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练习题(精品)

合集下载

黔之驴练习附答案

黔之驴练习附答案

《黔之驴》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黔.无驴( ) 好.事者( ) 庞.然大物()远遁.( )窥.之( ) 稍近益狎.( ) 跳踉.( ) 以为且噬.己也( )慭慭..然()? 虎大骇.()荡倚.()冲冒益狎.()? 大阚.()二、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

庞然..然()他.日()虎大骇.()..大物()憖憖益.习其声()驴不胜.怒()计.之曰()技.止此耳()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至则无可用(则:)稍出近之(稍:)虎大骇,远遁(遁:)以为且噬已也(且:)益习其声(益:)益狎(狎:)技止此耳(止:)乃去(乃:)蔽林间窥.之()以为且噬.己也()蹄.之()三、一词多义①然: A.庞然大物() B.然往来视之()②因: A.虎因喜() B.因跳踉大()③去: A.乃去() B.西蜀之去南海()④耳: A.技止此耳() B.无丝竹之乱耳()(5)以为: A.?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B.以为且噬己也()?(6)之: ?A.黔之驴?( ) B.?虎见之?( )四、翻译下列句子。

⑴虎见之,宠然大物也,以为神⑵稍近,益狎,荡倚冲冒⑶驴不胜怒,蹄之⑷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5)蔽林间窥之五、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A、“跳踉大”从动作、吼声两方面表现虎的勇猛凶狠。

C、本文的题目表明了作者讽刺意图指向是那些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

B、“终不敢搏”写出老虎的谨慎。

D、这篇寓言生动形象,成功刻画了人格化了的驴和虎的形象。

2、选出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B、孔子云:“何陋之有”?C、虎因喜,计之曰D、稍出近之3、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贵州这个地方本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进一头驴来。

B、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慢慢学习它的叫声,又试探地靠近它,在它周围走动,但终究不敢向驴进攻。

C、技止此耳。

它的本事不过如此罢了。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9课《黔之驴》练习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9课《黔之驴》练习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9课《黔之驴》练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一、解释下列斜体字的词语。

(1)黔无驴,有好事者:()(2)船载以入:()(3)稍出近之:()(4)慭慭然,莫相知:()(5) 以为且噬己也:()(6)益习其声:()()(7)益狎:()(8)驴不胜怒,蹄之:()()(9)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10)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11) 至则无可用:()(12)技止此耳:()()二、翻译下列句子。

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填空题1、请补出“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黔之驴》阅读习题及答案

《黔之驴》阅读习题及答案

阅读《黔之驴》一文,完成习题。

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憫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黔之驴》阅读习题一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1)蔽林间窥之()(2)稍出近之()(3)以为且噬己也()(4)益习其声()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2分)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3、请补出“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句中省略的词语。

(3分)4、请用原文语句在下面空格上写出老虎逐渐接近驴的过程。

(4分)虎见之————————5、成语“黔驴之技、黔驴技穷、庞然大物”均是由这则故事中演化出来的成语,请运用三个成语,简洁地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

(2分)参考答案1、(1)偷看(2)渐渐(3)咬(4)逐渐或更加(2分。

答对两个给1分。

意思对即可。

)2、老虎因此而高兴,盘算着驴的本领,心想:“它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

(2分,意思对即可。

)3、(虎)益习其声,又近出(其或驴)前后,终不敢搏(之或驴)。

(3分,对1处1分。

)4、稍出近之——往来视之——又近出前后——(稍近)荡倚冲冒(4分,对1处1分。

)5、驴虽为庞然大物,却只有黔驴之技,面对聪明的老虎黔驴技穷,最终被吃掉。

(2分,运用到每个成语,意思对即可。

)《黔之驴》阅读习题二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1)虎大骇()(2)觉无异能者()(3)驴不胜怒()(4)计之曰()7、用现代汉语写出“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的意思。

(2分)8、读了课文,写出文中表现黔驴之技的词语。

(2分)9、本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虎的一系列动作,试举一例,并说说刻画了虎怎样的`心理?(2分)10、本文的寓意可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

