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战略思考
低碳经济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低碳经济对企业发展的影响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全球碳排放问题的日益严重,低碳经济成为了当今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低碳经济的推进不仅能够减缓气候变化、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低碳经济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市场机会的拓展低碳经济的推进,意味着环保产业的活跃。
环保产业的兴起,为企业创造了新的市场机遇。
例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还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此外,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对低碳、环保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低碳经济推动了绿色消费的兴起,对于有环保产品或服务的企业而言,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机会。
企业可以针对消费者的需求加强研发、推出低碳、环保产品,通过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二、技术更新、创新能力的提高低碳经济的推进,也加速了企业技术更新、创新能力的提高。
低碳经济的实现,需要依靠技术创新,通过高效、低碳、清洁的技术去实现经济的发展。
同时,低碳经济也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
企业在追求低碳经济的同时,需要不断加强产品的研发、技术的创新。
通过技术的提升,企业能够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节能减排,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企业社会形象的提升低碳经济的推进,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还能够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
在当前环保意识逐渐普及的环境下,企业在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需要注重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通过积极参与环保活动、贡献社会,企业可以为自身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公众的认可度,巩固市场地位。
四、政府政策的引导低碳经济的推进,需要政府的支持与引导。
各国政府都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鼓励企业实现低碳经济发展,例如能源税、碳排放交易、环境标志、绿色金融等,这些政策都为企业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扶持和政策支持。
2024年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工作思路及举措
2024年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工作思路及举措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型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举措。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低碳生产和绿色产业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了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需要制定合理的发展思路及举措,全面推进相关工作。
一、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思路1.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制定和完善有利于环保和节能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绿色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加大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的监管力度,引导企业加大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
2.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绿色技术应用。
加大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推动绿色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如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设备等。
3.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推动绿色生产方式。
鼓励企业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推动工业生产向低碳、绿色发展方向转变。
4.加强环保意识,营造绿色生产氛围。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教育,推动企业和员工形成绿色生产理念,促进企业自觉履行环保责任,推动形成全员参与的节能环保氛围。
二、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举措1.推动企业节能减排。
鼓励企业购买高效节能设备,推进节能改造,提升工业生产能效,减少能源消耗。
同时加大排放标准的监管力度,促使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
2.加大环保投入。
鼓励企业加大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维护投入,引导企业开展工业废水、废气的处理和回收利用工作,降低环境污染。
3.加强企业自律管理。
推动企业建立健全环保、能源管理体系,强化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责任意识,建立企业自主监督和自律管理机制。
4.促进跨界合作。
鼓励各行业企业合作开展环境技术创新和绿色生产方式研发,推动产业链内企业进行资源共享、协作发展,推动各产业向绿色低碳发展方向共同努力。
5.强化政府监管。
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环保和节能监管力度,加强违法企业的打击力度,积极推进对环境违法行为的严厉惩处,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推动的节能环保工作态势。
中央企业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主要困难和应对策略建议
中央企业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主要困难和应对策略建议中央企业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国内外减排压力增大: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各国纷纷加大减排力度。
中央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面临被强制限制排放和强势竞争的风险。
2. 绿色金融要求提高:随着绿色金融的兴起,市场对于环境友好型企业的需求不断提高。
中央企业需要符合绿色金融的标准,才能获得更多的融资支持和投资。
3. 新技术创新压力:绿色低碳发展需要依靠技术创新推动。
中央企业需要不断地引入新的、更加环保的技术,转型更新生产工艺和产品。
中央企业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包括:1. 技术和设备更新难度大:由于中央企业规模和体系复杂,技术和设备更新往往面临较大的困难,涉及到多个环节和部门的改革和协调。
