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R652型测控装置校验作业指导书
变电站测控装置同期功能调试及日常维护探讨

变电站测控装置同期功能调试及日常维护探讨作者:林孝斌许俊唐然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第02期【摘要本文讲述了变电站检同期的概念、同期合闸的条件和检同期的应用场合。
特别对同期电压的选取方法展开了分析,本文以国电南自PSR650系列测控装置为例,对该测控装置同期定值设置、同期二次回路接线及同期调试的方法进行了论述,并指出不同厂家同期功能调试的共通点及相关注意事项。
最后本文就变电站测控装置同期功能的日常维护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测控装置;同期条件;调试;日常维护一、引言同期合闸是变电站中经常遇到的操作,为了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对断路器进行合闸操作时,必须考虑两侧电压之间是否满足同期条件,以避免可能会对电网带来的振荡和冲击因此对于现在的电网来说,检同期合闸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也应该引起我们更多的重视。
二、同期合闸功能(一)同期合闸方式同期合闸方式有三种,分别是:1.检无压合闸:在合开关前,先检测开关线路侧是否有电压,确定无电压后,再合开关。
2.同频系统合闸(检同期合闸):同期时,若开关两侧的电压属于同一个系统,开关合上后只是在系统内新增加了一个联络点,这种同期就是同频系统合闸,也叫环网并列,简称环并。
3.差频系统合闸(准同期合闸):同期时,开关两侧的电压不属于同一个系统。
如:发电机组并网,两个系统联络线并网。
这种同期就是差频系统合闸,也叫并网。
(二)同期合闸应用场合在保护配置中,检无压和检同期合闸,主要应用在具有两个电源点的联络线上,一般整定为一侧检无压,另一侧检同期。
当联络线两端跳闸后,线路肯定没有电压。
这时,投无压侧可以先将开关合上,另一侧检同期后再合闸,如果两侧都投检同期,由于线路侧无电压,母线侧有电压的话,两侧开关都不满足同期条件,将无法操作。
因此在电网的合环点和并列点中,变电站中相应的测控装置需要投入检同期或准同期功能。
三、同期电压引入同期电压作为同期功能实现的重要一环,它的正确引入和接线是非常重要的。
PSR651测控装置安装作业指导书.doc

PSR 651测控装置安装作业指导书
编写:年月日
审核: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
工作负责人:
作业日期年月日时至年月
安徽省电力公司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调度自动化专业人员的作业行为,适用于PS6000系列测控装置及其他类似的测控装置。
2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作业指导书的引用而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然而,鼓励根据本作业指导书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标准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试行)
DL 5003—91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规范
DL 516-93电网调度自动化运行管理规程
DL/T590—94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功能规范
GB/T13730-92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3修前准备
3.1准备工作安排
3.2人员要求
3.3工器具
3.4材料
3. 5危险点分析
3.6人员分工
4作业程序及作业标准4.1开工
4. 2作业项目和工艺标准
5.3竣工
6验收记录
7作业指导书执行情况评估
8注:定期维护报告因需审核,及按设备单元归档,另外存放。
基于PDA的标准化作业管理系统的实现_周孔均

成部分就是其开发 Web 应用程序的 Web 应用平台
。 它 在 以 前 的 ASP 版 本 的 基 础 上 有 了 一 个重大的飞跃,具有丰富的交互式网页功能,能开
发强大的 Web Services 应用程序。系统数据库采
用 SQL Server 2000 Server 版本。 系统开发中对应的模型图如图 2 所示。系统软
系统采用 PDA 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平台。 标准化作业管理系统用网络版计算机管理系统
和 PDA 的方式来完成标准化作业程序的生成、执 行和记录,以解决标准化作业执行难的问题。
1 系统结构
1.1 系统组成 标准化作业管理系统包括了计算机管理系统软
件和 PDA 作业管理软件两部分。 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主要完成作业书范本和作
系统主流程如图 1 所示。
作业书范本编 制、审批、发布
根据范本编制 标准化作业书
提出修改意见 审核标准化
作业书
批准标准化 作业书
下载标准化 作业书
掌上电脑
作业执行 顺序控制
作业时间 记录
安全交待 录音
作业现场 照相
试验数据 记录
技术标准 资料查询
作业完成
作业书查询
现场录音 检查
作业时间 检查
统计分析 报表
时间锁定
本地数据 锁定
图 4 PDA 软件系统模型
3 系统主要功能和特点
3.1 系统采用 B/S 模式 B/S 模式是随着 Internet 技术的兴起而产生
的,它是对 C/S 模式应用的扩展。在这种结构下, 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 IE 浏览器来实现的。B/S 模 式运行维护比较简便,能实现不同人员从不同地 点 以 不 同 接 入 方 式 ( 如 LAN, WAN, Internet/ Intranet 等)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
厂站测控装置定检作业指导书编制规范

附件2厂站测控装置定检作业指导书编制规范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2009年9月前言为加强南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厂站测控装置定检工作,规范测控装置定检工作作业指导书的编制,明确定检工作全过程的典型要求,特组织编写了《厂站测控装置定检作业指导书编制规范》。
本规范自2009年10月1日起执行。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提出、归口及解释。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负责起草,广西电力调度通信中心、贵州电力调度通信局、佛山供电局和安顺供电局参与起草。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吴亚、丁宇杰、张喜铭、胡荣、陈刚、李鹏审定:赵曼勇批准:张文峰目录1.总则 (1)2.编制要求 (1)2.1. 适用范围 (1)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2.3. 支持文件 (1)2。
4。
................................................................................................................................................ 术语和定义12。
5。
.........................................................................................................................................安全及预控措施22。
6。
.................................................................................................................................................... 作业准备32.7. 作业周期 (3)2.8. 工期定额 (3)2。
BJ-3系列测控装置作业指导书