《黔之驴》练习题(5篇)

《黔之驴》练习题(5篇)

《黔之驴》练习题《黔之驴》练习题(5篇)《黔之驴》练习题1黔之驴◇柳宗元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翻译句子。

①蔽林间窥之。

[译]隐蔽在树林里偷偷地看着驴。

②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老虎)于是跳起来,大声怒吼着,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完驴的肉,才走开。

③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译](再)靠近一点,经过驴的前后,(但)始终不敢扑击(驴)。

2、写出出自这个故事的两个成语:庞然大物、黔驴技穷。

3、找出三个形象勾画出老虎既好奇又害怕的神态的词:蔽、窥、稍。

4、整体阅读全文,把握老虎的不同表现,理出文章的叙事线索,完成下列填空(每空限填一字)。

见(窥)驴畏(惧)驴识(探)驴食驴5、本文通过一头驴子被一只老虎吃掉的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答]貌似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

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

6、黔驴技穷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模仿《现代汉语》中对成语拔苗助长的释义,试解释其意义。

(要求:故事情节须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不能全文翻译;答题100字左右。

)【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

后来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黔驴技穷】黔这个地方没有驴,有人从外地带来一头,因为用不着,放在山下。

老虎看见驴个子很大,又听见它的叫声很响,起初很害怕,老远就躲开。

后来逐渐接近它,驴只踢了老虎一脚。

老虎看见驴的技能只不过如此,就把它吃了(见于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黔之驴》(含题目和答案)

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黔之驴》(含题目和答案)

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黔之驴》(含题目和答案)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1)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XXX,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本文作者(朝代)的(填姓名)(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10.文中,驴的技俩除了□和□之外,别无所长,因此,后人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本事有限且拙劣。

(3分)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2)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感觉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XXX,莫相知。

异日,驴一鸣,XXX,远遁;感觉且噬己也,甚恐。

然来往视之,觉无异能者;益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4.本文作者是(朝代)的文学家(人名)。

(2分)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驴不胜怒,蹄之。

6.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的内容。

(2分)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3)黔之驴XXX1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XXX,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请写出一个出自本文的成语(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10.下列选项中与本文主旨最接近的语句是()(3分)A.苛政猛于虎也。

B.出淤泥而不染。

黔之驴综合练习及答案

黔之驴综合练习及答案

《黔之驴》基础检测1、了解相关常识。

(1)本文是柳宗元《三戒》中的一篇。

《三戒》包括、《黔之驴》、三则寓言。

(2)柳宗元,字,代文学家,河东解人,世称,与韩愈并称,和韩愈、苏轼等人被列入“”。

2、读准加点字音。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2)虎大骇.,远遁.()()(3)稍近益狎.,荡倚.冲冒()()(4)因跳踉.大口阚.()()3、解释加点词义。

(1)蔽.林间窥.之()()(2)慭慭..然,莫.相知()()(3)稍.近益.狎()()(4)以为且噬..己也()()4、归纳文言字词。

(1)识记通假字技止此耳“止”同“”,解释为。

(2)区分一词多义以船载以.入()以.为神()然庞然.大物()然.往来视之()之黔之.驴()放之.山下()计之.曰()(3)知晓古今异义因.跳踉大口阚.。

古义:今义: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古义:今义:(4)辨析词类活用船.载以入()驴不胜怒,蹄.之()5、翻译下列语句(1)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2)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

(3)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4)因跳踉大口阚.。

6、懂得正确停顿(用斜竖线标出句中的停顿处)。

(1)至则无可用(2)以为且噬己也(3)觉无异能者7、写出本文的两个成语。

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带有“虎”字的成语(至少四个)本文成语:带“虎”字的成语:8、文中写老虎“蔽林间窥之”,仔细体会“窥”表现了老虎怎样的心态。

9、从“驴不胜怒,蹄之”中想一想驴发怒的样子,用自己的语言描写一下。

《黔之驴》精读精练柳宗元的寓言源于先秦,而先秦时代的寓言往往只是一些文章的短小片段,还不是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