2. 资金投入不足:绿色低碳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在技术更新和装备购置方面。
中央企业在资金方面可能面临瓶颈,需要寻找更多的融资途径。
3. 经营模式转型困难:传统中央企业的经营模式往往与绿色低碳发展相冲突。
中央企业需要进行经营模式转型,从传统的高碳产业向绿色低碳领域转变,这涉及到组织结构、人员培训等方面的问题。
应对策略建议:1. 制定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中央企业应该制定明确的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和目标,明确责任人和实施路径,推动企业全面转型。
2. 强化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中央企业应该加大对技术创新和研发的投入,积极引入国内外先进技术,推动企业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发展。
3. 加强环境管理和监管:中央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和监管体系,加强排污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确保企业的生产活动符合环保要求。
4. 寻求多元化的融资途径:中央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融资途径,如发行绿色债券、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等,解决资金问题,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5. 合作共赢,推动产业链绿色升级:中央企业可以与供应商、客户、研究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产业链的绿色升级,实现共赢发展。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低碳经济是指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排放,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低碳经济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趋势和要求。
但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对策。
一、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1. 能源利用效率低下:我国现有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依赖于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导致能源利用效率低下。
据统计,我国消耗一单位能源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发达国家的两倍以上。
2. 大部分企业低碳能力弱:当前,我国企业大部分缺乏低碳意识和技术,无法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难以迅速适应节能减排的要求。
3. 能源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仍处于以煤炭等传统能源为主的状态,利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比重较小。
这使得减少碳排放的难度加大。
4.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冲突。
许多地方为了吸引投资、刺激经济发展,盲目扩大了高污染和高能耗的产业,使得环境污染严重。
二、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1. 制定国家能源政策:制定国家能源政策,调整能源结构,加大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投入,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强大气、水和土壤环境保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支持低碳技术创新: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低碳技术创新,推广低碳技术和装备的应用,降低低碳技术成本,提高企业低碳环保意识和能力。
3. 完善环境法规制度:建立健全环保法规制度,加强对环保领域的执法力度,将环境保护纳入各级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压实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责任。
4. 对高污染和高能耗产业进行限制:政府应该对高污染和高能耗产业采取限制措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要推动发展绿色产业,支持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发展。
5.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政府应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发和利用低碳技术,将低碳环保设备纳入国家节能补贴名录,鼓励使用低碳环保产品。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
、
低 碳 经 济 发 展 的 现状
避 免 高 碳 排 放 造成 的 国 际化 发 展 障 碍 。
三 、 国低 碳 经 济 发 展 的 方 向 中 第一 , 定 低碳 经 济的 发展 战略 方 式 。发 展 战 略方 式 是 提 高 确 低 碳 经 济 发展 速 度 和 效果 的一 种科 学 发 展 观 , 不 断加 强 低 碳 经 要
我 国经 济 发 展 进 入 了 快 速 稳定 增 长 的成 长 阶 段 ,随 着 国 际 化 低 碳 绿 色 环 保 转 型 的 主 题 逐 渐 明 确 ,持续 发展 低 碳 绿 色 环保 经 济 成 为 了 我 国 未来 发 展 力 密 集 型 产 业 , 源 集 中型 产 业 , 期 以 来 的 传 统 发 展 资 长
必 须 向着 资 本 密 集 型 转 移 , 统 的 出 口贸 易 中 , 国 的 出 口贸 易 传 我 产 品 质 量 一 般 、 动 力 低 廉 、 品生 产 的 消 耗 成 本 较 低 , 品 附 劳 产 产 加 价值 较 小 , 出 口中 不 具 有 产 品 价 值 高 的优 势 , 没 有 品牌 价 在 也
方 式 只是 重 视 经 济 收 益 的 增 长 ,而 忽 视 了中 国 经 济 的 可 持 续 性
济 发 展 的 法律 法 规 建 设才 能 让 低碳 经济 的发 展有 法 可 依 , 法 发 依 展 。而 且 现代 化 国 际 竞争 过 程 中 , 际 各 国 的政 府都 有其 自身 的 国
富 有 成 效 的 政 策 手 段 , 国 应 考 虑 开 征 碳 税 , 征 碳 税 可 以极 大 我 开
不 断 提 升 信 息 技 术 能力 ,在 工业 生 产 和农 业 生 产 中投 入 相 应 的 科 技水 平 , 高 技 术 研 发 能 力 , 高 端 经 济 发 展 的 战略 角 度 制 定 提 从 未 来 的 发展 策 略 , 减轻 中 国资 源 消 耗 的 经济 负 担 。 二 、 展 低 碳 经 济 的 内涵 与 其 主 要 特征 发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共同培养低碳经济人才。
建立低碳经济人才激励机制
完善人才评价机制
励人才不断进步。
实施人才奖励政策
设立低碳经济人才奖励制度,对在低碳经济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 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
提供职业发展机会
为低碳经济人才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如晋升机会、岗位轮 换等,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加强低碳经济人才国际交流与合作
参与国际低碳经济合作项目
积极加入国际低碳经济合作组织,参与相关项目,提高我国在国际 低碳经济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引进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
