辛温以宣达肺气ꎬ两药合用具有健脾宣肺化湿之功效ꎮ诸药合用ꎬ为理脾化痰之要方ꎬ共奏健脾祛湿化痰之效ꎮ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的咳㊁痰㊁喘症ꎬ祛湿邪效果良好[8ꎬ15]ꎮ在一项关于小剂量苍麻丸对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的研究中ꎬ将5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ꎬ对照组应用口服盐酸氨溴索ꎬ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使用小剂量苍麻丸ꎮ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ꎬ治疗组在改善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的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ꎬ减少痰量ꎬ降低急性发作次数明显[16]ꎮ㊀㊀中医学认为血脂异常多因脾失健运等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病理产物痰浊ꎬ异病同治ꎬ苍麻丸具有祛痰饮之功效ꎬ对治疗血脂异常可采取同种方法ꎮ张立[17]通过动物实验证明ꎬ运用健脾祛痰化瘀法可改善高脂雄性巴马小型猪的胆固醇ꎮ郑英宇等[18]运用健脾祛痰化瘀法可改善高脂雄性巴马小型猪血清TC㊁TG㊁HDL ̄C㊁LDL ̄C㊁脑组织ABCA1㊁ApoE及ApoAβꎮ由此证明运用健脾祛痰化瘀的方法可改善血脂异常ꎮ苍术麻黄汤中的桔梗㊁莱菔子㊁苍术均包括在单味降脂中药分类中[15ꎬ19]ꎮ在目前的药理研究中ꎬ各味中药均在机体代谢中产生独特的作用ꎮ3㊀苍术麻黄汤中各味单药的调脂研究3.1㊀苍术在调脂治疗中的作用㊀苍术味辛㊁苦ꎬ性温ꎬ入脾㊁胃经ꎮ具有芳香化浊㊁燥湿健脾作用ꎬ用于治疗脾为湿困㊁运化失司ꎮ«本草崇原»云: 凡欲补脾ꎬ则用白术ꎬ凡欲运脾ꎬ则用苍术ꎮ «神农本草经»云: 主风寒湿痹ꎬ死肌痉疸ꎮ作煎饵久服ꎬ轻身延年不饥ꎮ 由此可见ꎬ苍术辛香燥烈ꎬ祛肌表之风寒表邪ꎬ长于胜湿健脾ꎮ㊀㊀颜德馨在治疗血脂异常时ꎬ强调调理患者血气ꎬ令其条达ꎬ气血平和ꎮ同时重视调补脾胃ꎬ补脾重在 健 字ꎮ其用药首推苍术和白术并重视苍术的运用ꎬ他认为苍术有良好的发汗㊁运脾㊁解郁的功效ꎬ运脾则首推苍术ꎮ苍术性味辛苦温ꎬ有燥湿健脾之功ꎬ苍术不仅入脾胃经ꎬ而且还归入肝经ꎬ既燥湿运脾ꎬ也能行气解郁ꎬ还可制约纠偏㊁化阴解凝㊁治肝取脾ꎬ可作为调脂基本药[20]ꎮ蒋梅香等[21]在对苍术 ̄玄参降糖作用的有效部位筛选中发现ꎬ其中多糖组和正丁醇组能够显著降低小鼠血清TC㊁TG㊁LDL ̄C水平ꎬ显著升高HDL ̄C水平ꎮ张明发等[22]认为ꎬ苍术具有降低高血糖㊁高血尿酸㊁高血压及保护心肌的作用ꎬ其降低心房收缩频率的作用被临床用于治疗窦性心动过速ꎮ3.2㊀麻黄在调脂治疗中的作用㊀麻黄ꎬ辛ꎬ微苦ꎬ温ꎮ归肺㊁膀胱经ꎮ具有发汗散寒㊁宣肺平喘㊁利水消肿的功效ꎮ用于风寒表实证ꎬ咳喘实证等ꎮ入肺经辛开苦降ꎬ可宣降肺气ꎬ散邪宣肺以止咳平喘ꎮ«本草纲目»云: 麻黄乃肺经专药ꎬ故治肺病多用之ꎮ 凡肺气壅遏所致的咳嗽气喘ꎬ无论寒㊁热㊁痰㊁饮及有无表证ꎬ均可应用ꎮ㊀㊀王建军[23]等研究发现ꎬ麻黄中麻黄生物碱类㊁非生物碱小分子类物质可降低血脂异常模型小鼠血清TG㊁TCꎬ升高HDL ̄Cꎬ进而可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ꎬ还能逆转肝脏脂肪变性ꎬ防止脂肪肝形成及减轻肝功能障碍ꎬ麻黄及其组成成分在单方应用时能改善血脂及脂肪肝等形成ꎬ在肝脏保护上相较于他汀具有一定的优势ꎮ周云云等[24]研究发现ꎬ麻黄非生物碱组小鼠血清TC㊁TG水平显著降低ꎬHDL ̄C水平显著升高ꎬ说明麻黄非生物碱类成分具有降血脂作用ꎻ研究还发现麻黄可升高SOD活性ꎬ降低MDA水平ꎬ提示麻黄非生物碱类可通过清除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起保护肝脏的作用ꎮ因此ꎬ笔者认为麻黄中的主要成分麻黄非生物碱可通过降低TC㊁TGꎬ升高HDL ̄Cꎬ而达到有效降血脂的作用ꎬ与他汀类药物相比还可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ꎮ3.3㊀桔梗在调脂治疗中的作用㊀桔梗ꎬ苦ꎬ辛ꎬ平ꎮ归肺经ꎮ具有宣肺㊁祛痰㊁利咽㊁排脓之功效ꎮ用于咳嗽痰多ꎬ胸闷不畅ꎬ肺痈吐脓ꎮ张仲景«金匮要略»云: 咳而胸满ꎬ振寒脉数ꎬ咽干不渴ꎬ时出浊唾腥臭ꎬ久久吐脓如米粥者ꎬ为肺痈ꎬ桔梗汤主之ꎮ 本品能宣肺泄邪以祛痰利咽ꎬ开宣肺气ꎮ㊀㊀徐丽萍[25]通过动物实验提出ꎬ桔梗总皂苷显著降低血脂异常大鼠的TG㊁TC水平ꎬ同时升高血脂异常大鼠HDL ̄C水平ꎬ对LDL ̄C水平也有降低作用ꎮ栾海艳等[26]研究发现ꎬ与模型对照组比较ꎬ高剂量桔梗总皂苷可降低糖尿病肝病大鼠的TG㊁TC水平ꎬ升高HDL ̄Cꎬ且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㊁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ꎬ说明桔梗总皂苷用于降血脂较为安全有效ꎬ且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ꎮ辛丹丹等[27]通过动物实验对黄芪多糖㊁桔梗多糖㊁玉竹多糖和甘草多糖的降血脂作用研究表明ꎬ桔梗多糖具有显著降低血清TC和TG的作用ꎮ杨桂英等[28]研究表明ꎬ桔梗皂苷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是通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 ̄R)转运胆固醇来实现的ꎮ高云芳等[29]等研究表明ꎬ桔梗总皂苷具有明显降低TC的作用ꎮ3.4㊀莱菔子在调脂治疗中的作用㊀莱菔子ꎬ甘ꎬ平ꎮ归肺㊁脾㊁胃经ꎮ具有降气化痰㊁消食除胀作用ꎮ用于咳喘痰多ꎬ胸闷食少ꎮ«医林纂要»云: 生用ꎬ吐风痰ꎬ宽胸膈ꎬ托疮疹ꎻ熟用ꎬ下气消痰ꎬ攻坚积ꎬ疗后重ꎮ 可见本药降气化痰之疗效上佳ꎮ㊀㊀张国侠等[30 ̄31]研究证实ꎬ莱菔子水溶性生物碱能够提高HDL ̄C水平ꎬ并可有效降低小鼠血清丙二醛(MDA)水平ꎬ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ꎬ保护动脉内皮细胞ꎬ清除自由基ꎬ抑制脂质过氧化ꎬ从而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ꎮ其他研究表明ꎬ莱菔子含有芥子碱成分ꎬ以及甲硫醇为首的挥发油及脂肪酸ꎬ均具有降低血压㊁调节血脂㊁平喘祛痰等作用[32]ꎮ王怀生等[33]研究发现ꎬ以莱菔子为原料药的单药制剂清眩降压片对血脂异常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ꎮ㊀㊀以上研究可提示ꎬ苍术㊁麻黄㊁桔梗㊁莱菔子四味药物可通过不同的作用途径调节实验动物血脂水平ꎬ降低可溶性内皮细胞白细胞黏附分子ꎬ调节血管内皮功能ꎬ发挥延缓动脉硬化发生和进展的作用ꎮ具有较好的调脂作用ꎬ且安全性较好ꎮ4㊀小结与展望㊀㊀综上所述ꎬ苍术麻黄汤作为一种治疗痰湿阻滞证的方药ꎬ突出其中苍术与麻黄比例动态变化的用药精髓ꎮ其组方中苍术㊁麻黄㊁桔梗和莱菔子均具有较好的降脂作用ꎬ因此苍术麻黄汤可能通过调节TG㊁TC㊁LDL ̄C和HDL ̄C水平ꎬ降低sICAM ̄1㊁sVCAM ̄1所介导的单核细胞㊁中性粒细胞㊁淋巴细胞与血管内皮结合的炎性反应过程ꎬ调节血管内皮功能㊁预防内皮损伤ꎬ延缓动脉硬化的发生和进展ꎮ苍术麻黄汤对预防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ꎮ参考文献[1]㊀KopinLꎬLowensteinC.Dyslipidemia[J].AnnInternMedꎬ2017ꎬ167(11):ITC81 ̄ITC96.DOI:10.7326/AITC201712050. [2]㊀中国高血压调查研究组.2012~2015年我国ȡ35岁人群血脂异常状况调查[J].