柳宗元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寓言这种体裁,使之成为一种独立完整的文学样式。

柳宗元写过十一篇以动物为题材的寓言。

在他的寓言中借助想象和夸张,创作了许多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去讽刺当时的时政。

我们不妨读一读《黔之驴》这篇寓言,从中了解寓言的特点,了解柳宗元寓言的特色。

最新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黔之驴》同步练习精品版

最新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黔之驴》同步练习精品版

2020年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黔之驴》同步练习精品版(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黔之驴》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黔.之驴()蔽.()林间窥.()之慭慭..()然大骇.()远遁.()噬.()己益狎.()跳踉.()2、解释下列加点词:(1)庞然..大物也()(2)以为且慭慭然...()(3)莫.相知()(4)虎大骇.()(5)噬.己也()(6)益狎.()(7)技.止此耳()(8)远遁.()(9)稍.出近之()(10)乃去.()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译:(2)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译:(3)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译:4、填空:(1)《黔之驴》作者,代家,家,字,河东人,世称。

(2)《黔是驴》选自,从题材上说,这是一篇。

文章通过述写老虎驴、驴、驴、驴的过程,其实人们应该认识事物、克服对未知事物的心理,从而并客观事物;也告诫人们掌握、的重要性。

二、阅读理解:㈠课内巩固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

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蔽.林间窥.之()()(2)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3)驴不胜.怒,蹄.之()()(4)因跳踉.大阚.()()2、翻译句子。

①蔽林间窥之译:②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译:3.写出出自这个故事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找出三个形象勾画出老虎既好奇又害怕的神态的词。

答:5.本文通过一头驴子被一只老虎吃掉的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答:(二)课外拓展临江之麋临江之人畋得幼麋,畜之。

黔之驴练习附答案

黔之驴练习附答案

《黔之驴》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黔.无驴( ) 好.事者( ) 庞.然大物()远遁.( )窥.之( ) 稍近益狎.( ) 跳踉.( ) 以为且噬.己也( ).()慭慭..然()虎大骇.()荡倚.()冲冒益狎.()大二、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

庞然..然()他.日()虎大骇.()..大物()憖憖益.习其声()驴不胜.怒()计.之曰()技.止此耳()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稍.出近之()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益.习其声()稍近益狎.()技止.此耳.(;)乃.去()蔽林间窥.之()蹄.之()三、一词多义①然: A.庞然大物() B.然往来视之()②因: A.虎因喜() B.因跳踉大()③去: A.乃去() B.西蜀之去南海()④耳: A.技止此耳() B.无丝竹之乱耳()(5)以为: A. 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B.以为且噬己也()(6)之: A.黔之驴 ( ) B. 虎见之 ( )四、翻译下列句子。

(1)虎见之,宠然大物也,以为神(2)稍近,益狎,荡倚冲冒(3)驴不胜怒,蹄之(4)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5)蔽林间窥之五、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A、“跳踉大 ”从动作、吼声两方面表现虎的勇猛凶狠。

C、本文的题目表明了作者讽刺意图指向是那些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

B、“终不敢搏”写出老虎的谨慎。

D、这篇寓言生动形象,成功刻画了人格化了的驴和虎的形象。

2、选出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B、孔子云:“何陋之有”?C、虎因喜,计之曰D、稍出近之3、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译文:贵州这个地方本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进一头驴来。

B、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译文:慢慢学习它的叫声,又试探地靠近它,在它周围走动,但终究不敢向驴进攻。

C、技止此耳。

译文:它的本事不过如此罢了。

《黔之驴》阅读习题及答案

《黔之驴》阅读习题及答案

《黔之驴》阅读习题及答案阅读《黔之驴》一文,完成习题。

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憫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黔之驴》阅读习题一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1)蔽林间窥之()(2)稍出近之()(3)以为且噬己也()(4)益习其声()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2分)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3、请补出“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句中省略的词语。

(3分)4、请用原文语句在下面空格上写出老虎逐渐接近驴的过程。

(4分)虎见之————————5、成语“黔驴之技、黔驴技穷、庞然大物”均是由这则故事中演化出来的成语,请运用三个成语,简洁地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