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上先进的低碳经济经验和技术,促 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
开展示范活动
02
通过开展示范活动,展示低碳经济的成果和效益,推动低碳经
济的发展。
加强媒体宣传
03
通过媒体宣传,扩大低碳经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低碳经
济的发展。
03
政策建议二:加强能源结构调 整
降低化石能源使用比例
减少煤炭消费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 逐步降低煤炭消费在总能源消费中的比例。
通过制定明确的碳排放强 度目标,推动企业和个人 减少碳排放,促进低碳经 济的发展。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促进清洁能源发展
通过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 ,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和 碳排放,推动低碳经济的 发展。
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规划
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路线图
培养国际化低碳经济人才
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提高我国低碳经济人才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 交流能力。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低碳经济是一种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我国作为世界上的大国,必须加快低碳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是,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具体来说,要加强能源技术研究与开发,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推广节能技术和能效标准,优化能源利用结构,推动能源产品生态化和循环利用,加强环保和生态建设。
为实现低碳经济,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政策引导。
政府应该制定具体的低碳发展目标和规划,建立环保和能源管理制度,加大对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扶持力度,提高污染治理和环保标准,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推广可行性和经济性较好的低碳产品和技术。
2. 提高节能环保意识。
政府、企业和公众都应该认识到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推广节能环保的理念和方式,营造低碳意识和全民参与的氛围,使低碳生活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
3. 加强能源结构调整。
实行能源多元化战略,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传统能源消费,同时建立清洁能源基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4.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积极开展能源技术创新和成果转换,研发和应用新型环保技术和产品,加强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行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化,提高整个社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素质。
5. 深化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全球能源和环境治理体系的建设和改革,支持和推动跨国和全球性的环保和低碳经济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地区在低碳经济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
综上所述,发展低碳经济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之一,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加强合作,推动环保和经济的协同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低碳经济是指通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节能减排、增加碳汇储存等方式,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
本文将探讨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和对策。
一、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应加强政策引导,制定相关的法律和规章,设立相关的经济激励机制。
制定和完善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建立碳排放税制度,加强对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政府还应推动建设低碳城市示范区,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低碳发展。
二、加大投资力度为了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我国应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投资力度。
投资应重点关注清洁能源、清洁生产、节能技术等领域,发展绿色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还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我国在低碳经济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三、优化能源结构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这导致我国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居高不下。
为了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应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的步伐,增加清洁能源比重。
优化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节能技术的应用,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量。
四、推动绿色交通交通运输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领域。
我国应推动绿色交通的发展,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提高公共交通的比重,推广绿色出行方式,减少道路拥堵和空气污染。
还应优化交通规划和设计,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减少交通能耗和环境污染。
五、加强国际合作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合作来解决。
我国应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
参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积极推动国际碳市场的建立,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
