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姜片吸虫 人体寄生虫学课件

合集下载

人体寄生虫学-第三节 布氏姜片吸虫-

人体寄生虫学-第三节 布氏姜片吸虫-
虫卵大, 130-140 × 80-85 um
二、生活史
成虫
人、猪等小肠
卵 粪 毛蚴

入水
侵入扁 蚴
3~7周
卷螺
成虫
人、猪食入 1~3月
囊蚴
水生植 物表面
1~2月
母子尾 雷雷蚴 蚴蚴
逸 出 螺 体
1~3小时
生活史特点
中间宿主: 扁卷螺:第一中间宿主 菱角、荸荠、茭白:第二中间宿主 。 终宿主: 人,猪(保虫宿主) 寄生部位:人或猪的小肠 感染阶段及途径:囊蚴经口误食
布氏姜片虫
布氏姜片虫简称姜片虫,也叫肠吸 虫,是寄生人体小肠中的大型吸虫, 也是人类最早认识的寄生虫之一。主 要分布于亚洲,又称亚洲大型吸虫。
一、形 态
子宫 卵巢
口吸盘 腹吸盘
肠支 睾丸
硕大,肉红色,长椭圆形,肥厚,背腹扁平,似姜片。 长20-75mm,宽8-20mm。
卵盖 卵细胞 卵黄细胞 卵壳
三、致 病
机制:发达的吸盘吸附于肠粘膜,致粘膜坏死、脱落,发
生炎症、点状充血、水肿,形成局部溃疡和脓肿,影响消 化、吸收功能。
症状:轻度--间或有轻度腹痛、腹泻。
中度--腹痛、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肠梗阻。 重度--精神萎靡、低热、消瘦、贫血、腹水,死亡。 儿童--智力减退和发育障碍,侏儒症。
四、诊 断
病原学检查 : 检查粪便中虫卵是确诊姜片虫感染的主 要方法。 一般采用粪便直接涂片法查虫卵。对涂 片检查阴性者,再用浓集法检查以提高 检出率。
五、流行及防治
传染源:患者、带虫者和保虫宿主(猪) 原因:1)粪便污染水体
2)生食含有囊蚴的水生植物而感染 预防:加强粪管+不食生+不用含活囊蚴的饲

寄生虫03布氏姜片吸虫(肠吸虫)

寄生虫03布氏姜片吸虫(肠吸虫)
1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10 二、生活史
中间宿主:扁卷螺 1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11 二、生活史
水生植物媒介 1
荸荠 菱角 茭白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12 二、生活史 布氏姜片吸虫活囊蚴 请观看“姜片虫活囊蚴”视频
1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14 四、实验诊断 粪便检查找虫卵。 直接涂片法,因虫卵大,产卵量大,故检出率高,易诊断。 改良加藤法可作定性检查。 免疫学方法可作为辅助诊断。
1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15
五、流行与防治
地理分布
内含卵细胞 1 个,卵黄细胞 20~40 个。
1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8 二、生活史 姜片虫生活史图
1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9 二、生活史
生活史要点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来自主小肠; 中间宿主:扁卷螺; 传播媒介:水生植物,如茭白、菱角和荸荠等; 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途径与方式:经口感染,因生食含活囊蚴的水生植物而感染; 成虫寿命:最长可达 4 年半; 保虫宿主:猪。
1 布氏姜片吸虫成虫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5 一、形态 长椭圆形,背腹扁平,姜片状;活体为肉红色,体表有皮棘; 长 20~75 mm,宽 8~20 mm,厚为 0.5~3 mm。 腹吸盘呈漏斗状,较口吸盘大 4~5 倍,肠支分 2 支。 睾丸 2 个,高度分支。子宫盘曲在卵巢和腹吸盘之间。
1 系从水生植物表面刷洗、沉淀获取的活动虫体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13 三、致病

