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第三章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4.腿和脚:婴儿在学会翻身、坐起的动作后 逐渐学会了爬行。婴儿最初往往用着地滑行 来代替爬行,也就是婴儿坐着,用手臂和腿 推着身体前进;以后是匍匐爬行,腹部蠕动, 用手臂带动身体前进,两条腿拖在后面;接 着用膝盖和手爬行;最早约在8个月时才能用 手和脚作四肢爬行。1岁左右的儿童能扶着东 西走路,14个月时能不用支持物自己独立走 几步,一般在1岁半时能自如行走。
• 2.先天论
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乔姆斯基)
• 3.交互作用论(皮亚杰)
① 习得论 斯金纳(B. F. Skinner, 1904--1990)认为,儿童掌握语言是 强化和模仿的结果,父母会对婴儿接近成人语法的语言 给予强化 。 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925--)则认为,儿童通过认真聆 听和模仿年龄较大的同伴的言语掌握了人类语言。 习得论在解释人类语言获得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Fantz关于新生儿 的图案偏好的测 试。 婴儿偏好观看复 杂的刺激物更胜 于较简单的黑白 椭圆形。 然而婴儿并没有 较喜欢似脸孔的 图或较不喜欢混 杂的脸孔。
2.深度知觉
测量婴儿深度知觉的常用工具是吉布森和沃克(1960) 创设的一种称为“视觉悬崖” (简称视崖)的装置。 这是 一种特殊的装置,把婴儿放在厚玻璃板的平台中央,平台一 侧下面紧贴着玻璃放有方格图案,另一侧则在一定距离下面 布置了同样方格图案,造成一种视觉印象:前一侧是浅滩, 后一侧是深滩。实验时,母亲轮流在两侧呼唤婴儿,实验记 录婴儿的爬向。 这个实验表明: (1)6个月的婴儿已经具有深度知觉; (2)对婴儿视崖研究还发现,婴儿存在着深度恐惧。
17
14:33:26
3.方位知觉
皮亚杰等人的许多研究材料都说明,儿童先 学会辨别上下方位,然后能够辨别前后,最 后才会辨别左右。
第三章 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完整ppt
谢谢观看
❖ 4.个体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亦说明了意识的社会历史 制约性
复习思考题
❖ 1.试述劳动和语言在人类意识产生和发展 中的作用。
❖ 2.人类意识与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表现在 哪些方面?
❖ 3.意识有哪些基本特征?
❖ 4.何谓意识的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具体 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 5.意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主要表现在哪些 方面?
❖ 语言的发生和发展是人类意识发生和发展的最 直接的原因。
第三节 人类意识的特征
❖ 一、人类意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
❖ (一)人类既有对客观世界的意识,也பைடு நூலகம்对自我
❖
的意识
❖ (二)人类的意识是以抽象的概念形式反映客观
❖
事物为主要特征的
❖ (三)人类的意识离不开语言
❖ (四)人类的意识是人脑和人的高级神经系统活
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 第一节 动物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三节 人类意识的特征
❖ 3.意识的前进性
❖
第三节 人类意识的特征
❖ (三)意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 1.人类意识是在与自然界斗争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产 生的
❖ 2.人类意识是和语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 3.人类意识的内容随社会历史的发展而日益丰富和 发展
❖
动的结果
第三节 人类意识的特征
二、人类意识的基本特征 处于知觉阶段心理发展水平的动物为低等脊椎动物。
❖ 意识是反映的最高形式,是心理发展的最高水平。
人类意识的内容随社会历史的发展而日益丰富和发展
❖ (一)意识的觉知性 三、语言在人类意识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处于思维萌芽阶段心理发展水平的动物是高等脊椎动物。 (一)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与人类意识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3版)章节题库-第3章 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圣才出品】
第3章 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有机体能够对与其生命活动具有直接关系的外界影响做出反应,表现为趋利避害的生物特性是()。
A.感应性B.心理C.知觉D.注意【答案】A【解析】感应性是指生物有机体以其自身的活动或状态对直接影响机体生命的刺激的应答性反应,表现为趋利避害的生物特性。
B项,心理是个体一切精神活动的总称。
C项,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D项,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2.下列选项中,属于蜜蜂根据花的颜色采蜜时的反映形式是()。
A.生物反映形式B.心理反映形式C.知觉反映形式D.机械反映形式【答案】B【解析】无机物的反映形式是指物理的、机械的、化学的反映形式。
机械反映形式属或状态对直接影响机体生命的刺激的应答性反应。
心理反映形式是指个体不但能对那些具有直接生存意义的刺激反映,而且对那些对有机体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信号也能做出反映。
蜜蜂根据花的颜色采蜜,花的颜色对蜜蜂来说是花蜜的信号,所以属于心理反映形式。
3.动物能够对刺激物的个别属性或特征形成较为稳定的反映。
这个阶段是()。
A.思维萌芽阶段B.知觉阶段C.感觉阶段D.刺激感应性阶段【答案】C【解析】动物心理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感觉阶段(能够对刺激物的个别属性形成较为稳定的反映)、知觉阶段(能够反映完整对象和对象之间的关系)和思维萌芽阶段(能够根据已感知过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刺激感应性阶段是生物反映的最初阶段,是具有对事物个别属性产生感应的能力的阶段。
4.哺乳类动物能够运用表象以及简单概括能力来认识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简单工具来解决某些问题。