还应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帮助其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我国应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投资力度,优化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交通,加强国际合作等,全面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和措施
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和措施咱们得搞清楚,绿色低碳到底是什么?说简单点,它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担,少用资源,减少排放,保护生态,搞好这一切才能持续发展。
也就是说,这不仅仅是做做环保活动,发几个环保海报,做做表面功夫。
它要贯穿整个企业的运作,从生产工艺到物流运输,从员工办公到产品销售,处处都得绿色低碳。
你要是单单靠宣传而不去行动,别人一眼就看穿,谁还愿意买账?那要如何来做呢?企业们开始动脑筋,想办法。
首先呀,节能降耗是个硬指标。
比方说,很多企业现在都引进了高效节能设备,连空调、电灯都得是节能型的,减少电力消耗。
再就是利用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这些低碳的能源开始逐渐替代传统的煤电、油气。
不瞒你说,有些企业早就把屋顶改成了太阳能发电板,白天阳光照在上面,电就来了,晚上还可以卖电呢,简直就是“双赢”。
说不定,哪天你开车去一个企业,停在车位上都能看见“绿色低碳企业”的招牌,心里那叫一个舒服。
企业的产品设计也需要大改进。
你看,过去好多商品包装就和环保沾不上边,纸盒一层层叠起来,塑料袋一袋接一袋,浪费得很。
但现在不一样了,企业们都得想着如何减少包装,使用可回收材料。
最重要的是,产品本身得是环保的。
这么一来,产品的生命周期就能延长,垃圾的产生也能减少,不用担心丢了就没影。
你瞧,环保不仅能让地球妈妈少受点罪,还能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消费者也喜欢这样的品牌。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绿色供应链。
企业一旦做大了,采购的原材料就多了,运输的次数也增加了,这一来二去,能产生不少碳排放。
所以,很多企业开始选择环保材料,还会对供应商提出绿色要求。
就好像你要选择一个长期合作的朋友,当然得看人家是否靠谱、是否合得来。
供应商如果也能遵循绿色低碳的理念,那合作起来更是心有灵犀。
不得不说,企业如果能做好绿色低碳,真的能带来不少实实在在的好处。
它不光是符合社会的环保需求,还能吸引投资者的目光。
就像是做生意一样,大家更愿意跟那些有责任心、未来有潜力的企业合作。
国家“双碳”战略的思考与实践
国家“双碳”战略的思考与实践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中和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积极响应全球环保倡议,明确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战略目标。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国家“双碳”战略的内涵、背景、意义及其实践路径,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国家“双碳”战略的推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文章将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的目标设定、实施路径、政策措施、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全面展现中国在实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的思考与实践。
二、“双碳”战略的内涵与意义“双碳”战略,即碳达峰与碳中和战略,是中国政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其中,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后不再增加,而碳中和则是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方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这一战略的内涵在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它要求我们在确保能源安全、经济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动能源革命,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双碳”战略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它有助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维护全球生态安全。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二氧化碳排放国,中国的碳达峰和碳中和承诺对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这一战略将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促进高质量发展。
通过推动能源革命、产业优化升级等举措,将有力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实施“双碳”战略还将促进全球绿色发展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将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与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双碳”战略是中国政府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低碳经济是指在提供人们生活所需产品和服务的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形态。
低碳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了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我国可以采取以下思路和对策。
一、加强政策引导1. 制定和完善低碳政策法规,明确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路线图和时间表,鼓励和规范低碳技术、低碳产品的生产和应用。
2. 设立低碳经济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支持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和示范项目。
建立低碳市场机制,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等方式推动企业减排。
3. 提高能源和碳税,加大对高碳排放行业的限制和处罚,减少其发展空间,推动资源的节约和碳排放的减少。
二、加大绿色技术研发和应用1. 加强绿色能源技术研发,大力发展和推广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2. 推动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产业和生活中的能源消耗。
3. 开展低碳交通技术研究,推广电动汽车、绿色交通系统等低碳交通方式,减少尾气排放。
三、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1. 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企业向低碳产业转型,培育新兴低碳经济增长点。
2. 提倡绿色金融,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项目的投融资支持力度,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3. 加强环境管理和监管,落实企业环境责任,防止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四、提高公众低碳意识与行动1. 加强低碳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低碳经济的认知和理解,引导人们从日常生活、工作和出行等方面采取低碳行动。
2. 鼓励和引导公众选择低碳消费和生活方式,减少对高碳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推动绿色消费的发展。