中国循环杂志ꎬ2019ꎬ34(7):681 ̄687.DOI:10.3969/j.issn.1000 ̄3614.2019.07.011.[3]㊀戴璟ꎬ闵杰青ꎬ杨云娟.中国九省市成年人血脂异常流行特点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ꎬ2018ꎬ46(2):114 ̄118.DOI:10.3760/cma.j.issn.0253 ̄3758.2018.02.009.[4]㊀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J].中国循环杂志ꎬ2016ꎬ31(10):937 ̄950.DOI:10.3969/j.issn.1000 ̄3614.2016.10.001. [5]㊀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动脉粥样硬化与血脂异常专业组.血脂异常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J].中国全科医学ꎬ2017ꎬ20(3):262 ̄269.DOI:10.3969/j.issn.1007 ̄9572.2017.03.002.[6]㊀袁成莹ꎬ侯原平ꎬ常晶ꎬ等.他汀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主要不良反应及防治策略[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ꎬ2018ꎬ17(12):949 ̄951.DOI:10.11915/j.issn.1671 ̄5403.2018.12.220. [7]㊀刘晓嘉.他汀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北方药学ꎬ2019ꎬ16(2):157ꎬ196.DOI:10.3969/j.issn.1672 ̄8351.2019.02.122.[8]㊀马家驹ꎬ李雪ꎬ张晓雷ꎬ等.许公岩苍麻丸临床思维探析[J].北京中医药ꎬ2016ꎬ35(10):951 ̄953.DOI:10.16025/j.1674 ̄1307.2016.10.014.[9]㊀石珺ꎬ胡衍园ꎬ王清华.复方苍术汤治疗老年肥胖或超重合并糖耐量异常32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ꎬ2005ꎬ46(1):24 ̄25.DOI:10.3321/j.issn:1001 ̄1668.2005.01.014.[10]㊀于刚.降血脂中药筛选及桔梗总皂苷降血脂活性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ꎬ2009.[11]㊀蒋明ꎬ高久武司ꎬ奥田拓道.麻黄对脂肪细胞脂质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ꎬ1999ꎬ24(5):46 ̄48ꎬ64.DOI:10.3321/j.issn:1001 ̄5302.1999.05.020.[12]㊀曹彦.莱菔子水溶性生物碱防治高血脂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D].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ꎬ2010.[13]㊀梁音心.从虚论治高脂血症浅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ꎬ2011ꎬ20(22):10.DOI:10.3969/j.issn.1007 ̄8517.2011.22.008. [14]㊀尹湘君ꎬ何庆勇ꎬ王阶ꎬ等.近40年血脂异常中医证候动态演变规律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ꎬ2018ꎬ33(4):1523 ̄1526. [15]㊀许公岩.痰湿每为祟苍麻乃良方[J].中国社区医师ꎬ2002ꎬ23(18):35.[16]㊀马家驹ꎬ陈明ꎬ王玉光.小剂量苍麻丸对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ꎬ2019ꎬ47(6):742 ̄745.DOI:10.3969/j.issn.2095 ̄8552.2019.06.040. [17]㊀张立.健脾祛痰化瘀法通过miRNA ̄33及其下游通路调控胆固醇代谢的实验研究[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ꎬ2019. [18]㊀郑英宇ꎬ陈民.健脾祛痰化瘀中药对高脂雄性巴马小型猪血清TC㊁TG㊁HDL㊁LDL㊁脑组织ABCA1㊁ApoE及Aβ影响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ꎬ2016ꎬ30(4):81 ̄85.DOI:10.13729/j.issn.1671 ̄7813.2016.04.34.[19]㊀韩梅ꎬ高晟ꎬ赵凯.100方降脂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用药规律[J].中医药临床杂志ꎬ2017ꎬ29(2):217 ̄219.DOI:10.16448/j.cjtcm.2017.0069.[20]㊀刘敏雯ꎬ严夏.颜德馨教授治疗高脂血症经验简介[J].新中医ꎬ2010ꎬ42(12):138 ̄140.[21]㊀蒋梅香ꎬ刘颖新ꎬ陈容ꎬ等.苍术 ̄玄参药对糖尿病小鼠降糖作用有效部位筛选[J].亚太传统医药ꎬ2019ꎬ15(9):18 ̄20. [22]㊀张明发ꎬ沈雅琴.苍术及其有效成分对心血管和代谢系统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抗感染药学ꎬ2017ꎬ14(2):244 ̄249.DOI:10.13493/j.issn.1672 ̄7878.2017.02 ̄002.[23]㊀王建军ꎬ周云云ꎬ范彦博.麻黄非生物碱类成分对小鼠胆固醇的影响[J].医药导报ꎬ2011ꎬ30(2):187 ̄190.DOI:10.3870/yydb.2011.02.015.[24]㊀周云云ꎬ但红ꎬ宋成武ꎬ等.麻黄非生物碱类成分对高脂血症模型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J].