扁形动物门 布氏姜片吸虫PPT课件

扁形动物门 布氏姜片吸虫PPT课件
猪 体内,不超过2年。
➢ 生活史类型 属世代交替。
第8页/共13页
四、 致病
➢ 带虫者 轻度感染可无症状。 ➢ 消化道功能紊乱 中度感染
原因:虫体硕大,吸盘发达,吸附强。被吸附的粘膜
可发生炎症、点状出血、水肿,甚至形成溃疡、脓肿。
症状:腹痛、腹泻、消化不良、排便量多,粪稀而臭,
交替便泻及便秘。
➢合并症 重度感染、肝硬变,腹水。
布氏姜片吸虫传播媒介--植物媒介
布氏姜片吸虫传 播媒介(荸荠、 菱角、茭白)
第6页/共13页
布氏姜片吸虫活囊蚴
从水生植物表面刷洗、沉淀,取沉淀中的活动虫体
第7页/共13页
生活史小结
➢ 成虫寄生部位 小肠上段 ➢ 感染期 囊蚴 ➢ 感染方式 经口生吃了含有囊蚴的水生植物。 ➢ 中间宿主 扁卷螺(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 ➢ 水生媒介植物 菱角、荸荠、茭白、水浮莲 ➢ 保虫宿主 猪,包括野猪。 ➢ 成虫寿命 在人体内1年左右,长的可达4年半。在
六 流行
1. 分布 亚洲东部、东南亚。我国20多省市流行。安徽 省也是重病区。
2. 流行原因
(1)生食水生植物的习惯:啃菱角的外皮而生食。
➢ 有人在一个菱的外皮上检到688个囊蚴。
➢ 猪的感染率高(青饲料喂猪)。
➢ 囊蚴可浮在水面,饮用生水也可能感染。 (2)中间宿主(扁卷螺)及媒介植物广泛存在。 (3)粪便污染水源:新鲜人粪,猪粪施肥于水塘和水
(1)肠梗阻
(2)大量虫体寄生引起:消瘦、贫血、下痢、水 肿、腹水。
(3)儿童可出现侏儒症。
第9页/共13页
五 实验诊断
1. 病原检查
(1)粪便直接涂片法。三片可查见 91.3%的感染者。

布氏姜片吸虫日本血吸虫培训课件

布氏姜片吸虫日本血吸虫培训课件

布氏姜片吸虫日本血吸虫
4
三. 致病 Pathogenesis
主要致病机制:
1、吸盘肌肉发达,吸附力强,对宿主肠道的机械性损伤 2、虫体的代谢产物和死亡虫体分解产物所造成的化学损害 3、虫体摄取营养,并遮盖肠黏膜,影响肠道吸收和消化 4、大量感染,可出现并发症及异位寄生
临床表现
1、轻型 可无症状,粪便性状正常,粪便中虫卵数较少 2、中型 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粪便中虫卵数较多 3、重型 表现为营养不良及消化功能紊乱
弯曲,分布虫体两侧。 4. 生殖系统 高度分支的一对睾丸,
子宫、卵巢、卵黄腺。
(二) 虫卵 egg 淡黄色,椭圆形,卵盖不明显,卵内
含一个卵细胞和多个卵黄细胞。
布氏姜片吸虫日本血吸虫
2
二. 生活史 life cycle
egg(卵)入水3~7周 miracidium(毛蚴) 扁卷螺
同体或异体受精
sporocyst(胞蚴)
2000多年的历史 20世纪50年代初,流行与沿长
江流域的12省、区、市,1亿人 口受威胁,1160万人受感染
7个省仍有血吸虫病流行
布氏姜片吸虫日本血吸虫
10
2004年2月,国务院成立了血吸 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 由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任组长。 ● 强调要抓住源头,综合治理,依靠科技进步,加
快防治药品开发,增加药品产量,提高药品质 量,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低毒、廉价的防治 药物,坚决遏制血吸虫病疫情回升势头。
(二) 虫卵 egg
1. 椭圆形,淡黄色。 2. 卵壳薄,无卵盖,卵壳-侧
有一侧棘(lateral spine)。 3. 内含1个毛蚴。
布氏姜片吸虫日本血吸虫
14
二. 生活史 life cycle

姜片虫ppt课件

姜片虫ppt课件
13
生食茭白感染姜片虫
14
肝片形吸虫
寄生于牛、羊等动物肝胆管内, 人偶可被感染,引起肝片吸虫病。人 兽共患寄生虫病,以兽为主。
形态和生活史与姜片虫相似,人因 生食水生植物、喝生水而感染。感染 期为囊蚴.
童虫、成虫从粪便或十二指肠引流液中查虫卵 确诊。免疫学检测 防治方法同姜片虫
11
姜 片 虫 感 染 的 地 区 分 布
12
流行环节及影响因素: 传染源:病人、带虫者、病猪(人、猪共患寄生虫病)
1.生食水生植物,饮生水,用水生青饲料喂猪。 2.扁卷螺和水生植物同时存在于水中。 3.粪便污染水源,虫卵入水。
六、防治:
1、卫生宣教,不生食水生植物、不喝生水,不用生的青 饲料喂猪。 2、加强粪管,防止水源污染。 3、治疗病人、病猪。 吡喹酮
第三节 布氏姜片吸虫 p270
俗称姜片虫,大型吸虫,寄生于人或猪的小肠,致 姜片虫病。
“赤虫状如生肉,片如鸡肝。”
1
一、形态
1.成虫
•20~75mm×8~ 20mm×0.5~3mm •口吸盘小,位于亚前端 •腹吸盘大,漏斗状,发达 •两肠支呈波浪状弯曲 •睾丸2个,高度分支,前 后排列于体后半部 •卵巢分支 •子宫位腹吸盘和卵巢间 •卵黄腺位于虫体两侧
口吸盘 腹吸盘 子宫
肠支
卵巢 卵模 卵黄管 卵黄腺 睾丸
染色标本
模式图
布氏姜片吸虫成虫
2
姜片虫成虫寄生在小肠内
3
2.虫卵
卵盖 卵细胞 卵黄细胞
模式图
卵壳
扫描电镜照片
寄生于人体蠕虫卵中最大者。 长椭圆形,130 m 80 m ,淡黄色,卵壳薄,卵盖不明显 内有1个卵细胞和20~40个卵黄细胞

