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现住房保障信息化的思考
保障性住房后期管理信息化应用
![保障性住房后期管理信息化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4d1c854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e.png)
保障性住房后期管理信息化应用作者:朱强董振亮来源:《计算机与网络》2020年第15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为践行“住有所居、精准服务”管理要求,着力提升河北省政府产权公租房后期管理专业化、科学化和信息化管理水平,构建公租房管理服务平台,整合保障群体、保障房源等基础信息,打造公租房智慧化小区,利用人工智能、视频监控、微信公众平台、大数据管理及人脸识别等技术,提升行业管理及服务水平,为住房保障人群提供安全、便利、规范的现代化生活环境。
构建保障房小区智能化管理平台1智能监控平台(1)搭建人脸识别系统为杜绝保障房转租转借行为,在小区大门口、单元口和电梯内安装人脸识别设备,形成小区安全防护三道“防线”。
通过对进入小区的人员与采集的租户人脸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判断进出人员是否为正常住户以及同住人员,尤其是人脸识别梯控设备的上线运行,租住户通过人脸信息认证后才能按动相应电梯楼层按钮,实现小区人员楼层权限管控,人脸识别系统还会对陌生人进出小区进行数据分析,筛选出高频人次,为转租转借行为提供数据分析,在防止转租转借、确保社会资源公平利用发挥积极作用。
(2)建立语音和短信推送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功能,将入住人员欠费、未缴费或租户合约到期等信息回传至前端智能设备上,发出缴费语音提醒,住户一旦“刷脸”通过单元口人脸识别楼宇设备,即可与系统内当前住户的合同履行情况及缴费情况进行快速对比分析,提醒住户按时缴纳当期租金。
(3)定制开发“电动车乘梯”拦截系统为进一步提升小区安全管理,防范公租房租户电动车“乘梯上楼”行为,防治电动车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发生爆炸,引发火灾,定制“电动车乘梯”拦截系统。
在不改动电梯原有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利用图像识别技术,电动车一旦进入电梯,电梯门不关闭、电梯不运行和语音温馨提醒随即响起,这一技术可有效提升小区消防安全防护。
(4)建立智能广播系统为加强与保障群众紧密沟通,拓展多方沟通渠道。
在保障房项目内建立智能广播系统,在楼宇附近加装了广播设备,根据实际广播需要,可对整个小区广播系统进区管理,既可实现对小区的整体播放,也可实现对单个或多个区域组合进行播放。
精细化管控 全面化服务——记深圳市公共住房基础信息平台
![精细化管控 全面化服务——记深圳市公共住房基础信息平台](https://img.taocdn.com/s3/m/6c7c5a9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ae.png)
2018年7月27日,深圳市颁布了《关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的意见》,并筹划建设“深圳市公共住房基础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落实住房保障改革要求。
通过搭建“大平台、微服务、轻应用”的应用支撑平台,实现公共住房业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支撑深圳市住房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新需求 新挑战深圳市公共住房管理信息化建设,在新一轮住房制度改革及局内业务管理需求逐渐提升的背景下,面临如下建设难点:1.支撑“1+3+N ”公共住房新政策的落地。
原有的系统信息已经无法适应现行政策和业务运行要求,需要通过对公共住房信息系统实行全面重构,适应新形势下公共住房政策要求和业务需求。
2.搭建深圳市公共住房业务框架,实现业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原有信息系统业务覆盖度不够,仅覆盖到基本保障房相关业务,人才安居住房还未涉及。
在建立公共住房基础信息平台时,需要覆盖公共住房全部业务。
3.建立起市、区、街道贯通的全市统一平台。
原信息系统主要在市一级运行,对区级业务支持不够。
需建立全市统一的“公共住房基础信息平台”,实现市、区、街道三级公共住房部门统一平台办理业务。
4.深化跨部门业务数据协同共享。
需要建立起与发展改革、人居环境、财政、规划国土、公安、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市场监督、税务、统计及有关金融机构的业务信息互联互通,深化跨部门信息共享。
5.提升公共住房公众服务水平。
需要响应“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改革要求,通过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提高公众满意度,推进公共住房管理领域各项简政放权和便民利民政策的落地。
“深圳市公共住房基础信息平台”利用一年时间实现了从零到一的飞跃,研发9大应用,实现了多层级、端到端的公共住房业务管理,解决了高并发性能问题以及大量跨委办局系统对接的技术难题。
精细化管控 全面化服务——记深圳市公共住房基础信息平台文|本刊记者 吕瑞瑞图1 公共住房业务框架6.提升公共住房技术支撑能力。
促进共有产权住房稳健发展的思考
![促进共有产权住房稳健发展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b175f36c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e8.png)
[作者简介] 崔光灿,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
·45·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22・7 本期关注 住房保障
配中可能被寻租等。
作报告中,提出要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并于当年 4
共有产权住房在发展中逐步被社会接受,在 月,确定了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淮安、黄石
