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之苏州园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文化之苏州园林
摘要: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苏州园林名胜1997年12月,江苏苏州古典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苏州园林之美体现在自然、空间、人文之中,古朴精妙,既有自然闲趣,又有精雕细琢,小巧玲珑,委婉细腻,常使人留恋往返。
关键字:园林、历史、美、自然、空间、人文、吴文化、发展。
正文:
一、园林历史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当时号称“吴中第一”。以后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据《苏州府志》统计,苏州在周代有园林6处,汉代4处,南北朝14处,唐代7处,宋代118处,元代48处,明代271处,清代130处。现存的苏州园林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包括大大小小几百座古典园林。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在16~18世纪的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它们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汉族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二、园林之美
苏州园林甲天下,集自然美、空间美、人文美之大成。正所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其之精髓无不被前人后人所瞻仰,多少文人墨客流连其间,正如一位含蓄优雅而又不乏迷人的媚的古典美女。这种建筑给生活,给环境增添了不少的的美感与情趣。同时人们在感受艺术美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依山伴水的自然怡情,其然身心健康两者皆宜,其极致展现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博大与奥妙。
(一)自然美
苏州园林是浓缩的自然景观,使人“不出城廓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趣”。从假山堆叠的巧夺天工、争奇竞秀与两岸石块的高低屈曲、任其自然;从“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至叶老对“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的充分肯定;从对花墙廊子的“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所致的幽深含蓄之美至角落处补上几竿竹子和几棵芭蕉的诗意与雅致,或大笔渲染,或细笔勾勒,活脱脱一个中国式的古典美的世界,这与中国人所追求的自然灵动、虚实相生、天人合一的审美倾向一脉相承。通过有限的空间大大展示了花草树木、石子楼亭的自然美。
(二)空间美
苏州园林都很小,但游人却并不感觉其小,正是这种独特的空间结构处理,让游人深刻体会到其空间美。苏州园林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在咫尺之地,造就出千岩万壑,清流碧潭的山林野趣。
现在让我们分析造就其空间美的原因:
1 、空间分割:世间所有园林的面积都是有限的,而苏州园林的面积更小,想在咫尺间营造出千沟万壑、层次多变、处处有景、方方有境的如诗如画般的园林胜境就需要在造园之初将其完整规划。虽然这样的规划没有固定样式,但还是有道可循的。但在宏观地进行控制上艺术地把握大局。所以说苏州园林中的水在其功能上既起到了分割全园的作用,
又起到了联络全园各个空间的作用。
2 、旷奥之替:苏州园林中的空间分割,其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张显“旷奥之境”。在苏州园林中,这种旷奥交替是很重要的一种对空间的处理手法,也能更好的在咫尺中营造出“咫尺山林”之感。这种旷奥之变,也是一种对比的产生,和西方美学所说的“对比”甚同。所以苏州园林但凡入口处均相对矮小,视线受阻,这就是所谓的“障景”手法。
3 、引境衬境:在苏州园林中的物质性建构序列中,水不但可以发挥其分割空间的审美功能,而且还可以起到衬托环境、引导游者思想的审美作用。
4 、水岸蜿蜒:本节所说的水岸是指可供游览观赏的水边路经,其间包含着各种曲岸、曲蹊、曲廊等各种在水边上的可通行的道路、建筑等。因苏州园林相对北方宫苑园林在面积上均为小个体园林,若想营造出真山真水之感,定不能将园林的水岸处理的过于直白,那样定会破环园林的自然意境。
5、借景扩充:大部分游赏空间是没有边界的,是空透自然,转曲灵活而虚实结合的。这就是因借而来扩大了的空间,所谓“远借一座山,补为一方景。”如留园的关云楼可以借虎丘山景;从拙政园的倚虹亭不难看到中部水面上的北寺塔影;网师园之撷秀楼就更具典范,登楼远眺,天平、灵岩诸山,微微一抹黛痕,隐现窗前,上方山塔尖,若在几案。
6、因借对比:为了丰富对于空间美的感受,苏州园林通常采用因借对比的手法来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寂哪。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基于对空间的引申和扩展,使能灵活随意的利用空间。所谓“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使游人能摄取自然一切美的信息。
(三)人文美
苏州园林更是珍贵的人文景观,建筑家、哲学家、诗人画家、平民百姓各自从中体味到了他们所寻觅的线条、哲理、诗情和韵律。
苏州多隐居文人官宦,他们所建造的园林多是寄托自己的理想信念,达到返璞归真,远离世俗尘嚣的心境,同时将精神境界从物欲享受提高到“畅情自然”的纯粹精神领域阶段。沧浪亭是苏州现存古典园林中历史最悠久的一处,由北宋诗人苏舜钦建造。苏舜钦此人擅诗、擅书、擅酒,三代为官,经历官场险恶被贬谪放逐为民,后南下苏州定居,以“超然远举,羁泊于江湖之上”。为表其退隐山林之心,故建别业以抒怀解忧,以其中一亭名为其名曰“沧浪亭”,取自“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并在《沧浪亭记》里描述其景象为“构亭北埼,号…苍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穿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整个园子构造多水、多竹、空旷少建筑,多山林野趣,包涵着造园者闲适自由、超脱俗世的生活态度。苏舜钦在他的“沧浪亭”里和诗友欧阳修等作词咏唱,真正地实现了“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沧浪亭景致美,造园者寄托在园林中的思想与境界更美。
苏州园林多为自然山水园,其园林景观往往倾注了主人崇尚自然山水,最求自然美的感情。《园冶》云“夜雨芭蕉,似杂鲛人之泪”, “片山有至,片石生情”“探梅虚蹇,煮雪当姬”,都是带景论情,将自己的感情带入园林景观之中。倾注了造园者思想感情的园林景观才是充满内涵,能激发人联想,极富感染力的。以苏州的留园为例,其中有很多景点就是以诗词命名。留园的布局是以水池为中心。水池南岸的建筑主体是“明瑟楼”和“涵碧山房”。“明瑟楼”,取自《水经注》:“目对鱼鸟,水木明瑟”。“涵碧山房”,取于宋朝朱熹的诗“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极为恰当地点出了这两处建筑临碧水而建的精彩。同有拙政园海棠春坞,繁华坞,和风四面等……由于这些景点的名字直接来源于诗词,而且贴切当前的景色,命名人将对自然之情寄托与园林之上,从不同的角度增加了园林的人文内涵。
走进园林,人们可以欣赏其中的建筑文化、山水文化、诗词艺术。还可以细细品味蕴含在园林中的古代文人的人文心态以及园景与诗文相统一的深邃意境。在园林建筑中普遍蕴涵着天人合一的人生观和虚静淡泊的隐逸思想.苏州园林每处风光都像一幅幅美丽的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