布氏姜片吸虫ppt课件

布氏姜片吸虫ppt课件

肝脏:
轻度肿大,表面或切面有粟粒状或绦豆粒 大小虫卵 结节;病灶发生于汇管区,肝细胞可 因此萎缩;纤维化时,肝脏变硬,变小。 血吸 虫性肝硬变:肝表面不平和隆起,重者可形成 粗大结节;切面上,增生的结缔组织沿门静脉 分支呈树枝状分布,故称干线性肝硬化。
脑:
病变发生于大脑顶叶。表现为不同时期的 虫卵结节形成和胶质细胞增生。
2 成虫对人体的致病作用
比较轻微,可引起静脉内膜炎,静脉周围炎。
3 虫卵对人体的致病作用
为主要的致病阶段。
病因:虫卵沉积于组织,释放可溶性抗(SEA),
诱发肉芽肿的产生。 1)肉芽肿的形成过程及病理变化: SEA被巨噬细胞吞噬、处理后,传递给TH
TH致敏;致敏TH再次受到SEA的刺激,产生 多种淋巴因子: 嗜酸性粒细胞促进因子(ESP)
可引起姜片虫病
吸盘的吸附作用,造成肠壁组织的机械性损伤。 粘膜及临近的组织炎症、出血、水肿及溃疡。 局部
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Major clinical features: 腹痛、腹泻、消瘦、贫血及浮肿。儿童可出 现磨牙,睡眠不安等,重者 发育障碍和智力减退.
实验诊断 Lab diagnosis:
裂体吸虫 Schistosoma
简称血吸虫
血吸虫特点:
雌雄异体;
消化道有肠支联合; 雄虫有抱雌沟,睾丸多个; 虫卵无盖; 生活史中需一个中间宿主;
尾蚴为叉尾尾蚴,是感染时日本裂体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 埃及裂体吸虫(Schistosoma haematobium) 曼氏裂体吸虫( Schistosoma mansoni) 湄公裂体吸虫( Schistosoma mekongi) 间插裂体吸虫( Schistosoma intercalatum) 血吸虫引起血吸虫病。作为世界六种主要热 带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全世界有76个国家和地区流行血吸虫病,有2亿 病人,有6亿人口受其威胁。我国寄生于人体的 血吸虫只有日本裂体吸虫,引起血吸虫病。

布氏姜片吸虫

布氏姜片吸虫

姜片虫卵
二、生活史
生活史要点:
感染方式—经口
感染阶段—囊蚴
成虫寄生部位—小肠
中间宿主—扁卷螺(胞蚴、母雷蚴、子 雷蚴、尾蚴) 传播媒介—水生植物
最重要的保虫宿主—猪
三、致病性
机理:成虫机械性刺激、过敏反应 病理:炎症、溃疡、出血、脓肿 症状: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 轻度感染:无明显症状
感染动物:吡喹酮
布 氏 姜 (片 扁吸 卷虫 螺中 )间 宿 主
传播媒介-茭白、菱角、荸荠来自布氏姜片吸虫 Fasciolopsis buski
俗称姜片吸虫、肠吸虫、大型肠吸虫、亚 洲大型肠吸虫。 是寄生人体最大的吸虫。 引起的慢性腹泻、消化道功能紊乱及营养 不良等症称之为姜片吸虫病 (fasiolopsiasis)。
一、形态
成虫
人体最大的吸虫
口吸盘、腹吸盘
肠支呈波浪状弯曲
• 中度感染:消化功能紊乱、营养不良
• 重度感染者:消瘦、贫血、发育障碍
• 可合并肠梗阻、阑尾炎;儿童常出现智 力减退,发育迟缓。
四、实验诊断
1、病原学诊断: 粪便直接涂片法:查虫卵或成虫。 虫卵浓集法检查:水洗沉淀法等,检出 率高。 2、免疫学诊断
五、防治
粪便管理/水源管理 饮食卫生
治疗患者和带虫者:吡喹酮/中药
睾丸高度分支,前 后排列 卵巢呈佛手状分支
肉眼所见姜片虫成虫
20~75×8~20×0.5~3mm
姜 片 虫 成 虫 ( 活 体 形 态 )
赤虫、肉虫
虫卵 人体最大的寄生虫卵 130~140×80~85m 淡黄色,卵壳薄,卵 盖小,不明显 卵内含1个卵细胞和许 多卵黄细胞