它们所处的这个阶段是()。
A.思维萌芽B.知觉C.感觉D.刺激感应性【解析】哺乳类动物演化到类人猿时,它们的反映活动也达到了动物心理发展的最高水平,即思维萌芽阶段。
类人猿不仅具有多种感觉、知觉以及各种情绪反映,而且能够根据已感知过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医学心理学-第三章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
(二)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即父母子女之间发生的关系。父母和 子女是血缘最近的直系血亲,为家庭关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
第四节 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
二、大第学三生节心不理同健群康体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的普遍年龄在18~25岁之间,正处于青年中期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
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教材
供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骨伤、护理等专业用
医学心理学
第三章 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
内容
1 第一节 心理发展 2 第二节 心理健康 3 第三节 个体心理健康 4 第四节 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
教学目标
第一节 心理发展
二、心理发展
(一)言语发展 (二)认知发展 (三)情绪发展 (四)意志发展 (五)个性发展
第二节 心理健康
一、健康
(一)健康的概念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宪章上将健康定义 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是保持体格方面、精神 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美状态”
1990年,WHO在有关文件中对健康的定义又加以了补充, 认为健康应包括四个方面: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 好、道德健康
第三节 个体心理健康
(三)幼儿期的心理健康
1.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 2.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3.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 4.为幼儿运用言语进行交际创造机会 5..组织多种形式的游戏
第三节 个体心理健康
(四)学龄期儿童的心理健康
1.做好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衔接工作 2.不要试图培养“标准儿童” 3.培养儿童对学习的兴趣 4.及时纠正儿童的不良行为
第3章发展心理学第4节中年期和老年期的心理发展-心理学(全文
第3章发展心理学第4节中年期和老年期的心理发展-心理学(全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第3章发展心理学第4节中年期和老年期的心理发展-心理学(全文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3章,发展,心理学,4节,年期,心理,全文,演讲稿,工作总结,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教育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第3章发展心理学第4节中年期和老年期的心理发展-心理学(全文阅读)第三章发展心理学-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人在一生发展的进程中,各个发展时期都有不同的发展课题,即由一个时期过渡到另一个时期所必须完成的学习或训练。
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发展课题。
学者指出,人生的发展课题是“个体所必须学习的各种各样的课题”,它“在人的一生中的各个时期产生,如果此一课题能得以圆满实现的话,不仅给个人带来幸福,也为下一课题的成功奠定基础,倘若失败,不仅造成个人不幸,社会也不认可,更为以后的课题实现带来困难。
”(张日异,1993)5.青年期的发展课题我国学者(张日异)1993年以多年研究成果为依据,并参考已有的发展课题,提出如下十项青年发展课题:第一,对身体的发育及其变化予以理解和适应。
第二,从精神上脱离家庭或成人而自立。
第三,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完善作为男性或女性的性别角色精心收集精心编辑精致阅读如需请下载!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第四,对新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对异性关系的适应。
第五,学习如何认识自我和理解自我。
第六,学习如何认识社会和对待社会。
第七,学习并确立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须具备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八,学习并掌握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第九,做选择职业和工作的准备。
第十,做结婚和过家庭生活的准备。
在设定各个时期的发展课题时,要以生理发育、社会要求和心理发展水平为依据,在综合判断的基础上提出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第三章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节遗传、成熟与环境的关系一、遗传及其作用(一)遗传密码遗传是指从亲生父母身上继承的并影响生长与发育的先天因素。
遗传的基础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二)遗传的作用遗传为心理发展提供了生物前提。
关于遗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常通过孟德尔法和高尔顿法来探讨。
1.孟德尔法孟德尔法主要通过选育来观察生物产生(或消除)某个特性,以此来推断遗传的作用。
一般来说,该方法能查明单个基因或多个基因的作用,主要涉及一些遗传因素引起的精神性疾病,如染色体异常疾病、基因-遗传异常疾病。
