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天津空间发展战略.
“双城”空间发展战略下天津外环线交通特性分析
中客
11 .3
大客
11 .5
小货
1.5 1 2
大货
95 .7
拖挂车
65 .5
集装箱
39 .1
其他 07 . 2源自西青断面 宜兴埠断面
均 值
17 . 2
29 . 0
12 . 7
81 . 4
68 .l
64 . 9
17 . 3
11 . 9
小货 : 6 1 大 客: 交 通方式
图 3 天津市外环线交通组成现状
图 4 天 津 市 外 环 线 不 同点 位 交通 组成 比例
表 1 天津外环线交通组成分布
点位 交通 方式
%
自 车 行
东 丽 断 面 09 .9
助力 车
45 . 3
出租 车
3O . 5
小 客车
六 区 ,贯穿 环城 四区 ,通 过 2 0余条 相接 放射 线 连接
须重 新调 整 . 因此适 时开 展外 环线 交 通特 性研 究 是保 证城 市交 通 网络 高效运 行 、 交通 与城 市形 态协 调 发展 的关 键 [_ 2 ] 国 内外学 者 针 对 城 市 外 环 线 交 通 流特 性 的研 究 较少 ,交通 流分 析 的对象 主要 是 城市 快 速路 、城市 内 部 干道 .城 市快 速路 和城 市 干道 车种 单一 ,通 勤交通 是其 交通 问题 的结 点 , 然而 城市 外环 线交 通 流具 有其 独特 的交 通特 性 , 要对 其进 行 专 门 、 需 全面 的研 究 . 本 研究 选 取 了外 环 线三个 横 向干 扰小 、 离交叉 口较远 距 的 断 面 进 行 调 查 ,对 三 个 断 面 的 数 据 采 集 同 时 进
天津城市发展战略转移:开发滨海新城,共建“京津大经济圈”
天津城市发展战略转移:开发滨海新城,共建“京津大经济圈”胡凯清
【期刊名称】《城市规划》
【年(卷),期】1994(018)004
【摘要】天津作为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在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制订更
加适应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本文通过分析天津在环渤海地区及京冀区域的地位,论述了应以港口为龙头,开发渤海湾的“浦东”-滨海新城,共建“京津大经济圈”的可行性设想。
【总页数】4页(P5-8)
【作者】胡凯清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升京津冀国际竞争力
2.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与天津创新型城市发展战略
3.科学发展锐意创新——天津滨海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在滨海
新区开发开放攻坚战中当先锋做模范4."十大战役"×"十大改革"=几何级增长的排
头兵——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纪实5.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必须依托京津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
第一部分城市性质、城市职能及发展战略《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以下简称《规划》,确定天津的城市性质为: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逐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规划》确定天津的城市职能为:(1)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
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滨海天然优势、特殊的水陆交通枢纽地位、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研力量,把天津建设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
(2)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
构筑海陆空一体化的交通网络,使天津成为连通国际和区域(华北、东北、西北、华东)的客货运综合交通枢纽。
综合利用枢纽型基础设施,优化物流基地布局,培育仓储、加工、运输、信息、服务相互融合的现代物流业,使天津成为面向区域物流供应链的中心节点,承担我国北方国际物流中心的职能。
加强金融、商贸、会展、科技、信息、文化教育等服务业的发展,使天津成为信息汇集,各类传媒业发达,商贸兴旺,科研、文化、医疗机构和人才集中的区域性服务中心。
(3)以近代史迹为特点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
保持和发扬天津传统的津派文化,强化以近代史迹为主要特点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的地位。
(4)生态环境良好的宜居城市。
充分利用天津市山、河、湖、海共生,湿地众多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建立生态型城市,增强城市自然环境的优美度、人工环境的舒适度和优美度,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使天津成为市民和国内外旅居者共同拥有的美好家园。
《规划》确定天津的城市发展目标为:将天津建设成为技术先进、制造业发达、服务水平一流、综合竞争力强、对外开放度高、创业环境优越的我国北方经济中心;适应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对外联系便捷、信息网络高效、辐射能力强的国际港口城市;资源利用高效、安全体系完善、生态环境良好、宜人居住的生态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近代史迹特色突出、社会和谐、教育文化科技发达的文化名城。
天津团泊新城西区土地投资决策分析报告(57p)
目前天津滨海国际影业有限公司筹备的湿地影视基地已落户团泊西区,占地2000多 亩。投资方将其打造成一个集休闲旅游,餐饮,体验湿地风情与一体的好看、好玩、好游 的新型主题公园。并结合开拍电影,办影展,影视旅游等活动将其持久的经营。
2024年3月
2024年3月
思源顾问
7
根据《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本 次研究将天津市重点区域分为三个等级梯度 进行比较说明。
第一梯度,以“京滨综合发展轴”为主 线包含:中心城区海河沿线和滨海新区重点 区域;
