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病例分析案例报告

合集下载

脑梗病例分析案例报告

脑梗病例分析案例报告

脑梗病例分析案例报告1. 案例概述本次报告针对一名60岁的男性患者进行脑梗病例分析。

患者主要症状包括头痛、疲劳以及面部表情僵硬。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医学影像学检查结果,我们能够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诊断。

2. 临床表现和病史患者作为一名60岁的男性,在近期出现头痛和疲劳的主要症状。

患者还反映自己的面部表情有时会变得僵硬,并伴有言语困难的情况。

根据病史,患者没有明显的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疾病的相关病史。

3. 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评估在体格检查中,我们发现患者的血压正常,并没有明显的眼底异常。

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所下降,面部表情有时会呈现僵硬的状态。

此外,其他神经系统检查没有发现明显异常。

4. 辅助检查a) 头颅CT扫描:患者进行头颅CT扫描检查后,结果显示左颞叶出血灶。

b) 脑磁共振成像(MRI):MRI显示左颞叶局限性皮质下梗死灶,与头颅CT扫描结果相符。

c) 血液检查:患者血常规、生化指标等检查结果正常。

5. 诊断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神经系统评估和辅助检查结果,我们最终确诊患者为左颞叶脑梗死。

6. 治疗针对患者的脑梗死,我们立即将其转入神经内科进行治疗。

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以及血脑屏障破坏治疗。

同时,我们也给予患者生活方式干预,帮助其改善饮食、加强体育锻炼等。

7. 疗效和预后目前,患者接受治疗的疗效良好,面部表情和言语能力有所恢复。

患者正在康复中,预后良好。

8. 讨论和结论脑梗死是指脑血管出现阻塞性血栓形成或脑血流缺乏导致的脑组织损伤。

本例中,左颞叶脑梗死导致了患者的面部表情僵硬和言语困难。

患者通过头颅CT扫描和脑MRI等辅助检查进行确诊,并接受了包括抗凝治疗和血脑屏障破坏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

目前患者的疗效良好,预后也比较乐观。

综上所述,本次脑梗病例分析案例报告具体描述了一名60岁男性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以及相关辅助检查和治疗方案。

通过该案例的分析,我们对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临床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脑梗死病例分析

脑梗死病例分析

一般资料->现病史:-查体:T:36.7C、P:77次/分、R;21次/分、-BP:125/80mmHg。 识清楚,两侧瞳孔等大等-圆,左:右=3:3mm,光反应+,右侧肢瘫-右肢肌力0级,左肢肌力5级,面舌瘫,构 障碍,-言语含糊,右侧浅痛觉减退,入院后遵医嘱予神经-内科脑梗死护理常规,一级护理,糖尿病饮食,持-续氧气 入3升/分,给与奥扎格雷纳、丁咯地尔改-善循环,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辛伐他汀降血脂,二-甲双胍控制血糖等治疗 于29日言语含糊较前加重,考虑为水肿高峰期,-加用甘油果糖及呋噻米减轻水肿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病因:最常见动脉粥样硬化,其次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 少见脑动脉炎。->临床表现:中老年患者多见,病前有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血脂异常等 常在-安静状态下或睡眠中起病,约1/3患者的前驱症状表现-为反复出现TIA,有眩晕,恶心,呕吐,吞咽困难, 失语,复视,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症状,意识一般-清楚,大面积脑梗死时病情严重出现意t;康复治疗:应尽早进行目标是减轻脑卒中引起的-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积极处理各项可进行干预-的脑卒中危险因素,降低脑卒中复发的危险性。
目前病情及转归-治疗-现患者意识清楚,-较入院时略有好-言语仍含糊-转,精神好,食-欲正常,二便正-常,静 给予灯-盏花素改善循环-药物治疗及肢体-的康复治疗。
一般资料->既往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病史,糖尿病病史4-年,平日服用二甲双胍。脑梗死病史10年,遗留-右 活动力弱。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及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个人史:生于原籍,久 本地,未到过疫区。否-认烟酒嗜好->婚育史:24岁结婚,育有2子,均体健。->家族史:否认家族中有遗传病、 染病、特殊疾-病史。