人体寄生虫学布氏姜片吸虫

人体寄生虫学布氏姜片吸虫

布氏姜片吸虫形态生活史成虫虫卵虫体硕大、肥厚,背腹扁平,长椭圆形、前端略尖而后端钝圆,体表有棘两吸盘相距很近活体呈肉红色,死后灰白色20—75mm×8—20mm×0.5—3mm咽和食道短口吸盘腹吸盘虫体前端直径为0.5mm呈漏斗状,肌肉发达直径为2-3mm口位于口吸盘中央肠支在腹吸盘前分为左右两支呈波浪状弯曲向后延伸至虫体末端生殖系统发达雄性雌性两个睾丸,高度分支成珊瑚状,前后排列于虫体中后部阴茎袋为长带状内含贮精囊、射精管、前列腺、阴茎卵巢无受精囊先分三瓣,每瓣再分支位于虫体中部睾丸之前子宫盘曲在腹吸盘和卵巢之间内部充满虫卵卵黄腺发达,呈颗粒状位于腹吸盘水平线以后,直至虫体后端均开口于腹吸盘前的生殖腔大小:130-140μm×80-85μm寄生于人体的最大虫卵淡黄色、椭圆形卵壳薄而均匀卵盖小而不明显内含1个卵细胞,20-40个卵黄细胞九阶段:虫卵→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囊蚴→童虫→成虫终宿主:人、猪中间宿主:扁卷螺传播媒介:浮萍、菱角、荸荠等水生植物成虫寄生在人小肠上段→自体/异体交配→产出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入水后在适宜温度(26-32℃下)经3-7周孵出毛蚴→毛蚴汝中间宿主扁卷螺内进一步发育→经胞蚴、母雷蚴、子雷蚴阶段形成大量尾蚴(约45d)→尾蚴逸出,吸附子于水生植物表面→脱去尾部形成囊蚴→宿主吞噬后经肠液或胆汁作用囊壁破裂→幼虫吸附于小肠粘膜,摄取小肠内营养物质1-3个月发育为成虫囊蚴扁圆形,直径约200μm两层囊壁外层内壁厚度不均,脆弱易破光滑,厚度均匀,坚韧幼虫缩在囊内成虫日产卵15000-25000寿命约一年,可长达四年重要保虫宿主猪致病代谢物引发超敏反应机械损伤腹吸盘发达而吸附力强,被吸附组织可发生炎症、出血、溃疡、脓肿等。

严重部位可见免疫细胞浸润。

粘膜上皮细胞粘液分泌增加虫体吸附肠壁吸收其中营养物质。

遮蔽作用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机理临床表现轻度感染无明显症状感染较严重消化紊乱,腹痛腹泻,排便多而质地稀薄反复重度感染的尤其是儿童-低热、消瘦、贫血、浮肿、腹水、发育迟缓诊断病原学检查:粪便中查虫卵姜片虫大→首选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轻度感染易漏检→水洗沉淀法对虫卵浓集3张涂片的检出率可达90%流行人猪共患寄生虫病主要流传于亚洲温带、亚热带的湖沼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在中部、南部种植可共生食水生植物的地区多呈小面积点状分布传染源:人、猪中间宿主:扁卷螺,广布沼泽、池塘、渠沟、缓流小河边等感染方式人因生食菱角等水生植物而感染用水生植物作为青饲料喂猪不耐高温、干燥防治治疗预防吡喹酮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管理粪便等普查普治教育宣传。