湖北中医杂志ꎬ2011ꎬ33(6):3 ̄5.DOI:10.3969/j.issn.1000 ̄0704.2011.06.001.[25]㊀徐丽萍.桔梗总皂甙降血脂作用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ꎬ2007ꎬ(8):224 ̄224.DOI:10.3969/j.issn.1002 ̄0306.2007.08.069.[26]㊀栾海艳ꎬ张建华ꎬ赵晓莲ꎬ等.桔梗总皂苷对2型糖尿病肝病大鼠糖脂代谢影响的研究[J].中成药ꎬ2013ꎬ35(6):1307 ̄1309.DOI:10.3969/j.issn.1001 ̄1528.2013.06.047.[27]㊀辛丹丹ꎬ博 格日勒图ꎬ娜日苏ꎬ等.四种天然多糖的降血脂作用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ꎬ2012ꎬ41(6):649 ̄653ꎬ674.[28]㊀杨桂英ꎬ吴敬涛.桔梗皂苷对高胆固醇血大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调节[J].泰山学院学报ꎬ2015ꎬ37(6):104 ̄108.DOI:10.3969/j.issn.1672 ̄2590.2015.06.020.[29]㊀高云芳ꎬ陈超ꎬ张海祥ꎬ等.桔梗总皂苷对大鼠高脂血症的影响[J].中草药ꎬ2000ꎬ31(10):764 ̄765.DOI:10.3321/j.issn:0253 ̄2670.2000.10.025.[30]㊀张国侠ꎬ盖国忠.莱菔子总生物碱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血脂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ꎬ2010ꎬ30(6):844 ̄845.DOI:10.3969/j.issn.1005 ̄9202.2010.06.056.[31]㊀张国侠ꎬ盖国忠.莱菔子水溶性生物碱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内皮细胞的抗氧化保护作用[J].中国老年学ꎬ2010ꎬ30(19):2811 ̄2812.DOI:10.3969/j.issn.1005 ̄9202.2010.19.041. [32]㊀PengZꎬLiuMꎬFangZꎬetal.Invitroantioxidanteffectsandeyto ̄toxlcityofpolysaccharidesextractedfromLaminariajaponica[J].In ̄ternationalJournalofBiologicalMacromoleculesꎬ2012ꎬ50(5):1254 ̄1259.DOI:10.1016/j.ijbiomac.2012.04.006.[33]㊀王怀生ꎬ何忠梅ꎬ丁云录ꎬ等.清眩降压片降血脂作用研究[J].人参研究ꎬ2014ꎬ26(3):23 ̄29.DOI:10.3969/j.issn.1671 ̄1521.2014.03.008.(收稿日期:2020-03-16)。
麻黄汤类方歌
⿇黄汤类⽅歌⿇黄汤类⽅歌(⼋⾸)⼀、⿇黄汤 : ⿇黄汤治太阳寒 ,⿇桂杏草四味联。
表实⽆汗头⾝疼,脉紧⽓喘更恶寒。
⼆、⼤青龙汤 : ⼤青⿇杏⽯膏枣 ,桂姜相加七味好。
不汗烦躁⾝疼痛 ,饮流四肢肿胀讨。
三、⼩青龙汤 : ⼩青龙汤⽤⿇黄 ,桂芍⾟味与⼲姜。
半夏炙草同剂量 ,表寒⾥饮病为殃。
四、⿇黄杏仁⽢草⽯膏汤 : ⿇杏⽯⽢四味施 ,汗出⽽喘肺热居。
⾝热脉数证⽅是 ,不恶寒兮别桂枝。
五、⿇黄连轺⾚⼩⾖汤 : ⿇黄连轺⾚⾖汤 ,湿热兼表⾝发黄。
⿇翘姜⾟梓⽪枣 ,杏仁⾚⾖煮潦浆。
六、⿇黄细⾟附⼦汤 : ⿇黄细⾟附⼦汤 ,太少两感⽤此⽅。
发热恶寒脉不起 ,温经解表有专长。
七、⿇黄附⼦⽢草汤 : ⿇黄附⼦⽢草汤 , 伤寒两感阳⽓伤。
此⽅原来⽆⾥症 , 助阳发汗保安康。
⼋、⿇黄升⿇汤 : ⿇黄升桂汤芍姜 , 知膏天冬苓术黄。
归蕤炙草⼗四味 , 寒热并⽤和阴葛根汤类⽅歌(三⾸)⼀、葛根汤 : 葛根桂枝加葛黄 , ⽆汗项背⼏⼏强。
⼆阳合病下利治 , 刚痉⽆汗⾓⼸张。
⼆、葛根加半夏汤 : 葛根加夏病⼆阳 ,下利呕逆表邪强。
疏表解肌利肠胃 , 合病治法好思量。
三、葛根黄芩黄连汤 : 葛根芩连加⽢草 , 协热下利喘汗宝。
清热⽣津解表⾥ ,葛根⽤⾄⼋钱好。
抵当汤类⽅歌(三⾸)⼀、桃核承⽓汤 : 桃核承⽓硝黄草 , 桃仁桂枝五药讨。
太阳蓄⾎腹痛急 , 其⼈如狂功效好。
⼆、抵当汤 : 抵当汤中⽤⼤黄 , 虻⾍桃蛭⼒最强。
少腹硬满⼩便利 , 攻瘀逐热治发狂。
三、抵当丸 : 抵当丸即抵当汤 , 捣药成丸煮⽔浆。
连渣服之只⼀颗 , 缓攻瘀⾎正不伤。
栀⼦豉汤类⽅歌(七⾸)⼀、栀⼦豉汤 : 栀⼦豉汤治虚烦 , 懊?颠倒不得眠呕吐少⽓加姜草 , 胸窒结痛药不添。
⼆、栀⼦⽢草豉汤 : 见栀⼦豉汤⽅歌内三、栀⼦⽣姜豉汤 : 见栀⼦豉汤⽅歌内四、栀⼦厚朴汤 : 栀⼦厚朴药有三 , 栀⼦厚朴枳实煎。
⼼烦腹满分上下 , 清烦泻满两证兼。
五、栀⼦⼲姜汤 : 栀⼦⼲姜治⼼烦 , ⾝热不去泻⼜添。
张仲景《伤寒论》经方113方剂总结
,去了解更多的中医知识1.桂枝汤类方 歌 (二十一首)一、桂枝汤:桂枝汤方桂芍草,佐用生姜和大枣。
啜粥温服取微汗,调和营卫解肌表。
二、桂枝加葛根汤:桂加葛根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
解肌驱风滋经脉,用治柔痉理不殊。
三、桂枝加附子汤: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弦。
汗漏不止恶风甚,肌肤麻木卫阳寒。
四、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意何居,胸满心悸膻中虚。
若见咳逆和短气,桂甘姜枣治无遗。
五、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去芍避阴寒,加附助阳理固然。
脉促无力舌质淡,胸痹治法非等闲。
六、桂枝麻黄各半汤:桂加麻杏名各半,肌表小邪不得散。
面有热色身亦痒,两方合用发小汗。
七、桂枝二麻黄一汤:桂二麻一名合方,寒热如疟治法良。
大汗之后表未解,祛邪同时正亦匡。
八、桂枝二越婢一汤:桂加麻膏量要轻,热多寒少脉不丰。
小汗法中兼清热,桂二越一记心中。
九、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桂枝汤中去桂枝,苓术加来利水湿。
小便不利心下满,颈项强痛热翕翕。
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加厚朴杏子仁,喘家中风妙如神。
如今肺炎求治法,媲美麻杏说与君。
十一、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桂枝加参新加汤,增姜加芍效力彰。
身疼脉沉非表证,血虚营弱汗多伤。
十二、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补心虚,两手叉冒已浇漓。
汗多亡液心阳弱,药少力专不须疑。
十三、小建中汤:桂加饴糖小建中,倍加芍药方奏功。