第二梯度,以距离静海最近且属于都市 功能扩张区域的西青、津南和东丽湖为主;
第三梯度,是以静海为代表的天津郊区 县并与静海处同一城镇发展带上的蓟县和宝 坻为主。
思源顾问
5
2024年3月
南北生态
南生态是指京滨综合发展轴以南的“团泊 洼水库—北大港水库”湿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保 护区,以及正在规划建设的子牙循环经济产业 园区等。
北生态是指京滨综合发展轴以北的蓟县山 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区、“七里海—大黄堡 洼”湿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区,以及中新天 津生态城、北疆电厂等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
思源顾问
16
津南
2024年3月
思源顾问
17
2024年3月
思源顾问
18
东丽
2024年3月
思源顾问
19
2024年3月
思源顾问
20
结论: 团泊与第一梯度的中心城区海河沿线以及滨海新区比较,从区域功 能定位上来看,第一梯度区域主要集中金融、商务和高端商业以及依托 天津港的相关产业;从发展空间来看,第一梯度区域已发展多年,投资 风险相对较小,但未来可大规模利用的空间和利润空间较小。 团泊与都市延伸区域的西青、津南和东丽湖相比,虽可以寻找到差 异化的机会点,但因团泊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故从区域发展现状来看 还存在差距。 而与蓟县、宝坻这两块属于同一梯度的郊县相比,团泊无论从整体 规划还是城市运营主体上面均有优势,且可操作性强。
天津市总体规划
旅游业。
第五部分 城镇体系规划
《规划》以实现城乡和区域的统筹发展为目标,根据天津城镇人口和 城镇发展的特征,在“一轴两带三区”空间布局结构的基础上,明确提 出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主副中心,建立由主副中心、新城、 中心镇和一般建制镇组成的四级城镇体系,按照循序渐进,节约用地, 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因地制宜地稳步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 乡二元结构,提高城镇化水平。
城市性质和规模
滨海新区包括塘沽、汉沽、大港三个行政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 港保税区、天津港区以及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区域,陆域总面积约为2270平 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科技人才密集,产业基础雄厚,交通
滨海新区 通讯便捷,综合优势明显,在我市城市发展过程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
滨海新区的金融、商务聚集地。重点发展以银行、保险类业务为主的金融服务业,以商贸流通、现
代物流为主的商务服务业,以广告、音乐创作和新媒体为主的创意➢
河北区定位为“创意河北”:建设成为我市创意产业聚集区、文化休闲旅游基地和市区北部商
务商贸聚集地。重点发展以产品、工程动漫设计和会展策划为主的创意产业,以电子商务、现代物
➢ 总体规划》明确,以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中心,汉沽新城和大港新城为两翼
的组团式布局结构,依托京津塘高新技术产业带、天津港等,重点建设先 进制造业产业区、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区、中心商务商业区、滨海化工区、 海港物流区、临空产业区、海滨休闲旅游区等七个产业功能区,此外,结 合建港造陆,科学论证,规划建设临港产业区;各城区与组团间用生态保 护区和生态廊道隔离,构建宜居的生态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市 域对外交通体系,构筑滨海新区“十横六纵”骨架路网,形成滨海新区与 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方便快捷的交通联系,努力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世界先 进的开放型、创新型、多功能型现代化的经济新区、社会新区、生态新区 和综合改革试验区。通过改革开放、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功能辐射,逐 步实现滨海新区的定位,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生 产力,提高单位面积的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率,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 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增强区域服务功能,更好地带动天津发展,服务和带 动环渤海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
天津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报告
l 8
方重要经济中心城市的最基本条件 。从交通
的先行性出发 , 应通过 国家投 资、 相互参 股 、 合作开发 、 同建设 等方式 , 共 强化天津 区域交 通功能 , 以分担北 京的交通压 力 , 形成 区域双
( ) 出城 市特 色 , 力 发 展 集 “ 、 、 七 突 大 山 河 湖、 ” 海 于一 体 的旅 游发 展 战略
的工业基地 ,又是土地和油气资源相对充足
的地区等优越的开发条件 , 与京冀地区携手 , 广泛引进国 内外资金 ,共同推进滨海新 区开 发建设 ,既 为首都产业结构布局进行战 略性 调整提供转移和扩散空间 ,又为首都举办奥 运会 创造 良好的条件 ,还为沿海城市带的建 设提供了 良好的支撑条件 。
维普资讯
以 区 域 经 济 为 主 的 经 济 发 展 模 式 正 在 成
( ) 间一 体 化 战 略 二 空
为 中国经济发展格局的重要特征 ,京津冀北 地区的整体发展是天津实现城市发展 目标的
基础和动力。
京津冀北携手联合的条件是实现空间一 体化。 从京津冀北 区域, 尤其是从首都北京城 市功能的疏解出发 ,在进一步完善城镇空间 布局的同时 ,要从区域整体发展的高度深化 “ 战略 东移 ” 推行基于区域的 “ 进东移 , , 西 南 北相连 的大 的城 乡空间发展 战略, 积极推进 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一体化的进程 天津要 借奥运契机 ,重点加快沿京津唐高速交通轴 线的建设 , 推动形成京津唐大 都市带; 加快沿 海城市带建设 ,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转 移和扩散空间 ,为区域经济融合和一体化发