(1)染色体异常疾病常见的由染色体异常导致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唐氏综合征:唐氏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
患唐氏综合征会导致儿童发育中出现严重的身体异常和智力缺陷。
他们的肢体短粗,动作笨拙,生活不能自理,智力测验分数严重低下,智商为50-60。
②特纳氏综合征:这种病症常发生在女性中。
患有特纳氏综合征的女孩身体生长矮小,手指脚趾短粗,生殖系统发育不良,长大后不能生育。
她们在简单生活中能够自理,但社会适应能力有缺陷;她们智力低下别是数学和空间能力显得较差,学习成绩低下,很难完成小学学业。
③克兰费尔特氏综合征:这种病一般只出现在男性中。
患这种病的男孩长得很高大,易激动和暴躁。
他们大多数智力正常,但经常不能安静地学习,学习成绩常低于平均水平,行为举止简单粗鲁,难学习礼貌待人,言语交际能力也低于正常儿童。
(2)基因-遗传疾病常见的基因-遗传疾病有以下几种:①苯丙酮尿症:它是由来自父母的一对隐性基因引起的。
患有苯丙酮尿症的个体缺少可以代谢苯丙氨酸的酶,从而引起苯丙氨酸的积累,并转化为一种损伤神经系统的物质,导致严重的智力落后,其智商在20-80分之间。
②亨廷顿氏舞蹈症:异常基因是在第4对染色体上,一般发病较晚,成年以后才显现出来。
发病后神经系统不断退化,伴随有许多精神症状出现,如语言急促不清,行走如喝醉酒状,认知能力低下,甚至产生早发性痴呆症。
第三章 人的心理
人的心理
学习目的
掌握心理现象、心理实质和影响个体心理发展 的因素 掌握人类的认知过程,了解心理的运行机制 掌握情绪、意志的概念
2
主要内容:
一、概述:人的心理 二、认知过程
三、情绪过程
四、意志过程
3
Riddle :
“ What is four legs in the morning, is two legs to reach noon, turn into three legs again when the sun sets? ”
19
5、感觉的其它特性
• 适宜刺激:每一种感受器只对一种形式的刺激敏感,这种刺
激就叫适宜刺激。 • 时间特性:感觉的持续时间。 感觉潜伏期:刺激物作用于感受器官到产生感觉之间所经 历的时间。 感觉后效期: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到感觉仍持续存在的那段 时间。
(个性)
自我意识系统(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5
一、个性(人格、个性心理)
一个人精神面貌的总和。具体地说,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 的特有整合模式。这一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 的心理品质。个性通过个人的生活道路形成。
1、个性倾向性
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 着人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决定着他追求什么,什么对他来 说最有价值。 需要:个性倾向性的基础。个性是在满足各种需要的基础上形成、 发展起来的。
感受性 反比 感觉阈限
每一种感觉都有两种类型的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18
• 绝对感受性:刚刚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
• 差别感觉阈限(最小可觉差):觉察出两个刺激量的最小差 别量。对这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003第三章 心理咨询发展简史
另外,1987年以后除了不断有国外心理治疗名著被翻译出版外,由我国专家自己著述及编著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著作也陆续问世。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钟友彬所著的《中国心理分析——认识领悟心理疗法》、鲁龙光所著的《疏导心理疗法》和许又新所著的《神经症》等。
2.专业培训和管理逐步规范
从1987年至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事业在我国已有了长足的进展,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由于许多从业人员只受过很少时间的训练或者只受过某一相关学科(如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的训练,因此在咨询和治疗活动中遇到很多困难。针对训练不足的问题,我国专业领域已做了多方努力。这种努力体现在三个层面上:
此外,为了进一步规范管理,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于1993年颁布了《卫生系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者条例》[16],同年,中国心理学会制定了《心理测验管理条例(试行)和心理测验工作者的道德准则》[17]。2001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委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18],并已颁布试行。
(2)整理和挖掘中国传统思想及医学中与心理治疗有关的论述和方法。
这方面目前有了一些研究报告,但尚未形成专门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的技术方法,有待今后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第二节 国外心理咨询发展简史
现代心理咨询的出现源于19世纪中后期的工业革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它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一种专门的职业,其专业功能、服务对象和范围、所运用的原理和方法等,都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明确和丰富起来的。
3.相继成立了若干全国性的学术组织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于1990年11月在北京成立了自己的下属分支——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1991年初,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的又一分支——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成立。
第三章 婴儿的社会性心理发展
三、婴儿期的亲子关系
依恋是由鲍尔比最先提出的一个心理概念, 是指婴儿与母亲(或能够代理母亲的人) 之间所开成的由爱连接起来的永久性心理 联系。两个特点: 一是渴求与依恋对象接近;二是努力维持 这样的接近。 所有这个年纪的婴儿都会出现分离焦虑,这 点与学会爬行有密切关系.