BJ-3系列综合测控装置校验作业指导书作业地点作业指导书编号作业任务作业开始时间作业结束时间设备名称生产厂家投运日期序号关键作业工序工艺标准作业记录注意事项0 作业前准备检修间隔信息核对检修间隔信息变电站等级及名称间隔名称TA变比工作开展前核对上述信息是否正确检修人员信息核对检修人员信息工作负责人工作班成员厂家人员工作开展前核对上述信息是否正确检修其它信息核对检修其它信息检修日期工作开展前核对上述信息是否正确防止人身触电危险点分析防止人身触电,严禁“四误”,及其他有风险的作业序号类别危害描述预控措施1 误入带电间隔防止走错间隔造成人身或设备伤害工作前与运行人员共同确定工作地点,核对设备双重编号,相邻的带电间隔及运行的测控装置工作开展前核对上述信息是否齐备。
12 电源的使用使用试验电源盘没有漏电开关1、必须使用装有漏电保护器的电源盘。
2 电源的使用使用试验电源盘没有漏电开关2、螺丝刀等工具金属裸露部分除刀口部分应外包绝缘。
2 电源的使用接、拆低压电源3、试验电源搭接必须在电源开关拉开的情况下进行。
2 电源的使用接、拆低压电源4、临时电源必须使用专用电源,禁止从运行设备上取得电源。
严禁“四误”风险点分析误碰、误整定、误接线、误投退压板序号类别危害描述预控措施1 误碰误动运行设备1、工作前要先熟悉屏内运行设备相关或带电接线,参照厂家白图、二次线等资料2、分合开关及投切保护、操作电源空气开关或保险必须由值班员操作。
3、切换前交流电压、直流电源及联工作开展前上述信息是否正确。
2跳运行断路器出口回路压板、端子排用绝缘胶布封好。
4、清尘时使用绝缘工具,不得使用带金属的清扫工具。
5、严格执行工作票。
2 误整定防止误整定定值1、工作前核对调度中心下达的测控装置同期定值单2、定值核对时,要注意电压等级、测控装置的型号、版本号等与定值单完全相符。
3 误接线现场安全技术措施及图纸如有错误,可能造成做安全技术措施时误跳运行设备1、必须具备与现场设备一致的图纸。
监测仪器校验作业指导书

为控制有关的在用设备、计量器具是否符合监测分析工作要求,特对下列设备进行定期校验。
一、电导仪(一)电导池的电极常由两个面积相等且平行的金属片组成,期间有一定的距离(L)。
电导池常数(∮)为电极间的距离与其面积(A)的比值,即∮=L/A,其单位为厘米-1。
由于仪器制作和使用要求等原因,电导池常数并非均为1.0,且在使用过程中电导池常数也会有变化。
因此,应经常测定电导池常数。
对必须准确测量电导率的样品,则应在测定过程中随时测定。
通常使用已知溶液法或比较法测定。
1.已知溶液法此法是用测量已知电导率的溶液电导值(或电阻值)求得。
由于各种浓度的氯化钾溶液在25℃时的电导率的准确值为已知值,所以常用氯化钾标准溶液校正电导池常数。
现举例说明在1~2间的电导池常数测定法。
(1)配制氯化钾标准溶液准确称取745.6毫克氯化钾,溶于新煮沸冷却的二次蒸馏水(电导率应小于1微西/厘米)中,于25℃的温度下稀释至1升,其浓度为0.01摩尔/升,在此温度下的电导率为1413微西/厘米。
(2)测定氯化钾标准溶液的电导值将上述氯化钾标准溶液分别倾入4个烧杯,放置于25℃恒温水浴内,使温度平衡至25℃。
用3个烧杯中的标准溶液仔细地冲洗电导率,第4个烧杯中测定标准溶液的电阻值R KCL(欧姆)或电导值L KCL(微西)。
(3)计算电导池常数∮=R KCL*0.001413或∮=1413/L KCL2、比较法此法是用常数待测的电导池与常数已知的电导池同时测定同一溶液的电导值,用下式计算待测电导池的池常数∮2:∮2=L1∮1/L2式中∮1—已知电导池的池常数;L1—用已知电导池测得的电导值;L3—用待测电导池测得的电导值;使用比较法时,两个电导池的构造及常数应相似,所用溶液的电导率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且其电导值应在电导池的适宜测定范围内。
(二)电导值刻度的校正将不同浓度的氯化钾标准溶液与25℃温度下,用电导仪测定其电导率,并按电导池常数计算相应的电导值,即为应在电导仪上显示的电导值,与表1中标准溶液电导率对比,即可校正仪器各量程的刻度。
检验仪器校验作业指导书【范本模板】

