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权及其法律保护
数字化时代下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法律分析
数字化时代下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法律分析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最大问题之一。
个人隐私信息已经成为了黑客攻击和企业数据泄露等问题的重点目标。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加强对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
本文将围绕数字化时代下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法律进行分析,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数字化时代下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的原因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数字化时代下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的原因十分复杂。
其中,以下几点是比较常见的:1. 企业或个人的管理不善或安全意识不足在数字化时代,企业和个人都越来越多地依赖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
但是,由于管理不善或安全意识不足等原因,存在大量的安全漏洞和风险。
黑客通过钓鱼邮件、恶意软件等手段,就能轻松地攻破企业和个人的安全防线,获取个人隐私信息。
2. 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的泄露在数字化时代,我们使用很多第三方服务,如社交网络、在线支付等。
这些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拥有我们的个人隐私信息,例如个人资料、通信记录、账户信息等。
如果这些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发生数据泄露,就会导致我们的个人隐私信息被泄露。
3. 公共数据的泄露相比于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公共数据更容易受到黑客攻击。
例如,政府机构、公立医院和学校等机构都会收集大量的个人隐私信息。
如果这些机构的信息安全措施不到位,就会存在大量的个人隐私信息泄露风险。
二、数字化时代下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法律的发展数字化时代下,随着个人隐私信息泄露事件的不断发生,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加强对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
以下是数字化时代下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法律的几个代表:1. 英国数据保护法英国数据保护法是欧洲第一部法律保护个人隐私信息的法律。
该法律规定了个人隐私信息处理的标准和要求,包括信息收集、存储和使用等方面。
此外,该法律还为个人隐私信息泄露事件提供了法律救济机制。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措施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措施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们的信息越来越难以保护。
个人信息的泄露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和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确保我们的隐私得到保护。
本文将探讨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措施。
1.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的完备性对于保护个人信息是至关重要的。
政府应该加强立法的力度,继续修订和完善现有法律,进一步规范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存储和保护,明确责任和义务的分配,从立法层面保障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
此外,在法律实施过程中,政府应该把握好在保护个人隐私权和促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之间的平衡,充分尊重个人隐私权和信息主权,同时鼓励企业和个人使用和开发新技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2. 强化企业的责任意识企业是个人信息采集、存储、处理和使用的主体。
企业应该对个人信息采集、使用和保护负起责任来,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企业应该明确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目的,并经过明确的告知和经过受访者同意的规定进行收集。
企业应该不断加强自己的信息保护能力,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确保信息安全。
3. 加强技术保护手段在大数据时代,光有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责任意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加强技术保护手段,以增强我们的个人信息安全。
加密技术是目前最有效的信息保护手段之一。
通过加密,个人信息可以在网络上得到保护。
同时,加密技术也可以保护数据的完整性,防止用户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恶意篡改。
另一种技术手段是安全存储技术,例如实验室研究的量子加密技术。
该技术采用量子物理的特性,可以提供极高的保护安全,防止被黑客入侵和数据泄露。
随着量子通信技术的普及,这种保护技术未来将会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也可以用于个人信息保护。
例如,通过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来识别网络中的威胁和异常活动,以及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对访客身份进行验证。
4. 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最后,我们必须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探讨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探讨1. 引言1.1 大数据对个人信息的挖掘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挖掘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被不断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
这些数据不仅包括人们在社交网络上的个人信息,还包括他们在网上购物、浏览网页、使用手机APP等活动中产生的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企业和政府可以获得关于个人的详细信息,从而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喜好、行为习惯和社会关系。
虽然大数据在商业和政府管理方面带来了诸多好处,但个人信息的挖掘也带来了一系列隐私泄露的问题。
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收集和利用的情况,甚至有些人的个人信息被滥用,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防止隐私泄露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法律保护显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只有加强法律的监管和规范,才能有效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和隐私。
1.2 隐私泄露问题凸显隐私泄露问题在大数据时代愈发凸显,个人的隐私信息可能被大数据公司、政府部门、黑客或其他恶意第三方非法获取和使用。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个人信息在网络空间中的流动越来越容易,而这也加剧了隐私泄露的风险。
用户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机APP、社交网络、购物网站等平台可能会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身份证件、联系方式、消费记录、健康状况等敏感信息,而这些信息可能被用于精准广告投放、个人画像分析、信用评估等各种商业用途。