(一)依恋的产生和发展 1、依恋的产生 依恋行为是与生俱来的 2、依恋的发展阶段 依恋行为的系统化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复杂化,经 过一定的阶段而发展。 阶段1:对人物不加区别的定位和表现信号行为阶段; 阶段2:对特定人物进行定位和表现信号行为阶段; 阶段3:极力维持与特定人物的接近,处于“陌生人焦虑” 时期。 阶段4:与依恋对象建立确定关系的阶段。
1、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 儿童早期的性能量——力比多(libido)的发展变 化决定了其人格发展的特征和心理生活的正常与 否。 学前儿童心理性欲发展有关的三个时期: 口唇期(0-1岁) 肛门期(1-3岁) 性器期(3-6岁)
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 他提出个体必须成功地通过一系列心理社会性的 发展阶段。认为人的一生有八个发展阶段,每个 发展阶段都会出现一个主要的冲突或危机。如果 个体想要成功应对后面发展阶段的冲突或危机, 就需要在前面的阶段认真地解决该阶段的冲突或 危机。 信任对不信任(0-1岁半) 自主对自我怀疑(1-3岁) 主动对内疚(3-6岁)
5-6个月 花样翻新:随着同外界交往日益增多,婴儿流露出 惊喜、欢乐、受挫和失望等情感。 参与交往:小宝宝看到他最喜爱的人,看上去是否 快活或高兴? 微笑的游戏:用话语和滑稽的面部表情,逗宝宝开 怀大笑。
10个月 定睛凝视:婴儿开始跟踪父母亲的视线,以便理解 他们感兴趣的是什么。 情感交流:他是否试图捕捉你的目光或主动表示友 好,比如挖出身子让抱? 好玩的游戏:留意小宝宝发出的声响和流露的表情, 不无嬉戏地用镜子反射给他看。
第3章 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
2. 儿童期心理健康 1.科学合理安排学习 1.科学合理安排学习 •游戏主导→学习主 游戏主导→ 游戏主导 导 2.组织社会劳动 2.组织社会劳动 •发展友谊和责任心 发展友谊和责任心 3.培养开拓创造性思维 3.培养开拓创造性思维 4.注意“情商” 4.注意“情商”的培养 注意
四、 青少年与青年期心理健康 18岁 12~ 18岁,也称青春期 第二加速期
清醒的自我意识, 清醒的自我意识,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是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心理条件 保持愉快, 保持愉快,充满希望 乐于与人相处, 乐于与人相处,有知已的朋友 积极处世, 积极处世,自我与社会协调统一
心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维护和积极促进心理健康
不健康的心理
疾病的发生
器官功能失常
心理 应激 状态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神经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失调 人生各个阶段面临的问题及 如何维护心理的健康
婴幼儿儿各项能力在活动中发展: 婴幼儿儿各项能力在活动中发展: 动作训练: 动作训练:益于脑的发育 和动作的协调 语言训练:1—3岁是婴儿语言 语言训练: 3 迅速发展的时期 游 戏:目的在于通过感官 认识世界 独自游戏
小结: 小结:婴儿期心理健康
1. 2. 3.