目录一、雷氏夹校验作业指导书 ............................... - 2 -二、水泥胶砂流动度跳桌校验作业指导书................... - 2 -三、水泥胶砂试模校验作业指导书 ......................... - 4 -四、水泥胶砂试体养护箱检定作业指导书.................... - 4 -五、水泥快速养护箱校验作业指导书........................ - 8 -六、水泥标准筛校验作业指导书 ........................... - 9 -七、水泥负压筛析仪校验作业指导书....................... - 11 -八、透气法比表面积仪检定作业指导书..................... - 13 -九、抗折夹具校验作业指导书 ............................ - 17 -十、火焰光度计校验作业指导书 .......................... - 19 - 十一、测硫仪校验作业指导书 ............................ - 20 - 十二、氯离子测定仪校验作业指导书....................... - 22 - 十三、水泥组分测定仪校验作业指导书..................... - 23 - 十四、水泥游离钙测定仪校验作业指导书................... - 23 -十五、灰分挥发分测定仪校验作业指导书................... - 24 -- 1 - 贵州长顺凯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综合管理文件十六、硫钙铁分析仪校验作业指导书....................... - 25 - 十七、X荧光分析仪校验作业指导书....................... - 27 - 十八、常用玻璃量器的校验作业指导书..................... - 28 - 十九、玻璃液体温度计校验作业指导书..................... - 35 -一、雷氏夹校验作业指导书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雷氏夹的校验.1、技术要求1。
NZB652 系列 微机电容器保护测控装置说明书

NZB652系列微机电容器保护测控装置使用说明书上海正泰自动化软件系统有限公司2014年04月注意事项装置外壳必须可靠接地。
装置内包含静电敏感组件,当移除装置外壳工作时,工作接触面和工作人员必须良好接地,避免设备受到伤害。
禁止带电拔插通讯接头。
输入开关量为有源接点,确保正确接线。
现场调试时应注意大电流通电时间不能过长,本装置交流回路2倍额定电流时可连续工作,10倍额定电流时允许10s ,40倍额定电流时允许1s 。
确保输入电流极性、输入电压相序正确。
装置经开出传动试验后,请务必按复归键复归。
目 录1 概述 (1)1.1适用范围 (1)1.2产品特点 (1)1.3保护配置 (1)1.4计量功能 (3)1.5基本技术数据 (3)1.6主要技术指标 (5)2 安装 (6)2.1外形及安装尺寸见图4 (6)2.2背板端子简介 (7)2.3典型接线 (10)3 保护功能介绍 (14)3.1定时限过流保护 (14)3.2不平衡电流保护 (14)3.3不平衡电压保护 (14)3.4过电压保护 (15)3.5低电压保护 (15)3.6反时限保护 (16)3.7PT断线 (16)3.8控制回路断线 (17)3.9小电流接地选线 (17)4 定值清单 (17)4.1NZB6521DC/NZB6521AC定值清单 (17)4.2NZB6522DC/NZB6522AC定值清单 (18)4.3NZB6523DC/NZB6523AC定值清单 (18)5 人机界面操作说明 (19)5.1前面板 (19)5.2菜单结构 (20)5.3初始化界面 (22)5.4正常显示界面 (22)5.5主菜单 (22)5.6子菜单 (22)6.1版本检查 (28)6.2开入量检查 (28)6.3开出量检查 (29)6.4模拟量检查 (30)6.5整组试验 (30)6.6维护说明 (30)6.7装置自检告警报文见表15 (31)7 订货与选型 (32)7.1NZB65系列参数选型见表16 (32)7.2订货须知 (33)1 概述1.1 适用范围NZB652系列微机电容器保护测控装置可满足各种高压电力电容器的综合保护要求,包括反映桥接电容器组内部故障的差流以及反映多段多分支电容器中故障段与正常段之间电压差的差电压保护功能。
校准、检定作业指导书

3.7. 测量范围——使计量器具的误差处于允许极限内的一组被测量值的范围。
3.8. 准确度等级——符合一定的计量要求,使其误差保持在规定极限以内的计量器具的等别或级别。
3.9.最大允许误差——对给定的测量仪器,规范、规程等所允许的误差极限值。
4.内容4.1职责4.1.1各部门计量管理员负责对本部门的计量检测仪器进行台账管理,对于新增仪器、或标定到期设备检测仪器,需及时的通知到质量部的计量工程师。
及时跟踪和检测直至检测设备可以合格使用。
4.1.2公司内部自校准的设备仪器,由相关部门专业人员进行自校准,自校准后粘贴合格证。
并留下校准记录。
4.1.3.计量工程师负责组织对检测设备进行检定、校准和计量监督工作,对各工序量值传递的正确性和统一性负责。
组织测量设备的内部校准及委外校准的联系及送校工作,并根据校准结果及预期的使用要求进行确认;4.1.4.计量工程师负责对检测设备进行分类,建立检测设备总台账,编制月度和检具标定计划并及时更新。
4.1.5.采购部负责检测设备的购买与委外维修,负责将供方提交的检测设备信息传递至计量工程师。
4.1.6.使用部门负责部门内检测设备的采购申请、维修、报废等手续的办理,并且负责对检测设备标识的维护以及对有效期到期需检定的检测设备的收集。
4.2.检测设备的配备4.2.1. 新购测量设备须经计量工程师组织计量检定或校准证明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对于C类检测器具可由公司内部设备管理人员与标准器具进行比对或者一次性校准后使用(标准器具按照规定时间委外校准)。
4.2.2.委外加工检具由使用部门提出、设计,并由部长审核后加工;加工完成,由加工者连同检具图纸/检具测量报告送交计量室组织进行检定评审,经检定合格的发给合格证,加工者在检具上打印规格、编号,登记入检测设备总台账后方可投入使用,不合格的通知加工者维修或重新加工。
计量工程师组织检定合格后,由计量工程师登记入总台账.4.3.检测设备的日常管理4.3.1.计量管理人员负责建立公司《检测设备总台账》,详细记录检测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精度等级、生产厂家、检测设备类别、检定周期、报废等内容。
LCS 652说明书