(2分)参考答案1、(1)偷看(2)渐渐(3)咬(4)逐渐或更加(2分。

答对两个给1分。

意思对即可。

)2、老虎因此而高兴,盘算着驴的本领,心想:“它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

(2分,意思对即可。

)3、(虎)益习其声,又近出(其或驴)前后,终不敢搏(之或驴)。

(3分,对1处1分。

)4、稍出近之——往来视之——又近出前后——(稍近)荡倚冲冒(4分,对1处1分。

)5、驴虽为庞然大物,却只有黔驴之技,面对聪明的老虎黔驴技穷,最终被吃掉。

(2分,运用到每个成语,意思对即可。

)《黔之驴》阅读习题二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1)虎大骇()(2)觉无异能者()(3)驴不胜怒()(4)计之曰()7、用现代汉语写出“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的意思。

(2分)8、读了课文,写出文中表现黔驴之技的词语。

(2分)9、本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虎的一系列动作,试举一例,并说说刻画了虎怎样的心理?(2分)10、本文的寓意可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

黔之驴练习附答案

黔之驴练习附答案

《黔之驴》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黔.无驴( ) 好.事者( ) 庞.然大物()远遁.( ) 窥.之( ) 稍近益狎.( ) 跳踉.( ) 以为且噬.己也( )慭慭..然()虎大骇.()荡倚.()冲冒益狎.()大阚.()二、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

庞然..然()他.日()虎大骇.()..大物()憖憖益.习其声()驴不胜.怒()计.之曰()技.止此耳()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至则无可用(则:)稍出近之(稍:)虎大骇,远遁(遁:)以为且噬已也(且:)益习其声(益:)益狎(狎:)技止此耳(止:)乃去(乃:)蔽林间窥.之()以为且噬.己也()蹄.之()三、一词多义①然: A.庞然大物() B.然往来视之()②因: A.虎因喜() B.因跳踉大()③去: A.乃去() B.西蜀之去南海()④耳: A.技止此耳() B.无丝竹之乱耳()(5)以为: A. 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B.以为且噬己也()(6)之: A.黔之驴( ) B. 虎见之( )四、翻译下列句子。

⑴虎见之,宠然大物也,以为神⑵稍近,益狎,荡倚冲冒⑶驴不胜怒,蹄之⑷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5)蔽林间窥之五、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A、“跳踉大”从动作、吼声两方面表现虎的勇猛凶狠。

C、本文的题目表明了作者讽刺意图指向是那些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

B、“终不敢搏”写出老虎的谨慎。

D、这篇寓言生动形象,成功刻画了人格化了的驴和虎的形象。

2、选出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B、孔子云:“何陋之有”?C、虎因喜,计之曰D、稍出近之3、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贵州这个地方本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进一头驴来。

B、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慢慢学习它的叫声,又试探地靠近它,在它周围走动,但终究不敢向驴进攻。

C、技止此耳。

它的本事不过如此罢了。

D、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黔之驴》练习及参考答案

《黔之驴》练习及参考答案

《黔之驴》练习及参考答案一 : 《黔之驴》练习及参考答案《黔之驴》练习姓名得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窥之远遁虎大骇黔之驴好事者益狎跳踉且噬己2.与“驴不胜怒”的“胜”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A.美不胜收B.百战百胜C.引人入胜D.不胜其烦3.下面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哪一项不正确A.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B.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C.以为且噬已也,甚恐。

D.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4.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然①慭慭然因①虎因喜②然往来视之②因跳踉大嘲去①乃去益①稍近益狎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②益习其声以为①以为神则①至则无可用②以为且噬己也②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5.分别从老虎和驴的角度写出课文给你的启迪。

从老虎的角度:从驴的角度:6.“黔驴技穷”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

请模仿下面对成语“揠苗助长”的释义,试解释“黔驴技穷"的意思。

【揠苗助长】春秋时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禾苗生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

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而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黔驴技穷】二、阅读理解、分析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呜,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咽,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7.解释下列加点词。

