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街旁绿地在城市美化中的功能及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街旁绿地在城市美化中的功能及应用
摘要:城市街旁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一部分,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它因不同的分布形式和立地条件而具有不同的作用,并以不同的设计手法体现其不同的风格、特色。
本文通过对牡丹园等实例的使用情况的分析,说明城市街旁绿地不仅对美化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更是城市公园必不可少的补充部分,实现作为人们触手可及的精神和体力恢复、休憩区的主要社会功能。
同时建议要对街旁绿地应进行系统规划和合理的建设。
关键词:街旁绿地;城市绿洲;美化功能;应用
1引言
街旁绿地是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典型的“点”上绿地,绿化占地比例应大于等于65%。
其布局形式灵活,不拘一格,设计手法多样,可因地制宜,因势而造。
2街旁绿地的功能
2.1美化城市、装饰城市、宣传城市的作用。
城市街旁绿地一般处在重要的交通节点上,是人流、物流较为集中的场地,常为敞开形式,即使有护围,其通透性强,给过往的行人带来较强烈的视觉刺激,最易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可作城市的“名片”,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此外,街旁绿地主要以植物造景为主,具有自然和艺术的双重生命力,较之雕塑、建筑小品,街旁绿地更富有生机活力;较之封闭式园林,它更有共享性和亲和性,因此,起到了美化城市、装饰城市的作用。
2.2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通过研究表明,环境温度与人体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当环境气温高于28℃,人们就会有不舒适感,温度再高就易导致烦躁、中暑、精神紊乱;频繁的热浪冲击还可引发一系列疾病,特别是使心脏、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对城市现状遥感影像和热岛影像进行抽样量算统计,并进行绿化覆盖率和热岛强度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绿化覆盖率与热岛强度成负相关,绿化覆盖率越高,则热岛强度越低。
当一个区域绿化覆盖率达到30%时,热岛强度开始出现较明显的减弱;绿化覆盖率大于50%,热岛的缓解现象极其明显。
但是在城市中,由于城市用地日趋紧张,欲在建成区内开辟大面积、多功能的公园,可能性较小,而街旁绿地能充分利用城市零星空地见缝插绿。
占地面积小、投资小、见效快、实施可行性大,不仅增加了城市的绿地面积,减少热岛效应,更有效地防止城市“见缝插针”建房,改变了市容市貌中的脏乱差现象;又可相对降低建筑密度,有利于城市生态平衡,提高居民生活居住的环境质量。
2.3作为城市公园的扩张和补充。
城市公园是缓解繁忙拥挤的都市生活对人
造成不良影响的重要场所。
这种缓解作用是通过将原始、自然的环境引入城市,提供人与自然亲近的机会,从而成为人们逃离现代都市喧嚣、释放压力、缓解精神紧张、实现精神康复和体力再生的地方。
但城市公园往往是人们在周末才去的地方,而对于生活在快节奏的人们来说,公园更是难得的享受,比如有的人在同一城市中住了一辈子,可能无数次路过城市公园,但进去的次数却寥寥可数。
作为真正能够对城市生活做出贡献的公园系统,必须是方便可及、容易利用的。
而街边绿地正因为具有便捷、无处不在的特点,恰恰能够达到这种效果,从而成为城市公园的良好补充。
3街旁绿地的组成要素
街旁绿地根据面积的大小,使用功能的不同可分为观赏性绿地和开敞绿地。
观赏性绿地一般以提高城市景观,发挥降温增湿、美化环境为主要作用,通常为封闭式绿地。
开敞绿地常被设计成高强度的使用绿地,除了满足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外,还要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使用功能。
一般来说,开敞性绿地要具有可供休息的座椅、凉亭、花架,小面积的广场,供人们锻炼的体育设施、同时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产生良好的微气候以鼓励使用者的频繁使用,尽可能满足更多不同的使用者,但如果空间狭小,则不能安排更多的用途,以免产生冲突。
要保护良好的可视性,最好从街道就可大概浏览其内部,要有良好的步行交通以便以达和穿行。
4街旁绿地的设计要点
