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思想者”的庭院里
高中语文 阅读理解训练题之论述类文本阅读“思想者”的迷惘
“思想者”的迷惘法兰西失尽海外的殖民地,巴黎永远是世界艺术崇敬者的麦加。
罗丹的“思想者”高踞于自家庭院里,天天接待来自全世界各色人种的瞻仰与膜拜。
巴黎的地铁靠近罗丹博物馆的那一站,站台两壁的张挂全部是罗丹作品的巨幅照片,是旅游广告,是民族骄傲。
出国成潮,那潮,起于贫穷落后的国度,人们涌向西方发达国家,去学习、谋生、乞讨。
立志自救的中国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潮去潮来,换了人间。
罗丹的“思想者”初次出国,首先来到北京,落座于中国美术馆,在东方人流中仍苦苦思索。
与印象主义绘画同步,罗丹冲破学院式雕刻一味精微描写对象形似的局限,毫不掩饰捏塑与劈凿的手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对象的造型特征,探求雕塑之所以独立为雕塑的本质美感。
在展拓现代造型领域的同时,罗丹深深扎根于人间社会,他的美感诞生于人生的悲欢:加莱义民、地狱之门、行走的人、夏娃、娼妇、爱之吻、造物之手……雕刻家罗丹是思想者。
这样一位巨匠经历了时间和地域的考验,其伟大和光芒与日俱增。
曾是西方阳春白雪的罗丹,面对今日中国观众,已是满城唱和的下里巴人了。
从罗丹引申发展的布尔特尔、马约、亨利·摩、杰克梅蒂……他们比罗丹走得更远,中国人民似乎尚看不真切,今罗丹既来,他们的被邀也应在期待中了。
世界上不少国家的元首访问过北京,他们百忙中大都抽空看看长城,唯有法国的蓬皮杜先生宁可不看长城,提出要看云冈石窟,当时周恩来同志陪同去欣赏了祖国的瑰宝。
今日并非元首的“思想者”来京,谁来招待贵宾?我多么盼望请霍去病墓及西安博物馆的汉唐雕刻群前来陪客。
与罗丹作品展同时,展出我国古代雕刻,“思想者”从未见过的这些东方古代雕刻原作,他将为之吃惊,古代东方原是现代西方的知音!被人们仰止了一个世纪的“思想者”面对一二十个世纪前的无名氏之作,他将更坠入深深的迷惘中吧?1、本文标题和结句两次用了“迷惘”一词。
下列各项疑问中不属于文中所说的“迷惘”范围的两项是(5分)A.霍去病墓及西安博物馆的汉唐雕刻群,为什么至今一直不被人重视?B.全世界艺术崇敬者的麦加,究竟应在西方还是东方?C.芸芸从生的悲欢离合,各色人种的瞻仰膜拜,到底因为什么?D.西方的阳春白雪,面对今日中国观众,为什么竟变成了下里巴人?E.一二十世纪前,对雕塑的本质美感怎么会理解得那么深?参考答案:1、A、C(A、说不被重视不是事实,起码从原文中得不出这个结论;C、离开本文内容——艺术。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二单元测试卷2套(word版,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班级:姓名:考号:.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折.腰(zhé) 冠冕惟余莽莽.(mǎng) 秦皇汉武B.风骚.(shāo) 呢喃红装素裹.(guǒ) 一代天骄C.轻灵.(líng) 鲜妍成吉思汗.(hàn) 风流人物D.娉.婷(pīng) 摇拽还看今朝.(zhāo) 原驰蜡象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喉咙由于某种原因变得嘶哑..了,由急性咽炎变成慢性咽炎,久治不愈。
B.由于生活的艰苦,母亲往日那双丰润..的眼睛变得暗淡阴沉了,脸上泛着菜青色。
C.他对牡丹的热情讴歌,对眼中之美的深情赞美,也似若隐育一种飘逸..洒脱的文人气息,风韵卓然,蕴含丰富。
D.乳白色的雾气,是那样的深,那样的浓,汹涌..着,翻滚着,吞没了三清山的一切。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科学家应该用专业的知识去传播科学理性的精髓,让科学获得最广泛公众的支持和理解,这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一种担当。
B.通过生动有趣的民俗活动体验,使更多的人了解了中国历史,树立了民族自信。
C.为了让选择留校的学生们度过一个温馨的春节,江西理工大学举办了留校学生新春联欢会。
D.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的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网络提速降费能够推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企业广泛受益。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写诗,还要注意节奏,诗歌的节奏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
②写诗,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凝练,高度凝练的语言营造出丰富的意蕴空间,令人难忘。
③诗歌是情感的抒发。
④写诗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抒写情志,更多的时候二者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⑤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能触发我们的情感,将这种情感分行写出来,就有了诗的模样了;如果再适当融入联想和想象,就有诗的味道了。
2017年北京东城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年北京东城中考语文试卷及解答一、基础▪运用(共21分)1.(5分)欧阳询的字点画工妙,骨硬肉丰。
古人评价其字的笔画“(斜钩)”具有“险而劲”的特点。
请你欣赏下面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选帖,完成(1)﹣(2)题。
(1)欧阳询的这幅字帖属于体(字体),其中“武”字第笔的“(斜勾)”体现了“险而劲”的特点。
(2)下面是古人评价书法的四句话,根据这幅字帖的特点,判断其中属于评价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书法作品的一项是A.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
B.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
C.如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
D.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
2.(10分)名人故居是北京的历史文化名片。
参观这些故居,是了解历史、感悟文化、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途径。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4)题。
(1)下面是名人故居分布图。
请你根据提示语,判断图中【甲】处是哪一位名人的故居。
提示语:《骆驼祥子》描写社会各色人物,展现北平生活画卷。
答:(2)在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到这部散文集,颇有感触。
下面是他们分别在参观记录本上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朝花夕拾》展品图A.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让我沉醉其中。
B.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规矩,说故事,还为他买《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和善良。
C.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遭遇困境的鲁迅来说,犹如冬日的暖阳。
这样的老师令我肃然起敬。
D.《朝花夕拾》在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令我回味无穷。
(3)下面是参观郭沫若故居后,一位同学写的参观记录和他未完成的一副对联。
请你根据他的参观记录,在对联横线处填写词语,将这幅对联补充完整。
海德堡的“哲学家小路”
不是 因为这段 浪漫的 故事 ,才使歌 考的 哲人 们就常 常到此 散步 。渐 渐地 ,小路 也便成 r “ 洲最 美丽 的散 步场 所 ” 欧 。 . 德的心 遗 落在 了海 德 堡?