人体寄生虫学课件布氏吸虫

人体寄生虫学课件布氏吸虫

Epidemiology
本病是人、猪共患的寄生虫病 分布:亚洲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因姜片虫对宿 主选择较严格,且活囊蚴分布空间较小,因此 本病流行多呈小面积点状分布。 流行环节: 1)传染源:感染本虫的人和猪 2)传播途径:生食含囊蚴的水生植物或饮入 含囊蚴的生水。 3)易感人群
Prevention
查治传染源:吡喹酮 卫生宣教:不食生的水生植物,不喝生水 加强粪便管理
Pathogensis
机械性损伤:吸盘发达,吸附力强,损伤较其 它肠道吸虫明显。 妨碍机体消化与吸收:重度感染,虫数较多而 覆盖肠壁。 变态反应:由虫体代谢产物和分泌物刺激肠道 所致。 肠梗阻:重度感gnosis
询问病史:流行区,生食水生植物史 临床表现 Lab.Diagnosis 1)病原学诊断:大便查卵(阳性率较高) 2)免疫学诊断:对感染早期或大面积普 查有较好辅助诊断价值
虫卵:长椭圆形,淡黄色,卵盖不明显, 卵壳薄,卵内含1个卵细胞和数十个卵黄 细胞,是寄生人体的最大蠕虫卵。
Life cycle
人、猪小肠
成虫 虫卵 毛蚴 尾蚴
粪便入水
淡水螺 水生植物或水面
囊蚴
人、猪经口
童虫 成虫
小肠
注意点: 注意点:
第一中间宿主: 椎实螺 植物媒介:水生 植物,如水红菱 宿主特异性高 保虫宿主:猪
亚洲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因姜片虫对宿主选择较严格且活囊蚴分布空间较小因此本病流行多呈小面积点状分布
布氏姜片吸虫
Fasciolopsis buski
俗称姜片虫,是一种寄生在人、猪小肠 内的大型吸虫,可致姜片虫病。
Morphology
成虫:虫体肥厚,背腹扁平,前窄后宽,形似姜 片;活虫为肉红色,死虫固定后灰白色,虫体长 20~75mm,宽8~20mm,腹吸盘明显较口吸盘大。

医学课件:布氏姜片吸虫

医学课件:布氏姜片吸虫

尾蚴
囊蚴 后尾蚴
成虫
姜 片 虫 卵 与 受 精 蛔 虫 卵
活成虫
三、生活史
生活史特点:
1、成虫为人体最大吸虫,虫卵为最大蠕虫卵 2、中间宿主扁卷螺,两代雷蚴 3、媒介植物:尾蚴的结囊对附着物无严格的选择性。 4、感染期:囊蚴,感染途径:经口 5、猪为最重要的保虫宿主
四、致病
1、机理:
干线型纤维化
临床表现:
1、急性血吸虫病:高热,腹痛、腹泻、黏液血便,肝、 脾、淋巴结肿大,荨麻疹等。
2、慢性血吸虫病:无临床症状,占90%以上。 3、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腹水型、结肠增殖型、侏儒型。 4、异位血吸虫病:肺、脑等多种器官和组织


恶液质

腹 水 型
安徽贵池县二十几岁血吸 虫病侏儒与同年龄健康人
江苏省武进县的晚期病人
腹 水 型 患 者
获得性免疫—伴随免疫
伴随免疫:宿主初次感染血吸虫后,对再次感染 的童虫有一定杀伤作用,而对宿主体内原有的成 虫并无影响。一旦清除了体内成虫,则宿主对再 感染的相对免疫力便逐渐消失。这种活动性感染 与免疫力并存的现象称为伴随免疫。
五、实验诊断
(一)病原诊断
保护易感者:青蒿琥酯
课 程 名: 姜片虫、血吸虫
教学目的: 1、掌握血吸虫、姜片虫的形态、生活史、 致病机理及实验诊断。
2、熟悉血吸虫流行与防治。
学 时: 3学时
第三节 布 氏 姜 片 吸 虫
Fasciolopsis buski
一、寄生部位及所致疾病 成虫主要寄生于小肠内,导致姜片虫病。
二、形态
虫卵 毛蚴
胞蚴 母雷蚴 子雷蚴
江苏、浙江等。
山区丘陵型:我国南部,如四川、云

姜片吸虫病ppt课件

姜片吸虫病ppt课件

姜 片 虫 成 虫 ( 染 色 标 本 )
7 -7-
姜片虫卵8 -8-间宿主1 尖口圆扁螺 2 半球多脉扁螺 3 凸旋螺
9
姜 片 吸 虫 的 生 活 史
10
布氏姜片吸虫传播媒介 (荸荠、菱角、茭白)
11
12
流行病学
姜片吸虫病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和南方 各省。由于虫卵、幼虫的发育和中间宿主的活动、 繁殖,一般需27~32℃以上的气温,水生植物的 生长、繁殖也是夏季最旺盛,所以人和猪遭到姜 片吸虫大量感染多在夏季,而发病则多见于夏末 和秋初。
13 -13-
诊断要点
1.临床特征 病猪精神沉郁,低头拱背,消瘦,贫血, 水肿(眼部、腹部较明显),食欲减退,拉稀,粪 便带有粘液,幼猪发育受阻,增重缓慢。
2.实验室检查 常采用水洗沉淀法或直接涂片法检查 虫卵。姜片吸虫卵与肝片形吸虫卵极相似,难于区 分,在两者均流行的地区,需依靠剖检来确诊。
3.病理剖检特点 姜片吸虫吸附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 段粘膜上,肠粘膜有炎症、水肿、点状出血及溃疡。 大量寄生时可引起肠管阻塞。
姜片吸虫病
Fasciolopsis buski
1 -1-
概念
本病是由片形科姜片属的布氏姜片吸虫 (Fasciolopsis buski)寄生于人和猪的小 肠引起的寄生虫病,以十二指肠为最多,偶 见于犬和野兔。是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常见的 一种人兽共患的吸虫病。对人和猪的健康都 有明显的损害。可以引起贫血、腹痛、腹泻 等症状,甚至引起死亡。
14 -14-
防治
1.定期驱虫 每年对猪进行两次预防性驱虫,可减少传染
源。驱虫后的粪便应集中处理,达到灭虫、灭卵 的要求。目前常用的驱虫药有:
(1)硫双二氯酚( Bithond,Bitin,别丁) (2) 吡喹酮(Praziquantel Droncit) (3)硝硫氰胺(Amosoconate,7505)