LCS 652说明书
提前说明:
本说明书仅适用于LCS 652微机型保护测控装置。
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的说明设置、测试和操作。
如有随机资料,请以随机资料为准。
为确保装置、人身安全,务必将装置的接地端GND可靠接地(PE)。
为防止装置损坏,严禁带电插拔装置各插件、触摸印制电路板上的芯片和器件。
请使用合格的测试仪器和设备对装置进行试验和检测。
本装置的设置缺省密码是:XXXX。
概述
LCS 652微机型保护测控装置(以下简称LCS 652)是在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开发的用于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
的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
LCS 652采用了高端配置:高性能32位嵌入式单片机、高精度AD采样、大液晶人机界面、支持软件在线升级。
LCS 652高可靠性的继电保护功能与自动控制功能、完备的遥控与出口输出功能,可实现电力线路、变压器、高压电动机、电容器、分段母线的保护与测控。
环境条件
工作温度:-25℃-+70℃
贮存温度:-40℃-+85℃
相对湿度:5%-95%(产品内部不凝露,不结冰)
大气压力:70 kPa-106 kPa
海拔高度:<3000m
产品使用
适用于电力线路、变压器、电容器、高压电动机和分段母线的保护;灵敏接地方向保护可以实现分散的接地选线;装置可就地分散安装或集中组屏安装;特别适合于环网柜保护监控。
仪器校正作业指导书

仪器校正作业指导书版 本本 生效日期生效日期 制定部门制定部门1.0目的目的维持量测设备之准确度维持量测设备之准确度,,确保产品质量。
确保产品质量。
2.0范围范围量规仪器总表内所规定之需校验之量测设备。
3.0职责职责3.1量测设备使用者量测设备使用者: : : 配合校验联络单按时将必须校验之设备送品质部仪校室校验;配合校验联络单按时将必须校验之设备送品质部仪校室校验; 3.2仪校室管理员仪校室管理员: : : 确保校验之设备均能及时校验;确保校验之设备均能及时校验;确保校验之设备均能及时校验; 3.3品质主管负责审核外校量规仪器之校验结果;4.0 4.0 作业程序作业程序作业程序4.1本公司量测设备校验分三类本公司量测设备校验分三类 4.1.1免校免校4.1.1.1凡属参考性质、辅助设备之仪器、量具免校; 4.1.1.2非用于生产测试、检验之事务性仪器、量具等免校; 4.1.2.4.1.2.外校外校外校指凡经国家法定受权单位指凡经国家法定受权单位,,校正仪器、量具的行为。
依实际使用频率订制校正周期依实际使用频率订制校正周期,,外校量具、仪器一般为用来传达量值的标准器或较精密而无法自校的仪器、量具;4.1.3.4.1.3.内校内校内校经国家法定受权单位校正的合格仪器、量具(标准器标准器))进行校正本公司其它仪器、量具及测试设备的行为量具及测试设备的行为,,其校正周期详见『量规仪器总览表』; 4.2 4.2 标准件管理规定标准件管理规定标准件管理规定4.2.1 4.2.1 应可追溯国家标准;应可追溯国家标准;应可追溯国家标准;4.2.2 4.2.2 标准件可由认定合格人员进行校验及检测用;标准件可由认定合格人员进行校验及检测用; 4.2.3 4.2.3 标准件应由仪校室保管;标准件应由仪校室保管;标准件应由仪校室保管; 4.3 4.3 内校规定内校规定内校规定仪器校正作业指导书版 本本 生效日期生效日期 制定部门制定部门4.3.1校验人员资格校验人员资格4.3.1.1曾受过仪器、量具校验课程培训者;。
测控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批准:审核:编制:李大伟午山风电场发布目次1.范围------------------------------------------------------------------------1 2.本作业指导书涉及的文件、技术资料和图纸--------------------------------------1 3.目的------------------------------------------------------------------------1 4.职责------------------------------------------------------------------------1 5.人员要求--------------------------------------------------------------------2 6.工作前准备------------------------------------------------------------------2 7.安全措施--------------------------------------------------------------------3 8.办理相关工作票--------------------------------------------------------------3 9.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3 10.完工报告单-----------------------------------------------------------------3 11.质量签证单-----------------------------------------------------------------51.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午山风电场测控装置检修工作所涉及的技术资料和图纸、安全措施、备品备件、现场准备及工具、工序及质量标准和检修记录等相关的技术标准。
测控装置作业指导书