。
路很平 凡 ,走的 人 多了,也便
面对 好景 致 ,深 入其 中细 细 品味 是一 种享 受 ,
哲学 成 了路 ; 又很 伟大 ,成功 之路往 留在 外面远 远地欣 赏何 尝不是 一种境 界?到 “ 路 家小路 ”走走 ,踩 着哲 人的脚 印 ,可以体 会 哲人散 文往始于足下。 I 海德堡就有一条这样
董 的路: 哲学家小路。 据说许多赫赫 步的 别样风 范 ;但坐在 内卡河 边 ,抑或登 上 山崖古
海 德堡 位 于斯 图加 特 和法 兰克 福 之 间 ,是 德 也刻着他的诗 : 站在哲学的高度,你就会找到解 符咒 ’! ” 国巴登一符腾堡州的一个城市, 素有德国旅游文化 读世界之 ‘ 之都的美称。然而 几乎每本宣传
这 条 穿越 人 类历 史 、 见证 人类 思 考和 进 步的 海德 堡的旅游 手册 , 赫然 印着这 小路 ,就在 内卡河北 岸 ;走 过老 桥 ,很快就 可以 到 . 都 它 树木 葱茏 、乌语花 香 , 非常 幽静 。 样一行字 :歌德将心遗落的地方。 达 。 曲 曲弯弯 ,
2024高考江苏优秀作文7篇
2024高考江苏优秀作文7篇一篇短小精悍的作文也能展现出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见解,作文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文采的有效途径,以下是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2024高考江苏优秀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2024高考江苏优秀作文篇1诗经》中曾描写过这样一位年轻女子:她隔着湍急的河流,对着心爱的男子大喊:“你若喜欢我,我便摄衣渡河来找你;你若不喜欢我,我便另寻他人,向我提亲的人排了满大街哩!”文末发出“狂童之狂也且”的感慨。
好一个将青春挥洒到极致,用专属青春的奔放,洒脱地去爱、去恨的女子!如此女子,必坚信青春不朽。
用年轻人的狂妄、潇洒去践行人生的人,即使到了头童齿豁之日,内心深处必定还珍藏着一段明丽而永不朽蚀的青春。
可现实似乎并不如此。
明明是“日出之光”、“日中之阳”,却感叹着青春不再,用理性而僵硬的公式,计算着青春逝去的那一天,嘲笑着坚信青春不朽之人的天真无知。
这样的人,色未衰而心已老。
以老成持重的视角看待本该绚烂多彩的青春,以至于暮气与戾气过早地染指他们的.生命。
上世纪的伦敦,曾流行刚毕业的医科大学生蓄起络腮胡、戴上金丝镜的“时尚”,以此来彰显自己的老到医术。
然而,与之俱来的是腐败、贿赂之芽的潜滋暗长。
草让青春仆从于暮气。
以“青春不朽”的观点看待生命,并不是虚妄地渴求永葆童颜,生命不逝;而是让一颗激越洒脱的,甚至“狂傲”的心永远跳跃。
“不朽”与“逝去”其实并不矛盾,外在、表象、肉体可以逝去,内在、精神、灵魂却可以不朽。
正如金岳霖先生在独居生活中与孩子们一起斗鸡,正如《射雕英雄传》中洪七公疯疯癫癫顽劣不堪却同时豁达善良。
英谚中的一句“年老而勿衰”。
年老之人尚不能衰颓,更何况青年们?青年是时代的晴雨表,是潮流的扬帆人。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进步5则国进步,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那么,少年青春则国青春!若是人人都保持一颗“狂”心,则人人都是少年,时代便朝气蓬勃,生意盎然。
朋友,无论你的年龄,绽放青春之花吧!愿“狂童”之心,去热烈地拥抱太阳!2024高考江苏优秀作文篇2小城深处有条老巷。
《归去来兮辞》原文作者: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原文作者: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作者:陶渊明引导语:陶渊明给后代留下了一百多首诗歌、一二十篇文章,在诗文里创造了桃花源境界,也创造了“采菊东篱下”的境界,与小编一起来学习他们的《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胡:何,为什么。
〕?既自以心为形役〔以心为形役:让心灵被形体所驱使。
意思是说,为了免于饥寒违背自己的意志去做官。
行,形体,指身体。
〕,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谏:止,挽救。
来者:指未来的事情。
追:来得及弥补。
〕。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遥遥:漂荡。
飏(yáng扬):飘扬。
形容船驶行轻快。
〕,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瞻:望见。
衡宇:犹衡门。
衡,通“横”。
横木为门,形容房屋简陋。
〕,载欣载奔〔载:语助词,有“且”、“又”的意思。
〕。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三径:汉代蒋诩隐居后,在屋前竹下开了三条小路,只与隐士求仲、羊仲二人交往。
〕,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眄(miǎn 免):斜视。
柯:树枝。
〕。
倚南窗以寄傲〔寄傲:寄托傲世的情绪。
〕,审容膝之易安〔审:明白,深知。
容膝:形容居室狭小,仅能容膝。
〕。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策:拄著。
扶老:手杖。
流:周游。
〕,时矫首而遐观〔矫首:抬头。
遐(xiá侠)观:远望。
〕。
云无心以出岫〔岫(xiù袖):山峰。
〕,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景(yǐng):日光。
翳(yì义)翳:阴暗的样子。
〕,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言:语助词。