虚劳里急心烦悸,伤寒尺迟梦失精。
十四、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桂枝去芍恐助阴,痰水犯心狂躁纷。
龙牡安神桂枝助,蜀漆涤饮有奇勋。
十五、桂枝加桂汤:桂枝加桂剂量增,奔豚冲心来势凶。
平冲降逆解外寒,补心代肾立奇功。
十六、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组成方,龙牡加入安神良。
心悸同时兼烦躁,补阳宁心效果彰。
十七、桂枝附子汤:桂枝附子寒痹痛,去芍加附量要重。
扶阳散寒应兼顾,脉浮虚涩是其应。
十八、去桂加白术汤:去桂加术大便硬,寒湿相搏身疼痛。
术附姜枣加甘草,三阴都尽冒始应。
十九、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芍腹痛诊,此病原来属太阴。
麻黄汤
麻黄汤(君药麻黄6g,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臣药桂枝6g,助麻黄发汗解表。
佐药杏仁9g,降肺气,止咳平喘。
使药炙甘草3g,调和药性。
)本方用于感冒、流感、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属风寒表实证者。
桂枝汤(君桂枝9g解肌发表,调和营卫,臣芍药益阴敛营调和营卫,佐药生姜助桂枝解肌发表,,大枣助芍药益阴和营,使药炙甘调和诸药)本方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用于感冒流感等风寒表虚证,也常用于营卫不和者。
薄荷1.疏散风热: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2.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用于风热上攻所致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
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3.疏肝行气(解郁):用于肝气郁结所致的胸胁胀痛等证。
水煎服,宜后下。
小柴胡汤:君柴胡疏散少阳半表之邪,君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臣人参补气扶正以祛邪,臣半夏与佐生姜降逆止呕,佐大枣助人参补气,佐使药甘草补气,调和诸药。
本方和解少阳,用于感冒流感,疟疾慢肝,急性胆囊炎。
胆结石胆汁反流性胃炎等属伤寒少阳证。
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白虎汤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知母助石膏清热生津止渴,粳米益胃和中,炙甘草补中,调和药性。
本方清热生津,用于感染性疾病等具有气分热盛证者。
黄芩、黄连、黄柏。
相同点:皆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均可治疗湿热、火毒所致的病证。
如泻痢、黄疸、疮痈、湿疹、湿疮等。
不同点黄芩:长于清中上焦湿热、清肺热,并可凉血止血,除热安胎,用于湿温暑湿,湿热痞闷;肺热咳嗽,少阳寒热,血热吐衄,胎热不安等证。
黄连:药力较强(大苦大寒)。
长于清中焦湿热,胃肠湿热泻痢尤宜;并可清心、胃之火而除烦止呕,解热;用于高热烦躁、心烦不眠、血热出血、胃热呕吐、牙痛、消谷善饥等.黄柏:长于清下焦湿热,泻相火,退虚热,多用于湿热下注,带下黄臭、足膝肿痛、热淋涩痛以及阴虚发热,盗汗遗精等。
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青蒿鳖甲汤功用养阴透热,主治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
临床用于原因不明的发热、各种传染病恢复期发热、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等属阴虚内热、虚热不退者。
麻黄汤类
麻黄汤证麻黄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汤主治:太阳伤寒证功效:解表发汗,宣肺平喘。
七十杏仁三两麻,一甘二桂效勘夸。
喘而无汗头身痛,温覆休教粥到牙。
杏仁:七十枚麻黄:三两炙甘草:一两桂枝:二两注:本方不需喝热粥助发汗。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治:邪热壅肺作喘证功效:清宣肺热四两麻黄八两膏,二甘五十杏同熬。
须知禁桂为阳盛,喘汗全凭热势操。
麻黄:四两石膏:八两炙甘草:二两杏仁:五十枚本证禁服桂枝汤。
大青龙汤主治:太阳伤寒兼内热之证功效:外散风寒,内清郁热。
二两桂甘三两姜,膏如鸡子六麻黄。
枣枚十二五十杏,无汗烦而且燥方。
桂枝炙甘草:各二两生姜:三两石膏:如鸡子大(碎)麻黄:六两大枣:十二枚杏仁:五十枚小青龙汤主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之证。
功效:外散风寒,内蠲水饮。
桂麻姜芍草辛三,夏味半升要记谙。
表不解兮心下水,咳而作喘句中探。
桂枝麻黄干姜芍药炙甘草细辛:各三两五味子半夏:各半升麻黄附子细辛汤主治:少阴病之初,反发热,脉沉兼感外邪之太少两感之证。
功效:温肾扶阳,解表散邪。
麻黄二两细辛同,附子一枚力最雄。
始得少阴反发热,脉沉的证奏奇功。
麻黄:二两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麻黄附子甘草汤主治:少阴病又兼感外邪。
功效:温肾扶阳,解表甘草麻黄二两佳,一枚附子固根核。
少阴得病二三日,里证全无汗岂乖。
甘草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修改第二节(麻黄汤类方)
【词解】 词解】 ①厥逆:指手足厥冷。 厥逆:指手足厥冷。 ②筋惕肉瞤:指筋肉跳动。 筋惕肉瞤:指筋肉跳动。 ③乍有轻时:指身重忽而有减轻之时。 乍有轻时:指身重忽而有减轻之时。 【提要】 提要】 论太阳伤寒兼内热的证治。 论太阳伤寒兼内热的证治。
【释义】 释义】 ①大青龙汤证治 主症: 主症: 发热恶寒 身疼痛 风寒外束,卫闭营郁。 风寒外束,卫闭营郁。 无汗 脉浮紧 ——郁热扰心。 郁热扰心。 郁热扰心 烦躁 病机:风寒束表,内有郁热。 病机:风寒束表,内有郁热。
病机:风寒束表,卫闭营郁,肺气不宣。 病机:风寒束表,卫闭营郁,肺气不宣。 治法】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治法】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方药】 方药】 桂枝二两 ——通阳解肌 通阳解肌 麻黄汤 麻黄三两 走表——发汗解表 发汗解表 走表 入肺——宣肺平喘 入肺 宣肺平喘 利肺降气 杏仁七十个 ——利肺降气 调和诸药 甘草粉 ——避燥生津。 避燥生津。 避燥生津 微利去麻黄加荛花 ——下其水气。 下其水气。 下其水气 噎去麻黄加附子 ——温阳散寒。 温阳散寒。 温阳散寒 小便不利少腹满去麻黄加茯苓 ——淡渗利水。 ——淡渗利水 淡渗利水。 喘去麻黄加杏仁 ——宣降肺气。 宣降肺气。 宣降肺气 (注:麻黄不可轻易去之。) 麻黄不可轻易去之。) 服药后的转归: 服药后的转归: 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此寒去欲解也” 服汤已渴者