三大营养:物质(母乳)、信息刺激、 三大营养:物质(母乳)、信息刺激、母爱 )、信息刺激 保证充足的睡眠: 保证充足的睡眠:促进大脑发育和心理健康 促进运动与智力的发展
加强两性正常交往, 加强两性正常交往,减少 因空虚而恋爱的可能性
自然性和合理性:人类的繁衍 自然性和合理性:
小结: 小结:青年期
青年期的生理特点 常见问题
1. 社会适应问题 2.情绪情感问题 情绪情感问题 3.性困扰问题 性困扰问题
1.生长发育完全成熟; 1.生长发育完全成熟; 生长发育完全成熟 2.第二性征完成, 2.第二性征完成,已完全具有 第二性征完成 繁殖后代的能力; 繁殖后代的能力; 3.各项生理功能日渐成熟; 3.各项生理功能日渐成熟; 各项生理功能日渐成熟 4.身体素质的发展进入高峰; 4.身体素质的发展进入高峰; 身体素质的发展进入高峰 5.脑的形态与功能已趋成熟。 5.脑的形态与功能已趋成熟。 脑的形态与功能已趋成熟
心理试题第三章 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第三章心理的发生与发展第一节动物心理的发生与发展1、(感应性)是有生命和无生命物质的根本区别2、信号性反应是指能够建立(条件反射)。
3、心理发生的标志是(信号性反应)4、动物心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感觉阶段、知觉阶段和(思维萌芽阶段)第二节人类心理的发生与发展1、人类心理的发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劳动,二是(语言)。
2、(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3、简述人的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通常心理学家将人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如下几个主要阶段,1、乳儿期(0—1岁)2、婴儿期(1-3岁)3、学前期(3-6、7岁)4、学龄初期(6、7-11、12岁)5、少年期(11、12-14、15岁)6、青年初期(14、15-17、18岁)7、青年中期(17、18-25岁)8、成人期(25-40岁)9、中年期(40-60岁)10、老年期(60岁以后)4、结合实际阐述心理发展的条件。
人的心理阶段划分1、遗传素质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2、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其中,教育条件在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3、心理发展的动力,也就是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4、结合实际第三节人类心理的基本特点1、“凡是水就可以灭火”是人类心理的哪个特点(C)A.主观能动性B.目的性C.概括性D.社会制约性2、“要灭火就用水”是人类心理的哪个特点(B)A.主观能动性B.目的性C.概括性D.社会制约性3、人类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主要标志是(概括性)第四节个体心理发展的理论1、弗洛伊德所说的恋母情结会出现在心理发展的(B)A.生殖期B.前生殖期C.潜伏期D.肛门期2、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发展的最后阶段为(A)A.生殖期B.前生殖期C.潜伏期D.肛门期3、亲密感对孤独感这一矛盾主要表现在埃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划分的(C)A.显示创造力阶段B.变得勤奋阶段C.承担社会义务阶段D.建立个人同一性阶段4、埃里克森所认为变得勤奋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为(D)A.主动性对内疚感B.自主性对羞怯、怀疑C.亲密感对孤独感D.勤奋感对自卑感5、自我中心主要是(D)的特点A.感知运动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形式运算阶段D.前运算阶段6、同化:是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7、顺应:是指改变内部图式,以适应环境现实。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章 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主讲人:XXX
第三章 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目录
第一节:人格概述 第二节:人格测试与分析 第三节:人格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格概述
案例:妈妈的同学聚会
佳琪的妈妈参加了毕业30年的大学同学聚会,最近打电话和佳琪沟通的话题都是聚会的事情。 无话不谈的俩人发现了很多趣事:时间变迁,很多人的长相都变了,声音也变了,但是一开始聊 天,就发现过去熟悉的感觉找回来了,很快认出对方。如老李当时是个受男生欺负的老好人,现 在已经做到处长,但是这次聚会时还是话不多,憨憨地在一旁微笑,哪个同学的水杯空了,总是 他第一个起来给满上。还有当时班上的风云人物老夏,可是个豪爽活泼女子,这次见面明显成熟 多了,表现出少见的温柔,但是眼见有同学被灌酒,她还是忍不住出手相救,颇有当年女中豪杰 的影子。佳琪也和妈妈分享着班里同学的趣事,有的活泼开朗,有的稳重独立,各不相同。
第二节 人格测试与分析 一、人格测试面面观
1、这些测试准不准?
“巴纳姆现象”:人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 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认知的偏差,认为 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 揭示了自己的特点。
2、这些测试可不可信?
