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文学的文化意义【范本模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根文学的文化意义
从文化寻根看传统文化热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文学界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以韩少功为代表的寻根作家,他们利用自己曾下乡、接近农民日常生活的经验, 进一步寻找散失在民间的传统文化价值。
时光如逝,寻找传统镜头转眼聚焦在进入新世纪的头几年,《百家讲堂》将一场以研读论语为名的国学热遍及中国各个阶层.
这两者有什么关系?有学者(董乃强,中国孔子协会理事)认为,当今的文化热,即当年的寻根热的延续.两者在产生背景、指导思想方面都有着相似之处。
寻根文学发端的那个年代,正是中国社会从动乱走向稳定时候,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社会形态发生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得人们思想开始跳出阶级的囚笼,旧的意识形态显然无法对现实发挥积极作用。
面对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西方的现代文化思想也与其他经验和技术一起进入中国,是再次毫无保留的全盘接受还是批判性接纳?茫然中的人们需要令人信服的答案。
于是,人们寻求答案的眼睛转向曾被自己亲手打垮的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上。
作为文坛上力量日益成熟的知青作家们需要树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标志,改变文学受到政治控制的现状,“寻根热”在这样的背景下首先出现在中国文学界。
知青作家们通过一篇篇富有黄土气息的文学作品,将这股思潮推向顶峰.
传统文化热兴起的背景,虽没有权威论断,但个人认为有三点:第一,这与中国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大大提高了国家地位,增强了综合国力有关系.作为衡量一国综合国力标准之一的文化影响力,在全球化进程中日益凸现重要性。
新时期“崛起”的含义不单是做个经济强国、军事大国而已,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在文化领域里发起的新的“争夺战".例如,我们的近邻韩国将端午节、屈原、汉字、孔子申请世界遗产;日本早在多年前通过漫画、动漫、电影向世界宣传日本的武士道文化及本国价值观。
中国在这方面也不能干于人后。
第二是为了对抗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如,西方国家的文化思想对发展中国家的“殖民侵略”,导致当地文化的消亡。
要对抗这样的“文化殖民”中国需要复兴自己的传统文化。
第三,在过去我们抛弃的传统文化时,也抛弃了中国人的文化精髓,如信用的缺失正是我们对传统文化一概否定的后果,弘扬文化精髓变成了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
由此可见,文学寻根与传统热都是在国家发展的转型期发端,都带着如何对待西方文化的解答,都肩负着改造现实的任务,在这几点上两种思潮一脉相承。
寻根文学作家们,并非是生活在传统民风民俗中的土著,相反,他们大多数是积极接受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一族,可是当现代主义的方法直接受到来自政治方面的批评以后,他们不得不改用民族的包装来含蓄的表达正在形成中的现代意识。
文化寻根意识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在文学上美学意义上对民族文化资料的重新认识和阐释,发掘其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核。
第二,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领略古代文化遗风,寻找激发生命能量的源泉。
第三,对当代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丑陋的文化因素的继续批判,如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的深入挖掘。
在今日的传统文化热中,不难发现这些“寻根热”所倡导的意识的影子.越来越多的人致
力研究中国古典文化,提出了对经典的新理解;孔子所倡导的“仁"“信”“礼”理念正在被大力推广;传统节日、民间习俗迎来了新的复兴等等。
这场声势浩大的传统文化热既是寻根热的延续,又是对寻根热的心发展.“寻根热”主旨在于突出文学存在的“文化”意义(对抗文学作为社会政治观念的载体),试图从传统文化心理、性格上推进“反思文学”的深化,并发掘、重构民族文化精神,以此作为文学发展的根基。
而“传统文化热”更多的是关注其对社会的影响,探讨经典在今天的意义,突出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如,恢复祭祀黄帝典礼是为了加强大陆和华侨的联系,推广汉服是为了增加文化认同感等等。
虽然传统文化热正因为过度商业化、扭曲经典等原因饱受质疑,但一直被不公平对待的传统文化,在这种潮流里终于逐渐被人们正确评价,被认知是不争事实。
最后,我想用《双城记》中一段评价工业革命的话作为评价本文的结束语“这是最好的日子,也是最差的日子;这是智慧的世代,也是愚蠢的世代;这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绝望的冬天;我们面前好像样样都有,但又好像一无所有;我们似乎立刻就要上天堂,但也可能很快就要入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