220kV变电站新建工程作业指导书目录1工程概况及工程量2编制依据3调试准备及作业条件4 调试方法及要求5本作业指导书执行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条款6调试标准及要求7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保证措施及文明施工要求附录附录一:作业指导书交底记录表附录二:作业指导书实施小结表1 工程概况及工程量1.1本作业指导书适合220kV变电站新建工程测控装置校验。
2编制依据2.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2009版2.2制造厂说明书和技术文件。
2.3设计院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
2.4国家电网公司《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5《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校验规程》DL/T995-20062.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 14285—20062.7《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3试验作业准备和条件要求3.1测控装置安装就位后,配合安装人员检查所有附件是否齐全,厂家出厂技术文件收集齐全并检查所有产品是否符合技术协议要求。
3.2 现场已清理,无杂物放置。
3.3测控装置接地检查良好。
3.4现场测控装置直流电源,交流电源核实无误并送电。
3.5断开与运行设备相关联的交流电压、电流回路,控制、信号回路及出口回路。
3.6试验设备现场已就位,试验区域设置安全围栏并挂警示牌。
3.7 调试现场具有220V交流试验电源,且试验电源可靠,容量充足。
3.8在进行测控装置校验前,通知制造厂和监理公司代表到现场监督。
3.9以本作业指导书为准则对参加本次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10作业活动的职责、分工和权限在试验过程中,所有技术问题由技术员主要负责,技术员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应协助班长做好班组工作,合理分配劳动力,合理安排工作。
班长主要负责工作安排,调节劳力安排,工作安排(包括安全工作)。
作业组长及组员应认真完成班、组长交给的任务,且保质保量完成。
3.11试验所需的主要试验仪器:注:测试仪表要求:所有使用的测量仪表均经检验合格,并在检定周期内。
仪器校验作业指导书样本

仪器校验作业指导书样本篇一: 测量仪器校准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用于校准玻璃量器、容量筒、坍落度测定仪、试模、碎(卵)石标准筛、砂浆分层度测定仪、混凝土贯入阻力仪、砂浆稠度测定仪、养护室等试验用仪器设备的校准以及工程施工现场使用的混凝土搅拌机自设加水装置、测深水铊、测深仪等设备的校准。
2.职责2.1.子公司计量管理部门负责对校准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2.2.使用单位计量员负责组织试验人员或测量人员实施校准工作;试验站负责人或测量班班长对校准结果进行审核。
3.校准用测量仪器和用具校准玻璃量器: 架盘天平( 称量1000g, 精度1g) 。
校准容量筒: 台称( 称量50kg或100kg, 感量50g) 、钢直尺( 长500mm, 分度值 1mm) 、玻璃板(尺寸以能盖住容量筒口为宜) 。
校准坍落度测定仪: 钢直尺, 长300~500mm, 分度值0.5~1mm。
校准试模: 游标卡尺( 长200mm或以上, 分度值0.02mm) 、钢直尺( 长 300mm, 分度值0.5mm) 钢角尺。
校准碎(卵)石标准筛: 游标卡尺( 200mm, 分度值不小于0.02mm) 。
校准砂浆分层度测定仪: 游标卡尺( 300mm, 分度值不低于0.02mm) 。
校准混凝土贯入阻力仪: 游标卡尺( 150mm, 分度值不低于0.02mm) 、200×200mm 平板玻璃一块。
校准砂浆稠度仪: 架盘天平( 500g, 精度1g) 、钢直尺( 300mm, 精度1mm) 。
校准混凝土搅拌机加水装置: 台称、秒表( 或带秒针的手表) 、铁桶( 或容器) 。
校准养护室温度、相对湿度: 干、湿温度计和时钟。
校准测深水铊、测深仪: 钢卷尺( 30m) 1把。
校准用测量仪器需经确认合格。
4.玻璃量器校准实施步骤4.1.外观检查: 目测检查玻璃量器有无损坏, 是否干净, 刻度线是否清淅。
4.2.玻璃量器容积的校准:⑴ 记录校准环境温度( 最好控制在20±3℃范围内) 。
测量仪器校准作业指导书

松脱,尺框与尺身配合良好无明显间隙。
5.1.6 尺寸精度检测:用4等量块,对0~300mm的卡尺,不少于均布三点;对>
300mm的不少于均布5点校准,根据实际情況可适当增加受检点位。检测时每一受检点应在量爪的
里端和外端两位置进行,量块工作面的长边和卡尺测量面的长边应垂直。对深度卡尺,校准时按
1目的:
为保证本公司使用测量仪器的准确度,实现量值统一与溯源,规范校准程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范围:
适用公司所有的测量仪器
3定义:
3.1内校:公司具备校验技术和校验条件的内部校准。
.2外校:公司不具备校验技术及条件的仪器,需送国家法定检测机构的一种校验。
4职责与权限
4.1质检部:负责对公司所有测量仪器的统计登记、内校及外校的申报、年度校验计
受检尺寸依次将两组一尺寸量块平行放在1级平板上,使基准面长边和量块工作面的长边垂直接
触,再移动尺身使测量面和平板接触测量。量块应分别置于基准面的里端和外端两位置校准。校
准时应在螺钉紧固和松开两种状态下进行,各点示值误差以该点的读数值与量块尺寸之差确定。
刀口外量爪检测时量块应处于其中间位置。带测深杆的卡尺,只在20mm一点校准;对千分尺的检
应的检测器具,均应放在校验条件下,衡温1~2小时后开始校准,称量器具应平稳置于水平台上。
5.1.4 外观检验: 各测量器具表面应干净清洁,各读数刻度数字应清晰可见,不应有
锈蚀,碰伤,毛刺,及明显划痕,无目视可见的断线、粗细不均等,影响测量准确性和读数准确性的
外观质量缺陷;量器具上的标识完整:精确度、量程范围、制造商,CMC及序列号等。
PSR650技术说明书V4.3