病机:风寒外束,水饮内停。 病机:风寒外束,水饮内停。 治法】 发汗解表,温化水饮。 【治法】 发汗解表,温化水饮。 【方药】 方药】 小青龙汤 麻黄三两 ——发汗、平喘、利水。 发汗、 发汗 平喘、利水。 桂枝三两 ——解表、通阳、散寒。 解表、 解表 通阳、散寒。 芍药三两 ——破阴利水,助桂枝调和营卫。 破阴利水, 破阴利水 助桂枝调和营卫。 细辛、 细辛、干姜各三两 ——散寒化饮。 散寒化饮。 散寒化饮 敛肺止咳; 姜辛散太过。 敛肺止咳 防麻、 五味子半升——敛肺止咳;防麻、辛、姜辛散太过。 化痰降逆止呕。 化痰降逆止呕 半夏半升 ——化痰降逆止呕。 甘草三两 ——甘缓和中,调和诸药。 甘缓和中, 甘缓和中 调和诸药。
三七生常用的几个方子
三七生常用的几个方子来自:三七养生1麻黄汤类方麻黄理中冲剂:感冒发烧,头痛,身痛,骨节痛。
无汗,喘。
饮食难入。
麻黄7,桂枝8,炙甘草5,杏仁4克,白术5,党参5,干姜5,黑附子5开水泡服,早七时,下午三时各服一碗。
二剂。
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9,细辛3,黑附子18三碗水煎剩二碗,早七时,下午五时服,1剂。
加味小青龙汤:感冒被凉药误治,热退后咳嗽不止,饮食减少,痰喘。
麻黄7,细辛3,黑附子6,五味子4,陈皮4,半夏4,茯苓5,白术5,干姜5,炙甘草10,桂枝8,白芍3.四碗水煎剩二碗,早七时,下午三时各服一碗,忌食生冷油腻食品,四剂。
(大人小孩同量)加味小青龙汤去麻黄加杏仁杏仁4,细辛2,黑附子6,五味子4,陈皮4,半夏4,茯苓4,白术5,干姜5,炙甘草5,桂枝8,白芍3开水泡服,早七时,下午三时各服一碗,忌食生冷油腻食品,四剂。
葛根汤:葛根4,麻黄3,桂枝3,白芍3,炙甘草2,生姜2片,大枣1枚(掰开)开水泡服,早六时,上午九时,下午三时各服一碗。
二剂。
2桂枝汤类方桂枝加附子汤:感冒发烧,头痛,出汗,怕冷,腰酸重,鼻鸣干呕。
桂枝8克,白芍8,炙甘草5,黑附子6,生姜3片(切),大枣2枚(掰开)开水泡服,早七时,四时,晚睡前各服一杯。
四剂。
桂枝汤合二陈汤:感冒出汗,打喷嚏,流鼻涕,鼻塞,有痰。
桂枝8,白芍8,炙甘草5,陈皮4,半夏4,茯苓4,生姜2片,大枣一个掰开.开水泡服,早七时,下午三时各服一碗。
四剂。
桂枝加菟丝子汤桂枝8克,白芍8,炙甘草5,菟丝子6,生姜3片(切),大枣2枚(掰开)开水泡服,早七时,下午四时,晚睡前各服一杯。
六剂。
桂枝汤加黄芪当归桂枝8,白芍8,炙甘草5,生姜2片,大枣一枚(掰开),黄芪9,当归7,红糖半匙开水泡服,泡好(热度适口)后倒出,加入红糖。
上午九时,下午三时各服一杯。
七剂。
桂枝汤加黄芪当归党参汤附子黄芪9,当归7,党参5,桂枝8克,白芍8,炙甘草5,黑附子6,生姜3片(切),大枣2 枚(掰开)开水泡服,早七时,下午四时,晚睡前各服一杯。
麻黄汤类方证治规律浅析
麻黄汤类方证治规律浅析作者:袁钟瑜黄千千蒋岚赵海婷赖润民吴宏东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年第04期摘要:目的根据古代文献中麻黄汤类方的运用情况,总结其运用规律。
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对麻黄汤类方的运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
结果历代文献中麻黄汤类方的运用范围由外感风寒表实证扩展至肺系相关疾病、水湿病、四肢痿痹病及其他类型病证的治疗,但均与肺脏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均通过宣降肺气,调畅气血,达到祛邪外出的目的。
结论麻黄汤类方以宣肺为中心,可用于多种类型病证的治疗。
关键词:麻黄汤;类方;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图分类号:R289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4-0032-02麻黄汤,首见于仲景《伤寒杂病论》,以其辛温发汗解表之功主治太阳伤寒,柯韵伯谓之“开表逐邪发汗之峻剂”。
在临床,其类方被广泛用于各种内伤杂病的治疗,笔者对麻黄汤类方证治规律总结如下。
1宣肺平喘善治肺系疾病麻黄汤中,君药麻黄为肺经专药,其类方多用于治疗肺系相关病证。
如首见于《伤寒论》的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为麻黄汤去桂枝加石膏,以经典的麻黄石膏相配宣泄肺热,主治肺热壅盛证;见于《和剂局方》的三拗汤,为麻黄汤去桂枝,主治风寒咳嗽,气促痰多;见于《和剂局方》的华盖散,为麻黄汤去桂枝,加紫苏子、桑白皮、陈皮、赤茯苓,主治风寒咳喘痰涎。
在后世方书中,此类方剂多根据具体病证之寒热虚实进行加减运用:偏于寒者,加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子、紫菀、款冬花;偏于热者,加石膏、黄芩、桑白皮;痰多者,加橘皮、半夏、生姜;气虚者,加黄芪、白术、人参、大枣。
麻黄汤类方治疗肺系疾病,其意非温、非润、非补、非泄,而在于恢复肺气之宣降。
肺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此番生理功能均有赖于肺气的正常宣降。
同样,在病理状态下,无论寒热虚实、有痰无痰,均需宣降肺气,其次方可言补泄温清。
此类方剂对于咳逆上气具有较好的疗效,如《金匮要略》射干麻黄汤主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1],现多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
伤寒论类方
桂枝汤类方歌(二十一首)一、桂枝汤:二、桂枝加葛根汤:三、桂枝加附子汤:四、桂枝去芍药汤:五、桂枝去芍加附子汤:六、桂枝麻黄各半汤:七、桂枝二麻黄一汤:八、桂枝二越婢一汤:九、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十一、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十二、桂枝甘草汤:十三、小建中汤:十四、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十五、桂枝加桂汤:十六、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十七、桂枝附子汤:十八、去桂加白术汤:十九、桂枝加芍药汤:二十、桂枝加大黄汤:二十一、桂枝人参汤:麻黄汤类方歌(八首)一、麻黄汤:二、大青龙汤:三、小青龙汤:四、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五、