3. 开展低碳示范社区建设,鼓励社区居民采取低碳生活方式,共同打造低碳社会的示范。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企业要加大技术研发和产业转型,公众要提高低碳意识和行动。
通过各方合力,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将不断迈上新台阶,为构建美丽中国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公司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主要困难和应对策略建议
公司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主要困难和应对策略建议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各个行业的共同目标和责任。
作为一家公司,面临着新形势、主要困难和应对策略建议,是我们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当前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主要包括:气候变化加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同时,能源和水资源的短缺也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此外,环境污染严重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威胁,也对企业的形象和声誉产生了负面影响。
其次,公司在绿色低碳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包括:技术创新难度大、成本压力增大、政策支持不足等。
绿色低碳发展需要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但是技术创新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同时,绿色低碳发展还需要企业承担更多的成本,这对企业的经营和盈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政府在政策支持方面还存在不足,企业在进行绿色低碳发展时缺乏明确的政策指导和支持。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公司在绿色低碳发展中应采取以下几点策略建议:首先,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
公司应加大对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可以与科研院所、高校等合作,共同开展研究项目,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其次,优化资源利用和节约能源。
公司应加强对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
同时,加强节能意识和能源管理,采取科学合理的节能措施,降低能源消耗。
第三,注重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
公司应加强环境管理,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制度和责任机制。
同时,加强污染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生态。
第四,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与沟通。
公司应积极参与政府部门组织的绿色低碳发展活动和项目,争取政府的支持和政策倾斜。
同时,与政府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了解政策动向和相关信息。
第五,提高员工意识和参与度。
公司战略如何应对碳排放问题
公司战略如何应对碳排放问题在应对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中,控制碳排放已成为各个国家和公司的首要任务。
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之一,中国企业在后疫情时代面临的碳减排的压力越来越明显,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碳排放效率成为中国企业应对全球变化、推进节能减排的重要选项。
本文将探讨公司战略如何应对碳排放问题,并提出企业优化碳排放应对策略的途径。
一、减少碳排放“减排”是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题之一,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时要主动出击,采取措施减少碳排放。
企业可以优化生产流程,引进高效的绿色技术,改进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法来降低碳排放。
通过科技进步及节能降耗,企业不仅能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大幅度降低气体排放,更可优化生产过程,提高整体效益,创造环保金融,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企业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企业发展需要有更加长远的眼光,优化战略布局,加强对环保产业关注,推进可持续发展等,成为企业营造良好社会形象的关键切入点。
企业除了在企业生产中加强环保管理,精简产值,同时还需要通过外部合作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可以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分析市场趋势及行业结构,优化供应链等途径来拓展新的商业领域,开拓新的市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开拓低碳经济市场当前,国内外市场已产生的市场环境,低碳经济市场规模巨大,这对各个企业延伸业务、推进产业升级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企业可以在合适的时机,开展低碳经济市场的开发和营销活动,制定相应的市场规划和营销计划,开展各种市场推广和营销活动,推进低碳经济的推广和普及,进一步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打造低碳经济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低碳经济方式的发展。
四、推进新型考核评估方式在现有的环保检测和评估方式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实践证明,一些企业还缺乏有效的环保技术,加上缺乏有效的环保监管和管理,导致环境问题的发生。
对此,企业需要采取新型考核评估技术,让企业能够更客观、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销售状态及环境安全状况,从而更出色地完成企业的业务和目标,发展出更加贴合社会是时代的企业文化,并切实推进企业绿色环保事业的发展。
低碳经济战略性思考:世界与中国
悲惨增长”的贸易局面。 其在 《 京都 议定书 》中承诺 的 8 的减 排 目标 。 高的我国 ,将重新面临 “ %
20 0 5年 1 1 月 日,欧 盟正式启动了排放权交 易体
与此 同时,应该看到我 国与 美国、与欧盟 进
系 ( mi in rdn ytm) E s o s a ig S s ,试图用市场这只 行合作的可能。 s T e 在争夺低碳经济发展控制权方面 ,
“ 无形 的手”来促使欧洲企 业参与温 室气体 的减 或者说是在减排国际谈判中,我国的原则和立场 排过程。欧 盟委 员会根据 “ 总量控制 、负担均分” 对欧盟与美国而言都有重要意义 。哥本哈根会议
的原则 , 首先确定了各个成 员国的二氧化碳排放 前 美国一直试图促 成一个 取代 《 都议定书 》 京
中 图分 类号 : 2 6 F0
作者简介
唐 方 方 ,教授 ,博 士 生
导 师 ,北京 大 学 国 家发
展研 究 院 国 家政 策 实验 室主任 。
宗计 川 ,博 士 , 东北 财 经 大 学金 融 学 院硕 士 生 导师 。
一
、
世界 各 国之 间 的博 弈
会上 (日本京都 会议 ) 过了 《 都议定书 》 通 京 ,规 定 所有发达 国家应在 2 1 00年把 主要 的 6种 温室
“ 低碳经 济”提 出的 大背景 是全 球气候 变暖 气体 ( 二氧化碳 、氧化亚氮 、甲烷 、氢氯碳化物 、
对人类生存和发展 的严 峻挑战。全球气候变化一 全氟 碳化 物和六 氟化硫 )的排 放 量比 19 9 0年的