第二节 人格测试与分析
课堂练习:测一测
阅读下面一段话,你觉得是否适合你?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评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 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 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 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 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 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 实。
第三章 心理发展
第二篇人的心理发展与教育怎样教人接受教育?过去对于这一问题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教师为中心(teacher centered)的教育。
在此种教育理念支配下,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定、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和步骤的安排、作业的布置、管理措施和考评系统等都由教师控制。
传统的教育多采取这种方式,典型者如至今在中国农村还存在的工匠带徒弟,多半仍是采取这种方式。
另一是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 centered)的教育。
在此种教育理念的支配下,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定、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和步骤的安排、作业的布置、管理措施和考评系统等都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并且主要是听从学生的主张。
这主要是受西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影响后现代新兴起的一种教育理念。
人本主义的贡献之一就在于它改变了学习者是“沉默的大多数”的地位,为学习者找回了做人的尊严。
不过,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都没有妥善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或是将教师置于主体地位而将学生置于被控制的地位,或是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而将教师视作学生的仆人,都未能摆脱或将教师或将学生视为手段和工具的怪圈,其结果常常会导致教育的异化,它在当代教育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之一就是教育的功利化。
本书主张双主体的教育理念,其要点有二:一是,教师是一个生命主体,学生也是一个生命主体,二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平等相处,和谐相处;二是,妥善借鉴《坛经·行由品》提出的“迷时师度,悟了自度”①的思想,当学生刚学习某一门功课时,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当学生在某一门课程的学习上已拥有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后,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妥善坚持双主体的教育理念,能够有效融会贯通上述两种教育理念的长处,而克服它们的不足之处。
在双主体教育理念的支配下,身心发展是教育实施的重要依据之一,一个不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师,是不可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的,因而是一名不合格的教师。
为此,特用一章的篇幅来探讨人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章 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人格概述
2、特质流派
致力于研究一个 人的人格到底包 括哪些特质?
3、人本主义流派
认为人格责任感 和自我认同感是 造成人格差异的 主要原因。
4、认知行为流派
人格核心是各种 习得行为模式的 集合,而习惯是 经过长时间的条 件反射、强化、 社会观察习得的。
5、生物学流派
通常用遗传和生 理过程来解释人 格的个体差异。
第一节 人格概述
案例:
佳琪周末和朋友一起去商场吃饭,听见对面一个女人大声和服务员说话:“你们餐厅是不是 属于某某集团啊?到底好不好吃啊?”佳琪和朋友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去了,那是一个中 性打扮的中年女士,剪着利落的短发,穿着格子衬衫和牛仔裤,一个人吃饭。佳琪和朋友对视了 一下,心中有了对这个大姐的判断。
第二节 人格测试与分析
课堂练习:测一测
高分者人格特征 认真、勤奋、井井有条、守时
维度 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
低分者人格特征
马虎、懒惰、杂乱无章、不守 时
信任、宽容、心软、好脾气
宜人性(agreeableness)
多疑、刻薄、无情、易怒
自寻烦恼、神经质、害羞、感情 用事
冷静、不愠不火、自在、情感 神经质/情绪稳定性(neuroticism)
第一节 人格概述 四、人格类型与人格特质
1、类型理论 2、特质理论
第一节 人格概述 1、类型理论
卡尔·荣格:内向&外向 内向者:注意力、能量指向内在,通常安静、 稳重; 外向者:能量指向外在,通常胆大、好交际。
A-B型
大五人格结构
16PF人格结构
第一节 人格概述 1、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人格是连续的,可以测量的,测量的 单位就是特质。
犯罪心理学第三章 犯罪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犯罪心理的形成规律 犯罪心理的形成特征 犯罪动机 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
第一节 犯罪心理的形成规律
一、犯罪心理产生的机制 (一)犯罪心理产生的生理机制 人的心理活动就其产生的方式来说,是大脑的 反射活动,犯罪心理也不例外。 1、反射的概念:反射是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 而实现的对客观刺激有规律的应答性反应。 2、反射弧的构成:反射弧由感受器官、传人 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官五部分组成, 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功能,各部分的有机 配合共同完成了反射活动。 任何反射都不是神经信息的一次性“单向”传 导,而是其在传人和传出过程及高低级中枢神经间 都有来回往返的“双向”传导。
(三)犯罪决意过程中的动机斗争 1.双趋冲突 所谓双趋冲突,就是个人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同 时有两个目标并存,这两个目标对他具有同样的吸 引力。 2.双避冲突 有两个目标可能同时对个人具有威胁性,在这 种情况下所引起的反应,自然是两者都想躲避。但 迫于当时的形势必须接受其中一个目标,才能避开 另一个目标,这种在抉择时产生的难作选择的心理 冲突叫双避冲突。 3.趋避冲突 个人对某一目标同时具有趋近与躲避两种动机, 形成既爱之又恨之、欲趋之又避之的矛盾心理。这 种患得患失、进退两难的心理冲突就叫趋避冲突。 在初犯身上,趋避冲突表现最为明显。
(二)犯罪动机的分类 为了更准确地认识犯罪动机,有必要从不同角 度按照不同标准对犯罪动机作一些分类: 1.根据犯罪动机满足需要的种类不同,分为物欲 型动机、性欲型动机、情绪型动机和信仰型动机 2.根据犯罪动机产生的时间长短,分为已久动机 和突发动机。 3.根据动机的结合程度,分为简单动机和复杂动 机 4.根据动机的地位与作用,分为主导性动机与辅 助性动机 5.根据动机与行为的关系,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 动机,又可称为长远动机和短近动机
幼儿教育心理学ppt第三章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
3.3.1 人格的发展
1.人格的含义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 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 一个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 品质。
2.人格的发展阶段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 岁);
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 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 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5.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 改造,形成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幼儿期想象几乎贯穿于幼儿的各种活 动中,在幼儿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6.幼儿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和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更多地与个体 的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情感 则更多地与人的社会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相联系。
3.幼儿注意力发展的特点
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 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注意范围较小.