双城互动:天津迈向北方经济中心的空间重构
布 局合 理化 ; 通过 城 市新 区开 发 建 设 的 合理 规 划 布
局 , 现城 市 新 区 居 住 、 作 、 闲 功 能 的 有 机 结 实 工 休 合 , 发挥其 示 范 带 动 作 用 , 动 老城 环 境 的 更 新 并 推 改造 ; 城市新 区通 过 重新 塑造 城 市 形 象 和 优化 投 资 环境 , 为城 市 总体发 展新 的经 济增 长点 。 成
出台一 系 列 政 策 、 施 和 项 目支 持 这 类 新 区 的 发 措
展 的重 中之 重 ( 蔡伟 丽 ,0 9 。 2 0 )
我 国的城 市 新 区 , 同 于 国外新 城 、 星 城 , 不 卫 也
不 同于 1 8 9 0年代 兴起 的开 发 区。新城 、 星城 的建 卫
设着 重于疏 解 大城 市 的 人 口和产 业 , 发 区 主要 承 开
出 了一系列 支 持滨海 新 区开 发 开放 的政 策④。滨 海
2 .% 00 1 .% 80
1 .% 6O
新 区像 深圳 特 区 、 海 浦 东 新 区一 样 , 担 起 国 家 上 承
增 长极 的重 要 职能 , 为 国家重 点 支持 发展 地 区。 成
1 .% 40
1 .% 20
1 背 景 : 海 新 区上 升 为 国 家 战 略后 的 天 津 滨 发展
滨海新 区位 于天 津 市 的 东部 临海 地 区 , 由天 津
港、 天津经 济 技 术 开 发 区 、 津 港 保 税 区 、 沽 、 天 塘 汉 沽、 大港三 个 区 ( 海 新 区行 政 区 划 调 整 后 改 为 三 滨 个 管委会 ) 和东 丽 、 南 区的一 部 分 组成 , 津 陆域 面积
建 所 , 京 ,0 0 4 3 北 10 4 ; .北京 建筑工 程学 院建筑 与城 市规 划学 院 , 北京 ,0 0 4 4 1 0 4 ; .天津 市城 市规划 设计 研究
宏观调控要求下土地利用规划优化思路 论文
宏观调控要求下的土地利用规划优化思路[摘要] 研究了当前土地利用规划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包括规划分工不够明确、规划的协调与衔接性较差、规划编制缺乏弹性。
结合本轮天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特点,提出了土地利用规划的优化思路,主要包括规划衔接、构建土地规划管控体系、加强规划实施控制制度建设、完善配套政策,大力运用经济手段促进规划实施等内容。
[关键词] 宏观调控土地利用规划优化自2003年开始,我国开始利用土地政策参与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指出,要搞好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的编修工作,充分发挥土地利用规划和供应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在这种背景下,土地利用规划承担着宏观调控的重要职责,但目前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和内容都与这一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本文结合编制《天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的体会试图分析这一问题。
一、土地利用规划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总量控制、结构调整、优化布局以及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确定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鼓励、限制、禁止勘查开发的矿区和矿种等,对于宏观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具体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综合协调作用。
在区域空间中,不同社会功能对土地有不同要求,土地利用规划就是要综合考虑各方利益,在各部门间合理分配有限的土地资源,协调各部门之间的用地矛盾,通过协调城市内部与外部土地利用及城市内部土地分配的重要手段,以达到整个社会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最优。
2、控制引导作用。
土地利用规划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政策引导,控制和规范土地利用和开发建设行为。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主要作用,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
各个利益主体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使得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仅注重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生态效益。
依据土地利用规划,运用法定的带有强制性的规划管理手段,能够有效引导土地利用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天津滨海新区总体规划 (2005-2020)文本
文本目录第一部分 (1)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市定位、发展目标与策略 (3)第三章城市规模 (5)第二部分 (7)第四章城市空间布局与城乡协调发展 (7)第五章城区建设 (8)第六章重点建设区发展 (10)第三部分 (11)第七章综合交通体系 (11)第八章产业发展与布局 (15)第九章社会事业发展及公共服务设施 (18)第十章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20)第十一章岸线利用 (23)第十二章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23)第十三章市政基础设施 (25)第十四章城市综合防灾减灾 (27)第十五章近期发展与建设 (30)第十六章规划实施 (31)注:文本中楷体字部分为非正式内容,仅为文本正式条款内容的必要说明。