家庭购买共有产权住房后,通过自己产权份 额的资产积累有助于家庭社会地位的提升,在于 住房作为家庭的主要资产和生活场所,承担着相 应的社会功能,如城市公共服务相应的教育资源、 社会福利资源等。家庭居住更稳定,有更多的享 受公共服务机会,可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工作学
·47·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二是产权风险和收益明晰。作为产权类住房, 购房家庭有资产积累的功能,但资产的积累仅来源 于自己出资额购买的产权,不能从政府产权份额中 获利。如果未来共有产权住房上市出售,购房家庭 产权与政府产权分别按市场价格获得相应的收益。 如果未来家庭要购买政府的产权份额,实现“完全 产权”,政府的产权份额也按市场定价。家庭仅在 未来获得自己购买产权部分的资产增值,并承担相 应房价下跌的市场风险。
的覆盖群体,回应了被市场排斥又无法获得政府 实施共有产权机制,上海明确为共有产权保障
保障的夹心阶层的住房需求。共有产权房丰富了 住房,福州等地也是对中低收入家庭实施的保
中国住房保障的方式和路径,是我国住房产权方 面的重要发展与创新。[11]
障性住房,定位于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的常常以 经济适用房或动迁安置住房的政策为上位法依
可以选择的形式,这种形式可以在坚持经济适用房 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三大政策之一,说明共有产权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现市区住房保障应保尽保着力改善民生的意见-盐政规发[2013]4号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现市区住房保障应保尽保着力改善民生的意见-盐政规发[2013]4号](https://img.taocdn.com/s3/m/0b41005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3.png)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现市区住房保障应保尽保着力改善民生的意见正文:----------------------------------------------------------------------------------------------------------------------------------------------------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现市区住房保障应保尽保着力改善民生的意见(盐政规发〔2013〕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城南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为进一步做好市区住房保障工作,根据国家和省关于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的管理办法,以及《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1〕126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意见》(苏政办发〔2011〕33号)等文件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快实现市区住房保障应保尽保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现“住有所居”目标,坚持增加投入和创新机制并重,改进现有住房保障方式,加快以公共租赁(廉租)住房为主的保障体系建设,拓宽房源筹集渠道,全面实现市区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及各类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家庭申请公共租赁(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房(安置房)住房保障应保尽保,力争到2014年底,使享受住房保障的城镇家庭占市区城镇家庭总数的比例达到20%。
二、基本原则(一)改进住房保障方式。
加强住房保障供应、政策体系建设,使市区现有住房保障方式逐步过渡到以实物配租为主的公共租赁(廉租)住房和以货币补贴为主的经济适用住房两种主要保障方式,实现市区住房保障对象应保尽保。
(二)拓展保障性住房筹集渠道。
多渠道筹集公共租赁(廉租)住房房源,通过新建、配建、收购、租赁等多种途径增加供应,解决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新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困难,提高住房保障效率。
健全廉租住房保障法律制度的思考
![健全廉租住房保障法律制度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764090ccc175527072208a1.png)
上达到小康水平。 贫穷落后 、 商品匮乏、 定量供给的时
代 已成 为历史 。
一
、
我国廉租房制度的法律现状
镇最低收入 家庭租住房 管理办法》 要求各级地方 中,
政府在国家统一政策指导下 , 根据各地经济 、 社会发 展的实际情况 , 在各市县城市建立统一 以发放租赁补 贴为主 , 实物配租和租金核减为辅的城镇最低收入家
向具 有 城 镇 常住 居 民户 口的最 低 收入 家 庭 提 供租 金
相对低廉的普通 住房 ,以保障公 民基本居住权 利。 2 0 年发布的《 03 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
发展的通知》对我国廉租房建设做出了新的规定 。 , 该
通知第六条规定 : 建立和完善廉租住房制度 , 要强化
分配对象主要是具有城市户 口的“ 双困难户” 家庭 , 即 享受低保且人均居住面积低于某一标准的家庭 。而 “ 目前 , 我国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逐渐拉大 , 存在
1 4日, 国家发改委、 建设部发布了《 城镇廉租住房租金 管理办法》 自 20 年 5 1日起施行。该办法对廉 , 05 月
20 0 9年 8月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J u a fh n h a ncp l a yColg f PC o r l eYic u nMu iia n l eo . n ot P e C.