急性小脑梗塞病例汇报

急性小脑梗塞病例汇报
MRI检查
MRI进一步证实了梗塞灶的存在,并 明确了病灶范围。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显示患者血脂、血糖等指标正常,排除其他相关疾 病。
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检查显示细胞数和蛋白含量正常,排除感染和炎症。
PART 03
治疗过程
药物治疗
01
02
03
溶栓治疗
通过注射溶栓药物,如尿 激酶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 原激活物(rt-PA),溶解 血栓,恢复脑部血流。
PART 04
病例分析
病因分析
动脉粥样硬化
心脏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阻塞血管,导致小脑 供血不足,引发急性小脑梗塞。
心房颤动、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导致心脏 内形成血栓,血栓随血液循环进入脑部, 阻塞小脑血管,引发急性小脑梗塞。
高血压
遗传因素
长期高血压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容易形成 血栓,阻塞血管,引发急性小脑梗塞。
疾病预后
疾病转归
多数急性小脑梗塞患者经过及时 治疗,病情可以得到缓解,但容
易复发。
并发症
长期卧床、吞咽困难等并发症可能 导致肺部感染、营养不良等。
康复治疗
针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康复治疗, 如物理治疗、言语治疗等,有助于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PART 05
总结与建议
治疗经验总结
诊断准确
医生应具备对急性小脑 梗塞的准确诊断能力, 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及时治疗
一旦确诊,应尽快开始 治疗,以降低梗塞面积
和减轻症状。
药物治疗
使用抗血小板聚集、降 脂稳定斑块等药物,以
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手术治疗
对于大面积梗塞或病情 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 手术治疗以减轻颅内压

脑梗塞的临床病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脑梗塞的临床病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脑梗塞的临床病例分析与经验分享引言: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与日益增加的生活压力和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病例,分享我们在诊断和治疗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旨在帮助广大医务工作者更好地应对这一病症。

病例描述:此次所述病例为一名66岁的男性患者,平时无特殊疾病史,突然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右上肢无力等症状。

家属迅速将其送到我院急诊科治疗,经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最终确诊为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所致的脑梗塞。

病例分析:第一阶段:早期诊断脑梗塞在早期的诊断对于患者的康复极其重要。

我们在接诊后迅速进行了急诊CT检查,发现了脑梗塞的典型表现:脑组织灌注不足和局部脑梗塞灶。

结合患者的病史和症状,我们能够初步确定诊断。

第二阶段:治疗方案选择针对脑梗塞的治疗,我们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病因等因素制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此患者,我们采用了溶栓治疗和抗凝治疗,以消除梗塞、防止再次发生。

第三阶段:康复与护理脑梗塞后的康复和护理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我们为此患者制定了康复计划,包括物理康复、语言和认知训练等方面,以帮助他恢复日常生活功能和精神状态。

经验分享:1.早期诊断的重要性:对于疑似脑梗塞的患者,尽早进行相关检查,如CT、MRI等,有助于早期确定诊断。

2.个体化治疗:脑梗塞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制定,综合考虑病情和病因等因素。

3.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在康复期,我们需提供个体化、综合性的康复护理,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功能。

结论:通过本病例的分析与经验分享,我们了解到脑梗塞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医务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和总结,提高对脑梗塞的认识与处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同时,公众也应积极预防脑梗塞,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发病风险。