第一部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把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是党中央审时度势、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决策,标志着滨海新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天津市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滨海新区应该实现跨越发展,充分发挥引擎作用;搞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增强综合功能,充分发挥服务作用;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发挥门户作用;建设宜居生态新城区,充分发挥带头作用。
为了完成好党和国家赋予滨海新区的历史使命,有力地推动环渤海区域经济的振兴,本次规划立足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研究滨海新区发展所面临的矛盾与问题,正确认识新区发展在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分析新区发展的重要条件,在此基础上科学地确定滨海新区性质、目标与规模,为有效配置新区发展资源、合理规划城乡发展空间、促进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第一章总则第1条《天津市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1999-2010年)》2001年经市政府批准实施,几年来,该规划在指导滨海新区建设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发展目标大部分已经提前实现。
天津滨海新区情况梳理
城市建设:
– 现状建设:以功能区、老城区为基本发展单元旳多组团、网络化构造逐渐形成。
1995、2005、2023年滨海新区城乡空间变化情况
2023年滨海新区城乡空间
历版规划:
城市性质
滨海新区是当代 化旳工业基地、 当代物流中心和 国际港口大城市 标志区。
城市布局构造
以塘沽地域为中 心,向汉沽城区、 大港城区和河海 下游工业区辐射, 形成“一心三点” 旳组合型城市布 局构造。
滨海关键城区
230km2 190km2
历版规划:
双港:北港(东疆、北疆、南疆、临港) 南港(南港工业区、南港北区)
用地规模:北港总面积约255平方 公里,南港总面积约170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以“南北均衡”为目 的,北港重在提升服务能级和转型, 增强航运服务辐射能力;南港重在完 善功能,加紧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提 升运力和能级,提升航道等级。
双港三片区 多中心多组团网络化面
海带状展开旳空间布局模式
– 产业发展格局:中服
务、南重化、北旅游、西高新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2023-2023)总规主要内容
城市空间构造
西部片 区
北部片 区
滨海新 区关键
区
北港 区
南部片区
南港 区
历版规划:
(2023-2023)总规修编主要内容
滨海新区定位
对外开放门户 当代制造业和研发
西片区
北片区
南片区
片区范围 生态区范围
历版规划:
四区:盐田生态区、北三河
生态区 官港-临港、北大港生 态区
四廊:南北向生态通廊
要点保护农田水网体系, 形成大生态格局,将生态建 设与城区、片区、乡村地域 旳发展结合,发挥主动旳生 态服务系统作用。
天津临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加强产业链 上下游企业合作,提高产业协
同效应,形成竞争优势。
政府应加大对产业集群发展的 支持力度,优化营商环境,为 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产业集群发展需要注重人才培 养和科技创新,提高企业核心 竞争力。
对未来发展的建议和展望
深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形成 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增加就业机会
产业集群的发展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当地就业压力,提高 居民收入水平。
提升产业竞争力
产业集群能够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提升整个区域的产业竞争 力,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
1 2 3
优化产业结构
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绿色经济等新兴产业,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
多优质企业入驻。
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加强产学研合作
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活动。
建设创新平台
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 持和成果转化服务。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速科技创新成果在产 业集群内的推广和应用。
培育和引进高层次人才
天津临港产业集群应以建设世界级港口和产 业基地为目标,打造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经 济增长极和对外开放窗口。
发展目标
在未来5-10年内,实现产业集群规模和效 益的显著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产业和企业,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重点发展领域和产业链条
重点发展领域
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新材料 等产业为主导,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电 子信息、新能源、海洋经济等产业。
提升创新能力
天津模式_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国际门户城市_周长林