寄生虫学布氏姜片吸虫课件

寄生虫学布氏姜片吸虫课件
• 内含10多个卵黄细 胞,1个卵细胞常位 于正中央。
卵盖 卵壳
卵细胞 卵黄细 胞
(二)生活史
成虫
(肺) 胸腔
腹腔
童虫
入水
川卷螺

毛蚴
胞蚴
3周
侵入
母雷蚴 子雷蚴
经口
溪蟹
后尾蚴
囊蚴
尾蚴
30-60分钟
蝲蛄
有些童虫可终生穿行于宿主组织间直至死亡
生活史要点:
1.寄生部位:肺;可累及全身 2.终宿主:人
保虫宿主:肉食性哺乳动物 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蟹或蝲蛄 3.感染阶段:囊蚴 4.感染方式:食入含有活囊蚴的淡水蟹或蝲蛄
饮生水或生食半生食转续宿主肉 5.自囊蚴感染到成熟产卵,一般约需2个多月 6.成虫寿命:一般5-6年,长者20年
三、致病
1.致病机理 (1)机械性损伤 童虫在组织器官内移行、窜扰 成虫的定居或移行 (2)免疫病理反应:代谢物等引起 (3)病变特点:在器官或组织内形成互相沟
3.临床表现
(1)急性期 吃进囊蚴后数天到1个月左右出现。轻者仅
为食欲不振、乏力、消瘦、低热等非特异性症 状;重者发病急,毒性症状明显,如高热、腹 痛、胸痛等。
(2)慢性期与分型 1)胸肺型:患者咳嗽、胸痛,痰中带血,咳铁
锈色痰或烂桃样血痰,胸部X线检查显示肺部 有明显改变, 易误诊为肺结核或肺炎。
脓肿内容物浓缩为果酱样粘稠性液体。 囊壁因大量肉芽组织增生而肥厚,包裹整个病灶,
形成囊肿 X线:界线清楚的结节状虫囊。
(4)纤维瘢痕期 虫体死亡或转移至他处,囊肿内容物通过支气管排
出或吸收,肉芽组织填充、纤维化,病灶形成瘢痕。 X线:硬结性或条索状阴影。

医学微生物学PPT:姜片虫 肺吸虫

医学微生物学PPT:姜片虫 肺吸虫
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 Fasciolopsis buski
属肠道寄生大型吸虫,俗称姜片虫或肠吸虫 寄生在人、猪的小肠内,引起姜片虫病
P133
一、形态
成虫
扁平肥厚,长椭圆形,活时肉红,死后灰白。
20-75mm×8-20mm×0.5-3mm,酷似姜片。
腹吸盘靠近口吸盘后方,较口吸盘大4-5倍,呈
漏斗状。
⑵慢性期: 虫体进入肺后引起病变
病理过程分3期,常可出现于同一器官
①脓肿期(Suppurative stage):
虫体移行引起组织破坏与出血,WBC、E侵润, 病灶出现脓肿(嗜酸性脓肿)
X线:显示边缘界限模糊不清的侵润阴影
②囊肿期(Cystic stage):
脓肿内大量炎性渗出物,细胞死亡液化,逐渐变成 赤褐色粘稠性液体(铁锈色痰),含有大量的虫卵, 囊壁因肉芽组织增生而肥厚,肉眼可见结节状虫囊, 镜下可见夏科雷登氏结晶及大量虫卵
表面有隆起的结节,内含成虫。 切开可见窟穴状或隧道状
一、卫氏并殖吸虫
(Paragonimus westermani)
一、形态
• 成虫
中型吸虫,虫体肥厚 椭圆,背面隆起,腹面扁平,长7.5 ~ 12×宽4 ~ 6×厚3.5 ~ 5mm 口腹吸盘大小相似 活体呈红褐色,固定后为灰白色
• 虫卵
椭圆形,金黄色,有1个明显的卵盖 大小为80~118×48~60 μm。 卵壳厚薄不匀,后端多有增厚。 卵内含1个卵细胞和10余个卵黄细胞。
(肺) (痰或粪)
(水)