(字数:590字)。

脑梗病例分析案例报告

脑梗病例分析案例报告
完善康复服务
医疗机构应完善康复服务,为脑梗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治疗和护理。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初步诊断
脑梗塞(脑梗死)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CT或MRI)结果。
病例来源与背景
病例来源
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
背景信息
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该患者因突发左侧肢体无 力、言语不清等症状,被紧急送往医院就诊,经过初步诊断为脑梗塞。
Part
02
病例症状与表现
脑梗症状描述
病例与其他类似病例的比较
本病例与既往报道的脑梗病例在临床表 现、影像学表现和预后方面存在一定的 差异。例如,本病例中患者的年龄较小 ,且梗死面积较小,因此预后较好。
与其他病例的比较有助于深入了解脑 梗的异质性,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 更多参考。
病例对临床实践的启示
STEP 02
STEP 01
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 应加强预防措施,如控制血 压、血糖,戒烟等。
溶栓治疗
在脑梗发病早期,给予溶栓药物, 溶解血栓,恢复脑部血流。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脑梗患者,可能需要进 行机械取栓或搭桥手术。
治疗效果与评估
短期评估
通过患者症状改善、生命体征稳定情 况等,评估治疗效果。
长期评估
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患者生存 率、生活质量、复发率等指标,全面 评估治疗效果。
Part
伴随症状与表现
1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 等基础疾病
4
发热、癫痫发作等伴随症 状
2
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
压增高表现
3
情绪异常、意识障碍等神
经功能缺损表现
Part

脑梗病例分析案例报告通用课件

脑梗病例分析案例报告通用课件

04
病例总结与讨论
治疗效果评估
评估指标
评估治疗效果的指标包括神经功 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并
发症发生情况等。
评估方法
通过量表评估、实验室检查和影 像学检查等方法,对治疗效果进
行综合评估。
评估结果
根据评估结果,判断治疗效果是 否达到预期,并针对不足之处制
定进一步的治疗计划。
病例特点与注意事 项
0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文献标题:《脑梗塞的病理生理学研究进展》 作者:张三,李四,王五
出版年份:2020年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较入院时清晰。
02
病例分析
病因分析
01
02
03
04
高血压
糖尿病
长期高血压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使血管狭窄或闭塞,引发脑梗。
糖尿病引起的小血管病变,导 致微血栓形成,进而引发脑梗。
高血脂
高血脂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 程,增加脑梗的风险。
吸烟与酗酒
吸烟和酗酒可损伤血管内皮, 增加血液粘稠度,促进血栓形
成。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或MRI显示脑部缺血性 病灶。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显示血脂、血糖、凝 血功能异常。
病史询问
询问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糖尿 病、高血脂等高危因素。
03
治疗过程
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医生会开具相 应的药物,如抗血小板聚 集药、降脂药、降压药等, 以控制病情发展。
溶栓治疗
在脑梗发生后,通过注射 溶栓药物,溶解血栓,恢 复脑部血流。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脑梗患者,可 能需要手术治疗,如机械 取栓、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

脑梗死病例分析

脑梗死病例分析

脑梗死病例分析目录一、病例介绍 (3)1. 患者基本信息 (4)家族史 (4)既往病史 (4)2. 病情描述 (5)脑梗部位 (5)脑梗症状 (6)初步诊断 (7)二、诊疗过程 (7)1. 临床表现 (9)患者就诊时的主要症状 (10)伴随症状 (10)神经系统检查 (11)2. 辅助检查 (12)脑脊液检查 (12)心电图 (13)血液检查 (14)3. 诊断结果 (15)脑梗的确切位置和范围 (16)脑梗的类型 (16)脑血管病变的评估 (18)4. 治疗方案 (19)药物治疗 (21)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1)血液稀释疗法 (23)康复训练计划 (23)三、病例讨论 (24)1. 病因分析 (25)动脉粥样硬化 (26)血栓形成 (28)心源性栓塞 (29)血管炎 (30)2. 病理生理机制 (30)脑部血流障碍 (31)脑神经损伤 (32)脑细胞死亡与修复 (34)3. 诊断挑战 (34)脑梗症状的非特异性 (35)影像学检查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36)4. 治疗策略的选择 (38)个体化治疗计划 (39)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0)心理与社会支持 (41)四、预后与预防 (42)1. 预后评估 (43)恢复情况 (44)生活质量 (45)长期随访结果 (46)2. 预防措施 (48)生活方式调整 (49)控制危险因素 (50)定期体检与筛查 (51)五、结论 (52)一、病例介绍男性,58岁,因“突发言语不清伴右侧肢体无力3小时”入院。