船载以入庞然大物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憖憖然虎大骇以为且噬己也远遁觉无异能益习其声蹄之稍近益狎荡倚冲冒计之曰断其喉技止此耳尽其肉乃去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虎见之,宠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愁愁然,莫相知。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苏教版七下语文《黔之驴》 习题精选

苏教版七下语文《黔之驴》 习题精选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黔之驴》习题精选(一)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之”字①黔之驴()②虎见之,庞然大物也()③虎因喜,计之曰()④驴不胜怒,蹄之()2.下列句中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①至则无可用(连词,却)以为神(动词,当作)②稍出近之(副词,稍微)莫相知(动词,知道)③以为且噬己也(副词,将要)技止此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④驴不胜怒(动词,禁得住)乃去(动词,离开)3.为下列各组句中加粗字选择恰当的义项①用:A.作用、用处B.做、当C.费用D.使用②益:A.通“溢”B.更加C.好处D.渐渐③因:A.依靠B.趁机C.因为(这)D.于是,就④然:A.竟、便B……的样子C.但是D.对、是的(二)阅读理解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黔之驴》选自《》,作者_________。

他是_________代人,与韩愈齐名。

2.“然往来视之”中“往来”的意思是[ ]A.交往B.来回地走C.反复D.偏义复词,此处作“回来”讲3.本段文字内容可用一个成语概括,是_______。

习题答案提示(一)1.①结构助词,的;②代词,它,指驴;③代词,指“驴蹄之”的情况;④代词,它,指虎。

2.②3.①D;B ②D;B ③C;D ④B;C (二)1.《柳河东集》柳宗元唐2.D3.黔驴技穷。

《黔之驴》练习及答案.docx

《黔之驴》练习及答案.docx

《黔之驴》练习一、常识填空:木文的作者是代文学家(人名),著有《》一•书,他与同时代的(人名)同列“'唐宋八大家”O二、注音:黔()好()窥()憋( )骇()遁(噬()狎()倚()胜()踉()卩阚(三、注释: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 虎见Z()蔽林间窥之(■)莫相知() 远遁()觉无界能者(•)益习其声( ) 益狎()驴不胜怒(■)计之曰() 技止此耳()尽其肉(乃去()四、译句:1、黔无驴,冇好事者船载以入。

2、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3、稍出近之,憋憋然,莫相知。

4、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5、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6、然往来视Z,觉无异能者;7、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8、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9、驴不胜怒,蹄Z。

10、虎因喜,计ZS:“技止此耳!”11、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五、阅读理解:1、梳理本文的写作顺序:虎见驴f虎口驴f虎口驴f虎口驴;梳理本文老虎的心理变化:___________ f __________ f恐惧f ____________ f ___________ 2、从第二段可以看出,老虎对驴的认识和态度是冇个过程的。

驴给老虎的第一个印彖是____________ ,以为神;第二个印彖是_________________ ,因而“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 ____ ”,说明老虎对驴的害怕程度加深了;第三个印彖是_____________ , 一个“________ ”字,说明老虎对驴的认识已开始由表及里了,一个“—”字,说明老虎对驴已由害怕变为适应了。

驴的“_______________ ”,暴露了它的致命弱点,因而使老虎知其“_______________ ”。

3、柳宗元写这则寓言故事,旨在讽刺当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的人物。

《黔之驴》练习题附答案

《黔之驴》练习题附答案

《黔之驴》练习题附答案一、文学常识填空1、《黔之驴》选自《柳河东集》,作者_____,字_____,_____代文学家,与韩愈共同倡导了唐代的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2、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往往用_____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答案:1、柳宗元子厚唐2、假托的故事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2、至则无可用()3、稍出近之()4、以为神()5、蔽林间窥之()6、稍近益狎()7、蹄之()8、虎因喜()答案:1、用船2、却3、渐渐4、把……当作5、偷看6、更加7、用蹄子踢8、于是,就三、翻译下列句子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译文:老虎看到它,(觉得它)是个巨大的家伙,把它当作神。