天津模式——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国际门户城市周长林 孟颖摘要:2006 年国务院批复了新一轮的天津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了天津城市定位。
国务院 20 号文对天 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功能定位提出了明确的战略要求。
目前,天津市委市政府正在根据新的要求对规划 进一步深化完善并付诸实施。
本文仅从“国际门户城市”这一角度分析天津城市的发展特征和空间结构, 探讨具有天津特色的空间发展模式,作为天津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理论支撑与参考。
关键词:天津模式,国际门户城市,双核心,空间结构,可持续发展1 天津——独特的门户城市国家在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中,明确提出将滨海新区建设成为“中国北方对外 开放的门户” ,这是对天津和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特征的准确把握,是理解和实现国家对天津 和滨海新区定位的关键。
1.1 门户城市的概念门户(gateway)研究起源于海港研究,海港研究学者们大多认为门户描述的是一种职 能类型,而不是一种区位类型,这种职能被称为门户职能(gateway function) ,就是城市腹 地(Homeland)同国内其他地区以及通过交通运输机构与国际地区结合在一起的城市职能 (Bird,1983) 。
国外大量研究从城市职能的角度分析城市体系的动态演变过程,其中 Bird 提出可以用 中心地理论、门户概念(gateway concept)、集聚和规模经济(Agglomeration/scale economics) 三种理论分析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而中心性是城市的本质特征。
他认为中心地理论为内生性 中心性(endogenous centrality) ,门户概念为外生性(exogenous centrality) ,而集聚/规模经 济为内在的中心性(internal centrality) 。
中心地理论中的中心地职能只能解释城市的发展与 城市体系演化的一部分,要想更加系统、完整地解析一个区域城市体系的分工演进,必须要 有一种更为合适的理论框架。
商业综合体设计建设分析
商业综合体设计建设分析一、加快建设商业综合体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认为,商业综合体,也有人叫城市综合体,建筑综合体,就是将购物、娱乐、餐饮、办公、会议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受益的能动关系。
通俗地说,就是将综合的商业街区由传统的平而延伸变成立体空间, 由此提升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多种业态和功能的组合,能更好地满足城市生活的需要。
1.加快建设商业综合体,是天津市河北区顺应发展趋势、在全市商业布局中抢占有利位置的需要。
据有关研究显示,商业综合体发展往往与城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当城市人均GDP达4000美元左右时,商业综合体进入启动发展阶段,以传统购物中心为主,业态较为单一;当人均GDP达5000美元至8000美元之间时,商业综合体步入快速发展阶段,餐饮娱乐占比上升,业态呈现多元化:当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时,进入高速发展期,业态发展齐全。
2011年,天津市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3万美元。
按照这一理论,天津市正处于商业综合体快速发展时期。
在中心城区上地资源逐渐稀缺,普颯加大空间开发利用的情况下,包括住宅、公寓、写字楼、购物中心、商业街等多种业态的综合体已成为中心城区发展的主流商业模式。
当前,市内各兄弟区纷纷抢滩综合体建设,和平区在具备既有强大商业优势的情况下,也亳不松劲,推岀了恒隆广场、大都会等项目:河西在建成天津湾等项目后,加快银河国际购物中心等项目建设;河东万达、红星美凯龙已开业运营,远洋未来广场等项目全面开工:红桥水游城已开业运营:南开大悦城己于2011年底正式开业,熙汇广场也正在加紧建设中。
而对这种态势,天津市河北区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快商业综合体建设,构筑自身特色和优势,在未来全市商业经济“蛋糕”中争得应有份额。
2.加快建设商业综合体,是天津市河北区在当前形势下加快开发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目前,在商品房交易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住宅投资从严,商业地产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会。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doc 68页)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doc 68页)2004-2008年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第一章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天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文件)和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九部委《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建设部《关于印发〈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通知》(建规[2002]218号)文件要求,按步骤实施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特编制《天津市近期建设规划(2003-2007年)》。
1.2 近期建设规划的范围和时限:1.2.1 本次近期建设规划范围为天津市行政辖区,重点为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外围重点发展地区以及各区县城区。
1.2.2 规划时限为2003年至2007年。