患者于入院前3小时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讲话含糊不清,右侧肢体乏力,表现为右手不能持物,行走时右下肢拖曳,无头痛、恶心、呕吐,无意识障碍及肢体麻木。

患者上述症状持续不缓解,遂急诊就诊。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未规律服药治疗;有糖尿病病史5年,未监测血糖;有吸烟史20年,每日吸烟量20支。

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脉搏7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4090mmHg。

一例急性脑梗死病例分析

一例急性脑梗死病例分析

一例急性脑梗死病例分析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中风类型,具有突然发作和急性病程的特点。

下面是一例急性脑梗死病例的分析。

患者信息:患者为68岁的男性,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的病史。

患者主诉右侧肢体无力,并且话语不同流利,出现在早上起床时。

患者被家人立即送往医院急诊科就诊。

体格检查:患者入院后,进行了全面的体格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发现患者右上肢肌力3/5,右下肢肌力4/5,口腔检查发现口腔不液化,患者有一个小时时间内丧失了语言能力。

辅助检查: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了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MRI结果显示,患者右侧大脑半球内出现了一块较大的梗死灶。

血液检查显示,患者血糖和血压均有所升高。

诊断和治疗: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患者被诊断为急性脑梗死。

治疗方面,患者立即接受了溶栓治疗,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来溶解血栓。

此外,患者还接受了抗血小板药物和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

预后和康复: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后,肌力逐渐恢复。

患者的语言功能也恢复良好,能够与人正常交流。

然而,患者在康复过程中仍然需要进行定期的随访和进一步的康复训练。

讨论:本例中的患者具有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的病史,这些疾病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患者突然出现了右侧肢体无力和失语的症状,这提示了一个急性脑梗死的诊断。

MRI检查结果显示了一块较大的梗死灶,进一步证实了诊断。

患者及时接受了溶栓治疗,这是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重要措施之一预后和康复方面,脑梗死后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患者的肌力和语言功能在治疗和康复训练的帮助下逐渐恢复。

然而,患者在康复过程中仍然需要进行定期的随访和康复训练,以防止复发和进一步的后遗症。

总结:这是一例急性脑梗死病例的分析。

病例中的患者有明显的脑梗死症状和相应的MRI检查结果,经过及时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患者的肌力和语言功能逐渐恢复。

这个病例突出了脑梗死的早期识别和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康复训练在恢复中的作用。

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分析

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分析

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分析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本文将以一个临床典型病例为例,详细分析其病情、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及预后,以期为读者提供个案分析的参考。

病例背景介绍:该病例是一位55岁的男性患者,因急性脑梗死入院。

患者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病史。

患者病发前一天曾出现突发头痛、嗜睡、右侧肢体无力和言语不清等典型症状。

病情分析: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病史,初步诊断为右侧大脑中动脉梗死。

脑梗死是由于脑部供应血液的血管发生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

临床表现: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右侧肢体无力和言语不清,这是大脑供血不足导致脑功能受损的典型症状。

此外,患者还表现出头痛、嗜睡等症状。

这些临床表现提示了脑梗死病情的严重性。

诊治过程: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于脑梗死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患者入院后,医生立即进行了脑部CT扫描,确认了梗死灶的位置和范围。

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医生决定进行介入治疗。

患者接受了血栓溶解治疗,并根据病情动态调整药物的使用。

同时,患者还接受了针对慢性疾病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

预后分析:脑梗死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的及时性和患者的康复情况等。

该患者在经过积极治疗和康复训练后,右侧肢体功能逐渐恢复,并能稍稍言语清晰。

然而,患者仍需要长期服药以控制慢性疾病,同时进行定期复查和康复训练。

结语:通过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分析,我们认识到脑梗死的严重性和治疗的重要性。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综合康复措施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能够提高公众对脑梗死的认识,并促进脑梗死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措施的普及。