焉求:何求。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畴(chóu愁):田地。
〕。
或命巾车〔巾车:有篷幕的车子。
〕,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窈窕(yǎo tiǎo咬脁):山路深远曲折。
2024年中考语文好题多练——句子排序
2024年中考语文好题多练——句子排序一.试题(共25小题)1.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目光如星如月,如夜行的火把,而且异常质朴和厚实。
②这奇崛诡异的眼球生长神话,仿佛带给人几分温暖的灼痛感。
③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的那对眼球肯定是最特异的,保准会让你过目不忘。
④只觉得它蕴涵着人类童年的艰辛和希望,让人惊讶赞叹不已!⑤因为那对眼球呈柱状从眼眶中伸出来,像操纵柄一样可以用手握住,而中部还有一道箍,似带了个镯子。
A.③⑤①②④B.③⑤②①④C.⑤③②①④D.⑤③①②④2.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一个人说话的能力怎样训练?②我们总是羡慕那些口若悬河、即兴演讲的人,喜欢那些文采飞扬、出口成章的人。
③我觉得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朗读。
④如果我们面对一篇现成的文字尚不能大声、流利地读出来,又怎么能即兴说出流利的话呢?⑤但是人的口才不是天生的,它是练出来的。
A.②④⑤①③B.②⑤①③④C.④②⑤①③D.①③②⑤④3.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②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
③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
④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
⑤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
A.②④⑤③①B.②⑤③④①C.④⑤③②①D.④⑤③①②4.下列语句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与舞蹈一样,画中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都充满了韵律美。
②舞蹈演员们眉眼锋利,绛唇高髻,利落甩袖,仿佛化作《千里江山图》中的山峦,舞出山水相依之感,舞出明月般存在千年的灵魂。
③正如“诗画本一律”,舞者和画者对这千里江山也必定有文化理解上的共鸣,《只此青绿》将文化传承中的“艺术通感”发挥得淋漓尽致,彰显了中国人特有的浪漫。
④春晚节目《只此青绿》是以舞蹈的形式对古代名画《千里江山图》进行了意境还原。
文学类文本丁帆《梦里不知身是客》阅读练习及答案(山西长治2022学年高一下期末)
(二)长治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梦里不知身是客丁帆白云苍狗,半个世纪了,那间在一座坟茔上建起的土坯屋,成为我灵魂驿站中永远无法抹去的栖息地。
一次次在梦中回到那个老屋里,鸡鸣犬吠,蛙声蝉音,青灯黄卷,飘雪夜读。
一次次在梦中看见了那浩渺的水荡,水天一色,白帆点点,孤鹜落霞,莲荷碧天。
还是在那个老屋里,凄风苦雨,雪窖冰天,清水冷灶,饥不择食。
还是那个浩渺的水荡,风雨交加,寒耕热耘,披星戴月,风餐露宿。
无论是诗意的画面,还是悲惨的图景,都牢牢地植入在我的灵魂深处,成为无法抹去的影像,如“庄生晓梦迷蝴蝶”一样,我用半个多世纪来叩问自己——我是梦里的客呢,还是梦里的主?我是现实中的客呢,还是现实生活中的主?记得那些年农闲时,我坐在自己十六岁就参与挑河工建成的大溪河畔,一遍遍地背诵那些一知半解的唐诗宋词时,最感喟的是那些充满着伤感的诗词,比如朱敦儒的《卜算子》:“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
……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偶然读到李煜的《浪淘沙令》,一句“梦里不知身是客”让我眼前一亮,幡然点醒我去探寻自己是这水乡的“客”还是“主”的命题。
然而,奇怪的是,当我离开那个“异乡”以后,多少年来,在我的梦里,我分明就是那个叫作“异乡”的“主”。
“梦里不知身是主”,那是在回城绝望时的感受,我只能摘下“异乡客”的帽子,把自己融化在浩渺水乡的蓝天白云中;当我离开那个“异乡”进入新的生活时,我才有了“梦里不知身是客”的醒悟。
于是,我想把那个埋藏在灵魂墓地里的青春木乃伊挖出来抱抱,不是因为矫情,不是因为忏悔,只是“为了忘却的纪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我开始写“插队系列”的散文随笔,新世纪以来我又写了《饿乡记食》那样的散文,都是因为无法摆脱“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情结,我深知这个梦魇注定会终生缠着我,成为我的“梦中情人”,无论她是妖魔还是天仙。
高中语文 课文详解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苏教版必修5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人是什么?这是具备深邃思想内涵的哲学问题。
今天,让我们一起从帕斯卡尔这里寻找答案。
※感知文本◆作者简介帕斯卡尔(1623~1662),法国著名的科学家、思Array想家、文学家。
毕生潜心学术和宗教哲学的研究。
主要著作有《思想录》、《几何学的精神》等。