2、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译文:(老虎)渐渐靠近它,更加随便,碰撞、倚靠、冲击、冒犯它。

3、驴不胜怒,蹄之。

译文:驴忍不住发怒,用蹄子踢老虎。

4、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文:于是(老虎)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才离开。

四、理解性默写1、文中描写老虎心理活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写老虎动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以为神觉无异能者终不敢搏2、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荡倚冲冒五、阅读理解(一)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蔽林间窥之()(2)益习其声()(3)蹄之()(4)尽其肉()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2)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3、请分别从老虎和驴子的角度,简要概括本文的寓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训练 第1页 (共4页)文言文阅读训练 第2页 (共4页)学校 年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 ――――――――――――――――――――――答――――题――――线――――――――――――――――――――――黔之驴练习题认真阅读《黔之驴》全文,完成文后各题。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一、 解释下列斜体字的词语。

(1)黔无驴,有好事者:( ) (2)船载以入:( ) (3)稍出近之:( ) (4)慭慭然,莫相知:( ) (5) 以为且噬己也:( ) (6)益习其声:( )( ) (7)益狎:( ) (8)驴不胜怒,蹄之:( )( ) (9)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 (10)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 )( ) (11) 至则无可用:( ) (12)技止此耳:( )( ) 二、翻译下列句子。

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译: 2、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

译: 3、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译: 4、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译: 5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译: 三、填空题1、请补出“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句中省略的词语。

(3分)2、阅读课文,思考文中是怎样表现虎的心理变化的,写出表明虎的心理的词语。

以为神—— —— —— —— ——3、文章通过 写出了“驴形之庞”;通过 写出了“驴声之宏”; 写出“驴技之穷”。

这儿的“驴之形声”和“驴之技”形成了 ,突出了驴的 形象。

而老虎面对素未谋面庞然大物的驴,首先是 到试探之后的 ,最终 。

这儿也采用了 ,突出了老虎的 形象。

4.请写出由这篇故事演化而来的成语: 四、选出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B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 、虎因喜,计之曰D 、稍出近之五、课文生动形象地抓住了老虎的动作描写,试举一列并分析其作用。

答: 六、文章开头交代“黔无驴”有何作用?答: 七、《黔之驴》这篇寓言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很强,作者通过老虎最终吃掉驴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作者通过驴讽刺了什么样的人?答: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黔.无驴( ) 好.事者( ) 庞.然大物( ) 远遁.( ) 窥.之( ) 稍近益狎.( ) 跳踉.( ) 以为且噬.己也( ) 二、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

庞然..大物( ) 憖憖..然( ) 他.日( ) 虎大骇.( ) 益.习其声( ) 驴不胜.怒( ) 计.之曰( ) 技.止此耳( ) 三、填空。

1.《黔之驴》选自 ,作者 ,字 , 代文学家。

黔,地名,包括现 、 等省的部分地区。

2.古代散文,简称古文,是和 相对的文体。

唐朝 、 等人提倡古文运动,在文学史上形成了以 、 、 、 、 、 为代表的唐宋八大家。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⑴ 蔽林间窥.之( ) ⑵ 远遁. ( ) ⑶ 以为且噬.己也( ) ⑷ 蹄.之( ) 2.翻译下列句子。

⑴虎见之,宠然大物也,以为神。

译: ⑵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译: ⑶驴不胜怒,蹄之。

译: ⑷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 3.写出出自这个故事的两个成语。

答:⑴ ⑵ 4.把第二段分为三层并概括出各层大意。

答:一层:(“ ”至“ ”),写 ; 二层:(“ ”至“ ”),写 ; 三层:(“ ”至“ ”),写 。

5.仔细阅读课文,注意文中是怎样表现虎的心理变化的,写出表明虎的心理的词语。

答: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6.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什么道理 。

答: 认真阅读《黔之驴》全文,完成文后各题。

1、本文作者 朝2、写出出自这个故事的两个成语: 答:⑴ ⑵3、仔细阅读课文,注意文中是怎样表现虎的心理变化的,答:① ② ③ ④ ⑤ ⑥ 4、分层,归纳层意答:一层: 二层: 三层: 。