脑梗患者病例报告范文

脑梗患者病例报告范文

脑梗患者病例报告范文病史摘要该患者,男性,66岁,曾有高血压和高血脂病史。

突发头晕、恶心、呕吐、右侧肢体无力及发音困难等症状,紧急送往我院神经内科治疗。

签到患者自行行走就诊,意识清醒。

全身皮肤正常,发音不清,眼球不活动。

生命体征:血压150/90 mmHg。

神经系统检查* 头部:无外伤,无明显缺损。

* 定距检查:眼球可自由活动,大小正常。

* 面神经:有轻度面部麻痹。

* 肢体检查:右上肢肌力降低(Ⅲ级),右下肢肌力略降低(Ⅳ级)。

* 深感觉:无明显异常。

* 肌张力:腱反射轻度亢进。

* 其他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均在正常范围。

* 溶血、凝血功能均正常。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左侧脑半球陈旧缺血性改变,表现为低密度灶。

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神经系统检查和头颅CT所示,确诊为左侧脑梗死。

治疗进程1.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开展快速实施急救措施。

2. 输注半小时内,静脉滴注阿司匹林和抗凝剂。

3. 进行脑血管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脑卒中类型。

4. 脑卒中抢救的目标是恢复脑功能、防止或降低并发症。

5. 联合使用中医药加强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后,面部麻痹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右上肢肌力提高至Ⅳ级,右下肢肌力恢复至正常水平。

患者主观症状明显减轻。

后续随访患者出院后,建议坚持规律的体育锻炼、控制饮食,适当减轻体重,定期复查血压、血脂水平,遵医嘱服药。

结论脑梗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和致残率。

增加公众对脑梗的认识,正确预防和治疗脑梗是当前脑血管疾病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干预,推广先进的治疗方法和技术,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脑梗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脑梗死病例报告模板

脑梗死病例报告模板

脑梗死病例报告模板背景介绍脑梗死是指由于脑血管中的一根或多根血管发生梗塞,导致供应该血管区域的脑部细胞因缺血而受损或坏死的一种疾病。

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

本篇报告将详细介绍一名患有脑梗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与治疗情况。

病例资料基本信息- 姓名:张某某- 性别:男- 年龄:65岁- 诊断日期:2021年2月10日主要症状- 头痛:从上午开始出现持续性头痛,疼痛程度逐渐加重。

- 寻常型无力:双上肢及下肢出现无力、肌肉无力、行走困难等症状。

- 语言障碍:患者出现口语表达能力下降、语言理解受损等症状。

病史- 高血压:患者有10年高血压病史。

- 糖尿病:患者有5年糖尿病病史。

- 吸烟史:患者有30年吸烟史。

- 饮酒史:患者有20年酗酒史。

检查结果- 脑电图:显示左侧大脑半球电活动异常。

- 脑血管造影:显示左中动脉闭塞。

诊断与治疗诊断-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给予患者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以防止再次血栓形成,降低血液黏稠度;维持患者血压稳定。

- 综合护理:提供适当的休息,保持患者情绪稳定,并提供心理支持。

随访观察在治疗期间,通过定期的随访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症状、体征及生化指标等。

1. 症状观察:密切观察患者头痛、无力、语言障碍等症状的变化情况。

2. 体征观察:检查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指标,也观察患者肢体活动度、心率、瞳孔等情况。

3. 生化指标观察:每周检查患者的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以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结果与讨论通过药物治疗和综合护理的综合干预,患者的病情得到了稳定与控制。

在随访期间,患者头痛、无力、语言障碍等症状逐渐减轻,患者的生活能力也逐渐恢复,能够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该病例的诊断与治疗进一步验证了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等因素与脑梗死的关系。

及早发现危险因素以及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对于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脑梗死实训报告

脑梗死实训报告

一、引言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部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疾病。

在我国,脑梗死是导致成人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提高临床医生对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本实训报告通过对一例脑梗死病例的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

二、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5岁,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3小时入院。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无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