国电南自Q/GDNZ.JB.01.77-2000标准备案号:1544- 2000PSR 650系列数字式综合测控装置技术说明书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GUODIAN NANJING AUTOMATION CO.,LTDPSR 650系列数字式综合测控装置技术说明书编写审核批准V 4.3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05月安全声明警告:请不要带电插拔装置各功能模件,以防损坏精密器件。
注意:对装置进行测试时,请使用可靠精确的测试仪进行测试。
有些模件的输入量程是通过板上跳线实现的,请在接线前仔细核对跳线,以免烧毁模件。
危险:请不要用手触摸装置除机壳外的裸露带电部分和印制板上的器件管脚。
其他:用户操作级密码:99;厂家调试级密码:77。
请注意密码管理,以免由于越权使用密码,造成误操作。
版本声明本说明书适用于PSR 650系列数字式综合测控装置CPU模块V2.25版本。
1.软件本说明书对应的各模件最新版本号分别如下表:模块简称版本号校验码备注AC V2.156311 4U4I AC-U V2.15 6311 8UAC-I V2.15 6311 8ICPU V2.25 0517DC V2.0146224622 PSG-306A-A板DI V2.01DIO V2.01 4622 PSG-310A-A板TDC V2.03 5024OUT V2.01 4622 PSG-311A-A板4624 PSG-306A-G板DI V2.01DIO V2.01 4624 PSG-310A-G板OUT V2.01 4622 PSG-311A-G板AC-1 V2.11 5F30 3U3I AC-2,AC4-2 V2.13 6C27 6U6I AC-3 V2.11 5F30 3U9I AC-4U V2.11 5F30 12ULOUT V2.03 50242.硬件没有更改。
产品说明书版本修改记录表1098V2.25 2006.057 V4.3 CPU模块增加开入消抖时间定值、GPS消失告警功能、IRIG-B码增加年份处理6 V4.2 CPU模块增加IRIG-B码GPS对时功能。
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程作业指导书