4.幼儿记忆力发展的特点
幼儿的记忆以无意记忆为主,且无意识 记的效果优于有意识记;
幼儿的机械记忆占主要地位,意义识记 开始发展;
幼儿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且效果优于 抽象记忆,但两者记忆效果的差距越来 越小.
2.教育要点
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感知觉; 注意培养幼儿的无意谎言; 适合3~4岁幼儿的玩具
3.2.2 4~5岁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
1.认知发展的特点
感知觉精度提高; 有意记忆发展,抽象记忆萌芽; 再造想象开始占优势; 思维具体形象
2.幼儿道德认知发展
前道德阶段 他律道德阶段 自律道德阶段
3.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侵犯行为; 亲社会行为; 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同伴关系.
3.4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观
• 个体需求/能力与社会要求之间不平衡 – 心理社会危机=>心理变态 – 克服危机依赖于个体的心理社会经验 – 社会环境决定阶段性危机能否得到积极解决 • 自我调节、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不断整合 – 完成人格发展任务=>积极 vs. 消极品质 – 每个人的人格都处于这两级之间某一点 • 教育的作用是发展积极品质,避免消极品质
横向研究的优点在于:较大样本+短时间+降低成本
横向研究的缺点在于:难以得出个体心理连续变化过 程;难以了解因果关系;研究结果中出现的组间差异 可能有不属于心理发展的因素(干扰因素)。
二、纵向研究(longitudinal)
纵向研究是在较长的时间系列内对被试个体或同一被试组群 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查,以了解心理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 续变化。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 优点:便于了解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变化进程;便于揭示量 变、质变现象,了解心理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和比较迅速的 变化时期;比较容易发现心理发展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缺点:样本少而且在追踪过程中容易流失样本;由于时间较 长,会因环境变迁而出现某些新的变量;同一测量方法反复 应用会导致重复效应;成本较高,耗费人力和时间。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
发 展 心 理 学
武培博 郑州华夏心理学校
第一节 概述 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一、发展心理学研究对象 •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 展现象,以探索、总结心理发展的规律。 • • 广义 • 种系 种族 个体 比较心理学(动物心理学) 各民族心理学(不同历史阶段) 个体发展心理学(从出生到衰亡)
42.观察学习是指( )。 A.有意识地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 B.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的野外学习 C.一个人的行为直接受到奖励或惩罚而产生的学习 D.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年龄(岁) 1 0-1 2 1-3 3 3-6 4 6-12 5 12-20 6 20-40 7 40-60 8 60岁以后
发展危机 信任对不信任 自主行动对羞怯怀疑 主动性对内疚感 勤奋感对自卑感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淆 亲密感对孤独感 创造力感对自我专注感 完善感对绝望感
1、婴儿期(0-1岁)
二、动物心理的发展
46亿年前 35亿年前 6亿年前
5亿年前
5000万年前
无机物 生命 无脊椎动物 低级脊椎动物 哺乳动物
中子
电子 质子
单细 胞
感觉阶段
水母
鱼类
猿
两栖类
水媳
爬行类
知觉阶段
人类 类人猿 思维萌芽阶段
第二节 人类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人
类
心 理
• 一、人类心理的发生
发
生 • (一)劳动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作用
• 基本信任对不信任阶段 • 在这一时期,儿童的主要发展倾向是 识别信任和不信任,对成人一贯的、可 依赖的、可预见的行为产生信任感,否 则会产生不信任。
• 5 生殖阶段:这时他放弃了自淫,专心致志 于摆脱父母这一巨大任务,并且寻找到一个 真正的外来对象,用这个单一的对象统一过 去的不同的对象。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 发展理论
• 埃里克森在继承弗洛伊德理论基础上提出了 新的人格发展理论。他认为心理发展主要是 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他更强调社会 背景、自我和理智的力量对人格发展的作用, 把人格的发展看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 过程可以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 有一 个特定的心理社会任务需要解决。
的
两 个
• 1.劳动使人 类心理有了产生的必要
基 本
• 2.劳动使人类心理有了产生的可能
条
件 劳