查体:神志清楚,血压150/90mmHg,心率80次/分,呼吸18次/分。

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偏右,右侧肢体肌力3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对称,病理征未引出。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 诊断(1)临床诊断:根据患者突发性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结合既往高血压病史,考虑脑梗死。

(2)影像学诊断:头部CT平扫未见异常,头部MRI检查显示右侧大脑半球大面积低信号影,DWI呈高信号,FLAIR呈高信号,考虑急性期脑动脉闭塞性脑梗死。

2. 鉴别诊断(1)脑出血:患者头部CT平扫未见异常,可排除脑出血。

(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症状持续超过3小时,不符合TIA的特点。

四、治疗方案1.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日1次。

2. 抗凝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华法林钠片2.5mg,每日1次。

3. 降血压治疗:给予卡托普利片12.5mg,每日2次。

4. 降血糖治疗:患者无糖尿病,无需降血糖治疗。

5. 降脂治疗:给予辛伐他汀片20mg,每晚1次。

6. 脱水治疗:给予呋塞米片20mg,静脉注射,每日1次。

7. 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营养支持。

五、护理措施1. 生活护理: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进食、翻身、排泄等。

2. 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减轻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3. 症状护理:密切观察患者肢体活动、言语表达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4. 预防并发症:定时翻身,预防压疮;观察呼吸道情况,预防呼吸道感染;监测血糖、血压等生命体征,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加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评估和诊断
应包括如下5个步骤: 1.是否为脑卒中?排除
非血管性疾病;
1)病史和体征
2.是否为缺血性脑卒中? 排除脑出血;
2)脑病变及血管病变检查3.脑卒中严重程度?应
3)实验室及影像检查选择根据神经功能缺损量表
4)诊断
评估; 4.能否进行溶栓治疗?
5)病因分型 6)诊断流程 推荐意见
4
1.患者为什么没有进行溶栓治疗?
5
溶栓治疗的处:
1)溶解血栓,早期恢复供血 2)快速恢复梗死区微循环,缩小梗死体积。 3)缩短缺血损害的时间,从而获得脑血氧的早期重灌注
,减轻缺血程度。 4)限制神经细胞及功能的损害 5)使可逆性损害的缺血组织恢复
6
溶栓治疗的风险:
颅内出血 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闭塞 出血和严重水肿 再灌注损伤
5)病因分型
6)诊断流程
推荐意见
17
1.评估和诊断
1)病史和体征
当前国际广泛使用 TOAST病因分型:
2)脑病变及血管病变检1.大查动脉粥样硬化型
3)实验室及影像检查选2.心择源性栓塞型
4)诊断
3.小动脉闭塞型 4.其他明确病因型
5)病因分型
5.不明原因型
6)诊断流程
推荐意见
18
7
溶栓治疗的适应证:
年龄不超过75岁 发病6小时之内 血压低于180/110mmHg 无意识障碍 瘫痪肢体的肌力在3级以下,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 头部CT排除脑出血,未出现及本次症状相对应的
低密度梗死灶 病人或家属同意
8
溶栓治疗禁忌证:
有出血倾向或出血素质 近3个月内有脑卒中、脑外伤史和心肌梗死病史,3周