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六、麻黄细辛附子汤:七、麻黄附子甘草汤:八、麻黄升麻汤:葛根汤类方歌(三首)一、葛根汤:二、葛根加半夏汤:三、葛根黄芩黄连汤:抵当汤类方歌(三首)一、桃核承气汤:二、抵当汤:三、抵当丸:栀子豉汤类方歌(七首)一、栀子豉汤:二、栀子甘草豉汤:三、栀子生姜豉汤:四、栀子厚朴汤:五、栀子干姜汤:六、枳实栀子豉汤:七、栀子柏皮汤:陷胸汤类方歌(六首)一、大陷胸丸:二、大陷胸汤:三、十枣汤:四、小陷胸汤:五、白散:六、瓜蒂散:泻心汤类方歌(六首)一、半夏泻心汤:二、大黄黄连泻心汤:三、附子泻心汤:四、生姜泻心汤:五、甘草泻心汤:六、旋复代赭汤:甘草汤类方歌(四首)一、甘草汤:二、炙甘草汤:三、甘草附子汤:四、甘草干姜汤:苓桂术甘汤类方歌(六首)一、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二、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三、茯苓甘草汤(苓桂姜甘汤):四、五苓散:五、猪苓汤:六、文蛤散:黄芩黄连汤类方歌(四首)一、黄芩汤:二、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三、黄连汤:四、黄连阿胶汤:白虎汤类方歌(三首)一、白虎汤:二、白虎加人参汤:三、竹叶石膏汤:承气汤类方歌(六首)一、调胃承气汤:二、小承气汤:三、大承气汤:四、麻子仁丸:五、蜜煎导方:六、猪胆汁灌方:。
柴胡汤类方歌(七首)一、小柴胡汤:二、大柴胡汤:三、柴胡加芒硝汤:四、柴胡桂枝汤:五、柴胡桂枝干姜汤: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七、四逆散:芍药当归汤类方歌(四首)一、芍药甘草汤:二、芍药甘草附子汤:三、当归四逆汤:四、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干姜汤类方歌(三首)一、干姜附子汤:二、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三、理中丸(汤):赤石脂汤类方(二首)一、赤石脂禹余粮汤:二、桃花汤:四逆汤类方(九首)一、四逆汤:二、四逆加人参汤:三、茯苓四逆汤:四、通脉四逆汤:五、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六、真武汤:七、白通汤:八、白通加猪胆汁汤:九、附子汤:杂方类方歌(十一首)一、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二、茵陈蒿汤:三、猪肤汤:四、桔梗汤:五、苦酒汤:六、半夏散及汤:七、乌梅丸:八、白头翁汤:九、吴茱萸汤:。
麻黄汤类方-麻黄汤加减方及类方简介【优质参考】
严选内容
7
一、麻黄汤
7、麻杏姜辛五味甘草汤 方源:张吉成经验方。 组成:麻黄、杏仁、干姜、细辛、五味子、 甘草。 功效:宣肺散寒,蠲饮止咳。 主治:小青龙汤之轻证。咳嗽恶风,清涕 鼻塞。
严选内容
8
一、麻黄汤
8、麻杏部甘汤 方源:张吉成经验方。 组成:麻黄、杏仁、百部、甘草。 功效:宣肺散寒,润肺止咳。 主治:风寒久咳,舌淡苔薄净。
严选内容
16
三、麻杏大黄汤
3、防风通圣散 方源:《宣明论》卷三 组成: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 连翘、芒硝各 15克,石膏、黄芩、桔梗各30克,滑石90 克,生甘草60克,荆芥穗、白术、栀子各7.5克。 功效:发汗达表,疏风退热,泻火通便,解酒,解利诸邪 所伤,宣通气血,上下分消,表里交治。 主治:临床上用于治疗感冒、头面部疖肿、急性结膜炎、 高血压、肥胖症、习惯性便秘、痔疮等,属于风热壅盛, 表里俱实者。 要点:憎寒壮热无汗,口苦咽干,二便秘涩,舌苔黄腻, 脉数 。
1、麻杏苡甘汤 组成: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 功效:祛风除湿止痛。 主治:风湿身痛。 按语:本方尚具有祛风除湿,宣肺平喘的功效, 又可主治风寒挟湿犯肺所致的咳喘。刘渡舟教授 以之合用甘露消毒丹主治湿温咳喘。
再按:寒湿为重,水肿者,用麻黄加术汤;湿重 合三仁汤;热重加石膏。
严选内容
21
五、麻杏苡甘汤
19
四、麻杏芩甘汤
2、麻杏石甘汤合大柴胡汤 组成:麻黄、石膏、大黄、杏仁、柴胡、 黄芩、白芍、枳壳、法夏、甘草。 功效:辛凉宣肺,通腑利胆。 主治:风热犯肺,少阳腑实证,太阳、阳 明、少阳同病,咳嗽,喘息,发热,口苦, 口渴,腹满,便秘,头目胸胁胀痛,舌苔 黄腻,脉数。
严选内容
麻黄汤类方
八、大青龙汤方 【方剂组成】麻黄18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杏仁6克,生姜9克,大枣4枚,生石膏45~100克 【用法】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再内诸药,煮取一杯,温服,取微似汗。汗多者,温粉覆之。 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方解】此即桂枝汤与越婢汤的合方,故治二方的合并证。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 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注解:太阳中风,指主治风水的越婢汤证言。越婢汤证本续自汗出,今以并发麻黄汤的表实证, 故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而不得汗出,内热不能外越,因而烦且躁,故以麻黄汤与越婢汤合之的 本方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为太阳中风本证。慎不可误与本方。与之则四肢厥逆、筋惕肉瞤, 成为虚以实治的坏病,故谓此为逆也。
二、麻黄加术汤方 【方剂组成】麻黄9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杏仁9 克,白术12克 【用法】水煎温服,服药后盖以棉被取微似汗。 【方解】此于麻黄汤加逐湿痹的白术,故治麻黄汤证 而有湿痹痛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 痉湿暍病》第20条:湿家,身烦疼,可与 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注解:湿家,指病风湿的患者;湿家身烦疼,宜以麻 黄加术汤发汗治之,使病从表解,慎不可以火攻之。 按:风湿关节痛的初期,虽有用本方的机会,但验之 实际,则反以葛根汤加术或再加薏苡仁的机会较多,宜注 意。 【辨证要点】麻黄汤证而见湿痹烦痛者。
三、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方剂组成】麻黄9克,薏苡仁18克,杏仁6克,炙甘草6克 【用法】同麻黄汤。 【方解】薏苡仁味甘微寒,《神农本草经》谓:“主筋急拘挛,久风 湿痹。”此与上方虽均治风湿,但前者偏于治寒,故用性温的白术;而本 方偏于治热,故用性寒的薏苡,且去桂枝。