• (二)语言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作用
动 和
• 1.语言产生的条件
语
言 • 2.语言的作用
二、人类心理的发展
•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 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 (一)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 1.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
• 他根据儿童人格发展过程中力比多投放的部 位不同,将儿童人格的发展区分为五个阶段, 即口腔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 器期(3岁—6岁);潜伏期(6岁—11或12 岁);生殖期(11、12岁以后)。
• 1 口唇阶段(oral stage),其动欲区是嘴和唇,口唇的 刺激如吮、咬、吞咽是性欲满足的主要来源。儿童在最 初的进食中体验到一种快感与满足,这种快感与满足很 快就从进食条件中分离出来具有了普遍的意义,所以当 他不进食时,仍愿意重复吸吮动作,一开始他吸吮母亲 的乳头,不久他学学会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代替,转而 吸吮自己的舌头或指头,从中获取快乐与满足。
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 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感受性是生命的 标志。(00年名词解释题)
• (三)信号性反应(02年名词解释)
• 信号性反应是指能够建立条件反射。
• 当动物能够把一个刺激变成另一个刺激 的信号,我们就说这个动物不仅具有生
命,而且还有了心理。心理是在生物发
展到一定水平后才产生的。
二、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心理 发展理论
• (一)弗洛伊德的的心理活动的动力何在呢? 弗认为:推动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来源于 生物体本身内在固有的能量,包括人与生俱 来的本能、欲望与冲动,这种能量总是与性 有关,因此被称为“性力”,他用一个专用 词“里比多”来指称性力。
• 2 肛门阶段(anal stage),其动欲区是肛门,儿童在进 行大小便时体验到快乐,他将排便看成是一种礼物,但 他的礼物的遭遇总是被倒进厕所,所以在父母施行“大 小便训练”时,他会表现 出明显的“消极性”与“对 抗性”。但是不久他就会努力去安排这些动作以便从动 欲区的相应兴奋中获得最大数量的满足,当父母宣布某 些事情为“下流”必须加以隐蔽时,他可以妥协,这是 他第一次学会用快乐交换社会尊严。
第三章 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动物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人类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人类心理的基本特点 个体心理发展的理论
一、动物心理的发生
• (一)反映 • 反映是指一个物体受到外界的影响,就
以某种状态的改变来回答外界的影响。 • (二)感受性 • 感受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状态的变
水平和特点也不同; • 3.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地位的人,其心理发展
的特点不一样。
第四节 个体心理发展的理论
•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发展理论
• 1、基本观点:他否认遗传的作用,认为行为 的产 生是由刺激决定的,刺激来源于客观,而不决定于 遗传;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
• 2、儿童教育主张: • 第一,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 • 第二,反对体罚儿童; • 第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各种习惯; • 第四,对幼儿养护的要求 • 第五,提倡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 3 性器期:动欲区是生殖器,此时生殖器变 得积极起来,他可以凭藉生殖器而得到满足, 因此会有规则地出现一个幼儿手淫的时期。 由于男性生殖器占显要地位,弗洛伊德就将 这个阶段称之为“男性生殖器崇拜阶段”。 此时还会产生“恋父/母情结”。
• 4 潜伏期:性的发展显然出现一次停顿和颠 倒,此时的兴趣不再集中于父母,而是同伴, 昼避免性的表现,甚至不喜欢异性,而只与 同伴来往。
计划、有系统的影响 • (2)教育可以使个体的遗传素质得到充分
的发展,弥补个体某些遗传素质的不足。 • 3.心理发展的动力
第三节 人类心理的基本特点
• 一、概括性 • 二、目的性 • 三、主观概括性 • 四、社会制约性 • 1.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人们的心理具有不同
的发展水平和特点; • 2.个体从事的社会实践水平不同,使其心理发展的
质的特征。 • 2.心理发展阶段总是按从低到高的一定次序
进行的; • 3.心理发展阶段是前后相继的; • 4.心理发展阶段在一定年龄中具有一般的典
型的本质的特征。
(二)心理发展的条件(04年论述题)
• 1.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 2.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任用; • (1)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施加有目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