Au .0 9 g2 0 Vo.0 1 6
第 1 卷第 4 1 期
健全廉租住房保障法律制度的思考
障公民居住权这一基本人权 的实现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 科学发展观 健全 廉租房
中图分 类号 : F 1 D 3
法律制度
关于我国保障性住房的经济学思考
![关于我国保障性住房的经济学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810eca4dd3383c4bb4cd278.png)
20 年 08
第 1卷 8
第 1 期 6
收 稿 日期 :0 8 0 - 6 20 — 4 0
木
关 于 我 国保 障 性 住 房 的 经 济 学 思 考
张 艳 丽
( 国人 民大 学 经 济 学 院 , 京 ,0 8 2 中 北 10 7 ) 摘 要 : 绍 了我 国 关 于保 障 中低 收入 者 住 房 问题 的相 关政 策规 定 , 析 了住 房 市场 介 分
萎 P
霹 趟
\/ . \ \
/\
\
Dl
.
厶
£
规则、 交易售后管理等 , 但也存 在一些 问题 , 一方面 , 方政 府对提供经 地 济适 用房越来越不积极 ,如上海 只有 I9 9 9年建设 了经济适用房且 只有
4 .万 m2 37 , 北京经济适 用房 的数量也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 另一方面 , 的 有
维普资讯
科技情报开发 与经济
文章编号 :0 5 6 3 ( 0 8 1— 18 0 10 — 0 3 2 0 )6 0 D V L P N & E O O Y C— C O M TO E E O ME T C N M T N
政府 干预? 政府在什么时候 干预? 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能否完全替代? 对 这些 问题的回答 , 需要理性的思考 ,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这些问题。
应 可 给 住 面 上 因 的 供 的 宅 积 升,此有s{ . ’: 2 住宅 : , t, m的 的 o每l
.
t n 6 【 LI — + l 如,
的土地资源 , 田、 如农 沙漠、 旅游资源等, 为 | 则整个社会可用 于住房 计 [ 0 , 建设 的土地 资源 为 £ f 一 。由于划拨 的用于住房建设 的土地资源增加 , o 相
如何实现住房保障管理中心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
![如何实现住房保障管理中心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https://img.taocdn.com/s3/m/f524b574168884868762d64e.png)
关键 词 : 住 房保 障管理 ; 档 案管理 ; 规 范化 ; 科 学化
如 今房 子是关系百姓 民生的大事 , 与人们的 日常生 活息息相 关。而当保 障性住房越来越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的时候 , 住房保障 管理 中心的的档 案管理 的重要性也就越来越 凸现 出来 。住房保障 管理 中心不仅要贯彻执行 国家保障性住房方 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 规, 最重要的是还要建立住房保 障的档案 , 以便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 和对保障性住房使用状况进行监督管理。
就会 自 动生成。最后 , 要将档 案管理系统和其他数据应用系统进行 整合对接 , 对接后 , 所有 的应用数 据系统就会应用统一的数据接 口, 四 结束 语 科学规范 的档案管理工作不仅能够及 时有效的传达国家保 障 需要归档 的数据信息就可 以直接进 入档 案管理系统进行操作管理 性住房方面 的政策法规 , 而且在促进保障性住房管理工作方面具有 了。 重要 的意义 。档 案管理工作 已经摆在住房保 障管理 中心创新发展 的重要位置 , 因此加强住房保障管理 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 二 .始终将档案管理 的基础 工作放在首位 万 丈高楼平地起 , 只有始终将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的基础工作放 言而喻。尤其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换代迅速的时代, 要不断创新住 在首位 , 接下来的档案管理工作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首先 , 要完善 房保障中心档案管理的管理机制 , 要善于用现代信 息技术丰富档案 基本制度和管理规范的建设 , 进一步优化工作步骤和管理方式。要 管理工作的 内容 , 不断提高住房保 障管理 中心工作人员的素质和综 根据住房保 障管理中心的职责要求 , 由信息管理部门制定其具体的 合工作能力 , 优化档案管理工作的步骤程序 , 只有真正认识到档案管 档案管理办法 , 并且要积极全面的听取其他部 门负责人和资料管理 理工作和百姓民生的关系 , 才能真正做好档案这个无形资产的管理 员的意见 , 并且要与各部门进行深入的探讨 , 意见征求完成 以后就可 工作。 圜 以着手起草相关制度规范 , 并目 . 在各部 门进行试用 。其次, 严格规范 管理档 案的收集 、整理和归档工作的步骤。此项对档案管员提出 参考 文献 : 严格 的要求。档案管理 员担任着管理员和操作员的的双重职责 , 必 【 1 】 施伟 华, 龚靖 . 住房保 障档 案的规 范化 管理【 J 】 . 上海房地 , 2 0 1 5 6 期 须用 以身作则的标准严格要求 自己, 真正将档案管理工作做到最规 年 0 2 】 王云庆 , 陈建 . 对我 国城镇住房 保障档案 管理 若干 问题 的思考 范最好 。把住房保障管理 中心各 部门和个人手上 日 常的种类繁多 【 J 】 . 档案与建设 , 2 . 0 1 2 年O 7 期 的文件材料 , 根据住房保障管理 中心的档案管理规定进行归档 , 在保 [ 【 5 】 张玉梅 . 浅谈建立保 障性住 房 的档 案管理新模 划 J 】 . 科技致 富 证纸质档 案完整性的基础上实现档案文件 的信 息化管理。最后 , 做 向 导 , 2 0 1 5 年 0 9 期 好 图片资料的档案管理 工作 。住房保 障管理 中心要将所有 的档案 进行电子扫描 , 建立电子档案 , 并将 电子档案归人数字管理系统。而 且要 出台相关的图片资料的管理办法 , 同时要将图片档案汇总归档,
新农村建设中的住房保障政策
![新农村建设中的住房保障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765817c9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e2.png)
新农村建设中的住房保障政策近年来,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差异和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村住房问题一直是困扰着农民群众的一个焦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新农村建设的住房保障政策。
本文将从政策的实施背景、政策内容和政策的影响等方面,对新农村建设中的住房保障政策进行探讨。