医学-方剂歌诀(含组成药物及其克数)
解表剂㈠辛温解表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无汗而喘服之宜。
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6克甘草3克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外感风寒表虚证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桂枝9克芍药9克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3枚九味羌活汤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羌活6防风6苍术6细辛2川芎3白芷3生地3黄芩3甘草3香薷散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阴暑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香薷9白扁豆6厚朴6香苏散香苏散内草陈皮,外感风寒气滞宜,寒热头痛胸脘闷,解表又能疏气机。
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外寒内饮证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麻黄9芍药9细辛6干姜6甘草6桂枝9半夏9五味子6止嗽散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风邪犯肺证止嗽散用桔甘前,紫菀荆陈百部研,止咳化痰兼透表,姜汤调服不用煎。
桔梗9荆芥9紫菀9百部9白前9甘草3陈皮6㈡辛凉解表银翘散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温病初起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连翘15银花15苦桔梗6薄荷6竹叶4生甘草5荆芥穗4淡豆豉5牛蒡子6桑菊饮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风温初起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桑叶7.5菊花3杏仁6连翘5薄荷2.5桔梗6甘草2.5苇根6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平喘。
表邪未解,肺热咳喘证。
伤寒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法度良,辛凉宣泄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麻黄9杏仁9甘草6石膏18柴葛解肌汤解肌清热。
感冒风寒,郁而化热。
柴葛解肌芷桔羌,膏芩芍草枣生姜,恶寒渐轻热增重,解肌清热此方良。
柴胡6干葛9黄芩6芍药6桔梗3甘草3羌活3白芷3石膏5大枣2枚生姜3升麻葛根汤解肌透疹。
麻疹初起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为良。
麻黄汤及其类方探讨2精品PPT课件
附
经发汗;
子 细 辛
邪客少阴,病程稍长,正气较弱,但又未出现下利清谷、 四肢逆冷之阴寒里证,则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
如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和麻黄附子甘草汤后病不解,仍周 身疼痛,脉沉,甚或下利清谷、四肢厥冷等里虚寒重证,
汤
当用四逆辈以温阳祛寒,急救其里,不可再用麻黄之属攻
表。
麻黄汤及其类方探讨
2.抓主症:本方证以发热、恶寒、无汗与肢冷、脉沉弱
辛
均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汤
水肿:本方适用于阳虚阴盛,复感寒邪,气化无权,水 道不利所致之水肿。本方有发表散寒,温阳利水之功,
投之可内外分消,水肿自去。
麻黄汤及其类方探讨
【要点】
1.抓病机:本方病机为少阴兼外感,即太阳、少阴两感
麻
证。太少两感证的治疗有三法:
黄
风寒之邪初客少阴,脉沉,反发热,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汤
(262)
麻黄汤及其类方探讨
【分析】
麻 黄
用于湿热发黄兼表证者。
“伤寒瘀热在里”,为外有寒邪束表,内有湿热蕴郁, 表邪不解,湿热之邪难以外越;湿热内蕴,又阻碍表邪
连
之外解,湿热郁遏,势必发黄。
翘
此是湿热兼表,单纯清利或解表,均非所宜,故主用麻
赤 小 豆
(2)皮肤病: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湿疹,水痘,天疱疮, 痤疮,血管神经性水肿,寻常型银屑病,荨麻疹证属风
赤
湿蕴热者;日光性皮炎证属表邪外束,湿热瘀滞者;带
小
状疱疹证属湿热蕴积,湿热毒邪侵扰肌肤者。
豆
汤
麻黄汤及其类方探讨
【要点】
麻 黄 连 翘
1.抓病机:本方证乃湿热兼表,宜表里两治,故无论是 皮肤病,还是脏腑症证,谨守病机,异病同治,均可获 效。
第二节麻黄汤类方PPT课件
《伤寒论》中的白虎汤清阳明大热;竹叶 石膏汤治热病后余热未清、津伤少气,方 中均以石膏为主。
《笔花医镜》、《吴鞠通医案》中皆重用 石膏以除大热。
.
21
余师愚治瘟疫的清瘟败毒饮方中石膏用 至八两,以治大热烦燥、渴饮干呕、头痛 如劈、昏狂谵语、发斑吐衄等症。
《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尤善用生石膏 治温热病,谓“生石膏性凉而散,有透表 解肌之力,为清阳明实热之圣药。”
.
3
【词解】
脉阴阳俱紧者-指寸关尺三部脉均呈紧象 伤寒:指外感风寒引起的表证。 【提要】 指出太阳伤寒证脉症提纲。 提出麻黄汤八症:即头痛、发热、身痛、 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
.
4
发热 ——正邪相争,气血浮盛。 恶风寒 ——风寒外束,卫阳被遏。 无汗 ——风寒束表,腠理郁闭。 头痛
身痛腰痛 卫闭营郁,气血运行不畅。 骨节疼痛
.
22
【临床应用】 1.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肺炎、急性咽喉 炎、急性扁桃体炎、 小儿痉挛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哮喘、麻疹合并肺炎、百 日咳等; 2.副鼻窦炎(鼻为肺窍);
.
23
3.荨麻疹、玫瑰糠疹、风疹、皮肤瘙痒症、 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汗闭症等(肺 合皮毛);
4.其他:痔疮、便秘(肺热下移大肠)、带 状疱疹(肺热不得宣泄,郁于肌表)等。
2、温覆取微汗。微汗使太阳经气始得周遍全身而 病解。大汗津伤,抗病力降低,病反不除。
3、不须啜粥,本方直接发汗。
4、中病即止。
.