直是 国际可持续发 展领域的一个 焦点问题 ,围绕 7 平 减 少 52 。 K % 气候变化 的争 论和谈判从表面上看是气候 变化问
加快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与政策选择
发 展 低碳 经 济 是 经济 社 会 发展 的必然 要求
业 生 产 的不 稳 定性 增加 。如 果不 采取 措 施 , 而 据 估 算 , 未来 2 年 我 国能 源 部 门 电力 投 0
低 碳 经 济 是 指在 可持 续 发 展 理 念 指 导 水稻和玉米 的产量最 多可下降 3%; 7 今后 对 环 境 的威 胁 不 可 忽视 。 下, 通过 技 术 创 新 、 度创 新 、 业 转 型 、 制 产 新 2 年 至 5 年 间 的农 业生 产 也 将受 到 气 候变 0 0 能 源 开 发 等 多 种 手 段 , 可 能 地 尽
最 早 见 诸 政 府 文 件 是 在 2 0 年 03
特 钢铁 、 材 水 泥 、 力 等 建 电 境保 护责任 , 完成 国家节 能 左 右 , 别是 采 掘 、
的英 国 能 源 白皮 书 《 们 能 源 的 未 来 : 建 降 耗指 标 的 内在 要求 ; 是调 整 优 化产 业 结 高耗 能 行 业 在 工 业 能 源 消 费 中所 占 比例 较 我 创 更 低 碳经济》 。作 为 第 一 次 T 业 革 命 的先 驱 构 、 变经 济 发展 方 式 、 能 源 利用 效益 , 大 。 调 整 经 济 结 构 , 升 工 业 生 产技 术 和 转 提高 提
动力, 也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提高国际竞争 上 升 、 海 地 区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受 到 威 胁 。 沿
其 次 , 资 源 条 件 看 ,富 煤 、 气 、 从 “ 少 缺
力 摆 脱 经 济 危机 影 响 的重 要 手 段 。我 国 是 据 2 0 年年底发布的《 06 气候 变化国家评估 油” 的资源条件 , 决定 了中国能源结构 以煤
我 m - ̄ , v
关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
济所面临的现状与必要 }, 生 并在此基础上着重阐述 了 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 我 以期为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 决策时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 关键词】 中国; 低碳经济 ; 现状; 必要性 ; 对策
构 的调整 与提高能源利用 的效率 . 发展新兴产业 。 现可持续发展的 实 需要 。 低碳经济摒弃 了传统的先粗放后集约 、 先污染后 治理、 先低端后 高端 的经济发展模 式 . 为新时期 的发 展循 环经济 、 能减排 以及 实现 节 科学发展观提供 了全新的 、 可操作性 的诠 释 , 是建设节约 型社会 的创 1我 国低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现状 . 新与大胆实践 . 为实现 我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的 1 . 1经济发展速度快 近些年来 . 国的经济增 长持续保持着较快的发展势头。改革开 双赢提供 了必要的保证 我 3我 国发 展 低碳 经济 的对 策 及 建 议 . 放 的三十年来 . 国的国民生产 总值增长 了近 5 我 0倍 , 同时, 社会 的事 业全面进步与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与提高 . 因 31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 的转变 . 此 对 能 源 的需 求 也 在 持续 不 断 的增 长 。 20 在 0 5年 . 国的 能 源 消 费 量 我 在 “ 十一五” 计划实施 的过 程中 . 国的粗放型 的经济增长方式 我 重工业 的迅猛发展致使我 增加到 2 . 亿 吨 . 1 7 年 的 5 亿万 吨增 长了 3 倍 , 2 2 比 98 . 7 . 9 由于 , 期 还没有发生较 大的改观 。进入新世纪以来 . 长 以来我国坚持开源和节约优先 的能源方针 . 导致能源需求 的增长远远 国的能源消耗再现历史新高 . 能源消耗的年均增长高达 1%。随着科 2 学发展 观的提 出与实施 . 在发展 经济 的过程 中要坚决杜绝 以能源 的高 落后 于国民生产总值 的增长 1 . 2能源消费增长最快 消耗来换取经济 的快速 增长 . 改变传统 的“ 资源一产 品—废弃物—末 改革开放之初. 国的能源消费量仅相 当于欧洲地 区等 国家能源 端治理后排放 ” 我 的发展 模式 .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 . 尽最大限 消费量 的 2 %。 8 相对于美 国的 2 %. 2 但是 到了 2 0 0 5年 , 我国能源消费 度地 降低 资源的消耗与环境 的成 本 .实现最大 的经 济效益与社会 效 相 当于欧盟的 9 %和美 国的 6 %。我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期 间, 1 7 世界 益 低碳经济能够使经济系统 和 自然生态系统的循 环过程处于和谐状 能源消费年的平均增长率仅为 17%. . 5 但中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长率却 态 , 能够使得各种 资源 被永续利用。因而 , 我国要改变 传统 的经济增长 达到 了 51 %。当前 。 . 6 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与世界第三大能源 方式 , 调整产业结构 . 改变过去通过工业促 增长的做法 , 以此来降低 能 生 产 国 . 国在 能 源 消 耗 方 面增 长 速 度 令 人 惊 讶 , 临我 国 未来 的 能 源的消耗 . 我 而 促进低碳经济 的发展 。 源需求与温室气体 排放 . 有部分专家学者认 为 . 我国的能源需求 和温 3 , 2强化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工作 室 气 体排 放 量 将 继 续 呈增 长 的态 势 在发展低碳经济 的过程中利用新 的信息技术 . 快对节 能减排技 加 术的革新与改造 . 扩大节 能减排技术 的示范 与推 广范围 , 建立 和完善 2我 国 发展 低 碳 经 济 的必 要 性 . 节能减排技术 的服务体系 , 从而不 断地推进环保产业与低碳经济 的健 21 .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 能耗高 的工 随着全球气候变 暖的不断恶化 . 环境问题也是 日益 凸显 。在这种 康发展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逐渐淘汰一批落后 的、 在节能减排工作中进行 资源的优化配置 , 坚决控制钢铁 、 水泥 形 势下 . 力 发 展低 碳 经 济 已经 成 为 社会 发 展 必 然 的趋 势 共 同 的生 业企业 . 大 高耗能产业的总量 , 强化企业的 目标责任 , 对一些未完成节 存环境使得世界各 国拥有相 同的保 护环境 的责任 . 传统的高碳经济导 等高污染 、 责令其在一 定的期限 内完成 , 否则 予以惩处或关 致 了全球气温的上升 以及其他的环境 问题 . 这些情况 已经严重威胁到 能减排工作 的企业 . 还要不断地加大政府 的资金投入 . 积极引入新技术 。 自主 对 人类 的生存与长远 的发展。 因此 , 以低 能耗 、 低污染为基础 的低碳经济 闭。另外 . 从而有效的提高能源 的利用率。 逐渐成为各个 国家 的研究热点。作为能源消耗与生产大国 , 我国在发 创新与学研结合技术进行鼓励 , 33发展清洁能源. . 不断地优化能源结构 展低碳经济 . 保护环境方面的责任更是义不容辞的。 政府和企业要大力 地发展太 阳能、 能 、 风 水能等一系列 的清洁能 2 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 的迫切需求 . 2 特别是核 能. 因为这些能源在节能减排方 面发挥着明显的优势 。 根 长期以来 . 我国的经济增长是粗放 型的方式 , 对煤炭与石油等 不 源 . 在 0 8年我国核电发 电总量是 6 4亿 千瓦时 . 8 和用煤发 可再生的能源不恰当地使用 与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相背离 . 因此 据有关 统计 . 2 0 等于减少 排放二氧化碳八 千多万 吨。通过 调整传统 的经济结构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 国经济增 长的内在要求 . 也 电同样数 量的火 电相 比较 . 从 可以缓解 当前我 是实现我 国跨越式、 长远发展 的有效途径。 一方面 . 通过大力发展低碳 对清洁能源的大力开发 . 而有效的代替传统 能源 . 