一、政策实施背景农村住房问题由来已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民群众对住房需求的呼声越来越高。
而传统的住房保障政策主要针对城市居民,农村住房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为了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居住条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住房保障政策。
二、政策内容住房保障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扩大农村住房土地供应。
政府加大土地供应力度,提供更多住房用地。
其次,加大住房补贴力度。
政府对低收入农民提供经济补贴,帮助他们改善住房条件。
再次,开展住房贷款支持。
政府引导金融机构推出专门针对农村住房建设的贷款产品,为农民提供购房贷款支持。
此外,政府还支持农民自建房屋,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资金扶持。
三、政策的影响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对新农村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
首先,政策促进了农村住房供应的增加,提高了农民居住条件。
很多贫困地区的农民都得到了政府的直接援助,改善了住房环境。
其次,政策为农民提供了发展的动力。
通过购房贷款、住房补贴等方式,政府鼓励农民投资房地产,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同时,政府的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也带动了农村建房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村就业机会。
最后,住房保障政策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随着农村住房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前往农村休闲度假,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政策存在的问题虽然住房保障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
由于农民对政策不了解,很多人没有及时享受到政策的实惠。
其次,政府的资金扶持力度还不够大,无法满足农民购房、改造房屋的需求。
加强租赁型保障房资产管理工作的思考
![加强租赁型保障房资产管理工作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b4fc04051ed9ad51f11df22b.png)
社会发展加强租赁型保障房资产管理工作的思考李东泽◆摘要: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有效的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难的问题,大规模保障房建成并投入使用。
由于我国租赁型保障房数量及价值十分巨大,这就对租赁型保障房资产管理和运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文中分析了加强租赁型保障房资产管理的意义,并进一步对加强租赁型保障房资产管理工作的措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租赁型保障房;资产管理;意义;措施当前国家对于保障房建设问题十分重视,并在规划立项、土地规划、资多筹措及项目建设等方面都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这也促使我国保障性住房数量不断增加,有效的改善了困难居民的住房问题。
但针对于数量巨大的保障房资产管理工作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当前保障房资产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对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制约,因此需要加强租赁型保障房资产管理工作,有效的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为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有序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加强租赁型保障房资产管理的意义租赁型保障房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政府为了能够进一步对城镇居民住房条件进行改善而开展的一项主要针对于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工程。
租赁型保障房主要以“租”为主,主要针对的人群为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
由于租赁型保障房作为一项重要的惠民举措,属于国有资产,其建房资金来源渠道多以中央、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筹集的资金为主。
针对于租赁型保障房,通常情况下指派由保障房住房管理中心管理,同时产权人负责该类保障房的日常管理工作,并依法进行经营和管理权利的行使,相应的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通过加强对租赁型保障房资产管理,可以更好的促进国家保障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租赁型保障房资产管理水平,确保国有资产能够实现保值和增值。
针对于保障性住房,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要求要进一步加大对其管理力度,以此来提升租赁型保障房的租金收益。
另外,还要针对于保障房产的全部产权及部分产权进行具体的处置,促进保障房建设资金的快速回笼,为保障房的良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思考
![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f861d987d0d233d4b04e6901.png)
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思考摘要:近年来,我国针对中低收入者提出了建设保障性住房这一惠及民生的重大工程,力求住有所居,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政府部门、房地产商、保障对象的寻租现象。