8
【适应证候】
1、表寒外束,肺气被阻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 汤。(36)
2、邪仍在表
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 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 汤。(37)
伤寒论汤方药物组成
伤寒论汤方药物组成
伤寒论是《黄帝内经》的重要篇章之一,主要讨论了伤寒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病机转变及治疗原则等内容。
在《伤寒论》中,汤方是治疗伤寒病的常用方剂,药物组成的选择是根据病情和病机进行的。
以下是常用的伤寒论汤方及其药物组成:
1. 葛附汤:葛根、附子、芍药、甘草。
2. 麻黄汤:麻黄、杏仁、桂枝、甘草。
3. 麻子仁丸:麻子仁、黄芩、黄连、厚朴、杏仁、芍药、甘草。
4. 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
5. 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大枣、生姜、黄芩、黄连、桂枝、干姜、甘草。
6. 桂枝汤:桂枝、大枣、生姜、芍药、甘草。
7. 甘草干姜汤:甘草、干姜、大枣、芍药、人参。
这些汤方药物组成的选择和用量都会根据病情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汤方应由中医医师根据具体疾病情况进行确诊和合理用药,不可自行使用。
同时,治疗伤寒病也需要综合中西医治疗,遵从医嘱,避免误诊和延误治疗。
《经方传真》胡希恕精简版
经方传真胡希恕冯世纶著第一章桂枝汤类方一、桂枝汤1。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而脉浮弱者。
2。
病常自汗出,或时发热汗出者。
3。
发汗或下之,而表未解者。
4。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多。
而微恶寒,表未解者。
5。
病下利而脉浮弱者。
6。
霍乱吐利止,而身疼不休者。
二、桂枝加桂汤方【辨证要点】治桂枝汤证而气上冲剧甚者。
三、桂枝加芍药汤方【辨证要点】桂枝汤证见腹拘急而满痛者。
四、桂枝加大黄汤方【辨证要点】桂枝加大黄汤证,即桂枝加芍药汤证又见里实拒按,或大便不通者。
五、桂枝加葛根汤方【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又见项背肌肉强急。
六、栝蒌桂枝汤方【辨证要点】病见桂枝汤证,又见痉挛拘急症状,口渴、脉沉者,可辨为本方证。
七、桂枝加黄芪汤方【辨证要点】桂枝汤证更汗出恶风、不渴者,即表虚不固甚者宜用本方治之。
八、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方【辨证要点】桂枝汤证汗出恶风、汗色黄粘、口渴者本方主之。
九、桂枝加附子汤方【辨证要点】桂枝汤证更见汗出恶风明显,小便难,脉沉细、四肢微急者。
十、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辨证要点】桂枝汤证更见身疼明显,纳差、脉沉迟者可选用本方。
十一、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咳喘病人不论新久,见汗出恶风脉缓者宜用本方。
十二、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兼见失精梦交、脉见虚象者多可与本方。
十三、小建中汤方【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兼见腹中急痛,或见心悸而不呕者。
十四、当归建中汤方【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又见血虚明显者。
十五、黄芪建中汤方小建中汤证而有黄芪证者。
【辨证要点】里急腹痛,汗出恶风甚者宜本方主之。
十六、黄芪桂枝五物汤方【辨证要点】肢体麻木不仁,脉虚弱,无实象者可选用本方。
十七、桂枝去芍药汤方【辨证要点】桂枝杨证又见寸脉浮关尺脉沉,症见胸满,或心悸头晕,或气上冲者可用本方治之。
十八、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辨证要点】桂枝去芍药汤证又见脉沉细,症有恶寒者宜用本方。
十九、桂枝附子汤方【辨证要点】表虚寒,关节痛疼,脉浮虚而涩者;可用本方治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剂水煎服。当日上午10时煎服1次,下午2时服
2煎,1小时后,汗出由少到多,头上出气如蒸,衫裤尽
[按]临床上表寒郁热证甚多见,但往往被发热偏高而
一汗而解,其病如失,耐人寻味,值得学习。
制半夏10g,茯苓15g,炙甘草6g,陈皮10g,生
12g,细辛15g,五味子6g,冬花、苏子各10g,服6剂。
药后诸症悉减,惟夜间有小阵咳嗽,少量白痰,大
西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5g,细辛2g,五味
6g,陈皮10g,炙甘草6g,生姜3片,法半夏、苏子、
《伤寒论》中的麻黄汤类方,是以麻黄汤为基础化裁的。
一、方意解析
麻黄汤方是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四味药所组
(后两方《金匮要略》方)等8个
麻黄汤用麻黄辛温发散,宣肺解表,配桂枝以增强
(如鸡子大)较小,后者是寒邪化热,
(250g),两者不同之
用石膏之多少。以上三方的演变过程是:
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
”太阳是指人体之表,表寒实证是外感病的第一
《伤寒论》中提到浮紧与浮数两种脉象,浮脉主表,
宜麻黄汤”这条原文,不能孤立地看问题,而应从前后条
表寒实证的发展趋势,前人说:太阳表证,实则多
然而,烦躁为何是寒郁化热的特征?
外无烦躁,且脉是微弱的,当然不能轻易地发散,
10g
服6剂咳喘消失,照常上班。
[按]寒饮宿肺用小青龙汤温肺化饮此为常法,但在外
应温补脾肺,使之肺气充脾健运,才能巩固疗效。
[案二]戴某,男性,成年,农民。病者在春播期,
2天以前,两下肢即有疼痛,踝关节处
发热恶寒无汗,小便短黄,口不甚渴,舌红苔黄滑润,
麻黄6g,杏仁10g,生薏苡仁15g,苍术、黄柏、
至于麻黄附子甘草汤与麻黄附子细辛汤,两者均为
《伤寒论》
疮家等诸禁用麻黄汤例,应当慎重,不可粗疏。
二、病机证候
麻黄汤类方所主治的病机,随着体质的差异,病变
(一)表寒实证
本证由于寒邪郁遏在表,正气向外抗邪,邪正斗争
《伤寒论》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伤寒论》说: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这就
三、病案举例
[案一]李某,男性,47岁,工人。患哮喘病已10多
炙麻黄、桂枝各5g,五味子6g,党参、法半夏、白
10g,生姜3片,炙甘草6g,服6剂。
药后哮喘咳嗽减轻,气息平和近如常人,痰少由稀
1次,小便清长,口不渴,食纳稍
10g,海桐皮15g,甘草10g。
服2剂即能行走,继服3剂,肿痛痊愈,恢复劳动。
[按]痹证是由于风寒湿三气为病,故投麻杏苡甘汤宣
[案三]韩某,男性,28岁,职工。病者因暴雨衣裤尽
39.5度。虽值炎暑,被单裹身仍恶寒,肌肤干燥少汗,
生麻黄10g,桂枝6g,杏仁10g,甘草6g,生石膏
(这里提出白虎汤,
)。
在这里,还应当提出后世在麻黄汤基础上化裁的三
本方即麻黄汤去桂枝而成,旨在宣肺止咳,无须发汗,
小青龙汤方的组成,取麻、桂二方之意,加人温肺
其中干姜、细辛既温且散,半夏降逆除痰,又合五味子、
味药,可分为三组,一是麻桂的宣散,一是姜辛的温散,
亦可加入石膏,使之温清并用,
麻杏石甘汤证的主症是喘而汗出,病机是表寒郁热,
所以柯韵伯有两句名言,他说:“麻杏甘石汤是大
白虎汤之先着。”这就把表寒郁热的病机转归
(二)表兼湿热证
《金匮要略》说:“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哺所剧者,
”前者为风寒湿痹,后
故用麻黄汤以祛散风寒,加白术以燥湿(有人认
可以参考)。麻杏苡仁甘草汤证
且发热日晡为甚,说明湿有化燥化热的倾向。
这就体现了《金匮要略》“治风湿者……
(三)表兼里水证
本证是外有表寒里有水饮。《伤寒论》说:“伤寒表不
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所谓“水气”是泛
(四)表兼里虚证
本证多见于正气虚弱之人,虽然是外感发热,其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