隐私泄露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个人的隐私权,可能导致个人信息被滥用、泄露、甚至被用于违法犯罪活动。
而且一旦个人信息泄霁,往往对个人的生活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害。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防止隐私泄露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大数据时代,隐私泄露问题凸显,必须通过健全的法律保护机制来保障个人信息的安全与隐私。
1.3 法律保护的必要性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和敏感性日益凸显。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个人信息被广泛收集、存储、处理和利用,给人们的隐私带来了巨大挑战。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研究》范文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个人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与使用日益频繁,个人信息安全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大数据技术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价值,但同时也带来了个人信息泄露、滥用等风险。
因此,如何在大数据时代保护个人信息,确保其安全、合法地被使用,已成为法律领域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特征与挑战1. 个人信息特征: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具有海量性、多样性、可分析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个人信息在互联网上更容易被收集、分析和利用。
2. 挑战: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个人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利用变得更为便捷,但同时也带来了信息泄露、滥用等风险。
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标准和执行力度存在差异,也给个人信息保护带来了挑战。
三、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必要性1. 维护公民隐私权:个人信息是公民隐私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个人信息是维护公民隐私权的重要手段。
2. 促进社会和谐:个人信息滥用可能导致社会信任危机,加强个人信息法律保护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3. 推动经济发展:在保护个人信息的同时,可以鼓励数据的有效利用和合理流通,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四、国内外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现状及比较1. 国内现状: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了法律基础。
2. 国外现状:一些发达国家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有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实践经验,如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
3. 比较:虽然国内外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都有一定的法律基础和实践经验,但由于法律体系、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各国在具体实施上存在一定差异。
五、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策略与建议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确保其适应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和需求。
2. 强化监管力度:加大对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的监管力度,确保个人信息的合法、安全使用。
论大数据背景下公民个人信息的行政法保护
论大数据背景下公民个人信息的行政法保护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已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
大数据的涌现为社会经济发展、科学研究等领域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
在大数据时代,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在大数据时代,公民个人信息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资源。
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健康状况、消费记录等。
这些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传输和利用,不仅关系到公民个人的权益,也涉及到国家的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
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在行政法中的地位愈发凸显。
行政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基本原则是隐私保护原则。
隐私保护原则是指未经公民本人同意,任何机关、组织和个人不得收集、使用和披露公民的个人信息。
行政法对于违反隐私保护原则的行为进行了明确的禁止,并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行政法还规定了公民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和披露必须符合合法、正当和必要原则,确保公民个人信息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行政法规定了公民个人信息的权利保护机制。
公民个人信息权利的保护,可以通过行政救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等方式实现。
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权利的行为,公民可以向行政机关提出申请,要求进行行政救济或行政复议。
如果行政机关未能及时回应或回应不满意,公民还可以向行政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恢复其个人信息的合法权益。
这些机制有效地保护了公民个人信息权利,防范了滥用和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
当前行政法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还存在一些问题。
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相对滞后,还未能完全适应大数据时代的需求。
虽然已有一些专门的法律法规对个人信息保护进行了规定,但仍然有一些空白和模糊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
个人信息保护的执法力度不够强劲。
部分行政机关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执法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一些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查处和惩治。
公民个人信息的泄露问题依然严重,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事件频发,给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带来了严峻挑战。
浅析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
浅析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个人信息的获取、存储、利用和传播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挑战。
在这个数字化信息丰富的时代,个人信息的保护已经成为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
而在法律保护方面,我们还需要深入浅析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