本文从寻租理论出发,阐述了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并提出加强保障性住房立法、监督等建议。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寻租;监管一、研究综述对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中出现的寻租行为,雷光辉(2011)提出寻租行为导致行政效率降低,市场紊乱,由此提出了两点应对措施:加强公众参与及多方监管和保障性住房建设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马靓(2011)提出要推动保障性住房项目良好发展,必须从规范政府职能、建立法律法规制度等方面努力。
综上所述,对我国保障性住房项目中的寻租行为的研究并不多,但已取得初步成果,本文在对保障性住房寻租行为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措施。
二、我国保障性住房实施中的寻租行为(一)“寻租”的含义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是“经济人假设”,认为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
这里所讲的寻租活动也是以“自利”为出发点来解释人类行为的。
所谓“寻租活动”,从广义上讲,是指人类社会中非生产性的追求经济利益活动,或者说是指那种维护既得经济利益或是对既得利益进行再分配的非生产性活动。
在现代更为常见的也是更为高级的寻租方式则是利用行政法律的手段来维护既得的经济利益或是对既得利益进行再分配。
这类寻租行为往往采用阻碍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自由流动、自由竞争的办法。
寻租现象广泛存在于现代市场经济中,对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分配也不例外。
(二)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中的寻租行为目前,保障性住房的房源主要分两大类:新建房屋和收购房。
新建房屋分为出售的经济适用房和出租的廉租房和公租房等;收购房通常包括空置楼盘、老旧公房、改造危房等。
对于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和建设来说,主要是政府间接出面,通过招投标选择房地产开发商,给予其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间接补贴,通常是土地行政划拨、免收土地出让金、开发贷款优先发放等,这些优惠政策对开发商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对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思考
![对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3045dc049649b6648d74797.png)
对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思考作者:张舵来源:《中国住宅设施》2015年第03期摘要:保障性住房制度是党和政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
本文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阐述了泰安市近期推行的住房保障制度,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提出建议,以期为国家有关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泰安保障性住房制度是党和国家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
国内方家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清华大学冯念一(2007)等界定了保障性住房的概念,对于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进行了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董昕(2011)总结了中国住房保障范围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文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基于以往研究成果,从公共管理角度对保障性住房制度进行探讨,以期为政策制定提供借鉴。
1 基本情况泰安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总面积7762平方公里,人口540万人,辖6个县市区。
近年来,泰安市高度重视保障性住房建设,大力推进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自2006年起连续七年将其列为为民要办的实事项目。
[1]截至2012年底,市区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2353套,其中廉租住房2970套、公共租赁住房2307套、经济适用住房7875套,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
[2]2 存在的问题2.1总量供给偏低,资金来源单一随着申请住房保障的人群增加,总量供应略显不足。
全市保障性住房投资总额与其他用途相比,总体水平还很低。
(图1)泰安市保障性住房制度主要采用实物补贴和差价补贴的方式,政府财政投资占比比较大。
2.2 资格审查困难,收入水平模糊在落实保障性住房的过程中,对于申请人的资质审查相对比较复杂。
由申请人自行申报,可能会存在造假的问题。
如果将审查过程交予社区集体处理,则又有可能流于形式。
2.3分配方法僵化,住户无法选择泰安市目前所采用的办法是申请人和待选房屋一次摇号确定方法。
这种方式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申请者有关住房选择的纠纷,保证公平透明,但是另一方面可能会出现比较多的申请人放弃所选住房,造成住房闲置。
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思考
![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676ac66fcaaedd3383c4d3ff.png)