1.3 近期建设规划的依据1.3.1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1.3.2 《天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1.3.3 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1.3.4天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1.3.5 《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1.3.6 《天津市国土规划(2002-2030年)》(阶段成果)1.3.7 其它全市性、系统性的专项规划1.4 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任务1.4.1 明确近期内实施《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重点和建设时序;1.4.2 确定天津市近期发展方向、规模和空间布局;1.4.3 确定天津市近期自然遗产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措施;1.4.4 提出天津市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其他安排的意见。
1.5 近期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1.5.1 依据十六大精神和天津市"三步走"发展战略以及天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的五大战略举措,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处理好促进经济发展、调控空间资源与保护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关系;1.5.2 加快天津区域都市化发展进程。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第一部分城市性质、城市职能及发展战略《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以下简称《规划》,确定天津的城市性质为: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逐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规划》确定天津的城市职能为:(1)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
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滨海天然优势、特殊的水陆交通枢纽地位、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研力量,把天津建设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
(2)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
构筑海陆空一体化的交通网络,使天津成为连通国际和区域(华北、东北、西北、华东)的客货运综合交通枢纽。
综合利用枢纽型基础设施,优化物流基地布局,培育仓储、加工、运输、信息、服务相互融合的现代物流业,使天津成为面向区域物流供应链的中心节点,承担我国北方国际物流中心的职能。
加强金融、商贸、会展、科技、信息、文化教育等服务业的发展,使天津成为信息汇集,各类传媒业发达,商贸兴旺,科研、文化、医疗机构和人才集中的区域性服务中心。
(3)以近代史迹为特点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
保持和发扬天津传统的津派文化,强化以近代史迹为主要特点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的地位。
(4)生态环境良好的宜居城市。
充分利用天津市山、河、湖、海共生,湿地众多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建立生态型城市,增强城市自然环境的优美度、人工环境的舒适度和优美度,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使天津成为市民和国内外旅居者共同拥有的美好家园。
《规划》确定天津的城市发展目标为:将天津建设成为技术先进、制造业发达、服务水平一流、综合竞争力强、对外开放度高、创业环境优越的我国北方经济中心;适应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对外联系便捷、信息网络高效、辐射能力强的国际港口城市;资源利用高效、安全体系完善、生态环境良好、宜人居住的生态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近代史迹特色突出、社会和谐、教育文化科技发达的文化名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二〇〇九年八月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两个走在全国前列”、“一个排头兵”的重要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国家战略,深化和完善《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落实天津城市定位,特开展《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工作。
一、总体战略──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规划紧紧围绕市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面向东北亚,用区域和国际视野,着眼天津未来长远发展,着力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提出了实施“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总体战略。
(一)双城双港双城是指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是天津城市功能的核心载体。
中心城区通过有机更新,优化空间结构,发展现代服务业,传承历史文脉,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
滨海新区核心区通过集聚先进生产要素,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结构,实现城市功能的提升,成为服务和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