大数据时代带来了巨大的信息积累和传播的便利,在这样的环境下,个人信息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包括个人的基本信息、健康信息、消费行为、社交网络、甚至包括个人的思想、信仰、性取向等隐私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个人来说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私密性,一旦被不法分子或者不法机构窥视、获取和利用,就会严重侵犯个人信息的隐私权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法律保护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法律框架来保护个人信息的隐私权,不仅需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制度机制和有效的监督和惩处机制。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个人信息保护法》,这是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第一部基础性法律。
《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规定了个人信息的保护范围、权利和义务、违法行为和处罚等内容,为解决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法律保护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法律保护需要充分尊重和保障个人的知情权、选择权和控制权。
在信息收集、存储、利用和传播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合法、正当和必要的原则,明确告知信息主体个人信息的收集目的、使用范围、方式和方法等相关信息,并且取得信息主体的明确同意。
必须保证信息主体对个人信息的控制权,充分尊重信息主体的选择权,确保信息主体能够随时撤回同意、修改或删除个人信息。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法律保护需要强化行政监督和执法力度。
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保护机制,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力,加强对个人信息的行政监督和执法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形成对违法机构和个人的震慑效应,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和隐私权。
要建立健全的企业自律和行业协同机制,引导和规范企业合法、合规和道德的行为,推动企业自愿引入第三方监督和认证机构,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诚信意识。
个人大数据法律保护案例(3篇)
第1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
在这个过程中,个人数据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从消费购物到健康管理,从社交娱乐到金融服务。
然而,个人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个人大数据法律保护案例为切入点,探讨隐私泄露的后果以及维权之路。
一、案例背景张女士,一名普通的白领,在一家知名电商平台购物时,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
原本只是偶尔接到一些骚扰电话,但不久后,张女士发现自己不仅接到了大量的推销电话,甚至收到了虚假的贷款信息。
在经过一番调查后,张女士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已经被泄露给了多个非法渠道。
二、案例经过1. 发现泄露张女士在接到虚假贷款信息后,意识到自己的个人信息可能已经被泄露。
于是,她开始调查此事,发现自己在电商平台购物时,曾经授权过一些第三方服务使用自己的个人信息。
2. 维权之路(1)联系电商平台张女士首先联系了电商平台,要求对方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然而,电商平台只是表示会协助调查,但并未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2)报警处理在电商平台无果后,张女士决定报警。
警方受理了案件,但调查过程漫长,张女士感到十分焦虑。
(3)寻求法律援助在警方调查期间,张女士通过法律援助热线咨询了律师。
律师建议张女士收集相关证据,包括骚扰电话录音、虚假贷款信息等,以便在后续的诉讼中维护自己的权益。
(4)提起诉讼在警方调查取得一定进展后,张女士决定提起诉讼。
她将电商平台、第三方服务提供商以及可能涉及泄露个人信息的其他相关方告上法庭,要求对方承担法律责任。
3. 法院判决经过审理,法院认为,电商平台在提供服务过程中,未对用户个人信息进行充分保护,导致张女士的个人信息被泄露,侵犯了张女士的隐私权。
同时,法院也认定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存在过错,未对个人信息进行有效管理。
最终,法院判决电商平台和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共同赔偿张女士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
三、案例分析1. 个人数据泄露的原因(1)电商平台监管不力案例中,电商平台在提供服务过程中,未对第三方服务提供商进行充分审查,导致个人信息被泄露。
大数据时代下个人隐私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个人隐私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个人隐私保护是在大数据时代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互联网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如个人信息、消费记录、社交媒体活动、位置信息等。
这些数据被收集、存储、分析和共享,给个人隐私权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探讨在大数据时代下个人隐私保护所面临的法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在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权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威胁。
首先,个人数据的收集和存储方式变得更加便捷和廉价。
互联网、社交媒体以及各种应用程序收集了大量的个人数据,如姓名、生日、联系方式等。
这些个人数据可能被未经允许的第三方获取和使用,损害个人隐私权。
其次,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的发展使得个人数据的利用变得更加深入和广泛。
大数据分析可通过对个人数据的处理,揭示个人的消费习惯、兴趣爱好、健康状况等敏感信息,进而用于商业推广、金融服务、个性化广告等目的。
然而,这些分析活动可能侵犯个人的隐私权和个人身份的保密。
为了解决大数据时代下个人隐私保护的法律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法律法规需要加强个人数据的保护。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明确规定个人数据的收集、使用、共享和销毁的规则,加强对数据处理机构的监管力度。
同时,个人数据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应该得到明确保护,个人可以选择是否提供个人数据,以及选择如何使用和共享个人数据。
其次,应加强数据处理机构的责任和义务。
数据处理机构应采取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个人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同时,数据处理机构还应向个人提供透明的隐私政策,告知个人数据的类型、用途和共享情况,让个人有权知情和选择。
此外,个人隐私保护还需要加强跨境数据流动的合作与治理。
在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的流动已经超越国界,成为全球化的问题。
因此,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制定跨境数据流动的规则和原则。
在处理跨境数据流动问题时,需要平衡个人隐私保护和商业、科研等利益之间的关系。
大数据时代我国个人信息安全法律保护研究
大数据时代我国个人信息安全法律保护研究一、概述随着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资源,其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隐私泄露、信息滥用等风险。
我国作为大数据应用大国,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加强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
由于大数据技术的复杂性和个人信息保护涉及多方利益,我国个人信息安全法律保护仍面临诸多挑战。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个人信息安全法律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个人信息安全法律保护提供有益参考。