困难 群众 基 本住房 需 要和各 类保 障性住 房 功能作 用 , 合 理确 定 户籍 、 收入 、 财产 、 住房 、 工 作 及居 住 时 限 等 方 面 的 限制 条 件 和准 入标 准 . 既 不 限制 过严 、 人 为 提 高 准人 门槛 . 也不 随意 放宽 . 超 过政府 的 承受能 力 。 f 二1 健 全 综合 审查 制度 提高 信息 化管 理水 严 , 加 强 相关部 门的协调 配合 . 对 申请 对象 的审核 由单 纯 的 收入 、 住 房审 查 逐 步转 为 收 入 、 住房 、 车辆 、 金 融证 券 资产 、 税收 、 住房公积金 、 社 保 等综 合 情 况 审查 , 尽 可 能全 面 、 真实 、 准确 地 掌握 申请 对 象 的 收人 财 产 和住 房状 况 。 f 三1 严格 执 行公 开分 配制度 和 程序 健 全“ 三 级 审 核 三榜 公示 ” 的基 本 审 核 制度 . 严格 按 照 申请 、 审核 、 公示 、 轮候 、 分配 、 复核 等程序 公 开分配 。 加 强公示 , 严 格落 实信 息公 开要求 , 保 证分 配政 策 、 分 配对 象 、 分配 房 源、 分配程序 、 分 配过 程 、 分 配结 果 、 退 出情况 的全 公 开 确保 分 配全过 程 的公开 透 明和结 果公 平公 正 。 f 四1 健 全动 态管理 机 制 。 逐 户建 立管 理档 案 , 定 期 复核 保 障 对象 收入 财产 状 况 .按 时核 查 住 房使 用 情 况: 完 善 退 出机 制 , 坚决查处骗购骗租 、 变 相 福 利 分 房、 利 用职 权侵 占以及违 规转 租 、 转 售等 行 为。 因经 济 条 件发 生变 化不 再符 合保 障条 件 的 .坚持 以人 为 本 , 般情 况下 通过 调整 租金 水平 等 方式 实 现柔性 退 出 已通 过其 他 方 式 改善 住 房 条件 的 . 应坚决清退 , 对 利 用 保 障房牟 利 的行为 实行 “ 零” 容忍 三、 加 强管 理服 务 。 建 设和 谐住 区 f 一1 加快 推进 属地 化社 区化 管理 已建成 人住 的 保 障房 住 区 . 在县 政府 的统 筹 安排 下 , 实行 属地 管 理 , 通 过 社 区平 台将 公共 服 务 和 社会 管 理 等 及 时全 面 落 实 到住 区 为保 障房住 区居 民提 供 同其他 社 区居 民均 等 的政府 公共 服务 发挥社 会 力量 . 引 导社 会群 团组 织、 公 益 组织 、 慈 善机 构 为 保 障对 象 提 供有 针 对 性 和 差 别化 的社会 服务 . 加 大对 特 困对象 的帮 扶力 度 。 f 二1 提 升 物业 管理服 务 水平 。我县 的保 障房 住 区 的物业 管 理 服 务将 按 照 《 四川 省 物业 管 理 条例 》 的 有 关 规定 , 实行 市场 化 、 专业化 的物业管 理 服务 。 物业 服 务 机 构采 取 由县政 府 专 门设 立 , 市场 化 运 作 . 或 通 过 招标 、 比选 、 竞 争性 谈 判 等 方式 选 择 符合 资质 条 件 的 物业 服务 企业 承担 同时 . 结 合 保 障性住 房住 区实 际 情况 . 探 索居 民 自我管 理服务 模 式 。充 分调 动保 障对 象参 与小 区管 理 和服务 的积 极性 . 社 区 居委会 牵 头组 织保 障对 象 成 立 自愿 者 服 务 队 .实 行 自我 服务 和管
数字化技术在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方面的应用浅析
![数字化技术在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方面的应用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bafa561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18.png)
数字化技术在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方面的应用浅析引言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保障性住房是住房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在“互联网”和5G时代,在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领域实现数字化技术应用,既是保证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质量和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提升保障性住房管理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住房建设数字化技术应用分析1 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1.1传统管理模式已不适应行业发展。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每年建设保障性住房在数量、面积、建设内容方面和以往已不能同日而语,对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控制、成本管理等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施工生产和管理模式在缺乏IT基础设施强有力支撑的背景下,随着劳动力资源的日益短缺,已跟不上经济社会的发展。
1.2工程关键信息数据无法实时掌控。
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方式普遍落后,信息化、精细化程度不够。
各方建设主体如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在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的关键信息无法实时掌控,工程的复杂性、信息不真实和信息孤立等问题有待急需解决,施工生产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无法得到保障,无法实现建设工程设计、施工、检测和验收的全过程管理。
1.3 工程建设监管薄弱。
由于监管方式创新不足,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系统不够完善,没有形成线上、线下打通的即时执法保障体系,在更好落实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方面,还需要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以提升政府对保障性住房项目监管能力。
1.4供后管理难度大。
随着大量的保障性住房的建成交付,面临着保障家庭准入审核力度不够,收入状况和家庭财产审查难度较大,分配监督机制不健全,以及欠缴租金、转租转借、房屋空置、人力监管容易激化矛盾等问题,如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保障性住房供后管理工作已成为迫在眉睫的新课题。
保障性住房管理信息系统
![保障性住房管理信息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7c9aa825195f312b3069a57c.png)
保障性住房信息化管理段羽(吉林建筑大学管理学院,吉林长春)摘要:住房保障是人们生活的最基本保障,居住权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住房保障制度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住房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
目前,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市场在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信息化管理方面,传统的手工填报和计算的工作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随着住房保障人数的迅猛增加以及往年申请审批档案材料的堆积,住房保障管理部门的任务量不断加大,加强保障性住房的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信息化管理、档案数字化管理、家庭收入测量方法、GIS、MIS一、我国保障性住房信息化管理问题1、现阶段保障性住房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经济的发展、住房保障人数的增加、往年申请审批档案材料的堆积使得传统的手工填报和计算的工作方式的劣势越来越明显。