帕斯卡尔,是在物理学、数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帕斯卡尔定理创始人,概率论创始人之一,物理学气压单位更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但是,他作为一个哲人的思考,却不被人们所熟知。
帕斯卡尔的一生是天才而又短促的,他对科学的贡献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会被人永远怀念,而他超出神学范围之外以理性的思维研究哲学更是为人类留下了一笔无价的遗产。
◆创作背景写作《思想录》的最初直接动机似乎是微不足道的:帕斯卡尔的小外甥女接触了据说是耶稣荆冠上的遗物,眼疾即痊愈了。
这使他研究奇迹的问题,并进而决定写一部为基督的宗教辩护的著作。
《思想录》原是一部未完成的手稿,部分已大致成章,有些则仅有题目或提纲。
书中并没有严密的思想体系,属于一种人生哲学。
它集中了帕斯卡尔对于人生和宗教等问题的沉思与感悟,但它却以思想的深邃以及文笔的流畅隽永成为思想文化史上的经典著作。
◆知识链接一次改变人生的经历1654年11月23日这一天,帕斯卡尔白天乘马车遇险,两匹马均坠死于巴黎赛纳河中,而他却奇迹般地幸免于难。
晚上,帕斯卡尔独自在卧室阅读《新约全书》耶稣被捕就刑前的一段祈祷,当他反复读着这些话时,逐渐陷入一种燃烧的、彻底的心醉神迷状态,在他心中突然神秘地充满了什么东西,他似乎瞥见了他一直向往的上帝,他的内心一下透亮,知道了他必须做什么和必将成为什么。
这时,他就近抓起手边一张纸,开始飞快地、热烈地写下飞涌到他头脑中的句子。
这件事他没有告诉过任何人,甚至他最亲密的妹妹。
在他死后八年,他写下的这张纸和一个羊皮纸抄本被发现缝在他的上衣的衬里中,后人习惯把这个夜晚叫做“火之夜”,他记下的这个东西则叫做“追思”。
职高版高一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职高版高一语文文学常识汇总文学常识(高一上学期)1、编年体:按年代顺序编写的史书。
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所作。
...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
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外交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烛之武退师》《殽之战》(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楚庄王、穆公)】②《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宋神宗赐名:“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官至尚书左仆射,世称“涑水先生”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
【《赤壁之战》】2、国别体: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的史书。
①《战国策》简称《国策》,是一部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谋议或辞说的历史著作....。
由西汉末年向编订,计33篇。
【《触龙说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七雄-齐、楚、燕、、、、)】②《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
计21卷。
【《勾践灭吴》】3、纪传体:以人物传记的形式表现历史的散文。
(《二十四史》(《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30《世家》70《列传》8《书》10《表》。
鲁迅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字子长。
【《鸿门宴》】《汉书》·东汉史学家班固,《后汉书》·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晔,《三国志》·西晋史学家寿)4、《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战国末期国宰相吕不韦集合他的门客共同编写而成的,是先杂家的代表著作,计26卷,是一部最早..的理论散文总集。
(《察今》)5、《庄子》又名《南华经》,计33篇(包括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代表作《逍遥游》(《庖丁解牛》),是战国中期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
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
罗丹凭着对人体艺术的深刻理解,用灵巧 而有力的双手创造了许多传世杰作。其晚 年更是将其全部作品上交给国家,他的住 所后来被改建成“罗丹艺术博物馆”,其 “博物馆”里都是有怎样的令人惊奇、向 往、深思的艺术珍品?不妨走进“罗丹艺 术博物馆”,身临其境地探寻罗丹的人体 艺术的奥妙,丰富我们的干瘪的人文世界!
11
3.第9座雕塑是《青铜时代 》,该塑像 是一个赤身裸体的刚从沉睡中醒来的 男人,被认为是从尸体上复制出来的, 一点也不美,但他却表现了人类从 蒙昧 状态中解脱出来而逐渐具有了 清醒意识的伟大过程。 4.第10座塑像是《施洗者约翰 》,他是 一个圣徒,却一丝不挂, 瘦骨嶙峋 , 两腿呈 内 八字,然而他的步伐是沉重 与庄严的,使人感受到一位传道者完成
塑雕
罗 丹
思
这这这
想
是个座
者
什雕雕
么塑塑
艺的的
术 ?
名 字 是 什 么 ?