双港是指天津港的北港区和南港区,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是天津发展的独特优势。
北港区包括北疆港区、南疆港区、东疆保税港区以及临港工业区(含临港产业区),重点发展集装箱运输、旅游和客运等综合功能以及重型装备制造业。
南港区是指独流减河以南规划建设的新港区,近期主要依托石化、冶金等重化工,建设工业港区,远期将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综合性港区。
通过“双城”战略,加快滨海新区核心区建设与中心城区改造提升,二者分工协作、功能互补,实现市域空间组织主体由“主副中心”向“双中心”结构转换提升,构成双城发展的城市格局,促进北方经济中心建设。
通过“双港”战略,加快南港区建设,扩大天津港口规模,培育壮大临港产业,调整优化铁路、公路集疏运体系,促进港城协调发展,更好的发挥欧亚大陆桥优势,进一步密切与“三北”腹地和中西亚地区的交通联系,加快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增强港口对城市和区域的辐射带动功能。
(二)相向拓展相向拓展是指双城及双港相向发展,是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
中心城区沿海河向下游区域主动对接,为滨海新区提供智力支持和服务保障。
滨海新区核心区沿海河向上游区域扩展,放大对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效应,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处于双城相向拓展方向的海河中游地带,是天津极具增长潜力的发展空间。
通过重点开发,使之成为承接“双城”产业及功能外溢的重要载体,逐步发展成为天津市的行政文化中心和我国北方重要的国际交流中心。
在海河中游地带规划生态廊道,避免城区连片发展,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同时,统筹推进双港开发建设,相向发展,实现双港分工协作,临港产业集聚,南北功能互补,做大做强天津的港口优势。
通过双城及双港相向拓展,引导城市轴向组团式发展,在海河两岸集聚会展、教育、旅游、研发、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形成老区支持新区率先发展、新区带动老区加快发展,海河上、中、下游区域协调发展、良性互动、多极增长的新格局。
(三)一轴两带一轴是指“京滨综合发展轴”,依次连接武清区、中心城区、海河中游地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有效聚集先进生产要素,承载高端生产和服务职能,实现与北京的战略对接。
依托“京滨综合发展轴”,加强与北京合作,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带、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的产业群和产业链。
两带是指“东部滨海发展带”和“西部城镇发展带”。
“东部滨海发展带”贯穿宁河、汉沽、滨海新区核心区、大港等区县,向南辐射河北南部及山东半岛沿海地区,向北与曹妃甸和辽东半岛沿海地区呼应互动。
“西部城镇发展带”贯穿蓟县、宝坻、中心城区、西青和静海,向北对接北京并向河北北部、内蒙延伸,向西南辐射河北中南部,并向中西部地区拓展。
通过“一轴两带”,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新城和城镇功能,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进一步加强与北京的战略对接,扩大同城效应,与北京共建世界级城市;进一步加强与河北省的产业协作;强化天津服务带动作用,促进和扩大与环渤海地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加快形成我国东中西互动、南北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
坚持开放带动战略,强化滨海新区改革示范效应,增强天津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能力。
(四)南北生态南生态是指以京滨综合发展轴以南的“团泊洼水库—北大港水库”湿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区为核心,构建南部生态体系。
北生态是指以京滨综合发展轴以北的蓟县山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区、“七里海—大黄堡洼”湿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区为核心,构建北部生态体系。
通过“南北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构建天津城市生态屏障,融入京津冀地区整体生态格局,完善城市大生态体系。
规划建设中新天津生态城,以及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北疆电厂等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产业,建设循环经济产业链,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和循环利用,增强天津的环境承载力,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发展模式,实现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
二、发展策略依据“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总体战略,进一步明确滨海新区、中心城区和各区县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统筹三个层面联动协调发展,调整完善空间结构和发展策略,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形成多点支撑、多元发展、多极增长的市域空间格局。
(一)滨海新区发展策略──一核双港、九区支撑、龙头带动充分发挥滨海新区的引擎、示范、服务、门户和带头作用,立足融入区域,服务区域,扩大同京津冀、环渤海地区以及东北亚的合作联系,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规划提出滨海新区实施“一核双港、九区支撑、龙头带动”的发展策略。
1.一核双港一核是指滨海新区商务商业核心区,由于家堡金融商务区、响螺湾商务区、开发区商务及生活区、解放路和天碱商业区、蓝鲸岛生态区等组成。
重点发展金融服务、现代商务、高端商业,建设成为滨海新区的标志区和国际化门户枢纽。