由肝脏表 入 面从腹腔 肺 穿过膈肌
进入胸腔
母雷蚴 川 卷 螺
子雷蚴 )
童虫
穿肠壁
后尾蚴
(小肠)
经口

姜片虫肝片形吸虫PPT课件

姜片虫肝片形吸虫PPT课件

on
aquatic
plants(水T生he植e物gg).s
host’s hatch,
feces
into
water.
producing a free-
The miracidium infecstws itmheming miracidium.
intermediate hosummary of life cycle
查治传染源: praziquantel(吡喹酮)
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粪便管理;灭螺 保护易感人群:加强卫生
肝片形吸虫 Fasciola hepatica
寄生于肝胆管内,致片形吸虫病。
morphology:
头锥
morphology
与姜片虫卵相似
Life cycle
Brief summary of life cycle
The metacercaria is ingested by
the definitive host and “excysts”
in the small intestine. The adult resides in the
Tsnhaeilcaenrhcdoasertina’sceysasmrteaalrsleimlnetaeestsaetcidneefrrc.oaEmrgiagtehseare passed with the
慢性期: 成虫在胆管内寄生所致
胆管炎、阻塞性肝硬化
Laboratory Diagnosis
病原学检查: 粪检或十二指肠引流液查虫卵.
Morphology
Living adult
Dead adult
Morphology
口吸盘 腹吸盘 子宫 卵巢 睾丸 卵黄腺

[寄生虫学]布氏姜片虫共25页

[寄生虫学]布氏姜片虫共25页
蚴蚴
终宿主 小肠
扁卷螺 (1~2个月)
植物媒介
生活史
生活史小结
中间宿主:
扁卷螺:第一中间宿主
菱角、荸荠、茭白:第二中间宿主
终宿主: 人、猪(保虫宿主)

寄生部位:小肠
感染阶段及途径:囊蚴经口误食
致病
吸盘吸附 肠粘膜炎症(变性、坏死、 脱落),局部溃疡、脓肿、点状充血、水 肿,影响消化、吸收功能。
[寄生虫学]布氏姜片虫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形态
成虫
虫卵
口吸盘 腹吸盘 肠支 子宫
睾丸
姜 片 虫 成 虫 ( 活 体 形 态 )
赤虫、肉虫
口吸盘

腹吸盘


子宫



睾丸

姜片虫卵(镜下)
生活史过程
成 虫3-7W 毛 胞 母 子 尾 囊 成 虫 卵 入水 蚴 蚴 雷 雷 蚴 蚴 虫
流行及防治
➢ 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一些国家。在我国 分布广,多见于东南沿海及内陆的江河湖泊 等地区以及三角洲地区。 山东—微山湖区
➢传染源:患者、带虫者和保虫宿主(猪) ➢原因: 1)粪便污染水体
2)生食含囊蚴的水生植物
预防:加强粪管+不生食+不用含活 囊蚴的饲料喂猪+消灭扁卷螺
治疗:吡喹酮(首选药物)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临床表现: 轻度:症状轻。 中度:消化不良、腹痛、腹泻或交替出现, 肠梗阻。 重度:精神萎靡、低热、消瘦、贫血、腹 水,甚至发生衰竭、死亡 儿童:智诊 。 粪便直接涂片法。 涂片检查阴性者,用浓集法提高检出 率。