作 者 是 谁 ?
1
识记罗丹
奥古斯特·罗丹(?1840 --1917), 法国雕塑家,主要采用现实主义手 法,其创作对欧洲近代雕塑的发展 有较大影响,代表作有《思想者》、 《青铜时代》、《巴尔扎克》、 《吻》等。 罗丹生于哪一年?
神圣使命的精神。
12
5.第11座塑像是 《鼻子被毁伤的男人》,
这个人头发完全光秃 ,额头有皱纹 , 胡须蓬松 ,鼻梁塌段 。真是个丑人。
6.第12座塑像是轻时应该
,
现如今却丑陋
不堪,看其面目
可以悲推哀知其内心
是 绝望的、羞惭
的、
的。
13
7.第13座塑像是《乌谷力诺 》, 该雕塑讲述了一个饥饿无比、 奄奄一息的父亲,面对因饥 饿而死的孩子的尸体,在求 食欲、生存 欲控制下欲吃掉 孩子,但作为一个不幸父亲 的 意识 在最后一瞬间却制止 了他。透过他的面部表情, 我们看到了一种父 性的感情 与一个饥饿者求食的兽 性的 激烈的斗争,领会了一种极 端的痛苦 。
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培养
浅谈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工程——阅读能力的培养,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不管事课堂教学还是课堂延伸的课外活动,阅读都成为主角。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渐成为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成为教育界的共识。
目前学生阅读能力特别弱的现状亟待改变,而中职学生整体语文素质低的现状不容忽视,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国家所需要的中初级技术人员,学生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阅读能力是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养成的,语文课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职业教育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这种技能训练就含着阅读教学的独立训练。
而学校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注重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发和培养学生阅读的内动力,即广泛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的内动力,有了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
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学生才能不断地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课堂导入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如:讲《漫步在“思想者”的庭院里》这一课时,首先我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罗丹一生,在介绍罗丹生平时插入罗丹作品的介绍,重点介绍课文中涉及到的作品。
《巴尔扎克》塑像历经七年时间八次创作才完成,而这一过程是罗丹对巴尔扎克精神实质探索的过程。
还有对文中《乌谷利诺》的讲述,通过教师生动的描述,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从而引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学生带着要求读课文,提高了阅读的质量。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导入方法。
如:从耐人寻味的课题导入,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导入,从朗读背诵精彩文段、古诗词名句导入,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巧妙运用导入等。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些教学导入法的灵活运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2024年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永寿县2024年九年级模拟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全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思想是心灵的土壤,孕育着人类的精神世界。
”文学是世界语言,其中蕴含着社会与人生的基本原理,有助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人们消除隔阂,实现相互理解,达到思想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
同学们分为几个小组开展“思想的光芒•文学的力量”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文学中的思想内涵】第一组搜集了有关文学中的思想内涵的材料,请认真阅读,完成1~9题。
(共24分)(一)文学的力量文学的力量不同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主要诉诸人的灵魂,影响人的精神。
文学对人的精神和人的心灵发言。
文学要勇于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勇于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
文学以形象表达世界,分享人们对生活、对世界、对自然的看法。
文学揭示种种秘密,积累和凝聚智慧,使人的精神得到充实,灵魂得到浇guàn,积攒起对抗外部世界的信心,克服孤独恐惧,度过漫漫长夜。
文学在进化中还获得了一种超脱物质利益和现实功利纠缠的能力,我们不指望文学解决具体的实际的生活问题,而希望文学提供思想和精神上的愉悦,如果没有作家笔墨的装扮,世界会显得无比枯燥与平凡。
文学使人们产生一种脱俗的冲动,心灵得到启迪、净化,精神得到指引,文学让我们去追求非现实的理想,幻想现实之外的境界,达到对世界和自然的透彻领悟,增强内在修养,丰富精神修养。