发展新能源. 不断地优化能源结构 , 逐步 经济 . 可以极大地提高资源与能源 的利用效 率 . 促进我 国经济结构 与 国能源供应十分紧张的局面。 工业结 构的不 断优化 升级 . 是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重要 途径 ; 另一方 地 改变 以煤炭为主 的能源结 构 .可 以极大地解决 我国资源短缺的现 在保护环境和减少温室气体 的排放方面具有非常重要 的意义 。 面, 通过低碳经济的平稳发展 , 还能够提高可再生能源 的比重 , 进而有 状 , 34健全与完善法律法规体 系 . 效地 降低一次性能源消耗的碳排放量 . 是一项优化我 国能源结构 的十 分可行措施。 在发展低碳 经济 的过程 中政策 、 资金 以及技术是最重要的三个因 素 。政府及有关 部门要加快对低碳经济的立法与调研 . 制定一系列与 23增强我 国国际竞争的有利途径 . 建立和完善评价与监测 发展低碳 经济 . 不但有利于及 时地实现缓解污染物与保护环境生 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 的法律制度与配套法规 . 态 完 整 性 的 目的 ,还 在 一定 的程 度 上 减 轻 了 日益 增 加 的 能 源 需 求 . 缓 机制 , 从而为低碳经济 的快速平稳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 障和规范。另 政府积极 的对企 业进行的低碳技术研究 、 创新与推广行为进行鼓 解 了对进 口能源 的过度依赖 。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不仅可 以开展广泛的 外 , 加 借 密 国际合作 . 借鉴和吸取发达 国家 的相 关技术 . 还可 以直接参 与新国际 励 , 大 资 金 投入 , 鉴 国际 上 的成 功 经 验 与 先 进 水 平 . 切 与 国 际上 经济规则的讨论与制定 . 而极大地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 的创新 与 的合作 。 而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 和资金上的支持。 从 从 先进技术的研究 , 并且创造大量 的、 新的就业 机会 。由此 可见 . 我国大 3 . 5积极倡导低碳的生活方式 力对低碳经济进行 推广 , 促进 了经济 与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 . 同时也增 提倡低碳理念不仅仅是意味着传 统经济发展方式 的根本转变 . 还
小微企业低碳创新的战略思考
和环境污染多重威胁 问题刻不容缓 ,小微企业低碳创新大
有作 为
障亟须建立与完善。
在制度设计 方面应重 点解 决 :第一 ,改变分散 、零
( 1)政府要 引导 小微企 业在 转变经 济发 展 方式 、
24 I 中国国情国力 I 2 O l 3 . 0 7
圈
点 聚 焦
给予 必要投资补助和 固定补贴 同时辅助财 务、税 制改 革 ,对政府 规定使用 的节能设备 或推广 的能源新技术 给
予税额减免 。此外 ,实施特别折 旧制度 ,对 不同 的环保 设备在原有折 旧基础上再增加一定 比率 的特 别折 旧率 。
( 3) 借 鉴 国外成 功经 验 ,设计 小微 企业 低碳 研发 的激 励机制 和约束机 制。一是加 大低碳技术研 发资金政 府层 面 的投 入 ,设立 小微 企业研发 引导资金 ,夯实低碳 技 术研发基础 。二是建 立碳 基金和低 碳银行 ,从 融资 方
一
点 聚 焦
小微企业低碳创新 的战略思考
◎ 文/ 丁 国 安
小微企业是 中小企业最主 要的组成部 分 ,在社会经 济发展 中占有举 足轻重 的地位 。但是 ,占企业总数9 9 % 以上 的中小微 企业 ,又是能源消耗和工 业污染 的主要来
源 之一 。 小微 企 业 存 在 规 模 小 、 资 源 有 限 、 管 理 粗 放 、
完 善 制度
理念 在小微企业低 碳创新 中起着 至 关重要 的作用。
在面对破解 以创 新驱动、效率驱动促使 小微 企业低碳创
新的难题 时 ,任何 制度 的形成和 有效 实施、任何行 为的 习惯 化 ,必然 要 以一定 程度 上 的理念 革 新和 普及 为前
企业低碳转型的必要性和发展战略
企业低碳转型的必要性和发展战略企业低碳转型的必要性和发展战略【篇一】“碳中和”背景下企业低碳转型的紧迫性【1】“碳中和”背景下企业低碳转型的重要性自国家提出“碳中和”战略后,“低碳经济”开启了新的发展时代。
在新时期,企业低碳转型已成为现实,被视为适应新经济形式和社会需求的必然选择。
不断推进企业低碳转型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品牌价值和形象的修建,进一步提升环保意识,建设生态文明。
【2】企业低碳转型的发展优势分析(1)显著的市场优势。
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式,低碳经济在市场的开发领域运用广泛,对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可观的市场优势。
(2)明显的成本优势。
在企业低碳转型中,顺应环保的趋势,对能源资源的使用和管理进行了极大地改进,从而实现了能源成本的有效降低。
(3)提高企业品牌和形象的修建。
低碳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环保意识的提升,更加注重资源管理和运用,是企业公民意识的象征,因此,在企业低碳转型的过程中,能够显著地提高企业品牌和形象的修建。
【3】全面推进企业低碳转型的新战略构建(1)落实全社会共治。
总结全社会共治经验,推进低碳生产、低碳生活,完善低碳经济子体系。
(2)科学规划,定向精准。
准确把握低碳经济发展方向,着重推进关键领域企业的低碳转型与升级,完善低碳经济市场机制及金融支持体系。
(3)强化新技术的应用。
加大新技术研发力度,创新低碳技术,倡导新能源使用,加大碳捕集和碳利用研究力度,为企业低碳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篇二】企业低碳转型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对策【1】企业低碳转型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分析企业低碳转型是值得推进的,但是也面临许多挑战。
许多企业在处理低碳转型的时候,没有合理地规划企业机构和资源,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忽视了盈利和低碳息息相关的因素等。
【2】确立企业低碳转型发展的战略定位树立企业低碳转型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企业低碳转型实施的关键。
企业低碳转型的关键在于规划发展目标,合理配置资源布局。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能源战略思考
不 断增 长 。 而 , 期 的 以 煤 为 主 的 能 源 消 费 结 构 给 然 长 我 国 带 来 了 比较 严 重 的 环 境 问 题 。据 统 计 , 前 , 目 全 国 8 % 的 COz9 的 S 和 7 的 烟 尘 都 是 由 燃 煤 5 、0 0。 3 排 放 的 [。 加 之 , 于 技 术 和设 备 相 对 陈 旧 , 国 单 1 ] 由 我  ̄. GDP 的 COz 放 量 远 高 于 发 达 国 家 。 人 遗 憾 的 排 令
放 总 量 和 单 位 排 放 量 的 减 少 。 低 碳 发 展 的 约 束 将 制 约 经 济 发 展 方 向 的 选 择 。为 此 , 须 改 善 能 源 结 构 , 必
调 整产 业 结构 , 强技 术创 新 能力 , 用低 碳 技术 、 增 采
为 核 心 , 有 低 排 放 、 污 染 、 能 耗 的特 点 , 世 界 具 低 低 是 发 展 潮 流 所 在 , 是 我 国建 设 和 谐 社 会 , 经 济 发 展 也 走 与 资源环境 保护共 存共促 的必然选 择 。 人 类 的 发 展 离 不 开 能 源 , 避 免 不 了 随 之 产 生 也
的环 境 问题 。 当前 , 国正 处 于 工 业 化 中期 , 炭 在 我 煤 能 源消 费 总量 中的 比重不 断加 大 , CO 的 排 放 也 在
节 能 技 术 和 减 排 技 术 , 步 减 少 传 统 工 业 对 化 石 能 逐 源 的 过 度 依 赖 , 力 提 高 现 有 能 源 体 系 的整 体 效 率 , 努 遏 制化 石 能源 总消 耗 的增 加 , 制 和淘 汰 高碳 产业 限 和产 品 , 展 低 碳 产 业 和 产 品 。 同 时 , 府 要 制 定 限 发 政 制 高碳 能 源 、 碳 7业 、 碳 产 品 的税 收政 策 , 定 高 - 高 制 鼓 励 发 展 低 碳 工 业 的 优 惠 政 策 , 低 碳 工 业 成 为 有 使 利 可 图和 国 家 鼓 励 支 持 的 新 兴 工 业 领 域 。 为 此 , 要 大 力 提 升 天 然 气 在 能 源 消 费 中 的 比 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思考摘要:发展低碳经济是现今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低碳经济是一种节能型经济,它能够提高能源利用率,保护环境。