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程作业指导书第1章测控技术基础 (4)1.1 测量误差分析 (4)1.1.1 误差概念 (4)1.1.2 误差类型 (4)1.1.3 误差处理方法 (5)1.2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5)1.2.1 系统的定义 (5)1.2.2 数学模型的概念 (5)1.2.3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模型 (5)1.2.4 二阶线性微分方程模型 (5)1.3 传感器与执行器 (5)1.3.1 传感器概述 (5)1.3.2 常用传感器类型 (6)1.3.3 执行器概述 (6)1.3.4 常用执行器类型 (6)第2章检测技术 (6)2.1 电阻式传感器 (6)2.1.1 电阻式传感器原理 (6)2.1.2 电阻式传感器的类型与应用 (6)2.2 电容式传感器 (6)2.2.1 电容式传感器原理 (6)2.2.2 电容式传感器的类型与应用 (6)2.3 电感式传感器 (7)2.3.1 电感式传感器原理 (7)2.3.2 电感式传感器的类型与应用 (7)2.4 磁电式传感器 (7)2.4.1 磁电式传感器原理 (7)2.4.2 磁电式传感器的类型与应用 (7)第3章信号处理技术 (7)3.1 信号处理基础 (7)3.1.1 信号定义与分类 (7)3.1.2 信号处理基本概念 (7)3.1.3 信号处理的基本运算 (7)3.2 数字信号处理方法 (7)3.2.1 数字信号处理概述 (7)3.2.2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 (8)3.2.3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8)3.3 滤波器设计与应用 (8)3.3.1 滤波器概述 (8)3.3.2 数字滤波器设计 (8)3.3.3 滤波器的应用 (8)3.4.1 信号同步 (8)3.4.2 采样与采样定理 (8)3.4.3 采样保持电路 (8)3.4.4 采样频率的选择与优化 (8)第4章自动控制原理 (9)4.1 控制系统概述 (9)4.1.1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9)4.1.2 控制系统的分类 (9)4.1.3 控制系统的功能指标 (9)4.2 线性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9)4.2.1 线性系统的数学描述 (9)4.2.2 传递函数 (9)4.2.3 系统框图和信号流图 (9)4.3 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9)4.3.1 稳定性的概念 (9)4.3.2 线性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 (9)4.3.3 稳定性的性质 (10)4.4 控制器设计方法 (10)4.4.1 控制器设计的基本原理 (10)4.4.2 负反馈控制器设计 (10)4.4.3 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 (10)4.4.4 最优控制器设计 (10)第5章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10)5.1 PLC基础 (10)5.1.1 概述 (10)5.1.2 PLC的组成结构 (10)5.1.3 PLC的工作原理 (10)5.2 PLC编程语言 (10)5.2.1 梯形图(LD) (11)5.2.2 指令表(IL) (11)5.2.3 功能块图(FBD) (11)5.2.4 结构化文本(ST) (11)5.3 PLC应用实例 (11)5.3.1 交通信号灯控制 (11)5.3.2 水泵控制 (11)5.3.3 控制 (11)5.4 PLC通信与网络 (11)5.4.1 PLC通信概述 (11)5.4.2 串行通信 (11)5.4.3 网络通信 (11)5.4.4 通信程序设计 (12)第6章计算机测控技术 (12)6.1 计算机测控系统概述 (12)6.2.1 数据采集 (12)6.2.2 数据处理 (12)6.3 现场总线技术 (12)6.3.1 现场总线基本原理 (12)6.3.2 技术特点 (13)6.3.3 主要标准和典型应用 (13)6.4 测控软件设计 (13)6.4.1 软件架构 (13)6.4.2 设计原则 (13)6.4.3 开发方法 (13)第7章智能仪器 (14)7.1 智能仪器概述 (14)7.2 智能仪器硬件设计 (14)7.2.1 微处理器 (14)7.2.2 模拟前端 (14)7.2.3 数字/模拟转换器 (14)7.2.4 通信接口 (14)7.3 智能仪器软件设计 (14)7.3.1 系统软件 (14)7.3.2 应用软件 (15)7.3.3 算法软件 (15)7.4 智能仪器应用实例 (15)7.4.1 智能温度控制器 (15)7.4.2 智能压力变送器 (15)7.4.3 智能流量计 (15)7.4.4 智能光谱仪 (15)第8章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 (15)8.1 机器视觉基础 (15)8.1.1 机器视觉概述 (15)8.1.2 机器视觉系统组成 (15)8.1.3 机器视觉技术指标 (16)8.2 图像处理技术 (16)8.2.1 图像预处理 (16)8.2.2 图像分割 (16)8.2.3 特征提取与表示 (16)8.3 模式识别与目标跟踪 (16)8.3.1 模式识别 (16)8.3.2 目标跟踪 (16)8.4 视觉检测应用实例 (16)8.4.1 智能交通系统 (16)8.4.2 工业检测 (16)8.4.3 医疗影像分析 (16)8.4.4 无人驾驶 (17)第9章测控技术 (17)9.1 概述 (17)9.2 传感器 (17)9.3 控制策略 (17)9.4 应用实例 (18)第10章测控系统综合应用 (18)10.1 测控系统设计方法 (18)10.1.1 需求分析 (18)10.1.2 系统架构设计 (18)10.1.3 硬件选择与配置 (18)10.1.4 软件设计 (18)10.1.5 系统集成 (19)10.2 测控系统仿真与优化 (19)10.2.1 系统仿真 (19)10.2.2 参数优化 (19)10.2.3 系统测试与验证 (19)10.3 测控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19)10.3.1 故障诊断 (19)10.3.2 维修方法 (19)10.3.3 预防性维护 (19)10.4 测控系统案例分析 (19)10.4.1 案例一:某工业生产过程测控系统设计 (19)10.4.2 案例二:某测控系统仿真与优化 (19)10.4.3 案例三:某测控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19)第1章测控技术基础1.1 测量误差分析1.1.1 误差概念测量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入信息名称
装置结果
后台机结果
集控结果
结论
工作中需要专人监护;注意不得将直流短路或接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9
遥控通道检查
检查断路器控制把手在“远方”位置,确定“自动同期无压退出”压板整定为“0”;“手动合闸闭锁方式”整定为“1”,分别由当地后台机、集控站遥控分、合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核对动作情况