有关保障性住房的配置、住房补贴和现有保障资源等信息的查询、复查及更新等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而且得到的信息还不能保证准确无误,住房保障管理部门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对数据进行交流和处理。
2、保障性住房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延伸出来的社会问题:供应对象失控、价格偏高、面积超标、供应量不足、申请不透明等。
二、保障性住房信息化管理的对策首先,建立保障性住房全寿命周期的信息化档案,引入档案管理的计算机信息化网络管理技术便于查询与修改.其次,建立我国个人收入征信系统,加快家庭收入测量调查进度。
再次,建立保障住房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一个功能齐全的信息化服务网络平台,以GIS与MIS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整个系统体系建设。
三、保障性住房信息档案1、保障性住房档案的含义:在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配售和权属管理过程中,经过收集、整理、鉴定产生的一系列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照片、权证材料的总称.2、保障性住房档案的特点:①政策性:由于保障性住房的全寿命周期受到国家政策性调配影响,保障性住房信息档案,也相应的具有政策性特点。
中国住房保障阶段定位的思考
![中国住房保障阶段定位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c7453fc7c1cfad6195fa7a2.png)
中, 市场机制能够提供效率, 但是, 稳定和公平需要住 房保障政策来实现 。 人人享有适当住房 ”这不仅是 “ ,
经济 问题 , 也是社会问题。 对于大量的中低收入家庭, 基本居住需求与收入水平之间往往有巨大的鸿沟 。 在 衣食住行中, 住房是最受支付能力限制的一项。 因此, 世界各国政府无‘ 例外 , 一 都在不同程度上为中低收入 阶层解决住房 问题提供帮助, 满足居民的基本居住需 求, 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
2
l 2期
22 总3期 第1 2
维普资讯
住房保障
公营住房 、 加坡 的组 屋 、 围 的经济 适用 房 、 新 我 安居 房 等 。这 些公共 住 房都 是针 对特 定 的 困难群 体建 造 的 。
度类似 , 可能会成为今后住房保障的重要形式之一。 三、 各种模式并没有优 劣之分 , 都是不同条件 的 产物
效率与公平是住房保障政策面临的两难 。 常有论 著将这两条作为评价住房保障政策成效的标准 。 一些 学者认为, 住房保障制度是从注重公平 向注重效率演 进的, 认为实物形式的住房保障不如住房补贴。 经济 “
地、 贷款税收优惠或资金, 支持住房合作社等 团体开
发建设住宅成为集体所有的公共住房 , 如瑞典的公益 适用房不如租金补贴 ”董藩,04 。“ ( 2 0) 真正可 以帮助 住房、 国的社会住房 、 国的公共住房、 法 英 日本的地方 穷人 、低 收入 者有 效 的做 法不 是名 目繁 多 的项 目, 而
政 府住 房等都 属于 集体 所有 。
是给予低收入者直接的援助 。有效的简洁的做法 , 不 是关于房屋供给本身的各种各样的规定, 也不是经济
适 用房 、 廉租 房 建 设 的 问题 , 是 直接 给 穷 人 房屋 补 而
对完善廉租住房保障制度的思考——以山东省滕州市为例
![对完善廉租住房保障制度的思考——以山东省滕州市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7594d746767f5acfa1c7cd8e.png)
在保 障 范 围的层 面上 ,廉租 住 房制 度从 最初 特
住 房保 障制 度 的县 级城 市 ,在实 践这 项 制度 的过 程 定 的最 低收 人城 市居 民家 庭扩 保 到低 收入城 市居 民
中,对廉租住房保障制度有着较深的认识和思考。 家庭 。一直  ̄2 0年 ,廉 租住 房都 只是 城市 最低 收 06 当前廉租 住房 制度 的发 展现 状和 特点 入 家庭 的 号属福 利 ,广大 城市 低收 入住 房 困难家 庭 19 年 , 《国务 院关 于进 一 步深 化城 镇住 房 改 难 以享 受到 。 由于经 济适 用住 房建 设规模 有 限和 低 98
第 1卷 第 1 7 期 2 1# 1 0 1- 月
工会论坛
Tr d Un o s Trb e a e in ’ i un
VO . 7 1 1 No. 1 J n. 01 a 2 l
[ 社会热点透视]
对 完善廉租住房保 障制度 的思考
— —
以山东省滕州市为例
赵 晶
等 四 个方 面 ,分 析 当前廉 租 住房 制度 的发 展现状 和 特点 ,就 进一 步完 善廉 租住 房保 障制 度 ,提 f了若 于建 议 :完善 廉租 住房 的规 划体 制 ;强化 政府 } j
职 能 ;完善 立法 ;探 索运 作模式 ;建立机 构 等。 【 关键询 】 廉 租住 房保 障 ;低收 人 家庭 ;最低 收入 家庭 ;租 赁补 贴 ;实物 配租
部 等部 门关 于做 好稳 定住 房 价格 工作 意见 的通 知 》 更 多 的低 收 入家 庭解决 住 房难 题 。同 时 ,扩 大廉 租 ( 办发 [0 52 号 )中 ,提 m城 镇 廉 租住 房 建设 住房 保 障范 围 ,也能对 市 场房 价起 到有 力 的平抑 作 国 2 0 16
对完善政策性住房资金管理的思考
![对完善政策性住房资金管理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3dacfd7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7.png)
对完善政策性住房资金管理的思考【摘要】政策性住房资金管理对于保障住房市场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资金监管不到位、政府监管不足、资金使用方式不够优化、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建立健全的资金监管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和规范,优化资金使用方式,增加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对住房资金管理的监督。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才能提高资金管理水平,确保住房市场的稳定发展。
完善政策性住房资金管理对于解决住房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推动政策性住房资金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关键词】政策性住房资金管理、重要性、问题、挑战、资金监管机制、政府监管、资金使用方式、使用效率、监督、住房市场、稳定发展、资金管理水平、解决住房问题。