F先生,81岁。有外周血管疾病、持续性跛行 、高脂血症、高血压、轻度认知障碍、痛风等 。每天的治疗药物包括:阿司匹林81mg,赖 诺普利10mg,阿托伐他汀20mg,别嘌呤 300mg。之前从未出现过神经系统的症状。今 晨出现了急性的自我表述困难和右侧上肢无力 。120急诊入院。血压172/98mmHg,脉搏88 次/分,律齐。神经系统检查:失语,右侧面 颊、右上肢肌力减退。
3)实验室及影像检查选择
4)诊断 5)病因分型
一般体格检查:评估气 道、循环、呼吸等。 神经系统体检:
6)诊断流程
推荐意见
14
1.评估和诊断
1)病史和体征 2)脑病变及血管病变检查 3)实验室及影像检查选择 4)诊断 5)病因分型 6)诊断流程 推荐意见
15
1.脑病变检查: 1)平扫CT 2)多模式CT 3)标准MRI 4)多模式MRI
核对适应症和禁忌症; 5.病因分型?参考 TOAST标准。
19
1.评估和诊断
1.对所有疑似脑卒中患者应进行头颅
1)病史和体征
CT或MRI检查(Ⅰ级推荐); 2.在溶栓等治疗前,应进行头颅CT检
2
病例介绍
入院后做了头颅CT检查,没有显示急性损害 和缺血的迹象。尽管在出现症状的90-120分钟 内患者的肌力下降在好转,但仍存在失语。患 者和家人十分关注溶栓治疗带来的出血风险。 在接下来数小时,患者症状有进一步好转,能 更清晰的自我表述。
3
病例介绍
入院后按照ABCD评分得5分(年龄、血压、 一侧肢体无力、症状持续10-59分钟)。患者 的失语症和右上肢无力在下午完全缓解。第二 天各项检查完成,血常规无异常,低密度脂蛋 白86mg/dl,高密度脂蛋白38mg/dl.颈动脉超声 示在左颈动脉分支有80%-90%的狭窄,右侧 颈动脉50%-60%狭窄。进一步的CT血管造影 证实了这一结果。
内有胃肠道或泌尿系统出血病史,2周内有接受较大 的外科手术史,体检发现有活动出血或者外伤的证据 。 血压高于180/110mmHg。 CT有大片的低密度病灶。 体温39°C以上伴有意识障碍的病人。 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 既往有颅内出血、蛛网膜下隙出血和出血性脑梗死病 史者。
9
病例介绍
12
1.评估和诊断
1)病史和体征 2)脑病变及血管病变检查 3)实验室及影像检查选择 4)诊断 5)病因分型 6)诊断流程 推荐意见
13
病史采集:询问症状出
1.评估和诊断
现的时间最为重要。其 他包括神经症状发生及
进展特征,心脑血管病
1)病史和体征
危险因素,用药史、偏
2)脑病变及血管病变检查头创痛伤、等痫。性发作、感染、
2.血管病变检查: 1)颈动脉双功超声 2)MRA 3)CTA 4)DSA
1.评估和诊断
1)病史和体征 2)脑病变及血管病变检查 3)实验室及影像检查选择 4)诊断 5)病因分型 6)诊断流程 推荐意见
所有患者都应做的检 查:
1.平扫脑CT或MRI 2.生化全套 3.心电图、心肌缺血 标志物
4.血常规 5.凝血四项 6.血氧饱和度 7.胸部X线检查
16
1.评估和诊断
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1)病史和体征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 时以上;
2)脑病变及血管病变4.检脑查CT或MRI排除出血
3)实验室及影像检查和选其择他病变;
4)诊断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 死病灶。
10
病例介绍
入院后做了头颅CT检查,没有显示急性损害 和缺血的迹象。尽管在出现症状的90-120分钟 内患者的肌力下降在好转,但仍存在失语。患 者和家人十分关注溶栓治疗带来的出血风险。 在接下来数小时,患者症状有进一步好转,能 更清晰的自我表述。
11
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需要进行 哪些评估?
案例六 脑卒中案例报告
11级涉外1班 第3组
柳淑君2011032109 郑嘉祺2011032116
姜春娇2011032117 李静煊2011032118
王 优2011032122 许 宁2011032126
1
陆冬燕2011032127
病例介绍
F先生,81岁。有外周血管疾病、持续性跛行 、高脂血症、高血压、轻度认知障碍、痛风等 。每天的治疗药物包括:阿司匹林81mg,赖 诺普利10mg,阿托伐他汀20mg,别嘌呤 300mg。之前从未出现过神经系统的症状。今 晨出现了急性的自我表述困难和右侧上肢无力 。120急诊入院。血压172/98mmHg,脉搏88 次/分,律齐。神经系统检查:失语,右侧面 颊、右上肢肌力减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