3、按校验接线图接线并核对
2
测控装置外观及接线检查
2.1
信号灯及信号继电器、压板、空气开关等标识。
外部检查范围内的设备标识应正确、完整、清晰。
严防检查过程误碰运行设备,误脱、误短运行二次回路。
2.2
装置外部检查。
各设备及端子排的螺丝应紧固可靠,无严重灰尘、无放电痕迹,端子箱内应无严重潮湿、进水现象。
PSR652型测控装置校验作业指导书
作业地点
作业指导书编号
Q/KM-1AAM.JX.04.1-2010
作业任务
作业开始时间
作业结束时间
设备型号
设备生产厂家
投运日期
作业前准备
人员
持计量鉴定员证远动自动化员2人
资料
测控装置技术(使用)说明书、装置白图、二次竣工图、最近一次试验报告、缺陷记录、校验仪器的使用说明书。
UA1(母线侧电压)
USA1(待并侧电压)
手动合闸
后台遥控合闸
<30%额定电压
无关
无关
<30%额定电压
>30%额定电压
>30%额定电压
13.3
压差试验
以母线A相电压与待并侧电压作判别,试验前,确定“自动同期无压退出”压板整定为“0”;“手动合闸闭锁方式”整定为“0”;查看定值通知单母线侧及待并侧额定电压及压差,核对动作情况是否满足要求
误差不应超过±0.5%
有功
通道号
20%Pn
40%Pn
60%Pn
80%Pn
100%Pn
P(cosφ=1)
通道号
50%Pn
100%Pn
P(cosφ=0.5L)
P(cosφ=0.5C)
无功
通道号
20%Qn
40% Qn
60% Qn
80% Qn
100% Qn
Q(sinφ=1)
通道号
50% Qn
100% Qn
Q(sinφ=0.5L)
角差定值Qs=度
测试仪所加UA、USA 幅值与UA相同,满足有压范围,加UA相位为0度,变化USA相位值
项目
动作值
手动合闸
后台遥控合闸
大于角差定值
小于等于角差定值
14
申请数据解除封锁
相关试验结束后,联系上级调度自动化人员申请数据解除封锁
许可人
许可时间
总调
总调
省调
省调
地调
地调
15
逆变电源使用年限检查
逆变电源在使用6年后必须更换
逆变电源启用时间:
年 月
如该次检查发现已超过6年,必须更换
逆变电源使用年限
年
16
投运前的检查
16.1
安全措施恢复
与二次措施单核对,恢复所有临时安全措施;工作负责人必须检查接线恢复等正常无误,检查压板投切状态
16.2
现场工作环境清理
检查工作现场环境是否干净整洁,有无遗留工器具、材料
16.3
工作记录填写
温度量
准确等级
输出值(V)
百分比
装置校验结果
后台机校验结果
采样值应与实际加入量相等,温度误差±2℃;后台机校验时注意存在温度偏移量;当温度表刻度为150℃时,其标准值和二次测量值也要相应变更
二次标准值
二次测量值
修约误差(%)
结论
标准值
测量值
修约误差(%)
结论
PT100
0.5
0~5V
0%
20%
40%
60%
试验设备及机具
交流数采测试仪1台、开关量发生器1台、便携式笔记本电脑1台、万用表1块、试验线包1个、电源盘1个、个人工具1套、安全帽2顶、防静电手套或放电护腕,
材料
自粘绝缘胶带1卷、绑扎带一扎、棉线手套2双、备品备件
序号
关键作业工序
工艺标准
作业记录
注意事项
1
作业前的准备
1.1
核对作业具备开工条件
工作负责人协同工作许可人到现场核对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状态、标示牌、围栏等满足工作票要求
序号
断路器、开关
遥控序号
后台
集控
进行遥控试验,必须将全站其它可控设备遥控出口压板退出;该工作可不带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作业,可将输出接点接入试验台的输入接点验证,也可使用普通万用表验证
遥控预置
遥控分合
结论
遥控预置
遥控分合
结论
1
2
3
4
5
6
7
8
10
断路器就地控制功能检查
投“手动同期闭锁”压板,通过断路器等出口情况检查五防闭锁及把手控制情况
频率差定值Df=Hz
频率变化率DDf/Dt=Hz/s
测试仪所加UA、USA幅值与UA相同,满足有压范围,UA频率为50Hz,变化USA频率值
项目
动作值
手动合闸
后台遥控合闸
大于频差定值
小于等于频差定值
13.5
角差试验
以母线A相电压与待并侧电压作判别,试验前,确定“自动同期无压退出”压板整定为“0”;“手动合闸闭锁方式”整定为“0”;查看定值通知单母线侧及待并侧额定电压及角差,核对动作情况是否满足要求
温度量
准确等级
输出值(mA)
百分比
装置校验结果
后台机校验结果
采样值应与实际加入量相等,温度误差±2℃;后台机校验时注意存在温度偏移量;当温度表刻度为150℃时,其标准值和二次测量值也要相应变更
二次标准值
二次测量值
修约误差(%)
结论
标准值
测量值
修约误差(%)
结论
PT100
0.5
4~20mA
0%
20%
40%
Q(sinφ=0.5C)
5.4
功率因数
误差不应超过±0.01
通道号
0
60
90
120
270
Cosφ
5.5
频率
误差不应超过±0.2%
通道号
48Hz
49Hz
50Hz
51Hz
52Hz
F
6
直流采样精度检查
6.1
电压型温度直流采样精度校验
采用与被检测控装置量程相同或接近的仪表作为标准,将测量结果与设定值进行比较。测量点一般在测控装置直流量输入上、下限值之间,平均取6点(0%、20%、40%、60%、80%、100%),记录后台显示设备数据与标准输入值录入计算机
80%
100%
Cu50
0.5
0~5V
0%
20%
40%
60%
80%
100%
6.2
电流型温度直流采样精度校验
采用与被检测控装置量程相同或接近的仪表作为标准,将测量结果与设定值进行比较。测量点一般在测控装置直流量输入上、下限值之间,平均取6点(0%、20%、40%、60%、80%、100%),记录后台显示设备数据与标准输入值录入计算机
1、核实运行人员所做安全措施满足工作要求;2、工作负责人对工作班成员进行现场安全交底
1.2
执行二次措施单
核对二次措施单内容与实际二次线所接位置、标识应相符;
1、应使用绝缘工器具;2、所拆二次线须用绝缘胶带包裹好,不得造成二次回路异常3、对照审批后的二次措施单,在监护下逐项一次执行完毕,重点核实已切除的装置出口压板
后台结果
结论
集控结果
结论
1
升档
2
降档
3
急停
12
事件顺序记录(SOE)功能检查
使用开关量发生器分别产生3路开关信号接入测控装置3路遥信开入,设置发生器依次延时2ms触发信号,按照正序、逆序分别进行4次触发,测控装置报告及后台监控系统事件简报窗显示发生顺序与发生器设置一致,应无翻转、错乱现象
信号1:
信号2:
13.2
检无压试验
以母线A相电压与待并侧电压作判别,试验前,确定“自动同期无压退出”压板整定为“0”;“手动合闸闭锁方式”整定为“1”;查看定值通知单母线侧及待并侧额定电压,若试验加入两电压至少有一电压小于30%额定电压,则合闸输出,否则无压合失败
母线侧电压定值Ue1=V
待并侧电压定值Ue2=V
试验解开回路时,必须严防短路;在二次回路措施单记录拆开的二次线,防止误恢复
对照审批后的二次措施单,在监护下逐项执行完毕。
1.3
接试验线、试验电源、校验仪器预热
1、分清电压、电流接线,标识清楚;
1、必须将试验线固定好,试验接线要经第二人复查后方可开始;2、禁止从设备上直接取试验电源,电源接线要经第二人复查后方可通电;3、校验仪器外壳必需良好接地,试验前应预热15分钟;
2、试验用电源盘要有漏电开关,检查功能完好;
把手位置
五防闭锁情况
测控装置控制把手分
测控装置控制把手合
遥控分
遥控合
该工作可不带断路器作业,可将输出接点接入试验台的输入接点验证,也可使用万用表量出口接点通断情况验证(使用万用表工作尽量使用电压档,不用通断档以防造成回路导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