本段主要介绍了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我国个人信息安全法律保护的现状和挑战,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文章将分别从我国个人信息安全法律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1. 阐述大数据时代的背景和特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正身处一个被数据和信息充斥的时代,即所谓的“大数据时代”。
这一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工业社会向以信息为核心的新型社会转变。
大数据时代的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技术进步是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根本动力。
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产生、存储、处理和传输变得极为便捷。
这些技术的进步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数据资源,也为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提供了可能。
数据的海量性和多样性是大数据时代的重要特征。
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报告,全球数据量正以每年约40的速度增长。
这些数据不仅包括传统的结构化数据,还包括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如文本、图片、视频等。
再次,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处理速度和智能化程度显著提高。
得益于高性能计算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实时或近实时地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快速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使得数据分析和决策过程更加智能化。
大数据时代对个人信息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数字化时代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权益
数字化时代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权益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我们的生活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
从在线购物到社交媒体,从智能设备到金融交易,数字技术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而,这种数字化的便利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个人隐私和数据权益的保护。
当我们在享受数字世界带来的便利时,我们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住址、联系方式、消费习惯等,都在被大量收集和分析。
这些信息一旦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麻烦,如骚扰电话、诈骗信息、个人财产损失等。
因此,如何在数字化时代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权益,成为了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个人隐私和数据权益的内涵。
个人隐私通常指个人不愿意公开或被他人知晓的私人信息和活动。
而数据权益则包括个人对自己数据的控制权、知情权、访问权、修改权和删除权等。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有权决定自己的数据如何被收集、使用和共享,并且能够了解这些数据的用途和流向。
那么,在数字化时代,我们的个人隐私和数据是如何受到威胁的呢?一方面,网络黑客和不法分子通过技术手段非法获取个人数据。
他们利用网络漏洞、恶意软件和钓鱼网站等方式,窃取用户的账号密码、信用卡信息等敏感数据。
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和机构在收集用户数据时,没有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过度收集用户数据,并且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数据共享给第三方。
此外,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个人隐私更容易被泄露。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不法分子可以推断出个人的喜好、行为习惯和社交关系等,从而实施精准的诈骗和骚扰。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权益呢?增强个人的隐私保护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随意在不可信的网站和平台上输入个人敏感信息。
在下载和使用应用程序时,仔细阅读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了解应用程序对个人数据的收集和使用方式。
对于那些要求过多权限的应用程序,要谨慎选择是否安装。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数据隐私权保护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数据隐私权保护在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隐私权保护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个人数据被广泛采集、存储和分析,这给个人数据隐私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隐私权保护的意义、现状以及应对措施。
一、个人数据隐私权保护的意义个人数据隐私权保护的意义在于保护个人的隐私权益和信息安全。
个人数据包括个人身份信息、健康信息、消费记录等,这些数据涉及到个人的隐私、权益和尊严。
保护个人数据隐私权不仅是个人的合法权益,也是社会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
如果个人数据隐私权无法得到保护,个人的隐私将面临泄露、滥用和侵犯的风险,对个人和社会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二、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在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分析变得更加便捷和广泛。
许多互联网公司和机构通过用户注册、在线购物、社交媒体等方式采集个人数据,然后将其用于商业目的或者其他用途。
同时,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事件也时有发生,导致大量个人数据被非法获取和滥用。
这些问题使得个人数据隐私权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
三、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隐私权保护的挑战1. 技术挑战: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个人数据的获取和分析变得更加容易。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应用使得个人数据可以被大规模地分析和利用,从而给个人数据隐私带来了新的挑战。
2. 法律挑战:目前,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关的个人数据保护法律和法规,但在实际执行中存在一定的难点。
个人数据的跨境流动和国际合作也增加了个人数据隐私权保护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3. 意识挑战:个人数据隐私权保护需要个人、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然而,不少人对个人数据隐私权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意识,导致个人数据隐私权保护的效果不佳。
四、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隐私权保护的应对措施1. 加强法律保护:各国和地区应加强个人数据保护法律和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明确个人数据的采集、使用和保护规定,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难点及解决路径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难点及解决路径在大数据时代,人们享受着便利的科技服务,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等问题。