(二)经典文学中的思想内涵①纵观世界文学传世之作,都通过合理的结构、艺术的形式、精致的语言、形象的思维,对人类共通的思想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反映,是人们认识自己、观察社会、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渠道。
描写古书院的唯美文案句子(精选2篇)
描写古书院的唯美文案句子(篇一)古书院,是时光的凝结,是智慧的源泉。
它屹立于岁月长河之畔,静静地等待着那些渴望知识、追求真理的人们。
在古书院的墙壁间,流淌着悠久的历史,阅读那些掌握智慧的先贤们留下的经典之作,仿佛能与他们心灵相通,共享他们的人生经验。
1. 古书院,是我解读世界的窗户,擦亮灵魂的镜子。
2. 书香氤氲的古书院,让我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感受智慧的光辉。
3. 古书院内,书声沉稳而悠远,仿佛回荡着古代智者们的思绪。
4. 书籍是古书院的灵魂,每一本都装载着历史、文化和思想的宝藏。
5. 书页翻飞,思绪飘荡,我与书院之间穿越着时空的羁绊。
6. 梧桐树下的古书院,沉静如诗,给人以心灵的净化。
7. 古书院仿佛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等待着我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8. 在古书院里,每个角落都弥漫着文学、历史和哲学的气息。
9. 古书院是古代智慧的殿堂,一本本经典著作如明珠般星罗棋布。
10. 古书院是我修炼心境的地方,让我深刻感受到文字的力量。
11. 书海无涯,古书院是我驰骋其中的船。
12. 古书院,一座安放思考的寺庙,是我灵感的源泉。
13. 古书院内沉淀的智慧,成为我生活中的指路明灯。
14. 书香弥漫的古书院,给我以力量,启迪我的心智。
15. 古书院是一份心灵的栖息,书籍是我永远的朋友。
16. 古书院中,每一个书架都是一扇通向智慧世界的门。
17. 书香满溢的古书院,是我追逐知识的摇篮,也是我心灵的避风港。
18. 在古书院的沉思时光里,我感悟到了文字的魅力,领悟到了智者的智慧。
19. 古书院,一本打开的书页,是我与前人知识交织的纽带。
20. 古书院内,每一本古籍都是一个闪烁着智慧火花的宝库。
21. 古书院是我心灵的庇护所,每一次踏入其中都让我感受到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
22. 在古书院,我仿佛穿越时空,与先贤们交心谈笑。
23. 古书院让我与文化传承相会,铭记古人智慧成果。
24. 站在古书院的门前,我能够闻到历史的芬芳,感受到智慧的气息。
写的好的短现代诗
写的好的短现代诗一、原文:《孤独是一座花园》我在孤独的花园里漫步,四周静谧得只有心跳的声音。
月光洒下银色的纱幕,星星是花园里最亮的花簇。
那些盛开的寂寞啊,有着别样的纹路。
风吹过没有芬芳的荒芜,心底的湖泊却泛起微澜无数。
孤独不是寂寞的苦,而是独处时思想的舞。
在这一方独属的天地,我聆听灵魂深处的倾诉。
二、衍生注释:- “孤独是一座花园”:把孤独比作花园,形象地表现孤独像一个充满各种情感、思绪的空间。
- “最亮的花簇”:这里将星星比喻成花朵,表明在孤独的氛围中,星星如同明亮而特别的存在。
- “盛开的寂寞”:把寂寞这种抽象的情感当作可以盛开的东西,使得寂寞变得可见有形状。
三、赏析:主题上,这首诗探讨的是孤独。
它并非是消极地看待孤独,而是把孤独视为一个独特的精神空间。
情感方面,诗歌在看似寂静孤独的景象描写中,透露出对孤独的从容和某种自我发现的欣喜。
表现手法上,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例如将孤独比作花园,将星星比作花簇等,让无形的孤独变得具象化。
以描写孤独环境来层层递进地烘托出孤独的内涵,从孤独中的寂静到孤独中的内心波澜,最后揭示出孤独是思想舞蹈的本质。
四、作者介绍:从诗的风格来看,作者也许是一个习惯与自己独处、内心丰富的人。
可能经常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善于从孤独的境遇中挖掘出别样的感悟,有着较强的感知精神世界的能力。
五、运用片段:例子一:在一场同学聚会上,大家都在高谈阔论,互相炫耀着自己的生活。
只有小明在角落里沉默着。
这时他想到了那首诗《孤独是一座花园》,心里默默念着:“我在孤独的花园里漫步,四周静谧得只有心跳的声音。
”他觉得此时自己的孤独就像那座花园,虽然身处喧闹之中,自己却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平静着。
例子二:小林独自旅行,住在一个偏僻山村里的小木屋。
夜晚,外面一片漆黑寂静,只有星星闪烁。
他坐在木屋门口,望着星空,不禁引用起诗句:“星星是花园里最亮的花簇。
”他感觉在这个独处的环境里,自己就身处那孤独的花园,星星就是陪伴自己的独特景致。
小学语文阅读理答题技巧及练习题答案解析
小学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及答案解析一、词语一、常见题型:1. 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这个词好在哪里?2. 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妙处。
3. 体会加点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或作用)。
4. 体会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5. 文中加点的“××”能去掉吗?6. 文中加点的“××”换成“××”好不好,为什么?7.文中某两三个词语的顺序能换吗?一、词语替换或去掉例1:“停止试验15天,慢性中毒现象逐渐消失”问:去掉句中的“逐渐”一词可以吗?为什么?答:不可以去掉。
逐渐更准确地表现出中毒现象是一点点消失的,说明毒性很强。
(删除后,不能准确的说明毒性很强)。
例2:“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州》中“绿〞宇用得很好,可不可以将它换成“吹”宇?为什么?答:不可以。
(表明态度)“绿”在文中是作为动词,有“吹绿”“染绿”的意思,该动词生动形象写出了春风所带来的生机,而“吹”只是表示春风的动作,如果换了就不能体现这种生机,所以不能换。
例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一句中,“偷偷地”“钻”的运用好在哪里?分析:①语境---春天来临之际;②产生的效果---“偷偷地”体现出春天在我们不经意间就到来了,就像小草在我们不经意间就长了出来一样。
“钻”这个词极富表现力,把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得惟妙惟肖;③表达的感情---作者的惊喜的感觉和对小草的喜爱之情答:“偷偷”形容行动不使人觉察,“钻”表示用尖物在另一物体转动或穿过的意思,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