4.1出发点。
本着从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出发的设计观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景观为主要目的。
更以满足现代都市生活方式的需求,从而推进社会快速、稳定的发展,为解决存在的社会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满足人们对城市绿地的需要,创造出美好的居住、工作环境为目标。
4.2设计
4.2.1以营造景观为先导,展示城市个性风采。
街旁绿地不同于其它绿地,由于其所处场地更为醒目,它的景观艺术特色更能给行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激。
因此,规划设计应充分利用这一场地展示城市风貌,体现地方风格。
4.2.1.1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合理规划布局。
街旁绿地散布在城市的街头巷尾,用地灵活,地形不一,这就要求设计者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
地势高的可堆土丘,低洼处可设水池,曲折多变的可顺势而行,尽可能减少土方量。
对需要改造的部分和新建内容,要在充分研究原有条件的基础上,设计出最合理、最经济的方案。
对现有植物品种,尽量加以保护利用。
4.2.1.2加入人工痕迹,增添情调。
中国传统造园追求自然,西方的造园则过多加入人工修剪的痕迹。
我们认为,在游园的设计中,将二者适当结合,在自然种植的环境中,添加一定的植物造型或雕塑小品,定会使绿地锦上添花。
4.2.1.3设计要有风格,突出特色。
在设计中,应根据当地人的文化层次、民风民俗、审美情趣,并结合当地实际,充分运用现有的植物资源、人文景观,并发挥自己的综合思维能力,设计出最佳方案,力争创出自己的风格。
如:北京的陶然亭公园以亭著称,洛阳的王城公园以牡丹取胜,这些公园之所以有很亮的知名度,就在于它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4.2.1.4绿色“软”空间与灰色“硬”空间并存。
街头绿地,尤其是面积较大的,其美化环境、可观可赏的同时,更要能让人置身于其中,使之真正成为供大众享受的精神食粮。
规划设计时,要做到景观、生态与功能的和谐统一。
缺乏使用功能的街头绿地是不成功的作品。
园林空间中除了植物要素外,更有山、石、水及亭、廊、榭等其它园林小品,这些要素增添了绿化品味的同时,也使得绿地的功能得以实现。
设计中,应根据居民的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来合理安排各园林要素,吸引更多本地和外地的游客。
如适当保留跳舞场、棋牌和唱戏的小空间,添置一些健身路径与儿童游乐设施等,这些都是从功能上考虑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具有很强的亲和性。
4.2.2遵循生态学原理,贯彻可持续发展观。
街头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点”上绿化的重点,更是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保护环境,保护家园,促进可持续发展才是根本,设计中满足绿地中生物的多样性仍不能忽略。
5街旁绿地引发的思考
5.1解决街旁绿地与“一寸土地一寸金”的矛盾。
街旁绿地处于道路交通节点或街道繁华地段,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相对集中的地方,土地价值昂贵。
切忌不科学的城市规划和缺乏地方特有的风貌,千篇一律。
舍得投资建设,营造出良好的景观环境及宜人的居住条件,使得周边地价大幅度升值,赢得开发商的青睐,大投入得到了大回报。
要因地制宜,因势而造,节约建设成本。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沟、塘、小溪、河流等地形,不拘一格地营造园林景观,变垃圾场、卫生死角为精品园林景观。
5.2要对街旁绿地分布、功能进行系统规划。
我国城市的许多边角空地常常被首选为景观装饰绿地,或进行一些简单绿化,而没有从市民生活需要角度仔细研究。
因此对街旁绿地要进行系统、科学地规划,使其分布更合理,功能更完善、更全面,以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
如应在居住区面积较大、人流密集的地方多设置一些实用性较强的绿地,以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减轻因人流密度大而造成的压迫感。
使人们能够在短时间内找到可以放松的地方,真正实现街旁绿地作为触手可及的城市休憩绿洲的这一主要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