肺吸虫姜片虫PPT课件

肺吸虫姜片虫PPT课件
5
(二)慢性期 主要是童虫进入肺后引起的病 变,大致可分为三期: 1、脓肿期 主要是成虫在肺部移行引起组 织破坏、线状出血及继发感染。出现炎性渗出, 病灶四周产生肉芽组织而形成薄膜状囊肿壁。 2 、囊肿期 由于渗出性炎症,大量细胞 浸润、聚集、死亡、崩解、液化、脓肿内充满 赤褐色果酱样液体。镜下可见坏死组织、夏科 雷登氏结晶和大量虫卵。囊壁因肉芽组织增生 而肥厚,肉眼可见结节状虫囊,呈紫色葡萄状。
五、流行
(一)分布 主要为东南亚。我国有23个省、市、自治 区均有本虫存在。 (二)流行因素 1、传染源 能排出虫卵的人和肉食类哺乳 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 2、中间宿主 川卷螺、石蟹、 蝲蛄的孳生 地。淡水虾也可作为中间宿主。 3、易感人群
9
六、防治
(一)加强卫生宣传教育 改变不良习俗和 饮食习惯。 (二)及时治疗病人 以吡喹酮为首选药。
四、诊断
粪便检查 直接涂片
五、流行
(一)分布 亚洲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呈小面 积点状分布。
2
(二)流行因素 1、传染源 病人、带虫者、和猪。 2、中间宿主及媒介植物的存在。
六、防治
1、开展健康教育 2、加强粪便管理 3、积极查治传染源 吡喹酮及槟榔煎剂。
思考题
1、姜片虫卵和肝吸虫卵有哪些不同点? 2 、肝吸虫和姜片虫在生活上的异同点有 哪些?从而推断其防治措施上的异同方面。
思考题
1、肺吸虫对人体主要有哪些损害?其病 变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2、确诊肺吸虫病最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10
姜片虫成虫及虫卵
11
姜片虫虫卵
12
虫卵
毛蚴
(图示)
胞蚴
成虫
姜片虫生活史
雷蚴
(图示)

【医学课件】 布氏姜片吸虫

【医学课件】 布氏姜片吸虫

Epidemiology (流行病学)
This disease occurs in Asia and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especially in areas where humans raise pigs and consume raw aquatic plants(水生 植物).
Stool examination(粪检): 1. Direct fecal smear(直接涂片 法) 2. Water sedimentation method (沉淀法)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防治)
1. Treatment (1)Dipterex(敌百虫) (2)Bitin(别丁) (3)Praziquantel(吡喹酮) (4)Amosconate (硝硫氰胺) (5)Nitroscanate (硝硫氰醚)
References(参考文献)
""Fasciolopsiasis" at ". Retrieved 2007-07-03.
Weng YL, Zhuang ZL, Jiang HP, Lin GR, Lin JJ (1989). "Studies on ecology of Fasciolopsis buski and control strategy of fasciolopsiasis" (in Chinese). Zhongguo Ji Sheng Chong Xue Yu Ji Sheng Chong Bing Za Zhi 7 (2): 108–11. PMID 2805255.
Life cycle(生活史)
1. Site of inhabitation(寄生部位): small intestine 2. Infective stage: metacercaria(囊蚴) 3. Infective mode: eating raw water plants wit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内含卵细胞1个,卵黄细胞20~40个。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二、生活史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姜片虫生活史图
8
二、生活史
生活史要点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宿主小肠; 中间宿主:扁卷螺; 传播媒介:水生植物,如茭白、菱角和荸荠等; 感染阶段:囊蚴;
替出现。
13
(4)偶有肠梗阻。
2.毒性作用和变态反应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四、实验诊断
粪便检查找虫卵。 直接涂片法,因虫卵大,产卵量大,故检出率高,易诊断。 改良加藤法可作定性检查。 免疫学方法可作为辅助诊断。
14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五、流行与防治
人体寄生虫学
概论 一、形态 二、生活史
3
三、致病 四、实验诊断 五、流行与防治
一、形态
1 成虫
6
活虫体
请观看“姜片虫 活成虫”视频
染色标本
布氏姜片吸虫(sciolopsis buski)
一、形态
2 虫卵 大小(130~140)µm×(80~85)µm 呈椭圆形 ; 淡黄色; 卵壳薄,均匀,卵盖较小不明显;
9
感染途径与方式:经口感染,因生食含活囊蚴的水生植物而感染; 成虫寿命:最长可达4年半; 保虫宿主:猪。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二、生活史
中间宿主:扁卷螺
10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二、生活史
水生植物媒介
11
荸荠
菱角
茭白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1. 地理分布 姜片虫病是人、猪共患的寄生虫病,流行于亚洲的印度、孟加拉国和
缅甸等。我国除东北、内蒙、新疆、西藏、青海和宁夏外,17个省、市、 自治区有报道。
15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五、流行与防治
2.防治措施 不喝生水,不生食菱角、荸荠、茭白等水生植物;加强粪便管理;在流行
区开展人和猪的普查普治。 3.治疗药物 首选吡喹酮。
16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五、流行与防治
17
生食水生植物:菱角、茭白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二、生活史
布氏姜片吸虫活囊蚴
请观看“姜片虫活囊蚴”视频
12
系从水生植物表面刷洗、沉淀获取的活动虫体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三、致病
致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1.机械性损伤
(1)虫体吸盘发达,吸附力强,可造成肠黏膜机械性损伤。
(2)肠黏膜病变:炎症、出血、水肿、坏死、溃疡等。
(3)消化道症状:腹痛和腹泻,营养不良,消化功能紊乱;腹泻与便秘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