表现了春草的活力,表达了作者的惊喜的感觉和对小草的喜爱之情。
●“能不换(去掉)”答题模式:①回答能还是不能,(一般情况不能,特别是书上的原文时)。
②删掉或调换后“XX”词后,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 (语境有何变化: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或与事实不符或太绝对);③用了“X X”词,准确(生动形象或严密)地说明了......(状态,如: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新锐诗三百
诗词三百首白玉著序新旧世纪千古交响的一曲不朽乐章。
大恩大爱浇灌出来的一朵绚丽奇葩。
江河文明与海洋文明交融汇总、结晶而成的一颗璀璨明珠。
是谓蹉跎岁月之积累、丰厚历史之沉淀、多彩人生之浓缩、天地精华之提炼。
是谓强秦之余音、大汉之古韵、盛唐之遗风。
是谓《诗词三百首》。
是谓序。
(北冰)1亚马逊爱世世间无天险,大河东去去不还。
诗情驰骋大河北,画意纵横大河南。
大气大势大手笔,大仁大义大风范。
梦里两人常相见,醒来只隔数百年。
2密西西比河新奥尔良有好酒,酒香冲散了,淡淡愁。
河水静静向南流,水中月,脉脉送温柔。
牧童随我走,任月色吞没,人和牛。
条条小路皆通幽。
幽静处,鲜花压枝头。
3仙台别君时,雨正浓。
雨浓情更浓。
几经沉浮,患难见真情。
带走:三尺书卷,两袖清风,带不走,一世英名。
再相逢,十里芳郊绿遍,十里栀子红。
东海踏浪,饮酒栀子城。
乘醉:燃起篝火,唱起渔歌。
共祝愿:天下太平。
4南非三别含泪与君别,多少春秋音尘绝?终日望君君不见,唯见夕阳斜。
含泪与君别,肝肠寸断又奈何?梦里问君君不语,醒来空自嗟。
含泪与君别,寂寞孤独非豪杰。
明月伴君君可去?一路山巍峨。
5巴拿马当年雄心曾万丈,独自流浪到远方。
分手时候莫悲伤。
夕阳下,话桑沧,奈何两眼泪汪汪?云外谁把山歌唱?歌声带我入梦乡。
虽然相隔千万里,天不老,地不荒,今宵共此明月光。
6灵山举杯风雨中,人去楼空。
可叹茫茫灵河水,依旧只流东。
我借天上天公笔,写君惨淡人生。
记当时,只有灵山客:愤世嫉俗,难改初衷。
欲诉万种情,石破天惊。
天下人落天下魄,独做一寒星。
喋血黄昏空喋血,不见旧日雄风。
看今日,空有凌云志:弃我而去,何太匆匆?7爱尔兰人人说道,牧童尚小。
那是我,独享最好。
多梦季节,知音非少。
看:鸟儿唱,鱼儿游,马儿跑。
此意未尽,此情未了。
多少年,童心不老。
朝思夜盼,问君知否?望:片片云,淡淡风,青青草。
8乌克兰一杯浓酒,醉在心头。
念伊人,独上高楼。
愿长相守,不再泪流。
纵:伴着风,伴着雨,又何求?岁月带走,多少问候?手牵手,与谁同游?如梦如幻,问君知否?似:一段云,一段雾,一段愁。
江苏省宿迁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宿迁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句子默写1.默写古诗文。
(1)逝者如斯夫,_____。
(《<论语>十二章》)(2)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3)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4)野芳发而幽香,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
(苏轼《定风波》)(6)知彼知己,_____。
(《孙子•谋攻》)(7)唐代诗人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形象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
”二、基础知识综合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历史文化的zī养,既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历史回眸之中,也在可感、可知、可参与的日常生活之中。
当博物馆“打卡.”日益成为公众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当故宫开发的文创产品频频卖断货,当陕西剪纸、遂昌龙粽等非遗伴手礼受到顾客青lài,“活起来”的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有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的历史记忆“活起来”。
文化遗产曾有辉煌的过去,也应该有闪光的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擦亮文化瑰宝的必经之路。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zī养( )①打卡.( )①青lài( )(2)在文段横线处填入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有趣但不失厚重①让它们亲民而不再“高冷”①并且还应充满生机地走向未来①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3)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3.综合性学习,完成下列各题。
文海中学举办科技节,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校团委策划了“走进科学世界”系列活动,形成了如图构思框架图,请用简明的语言解说此构思,要求内容完整,有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丹创作了一系列著名文学家、艺术 家雕像,其中最为著名并引起争论的是大 作家“巴尔扎克”像。为了将这一伟人的 精神充分表现出来,罗丹重读了一遍巴尔 扎克的主要著作,收集当事人对他音容笑 貌的描述,研究了法兰西剧院的巴尔扎克 半身塑像,又到他的故乡都兰尼等地体现 生活。在此基础上,罗丹又以现实生活中 的相似者为模特儿塑造了七个巴尔扎克裸 体人物,又将巴尔扎克写作时常穿的僧侣 黑袍塑加在裸体上,就这样花费了七年时 间,最后完成。罗丹本人对自己的这件作 品十分满意:“我的巴尔扎克像是一座石 殿,这是真正的纪念碑……这是我一生的 总结和巨大发现”。然而,当这件雕像于 1898年在沙龙展出时,引起了一场是非大 波。一边是某些文人学士及部分观众的猛 烈抨击,一边是罗丹艺术的拥护者的坚决 反对。罗丹一气之下将作品从沙龙带回家 中,放在自己花园里。
二、再读课文:了解情 感态度,把握中心思想
指定顺次朗读,思考: 1、文中有一个反复出现的语句,你认为它的作用是 什么? 2、罗丹的艺术见解具体是什么,请根据课文内容, 概括说明。 3、句中的“仍然”一词与文中哪些内容相照应?这 些对罗丹神态的描写突出了他怎样的精神风貌?