在不断发展的新的经济形势下,我国企业要不断向低碳经济方向发展,全面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主要对我国企业发展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意义,以及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对企业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战略思考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01
在现今的新的经济形势下,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发展已成为发展的主题,单单发展经济的落后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是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方向,同样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低碳经济以保护环境、降低能耗、节约资源为特征,将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结合起来[1],促进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有长远的经济战略意义。
一、我国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给环境与资源带来很大的压力,过度的开发水资源、矿产和原油资源、破坏自然植被和乱垦滥伐、自然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
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其次,我国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都比较粗放,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巨大,利用效率低,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同时也给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迫切的需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发展节能环保型经济。
二、低碳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1.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一种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的节能型经济模式,低碳经济要求经济方式的大转变,由高能耗向低能耗转变,由高排放向低排放转变,由高污染向低污染转变,它是一种环保科学的经济形态,旨在高效利用清洁能源,能源技术创新,将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相结合,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
2.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
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体现在内涵之中,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
低排放体现清洁生产,促进高排放企业的转型,促进节能减排工作,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变;低污染,倡导保护环境,尽可能的利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的原料生产,避免先污染后治理,促进经济环保两者双赢;低能耗倡导节约资源,生产开发低能耗产品,节约资源,大力发展低能耗经济。
三、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1.提高低碳环保意识
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还要大力的宣传低碳环保的优越
性,使企业的员工充分了解大战低碳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优越性,转变落后的思想观念,支持低碳环保型经济的发展。
在工业生产与制造业生产中,很多的企业对环保型经济的认识并不足,很多情况下还只是一味的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这就需要大力的进行宣传与培训,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要在企业文化中凸显发展低碳经济的优越性和重大的战略意义,从而促进企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2.国家政府应根据低碳经济的要求制定低碳经济相关的发展战略
指导企业行动的方向与方式,例如:大排放、大能耗企业的主动转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企业员工拒绝一次性用品的消费与使用等。
3.企业应根据低碳经济的要求与特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我国企业经济发展的方式要从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转变成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根据产业结构冗杂不合理的现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例如在汽车制造业方面,企业应当生产小排量和节能型新型汽车,降低污染与能耗,保护环境。
同时大力发展“三地产业”,努力自主创新。
4.大力开发新能源,促进技术创新,开发利用低碳产品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而且能源资源有限,有的是不可再生资源,然而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越来越多,但是不可再生资源却越来越少。
这就加剧了资源紧张的形势,同时也伴随着高污染与高能耗,使得温室效应加剧,全
球气候异常,灾害不断,威胁人类生存。
因此,企业必须要促进技术的创新,开发新能源,开发利用低碳产品[2],发展低碳经济,要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氢能等新能源,逐渐的代替造成高污染的资源能源,使得经济朝着环保经济型方向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
四、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意义
企业发展低碳经济,不是意味着减少生产,降低生产量,从而导致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益,而是意味着生产朝着科学化、合理化、环保化、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一个企业的核心就是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一个企业要想长远有前途的发展就必须实行可持续性发展战略。
发展低碳经济能促进企业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能够优化产业结构,能够促进环保与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能够真正的与世界接轨,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主题,融入世界经济的大环境,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丘文娴,边绪魁.低碳经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07).
[2]聂丽曼,刘剑锋.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途径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