个人信息法律保护成为了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探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难点,并提出解决的路径。
一、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难点1. 法律法规滞后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现有的法律法规往往滞后于新兴技术的应用。
目前的个人信息法律保护仍然以传统的隐私权为主,而对于大数据时代所面临的复杂情况无法很好地进行界定和约束。
2. 数据的交叉共享大数据时代,各个部门、机构和企业之间的数据交叉共享日益频繁。
这种数据的流动性使得个人信息的边界变得模糊,个人信息的流失和滥用的风险因此增加。
3. 隐私权与公共利益的冲突在大数据时代,为了追求个性化的服务和精确的推荐,个人信息会被广泛收集和使用。
然而,隐私权与公共利益之间往往存在冲突。
权衡个人隐私权与公共利益的界限成为了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一个关键难点。
二、解决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路径1. 完善法律法规针对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应当加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应该建立符合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框架和标准,明确界定各方的权责和义务,划定个人信息的使用和保护底线。
同时,应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监督和管理个人信息的采集、存储、使用和共享等方面。
2. 强化技术手段在大数据时代,技术手段也是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方式。
各个企业和组织应当加强信息安全防护措施,采取加密、脱敏等措施保障个人信息的安全。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数据的隐私保护技术研究,通过数据去标识化和数据伪装等方法,有效降低个人信息被滥用的风险。
3. 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个人信息保护需要社会共同参与。
除了法律法规和技术手段的保障外,个人自身应当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敏感信息,并学会如何正确使用和管理个人信息。
同时,教育机构、企业等也应当加强相关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个人信息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研究》范文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个人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与使用愈发普遍,这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个人信息作为一项重要的资源,其安全与保护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如何在大数据时代下有效保护个人信息,已经成为法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现状、问题及解决策略。
二、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特征与重要性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呈现出数量庞大、类型多样、价值高等特点。
这些信息包括个人的基本信息、行为习惯、社交关系等,涵盖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各个方面。
个人信息的合法获取和使用,可以为政府决策、企业运营等提供有力支持,但其滥用也可能侵犯个人隐私,对个人权益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当前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现状在法律层面,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护个人信息。
如《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这些法律为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传输等提供了法律依据。
然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快速发展,现有的法律体系仍存在一些不足和漏洞,如对个人信息的定义不够明确、监管机制不健全等。
四、个人信息法律保护面临的问题1. 法律制度不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不够,缺乏对个人信息泄露、滥用等行为的明确规定和严厉处罚。
2. 监管难度大:由于大数据的特性和互联网的广泛传播,个人信息的监管难度大,尤其是跨境数据的监管更为复杂。
3. 用户权益保护不足:在大数据时代,用户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其知情权、选择权等权益容易受到侵害。
五、加强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策略1. 完善法律法规:应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明确个人信息的定义、范围、收集和使用原则等,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
2. 加强监管力度:政府应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和处罚制度,对个人信息泄露、滥用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3. 提高用户权益保护意识:应加强用户权益保护教育,提高用户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民法保护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民法保护在当今大数据时代,人们的个人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保护这些信息也变得越来越关键。
个人信息是指任何可以被用来识别个人身份的数据,包括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等。
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法规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略有不同,但它们的目标主要是为了保护个人信息的隐私和保密性。
在中国,个人信息保护的法规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该法规于2021年6月1日正式实施。
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规定,个人信息是个人的重要权益,应该得到保护和尊重。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非法获取、使用和泄露个人信息。
这些规定适用于所有收集、使用、存储和传输个人信息的组织和个人。
在社交网络、电子商务和金融行业等随处可见的大数据应用中,人们的个人信息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威胁。
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和组织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不仅如此,许多互联网公司也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将用户的个人信息出售给第三方,使得个人信息的保护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规定了个人信息收集和使用的规则,以及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的惩罚措施。
根据这个法规,任何组织或个人在收集、使用、存储和传输个人信息时都必须经过个人同意,并且必须告知个人相关信息的收集、使用目的、使用方式、存储期限和安全措施等。
对于违反法规的行为,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规定了罚款、吊销经营许可证等多种违法处罚。
此外,个人信息保护法还规定了严格的个人信息出境规则。
任何组织或个人在向境外传输个人信息时,必须经过个人同意,并且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审查和程序。