1、“奥古斯特· 罗丹如是说,他的眼睛仍然 仰视着上前方。”它的作用是直接标示出罗 丹的艺术见解。 2、罗丹的艺术见解包括:忠实于自然;展 现人的内心深度;注重思想性与象征意义。 3、与文章首尾处对罗丹的肖像描写相照应, 突出了罗丹严谨的学者风貌与高远的艺术追 求。
三、品读课文:揣摩 字句,把握语言特点
文中对雕塑作品传神 地描述,使从未见过原作 的人也能真切地感受到作 品带来的心灵震撼。请结 合一段你认为最精彩的作 品描述,从修辞、句式或 细节描写等方面做个简评。
加莱义民
握
伸出坟墓的手
擎
施洗者约翰
青铜时代
第二部分(第一层)
• 罗丹所说的“仆人 似的忠实于自然”, 表明他在自然面前 不敢有丝毫违拗的 谦恭;关于美丑的 见解,表明他对 “艺术材料”的辩 证看法——不从表 面上看美丑,而是 看它是否有“性 格”,即是否表现 了灵魂、感情和思 想等“内在的真 实”。
第二部分(第二层)
以漫步庭院的游踪为 纲,以介绍罗丹的艺术见 解为纬,中间穿插在博物 馆室内所见的罗丹作品, 向读者提纲挈领地勾勒出 大师的艺术世界。 分三 层: 第二层(第17、18段):写 作者走到花园尽头时的所 见与所想,突出罗丹的又 一“艺术创作的标记”— —表现人类的痛苦感情。
第一层(第3—16段):写 作者沿楼房右侧那条路上 参观时的所见与所想,突 出罗丹创作的最重要的特 征:忠实于自然。第3至 8段,以《巴尔扎克》和 《思想者》为例,强调罗 丹的创作“像仆人似的忠 实于自然”,并回顾楼内 展室中的作品加以进一步 说明他的“近乎严酷的写 实风格”。
第二部分(第一层)
第9至16 段,以《青铜 时代》《施洗 者约翰》等作 品为例,进一 步说明,罗丹 的创作“忠实 于自然”的最 有力的证明是, 不回避表现畸 形丑陋,追求 表现人的“内 心的深度”。
• 第三层(第19—21段):写作者从花园尽头 沿楼房左侧道路往回走时的所见与所想, 介绍罗丹作品的又一魅力:象征。 • 1罗丹的话表明:①他注重表现栩栩 如生的肌肉,也注重作品的思想性,只是 不刻意去表现什么“主题”;②他注重作 品。
对《乌谷利诺》的描述,强调了作品所表现的 “父性与兽性”的冲突,让参观者的感情已不胜负荷, 从而突出了罗丹作品的震撼力。
第二部分(第三层)
• 第三层(第 19—21段): 写作者从 花园尽头 沿楼房左 侧道路往 回走时的 所见与所 想,介绍 罗丹作品 的又一魅 力:象征
第二部分(第三层)
第三部分
法国著名雕塑家。善 于运用丰富多样的绘画性 手法塑造出神态生动,富 有力量的艺术形象。著有 《艺术论》。
他与他的两个 学生:马约尔 和布德尔同被 誉为欧洲雕刻 “三大支柱”。
奥古斯特·罗丹 (法)
(1840——1917)
一、初读课文: 把握大意,梳理思路
学生自读,要求: 1、在文中画出表明行踪的词语, 并依此填充游览路线图。 2、由游览图可知,本文在叙述时 采用了哪种顺序?这种写法比按照 参观顺序写好在哪? 3、填充了游览图,你会发现文中 相互照应 )的关 首尾两段其实是( 系。
漫步在“思想者”的庭院里 ——访罗丹雕塑博物馆
作者简介
柳鸣九,1934年生,湖南长沙人,1953年毕业于湖南 省立一中,同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历四载毕业后,赴 中国社会科学学部文学研究所工作,1964年转到中国社会 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1981年后,多次赴美国、法国进 行学术考察。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南欧拉美文学研究室主任、研究生院外文系教授、中国法 国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作家 协会会员、国际笔会中心会员。他一生潜心研究,甘于寂 寞,淡泊名利,勤奋写作,可谓著译等身。2000年,在法 国巴黎大学被正式选定为博士论文专题对象。2006年,获 中国社会科学院最高学术称号“终身荣誉学部委员”。
花园尽头
左侧路
插叙;使 得内容丰 富而结构 紧凑。
沙径
博物馆 的院落
右侧 草地
第一部分
写作者参观完博物馆的展览室,手里拿着刚刚买到的印有 罗丹肖像的书走出大厅的情况。
第二部分(第一层)
以漫步庭院的游踪 为纲,以介绍罗丹的艺 术见解为纬,中间穿插 在博物馆室内所见的罗 丹作品,向读者提纲挈 领地勾勒出大师的艺术 世界。 分三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