5、 本文的寓意可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请根据自己的理解,任选角度(至少两 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答:(1):(2): (3):文言文阅读训练 第3页 (共4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 第4页 (共4页)――――――――――――――――――――――密――――封――――线―――――――――――――――――――――― ――――――――――――――――――――――答――――题――――线――――――――――――――――――――――6、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了虎的一系列动作,试举一例,并说说刻画了虎怎样的心理? 答: 。

7、选出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B 、孔子云: “何陋之有”? C 、虎因喜,计之曰 D 、稍出近之8、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贵州这个地方本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进一头驴来。

B、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慢慢学习它的叫声,又试探地靠近它,在它周围走动,但终究不敢向 驴进攻。

C、技止此耳。

它的本事不过如此罢了。

D、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咬断驴的喉咙,吃光它的肉,然后才离开。

9、本文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答: 。

10、本文用“黔之驴”为题目,有什么含义和寓意? 答:本文含义: 。

11、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 、 “跳踉大阚 :从动作、吼声两方面表现虎的勇猛凶狠。

B、 “终不敢搏”写出老虎的谨慎。

C、本文的题目表明了作者讽刺意图指向是那些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

D、这篇寓言生动形象,成功刻画了人格化了的驴和虎的形象。

五、阅读下边短文,完成文后各题。

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方辄默记。

暮归,亡其牛。

或牵牛来责蹊(1)田,父怒,挞之,己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2)映长明灯(3)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4)若不见。

安阳韩性(5)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6)。

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时冕父己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

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牛驾母车,自被(7)古冠服随车后。

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注释:(1)蹊:践踏。

(2)策:通“册”。

(3)长明灯:佛像前的灯,昼夜不灭。

(4)恬:心神安适。

(5)韩性:绍兴人,大学者。

(6)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

(7)被:披。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依僧寺以.居 无从致书以.观 B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久之.,母思还故里 C 暮归,亡其.牛 益习其.声 D 录为.弟子 以为.且噬己也 2.对下列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或牵牛来责蹊田--有时候牵着牛来责怪王冕踏了他们的田地。

B 执策映长明灯读之-—手拿着书照着佛像前长明的灯光读书 C 门人事冕如事性——他门下的人待奉王冕像侍奉韩性一样。

D 自被古冠服随车后----自己穿戴着古式的帽子衣服跟随在车子后面。

3.将文中加横线的两个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①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 译句: 。

②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译句: 。

4.从这两段文字看,王冕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答: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1)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异: 。

(2)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去:2、下列句子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B .驴不胜怒,蹄之 C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 .蔽林间窥之3、翻译下列句子。

(2分) 技止此耳!译文: 。

4、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篇寓言的内容,并谈谈你从这篇寓言中得到的启示。

(4分) 成语: 启示:示例①: 示例②: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明万历年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

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

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

抱投鼠屋,阖①其扉,潜窥之。

猫蹲良久,鼠逡巡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欲食之。

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跃下。

如此往复,不啻百次。

众咸谓猫怯,以为无能为者也。

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

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齕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

启扉急视,见鼠首已嚼碎矣。

然后知猫向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注释】①阖:关闭。

②逡巡:因顾忌而行动迟缓的样子。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4分) (1)虎大骇,远遁 遁: (2)驴不胜怒,蹄之 蹄: (3)适异国来贡狮猫 适: (4)启扉急视 启: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译文: (2)然后知猫向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译文: 3、填空。

(6分) (1)【甲】文中老虎对驴的认识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从 “ ”到“觉无异能者”,最后认为“ ”。

【乙】文中“ ”这句话可见鼠害之重。

(用文段中的原句填空,4分) (2)甲乙两文都没写了动物斗争的过程,但描写的方法不尽相同:【甲】文侧重对虎的 描写;【乙】文侧重对猫的 描写。

4、从驴或猫的身上你得到了说明启示?(3分) 答:从驴的身上我得到了:示例1: 示例2: 从猫的身上我得到了:示例1: 示例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