这些规定旨在保证个人信息不会在出境时被滥用或泄露,并保护个人信息的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
总的来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个人信息的保护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此背景下,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为个人信息的保护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避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泄露个人信息,保护个人隐私权和权益。
浅析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
浅析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个人信息保护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个人信息越来越容易被收集、存储、处理和利用。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护个人信息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本文将从法律的角度对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进行浅析。
一、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个人信息的泄露、滥用、窃取等问题频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加强个人信息的保护,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了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制化轨道。
这些法律法规通过规定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披露、转让等行为,加强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二、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特点1. 多样性: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种类和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外,还包括了人的生活习惯、消费行为、社交关系等各个方面的信息。
2. 数量化: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数量呈现爆炸式增长的趋势。
各种互联网服务、移动应用等都在不断的收集用户的信息,导致个人信息的数量呈现爆炸式增长。
3. 泄露性: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泄露风险大大增加。
随着技术的发展,个人信息的泄露风险也随之增加,使得个人信息更容易被泄露、滥用。
以上特点使得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保护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显得更加迫切。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个人信息的保护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由于大数据时代的特殊性,现行的法律法规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完善和加强。
为了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其更加贴近大数据时代的实际情况。
我们需要明确规定哪些行为属于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披露、转让等行为,以及这些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浅析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
浅析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个人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利用正在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个人信息不仅存储在传统的纸质档案中,还被数字化存储在各种数据库中,这些信息不仅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基本信息,还包括人们的消费习惯、社交关系、健康情况等一系列与个人密切相关的信息。
随之而来的是个人信息被滥用、泄露、非法获取等问题,对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权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制度变得尤为重要。
一、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加大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个人信息的采集、存储和利用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风险。
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加大。
在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屡见不鲜,不论是网络黑客攻击,还是个人信息安全意识的欠缺,都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个人信息被滥用的风险增加。
大数据技术可以通过对个人信息的分析挖掘,为商业目的、政治目的等提供便利,但这也可能导致个人信息被滥用的风险增加。
个人信息被非法获取的风险加大。
一些不法分子可以通过各种手段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给个人信息安全带来了不小的威胁。
二、相关法律法规对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保护针对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和问题,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了个人信息的保护范围、信息主体的权利、个人信息保护的义务等内容,为保护个人信息提供了法律依据。
我国《网络安全法》规定了网络运营者应当依法保护个人信息的责任,对个人信息的采集、使用、存储、加工以及对外提供等行为提出了具体要求和限制。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作出了规定,对违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予以了严格处罚。
还有一些行业规范和标准,如《个人信息保护指南》等,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和建议。
三、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建议针对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可以提出一些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建议。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权的立法保护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权的立法保护
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立法保护个人信息权的目的是确保个人信息安全,预防个人信息的滥用和泄露。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立法保护措施:
1. 个人信息保护法:制定一部详细的法律,确保个人信息的合法和合理处理,并规定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和传输的限制。
2. 个人信息安全法:规定个人信息的处理和存储必须有适当的安全措施,包括加密、防火墙和安全审计等技术手段,以保护个人信息不被非法获取和使用。
3. 数据所有权法:明确个人对自己的数据享有所有权,并规定数据的使用需要事先获得个人的同意。
此外,还应规定数据的共享和转移需要明确的授权。
4. 数据隐私审查制度:建立一个独立的机构,负责审查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和使用情况,确保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要求。
5. 违法行为处罚:对于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包括罚款、刑事责任和业务中断等。
6. 数据匿名化和脱敏技术:推动开发和应用数据匿名化和脱敏技术,使得个人信息在被使用时无法被识别。