1. 引言1.1 政策性住房资金管理的重要性政策性住房资金管理是国家住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住房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性住房资金管理制度,对住房市场进行干预和调控,保障了住房市场的稳定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政策性住房资金管理可以有效防止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化和投机行为,降低了房价的不合理上涨,保障了普通市民的住房需求。
政策性住房资金管理可以引导资金向住房市场倾斜,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能够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经济增长。
政策性住房资金管理还可以帮助改善住房供给结构,提高住房的质量和居住环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政策性住房资金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加强资金管理,建立健全监管机制,才能更好地解决住房问题,实现住房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1.2 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政策性住房资金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监管措施不够严格、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资金管理监督不到位等方面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目前政策性住房资金管理体制存在碎片化和部门职责不明确的情况,导致政策执行难度大,协调性不足。
监管措施不够严格,导致部分资金流向不明、滥用或挪用的现象时有发生。
广西住房保障信息化监管全覆盖
![广西住房保障信息化监管全覆盖](https://img.taocdn.com/s3/m/8498980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5.png)
广西住房保障信息化监管全覆盖
于斌;陈飞燕
【期刊名称】《中国建设信息》
【年(卷),期】2014(000)002
【摘要】近年来,广西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依托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电子政务系统平台资源,构建了覆盖自治区、市、县三级住房城乡建设(住房保障)130多个工作机构的业务网络体系,将全区五千余个项目全部纳入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库信息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保障性住房分配、运营、退出等实行动态监管。
【总页数】2页(P34-35)
【作者】于斌;陈飞燕
【作者单位】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中心;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北京建起多层次全覆盖住房保障体系力争实现两个60%
2.广州市住房保障办住房管理处组织召开加强住房保障资格审核及保障性住房后续监管工作会议
3.搭建全覆盖分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克拉玛依市财政局积极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
4.保障全覆盖管理更完善
——常州住房保障特色侧记5.广西探索国资监管全覆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实现住房保障信息化的思考
住房保障是一个社会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实现住房保
障信息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建立住房保障信息数据库
建立一个全国范围内的住房保障信息数据库,将各个地区的住房保障
政策、保障对象、申请流程等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
通过信息化的手段,
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和查询,方便住房保障对象了解政策和办理相关手续。
二、实现住房保障申请的电子化
目前,住房保障申请需要填写一系列的纸质表格,造成了信息不对称
和重复填写的问题。
通过实现住房保障申请的电子化,可以减少纸质表格
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和办理速度。
申请人可以通过电子申请平台填写相
关信息,上传必要的文件,大大简化了申请流程。
三、实现住房保障信息的联网共享
住房保障信息应该与公安、户口、税务等部门的信息系统进行联网共享,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通过信息共享,可以减少居民提供材料
的重复性,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
四、建立住房保障信息化管理系统
住房保障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对住房保障对象的信息进行管理和监控,包括住房保障申请、审批、派遣等环节。
系统可以对各项指标进行监控和
评估,提供数据报表和分析结果,帮助决策者进行决策和优化工作流程。
五、加强住房保障信息安全保护
住房保障信息是涉及个人隐私的重要信息,必须加强对信息的保护。
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信息系统安全防护和监控,设置访问
权限,确保住房保障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六、提供住房保障信息公开透明
信息化的住房保障系统应该提供公开透明的服务,为住房保障对象提
供完整的政策信息和申请流程。
公众可以通过电子平台查询相关信息,了
解住房保障政策的具体情况,并对政策提出建议和意见。
七、加强住房保障信息化的培训和宣传
住房保障信息化需要广大工作人员具备相关的技术和管理知识。
加强
住房保障信息化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
同时,宣传住房保障信息化的好处和意义,增强公众对信息化的认识和支持。
综上所述,实现住房保障信息化需要建立全国范围内的信息数据库,
电子化申请流程,联网共享信息,建立管理系统,加强信息安全保护,提
供公开透明的服务,加强培训和宣传等措施。
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可以提
高住房保障的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公平公正的住房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