双港是指天津港的北港区和南港区。
2.九区支撑九区支撑是指通过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临空产业区等九个功能区的产业布局调整、空间整合,打造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轻工纺织、国防科技等8大支柱产业,形成产业特色突出、要素高度集聚的功能区,成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发展载体,支撑新区发展,发挥对区域的产业引导、技术扩散、功能辐射作用。
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主要发展金融、贸易、商务、航运服务产业;临空产业区主要发展临空产业、航空制造产业;滨海高新区主要发展航天产业、生物、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产业区主要发展海洋产业、汽车、电子信息产业;中新生态城主要发展生态环保产业;滨海旅游区主要发展主题公园、游艇等休闲旅游产业;海港物流区主要发展港口物流、航运服务产业;临港工业区主要发展重型装备制造产业及研发、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南港工业区主要发展石化、冶金等重化工业。
3.龙头带动龙头带动是指通过加快“一核双港九区”的开发建设,提升综合服务功能,营造一流发展环境,率先推进综合配套改革、率先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率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凸显滨海新区作为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龙头带动作用,在加快天津发展,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振兴,推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中心城区发展策略──一主两副、沿河拓展、功能提升为缓解中心城区城市功能过度集中,人口、交通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等问题,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塑造现代化大都市形象,规划提出中心城区实施“一主两副、沿河拓展、功能提升”发展策略。
1.一主两副一主两副是指“小白楼地区”城市主中心和“西站地区”、“天钢柳林地区”两个综合性城市副中心。
小白楼地区城市主中心由小白楼、解放北路、南站商务区,以及滨江道、和平路商业区组成,重点发展金融、商务办公和中高端商业。
西站地区城市副中心由西站综合交通枢纽、西站中心商务区等组成。
天钢柳林地区城市副中心由综合会展区、商业商务区等组成。
通过“一主两副”,实现中心城区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塑造更加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形态。
2.沿河拓展沿河拓展是指实施沿海河拓展策略,进一步加强海河两岸综合开发改造,把海河两岸打造成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3.功能提升功能提升是指通过调整优化中心城区用地布局和产业结构,重点发展金融、商贸、文化、教育、科研、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提升城市载体功能、文化品位和宜居程度,实现中心城区功能全面提升。
(三)外围区县发展策略──新城集聚、多点布局、特色发展为提高外围区县综合实力,突出区县发展特色,加强城乡互动,实现各区县加快发展,规划提出外围区县实施“新城集聚、多点布局、特色发展”的策略。
1.新城集聚新城集聚主要是指武清、宝坻、静海、宁河、蓟县、京津和团泊等新城,按照中等城市标准建设,进一步完善载体功能,壮大经济实力,带动区县发展。
武清新城发展成为京滨综合发展轴上的重要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生态宜居城市。
宝坻新城发展成为京津唐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生态宜居城市。
静海新城发展成为现代制造业基地、区域物流中心和生态宜居城市。
宁河新城发展成为联系东北地区的门户,京津唐地区的加工制造基地、商贸物流基地和生态宜居城市。
蓟县新城发展成为天津市历史文化名城,京津冀北地区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和生态城市。
京津新城发展成为京津唐地区以休闲旅游、会议会展、文化教育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基地,彰显北方水城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
团泊新城发展成为以科技研发、教育体育、创意产业、旅游度假为主的生态宜居城市。
2.多点布局多点布局主要是指通过构建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三级镇村体系,统筹城乡居民点、产业、基础设施布局,促进人口和产业向城镇集聚,提升城镇综合实力和服务带动能力,成为带动区县加快发展新的增长点。
3.特色发展特色发展主要是指立足本地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明确区县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以高水平的示范产业园为带动,彰显产业特色、环境特色、文化特色和建筑特色,促进各区县与滨海新区、中心城区的产业对接和互动。
三、战略实施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经过三年左右艰苦奋斗,展现天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大都市现代化气息,加快建设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一)工作布局──统筹三个层面联动协调发展滨海新区以加快“双港”和九个功能区建设为重点,尽快增强综合实力和辐射能力,更好地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中心城区以加快海河综合开发建设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整合资源,实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