7. 教育和宣传:加强对公众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教育,提高居民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视和知识水平。
通过以上立法保护措施的实施,个人信息在大数据时代得到更好的保护,确保个人的隐私和权益得到尊重和保障。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研究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个人信息数据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然而,这种数据价值的提升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尤其是对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权的保护问题。
因此,如何在大数据背景下有效保护个人信息权,已经成为当前法律界、技术界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大数据时代下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问题,分析现有法律制度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本文首先将对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特征及其价值进行深入分析,明确个人信息权的内涵和外延。
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分析当前个人信息权法律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同时,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个人信息泄露、滥用等侵权行为的类型、特点及危害。
针对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权法律保护面临的挑战,本文将从立法、司法、行政和技术等多个层面提出具体的完善建议。
在立法层面,建议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明确个人信息权的法律地位和保护范围,制定更加严格的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处理和传播规则。
在司法层面,建议加强个人信息权侵权案件的审理力度,提高侵权成本,降低维权成本。
在行政层面,建议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监管机制,加强对个人信息处理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在技术层面,建议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提高个人信息保护和隐私安全的技术水平。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研究和实践探索,为完善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也希望引起社会各界对个人信息权保护问题的关注和重视,共同推动个人信息权保护事业的发展。
二、个人信息权的基本理论在数字化、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个人信息权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个人信息权,是指个人对于其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支配、控制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它包含了个人信息的知情权、同意权、更正权、删除权、封锁权、利用限制权等一系列具体权利。
这些权利共同构成了个人信息权的完整框架,保障了个人的隐私安全、人格尊严以及自由发展。
大数据时代的隐私保护和法律风险
大数据时代的隐私保护和法律风险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各种数据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的背后,涉及到的个人隐私保护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同时,这样的数据使用还可能存在着不利于个人权益的法律风险。
本文将从大数据隐私保护和法律风险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大数据隐私保护大数据时代,隐私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数据的采集、分析和传输不仅影响个人的隐私权,还可能牵涉到其他方面的权益,例如商业秘密、国家安全等。
如何保护个人隐私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在大数据应用中,涉及到的个人隐私包括身份信息、健康状况、家庭情况、地理位置以及社交网络等方面。
与此同时,一些新型的隐私问题也随之产生,例如面部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这些都需要我们更加严格的隐私保护措施来应对。
在个人隐私保护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透明度透明度是一个大数据隐私保护的重要原则,它要求数据的使用者应该向数据的提供者和使用者清晰、明确地说明数据的使用目的、范围和方式,同时广泛宣传隐私政策,明确隐私权利。
2. 最小化原则最小化原则是指在数据采集、使用和处理中,应尽可能地避免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仅收集、使用最基本、必要的信息。
3. 合法性数据使用者必须确保其数据使用行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并取得相关权利人的授权。
特别是对于敏感数据,更应该经过权威机构审核批准,以确保合法性。
大数据的法律风险大数据时代,除了隐私保护外,数据应用还可能涉及到一些法律风险。
有些使用者可能会滥用数据,例如商业垃圾邮件、诈骗,以及恶意攻击行为等,导致用户个人权益受损,甚至可能触犯法律。
大数据的第三方使用及转移也给数据隐私带来了新的挑战。
对于第三方使用或转移数据,如何保证数据的隐私不被泄漏或不被不当使用,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同时,数据使用者也需要满足国家法律、监管要求,对于不合规使用数据的行为,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结语在大数据时代,隐私保护和法律风险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且紧密相连的问题。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问题研究》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问题研究》一、引言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已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然而,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个人信息泄露、滥用等风险。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保护个人信息已成为刑法领域的重要议题。
本文旨在研究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问题,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个人信息保护现状1. 大数据时代的特征大数据时代,信息以爆炸式增长,数据的传输、存储和处理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
数据资源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为各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然而,这也使得个人信息在大数据时代面临更大的泄露风险。
2. 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个人信息是个人隐私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个人的尊严和权益。
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可能导致个人隐私被侵犯、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
因此,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法律意义。
三、个人信息保护的刑法挑战1. 法律体系不健全当前,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系统性的法律规范。
这导致在处理个人信息泄露、滥用等案件时,往往存在法律依据不足、处罚力度不够等问题。
2. 执法难度大由于大数据技术的复杂性,执法机关在调查取证、追踪溯源等方面面临较大困难。
此外,跨区域、跨部门的个人信息犯罪也给执法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四、刑法保护个人信息的对策建议1. 完善法律体系(1)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个人信息的定义、范围、保护原则等,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法律依据。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个人信息泄露、滥用等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2. 加强执法力度(1)加强执法机关的信息化建设,提高调查取证、追踪溯源等能力。
(2)加强跨区域、跨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打击个人信息犯罪。
(3)加强对个人信息安全领域的监管和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个人信息安全问题。
3. 提高公众法律意识(1)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宝引证码】 CLI.A.1231018
原文链接:
/qikan/452a51a3892fc3675f6d1b1d4bd63e41bdfb.html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权及其法律保护∙期刊名称:《江西社会科学》
∙期刊年份:2017
∙摘要: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能参与信息的发布与传递,云计算和社会化媒体等技术促进数据融通与共享,有必要完善相关法律规定来保护个人信息
权。
个人信息权与在其基础上产生的财产权不同,人格属性仍然是其本质特征。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宜采用“基本法+特殊法”的立法保护机制,在立法上
应当确立个人信息权及其权利与义务的内容;明确个人信息的保护范围及其界定标准,针对不同类型个人信息进行分层保护;采取有效救济措施,切实保障个人信息权;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完善配套制度。
∙作者:陈奇伟刘倩阳
∙分类:法理学
∙中文关键词:大数据个人信息个人信息权法律保护人格权
∙期号: 9
∙页码: 187
数据是对客观世界的测量和记录,是真实的背书。
“大数据是指那些大小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尺度,一般的软件工具难以捕捉、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数据。
”{1}(P1-6)与用于测量的传统数据不同,“大数据”侧重于记录、处理与建立大数据样本,并挖掘数据集成的相关个人信息,其最显著的特征在于一切事物都可数据化。
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平台就是依靠实时记录日常的业务流、顾客流等数据形成大数据分析源,通过云计算技术精准处理数据信息,及时准确投放市场定位正确的产品与服务,才成为了互联网市场中的“巨无霸”。
集数据来源型主体[1]与数据分析型主体[2]功能于一体的第三方经营主体是大数据时代的主体发展趋
势。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采集与记录变得碎片化,覆盖全面、实时动态、成本低廉。
搜索引擎实时记录浏览痕迹,杀毒软件扫描分类硬盘信息,智能穿戴侦测用户身体指标,购物平台窥探个人购物习惯,“监视”已不再是属于政府权力机关和通讯运营商的“专利”。
微博、微信、QQ、 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络平台逐渐普及,社会群体参与信息的发布与传递,社会化媒体成为网络谣言和人肉搜索的温
床,垃圾短信、诈骗电话、推销邮件大行其道,网络犯罪屡见不鲜。
通过简单的搜索就可轻易获得某一特定对象的基本信息,甚至社交关系与日常生活。
毫无疑问,大数据技术促进信息融通与共享的同时,也严重威胁个人信息的安全。
除此之外,棱镜门事件也告诉我们“一些国家还经常以‘国家安全’为由,通过‘立法’等合法途径对个人数据信息进行随时监控和检视”{2},个人信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悄无声息地被权力机关所掌握。
囿于篇幅的限制,本文对个人信息权法律保护问题的讨论仅限于网络空间范围之内。
一、个人信息的概念与属性
(一)个人信息的概念
世界上许多国家对个人信息都作出了不同的法律界定,其中1995年欧盟颁布的《欧盟数据保护指令》因其界定能够精练地概括个人信息的主要特征而最具有代表性,它将个人信息定义为:“有关一个被识别或可识别的自然人的任何信息。
可以识别的自然人是指通过身份证号码或身体、生理、精神、经济、文化、社会身份等一个或多个因素可直接或间接确定的特定的自然人。
”笔者赞同此“识别说”的定义。
在此思路下我国学者认为个人信息是指:“特定个人所具有的,或者与个人相关的所有可识别的信息,即如果公开这些信息,与个人有关或无关的其他自然人,可以根据信息直接或间接锁定于特定的个人,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利用。
”{3}个人信息通常包括姓名、肖像、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通讯地址、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工作经历、身体健康状况、婚姻状况、网络记录等。
基于概念周延和范围界定的困难,笔者结合网络的本质属性与信息共享的价值特征,以信息产生源和属性为标准,将个人信息分为三类。
一是能够直接反映个人的自然情况和日常生活等情况的个人数据资料,即现实社会中个人信息在网络世界以代码语言的直接表现,通常包含姓名、肖像、年龄、民族、通讯地址、身份证号码、受教育程度、工作经历、身体健康状况、婚姻状况等具有自然属性和现实社会属性的原生数据资料;二是自然人以实名或匿名的身份所进行的网络行为而产生的活动轨迹与信息痕迹等数据资料,如网页浏览记录、网上购物记录、社交网站聊天记录等具有网络社会属性的原生数据资料;三是网络服务商通过对前两类个人信息数据资料的收集与挖掘,处理与分析而得到的个人信息资料,如相关个人的浏览习惯、消费习惯、购物偏好等再生数据资料。
此外,还可以“与个人关联的程度”为标准,将个人信息分为紧密层和一般层:紧密层的个人信息范围与隐私基本重合,例如个人病历、婚姻生活、犯罪前科等与个人核心隐私相关的个人信息;一般层的个人信息是除紧密层以外的其他的个人信息,例如姓名、年龄、民族、身份证号码、通讯地址、消费水平、网购习惯、信用等级等。
(二)个人信息的人格属性与财产属性之甄别
个人信息凭借其“未来石油”的地位和巨大的利润创造潜力,使众多利润追求者趋之若鹜。
个人信息演变为可供交换与买卖的商品的原因,值得进一步研究。
是否可以交易个人信息意味着个人信息的人格性将被财产性取代抑或是人格性与财产性并存。
个人信息直接体现主体一般人格利益,具有可识别的特质。
即信息主体的自然人属性决定了个人信息主体的唯一性,使得个人信息能够发挥出主体识别的功能。
自然人作为个人信息主体,应当享有独立的人格权所必需的权利和义务;通常情况下,个人信息是不能转让和继承的,其人格利益也只能由个人信息主体独自享有。
在市场需求与追逐利润的驱使下,商业机构纷纷投入到个人信息人格要素财产价值的开发中,推动个人信息人格要素的商品化利用,并且该趋势日益显著。
构成人格利益
【参考文献】
{1}涂子沛.大数据[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新年,王晓民,任博.大数据时代下如何保护隐私权[N].检察日报,2013-08-23.
{3}张立芳.公检民机关违法传播信息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14.
{4}龙卫球,林桓民.我国网络安全立法的基本思路和制度构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
{5}张新宝.从隐私到个人信息利益再衡量的理论与制度安排[J].中国法学,2015,(3).
{6}王利明.论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以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的界分为中心[J].现代法学,2013,(4).
{7}陈奇伟,刘伊纳.数字遗产分类定性与继承[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
{8}荷兰学生350欧元出售个人信息[EB/OL]./2014/04/21/sell-personal-data.html.
{9}王利明.论个人信息权在人格权法中的地位[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10}罗锦莉.大数据时代下尴尬的用户隐私[J].金融科技时代,2012,(12). ......
【注释】
∙尊敬的用户,您好,查看全文内容仅购买此数据库的付费会员专享。
您可以进行如下操作:
∙ 1. 使用付费会员账号登录
∙ 2.注册试用
∙ 3. 单篇购买: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选择其他支付方式,支付成功后即可查看本篇内容。
应付金额:
© 北大法宝:()专业提供法律信息、法学知识和法律软件领域各类解决方案。
北大法宝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正式引用法规条文时请与标准文本核对。
欢迎查看所有产品和服务。
法宝快讯:如何快速找到您需要的检索结果?法宝V6有何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